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木资源初步调查分析

山西省林木资源初步调查分析

一、山西省树种资源初步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郝利文[1](2021)在《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齐全,是物质和能量转换的桥梁,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种生态产品和服务。晋北地区是典型的风沙区,保护好晋北地区森林生态环境对建设生态山西和促进京津冀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晋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直观的价值量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表现出来。本研究选取了五项服务功能12个指标,主要以位于大同市、朔州市的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杨树林局),2019年二类资源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文献和社会公共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采用替代工程法等方法,估算2019年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并分析影响因素,试图为杨树林局摸清森林生态效益底数,为更好的保护和经营森林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9年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5.68亿元,其中保育土壤15.39亿元/a,林木养分固持1.2亿元/a,涵养水源9.86亿元/a,固碳释氧9.04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0.19亿元/a。晋北地区为典型的风沙区,主要林种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占防护林面积的65.39%和11.79%,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占总价值的43.13%和27.64%。从各主要优势树种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看,杨树26.55亿元/a,油松5.56亿元/a,樟子松2.62亿元/a,华北落叶松0.95亿元/a。杨树面积占主要优势树种面积的79.52%,林分面积直接参与价值计算,故其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从杨树林局下属各林场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看,梁家油坊中心林场11.54亿元/a,云西林场5.5亿元/a,九梁洼林场4.52亿元/a,金沙滩林场3.77亿元/a,落阵营中心林场3.61亿元/a,薛家庄林场3.59亿元/a,五旗林场2.91亿元/a,科技服务中心0.24亿元/a,梁家油坊中心林场主要优势树种面积占各林场总面积33.61%,其价值占各林场总价值的32.34%。晋北地区森林生态效益强弱主要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和森林资源结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杨树林局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建议。

胡晓艳[2](2021)在《酸枣遗传多样性、谱系地理及种群历史动态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随着我国果树野生种质资源研究热度的提高,酸枣蕴含的丰富基因库将为栽培枣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酸枣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形势不容乐观。对我国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群动态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将为酸枣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酸枣中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然后对我国21个酸枣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动态等进行分析。使用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对酸枣谱系地理结构及谱系分化时间等进行了计算。同时,利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检索收集到酸枣在我国境内的498个分布信息,结合10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酸枣在地质时期、当前和未来环境条件下的分布动态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初步筛选得到13个单拷贝核基因标记,标记的长度在295-887 bp之间,总长为9806 bp。核苷酸多样性参数π和θw的值分别在0.00073-0.01220和0.00105-0.01209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00513和0.00531。Rm的平均值为3。中性检验结果均不显着,说明所有单拷贝核基因标记位点均符合中性进化假设。系统发育和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所筛选的单拷贝核基因标记能够用于酸枣遗传学等相关研究。酸枣基因组频繁发生的染色体融合与片段复制事件导致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筛选的困难,未来将会开发更多的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用于酸枣及枣属遗传学等相关研究。2)在开发的13个单拷贝核基因标记中随机选取5个开展我国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学相关研究。本研究共采集了我国酸枣21个野生种群328个个体。经过扩增测序及数据处理后发现,5个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的长度在199-846 bp之间,分离位点数目和单倍型多样性的变化区间为24-82和0.611-0.940,Rm的平均值为8。Tajima’s D检验、Fu和Li’s D*和F*检验及多位点联合HKA检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5个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符合中性进化假设。我国酸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π=0.00720,θw=0.0153),这可能与酸枣交配系统及种群历史动态有关。失配分布和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表明我国酸枣资源在进化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或持续增长,扩张时间大约发生在11.57Ka(95%置信区间:9.76Ka-14.07Ka)左右,正处于末次盛冰期向全新世中期过渡的阶段,全球气候正逐步回暖。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酸枣个体水平的遗传组成比较类似并将所有酸枣种群划分为2个种内分支,分别为核心种群和边缘种群。Migrate分析发现核心种群的有效种群大小大约是边缘种群的1.5倍,且二者之间的基因流为非对称基因流。