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有机食品(论文文献综述)
张箫予[1](2021)在《基于发展有机农业的内蒙古兴安盟水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农业是目前对生态系统、动物和人类伤害最小的农业生产方式,被认为是生产、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更优选择。2002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之后逐步推行有机产品的标准制定。目前,国内有机农业产地对地表水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与生产普通农产品的产地水环境灌溉水质要求相同,但伴随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种养业添加剂的普遍施加和工业污染猛增,水体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亟需制定有机农业产地用于灌溉的地表水环境相关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为评价有机农业产地水环境提供决策支撑。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北纬44°14’动植物生长黄金地带,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工业污染少,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天然地理优势。调查分析2008~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初步判断水质整体情况。基于AHP层次分析模型,选取以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未来生态风险为准则的共计37项水质指标,建立有机农业地表水灌溉水质评价体系。参考美、日、韩及我国等国家农业灌溉用水和地表水水质标准,分析各项指标的急性毒性值和慢性毒性值,以在水质指标中长期暴露产生潜在生态风险的不同,将灌溉水质适宜性灌区划分为极适宜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备选区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在解读和借鉴国内相关文献与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兴安盟历年水质状况趋势和实际水质情况,从有机农业地表水灌溉水质评价体系中筛选出11项主要影响兴安盟地表水的水质参数,针对内蒙古兴安盟构建有机农业地表水灌溉水质适宜性评价的地方性标准和指标体系。基于内蒙古兴安盟主要河流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的地表水水质数据,采用熵权法、赋值和加权平均计算各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同时对水质数据进行单因子指数计算,通过单因子和综合指数结合共同对当地地表水环境进行等级评价及灌区划分。主要结论如下:(1)兴安盟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状况长期较稳定,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浓度值极低,均在安全范围内。整体水质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Ⅰ~Ⅲ类之间,但部分断面有水质指标超标现象。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初评结果都显示超标因子主要为DO、NH3-N和TP,超标的主要断面为洮儿河的斯力很、八里八断面;归流河贾家街断面和霍林河高力板断面。(2)权重结果表明兴安盟地表水中pH权重值最小、对水质影响最小,DO、Pb两项指标权重值最大、对整体水质影响最大,NH3-N、TP等指标超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企业污染所致,从评价结果来看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与兴安盟地区实际水质情况相符。(3)6条河流、1座水库中,蛟流河水质情况最好,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以内,Ⅱ类居多,在有机农业灌溉水质评价体系中属极适宜发展区;绰尔河和察尔森水库水质次之,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以内,在有机农业灌溉水质评价体系中达到适宜发展区级别标准;霍林河、归流河水质相对较差,洮儿河水质最差,近十一年中有2年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DO、NH3-N及TP污染为主。去除或削弱N、P对水质评级结果的影响后,归流河和霍林河水质较好,基本满足有机农业灌溉水质需求。因这三条河流中微生物不活跃、分解有机污染物能力较弱,河流自然水质本底值存在CODMn超标状况,应予以重点关注。(4)各断面中,①流经乌兰浩特市以下的洮儿河斯力很、八里八断面整体水质最差,综合指数分别为41.435和41.357,低于适宜标准的单因子为NH3-N、TP,被划分为有机农业不适宜发展区域;②归流河贾家街断面和霍林河高力板断面综合指数分别为47.706、44.796,部分指标单因子结果低于适宜标准,被划分为有机农业一般适宜区备选发展区域;③察尔森水库西入口、东入口及出口三个断面综合指数分别为51.885、53.381和54.132,低于适宜标准的单因子主要是CODMn,被划分为有机农业一般适宜区备选发展区域;④蛟流河宝泉断面和绰尔河的绰尔河口断面水质最好,综合指数分别为56.274和53.971,所有指标单因子评价结果均在适宜标准以上,被划分为有机农业极适宜发展区域;⑤哈拉哈河大山矿断面水质较好,但因地理因素限制,发展有机农业规模受限。(5)根据有机农业地表水灌溉水质适宜性程度不同,依据农业区划理论和和土地规划理念出发,将兴安盟6大市(旗)细分成发展有机农业功能区、发展工业产业功能区、发展生态景观功能区三大主功能区,以及农业-城区过渡区、城市-生态过渡区和生态-城市过渡区三个过渡区域。有机农业发展核心区(科右中旗-扎赉特旗)以提升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机农业发展为目标,实现有机农业土地连片、集约化利用。工业产业发展核心区(乌兰浩特市)以创新为企业导向,推进清洁生产,提升城市生态化品质。生态景观发展核心区(阿尔山市)充分利用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保障生态环境优良发展。
赵海波[2](2020)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及国内外对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入手,在梳理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绿色农业基本概念、内涵认识及对其相关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运用SWOT方法从定性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黑龙江省在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品牌多乱杂、绿色投入品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时,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经过定量分析可知,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不断提高的态势。为了更好得解决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终制定了一系列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保障措施。本文认为,应该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以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个基本路径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为了保证可以顺利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本文认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以及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图1幅,表13个,参考文献69篇
卢然[3](2020)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有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变迁带来了乡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并造成乡村经济模式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同时,逆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或城乡结合地区流动,与原有的乡村留守人员等组成了新的多元化社区。这些变化导致了乡村地区的商品化发展,乡村功能发生转变,在原有的单纯生产功能以外,增加了生态学功能、经济学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历史功能和美学功能等。多样化的乡村功能无法只依靠原有的乡村人口来实现,必须与城市人口相结合。有机社区可以起到结合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的作用,实现差异化的乡村功能,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协调第一二三有机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国内外对有机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机社区模式方面,缺少专门的有机社区规划研究。本文在分析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发展过程、城乡与社区变迁的基础上,得出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有机社区建设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根据有机社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研究有机社区规划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阐述有机社区的规划策略。同时,以上海市金山区的有机社区规划为案例分析对象,明确其规划内容,为未来其他地区的有机社区规划提供参考,起到导向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城乡人口的变化带来了农场数量和大小的变化,造成了乡村乡村地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国有农场数量由2129个减少到了1759个,所占的耕地面积却由456万公顷提高到了642万公顷。乡村地区在单纯的生产功能之外,体现出了多样性的非物质价值。(2)传统社区正变成当今的多元化社区,乡村功能正从农产品生产转变为都市居民消费空间。有机社区的规划目标应着眼于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体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美学和参与等多样功能,尤其是非物质价值。(3)有机社区规划的重点内容包括有机产品环境适宜性评价,有机产业成熟度评价,有机产业体系规划,功能空间规划,支撑体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以及效益与风险分析。有机社区规划策略要突出有机社区在城乡有机产业中的作用,关注城乡地区空间整合土地以及发展新型“互联网+”发展模式等。(4)上海市金山区有机社区规划案例分析表明,金山区发展有机农业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总体适宜,有机产业成熟度的评价等级为2级。总体布局方面,以金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规划期内共建设吕巷镇和枫泾镇2座有机社区;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有机社区水源、耕地、空气监管项目、社区清洁配套工程项目、有机管理员培训项目以及社会服务产业项目等。
