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航行的奥秘

逆风航行的奥秘

一、帆船逆风而行的奥秘(论文文献综述)

徐小龙[1](2021)在《包“螺”万象之螺旋的奥秘》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还是潜艇、游轮、军舰,只要是在水里航行的大型机械装备,它们都有一个原理相同的动力装备——螺旋桨推进器。那"螺旋桨"和海螺有什么神秘联系呢?单从文字看,螺旋桨里有一个"螺"字,奥秘是否就藏在这个字里面呢?它们和宇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罗依欣[2](2021)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黑山之地》(节选)英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菲菲[3](2020)在《《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的翻译文本选自《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这本书选自“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丛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个系列的丛书已经有200多本,作者来自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话题涉及历史、科学、哲学、情绪、宗教等各种话题,目的是凝练、全面且发人深省地探讨某个专业领域的中心话题,让读者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取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符合当代经济发展迅速、全球文化交流的需求,且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读者。《牛津通识读本:探险》的作者是美国历史系教授斯图尔特·A·韦弗,作者从时间的角度介绍了“探险”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件,角度新颖,不仅是一本历史信息读本,也是能让读者获得哲学思考的读本。因此翻译这个文本不仅对中国的通识教育有帮助,也为锻炼译者翻译历史信息文本的能力提供了挑战和机遇。根据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译者分析了翻译文本的类型和特点,并将《牛津通识读本:探险》归类为信息型以及呼唤型文本相结合的文本类型。据此,译者采用了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在本篇翻译报告中,译者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比如专有名词的翻译、模糊词语的翻译、地道俗语的翻译以及复杂长难句的处理,并在案例分析的章节里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出发,阐释了译者如何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解决不同的翻译难点。这次翻译实践不仅让译者对探险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让译者对通识读本的翻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译者也意识到翻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实践和总结,才能体会其中的奥秘。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能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水平,同时为进行类似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经验和启发。

徐仁杰[4](2020)在《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帆船是靠风帆借助风力前进的,运动会的帆船比赛中,在绕标航行时会经过逆风行驶阶段.根据我们通常的理解,在逆风行驶过程中帆船受到的应该是阻力,然而我们却可以观察到帆船在逆风时也在前行.设计目的:帆船运动是大家经常能够在电视上看到的体育运动,但学生对帆船运动动力的理解一般都停留在"风的推力作用"这一水平,很难发现帆船动力的根本原因.而靠风力逆向行船看上去不

孙巧红[5](2019)在《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英国与海洋》(第3、4集)口译报告》文中认为本篇报告选材于笔者所承接的英国广播公司记录片《英国与海洋》的口译实践。该纪录片主要以英国主持人大卫·丁布尔比的航行为主线,讲述了主持人乘坐火箭号沿英国海岸航行途中,向观众解读英国的航海历史。在本次口译实践中,笔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翻译理论相结合,完成此次口译任务。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作为德国功能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汉斯·费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有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语内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强调,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受众,翻译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口译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他认为对口译起决定作用的是翻译的目的,翻译策略应根据相应的翻译目的而定。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旨在以笔者所做的记录片口译实践活动为例,分析在实际口译活动中失败和成功的案例。针对案例分析,给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以及应对策略,把握后期训练的侧重点,为今后的口译活动提供借鉴,提高口译质量。

