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

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施余兵,陈帅,CHEN Jueyu,HUANG Rui[1](2020)在《论战略环境评估在BBNJ国际协定中的适用性》文中研究表明战略环境评估被认为是一项可以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纳入决策过程的重要工具。在当前的BBNJ国际协定政府间谈判中,是否应该纳入关于战略环境评估的条款,是环境影响评估这一重点领域下各方存在较大分歧的议题。分析战略环境评估在BBNJ国际协定中适用的法律障碍及其不利影响,表明BBNJ国际协定不应该规定战略环境评估条款;片面提高环保标准,并推动将战略环境评估纳入BBNJ国际协定的做法,并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刘经纬[2](2019)在《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证成与展开》文中认为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应当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同时针对后者在我国制度语境下又应当具体分为政策环评与规划环评。但在当前我国国家立法层面,仅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规划环评进行规定,缺乏对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性规定。然而,政策作为我国行政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工具,其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政策由于在制定时不考虑环境友好性而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深远广泛的不良影响。当前我们面临着十分紧迫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正处于环境风险高发期,亟需构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此来保证政府政策制定的环境友好性,提高决策质量。本文在对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基本概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有关政策环评的现有制度资源进行梳理和检讨。结合我国历史、现状论证了在我国法律层面构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客体、相关主体和基本程序三个角度,系统展开了对于我国建立这一制度的具体建议。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四大章内容。第一章:“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主要论述了政策环评的内涵,分别对于政策环评的概念、特征以及具有的功能价值进行了具体探讨。第二章:“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现行制度资源的梳理与检讨”,主要分为两节内容。一是对《环境保护法》第14条进行梳理并检讨不足,二是对《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11条进行梳理并检讨不足。第三章:“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证成”,从我国部分政策引致不良环境影响的经验教训、风险社会现实需求和完善战略环评体系的理论需求三个角度勾勒出我国构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契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广泛需求机遇与生态环保部门已通过政策环评试点研究探索总结出基本模式方法三个方面对在我国构建该项制度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第四章:“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展开”,本章将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客体、相关主体与基本程序三个重要方面,展开对我国构建政策环评制度的具体探讨。

李晓蓉[3](2015)在《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保护是一个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保领域的一部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实现环境保护科学化、法制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实施以来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形式—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环境因素纳入进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并从决策的源头控制战略实施后产生的不利影响。它是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达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不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简单累加,或具体分析的总和,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且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评价范围之广,意义之深,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远远无法比拟的。相较于具体建设项目,政府的宏观战略决策产生的不利环境后果后是很难处理的。所以为了防止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对决策者的宏观战略决策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如计划、规划、和法律等。对我国来讲,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当前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只涉及到了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是处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低层次。而且随着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索和开展的逐步加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在理论基础、技术体系、管理标准与实施有效性等要素上的问题日益突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深入挖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保障环境的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较好的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在现实背景下梳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并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法律中的法律规定,运用对比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分析,从实例中进行经验总结,从立法的角度进行比较借鉴。力求全方位地看待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情况,突破发展瓶颈,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运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其存在的意义。文章首先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产生背景以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对代表性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模式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力求找到能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所用的先进经验。接下来在对各国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相关法律条款为基准,从法律法规有效性、决策机制合理性、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出发,尽可能完备地诊断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最后则在对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明确评价范围、扩充评价内容、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体系建设、强化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规范公众参与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完善措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付琳[4](2015)在《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此后这项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2002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将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范围之内,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打下基础。然而我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当立足本国国情,吸收借鉴他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通过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比,系统地对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第二部分对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和发展历程进程回顾,分别介绍了中美两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概况,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两国立法上的差距。第三部分对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规范对象和程序进行检视。找出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评价对象过于狭窄,程序规定不完善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上对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检视。对两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制度困境,为下一步提出完善建议做铺垫。第五部分通过对比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从中获得启示,提出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主要包括扩大环评对象范围、规范环评程序、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和健全监督机制等。