张弛,席运官,孔源,田伟,肖兴基,赵克强[4](2019)在《生态环境视角下有机农业发展助推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1994—2019)》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于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而推动有机农业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生态环境视角首先依据发展水平、发挥作用以及政策形势,将1994—2019年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在推动有机食品发展和有机产品基地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次,总结凝练了有机产品基地建设在面源污染源头防控、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扶贫及生态产品供给等方面产生的综合效益;最后,提出新形势下有机农业发展与有机产品基地建设在发展生态经济、防控面源污染、助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以及生态产业扶贫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赵玮媛[5](2019)在《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全新发展形式,其以实现农业高品质、高收益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变革传统生产方式,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改善修复草原生态,在实现地区农业高端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黄南州把加快有机畜牧业发展作为农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强化举措,全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州传统畜牧业加速向现代化有机畜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加快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探索草地畜牧业发展新路子,调优黄南州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出发,同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寻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运用SWOT模型系统性的分析黄南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有机畜牧业产业发展为主线,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逐步建立起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生产、加工、管理、信息、营销等一体化的完备运行体系并形成完整的有机畜产品开发产业链,从这些角度来看,本文研究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王豪杰[6](2019)在《我国绿色农业的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作用在我国的发展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根基,必须要在总结以往农业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出路。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满足了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与传统农业相比,绿色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正外部性。绿色农业经营者往往要承受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却很难获得与投入相对称的利润回报,致使绿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我国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运用生态补偿的方法来促进绿色农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实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能将外部效应内部化,实现有效激励。本文研究绿色农业生态补偿问题,首先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出发,针对传统价值哲学强调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问题,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其次,运用外部性理论和公平正义理论,分析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绿色农业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国外实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经验,思考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实施生态补偿的举措,从意识层、制度层和物质层展开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李艳丽[7](2019)在《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农户样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农业是一种利用高耗能来换取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增长模式,化学农业的鼎盛危害了生态环境,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经济及技术弱点不断显露,农药化肥施用过量导致土地、水和农产品残留物质超标;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型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和量同时提出要求。为此,国家提倡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农业由粗放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八五”规划中提出“绿色食品”的理念,绿色农产品日益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追逐的目标,绿色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有望成为跨越因资源和环境危机而导致的增长极限限制的有效途径,因此,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转型和推进是新时期高品质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实现“全域型绿色农业”,逐步解决农业困境。吉林省范围内绿色农产品生产优势明显,具备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过渡的条件,以吉林省农户为调查样本,在样本域内存在绿色农产品数量少,规模小,增速缓,且农户参与绿色农产品转型生产程度低、退出转型频率高的问题,由此以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为指导建立“动因-条件-转型过程-效益评价”作为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行为的分析框架,分析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现状、动因和初始条件,以可测量的内外动因要素指标为依据,采纳灰色局势决策分析法对农户生产行为的最优模式进行效果测度,明确绿色农产品生产模式的最优效果测度,结合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特点优化农户转型生产决策行为模型,同时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和COX模型分析样本域内的农户生产实践中转型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AHP-FCE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农户转型前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转型前后的综合效益双重比较,分别为剔除补贴要素的效益比较和不同转型阶段的效益比较。研究发现转型初期(3年转换期内)的经济效益是农户转型规模、速度和稳定生产的关键,政府补贴和扶持政策对农户转型后的综合效益提升作用明显,为探索推进农户生产转型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参与度,为政府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方面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补充建议,以便有限的政府资源发挥最大的配置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以国内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为基础,从吉林省范围内选取常规农户和绿色生产农户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同全国横向比较,同时比较二者的优势,采用统计描述法分析农产品供需市场呈现的主要矛盾,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导致绿色农产品消费供需市场呈现出两大矛盾:第一、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理念重大转变导致现阶段农产品供需市场的矛盾已经从需求快速增长和供应总量不足的矛盾逐渐转化为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与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二、健康绿色消费需求增长同绿色农产品供给价格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从理论意义上肯定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模式转型的积极意义,而从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来看,转型升级的土地和农户数量仍相对较低,以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作为参照,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并未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其转型升级的规模和速度尚不理想。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农户总体数量少、转型速度缓慢,且农户退出转型的频率和比例较高。2.以农户行为改变理论为依据,设可测量的内部要素指标和外部要素指标为决策目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对农户生产行为的最优模式进行效果测度,测度结果分别明确了绿色农产品生产行为的最优测度效果。从行决策结果和列决策结果,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分析结果来看,均显示绿色农产品生产是农户生产决策的最佳选择,而结合吉林省农户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户生产规模和转型速度均不理想,与效果测度的结果不完全匹配,因此,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及转型进程还取决于转型具备的初始条件。3.根据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以速水佑次郎提出的农业发展的三要素为依据建立政府、市场和农户的研究框架,发现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具备相对有利的转型初始条件。