AMOVA分析表明酸枣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Fst=0.197),种群内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80.30%),酸枣种子和花粉的扩散特性导致种群间基因流较小。Mantel检验结果表明酸枣种群间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以及环境距离和遗传距离均显着相关,表明地理距离的增加及种群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进一步降低了种群间基因流水平。3)在21个种群中分别各随机选取了1个个体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与组装。结果表明酸枣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在159399-161279 bp之间,GC含量在36.51-37.30%之间。酸枣叶绿体基因组包含一个短单拷贝序列,一个长单拷贝序列及两个反向重复序列,共编码112个基因,包括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叶绿体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Median-joining谱系图同样把所有种群分为核心种群和边缘种群,处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核心种群叶绿体基因组单倍型为酸枣古老叶绿体单倍型,据此推测黄土高原地区可能是酸枣冰期避难所所在。分化时间计算结果表明核心种群和边缘种群的分化时间约在55.86Ma(95%HPD:31.82-79.37Ma)之前,分化可能是由当时的气候环境条件与地质条件导致的。4)使用MaxEnt模型模拟了酸枣在当前、地质时期(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及全新世中期)和未来2个时期(2050s,2070s)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MaxEnt模型模拟的精确度较高(验证数据和测试数据AUC平均值分别为0.943和0.932)。环境因子中,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对MaxEnt模型模拟的贡献率最高(35.4%),土壤因子的贡献率最低(0.1%)。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最热季度平均降雨量(Bio18)、气温年较差(Bio7)和海拔高度(elevation)为影响酸枣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在-8.5℃-4.9℃之间,最热季度平均降雨量(Bio18)在245-550mm之间,气温年较差(Bio7)范围在1.8℃-15.7℃之间且海拔高度(elevation)在1000 m左右的地区为酸枣适宜分布区的主要分布范围。MaxEnt模拟发现当前环境条件下酸枣的总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山东半岛至黄土高原地区,与文献记载的分布地区基本一致。末次盛冰期时酸枣分布范围缩减明显且整体南移,末次间冰期时酸枣最适生区和总适生区面积均比当前时期的面积有所扩大。地质时期酸枣分布动态符合温带植物类群应对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循环的退缩-扩张模型。在秦岭北部地区可能存在酸枣冰期的另一个避难所。在未来环境条件下,酸枣的总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略有下降,但最适生区面积有所增长。未来环境条件下酸枣分布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趋势明显。黄土高原地区和北方高纬度地区将是当前与未来时期酸枣种质资源保护措施重点开展的地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了一套在枣属物种中通用的单拷贝核基因标记,并且表明单拷贝核基因标记在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学及谱系地理学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国分布的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种群间遗传分化明显。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酸枣分布范围也产生了相应的波动。本研究的开展将丰富酸枣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并有助于从理论上了解温带植物类群应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响应,同时也为酸枣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孙培哲[3](2021)在《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众多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也是人类生命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发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位列第四的国家,湿地种类丰富,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遇到了湿地面积缩减、湿地生态作用衰减等问题。于此同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水库型湿地以水库为基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当今水库的建设中存在“重水利、轻景观”的问题,对水库建设大多单纯停留在其水利生产功能的层面,对其景观资源的价值不够重视。在研究水库型湿地景观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国内外水库型湿地景观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山西下庄水库湿地及其周边景观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反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理论,分析下庄水库周边景观现状,挖掘景观资源,研究景观与水库型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科学地将下庄水库周边景观资源与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使其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经过对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与提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系统研究了水库型湿地的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黄土高原水库型湿地景观的设计策略如下:(1)水位变化下的水库型湿地可采用阶梯式挡土墙种植台、亲水廊桥、水生植物群落三者结合的方法设计驳岸。(2)水库型湿地的植被生态修复首先要保证水源、土壤、空气不受污染,植物种类选择因地区气候而异,推荐选择的植物有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菰、芦苇、白茅等。(3)在规划设计中,水库型湿地景区周边距离0.5公里内的村落,可进行观光旅游、康养健身、农耕体验等方面的开发;距离湿地0.5公里至2.5公里的村落,可进行发展餐饮娱乐、旅居住宿产业的开发;距离水库型湿地2.5公里到5公里的村落可利用其基础设施补充水库湿地景区的不足,如医疗、消防、服务等,还可设置特色农产品批发销售网点,和景区的线上推广中心。(4)水库湿地周边的梯田大地景观在营造中可加入“人”与“人的活动”,赋予梯田景观生命力,共同塑造出更生动优美的梯田耕作画面。