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当今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

“亚健康”——当今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亚健康”——现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1](2021)在《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推拿组均采用睡眠剥夺水箱进行每天不足6小时睡眠的睡眠剥夺,正常饲养组于每天同一时间放入模拟水环境水箱内,推拿组予以手法干预,连续14天。实验结束后,采集标本。ELISA法测垂体β-E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下丘脑CRH表达,ELISA法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与皮质酮(CORT)水平。并对检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垂体β-EP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推拿组垂体β-EP含量分别为(170.63±32.66)pg/mg与(221.57±40.54)pg/mg,均高于正常饲养组(143.52±26.71)p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2)下丘脑CRH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组与推拿组中分布于下丘脑神经元胞浆的免疫组化阳性黄色反应物颜色均较正常饲养组深,但推拿组较模型组浅,即推拿组经推拿刺激后下丘脑CRH表达量升高放缓。(3)血浆ACTH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推拿组血浆ACTH含量分别为(47.80±6.46)ng/L与(36.25±8.34)ng/L,均高于正常饲养组(29.13±1.6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4)血浆CORT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推拿组血清CORT含量分别为(8.23±2.34)μg/L与(5.52±0.92)μg/L,均高于正常饲养组(5.37±1.2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健推拿手法通过促进脑垂体β-EP释放,降低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下丘脑CRH、血浆ACTH及CORT含量,抑制HPA轴功能过度亢进,从而发挥其对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毛道生[3](2019)在《教师的生命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实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生命意义被遮蔽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对学生生命理解的工具化、狭窄化、断裂化等偏失,以至于教育背离了生命价值。立足于教师,将理解的对象提升至生命,以理解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向生命,探究教师对生命的理解的实然与应然,并探寻通达教师生命理解理想样态的实践途径是本研究的旨趣所在。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引下,按照“本体——事实——规范——改进”的逻辑框架,从教师生命理解的意涵解析,教育吁求,现实审视,理想之境、通达之途等方面对教师的生命理解展开研究。研究首先在理论上对教师生命理解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本体性的探究,在学理上解析教师的生命理解的意涵。研究从知性的理解、实践的理解和存在论理解三个层级对理解进行了学术梳理,进而将理解之于生命,对生命理解的结构和过程进行阐析。研究认为,生命性是教育的根本特性,教育的过程既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生命表达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即在于以生命引导生命的成长。教师的生命理解主要地是以学生生命为中心的生命理解。教师的生命理解为着教育的实践,生成于教育实践,深化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师生命理解的根基。在对教师生命理解的本体意涵解析的基础上,研究者以问题的眼光对现实教育实践中的教师生命理解状况进行考察。通过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研究认为,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生命理解的工具化、狭窄化和断裂化等生命理解偏失的问题。这种生命理解的偏失与现时代的物欲侵蚀和学校功利化控制取向直接相关,同时也受制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样态,受到教师自身的生命理解的自觉意识和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在规范性立场上,阐析了教师生命理解的应然之境。研究基于普遍的教育价值,对教师生命理解构设理想蓝图,由此回答教师的生命理解应该是什么。在教师生命理解的理想之境中,教师以教育事业来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高度认同教师的身份,以教育的目的为自我生命的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持以坚定的生命立场。在此,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不是工具化的,而是视生命价值为最高价值,充分理解生命的尊贵性。教师不再片面地以某特定方面的生命表现来狭隘地理解学生的生命,而是立足于学生完整的生命范畴,充分考虑学生生命的关联性。教师也不再孤立地审视当下的生命状态,而是将生命理解在时间中展开,既要关照学生生命的过往,又要充分关照学生生命的未来可能。在理想之境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开始前,对已有的生命理解进行自觉的澄明,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生成新的理解,并在实践之后,通过自觉的反思深化对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觉的生命理解过程。教师的生命理解与教师的教育实践在过程上融合。教师生命理解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师生命理解的水平。因此,在理论上对教师生命理解的理想之境的构设并不是研究的目的的最终达成,而是要进一步地将理想之境的规范性教师生命理解付诸于教育的实践,开辟提升教师生命理解水平的通达之途。本研究认为,提升教师的生命理解,从外部条件来讲,应当在理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着力构建致力于生命幸福的校园治理。从教师自身的因素来看,应当着力于提升教师生理解的自觉意识,并注重培育教师的生命理解力。外部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师自身的自觉努力,是提升教师生命理解水平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研究的开展推动了教师的生命理解与教育实践之间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育实践将更具生命化的特征,教师逐步形成了基于生命立场的反思性教育实践。