从生产者市场来看,基础条件比较完善、主体数量充足且规模经营适度,配套设施条件相对完备,从农田灌溉到水利设施以及通电通讯和交通等方面都能够良好的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进展迅速,为农业转型提供便利条件;从政府支持政策角度来看,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覆盖面逐渐增加,为实现转型拓宽了道路;而消费者市场比较复杂,消费决策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采用走访调研和因子分析法提取和分析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发现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提升空间大;绿色农产品的预期消费潜力巨大;有待增加购买渠道并提高绿色农产品购买便利度。从生产者角度来看,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四组要素中三个要素即:性价比因子、安全性因子和消费者认知因子均可通过生产者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推进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是关键,它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建立的基础。4.以农户行为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农户个体层面和农业生产体制层面分析农户生产转型决策的过程,结合农户生产转型决策的特点优化农户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决策模型,发现成本收益为导向的经济要素是农户转型决策的关键,而农户转型生产实践的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判断其影响因素时,经济要素并非显着性因素。从理论层面分析成本收益的关系是转型的基本要素: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对某项生产活动是否可行的衡量标准是成本收益的关系,农户个体决策行为的集合最终导致农户整体生产模式的转型,本文以宋圭武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为依据探讨绿色农产品生产决策评估过程,采用成本最小法或是收益最大法确定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将宋圭武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优化为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决策行为研究模型;从农业生产体制层面看,农业生产的转型属于渐进式的局部转型,在不同的生产制度下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受扶持政策的影响较大,有利于降低农户经营成本的扶持政策可以增加农户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参与度。农户对成本收益的衡量标准和预期结果差异性较大,实际生产中农户对自然条件的评估多为不确定的情况,因此,结合实践分析农户生产决策过程中各要素的影响,通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保留5组有效变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生产中信息的可获得性、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生产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证难易程度、农户的风险意识与抗风险能力,而农户生产决策理论中与成本收益相关的经济要素在农户转型实际生产中却并无显着性,这取决于农户的特殊性和生产过程的差异性,转型后已趋于稳定的农户基本为企业或政府支持型农户,抗风险能力、转型技术支持、供销信息获取力较强,因此,成本收益关系明显,此类农户平均单位成本明显优于单位收益,而未转型农户基于单纯的市场价格考虑,由此表现出在样本域内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中经济要素并无显着性。5.通过农户转型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发现:转型初期(即3年期内)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全域性转型的关键。农户生产转型后的绩效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维度衡量,本文以此建立普通农产品生产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后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农户生产行为转型的绩效进行初步评价发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提高转型后农户综合效益指标的关键要素,同时,转型初期(即3年期内)的经济效益是农户转型速度和规模的关键,也是农户转型后参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退出转型频率高低的关键。本文采用AHP-FCE分析法发现在农户转型初期的3年内,经济效益下降明显,这阻碍了农户参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对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和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形成制约,农户在转型前后对绿色农产品经济效益的预期和关注度差异较大,也是农户决定是否继续坚持转型的重要原因,3年期内的农户经济效益对农户转型速度和转型规模具有转折性意义。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农户转型升级后综合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初期的经济效益是推动农户转型规模和速度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农户转型后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与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本文以绿色农业生产为研究背景,采用微观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行为决策问题,常规农业生产向绿色农业生产转型是否能够解决或缓解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面临的两大问题,通过转型经济理论研究视角分析生产转型的条件、过程如何,转型后的绩效评估等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本研究的选题突破以往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研究重点定位在对吉林省农户从常规农产品生产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行为决策问题的剖析上,农户转型决策过程及转型绩效综合评价的结论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进行政策制定、合理配置政府资源、选择政策扶持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议。第二,本文的研究可能丰富转型经济研究的内容。本文以转型经济研究范式为研究框架,从农户的微观角度对农户生产决策行为进行剖析,以速水佑次郎提出的农业发展三要素为参考,结合陈圭武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将政府、市场和农户作为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三大参与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优化绿色农户转型理论模型,建立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思路:即转型动因——转型初始条件——转型过程——转型绩效评价作为农户生产转型问题研究框架。
赵其波[8](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钱静斐[9](2014)在《中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以有机蔬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食物短缺已成为历史。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安全转向质量安全。无论是应对国内居民消费升级,满足食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都是提升中国农产品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探讨当前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规律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期为今后中国有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我国有机农业总体呈平稳发展的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优势。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初期,生产以出口为导向,而且产量和面积都很低,2000年以来国内居民消费市场发展迅速,有机农产品的认证面积和产量随之增加。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有机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等北方地区,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带动,有机畜牧业在西部发展势头良好。从认证面积和产量来看,有机农产品加工业认证面积所占有机食品总认证面积的份额最大。通过对2013年山东肥城有机菜花的生产成本效益的调研,得知有机菜花的生产成本高于常规菜花,主要原因是有机菜花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种子成本比常规菜花的要高。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有机菜花亩产提高的空间有限,而各种投入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从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压缩了有机农户的收入空间,使得有机菜花的收益低于常规菜花。同时,通过对有机菜花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有机菜花的实际产出水平与前沿产出水平之间还有差距,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还有待提高。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逐渐打开,但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和支付意愿有待提高。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消费者调查,了解到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情况;并通过Logit模型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消费者的学历、家庭年收入、家庭中是否有老人和小孩、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和信任度等都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的主要因素。国内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主要以企业为龙头,通过不同方式与农户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有机农业生产。按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联合方式和载体不同分为: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三种方式。这三种模式都是对传统分散农户生产经营的创新,有利于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但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并没有哪一种能称为最理想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情况下,形成生产者、加工者与销售者三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起步较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通渠道不健全。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和购买意愿不高,这些都不利于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从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的提高需要培育和利用市场流通系统。目前国内有机农产品流通方式主要有四种:超市、网络、有机专卖店和直销的方式。我国政府通过建立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机认证认可体系等对有机农产品市场进行监管,并且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效,但由于我国有机农产品国内消费市场起步较晚,还处于完善和发展的时期,在政府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基于以上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合理解决发展有机农业的定位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有机农业的财政支持;鼓励农户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大对有机农业数据收集和科研的投入;推进有机农产品宣传工作;完善有机农产品监管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生产组织和流通机制。