方冰[5](2014)在《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积极成果。其创新点在于将发展规划纳入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视野,为我国建立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利于防止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存在潜在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审批、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用以防止作用重大、范围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潜在的环境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环境免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缺陷的弥补,更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保障。基于我国当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提出我国未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其次,顺应趋势、立足国情将政策和法规纳入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对象范围,建立健全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后,健全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体系。全面科学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庞璐[6](2014)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运用在立法、政策、计划、规划等不同层面上的一种制度,该制度旨在对立法、政策、计划、规划等加以评论,得出一个综合、系统、科学的评价结果,最后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并运用于政府决策中。我国现有立法与国外相关立法比较还是有很大阻碍和局限的,相关实施细则也还未出台,相关操作规范没有得到明确,要想全面贯彻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我们深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推行和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这项工作也不是能急于求成、功于一役的。因此,本课题就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分析,分别从立法、司法、执法的角度来总结出我国可以吸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现有状况,提出借鉴经验的建议若干。

刘畅[7](2013)在《从环评对象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文中指出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研究,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必须谋求科学化、法制化的进程,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改善人类生存现状和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环境影响评价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目的是从源头控制环境问题,限制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起着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作用。这项制度能否充分发挥效用,关键在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的确定,完善的环评对象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社会发展方式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目的,若确定的范围不适当、不全面,也就失去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意义。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梳理我国与国际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发展,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信息,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同时,从环境保护的需要出发将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有助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完善。从立法上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将更广泛的对象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因其在评价对象上的优越性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有效的实施,能够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决策源头上。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变化促进具体制度规范的完善,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有效实施,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文章开头从通过扩大环评对象范围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这一角度入手展开论述,明确环评范围扩大是世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趋势;第二章通过对各方面资料的收集,说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环评对象由最初的建设项目环评到规划环评,最后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都因其在评价对象上的不足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环评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三章通过对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研究提出我国环评法应当将政策、规划、计划、立法纳入评价对象。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评价对象上的优势能够满足现今环境保护的要求;既然施行战略环评能够解决现存问题,而通过法律规制能够更好的推行新的制度,文章的第四章论述在立法中确立战略环评的可能性。对象的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制度、规范的变化,如果仅仅是单纯说明应当增加哪些对象,法律完善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通过确定的战略环评对象新类型对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加以完善,包括由于对象的变化所引发的介入时间、评价内容和参与主体的变化。

王会芝[8](2013)在《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短缺等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末端治理的方式,从决策源头识别可能的资源环境问题。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作为一项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决策辅助制度,被认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目前中国SEA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始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随着SEA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其在理论、技术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实施的有效性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其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也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学术界与实践工作者对于其在决策和规划制定过程中的价值与效果的认同度不尽相同,甚至有认为SEA的推行并不成功,多数成为规划的通行证,流于形式。SEA的有效性自提出以来一直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国际上以“质量、程序”为核心的研究重点忽略了SEA的功能价值、效果等方面。而对SEA的有效性评估的研究至今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研究框架,这也使得SEA尽管在宣传导向上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规划决策的实践导向却较为有限。SEA自身制度的有效性、实施效果以及有效性影响因素机理等问题,直接决定着其存在的价值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SEA发展的前景与方向。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在如下四方面进行了拓展研究:第一,对SEA有效性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进行解析,深入剖析SEA有效性的理论内涵、制度系统以及功能定位。认为SEA制度系统的演变由制度变迁系统、制度实施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三个子系统啮合而成;提出SEA的“功能”理解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二是对SEA功能的定位(需求),即人们对其发挥各种功能的需求和重视程度,是SEA被赋予的功能;三是SEA功能的发挥,即其所具有功能的最终的发挥效果和作用。第二,基于SEA的“制度环境—理论研究—管理系统—应用实践”分析框架,从两个角度对SEA的运行现状与效果开展研究:(1)中国SEA的有效性剖析。通过对SEA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制度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中国SEA的运行现状效果进行剖析;(2)对中国SEA实施有效性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进行诊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制度建设、部门协调合作、管理机制、公众参与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对中国SEA的问题和瓶颈进行分析诊断。