尹紫薇[4](2019)在《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研究》文中提出信仰信念的培育与建设是我国当前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习近平信仰信念观是解决这一时代课题的强大理论武器,具有十分显着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习近平信仰信念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剖析其形成条件、阐释其基本内容、凝炼其主要特征、评析其理论地位与重要贡献作为研究主线,力图在加深对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解之基础上,为我国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广大人民群众构筑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世界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建设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充实与丰富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探讨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与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对本文的研究理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了交代,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诠释。第二章剖析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形成条件,分别从理论渊源与个人实践基础两个维度进行解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信仰信念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有关信仰信念的重要观点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信念观,是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渊源。革命家庭的教育、县乡基层的工作、高级干部的工作与总书记和主席的工作是习近平信仰信念观形成的个人实践基础。第三章阐释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加强信仰信念建设的缘由。分别从信仰信念的重要性及新时代背景下信仰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等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习近平从个人、政党和世界三个层面,对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研判;又从部分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少数国人理想信念缺失、世界缺乏价值观共识等三个维度,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信仰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正是基于对信仰信念重要性的把握与对现存问题的忧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其重视信仰信念建设。第四章阐释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构建:新时代应培育怎样的信仰信念。分别从共产党员、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等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习近平认为,共产党人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华民族应共筑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世界应构建人类共同价值。第五章论述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实现路径:新时代应如何构建信仰信念。同样从共产党员、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等三个维度予以阐明。习近平认为,为坚定党员信仰,要进行信仰供给侧改革;为在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家庭同辈的巨大作用;为实现人类共同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发展观及文明观,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六章论述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主要特征。认为坚守原则性与开放包容性相结合、时代发展性与历史民族性相结合、终极价值性与现实引领性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与激发基层活力相结合以及语言风格亲切通俗与严肃严谨相结合是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鲜明特征所在。第七章论述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地位与重要贡献。认为习近平信仰信念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其理论贡献在于: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的具象表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信仰信念观的发展,为人类信仰信念观开辟了全新理论境界;实践成就在于:为完善思想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合了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锻造了精神力量。

赵浩[5](2018)在《“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文中研究指明与西方“上帝死了”的“世俗时代”比照,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无天”的“后伦理时代”,“天”的意义祛魅与价值塌陷导致一系列精神痼疾——人的存在家园丧失、道德行动失去终极依归、生活世界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分裂对立等,由此重塑“天”的形上意义与终极价值成为疏解上述思想谜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天”义含蕴广阔,复杂多元,“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孟子·万章上》),如何通过“天”之所“示”澄明“天”之所是?依据中西交融视域下的精神哲学方法,作为“一”与“全”的形上理念,“精神”通过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通向“存在”本身,将“存在”理解为伦理实体构成的具体而现实的意义世界,以“精神”诠释“天”若合符节,从而呈现“天”深蕴的伦理精神气质:“天”经历层累生长的动态过程,最终走向最高的伦理实体;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天”又指代伦理实体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它是伦理道德一体的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概言之,“’天’—存在—意义世界—伦理实体”构成了“天”之气质显现的结构链。从这一理念出发,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演绎为逻辑—历史—现实之“三位一体”的诠释系统,经由“即体即用”、“体用不二”的原则串联,构成一个严密的“三篇六章”的论证体系。上篇“天”之“理”。第一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过程,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与人类精神成长史,“天”依序从自然的“物体”、宗教的“神体”、理性的“本体”成长为精神世界中道德的“主体”、教化的“个体”与伦理的“实体”的统一,最终合一于伦理的“实体”。“天”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含摄其逻辑生长中所有的样态,它们分别指代不同逻辑阶段的存在本身,直至“天—伦理实体”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相互诠释。第二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之用,它塑造全新的存在论形态——伦理形而上学,其内涵为通过“天”—“伦”化生意义世界,通过“天”—“德”维系意义世界,以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诠释意义世界具体而真实之存在,从而凸显“伦”的存在论属性与证成“德”的终极来源,为伦理道德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中篇“天”之“道”。第三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生长过程,依据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天”经历了自然的天空、天象、天庭,并在天帝中开始精神萌芽,又经由天命—天道—天德—天伦—天理的发展转换,“天理”辩证综合多元的“天”义,以普遍理性与伦理总体性合一指代意义世界的存在,“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与历史生长高度一致。