马平平[6](2019)在《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海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与之相应,文学世界中的海洋意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中英小说中都不乏书写海洋的佳作,较之于英国小说的长篇宏制,中国小说有着自己的文本形态,比如它的笔记体性、碎片体性、寓言体性、志怪体性,等等。文本形式虽有差异,但是中英有关海洋书写的小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海洋意象,反映了海洋在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内涵、深层意蕴以及海洋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中英小说及其海洋创作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并不同步,中国小说及其海洋创作是在明清阶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而英国小说在文艺复兴至17世纪仍处于发端阶段,其海洋书写也并不繁盛,小说及海洋创作的巅峰发展时期要晚至处于近代的18、19世纪。明清涉及海洋主题的小说既有诸如《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后文简称《西洋记》)、《天妃娘妈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后文简称《东游记》)、《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林兰香》《台湾外志》《希夷梦》《海游记》《镜花缘》等长篇小说,又有诸如《剪灯新话》《情史》《喻世明言》《型世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连城璧》《觚剩续编》《聊斋志异》《子不语》《续子不语》《谐铎》《耳食录》《挑灯新录》《夜雨秋灯录》《淞隐漫录》《淞滨琐话》等短篇小说。明清时期航海事业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尤其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叙事文学的发展,因此上述小说尤其是多部长篇小说虽然在明清时期三教归一的文化背景下,神魔斗法气息很浓,但是却蕴含浓郁的海洋气息和丰富的海洋意象。英国18、19世纪也涌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海洋书写佳作,比如《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蓝登传》(The Adveodntures of Rerick Random)、《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西尔维亚的两个恋人》(Sylvia’s Lovers)、《珊瑚岛》(The CoralIsland)、《金银岛》(Treasure Island)、《吉姆爷》(Lord Jim)等。本文聚焦中国明清阶段和英国18、19世纪即中英海洋创作繁盛时期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在界定海洋意象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和英国小说中的海洋意象,并对它们进行功能上的分类。明清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以海神想象、海岛仙话想象、岛人想象、海上航行、航海事业、海洋财富、海权和海防意识以及海外诸国想象等为主。通过梳理可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文明传统带来的遥望海洋的视角深深地影响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从明代到清代,随着人们的海上活动更加活跃,参与海洋文学创作的人群迅速增加,小说中的海洋想象经历了发展变化:从居于海中的各路海神和仙人描写到海上的各类精怪野人描写,从海岛风物的仙话描写到更加世俗化的描写,从海神拥有的奇珍异宝描写到海洋蕴藏的珍宝描写,等等。但是这些海洋想象仍是将神、魔和海洋相结合,以“变异海洋”为主。当然,随着清代尤其是清晚期人们对外部世界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小说中的海上风暴、海岛居民、海洋经济以及海防事业发展等都有了更加“身行”性(即参与性和现实性)的发展趋向。英国18、19世纪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也主要以海上航行、航海事业发展、海洋贸易、海洋经济、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海盗形象以及海外国度等为主。在古希腊海洋文明、海洋岛国环境和地理大发现后英国国家海洋力量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无论是航海动机、航行中所遭遇各种危险、航海的专业技能,还是荒岛求生、海洋贸易、海洋捕鲸等,都更以崇力、求真、求知、开拓、探索为特征。海岛生存、海军形象、水手形象及海盗形象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英国不同时代的精神要求。海洋力量崛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英国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对海洋的探索、开拓及征服;建立海上霸权、控制海上贸易时期,英国人的海岛生存、海岛探险体现了由“斗海”向“亲海”的变化;19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遭遇危机、逐渐丧失贸易垄断地位,英国航海活动缺少了本该有的激情和活力,也缺失了目的和方向。英国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社会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英国人追求文明和秩序的阶段性差异。本着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本文试图从海神想象、海洋获利方式、海上航行、海上力量生存伦理以及海外异国想象等方面比较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探寻不同文化中的海洋意象在文学文本中呈现方式上的异同,并综合中西哲学、文化、历史等多维视角,解释中西海洋意象异同的成因,实现由浅层次异同比较到深层次文化探源的跃进。论文通过对比显示,中西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对立观点造成了中英小说海洋意象的呈现差异。以向内聚敛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种“重道轻器”思想决定了中国小说中的海洋想象不以探究自然、战胜自然为最终目的,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主流强调入世观念,大多数中国文人的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关注社会人生,但是当理想受挫,转而独善其身的时候,海洋往往成为中国文人寻求解脱的心灵寄托。所以在传统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海洋寄托着很多审美想象,成为中国文人寄怀抒情的载体,而不是探究如何通过掌握“真知”来探索海洋、战胜海洋。文人与海洋,充满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而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海洋文明,从根源上就埋下了“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聚敛相反,西方文化的发展以扬弃为特征,融入了希腊、罗马和基督教的文化因素,强调融合更新、向外超越,突出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认为理智能力是人类心灵的根本特征。这种文化有对功利的向往,同时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因之,英国小说中海洋意象的呈现更加突出人和海洋的对立,强调人如何通过掌握科学知识来探索海洋、征服海洋,以实现开拓疆土、侵略扩张、发财致富的梦想。中国的海神尤其是四海龙王和妈祖在履行维护海上安全的职责时有一定的海权意识,但他们并不好战、不好侵略,亦没有霸权意识,而海神波塞冬则虚荣好战、睚眦必报,体现了侵略者扩张和掠夺的野心。中国小说中的海洋贸易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异化性和小农经济的特点,而英国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参与航海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海洋经济和海洋贸易活动也充满现实性、目的性、掠夺性和殖民性。中国小说中海岛的神秘、超脱意境和仙话的海洋、航海描写为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实践找到了最佳的现实渠道;而英国小说更加善于真实地描写海上航行和海上冒险,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主人公们努力去了解并驾驭自然,不断与自然抗争。中国小说中,海外诸国被看作中华帝国陆疆的延伸,表达了“以夏变夷”、秉承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小说作者们的海外诸国遐想不会超出封建道德准则的范围;而在英国小说中,主人公对海外国家的了解是通过他们不断探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和反省来实现的。在象征国家海洋力量的军舰上,个体生命价值观亦分别体现了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中国小说中,为了应对海上妖怪的威胁,个体须服从整理利益的价值观决定了遭遇危机之时,个体只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全船队安全;而西方近代伦理学虽注重整体中的个人本位,但海上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外贸易利益和战争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海洋和内陆价值观的冲突,因此在英国小说中,个体的身体和生命只能遭到无情的伤害和轻视。本文打破以往相关研究局部、零碎和孤立的局面,从宏观到微观对中英小说中的海洋意象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探究海洋发展是如何以文人心态意绪为中介向艺术思维渗透,海洋意象又如何同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学的相关领域发生联系,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中英小说海洋精神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海洋意象研究既可加强我们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英海洋文明发展历程的了解,又有助于揭示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中的海洋具有独特的诗学和文化价值。中国既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文学大国,海洋的影响与海洋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文学之中。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结合中国和英国海洋题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资源,可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提供话语和审美资源。

