一、平炉尘合成CoFe_2O_4的磁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胜兰[1](2015)在《利用废弃含铁粉尘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铁粉尘是钢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或尘泥,是钢铁行业中成分最杂、种类最多的固体废弃物之一。目前国内的含铁粉尘除少部分返厂利用外,主要采用堆填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土地、浪费资源,而且还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因此,研究出含铁粉尘的合理利用途径,减少土地占用量,消除含铁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焦化废水是一种排量大、来源广、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有毒且难以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等,不仅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国内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人们不断增强的环境意识,寻找经济有效的焦化废水处理方法已成为水处理研究中倍受关注的课题。Fenton/类Fenton氧化法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含铁粉尘中含有大量的Fe3O4和Fe2O3,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生成Fe2+和Fe3+,加入H2O2后可形成一个非均相的Fenton/类Fenton反应体系。本文以焦化废水中的酚类、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含铁粉尘和H2O2形成的非均相Fenton/类Fenton体系对苯酚、萘、噻吩以及实际焦化废水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单因素控制法,分别考察了pH值、H2O2用量、含铁粉尘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苯酚、萘、噻吩以及实际焦化废水的影响。在pH值为3、H2O2用量为3.00mL/L、含铁粉尘用量为15.00g/L、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2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0mg/L的苯酚模拟废水的去除率达97.34%;在pH值为3、H2O2用量为4.00mL/L、含铁粉尘用量为6.00g/L、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4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mg/L的萘模拟废水的去除率达98.58%;在pH值为3、H2O2用量为3.00mL/L、含铁粉尘用量为5.00g/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mg/L的噻吩模拟废水的去除率达78.22%;在pH值为3、H2O2用量为6.00mL/L、含铁粉尘用量为8.00g/L、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初始COD浓度为3000mg/L的实际焦化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58.64%和75.65%。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苯酚、萘、噻吩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三种物质可能的降解机理,结合表征结果,对这三种典型污染物给出了详细的降解反应历程,并对反应前后含铁粉尘的XRD进行了表征。
于瑶[2](2010)在《稀土对化学沉积Fe-P合金镀层制备工艺和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镀液中添加稀土对化学沉积Fe-P合金的制备工艺;镀液的电化学性能;镀层的成分结构、力学及磁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并确定了化学沉积Fe-P合金的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稀土元素Ce和La对化学镀工艺的影响;测试了镀液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镀液各组分及稀土元素对Fe-P合金在阴极还原的影响;考查了Ce和La对镀层成分、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测定了Ce和La介入下镀层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和磁性。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和探讨了Ce和La对合金的沉积工艺、成分结构、微观形貌、力学和磁学性能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化学沉积Fe-P半硬磁性合金薄膜。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Ce和La后,Fe-P合金的沉积速度增大,镀液稳定性增加;阴极极化度减小,还原电位正移;镀层中的P含量随稀土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稀土介入化学沉积Fe-P镀层有为非晶态结构,镀层表面有条索状物构成,并且随着稀土的介入,表面条索状物变短、细化,表面更加细致;稀土介入后镀层的硬度升高、耐蚀性能增强,各磁学参数反映出化学沉积Fe-P镀层是典型的半硬磁薄膜,稀土介入优化了镀层的半硬磁性能。
刘进[3](2009)在《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的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和磁学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并确定了化学沉积Fe-B-RE合金的前处理工艺和最佳配方,制备出试样,考察了合金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测定了镀液的电化学特性、薄膜的磁学性能。在化学沉积Fe-B合金薄膜中添加稀土镧和铈,探讨它们对合金薄膜的沉积工艺、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和磁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化学沉积Fe-B-RE半硬磁性合金薄膜。结果表明:与基体的前处理中无敏化活化相比,对基体沉积前采用敏化活化前处理得到的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强,薄膜起皮现象少;稀土镧大幅度提高了薄膜的沉积速度,稀土铈增加了薄膜的光亮性,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薄膜表面质量;不管基体是否敏化活化,镧和铈均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镀液中添加稀土后,改善了阴极极化能力,降低了薄膜沉积生长的形核功,增大了形核率,使薄膜组织均匀致密。Fe-B合金薄膜以晶态生长方式沉积。合金薄膜的矫顽力大,饱和磁化强度、磁导率适中,剩余磁化强度较大,具有优良的半硬磁性能;对基体进行敏化活化前处理,能大幅度提高薄膜的初始磁导率;稀土介入后,薄膜组织均匀致密,薄膜的矫顽力增大,半硬磁性能更优异。
徐爱菊,刘世昌[4](2003)在《平炉尘合成CoFe2O4的磁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包头钢铁厂的平炉尘含铁量高,粒径微细,以γ Fe2O3为主,经过提纯分级可以作为生产超细磁性材料的原料.在有Co2+存在及避免氧化的条件下,将平炉尘转化为超细尖晶石型铁酸盐CoFe2O4,测定了磁滞回线并对其磁性进行了研究.