第四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之用,它塑造中国伦理的特殊形态,以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为基础,既是“为己”的德行伦理,又是“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透过道德人格、道德情感与道德境界具体显示,“天”形塑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下篇“天”之“命”。第五章、第六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现实之“用”,逻辑与历史合一之“天”最终要复归于当下的生活世界。在当代中国社会,“天”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风险:外在风险是生态危机可能导致意义世界覆灭,从而使得“天”义崩塌,存在难以为继,从“天”的伦理精神气质出发,以“天”为“天”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基础;内在风险是信仰危机致使人们怀疑一切,失去确定性的根据与归宿,使得“天”完全祛魅与世俗化,回归以“天”为中心的伦理信仰,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虚无、信仰真空问题,而且伦理信仰的本质是对“天—存在—意义世界”的信仰,它是中国人的终极信仰形态,伦理信仰更为平和包容,更符合对话文明的时代要求。经历漫长而艰辛的智慧之旅,“天”通过精神哲学的方法显现自身,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不同于以往对“天”的诠释,它融合多元的“天”义,并最终通向终极存在与终极信仰,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天学”已经显露雏型,呼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投入“天学”的探究。

迟学芳[6](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指出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刘洪波[7](2017)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高校今后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并且要求高校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这就为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经验和新发展成就的实际,从理论、历史和发展趋势相统一的角度,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第一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特征和本质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基本目标,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和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发展动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断创新、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内涵式发展具有客观性、效果具有滞后性、影响因素具有广泛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即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发展的视角审视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坚持强化特色、优化结构、创新制度、增强效益,走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二章研究的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经艰难坎坷,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深化、发展创新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此间通过挖掘潜力、转变理念、发挥优势、优化结构,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当前正处于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过程。第三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状。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以及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政策机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际视野的拓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积累的新实践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指教育理念的落实还不够到位、教育内容对社会发展需要不够适应、学科建设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和合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第四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微观因素。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观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观因素,主要是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微观因素,主要是指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网络因素。第五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内涵、特点、原则和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就是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而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特点表现在评价具有客观性、导向性、动态性和系统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标准就是衡量质量和效益的客观尺度,包括实用标准、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第六章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策包括宏观对策、中观对策和微观对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宏观对策是指机制建设、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中观对策,更新理念是先导、学科建设是基础、内容转型是关键、完善评价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微观对策,主要是要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界定作为逻辑起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程、现状、影响因素、评价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丁昀[8](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历史性进程凸显了“完整的人”思想的现实语境,但在研究中,人们过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遮蔽了其应有的价值理性,忽视了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与观照。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和精神需求,忽略了人的合理需要和利益诉求,割裂了人的完整性发展。这些现实处境呼唤“完整的人”思想的指导,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破解这一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完整的人”思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从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以“完整的人”思想的内在规定为主线架构整篇论文。