卞梁[7](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认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家兴[8](2017)在《漂流人与中外关系研究(5-14世纪)》文中研究表明古代造船航海技术有限,加之海上风浪等不确定因素共同催生了“漂流人现象”的产生。史籍类书中所辑之漂流人故事生动详实,涉及到东亚海域周边诸多国家,是研究中外关系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考察由漂流人所反映出的唐代中外交通情况,可以发现,唐时期不仅登州、明州、泉州、广州在中外交往中位置尤为突出,青州、海州等地也是沟通中国与海外往来的重要据点,并且通过对漂流人故事的分析考证,唐与新罗、日本、虾夷国、琉球群岛等东北亚地区以及南海的交通情形可从中窥探一二。考察漂流人的地域特征,可见耽罗(今韩国济州岛)与其关系甚为紧密。该岛地理位置尤为重要,漂流至此或从此出海的难民亦明显较多,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与耽罗海上交往的诸多联系。漂流人群体由于不成规模,分布零散,看似对历史发展进程作用极为有限,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考察其活动经历可知,漂流人对历史时期各政权、国家间政治交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宋元时期,东北亚地区就曾出现多起漂流人传送军事情报的情况,虽漂流人是偶然因风漂来,但其在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元日战争等过程中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漂流人与政治联系之紧密。当然,许多漂流人故事荒诞不经,其中多夹杂有神佛传说。然揭开这层神秘面纱,我们发现,这只是佛、道教传播教义,吸引信众的一种手段,但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外佛、道教传播的状况。通过某商客偶然漂至域外乐天院的奇异经历,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唐时期白居易在他国的影响。分析探讨上述从漂流人事例中反映出的中外交通、政治关系、文化交流等三部分内容,5-14世纪期中国与东亚诸国的交通交往情形可作一概览。

王洪鹏,欧亚戈[9](2017)在《浅谈多感官学习法在科技馆展厅辅导中的应用——以伯努利定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互动体验为特征的科技馆体现了"做中学"教育的独特魅力,然而在科技馆展厅辅导过程中墨守"做中学"成规,任由观众自主体验参观是不够的。在展厅辅导过程中,辅以"多感官学习法",即通过对观众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创设良好的参观体验情境,可以达到更好的参观体验效果。该文以讲述抽象的伯努利定律为例,除了体验互动展品,还可以通过有趣的科学故事和趣味科学实验等开展多角度的立体传播,进而收到很好的科学传播效果。