第三,以SEA有效性影响因素为出发点,在已有的单一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和梳理,提出了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针对SEA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影响SEA有效性的因素以及不同因素间的影响机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判定影响中国SEA的八个公因子,即部门决策机制的合理性、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管理方式的有效性、法律规章的有效性、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决策者的环境意愿、技术方法的有效性、评价机构的能力建设等。并通过路径分析回归统计方法,探讨不同影响公因子间的关系。第四,构建我国SEA有效性评估的整合框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国家地区背景层面以及具体操作层面,尝试性构建了SEA"理想的有效性评估框架”。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特点以及后续研究的开展,构建适用于我国SEA发展的“有效性评估三角框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法律支持→具体过程(操作与应用)→实施结果→实旌效果→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估方法,分析SEA的有效陛。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SEA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滨海新区SEA的有效性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建立科学的、动态的中国SEA有效性评估的指标计算模型和测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SEA有效性定量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SEA的应用发展及有效性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国SEA作的完善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王玉振,金辰欣[9](2011)在《战略环评——从国际经验到中国的实践 第八章 中国战略环评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8.1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初期,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要求;随后,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战略环境评价在中国的雏形也在相关法律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于2002年通过使规划的环境影响

罗定英[10](201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水系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在战略层次的应用,是对一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完成SEA研究报告,并将结论应用于决策。实施SEA目的是消除或降低因战略缺陷对未来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的产生。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战略环境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自战略环境评价概念正式提出以来,国际上针对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体系和方法学体系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建立起某些领域的SEA制度;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SEA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SEA仍然没有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技术方法体系,所采用的大多数方法仍然是沿用传统的项目EIA思路,SEA技术方法的缺乏对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因此,进行SEA方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系统动力学以其擅于处理长期、非线性、多变量、高阶次、复杂时变系统的优点,可用于战略环境评价中,通过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从宏观上对战略实施进行动态预测,从而为决策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基本方法,以《河北省衡水市“水市湖城”水系规划》为研究实例,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例研究。将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四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专用软件Vensim- PLE进行了系统建模,并根据改变调控参量的参数值,分析了不同的规划方案下系统的变化情况。

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论战略环境评估在BBNJ国际协定中的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略环境评估及其立法实践
    (一)战略环境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估
    (二)战略环境评估的国内立法
    (三)战略环境评估的国际立法
二、BBNJ国际谈判关于是否应纳入战略环境评估的讨论
三、战略环境评估在BBNJ国际协定中适用之阻碍
    (一)在BBNJ国际协定中规定战略环境评估的国际法依据不足,且违反授权开展BBNJ谈判的联大决议
    (二)BBNJ谈判中各国对战略环境评估的定义存在巨大分歧、战略环境评估理论本身亦存在争议
    (三)战略环境评估的条约实践可借鉴性有限
四、战略环境评估在BBNJ国际协定中适用之不利影响
    (一)对国家主权之影响
    (二)对发展中国家之影响
    (三)对条约有效性之影响
五、结论
I.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Its Legislative Practice
    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B.Domestic Legislation on SEA
    C.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on SEA
II.Discussion on Whether or Not to Include SEA in BBNJ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III.Obstacl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SEA in BBNJInternational Agreement
    A.Insufficient International Law Basis for Implementing SEA in BBNJInternational Agreement and in Violation of the UNGA Resolution Authorizing BBNJ Negotiations
    B.Sharp Divergences in the Definition of SEA in BBNJ Negotiations,and Controversy over the Theory of SEA
    C.Limited Reference of Treaty Practice for SEA
IV.Adverse Impa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A in BBNJInternational Agreement
    A.Impact on State Sovereignty
    B.Impact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C.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y
V.Conclusion

(2)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证成与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依据
        一、选题的来源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第一节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一、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二、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
    第二节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价值
        一、优化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二、提高各方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责任
第二章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现行制度资源的梳理与检讨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第14条的梳理与检讨
        一、《环境保护法》第14条的规范解释
        二、《环境保护法》第14条的缺失
    第二节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11条的梳理与检讨
        一、《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11条的规范解释
        二、《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11条的缺失
第三章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证成
    第一节 我国构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部分政策引致不良环境影响的经验教训
        二、风险社会下源头控制环境风险的必要工具
        三、完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的构建趋势
    第二节 我国构建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制度构建契机
        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与终身责任追究形成需求机遇
        三、通过政策环评试点研究已探索出基本模式方法
第四章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展开
    第一节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客体
        一、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客体范围
        二、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客体筛选
    第二节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主体