“完整的人”和“异化的人”相对应,是人在现实的、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扬弃异化后的理想状态。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创新性提出,扬弃异化劳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闲暇时间的获得和运用是其生成的空间,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其生成的动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个性是其生成的过程。劳动、时空、需要、个性构成人的完整性生成的核心要素。当今中国依然存在鄙薄、厌恶劳动的思想流弊,劳动的外部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劳动者主体条件尚待提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的完整性生成面临时空失衡风险,闲暇时间消费化、娱乐化迷失,公共空间窄化,交往互动不足等困境;人类需要满足困境日益突显:需要的“物化”、“消费化”和“工具化”,精神世界容易被膨胀的物质需要侵蚀,精神需要满足出现真空地带,生态需要满足根基被破坏及其难以满足等问题;此外,个性生成仍受一定的依附观念影响,大众化的共性教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个性培育,单向灌输交往互动不足难以有效助力个性生成。针对以上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劳动相结合,集聚劳动者智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开显交往实践的价值,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导交往主体积极把握闲暇时间,通过积极的交往行动消除空间隔离境况:引导人树立合理的需要满足标准,追求精神需要建构精神家园,提升人们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引导人正确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完整性生成的关系,构建培育人的优良个性的合作模式,助推道德法制化建设,培育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制度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优良个性。“完整的人”生成困境并非某一地区、国家,而是全球人类面临的休戚与共的问题,必须全球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在和合共生中前行。

吴炘萦[9](2014)在《台湾地区亚健康状况及其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台湾地区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台湾地区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为从中医体质方面调治台湾地区亚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利用亚健康调查问卷和中医体质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22名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筛选出亚健康人群,建立亚健康状态人群资料库,根据计数、计量资料作相应的统计分析,描述亚健康人群的分布状况及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研究亚健康状态及与九种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调查366例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322份。其中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占0%,偏颇体质占100%,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偏颇体质密切相关。偏颇体质分类情况:湿热体质(48.45%)>气虚体质(45.34%)>阳虚体质(45.03%)>痰湿体质(42.55%)>特禀体质(39.13%)>阴虚体质(37.27%)>气郁体质(35.09%)>血瘀体质(31.68%)。其中,女性偏颇体质更易出现亚健康状态。结论:1、台湾地区亚健康状态中偏颇体质所占比例高。2、湿热体质、气虚体质是台湾地区亚健康人群最常见的偏颇体质类型。3、初步证明了中医体质对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为从中医体质方面调治台湾地区亚健康状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华贵,冷爱枝,王婷婷,张晨[10](2013)在《新疆某医学院校1778名职工体检资料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初步了解新疆某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的体检数据,对体检人群的患病率和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某医学院校1 778名教职工:(1)体检结果1项(含1项)以上异常1 587人(89.26%);1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1人(26.5%);2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2人(26.5%);3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364人(20.5%);4种疾病及以上/症状的阳性率有280人(15.75%)。(2)阳性检出率排序前5位的是:脂肪肝(51.3%)、心电图异常(36.7%)、高胆固醇血症(28.7%)、高血压(24.0%)、高甘油三酯(21.6%)。(3)3个年龄段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除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乳腺疾病外,其余上述疾病/症状的检出率在增加。(4)疾病/症状检出情况存在性别的差异: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5)汉族与维吾尔族职工总检出疾病/症状阳性比较,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高于维吾尔族;脂肪肝检出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P<0.05)。结论体检中结果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存在年龄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亚健康”——现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健康”——现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亚健康的概念及形成
    2 亚健康的评估
    3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干预
        3.1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3.2 中医对亚健康的干预
    4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及干预
        4.1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干预
    5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设备和实验试剂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亚健康大鼠模型的建立
        2.3 推拿干预方法
        2.4 取材方法
        2.5 ELISA法测脑垂体β-EP含量
        2.6 ELISA法测血清CORT和 ACTH水平
        2.7 免疫组化SABC法测下丘脑CRH表达
        2.8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脑垂体β-EP含量
        3.2 各组大鼠血清CORT及 ACTH水平
        3.3 下丘脑CRH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1 推拿干预中医的理论内涵
    2 推拿部位及手法选择的依据
        2.1 推拿部位
        2.2 推拿手法
    3 亚健康状态与HPA轴的关系