黄惠英[10](2013)在《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农业是常规农业的一种替代形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常规农业近几十年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为人类提供大量丰富农产品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危害。常规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对人类的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板,整体生产力退化;农药和化肥流入水中会引起水富营养化;释放于空气中会增加空气的温室效应;毒害自然界的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常规农业对人类以及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引起人类的注意。近几年,随着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收入逐渐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寻求一种能替代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其中一种。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这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机农业可以为人类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农产品,改善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并修复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可以提高农民在当地的就业率。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常规农产品,较高的有机农业收益可以增加有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有机农业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目前,有机农业在全球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在遵循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对有机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加工、储运等都做了相关的规定并制定了相关标准,成立了有机农业认证机构。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发展初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口创汇,国内市场几乎没有有机农产品销售额。但由于最近十几年,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中国的市场销售份额开始不断增加,中国有机农业的生产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为了保证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性,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很有必要。在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有机农场带动型。不同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重要性系数也不同。中国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优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快速发展。全文除绪论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分析有机农业的发展原理以及有机农业与这些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工协作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论述有机农业产业化与基础理论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综述国内外有关有机农业以及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并进行评述,为本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在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述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潜在效益以及隐性效益,论证本研究主题的必要性。第二,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大约在20世纪初,有机农业开始萌芽,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萌芽阶段、扩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世界有机农业出现各洲、各国有机农业面积发展不平衡以及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与生产者人数不成正比的特点,而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欧洲与北美洲,出口国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但随着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有机农业组织逐渐增加,而且各国为了减少有机农产品贸易壁垒,开始实施有机农产品等效互认标准。世界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增长率将超过发达国家。中国有机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有机农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以及山东省,而且中国有机农产品品种少,结构比较单一。中国最初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口,2003年,国内市场开始扩大,目前,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出口额。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一线城市。中国发展有机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诚信”问题,生产地比较偏远、分散,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但在将来,中国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会逐步扩大,市场体系将会不断完善,品种将趋于多元化。第三,本研究的核心即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在研究了世界与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之后,本文又分别研究国内外主要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国外的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有: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有机农场模式,有机农业公司模式;国内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有机农业合作社带动型,有机农场带动型,并对国内三种主要模式在经营目的、经营范围、模式的优劣势上进行了比较。第四,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关北京市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相关数据,并了解不同模式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同指标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然后请有关专家对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在有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影响三种效益的各种不同指标赋值。结合专家的评分表以及问卷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比重、不同模式所产生的各种效益的重要性系数以及对每种效益所包含的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第五,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加快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不同规模类型城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并针对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如何促进本区域最优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有:(1)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机农业产业化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三种效益中,生态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比重最大,其次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重最小。在生态效益的各项指标中,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正面效应很显着;在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中,农业人均纯收入的效应很显着;在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中,减少单位投资有毒物质的含量的效应很显着。