(5)水库型湿地景区的文化景观建设应从提炼代表性文化元素符号入手,将其合理融入到园区道路、广场、铺装、标识指示牌等处,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2)通过对下庄水库湿地设计实践研究,下庄水库湿地景区划分为管理服务区、湿地公园区、湿地保育区、森林景观区、梯田景观区,能够满足景区综合服务管理、游人聚集疏散、湿地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森林康养健身、餐饮娱乐、农事体验旅游的功能。运用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对场地内的道路结构、湿地公园、弹性景观、梯田与大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陈昊[4](2020)在《中国北方地区乡土栎属树种物候与叶片性状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土树种(native tree species)的保护与利用是新时代林业发展的关键。其中壳斗科(Fagaceae)的栎属(Quercus L.)树种是当前乡土树种研究领域的热点,栎属是壳斗科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属,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是阔叶林森林群落中非常重要的树种。本研究以乡土栎属树种的生长与分布,物候观测,叶片性状(本研究以叶片形态和叶片氮元素含量为例)的差异性为研究重点,利用Arcgis、Morpho J、SPSS等软件分析方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乡土栎属树种的生长与分布研究中,以北京地区为例,乡土栎属树种常见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槲栎(Quercus aliena Blume)、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erg)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主要分布区为郊区山地,多见于松栎混交林中,管理粗放,甚至破坏严重。另一方面,本研究对北京市内城市景观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乡土栎属树种在北京市内城市景观中十分匮乏,只有极少数的城市景观中,以蒙古栎作为景观绿化树种进行种植。以山西省交口县为例,交口县栎属树种资源丰富,为发展林业扶贫、建立栎属树种保护园,具体调查地点位于交口县脑脑峪,多为异龄混交林,各级别径材储备丰富。蒙古栎在该林分中占突出优势,这也与当地林业部门的调查结果一致。(2)物候观测研究中,主要观测地点位于北京林业大学鹫峰实验林场,主要观测树种为槲栎、槲树、栓皮栎,每年从3月到11月,一般每周或每两周观测一次,展叶期和花期的观测频率更为频繁。通过物候观测,我们得到了该地区槲栎、槲树、栓皮栎的芽期,展叶期,花期,果熟期等重要物候信息。三种栎属树种的:芽期、展叶期、花期大致都在3月份到4月份,果熟期大致都在4月底到9月份。且3种栎树的各个物候期都存在一定的重合现象,尤其是3种栎树的花期存在普遍重合现象,为3种栎树的杂交提供了可能。(3)叶片形态差异性研究中:应用:(1)普氏叠印法(Generalized Procrustes Analysis,GPA)将两物种的所有个体进行叠印,以散点图的形式表现出两个树种叶片各自的平均形态,并将叶形数据分为了叶片大小和叶片形状。(2)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叶形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使用前两个PC轴数据研究这两个物种的叶形变异,结果表明两树种的叶片形态存在显着差异。(3)异速生长分析(Two Blocks Partial Least Squares,2B-PLS)用来分析叶片形状和大小的共变关系,即异速生长。研究发现这两个树种的叶片均存在异速生长模式,即随着叶片越来越大,这两个树种的叶片形态都各自有明显的变化。(4)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DA),基于判别函数利用叶片的形态将样品进行归类判别,结果表明槲栎和槲树通过它们的叶片形态特征可以完全的被区分开来,区分率达百分之百。(4)叶片氮元素含量差异性研究中: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海拔高度槲栎叶片中的氮元素含量是有差异的。利用SPSS软件对槲栎叶片中氮元素含量与地理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槲栎叶片的氮元素含量与这几个调查采样地点经度和纬度的相关性不显着,但与海拔高度这一地理因子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这几个调查采样地点的海拔越高,槲栎叶片的氮元素含量越低。

李岚[5](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薛頔[6](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容怀钰[7](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马搏[8](2020)在《山西省石灰岩山地生态恢复物种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使石灰岩山地生态环境快速、有效地复绿,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山西各县市的典型石灰岩山地为主。研究对山西省19个县域的石灰岩山地的自然植被组成、环境因子、立地条件、植被的生长情况等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同时依据“自然恢复为主”的准则,提出了石灰岩植被生态恢复植被选择的原则,划分了山西省三大生态分区。并以防止水土流失,物种多样性增加、景观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循环为基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适合于山西省石灰岩生态恢复植被筛选方法。通过初次筛选、二次筛选以及三次筛选,最终筛选出一批生态恢复物种。从而为山西省石灰岩山地复绿植被的筛选给予科学的方法。以及为地处于温带的广大石灰岩山地复绿给予有效的方法。前期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前人的方法,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借鉴相关的、优秀的研究方法。在经过对样方地全面的实地勘察、调查与探究,最终制定了了对山西省石灰岩山地生态恢复植被的筛选方法并且完成了各区域植被的筛选。a.查阅各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确定最终方案。首先划分石灰岩山地生态适应区域;划分出山西南、中、北三种植被生态区。其次展开对山西省石灰岩全方位实地勘察,记录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及定量特征,确定物种选择的范围。b.以全面调查的植被样方数据为前提,结合物种选择的范围,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实地勘察,系统性、针对性地编制石灰岩山地植被筛选原则与筛选条件。选择的原则主要从适地适树、耐性、管理、物种丰富度等方面来设定。筛选条件则从植被生理生化的各个方面出发,如:株高、根系、种子的产量等等。c.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筛选方法。通过计算样方内植被的重要值,按前期划分的山西省三大生态分区将植被重要值排序,筛选出灌木种、草本。晋北17种灌木,17种草本;晋中14种灌木,17种草本;晋南26种灌木,29种草本。d.二次筛选以初次筛选的植被为基础,首先通过确定了4个立地因子,分别为:坡度、土壤厚度、裸岩率、ph。其次划分晋北,晋中,晋南的立地类型,分别划分为四个、四个、八个立地分类。最后按照不同的立地分类与相对应地初次筛选物种相结合。最终确定二次筛选物种。e.三次筛选运用综合评价打分法。