        3.1 应激与HPA轴
        3.2 睡眠剥夺对亚健康产生的影响及HPA轴相关性
    4 β内啡肽与亚健康产生的影响及HPA轴相关性
        4.1 β内啡肽对亚健康的影响
        4.2 β-EP介导HPA轴
    5 实验数据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亚健康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教师的生命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非人格化”的教育背离了教育的生命本质
        (二)提升教师的生命理解是教育回归生命本质重要条件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教育中的生命相关研究
        (二)教育中的理解相关研究
        (三)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可能的拓展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论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 生命理解的意涵解析
    一、理解的层级
        (一)知性的理解
        (二)实践性理解
        (三)存在论理解
    二、生命的意涵
        (一)生命与人的生命
        (二)生命的特征
        (三)生命的范畴
    三、生命理解的结构
        (一)生命表现向生命本质的逼近
        (二)生命意义与生命目的的澄明
        (三)生命需要与生命价值的关联
        (四)生命现实向生命可能的开拓
    四、生命理解的过程
        (一)生命体验向生命理解的飞跃
        (二)理解自我与理解他者的融合
        (三)理解个体与理解整体的互进
        (四)生命理解于有限与无限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师生命理解的教育吁求
    一、教育的生命属性
        (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成长生命
        (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引导生命
        (三)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表达生命
    二、教育中理解生命的必要与可能
        (一)教育中理解生命的必要性
        (二)教育中理解生命的可能性
    三、教师生命理解的特质
        (一)以生命理解者为教师基本角色
        (二)以学生生命为生命理解的中心
        (三)以教育实践为生命理解的基础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师生命理解的问题审视
    一、教师生命理解偏失的现象考察
        (一)生命的工具化理解
        (二)生命的狭窄化理解
        (三)生命的断裂化理解
    二、教师生命理解偏失的原因分析
        (一)理解偏失的外部环境
        (二)理解偏失的教师因素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生命理解的理想之境
    一、生命意义的教育赋予
        (一)教师的身份认同
        (二)教师的目的定立
        (三)实践的生命立场
    二、生命理解的整全展开
        (一)生命的尊贵性理解
        (二)生命的关联性理解
        (三)生命的时间性理解
    三、生命理解的实践拓展
        (一)实践前理解的自省
        (二)实践中理解的生成
        (三)实践后理解的深化
        (四)实践与理解的循环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师生命理解的通达之途
    一、致力于生命幸福的学校治理
        (一)确立以生命为本的办学理念
        (二)构建凸显生命尺度的制度运作
        (三)营造体现生命意义的文化氛围
    二、追寻生命理解的教师自觉
        (一)生命化的教育实践
        (二)实践中的全息对话
        (三)生命理解力的提升
    三、本章小结
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4)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信仰”的研究现状
        1.2.2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诠释
        1.4.1 信仰的内涵、特征与类别
        1.4.2 信仰与信念的关系
        1.4.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1.4.4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涵义
        1.4.5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2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形成条件
    2.1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信仰信念观
        2.1.2 列宁的信仰信念观
        2.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信仰信念思想
        2.1.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信念观
    2.2 习近平独特的个人实践基础
        2.2.1 在革命家庭的教育中萌发
        2.2.2 在县乡基层工作中成长
        2.2.3 在高级干部工作中发展
        2.2.4 在总书记和主席工作中形成科学体系
第3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加强信仰信念建设的缘由
    3.1 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3.1.1 “人生第一颗扣子”
        3.1.2 “政党的政治灵魂”
        3.1.3 构建美好世界的思想动力
    3.2 新时代背景下信仰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
        3.2.1 部分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3.2.2 少数国人理想信念缺失
        3.2.3 世界范围内缺乏价值观共识
第4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构建:新时代应培育怎样的信仰信念
    4.1 共产党人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4.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4.1.2 评判党员信仰坚定与否的客观标尺
        4.1.3 信仰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
    4.2 中华民族应构筑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1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4.2.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主导信念
    4.3 全世界应构建人类共同价值
        4.3.1 “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
        4.3.2 人类共同价值是全球认可的价值观共识
        4.3.3 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辨析
第5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实现路径:新时代应如何构建信仰信念
    5.1 以信仰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拧紧党员思想“总开关”
        5.1.1 信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5.1.2 丰富信仰供给内容
        5.1.3 创新信仰供给方式
        5.1.4 完善信仰供给制度
    5.2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5.2.1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5.2.2 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5.2.3 发挥家庭、朋辈的巨大作用