(2)本文研究发现:在有机农业产业化各种模式中,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产生的经济效益最显着,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产生的社会效益最显着,而且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对有机农业产业化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性也最好,有机农场带动型产生的生态效益最显着。(3)分别结合特大及巨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经济水平,消费状况,社会以及生态特征研究发现:特大及巨大城市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最优模式是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大城市的最优模式是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中小城市的最优模式是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4)本文认为,规模类型不同的城市,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应有所差异。特大及巨大城市促进有机农场发展的主要政策应是:建立有机农场政策登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有机农场主提供一定的综合素质培训,加大对有机农场的政策倾斜。大城市促进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政策应是:大力宣传合作思想,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完善外部规章制度,为合作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合作社的带头人进行免费技术、相关政策等培训,以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协助合作社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合作社的运作效率。中小城市促进有机农业公司发展的政策应是: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有机农业公司,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融资渠道,监督有机农业公司和农户的履约率。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有:论文中有关北京市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数据是由笔者问卷调查获得的,对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研究数据是由专家打分而得,因此,数据还不够全面。文中涉及国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的文献还不充分,难以深入研究相关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完善。
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有机食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有机食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发展有机农业的内蒙古兴安盟水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机农业研究现状 |
1.2.2 地表水水质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农业灌溉用水水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内蒙古兴安盟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
2.1 区域概述 |
2.1.1 内蒙古兴安盟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特征 |
2.1.3 主要河流概况 |
2.2 兴安盟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调研 |
2.2.1 调研断面布设 |
2.2.2 采样与检测 |
2.3 内蒙古兴安盟水质现状评价 |
2.3.1 兴安盟水质总体状况 |
2.3.2 兴安盟各断面水质指标单因子评价结果 |
2.3.3 兴安盟各断面水质指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
2.3.4 关键指标实测值月变化分析 |
2.4 涉水工农业污染源调研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农业灌溉水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 有机农业及灌溉水质的关系 |
3.1.1 有机农业较常规农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
3.1.2 有机农业的发展 |
3.1.3 灌溉用水水质对有机农业的影响 |
3.2 有机农业灌溉水质适宜性评价原则与模型选择 |
3.2.1 有机农业灌溉水质适宜性内涵 |
3.2.2 有机农业灌溉水质适宜性评价原则 |
3.2.3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3 有机农业灌溉水质适宜性评价指标选择 |
3.3.1 各国产地水环境标准监测指标 |
3.3.2 灌溉水质指标选取 |
3.4 指标及标准值的确定依据 |
3.4.1 基本指标项目类指标 |
3.4.2 保护人类健康类指标 |
3.4.3 保护生态环境类指标 |
3.5 有机农业地表水灌溉水质适宜性评价体系阈值的确定 |
3.6 权重的确定 |
3.6.1 指标数值预处理 |
3.6.2 指标的无量纲化 |
3.6.3 权重方法的确定 |
3.7 水质综合指数与单因子评价 |
3.7.1 水质综合指数的确定 |
3.7.2 单因子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安盟发展有机农业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4.1 针对兴安盟有机农业灌溉用水指标选取与权重计算 |
4.1.1 水质指标选取 |
4.1.2 权重计算结果 |
4.2 洮儿河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2.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2.2 综合指数结果 |
4.2.3 综合评价分析 |
4.3 归流河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3.2 综合指数结果 |
4.3.3 综合评价分析 |
4.4 霍林河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4.2 综合指数结果 |
4.4.3 综合评价分析 |
4.5 蛟流河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5.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5.2 综合指数结果 |
4.5.3 综合评价分析 |
4.6 绰尔河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6.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6.2 综合指数结果 |
4.6.3 综合评价分析 |
4.7 哈拉哈河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7.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7.2 综合指数结果 |
4.7.3 综合评价分析 |
4.8 察尔森水库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4.8.1 单因子评价结果 |
4.8.2 综合指数结果 |
4.8.3 综合评价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兴安盟发展有机农业水环境片区规划与管理建议 |
5.1 兴安盟地域空间发展规划策略及思路 |
5.2 主功能区及其过渡区域的规划建议 |
5.3 有机农业区划的综合治理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绿色农业理论透视 |
2.1 绿色农业的界定 |
2.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
2.1.2 绿色农业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比较 |
2.2 绿色农业的特征 |
2.2.1 产品绿色化 |
2.2.2 环境友好化 |
2.2.3 资源节约化 |
2.3 发展绿色农业的客观必然性 |
2.3.1 发展绿色农业是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的需要 |
2.3.2 发展绿色农业是满足人们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
2.3.3 发展绿色农业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2.3.4 发展绿色农业是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需要 |
2.4 发展绿色农业的理论依据 |
2.4.1 生态经济理论 |
2.4.2 环境经济理论 |
2.4.3 循环经济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
3.1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3.1.1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迅猛 |
3.1.2 农业资源保护逐步加快推进 |
3.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
3.2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分析 |
3.2.1 良好的资源禀赋 |
3.2.2 特殊的气候条件 |
3.2.3 坚实的科技支撑 |
3.2.4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2.5 优越的政策条件 |
3.3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劣势分析 |
3.3.1 绿色发展意识不强 |
3.3.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3 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 |
3.3.4 绿色食品品牌多、乱、杂 |
3.3.5 绿色投入品不足 |
3.4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机遇分析 |
3.4.1 我国农业处于转型期 |
3.4.2 人们消费需求转变 |
3.4.3 国家政策扶持 |
3.5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挑战分析 |
3.5.1 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
3.5.2 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不健全 |
3.5.3 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
4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1 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方法选择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实证分析及其结论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评价结果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举措 |
5.1.1 美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2 德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3 日本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4 韩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5.2.1 品牌带动模式 |
5.2.2 循环农业模式 |
5.2.3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
5.2.4 设施农业模式 |