        一、政策环评责任主体
        二、政策环评监督主体
    第三节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程序
        一、早期介入程序
        二、评价论证程序
        三、公众参与程序
        四、审查程序
        五、跟踪评价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1.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1.1.4 三者关系
    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3 选题背景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1.5 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分析
    2.1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
        2.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
        2.1.2 俄罗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
        2.1.3 日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
        2.1.4 加拿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
        2.1.5 意大利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特点
    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分析与经验借鉴
        2.2.1 战略层次逐渐提高
        2.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实效性强
        2.2.3 强调一体化评价
        2.2.4 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强
        2.2.5 保障监督机制完善
第三章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3.1 实施形式及发展历程
    3.2 实践进展
    3.3 具体实施现状
        3.3.1 理念现状
        3.3.2 立法现状
        3.3.3 评价主体现状
        3.3.4 评价客体现状
        3.3.5 技术体系现状
        3.3.6 审批主体现状
        3.3.7 部门合作现状
        3.3.8 公众参与现状
        3.3.9 法律责任现状
        3.3.10监督机制现状
        3.3.11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4.1 转变理念
    4.2 完善立法
    4.3 扩大评价主体范围
    4.4 扩大评价客体范围
    4.5 加强技术方法研究
    4.6 审批机构法定审批
    4.7 推进部门合作
    4.8 强化公众参与
    4.9 明确法律责任
    4.10完善监督主体职能
    4.11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工作
    5.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4)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
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2.3 比较分析
3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与程序
    3.1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
        3.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
        3.1.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范对象
        3.1.3 比较分析
    3.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
        3.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3.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3.2.3 比较分析
4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4.1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4.1.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4.1.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4.1.3 比较分析
    4.2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
        4.2.1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
        4.2.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督机制
        4.2.3 比较分析
5 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5.1 扩大评价对象的范围
    5.2 规范战略环评的程序
        5.2.1 改进环评的编制程序
        5.2.2 改进环评的审批程序
    5.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5.3.1 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
        5.3.2 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
        5.3.3 建立反馈和保障机制
    5.4 健全环评监督机制
        5.4.1 建立司法审查机制
        5.4.2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第一节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加强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第二章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政策和法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失
第三章 国外主要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二节 加拿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三节 国外主要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
    第二节 增设政策和法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内容
    第三节 健全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念
        2.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征
        2.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演进
    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2.1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的背景
        2.2.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定义
        2.2.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点
        2.2.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
    2.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系
    2.4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体系
        2.4.1 宪法
        2.4.2 法律
        2.4.3 行政法规
        2.4.4 部门规章
        2.4.5 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
        2.4.6 国际公约
第三章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1 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3.1.1 美国
        3.1.2 加拿大
        3.1.3 英国
        3.1.4 欧盟
    3.2 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1 完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3.2.2 扩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
        3.2.3 明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部门的分工
        3.2.4 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保障机制
第四章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体系不完整
    4.2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不全面
    4.3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主体不健全
    4.4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不明确
    4.5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5.1 逐步完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体系
    5.2 扩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
    5.3 保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5.4 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责任
    5.5 严格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中的监督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从环评对象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环评对象角度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性
        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的原因
        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三、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环评对象的重要性
        一、 从“十一五”规划看环评对象的重要性