    5.3 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契机,实现人类共同价值
        5.3.1 树立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发展观和文明观
        5.3.2 “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5.3.3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6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主要特征
    6.1 坚守原则性与开放包容性相结合
        6.1.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
        6.1.2 与人类文明中的优秀信仰信念观互学互鉴
    6.2 时代发展性与历史民族性相结合
        6.2.1 以信仰信念观呼应时代发展主题
        6.2.2 汲取传统文化中信仰信念思想的精髓
    6.3 终极价值性与现实引领性相结合
        6.3.1 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探寻与观照
        6.3.2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6.4 加强顶层设计与激发基层活力相结合
        6.4.1 在主导理想信念的创建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
        6.4.2 在信仰信念的培植与夯实过程中激发基层活力
    6.5 语言亲切通俗与严肃严谨相结合
        6.5.1 “习式语言风格”的特点与形成
        6.5.2 “习式语言风格”在信仰信念构建与宣传中的卓殊作用
第7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地位及其重要贡献
    7.1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7.1.2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7.1.3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目标归宿
        7.1.4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了根本性质
    7.2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贡献
        7.2.1 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的具象表达
        7.2.2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信仰信念思想的发展
        7.2.3 开辟了人类信仰信念观新境界
    7.3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实践成就
        7.3.1 为完善思想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7.3.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求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
        7.3.3 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7.3.4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锻造精神力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的情况

(5)“天”的伦理精神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无天”的“后伦理时代”
        1. “后伦理时代”的祛魅与僭越
        2. “天”之道德哲学探究的意义
    二、“天”的研究综述
        1. “天”的历史类型
        2. “天”的逻辑类型
        3. 从“类型”到“气质”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精神哲学”及其体系
        1. “精神”“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
        2. 精神的“还原”:“一”与“全”的形上理念
        3. 精神的本质:层累生长的意义世界
        4. 精神哲学的体系
    五、“天”之气质的精神哲学诠释
        1. 核心要点
        2. 整体框架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上篇 “天”之“理”
    第一章 “天”之“体”的逻辑生长
        第一节 自然的“物-体”
        一、“天”的自然属性
        二、自然之“天”的可能
        三、自然之“天”的不可能
        第二节 宗教的“神-体”
        一、“天”的神圣属性
        二、宗教之“天”的真实
        三、宗教之“天”的虚幻
        第三节 理性的“本体”
        一、“天”的本体属性
        二、理性之“天”的实在
        三、理性之“天”的非实在
        第四节 “天”之伦理精神气质诸形态
        一、道德的“主体”
        二、教化的“个体”
        三、伦理的“实体”
        四、“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辩证综合
    第二章 “天”与“存在”:意义世界的建构
        第一节 三种形态的存在论
        一、追问“存在者”
        二、“存在”作为谓词
        三、意义世界具体真实之存在
        第二节 “天”-“伦”:意义世界的化生
        一、“伦”的终极存在
        二、“天”之化生:伦理实体的“在世之在”
        三、“伦”-“理”的形上基础
        第三节 “天”-“德”:意义世界的持存
        一、“德”的终极来源
        二、“德”-“道”:意义世界的持存
        三、“伦”-“理”-“道”-“德”的伦理形而上学
中篇 “天”之“道”
    第三章 “天”之“体”的历史生长
        第一节 “天”之“体”的精神孕育与发端
        一、天空、天象、天庭
        二、自然之“天”的宗教化
        三、“天帝”转向“天命”
        第二节 “天”之“体”的精神异化与抽象性发展
        一、疑天、怨天、制天
        二、作为抽象本体的“天道”
        三、作为内在主体的“天德”
        第三节 “天”之“体”的精神成熟
        一、“天理”的辩证综合
        二、“天理流行”:意义世界的层累生长
        三、“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建构
    第四章 “天”与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第一节 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一、“为己”的德行伦理
        二、“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
        三、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
        第二节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之显现
        一、成圣的道德人格
        二、畏天、敬天、乐天的道德情感
        三、“同天”的道德境界
下篇 “天”之“命”
    第五章 “天”之“体”的现实复归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天”覆灭的外在风险
        二、自然生态危机
        三、价值生态危机
        第二节 “天”的时代变迁
        一、伦理实体的祛魅
        二、欲望的个体世界
        三、对“自然”的曲解
        第三节 “天”的精神复归
        一、生态系统的伦理实体本质
        二、生态价值的伦理精神取向
        三、以“天”为“天”的新生态价值观
    第六章 回到“伦理信仰”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信仰危机
        一、“天”覆灭的内在风险
        二、神圣性之丧失
        三、现代人的精神迷惘
        第二节 信仰的多元形态
        一、独一宗教的外在超越
        二、道德生命的内在超越