谢子卿[10](2016)在《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礼仪之争是中国天主教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以法国为切入点,深度探讨法国在中国礼仪之争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1692年康熙帝解禁天主教后中国天主教传教发展顺利,但为何罗马教廷会在18世纪初决定禁止中国礼仪,这其中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叙事尚有重大空缺,因此本文的目标就是完善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叙事,这其中礼仪之争在法国的发展是关键和重点。第二,通过研究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的关系,从中西关系史和中法对比的角度重新理解中国天主教传教史,重新审视天主教传入中国对于中国融入早期全球化过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法国传教士和法国的传教团体参与中国礼仪之争的具体过程。这其中包括:第一位进入中国传教的罗历山神父;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创始人陆方济,他将巴黎外方传教会带入中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士阎当,他是中国礼仪之争的主要当事人;巴黎外方传教会在17世纪末取代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成为中国礼仪的主要反对者;法国耶稣会士李明神父和郭弼恩神父支持中国礼仪,他们的着作在法国接受审查,由此法国成为中国礼仪之争的主战场。2.法国各界介入中国礼仪之争。其中,杨森派反对中国礼仪,他们亦是耶稣会一贯反对者。巴黎大主教诺阿耶、莫城主教波絮埃亦反对中国礼仪,康布雷大主教费讷隆同情耶稣会,反对过激处理礼仪问题。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拉雪兹神父支持耶稣会,曼特侬夫人亦同样牵涉入内。索邦大学在1700年审查中国礼仪,由此中国礼仪之争在法国和欧洲成为焦点话题,罗马教廷随机决定禁止中国礼仪。由此可知,礼仪之争在法国是中国礼仪之争历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耶稣会在解释适应政策的时候,承认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圣经》历史久远,承认中国文明可能优于基督教文明,因此不被当时基督教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所接受,是造成各方反对中国礼仪的一大原因。4.法国教会内部的权力斗争、传教团体间权力斗争、法国和葡萄牙在远东的国家利益冲突等等,都是导致礼仪之争矛盾被激化的重要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民族国家的地位上升,传教团体依附国家,而罗马教廷的地位下降。5.通过礼仪之争在法国的研究,可见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的影响和汉学西进对法国的影响大相径庭。法国人积极讨论中国礼仪之争,法国汉学也随之起步,并且影响到启蒙运动。而康熙年间,中国教徒中的文人数量锐减,中国人对于西学的兴趣在降低。以中国礼仪之争为切入点,探讨明末清初东西交往对于双方的影响,并且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东西方历史发展道路上的不同变数。6.有关中国礼仪之争法语原始文献的翻译,为中国天主教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史料。

二、帆船逆风而行的奥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帆船逆风而行的奥秘(论文提纲范文)

(1)包“螺”万象之螺旋的奥秘(论文提纲范文)

轮船的轮子去哪儿了?
海螺也有“螺旋桨”?
万物皆有“旋”