二、平炉尘合成CoFe_2O_4的磁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炉尘合成CoFe_2O_4的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废弃含铁粉尘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含铁粉尘简介 |
1.1.1 含铁粉尘种类和理化性质 |
1.1.2 含铁粉尘的利用现状 |
1.2 焦化废水简介 |
1.2.1 焦化废水来源、组成及危害 |
1.2.2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1.3.1 选题背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实验流程 |
第3章 模拟废水的降解研究 |
3.1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酚类模拟废水的研究 |
3.1.1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酚类模拟废水的紫外图谱分析 |
3.1.2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酚类模拟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 |
3.1.3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酚类模拟废水的机理分析 |
3.1.4 小结 |
3.2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多环芳烃模拟废水的研究 |
3.2.1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多环芳烃模拟废水的紫外图谱分析 |
3.2.2 含铁粉尘-H_2O_2体系降解多环芳烃模拟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 |
3.2.3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多环芳烃模拟废水的机理分析 |
3.2.4 小结 |
3.3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杂环化合物模拟废水的研究 |
3.3.1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杂环化合物模拟废水的紫外图谱分析 |
3.3.2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杂环化合物模拟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 |
3.3.3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杂环化合物模拟废水的机理分析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际焦化废水的降解研究 |
4.1 含铁粉尘- H_2O_2体系降解实际焦化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 |
4.1.1 pH 值对 COD 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1.2 H_2O_2用量对 COD 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1.3 含铁粉尘用量对 COD 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1.4 反应温度对 COD 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1.5 反应时间对 COD 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2 含铁粉尘处理前后的 XRD 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稀土对化学沉积Fe-P合金镀层制备工艺和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工程 |
1.2.1 表面工程概述 |
1.2.2 表面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
1.3 化学镀技术 |
1.3.1 化学镀概述 |
1.3.2 化学镀原理 |
1.3.3 化学镀工艺 |
1.3.4 化学镀的应用与发展 |
1.4 化学镀Fe 基镀层 |
1.4.1 化学镀Fe 基镀层种类 |
1.4.2 化学镀Fe 基镀层的研究方向 |
1.5 稀土在化学镀中的应用 |
1.5.1 稀土概述 |
1.5.2 稀土在化学镀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条件 |
2.1 实验用基体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正交实验 |
2.2.2 镀液配制 |
2.2.3 工艺流程 |
2.2.4 沉积速率的测定 |
2.2.5 镀层形貌与成分的考察 |
2.2.6 镀层结构分析 |
2.2.7 镀层显微硬度测定 |
2.2.8 镀液电化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测试 |
2.2.9 镀层磁性能参数测定 |
2.3 实验仪器 |
第三章 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及稀土介入的影响 |
3.1 化学沉积Fe-P 合金的工艺研究 |
3.1.1 化学沉积Fe-P 合金最佳工艺配方的确定 |
3.1.2 主盐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1.3 还原剂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1.4 络合剂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1.5 缓冲剂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1.6 温度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2 稀土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覆工艺的影响 |
3.2.1 稀土Ce 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2.2 稀土 La 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工艺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稀土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1 工艺条件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1.1 主盐浓度对阴极极化的影响 |
4.1.2 络合剂对阴极极化的影响 |
4.1.3 pH 值对阴极极化的影响 |
4.1.4 缓冲剂对阴极极化的影响 |
4.2 稀土元素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1 稀土Ce 对镀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2 稀土La 对镀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稀土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的成分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5.1 稀土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层化学成分的影响 |
5.1.1 稀土 Ce 对Fe-P 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 |
5.1.2 稀土 La 对Fe-P 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 |
5.2 稀土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
5.2.1 稀土 Ce 对Fe-P 合金镀层结构的影响 |
5.2.2 稀土 La 对Fe-P 合金镀层结构的影响 |
5.2.3 热处理对 Fe-P 合金镀层结构的影响 |
5.3 稀土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5.3.1 稀土 Ce 对Fe-P 合金镀层形貌的影响 |
5.3.2 稀土 La 对Fe-P 合金镀层形貌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稀土对化学沉积Fe-P 合金镀层功能特性的影响 |
6.1 稀土和热处理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6.1.1 稀土 Ce 对Fe-P 合金镀层硬度的影响 |
6.1.2 稀土 La 对Fe-P 合金镀层硬度的影响 |
6.1.3 热处理对化学沉积 Fe-P-RE 合金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6.2 稀土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层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
6.2.1 稀土 Ce 对Fe-P 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6.2.2 稀土 La 对 Fe-P 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6.3 稀土对化学沉积 Fe-P 合金镀层磁学性能的影响 |
6.3.1 稀土 Ce 对 Fe-P 合金镀层磁化过程的影响 |
6.3.2 稀土 Ce 对 Fe-P 合金镀层磁滞回线的影响 |
6.3.3 不同稀土对 Fe-P 合金镀层磁性能影响的比较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撰写及发表论文情况 |
(3)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技术 |
1.2 化学镀 |
1.3 稀土及其在化学镀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特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条件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条件 |
第三章 化学沉积Fe-B 合金工艺 |
3.1 化学沉积Fe-B 工艺 |
3.2 稀土介入对沉积工艺的影响 |
第四章 化学沉积Fe-B-RE 合金镀液电化学特性的研究 |
4.1 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概述 |
4.2 阴极极化曲线分析 |
4.3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
第五章 化学沉积Fe-B-RE 合金薄膜形貌、成分与结构的研究 |
5.1 Fe-B-RE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5.2 Fe-B-RE 合金薄膜的成分分析 |
5.3 Fe-B-RE 合金薄膜的结构分析 |
第六章 化学沉积Fe-B-RE 合金磁性的研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平炉尘合成CoFe2O4的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钴铁酸盐的磁滞回线分析 |
2.2 平炉尘合成铁酸盐的磁性比较 |
3 结论 |
四、平炉尘合成CoFe_2O_4的磁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废弃含铁粉尘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D]. 刘胜兰. 武汉科技大学, 2015(07)
- [2]稀土对化学沉积Fe-P合金镀层制备工艺和组织性能的影响[D]. 于瑶.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3]化学沉积稀土Fe-B合金薄膜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研究[D]. 刘进.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 [4]平炉尘合成CoFe2O4的磁性分析[J]. 徐爱菊,刘世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