以二次筛选的植被为基础,建立评分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通过打分制的方法将植物按照评价指标一一打分,再利用软件的聚类分析将其进行分析评价,把优秀与良好等级的植被作为推进物种,尤其是优秀等级的植被物种。其中,晋北的优秀级物种有: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 L.)、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柳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河北木蓝(Indigofera bungeana Walp.)共有8种。草本: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Nevski)、阿尔泰紫菀(Heteropappus altaicus(Willd.)Novopokr.)、束伞亚菊(Ajania parviflora(Grun.)Ling)、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共有5种。晋中的优秀级物种有:灌木: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ara var.)、荆条(Vitex negundo L.)、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 Gordon ex Y.T.Lee)共有6种。草本: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Thunb.)Beauv.)、阿尔泰紫菀(Heteropappus altaicus(Willd.)Novopokr.)、丝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eniculaceum Bunge)共有4种。晋南的优秀级物种有:荆条(Vitex negundo L.)、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 Gordon ex Y.T.Lee)、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Skeels)、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ara var.amurensis(Rupr.)、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橿子栎(Quercus baronii Skan)、柳叶鼠李(Rhamnus erythroxylon Pall.)共有10种。草本: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羊胡子草(Eriophorum comosum Nees)、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北京隐子草(Cleistogenes hancei Keng)共有4种。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刘臻[10](2019)在《晋西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化石燃料,致使空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造成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温室效应等诸多问题。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将其转变成有机碳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固定CO2的方式,可以作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有力途径。科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可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及森林碳汇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本文以晋西地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进行刺槐、侧柏、油松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内部和不同组分之间碳密度与分配格局的对比研究。通过具体量化不同森林的碳储量和分配格局来评价不同类型森林的固碳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数据依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1)在碳储量计算中乔木的碳含量通常取0.5,本研究的结果是刺槐0.49、油松0.5、侧柏0.49,而叶枝干的含碳量差异更大,叶在0.46-0.53,枝在0.41-0.50,干在0.46-0.52,根在 0.47-0.50。(2)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不同器官或分层中,碳密度分配所占比重最大的分别是:乔木层中乔木的干、灌木层中灌木的枝、草本层中草本的根、枯落物层中的未分解层和土壤层中的浅层部分。(3)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乔木层和土壤层所占碳密度分配比重最大,是人工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碳库;在本研究所选取的三种人工林树种中,刺槐、侧柏和油松的碳密度分别为:77062.27 kg/hm2、56056.44 kg/hm2,114891.65 kg/hm2。其中油松的生长情况最好,碳密度最高,侧柏的生长情况最差,碳密度最低。

二、山西省树种资源初步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树种资源初步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条件
    2.4 气候特征
    2.5 土壤条件
    2.6 植被条件
    2.7 森林资源概况
3 研究内容、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数据来源
    3.4 技术路线
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4.1 物质量评价方法
    4.2 价值量评价方法
        4.2.1 替代工程法
        4.2.2 替代市场价值法
    4.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公式
        4.3.1 保育土壤
        4.3.2 林木养分固持
        4.3.3 涵养水源
        4.3.4 固碳释氧
        4.3.5 净化大气环境
        4.3.6 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评估
5 结果与分析
    5.1 晋北地区主要优势树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5.1.1 保育土壤
        5.1.2 林木养分固持
        5.1.3 涵养水源
        5.1.4 固碳释氧
        5.1.5 净化大气环境
    5.2 各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5.2.1 保育土壤
        5.2.2 林木养分固持
        5.2.3 涵养水源
        5.2.4 固碳释氧
        5.2.5 净化大气环境
    5.3 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5.3.1 保育土壤
        5.3.2 林木养分固持
        5.3.3 涵养水源
        5.3.4 固碳释氧
        5.3.5 净化大气环境
        5.3.6 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5.4 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地理气候因素