(3)《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1 About the Author and Source Text
        1.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2.2 While-translating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Report
    3.1 Per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3.2 Peter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3 Feasibility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on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4.1.1 Diction
        4.1.2 Annotation
        4.1.3 Amplification
    4.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4.2.1 Conversion of Static Phrases to Dynamic Sentences
        4.2.2 Splitting and Restructuring of Complex Sentences
    4.3 Translation at the Textual Level
        4.3.1 Repetition
        4.3.2 Referen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flections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5)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英国与海洋》(第3、4集)口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文本
译文文本
翻译报告
    1.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口译资料简述
        1.3 翻译项目意义
        1.4 委托方的性质
        1.5 翻译任务具体要求
    2.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术语表的制定
        2.1.2 口译翻译理论的准备
        2.1.3 翻译策略的选定
        2.1.4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2 口译过程
        2.2.1 翻译计划执行情况
        2.2.2 突发事件处理情况
        2.3 译后评价
        2.3.1 译文内容评价
        2.3.2 语言规范评价
    3.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词语赘述
        3.1.2 信息缺失
        3.1.3 专业术语的翻译
        3.2 文化层面
        3.2.1 文化转换
        3.2.2 解释说明
        3.2.3 语序的调整
        3.3 词汇和文化相结合
    4.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二、主题学中的海洋意象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古代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二、英国小说海洋意象研究
        三、中英小说海洋意象对比研究
    第三节 明清和英国18、19世纪小说海洋意象的可比性
        一、可比性分析
        二、比较研究价值
第一章 明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海洋神祗
        一、海龙王及龙宫想象
        二、南海观音菩萨
        三、天妃娘娘
        四、其他海神
        五、海洋精怪
    第二节 海岛想象
        一、海外仙山想象
        二、海岛的变异想象
    第三节 海外诸国
        一、赍赐贸易
        二、中华文明优越性
        三、异国想象妖魔化
    第四节 海上航行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
        三、海上力量和海权意识
    第五节 海洋财富
        一、海洋得宝
        二、海洋经济
        三、海洋贸易
第二章 清代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海神和海上仙山
        一、海神想象
        二、海外奇禽异兽、奇花异草
    第二节 海中生物和海岛描写
        一、海中奇异生物
        二、海岛和岛人
    第三节 海上航行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
    第四节 航海事业的发展
        一、民间造海船
        二、航海技能
        三、海洋异象
        四、海洋探索
    第五节 海权意识和海防发展
        一、海防的威胁
        二、海防的发展
    第六节 海洋财富
        一、海洋得宝
        二、海洋贸易
    第七节 海外诸国
        一、现实讽喻
        二、海外理想之国
        三、海外建功立业
        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第三章 18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一、14至17世纪英国海洋与社会发展
        二、14至17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二节 海上航行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
        三、海上船舶
        四、航海准备
        五、航海工具和航海知识
        六、海员形象
    第三节 海洋获利
        一、海洋贸易
        二、奴隶贸易
        三、海上历险获利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一、海岛生存
        二、遭遇岛人
        三、殖民海岛
        四、海上国度