5.3 主要经验与启示 |
5.3.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3.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6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
6.1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
6.1.1 发展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2.1 大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
6.2.2 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
6.2.3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
6.3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6.3.1 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
6.3.2 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 |
6.3.3 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 |
6.3.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6.3.5 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
6.3.6 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有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
1.3 有机农业和有机社区 |
1.3.1 有机农业的概念及内涵 |
1.3.2 有机农业的提出背景 |
1.3.3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
1.3.4 有机社区的基本概念 |
1.3.5 有机社区的发展现状 |
1.4 国内外有机社区研究进展 |
1.4.1 国内有机社区研究进展 |
1.4.2 国外有机社区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有机社区研究的总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城乡一体化及社区变迁 |
2.1 城乡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 |
2.1.1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历程 |
2.1.2 城乡人口与农场数量的变化 |
2.1.3 乡村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
2.2 我国乡村经济模式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 |
2.2.1 乡村经济模式的转变 |
2.2.2 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与乡村功能的变化 |
2.3 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2.3.1 城乡一体化下社区建设现状 |
2.3.2 城乡一体化下社区建设发展趋势 |
2.3.3 有机社区建设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有机社区规划理论与主要内容 |
3.1 有机社区规划的相关理论 |
3.1.1 公共服务理论 |
3.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1.3 社区规划理论 |
3.2 有机社区的规划构思 |
3.2.1 有机社区的规划目标 |
3.2.2 有机社区的规划原则 |
3.2.3 有机社区规划指导思想 |
3.2.4 有机社区规划基本思路 |
3.2.5 有机社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
3.3 有机社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
3.3.1 有机产业环境适宜性评价 |
3.3.2 有机产业发展现状与成熟度分析 |
3.3.3 产业体系的规划 |
3.3.4 功能空间的规划 |
3.3.5 支撑体系的规划 |
3.3.6 实施保障措施的规划 |
3.3.7 效益与风险分析 |
3.4 有机社区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有机社区规划策略 |
4.1 推动传统社区加快自身转变 |
4.1.1 注重社区的多元化建设 |
4.1.2 保持原有风貌,体现自身特色 |
4.1.3 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精品田园生活 |
4.2 发挥有机社区在城乡有机产业中的作用与功能 |
4.2.1 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任 |
4.2.2 保护耕地资源与自然环境 |
4.2.3 积极发展小规模食品生产,宣传有机食品消费 |
4.3 合理进行土地整合与空间利用 |
4.3.1 调整原有村庄布局,建设中心社区 |
4.3.2 根据区域层次,合理利用现有空间,满足多种需求 |
4.3.3 发展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有效整合土地资源 |
4.4 重视新型“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上海金山有机社区规划案例 |
5.1 总则 |
5.1.1 规划背景 |
5.1.2 规划意义 |
5.1.3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
5.1.5 规划目标 |
5.2 金山区概况 |
5.3 金山区有机产业环境适宜性及成熟度分析 |
5.3.1 金山区有机产业发展环境适宜性评价 |
5.3.2 金山区有机产业成熟度分析 |
5.4 金山区有机社区发展思路 |
5.5 金山区有机社区规划建设布局与主要内容 |
5.5.1 总体布局 |
5.5.2 产业体系规划 |
5.6 实施措施规划 |
5.6.1 加大关注力度,推进有机社区专业化发展 |
5.6.2 加强社区有机产品宣传 |
5.6.3 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建立信任关系,完善有产品认证制度 |
5.6.4 实行模式创新,建立有机社区联盟 |
5.7 效益与风险分析 |
5.7.1 效益分析 |
5.7.2 风险分析 |
5.8 重点项目及投入 |
5.9 金山区有机社区规划当前实施情况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生态环境视角下有机农业发展助推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1994—2019)(论文提纲范文)
1 近25年来环境保护视角下有机农业发展 |
1.1 第一阶段(1994—2002年),有机认证的起步与有机产品基地建设初步发展 |
1.2 第二阶段(2003—2014年),有机基地建设规模化发展带动有机农业示范创建 |
1.3 第三阶段(2015—2019年),有机基地发展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扶贫 |
2 有机基地建设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
2.1 降低土壤氮磷流失,从源头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
2.2 改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丰富农田生物多样性 |
2.3 有机基地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助力生态产业扶贫 |
2.4 提升生态产品供给,保障群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
3 新形势下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3.1 将有机基地建设作为构建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载体 |
3.2 将有机生产方式作为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 |
3.3 将有机基地纳入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体系 |
3.4 通过有机产品基地示范建设推动生态产业扶贫 |
4 结语 |
(5)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畜牧业的研究 |
1.4.2 关于有机产业发展的研究 |
1.4.3 关于有机畜牧业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机畜牧业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有机畜牧业的相关概念 |
2.1.1 农业 |
2.1.2 生态畜牧业 |
2.1.3 有机畜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布局理论 |
第3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 |
3.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 |
3.1.1 黄南州的自然条件 |
3.1.2 黄南州的经济社会条件 |
3.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草地资源、畜种及畜产品资源现状 |
3.2.2 草蓄平衡、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耕地资源现状 |
3.2.3 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服务体系及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
3.2.4 生态环境现状 |
3.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 |
3.3.1 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
3.3.2 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转变 |
3.3.3 可借鉴推广的“拉格日模式” |
第4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 |
4.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
4.1.1 环境、资源及区位优势 |
4.1.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势 |
4.1.3 发展良好的产业基础 |
4.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
4.2.1 草原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
4.2.2 有机饲料产业及有机生产技术薄弱 |
4.2.3 经济发展及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 |
4.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机遇 |
4.3.1 政府政策带来的机遇 |
4.3.2 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带来的推动力 |
4.3.3 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求带来的供给增加 |
4.4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
4.4.1 不同地区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
4.4.2 有机畜牧业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 |
4.4.3 有机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及品牌影响力不足 |
4.5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SWOT矩阵选择 |
第5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区域布局 |
5.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战略定位 |
5.1.1 定位基本原则 |
5.1.2 定位总体目标 |