        5.4.2 社会经济因素
        5.4.3 森林资源结构因素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杨树林局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建议
        6.3.1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培育
        6.3.2 科学地经营管理森林
        6.3.3 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酸枣遗传多样性、谱系地理及种群历史动态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酸枣及中国植物谱系地理研究进展
    1.1 酸枣研究现状
        1.1.1 酸枣的分布
        1.1.2 酸枣的应用价值
        1.1.3 酸枣种质资源调查、评价及分类
        1.1.4 酸枣育苗栽培技术
        1.1.5 酸枣与环境的关系
        1.1.6 酸枣遗传多样性研究
    1.2 中国植物谱系地理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地区
        1.2.2 中国西南地区
        1.2.3 北方寒温带地区
        1.2.4 亚热带地区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枣属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的开发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单拷贝核基因挖掘和引物设计
        2.1.3 PCR扩增和测序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核苷酸多样性和中性检验
        2.2.2 系统发育和遗传结构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酸枣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结构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及扩增测序
        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3 酸枣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3.1.4 叶绿体基因组的注释及图谱绘制
        3.1.5 叶绿体基因组谱系地理分析及分化时间计算
    3.2 结果
        3.2.1 酸枣核苷酸多样性水平及中性检验
        3.2.2 酸枣种群历史动态
        3.2.3 酸枣种群遗传结构
        3.2.4 Mantel test
        3.2.5 基因流分析结果
        3.2.6 叶绿体基因组组装结果
        3.2.7 叶绿体基因组谱系结构及分化时间
    3.3 讨论
        3.3.1 酸枣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3.3.2 酸枣的遗传结构
        3.3.3 酸枣的谱系地理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酸枣种群分布动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1.2 环境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4.1.3 分布模型构建
        4.1.4 适生区分析
        4.1.5 主导环境因子阈值
    4.2 结果
        4.2.1 模型评价及环境变量贡献率
        4.2.2 酸枣分布动态
        4.2.3 主导环境因子及阈值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1.1.2 下庄水库丰富的湿地资源
        1.1.3 下庄水库湿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湿地
        2.1.3 水库型湿地
        2.1.4 湿地景观
        2.1.5 水库型湿地景观
        2.1.6 弹性景观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生态旅游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3.2 水库型湿地景观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日本黑部水库
        3.1.1 项目概况
        3.1.2 景观设计分析
        3.1.3 借鉴意义
    3.2 胡佛大坝
        3.2.1 项目概况
        3.2.2 景观设计分析
        3.2.3 借鉴意义
    3.3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景观设计分析
        3.3.3 借鉴意义
    3.4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景观设计分析
        3.4.3 借鉴意义
第四章 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4.1 水库型湿地景观的特点
    4.2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4.2.1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梯田大地景观结合的策略
        4.2.2 水库型湿地景观应对水位变化的策略
        4.2.3 水库型湿地景观植被生态修复的策略
        4.2.4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周边村落结合的设计策略
        4.2.5 水库型湿地景观结合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2.6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文化景观结合的策略
    4.3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3.1 生态原则
        4.3.2 以人为本原则
        4.3.3 美学原则
        4.3.4 统筹原则
        4.3.5 经济原则
        4.3.6 安全原则
    4.4 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负面清单
第五章 山西省隰县下庄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地形地貌
        5.1.3 气候水文条件
        5.1.4 植物资源
        5.1.5 经济人口
        5.1.6 水利工程历史
        5.1.7 文化旅游资源
    5.2 优劣势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3 下庄水库设计规划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定位
    5.4 总体规划方案
        5.4.1 功能分区
        5.4.2 景观结构
        5.4.3 道路规划
        5.4.4 主要节点
        5.4.5 公共设施
        5.4.6 植物配植
    5.5 专项设计
        5.5.2 文化景观设计
        5.5.3 大地景观设计
        5.5.4 水位变化下的弹性景观设计