        二、 完善的环评对象类型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第三节 环评对象范围的扩大是世界环评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三种类型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节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一、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二、 三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区别
        三、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三章 我国环评对象类型的确定
    第一节 外国环评对象研究
        一、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二、 日本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三、 加拿大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四、 荷兰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第二节 我国环评对象现状
        一、 我国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 现行环评对象的不足
    第三节 我国应当增加的环评对象类型
        一、 政策环评
        二、 规划环评
        三、 立法环评
        四、 对环境有影响的其他人为因素
    第四节 环评对象范围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一、 战略环评包含政策环评
        二、 战略环评包含完备的规划环评
        三、 战略环评包含立法评价
        四、 战略环评能够考虑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
第四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
    第一节 在立法中确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必要性
        二、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经济可行性
        三、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具体形式
    第二节 具体制度规范完善的建议
        一、 扩大环评对象的范围
        二、 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在决策的最早且最佳时期介入
        三、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四、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参与主体的职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前期相关研究与实践述评
    第一节 前期研究与实践述评
        2.1.1 研究概况——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评估
        2.1.2 评价标准——有效性评估指标与标准
        2.1.3 实践研究——战略环境评价辅助决策制定
    第二节 前期研究与实践对于解决有效性问题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小结与思考:前期研究存在的争议问题与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第一节 有效性的内涵解析
    第二节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的内涵
    第三节 战略环境评价的功能定位
        3.3.1 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系统解析
        3.3.2 战略环境评价功能定位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剖析及问题诊断
    第一节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现状剖析
        4.1.1 战略环境评价实施现状
        4.1.2 战略环境评价理论研究
        4.1.3 战略环境评价的制度建设
        4.1.4 战略环境评价的管理机制
    第二节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实施有效性问题诊断
        4.2.1 战略环境评价理论研究
        4.2.2 战略环境评价制度建设
        4.2.3 战略环境评价管理机制
        4.2.4 战略环境评价公众参与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影响因素识别与影响机理
    第一节 影响因子假设
    第二节 影响因子检验
        5.2.1 数据采集及样本分析
        5.2.2 模型检验
    第三节 影响因子确定
    第四节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影响路径分析
        5.5.1 路径分析回归统计方法
        5.5.2 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模型解析
        6.1.1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框架
        6.1.2 已有评估框架的特点和不足
    第二节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框架构建
        6.2.1 理想的有效性评估框架
        6.2.2 有效性评估三角框架
    第三节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6.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方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实证分析
    第一节 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背景概述
        7.1.1 项目背景
        7.1.2 评价对象
        7.1.3 评价技术路线
    第二节 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
        7.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7.2.2 模糊综合评价
        7.2.3 评估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水系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战略环境评价(SEA)概述
        1.2.1 战略环评(SEA)内涵
        1.2.2 战略环评(SEA)特点
    1.3 战略环境评价(SEA)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3.1 战略环评(SEA)国外研究进展
        1.3.2 战略环评(SEA)国内研究进展
        1.3.3 战略环评(SEA)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战略环境评价(SEA)工作程序及方法概述
    2.1 战略环评(SEA)工作程序
        2.1.1 SEA 工作方案的制定
        2.1.2 SEA 的工作实施
        2.1.3 SEA 的工作总结
    2.2 战略环境评价方法学体系
    2.3 战略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2.3.1 战略环境影响预测程序
        2.3.2 战略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2.3.3 系统动力学模型法
第三章 战略环境评价SD 模型总体设计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3.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3.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3.1.3 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
    3.2 SD 模型建模原则与建模步骤
        3.2.1 SD 模型建模原则
        3.2.2 SD 模型建模步骤
    3.3 战略环境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3.3.1 建模目的
        3.3.2 SD 模型总体结构
        3.3.3 SD 模型系统结构设计
第四章 水系规划战略环境评价SD 模型实例研究
    4.1 《衡水市“水市湖城”水系规划》分析
        4.1.1 规划区概况
        4.1.2 《水系规划》概述
        4.1.3 《水系规划》总体布局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4.2.1 模型边界
        4.2.2 系统总体结构
        4.2.3 模型各子系统结构分析及主要SD 方程
        4.2.4 模型参数的确定
        4.2.5 模型检验
        4.2.6 模型运行模拟结果及分析
        4.2.7 相关建议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1.1 规划方案系统模拟结论
        5.1.2 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5.2 展望
        5.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战略环境评估在BBNJ国际协定中的适用性[J]. 施余兵,陈帅,CHEN Jueyu,HUANG Rui.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 2020(04)
  • [2]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证成与展开[D]. 刘经纬. 华侨大学, 2019(01)
  • [3]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 李晓蓉. 河南师范大学, 2015(02)
  • [4]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D]. 付琳. 重庆大学, 2015(06)
  • [5]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方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问题研究[D]. 庞璐.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 [7]从环评对象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D]. 刘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8]中国战略环境评价的有效性研究[D]. 王会芝. 南开大学, 2013(07)
  • [9]战略环评——从国际经验到中国的实践 第八章 中国战略环评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实践[J]. 王玉振,金辰欣. 中国环境管理, 2011(Z1)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水系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 罗定英. 天津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