5.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5.2.1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5.2.2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思考 |
5.3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
5.3.1 有机畜牧业发展核心区 |
5.3.2 有机畜牧业发展示范区 |
5.3.3 有机畜牧业发展辐射区 |
第6章 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发展对策及建议 |
6.1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
6.2 着力推广“拉格日模式”,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 |
6.3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助推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 |
6.4 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建设,提升有机畜牧业生产经营水平 |
6.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有机畜牧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 |
6.6 加快生产与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6.7 强力推进有机畜牧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
6.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我国绿色农业的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公平正义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3 我国绿色农业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
3.1 传统农业面临的困境 |
3.1.1 GDP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 |
3.1.2 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
3.1.3 传统农业发展遇到瓶颈 |
3.2 绿色农业应运而生 |
3.2.1 绿色农业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 |
3.2.2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3.3 生态补偿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
3.3.1 生态补偿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3.3.2 生态补偿调动绿色农业从业者积极性 |
3.3.3 生态补偿能减低“公地的悲剧” |
4 国外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比较研究 |
4.1 美国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方式 |
4.1.1 绿色农业土地补偿 |
4.1.2 绿色农业财政补偿 |
4.1.3 绿色农业科学技术扶持补偿 |
4.2 日本农业发展历程及其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方式 |
4.2.1 自然农法 |
4.2.2 环保型农业 |
4.2.3 绿色农业制度层面补偿 |
4.2.4 绿色农业物质层面补偿 |
4.3 欧盟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方式 |
4.3.1 农业生态补偿方式 |
4.3.2 欧盟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实践 |
4.4 国外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启示 |
4.4.1 绿色农业财政投入补偿 |
4.4.2 绿色农业信贷补偿 |
4.4.3 绿色农业补贴机制 |
5 我国绿色农业实施生态补偿的思考 |
5.1 树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意识 |
5.1.1 立足环境伦理观 |
5.1.2 树立农业生态价值观 |
5.1.3 正确认识实践论 |
5.2 建立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
5.2.1 制度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
5.2.2 完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5.2.3 健全政策性金融体系 |
5.2.4 提高绿色农业科学技术的科研投入 |
5.3 构建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5.3.1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市场 |
5.3.2 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运营 |
5.3.3 实现多种补偿方式协同发展 |
5.3.4 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研究成果 |
6.1.2 创新之处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农户样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评述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2.1 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2.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
2.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动因分析 |
3.1 内部动因分析 |
3.2 外部动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初始条件分析 |
4.1 农产品生产方面 |
4.2 农产品消费方面 |
4.3 政府政策方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决策过程分析 |
5.1 农户决策行为理论 |
5.2 个体层面的农户绿色转型的决策过程 |
5.3 制度层面的农户绿色转型的决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
6.3 变量筛选 |
6.4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后的综合效益评价 |
7.1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选择 |
7.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 |
7.3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促进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对策建议 |
8.3 本文的创新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研究 |
1.5.2 历史研究 |
1.5.3 实证研究 |
1.5.4 文献研究 |
1.6 论文研究思路 |
1.7 文章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2.1 理论渊源 |
2.1.1 系统科学 |
2.1.2 地理科学 |
2.1.3 历史科学 |
2.1.4 全球化理论 |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
4.1.1 粮食安全 |
4.1.2 农村牧区安全 |
4.1.3 食品安全 |
4.1.4 农业地理安全 |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
4.2.1 食品安全 |
4.2.2 粮食安全 |
4.2.3 农村牧区安全 |
4.2.4 农业地理安全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
5.1.1 国际食品安全 |
5.1.2 国际粮食安全 |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
5.3.1 农业贸易 |
5.3.2 国际农业投资 |
5.3.3 体系建设 |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外部性问题 |
5.4.3 冲突增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
6.2.1 食品安全 |
6.2.2 粮食安全 |
6.2.3 农村牧区安全 |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
7.1 规划背景 |
7.2 规划理念 |
7.3 总体设计 |
7.4 主要目标 |
7.4.1 食品安全 |
7.4.2 粮食安全 |
7.4.3 农村牧区安全 |
7.4.4 农业地理安全 |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
8.5.1 理论创新 |
8.5.2 主要贡献 |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7 今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以有机蔬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标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
1.5.1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
1.5.2 有助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 |
1.5.3 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1.5.4 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1.6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6.1 有机农产品市场生产及生产者行为研究 |
1.6.2 有机农产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 |
1.6.3 有机农产品市场和贸易发展研究 |
1.6.4 有机农产品市场风险研究 |
1.6.5 述评 |
1.7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7.1 创新点 |
1.7.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有机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1 “经济人”与外部性 |
2.1.1 “经济人”与外部性理论 |
2.1.2 外部性内在化及其途径 |
2.1.3 有机农业的正外部性效应 |
2.1.4 有机农业正外部性的内在化途径 |
2.2 不对称信息与信息揭示 |
2.2.1 不对称信息理论 |
2.2.2 信息揭示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
2.2.3 有机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2.2.4 信息揭示理论在解决有机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分析 |
3.1 有机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
3.1.1 有机农业的起源 |
3.1.2 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
3.2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1 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
3.2.2 全球有机食品市场的未来走向及面临的挑战 |
3.2.3 典型国家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3.3 国内有机农业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 |