        5.5.5 公共设施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创新点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北方地区乡土栎属树种物候与叶片性状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乡土树种资源的研究概况
    1.2 壳斗科栎属的研究概况
        1.2.1 栎属资源调查研究概况
        1.2.2 栎属物候观测的研究概况
        1.2.3 叶片形态的研究概况
        1.2.4 氮元素含量测定的研究概况
        1.2.5 物种介绍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候概况
    2.3 资源概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乡土树种资源的研究方法
    3.2 栎属树种资源调查方法
        3.2.1 北京地区乡土栎属树种调查
        3.2.2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脑脑峪乡土栎属树种调查
    3.3 几种常见乡土栎属树种的物候观测
        3.3.1 物候观测地概况
        3.3.2 栎属树种物候观测方法
    3.4 栎属树种叶片形态种间差异性研究
        3.4.1 样本采集
        3.4.2 形态学数据获取
    3.5 栎属树种叶片氮元素含量种内差异性研究
        3.5.1 样品采集和处理
        3.5.2 实验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乡土栎属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物候观测的结果与分析
    4.3 栎属树种叶片形态的种间差异性分析
        4.3.1 普氏叠印法分析
        4.3.2 离群值处理
        4.3.3 形态差异分析
        4.3.4 异速生长分析
        4.3.5 判别分析
        4.3.6 综合分析
    4.4 栎属树种叶片氮元素含量的种内差异性分析
        4.4.1 氮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4.4.2 地理分布对氮元素含量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1.2.1 栽种试验阶段
        1.2.2 地理区划阶段
        1.2.3 定量分析阶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7 本章小结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6.2.2 熵权法定权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6.8 本章小结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7)“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山西省石灰岩山地生态恢复物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石灰岩山地生态区域划分
        2.1.2 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筛选原则
        2.2.2 筛选条件
    2.3 研究方法及步骤
        2.3.1 初步调查及筛选
        2.3.2 不同立地类型二次筛选
        2.3.3 综合评价的三次选择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次筛选结果
    3.2 基于立地类型的二次筛选结果
    3.3 综合评价的三次筛选结果
        3.3.1 赋值评价
        3.3.2 恢复物种的等级划分筛选结果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晋西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现状
        1.2.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
        1.2.3 人工林碳密度分配格局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取样方案
        2.2.2 生物量的计算
        2.2.3 碳含量的计算
        2.2.4 碳储量的计算
        2.2.5 数据统计分析
3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内部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1 乔木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1.1 乔木层的生物量
        3.1.2 乔木层的碳储量
        3.1.3 乔木层各器官的碳密度分配格局
    3.2 灌草层碳密度与碳分配格局
        3.2.1 灌草层生物量
        3.2.2 灌草层碳密度
        3.2.3 灌草层各器官碳分配格局
    3.3 枯落物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3.1 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含量
        3.3.2 枯落物层的碳密度
        3.3.3 枯落物层碳密度的分配
    3.4 土壤层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3.4.1 土壤层的碳密度
        3.4.2 土壤层的碳密度分配格局
    3.5 小结
4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
    4.1 各组份间碳分配对比分析
        4.1.1 各组份间生物量的对比
        4.1.2 各组分间碳含量的对比
        4.1.3 各组分间碳密度的对比
    4.2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间碳分配对比分析
        4.2.1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4.2.2 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配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山西省树种资源初步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北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D]. 郝利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酸枣遗传多样性、谱系地理及种群历史动态变迁研究[D]. 胡晓艳. 山西农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D]. 孙培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国北方地区乡土栎属树种物候与叶片性状的差异性研究[D]. 陈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山西省石灰岩山地生态恢复物种的选择研究[D]. 马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晋西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分配格局的研究[D]. 刘臻.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山西省林木资源初步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