    第五节 海军制度
        一、黑暗的制度
        二、军舰生活
        三、残酷的海战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小说的海洋意象
    第一节 海上航行
        一、航海动机
        二、航海风险和航海实践
        三、水手的形象发展
    第二节 海洋贸易和海洋经济
        一、海上贸易
        二、运输朝圣者贸易
        三、海上走私
        四、捕鲸业
    第三节 英国海军形象
        一、海军形象
        二、海军的现实问题
    第四节 海岛和海外国度
        一、海岛生存意象的发展
        二、海岛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三、海外建功立业、施展抱负
    第五节 海盗形象
        一、海盗的兴起
        二、小说中的海盗形象
    第六节 海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航海活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海洋的隐喻意义
第五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获利方式
    第一节 海洋之利
        一、中国的海洋经略
        二、英国的海洋经略
    第二节 魔幻式获利
        一、佛教中的海中珍宝
        二、海神财富
        三、海上奇遇获利
        四、海上献宝
    第三节 现实性获利
        一、渔盐经济和深海渔业
        二、海洋贸易的机遇性、偶然性和目的性、掠夺性
第六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上航行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的航海实践
        一、中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二、英国小说中的航海实践
    第二节 航海动机
        一、航海动机的发展脉络
        二、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航海风险
        一、神魔化和现实化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第七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洋力量生存伦理
    第一节 海军的发展
        一、中国的海上力量
        二、英国海军
    第二节 中英小说中的海军
        一、《西洋记》和《兰登传》中的海军
        二、对身体和生命的态度
第八章 中英小说中的海外异国想象
    第一节 相似的人物形象异化
        一、人物形象的放大或缩小
        二、人物形象的扭曲和畸变
    第二节 相异的文化积淀和发展路向
        一、向内聚敛和“以夏变夷”
        二、向外超越和融合更新
第九章 海洋神灵的文化异质性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的海神
        一、中西方海神信仰的起源
        二、文学作品中的海神
    第二节 海神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一、四海龙王信仰的形成
        二、波赛冬信仰的形成
    第三节 海神的形象
        一、龙头人身
        二、健硕完美
    第四节 海神的职能
        一、四海龙王的职能
        二、波塞冬的职能
    第五节 海神的人格个性
        一、四海龙王的懦弱谦卑
        二、波塞冬的虚荣好战
    第六节 海神的文化异质性
        一、中国传统的集权思想
        二、希腊传统的竞争意识
        三、个人欲望的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漂流人与中外关系研究(5-14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漂流人定义及成因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由唐代漂流人看中外海上交通
    第一节 由漂流人看唐与日本、虾夷的交通
    第二节 从漂流人故事看唐与朝鲜半岛的交通
    第三节 从漂流人故事看唐与南海、琉球群岛的交通
    小结
第二章 由漂流人看宋代中国与耽罗的海上交往
    第一节 耽罗对中国王朝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二节 由漂流人事例看耽罗在宋与高丽造船技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由耽罗之特殊地位看宋朝对其与高丽、日本漂民救助待遇的不同
    小结
第三章 漂流人与中外政治交往
    第一节 漂流人对中国与南海诸国政治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由漂流人事件看中、韩、日政治交往
    第三节 宋代漂流人与情报传递
    小结
第四章 漂流人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节 白居易在海外的影响
    第二节 漂流人故事与佛、道教传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浅谈多感官学习法在科技馆展厅辅导中的应用——以伯努利定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馆互动体验的优势与局限
    (一)以互动体验为特征的科技馆体现了“做中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二)科技馆仅有互动体验是不够的
二、“多感觉学习法”讲述伯努利定律
    (一)利用经典展品让观众感悟体验伯努利定律
    (二)利用科学故事解读伯努利定律
        1. 不懂伯努利定律的站长和法官。
        2. 船吸现象。
        3. 法国矿井怪事。
        4. 黄河拔船。
    (三)利用文学作品和传统器物讲述伯努利定律
        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古代帆船与伯努利定律。
        3. 竹蜻蜓。
        4. 巨木顺江而下。
        5. 中国古人关于伯努利定律的探索。
    (四)利用科学实验表演解释伯努利定律
        1. 科学实验表演一:
        2. 科学实验表演二:
        3. 科学实验表演三:
三、结语