        三、对意义世界存在的信仰
        第三节 对话文明语境下的伦理信仰
        一、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
        二、多元信仰和谐共处
        三、信“天”的伦理信仰
结语 一个邀请:开启“天学”的新历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6)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 简要评述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2.6 本章小结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3.3 本章小结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5.3 本章小结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7.1.1 佛教的缘起论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7.2.1 众生平等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7.3.1 业报论
        7.3.2 业报论传说
        7.3.3 素食
        7.3.4 放生
        7.3.5 净土
    7.4 苦生与涅盘
        7.4.1 苦及原因
        7.4.2 涅盘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9.2.1 生命世界观
        9.2.2 生命价值观
        9.2.3 生命权利观
        9.2.4 生命利益观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9.3.1 道德观念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9.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创新点说明

(7)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特征和本质要求
    第一节 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含义的界定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客观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效果具有滞后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广泛性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质量提升
        二、结构优化
        三、特色突出
        四、效益增强
第二章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重建(1978—1989年)
        一、重新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着力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三、着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位”度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深化(1989—2002年)
        一、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定位
        二、合理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
        三、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2002—2012年)
        一、明确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新理念
        二、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三、建立课堂、实践、文化等育人长效机制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建设主渠道、主阵地
        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依托队伍建设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
        二、对外开放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落实不够到位
        二、教育内容对社会发展需要不够适应
        三、学科建设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
        四、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和合理
        五、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一、国际因素
        二、国内因素
        三、网络因素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观因素分析
        一、教育理念
        二、教育内容
        三、制度建设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微观因素分析
        一、教育主体
        二、教育客体
        三、环境因素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内涵和特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原则
        一、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标准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确立的复杂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确立的现实困境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观对策思考
        一、完善机制
        二、创新制度
        三、优化环境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观对策思考
        一、更新理念是先导
        二、学科建设是基础
        三、内容转型是关键
        四、完善评价是保障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微观对策思考
        一、内涵式发展要求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
        二、内涵式发展要求发挥大学生主动性
        三、内涵式发展呼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深刻把握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关系
        三、马克思坚信人的完整性生成不断呈现出新的前景和希望
    第二节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内在规定性
        一、扬弃异化劳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
        二、闲暇时间的获得和运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空间
        三、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动力
        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个性即“完整的人”生成的过程
第二章 “完整的人”思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
    第一节 “完整的人”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特的育人视角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审视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选择
        三、“完整的人”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四、马克思“完整的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劳动实践论,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校正人的惰性和寄生性