3.3.1 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比较优势 |
3.3.2 国内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
3.3.3 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形势及趋势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国内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及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4.1 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
4.1.1 调查说明与问卷设计 |
4.1.2 样本的基本情况 |
4.1.3 有机蔬菜生产成本和农户收入分析 |
4.2 有机菜花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及实证模型 |
4.2.3 模型估计结果 |
4.3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五章 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及需求分析 |
5.1 我国有机农产品消费趋势和特征 |
5.2 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行为过程分析 |
5.2.2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5.2.3 消费者对有机蔬菜认知行为分析 |
5.2.4 消费者对有机蔬菜购买行为分析 |
5.2.5 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的计量分析 |
5.3 结论和建议 |
第六章 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和市场流通方式 |
6.1 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模式 |
6.1.1 国外有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类型 |
6.1.2 国内有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类型 |
6.2 有机农产品市场流通方式 |
6.2.1 国外有机农产品市场流通现状 |
6.2.2 国内有机农产品流通方式 |
6.3 案例分析 |
第七章 有机农业标准和有机农业认证体系 |
7.1 有机产品法规标准体系 |
7.1.1 有机产品标准的作用 |
7.1.2 主要国家的有机农业标准及相关法规 |
7.1.3 国内有机产品认证法规和标准 |
7.2 有机产品认证 |
7.2.1 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的概念和内涵 |
7.2.2 有机认证机构 |
7.2.3 我国有机认证认可 |
7.2.4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
7.3 有机产品国际等效性互认 |
7.3.1 等效性和互认协议的概念 |
7.3.2 有机产品国际等效互认的现状 |
7.3.3 有机产品国际等效互认的具体实施路径 |
7.4 政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介绍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的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有机农业 |
1.2.2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比较 |
1.2.3 有机产品 |
1.2.4 有机食品 |
1.2.5 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有机农业的基础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2 有机农业产业化基础理论 |
2.2.1 制度创新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分工协作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正外部效应 |
2.3.2 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与常规农业及其产业化比较 |
2.3.3 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 |
2.3.4 国外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借鉴 |
2.3.5 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制约因素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
3.1 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意义 |
3.1.1 提供安全食品、改善人类健康 |
3.1.2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 |
3.1.3 增加农户收入、带动农民就业 |
3.2 有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
3.2.1 适应国际环保和食品安全要求 |
3.2.2 能提高有机农业的比较利益 |
3.2.3 有利于提高有机农业科技水平 |
3.2.4 有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
3.2.5 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分析 |
4.1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历程、特点与趋势 |
4.1.1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
4.1.2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特点 |
4.1.3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4.2 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特点、问题与趋势 |
4.2.1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
4.2.2 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特点 |
4.2.3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4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5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 |
5.1 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
5.1.1 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5.1.2 有机农场模式 |
5.1.3 有机农业公司模式 |
5.2 国内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
5.2.1 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 |
5.2.2 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 |
5.2.3 有机农场带动型 |
5.3 国内几种典型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比较 |
5.3.1 主要目的对比 |
5.3.2 经营的主要有机农产品对比 |
5.3.3 几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比较 |
5.3.4 几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性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评价 |
6.1 北京市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概况 |
6.1.1 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
6.1.2 北京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与劣势 |
6.1.3 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
6.2 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效益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
6.2.1 有机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2 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 |
6.3 综合效益的评测与结果分析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2 效益的评测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
7.1 强化有机农业意识,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
7.1.1 积极宣传有机农业思想,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 |
7.1.2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
7.2 不同规模类型城市适宜不同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1 特大及巨大城市适合发展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 |
7.2.2 大城市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 |
7.2.3 中小城市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 |
7.3 促进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1 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 |
7.3.2 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有机食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发展有机农业的内蒙古兴安盟水环境评价研究[D]. 张箫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 赵海波.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20(12)
- [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有机社区规划研究[D]. 卢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生态环境视角下有机农业发展助推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1994—2019)[J]. 张弛,席运官,孔源,田伟,肖兴基,赵克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06)
- [5]黄南州有机畜牧业战略发展研究[D]. 赵玮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6]我国绿色农业的生态补偿研究[D]. 王豪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农户样本的分析[D]. 李艳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中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以有机蔬菜为例[D]. 钱静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2)
- [10]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黄惠英.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