(10)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中国礼仪之争历史的基本线索
    1.2 近年来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中国礼仪之争研究中的困境和问题意识
    1.4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介入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
    1.5 研究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关系的意义
    1.6 法文原始文献的初步探索
第2章 中国礼仪问题初入法国
    2.1 中国礼仪问题初入法国
        2.1.1 17 世纪初法国人对于中国和中国宗教的认识
        2.1.2 第一位入华法国传教士耶稣会士罗历山神父
    2.2 杨森主义和中国礼仪问题
        2.2.1 帕斯卡反对中国礼仪
        2.2.2 阿诺德反对中国礼仪
        2.2.3 耶稣会在法国的“道德败坏”和在华传教适应政策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3章 17 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入华
    3.1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立和入华始末
        3.1.1 罗历山神父、教廷传信部以及远东的宗座代牧制
        3.1.2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成立
        3.1.3 陆方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远东之行
        3.1.4 陆方济的第三次远东之行和入华始末
    3.2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葡萄牙保教权的争斗
        3.2.1 巴黎外方传教会帮助法国进行海外扩张
        3.2.2 远东传教士向宗座代牧宣誓的问题
    3.3 17 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入华
        3.3.1 17 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士入华过程
        3.3.2 葡萄牙耶稣会士和法国耶稣会的内讧
        3.3.3 法国耶稣会士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暹罗的合作与冲突
    本章小结
第4章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法国耶稣会士将中国礼仪问题带入法国
    4.1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中国礼仪问题
        4.1.1 巴黎外方传教会初入中国的困境
        4.1.2 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福建宗座代牧阎当代牧主教发布《阎当训令》
        4.1.3 巴黎外方传教会全力支持阎当向罗马教廷申诉中国礼仪问题
    4.2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士将中国礼仪问题带入法国
        4.2.1 17 世纪末中国和中国礼仪问题在法国的传播
        4.2.2 柏应理神父《中国哲学家孔子》和礼仪问题在法国的转向
        4.2.3 李明神父《中国近事报道》和郭弼恩神父《1692 年康熙宽容天主教传教诏令史》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礼仪问题在1700年的法国达到最高潮
    5.1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支持者
        5.1.1 1700 年法国耶稣会士在宫廷的地位和拉雪兹神父对礼仪问题的态度
        5.1.2 费讷隆和耶稣会的亲密关系
        5.1.3 费讷隆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
    5.2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反对者
        5.2.1 曼特侬夫人反对中国礼仪
        5.2.2 巴黎大主教诺阿耶反对中国礼仪
        5.2.3 莫城主教波絮埃反对中国礼仪的观点和现实因素
        5.2.4 巴黎外方传教会向罗马教廷申诉中国礼仪问题的过程
    5.3 中国礼仪问题在1700年的法国被谴责
        5.3.1 波絮埃等人1700年全国教士大会上提出中国礼仪问题
        5.3.2 波絮埃等人试图让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
        5.3.3 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过程的三个问题
        5.3.4 巴黎大学神学院审查中国礼仪问题的辩论要点
    本章小结
第6章 尾声:中国礼仪问题传回中国
    6.1 1704 年罗马教廷禁止中国礼仪的过程
    6.2 多罗出使中国失败的经过
第7章 结论
    7.1 法国在中国礼仪之争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7.2 中国礼仪问题争论的三个层面
    7.3 从中国礼仪之争和法国的关系看待明清之际东西方不同的发展方向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一):《阎当主教训令》
    译者按
    阎当阁下的训令,索邦大学博士,中国福建省宗座代牧
    提交至圣职业部的问题集 由教宗英诺森十二世确定训令中所有条款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二):阎当主教1699年 1 月11日致信夏尔莫的信
    译者按
    致读者
    阎当主教1699年1月11日致信夏尔莫的信 1700年4月抵达巴黎 此信揭示李明神父关于中国古代宗教观之谬论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三):法国耶稣会士郭弼恩神父《1692 年康熙宽容天主教传教诏令史》译文
    译者按
    上卷
    下卷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四)《一位索邦大学博士的日记》(节译)
    译者按
    编者M.A.Gazier导读(节选)
    1700 年日记
中国礼仪之争文献(五):《维基百科法文条目:杨森主义(Jansénisme)》
    译者按
    1.杨森主义的定义问题
    2.杨森主义的起源
        2.1 特兰托会议中的圣宠问题
        2.2 法国的奥古斯丁主义:圣西昂和阿诺德家族(Les Arnauld)
    3.在法国发生关于《奥古斯丁》的论战
    4.五个命题
    5.杨森派和莫利纳派的论战
    6.帕斯卡与外乡人运动
    7.杨森派在政治上的对立
    8.教会大和解时期
    9.大和解时期结束后的新迫害
    10.《论上帝独子》和大申诉时期
    11.杨森运动的普及
    12.高等法院中的杨森派
        12.1 杨森派和高等法院的联合
        12.2 18 世纪高等法院暴动中杨森派的因素
    13.杨森主义和法国大革命
        13.1 杨森派在《教会公民组织法》中扮演的角色
        13.2 杨森派被明显夸大的历史角色
    14.法国之外的杨森派
        14.1 鲁汶
        14.2 荷兰
        14.3 意大利
    15. 19 世纪的杨森主义?
主要人物事件编年表
参考文献
    一.外文档案和报刊索引
    二. 外文原始文献和研究专着
    三.古籍和原始文献
    四.中文译着、中文研究专着以及学位论文
    五.中文期刊、集刊以及论文集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帆船逆风而行的奥秘(论文参考文献)

  • [1]包“螺”万象之螺旋的奥秘[J]. 徐小龙.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1(Z2)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黑山之地》(节选)英汉翻译报告[D]. 罗依欣.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牛津通识读本:探险》(节选)翻译报告[D]. 冯菲菲. 暨南大学, 2020(04)
  • [4]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J]. 徐仁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06)
  • [5]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英国与海洋》(第3、4集)口译报告[D]. 孙巧红. 河南大学, 2019(01)
  • [6]明清小说与英国近代小说海洋意象比较研究[D]. 马平平. 扬州大学, 2019(04)
  • [7]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漂流人与中外关系研究(5-14世纪)[D]. 刘家兴. 暨南大学, 2017(04)
  • [9]浅谈多感官学习法在科技馆展厅辅导中的应用——以伯努利定律为例[J]. 王洪鹏,欧亚戈. 学会, 2017(01)
  • [10]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的法国(1640-1710):中国天主教史钩沉[D]. 谢子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逆风航行的奥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