        二、坚持马克思的时空观,珍惜节约时间,拓展发展空间
        三、坚持满足合理需要,避免人的物本化倾向,引导精神超越
        四、坚持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丰富和完善人的个性
第三章 从“完整的人”视角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第一节 劳动维度困境
        ―、当今依然存在鄙薄、厌恶劳动的思想流弊
        二、当今中国人的劳动仍处于一定的异化中
        三、全社会尚待形成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风尚
        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思想道德素质尚待提升
    第二节 时间空间困境
        一、当今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失衡风险
        二、闲暇时间消费化、娱乐化迷失
        三、育人公共空间窄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互动不足
    第三节 需要满足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很好回应需要异化问题
        二、精神世界容易被膨胀的物质需要侵蚀
        三、精神需要满足断裂和真空地带问题
        四、人类生态需要满足根基被破坏及其难以满足问题
    第四节 个性培育困境
        一、个性生成仍受一定的依附观念影响
        二、大众化的共性教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个性培养
        三、单向灌输交往互动不足难以有效助力个性化生成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完整的人”生成路径
    第一节 构建助力于人的完整性生成的和谐劳动关系
        一、引导人们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自觉性
        二、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三、教育引导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节 以积极的交往实践拓展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
        一、交往实践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有重要价值
        二、引导交往主体有效把握闲暇时间
        三、引导人以积极的交往行动消弥空间隔离的境况
    第三节 正确引导合理需要及其满足
        一、引导人确立合理的需要满足标准
        二、引导人们更多追求精神需要,建构精神家园
        三、提升人们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
        四、引导人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节 形塑人的优良个性
        一、引导人正确认识个性发展与完整性生成的关系
        二、培育人的合作精神
        三、培育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制度化意识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优良个性
结语 全人类携起手来,在和合共生中前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台湾地区亚健康状况及其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
        1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研究
        1.1 概念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亚健康的范畴
        2 亚健康的成因及主要症状
        2.1 亚健康的主要成因
        2.2 亚健康的症状表现
        3 亚健康的评估方法与标准
        3.1 症状标准诊断法
        3.2 常用量表
        4 亚健康的预防与治疗
        4.1 亚健康的预防
        4.2 亚健康的治疗
    第二章 中医体质理论概述
        1 中医体质的定义
        2. 体质的形成
        3 中医体质分类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第三章 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1 偏颇体质与亚健康
        2 体质与亚健康的发生
        3 体质与亚健康表现
        4 体质与亚健康防治
        5 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章 调整偏颇体质干预亚健康状态的方法
        1 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
        2 从体质学说入手预防亚健康
        3 从体质学说对预防亚健康的优势
第二部分 台湾地区亚健康状况人群的中医体质
    1 研究基础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调查内容
        1.6 诊断标准
        1.7 调查员的培训
        1.8 合格问卷的判断
    2 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1 数据收集
        2.2 数据整理
        2.3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台湾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的一般情况分析
        2 台湾地区不同性别亚健康人群偏颇体质分布情况
    讨论
        1 台湾地区亚健康状态的分布特点
        2 湿热体质概述
        2.1 什么是湿热体质
        2.2 湿热体质的主要表现
        2.3 湿热体质形成的原因
        2.4 台湾地区湿热体质形成的基础
        2.5 湿热体质的调养方式
        3 阳虚体质概述
        4 气虚体质概述
        5 本研究存着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10)新疆某医学院校1778名职工体检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阳性体检结果的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体检结果阳性检出率的分布情况
    2.2 2012各类疾病/症状检出率排序
    2.3 不同年龄段检出疾病/症状阳性的人群分布
    2.4 2012年不同性别总检出疾病/症状阳性的人群分布
    2.5 汉族与维吾尔族高校职工总检出疾病/症状阳性比较
3 讨论

四、“亚健康”——现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D]. 张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教师的生命理解研究[D]. 毛道生.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研究[D]. 尹紫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天”的伦理精神气质[D]. 赵浩. 东南大学, 2018(05)
  • [6]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D]. 刘洪波. 武汉大学, 2017(06)
  • [8]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D]. 丁昀.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台湾地区亚健康状况及其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D]. 吴炘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新疆某医学院校1778名职工体检资料分析[J]. 李华贵,冷爱枝,王婷婷,张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11)

标签:;  ;  

“亚健康”——当今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