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教学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叶雁珂[1](2021)在《“在家上学”课程建设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趋势下,教育的发展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家长们更追求高质量的教育,以至于“在家上学”这种具有个性化的教育形式发展起来。即便我国“在家上学”存在合法性问题,但这种教育形式依旧方兴未艾,并且受到广大媒体的关注。本文以基础教育阶段“在家上学”的实践家庭为研究对象,介绍该教育形式出现的背景及因素,选取了十个“在家上学”的典型案例,运用个案研究和访谈法进行研究。通过了解他们的课程建设,主要是遵循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理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论。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笔者选择从教育个体社会化理论分析案例家庭的课程建设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由此提出更好完善“在家上学”的相应对策。笔者首先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在家上学”的产生背景及其成因;其次,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上已实行的“在家上学”典型案例的研究,探寻各家庭课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对“在家上学”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最后,在针对以上课程建设情况,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四方面以及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国家管理机制、社会支持、家庭方面为我国“在家上学”的教育模式更好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案例和访谈的归纳与总结,得出“在家上学”的课程目标遵循杜威自然主义理论基础;并将课程内容选择分为:倾向传统文化内容,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强调知识多样、综合,满足儿童内需、兴趣四个类型;并分析其所在的问题有缺乏系统性、规划性、专业性,常忽视孩子劣势方面两点。将课程实施类型总结为:自然环境下的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和共同学习相结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积极实践;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师生关系定位模糊和家长自身限度两点。在课程的评价上,主要有标准化考试、档案袋评价、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不以学业成绩为目的,最重要的是“成人”。由以上结果分析对“在家上学”儿童社会化发展三个维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是“在家上学”可参加更多更实质的社会活动,儿童更有形成自尊心与正确价值观的可能,具有更积极的社会化倾向。消极影响主要有“在家上学”的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范围小、圈子单一,团结合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欠缺,面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差。通过对课程建设各方面的归纳分类及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分析,笔者从课程目标设立、国家政府的管理指导机制、社会组织机构的支持和家长的意识态度方面提出促进“在家上学”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课程建设对策。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研究还存在些许不足,笔者还会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持续关注“在家上学”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该领域,为“在家上学”做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王璐[2](2020)在《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文中认为学龄“托管儿童”的出现,顺应了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现代家庭功能变迁的趋势,学龄儿童托管的蓬勃发展,也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在儿童被托管的过程中,托管主体、家庭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主体的不当操作,对“托管儿童”的社会化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出现各种偏差。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弱化而导致儿童的性格偏差,家长参与亲子互动的主体性不强、亲子互动双方关注焦点的分散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双方情感卷入的淡化,造成亲子情感互动未能有效地为儿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导致儿童性格消极自卑、敏感多疑。其次是由于学业辅导责任的转移和承接不力而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一方面,家长将原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学业辅导责任向他者转移,消极参与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子女的学业关注不足,另一方面,托管主体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有效承担儿童的学业辅导重任,在家长关注不足与托管主体承接不力的共同影响下,“托管儿童”在学业上出现成绩落后、习惯不良和态度消极等问题。最后是由于社会规范文化传递不畅而导致的儿童行为失范,家庭规范教育的欠缺与托管主体规范教育的不足,阻碍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内化,“托管儿童”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行为。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纠正“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和提供优质社会化教育两个方面,提出构建以家庭为关键、以托管主体为重点、以学校为辅助和以政府为保障的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以期为这些儿童创造更好的社会化教育环境。
柯孟亭[3](2020)在《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的社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间游戏是小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共同商讨出自愿遵守的相关规则,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休息时间自主、自愿、自由开展的一系列无组织的但又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嬉戏活动。在课间游戏中,学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这个世界,从而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本研究以小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为切入点,以小学生课间游戏为对象,依据社会学习、社会文化历史和认知发展主义等的游戏理论,探究小学生在课间游戏中社会认知、社会规范、社会交往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因素,从而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改进课间游戏的建议。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正文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依据,通过界定概念和梳理理论,选取并确定了研究课间游戏对小学生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维度。第二部分是现状调查,梳理当前小学生课间游戏的现状,归纳小学生课间游戏的主要类型及其与小学生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观察分析,结合理论和案例,从社会化发展的视角对小学生课间游戏进行深度扫描和分析,以揭示游戏过程中的社会化发展情况。第四部分是问题分析,探究当前影响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的因素。第五部分是策略探究,针对当前课间游戏中影响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李思奕[4](2020)在《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以广安市S镇农村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纳教育理念在全球盛行,各国立足本国实际,针对特殊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在我国,“随班就读”在特殊教育中应用广泛。在经济落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且残疾儿童数量较多的农村地区,随班就读成为了普及智力障碍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策略。由于农村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本就不高,使得普通农村小学的智力障碍儿童处在被关注的边缘地带。正是因为缺乏关注,导致智力障碍儿童出现学习障碍、交往障碍、发展障碍。在农村小学中,智力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面临极大的困难,如果不对他们的生存环境进行关注,他们就会成为“边缘人”,最后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注和研究十分紧迫。本研究尝试探索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以期为智力障碍儿童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长达4个月的实习中,笔者发现广安市的教育不发达,并且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存在的问题颇多,故选择广安市的农村小学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理论和全纳教育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广安市S镇3所农村小学中随机抽取的10名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现状,记录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的动态过程。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本人、智力障碍儿童的同学、教师、家长的访谈和观察,收集了来自不同视角、不同反馈途径的信息。运用nvivo12软件对所得的访谈材料进行定性分析,并对3名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跟踪观察,撰写观察记录及观察反思。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校合作意识不强、学校未形成个性化教育方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到位、教师缺乏学校监督。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发现导致问题的原因为: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的关注不够、未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教育时间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出的原因,提出以下策略:首先,推动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其次,学校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智力障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次,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主体作用,端正教育教学观念,重点关注智力障碍儿童,带头关爱智力障碍儿童,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最后,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估,监督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本研究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实证调查面狭窄,本研究的范围局限于广安市S镇农村小学,由于范围的局限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样本量严重受损,调查结果只能代表广安市S镇农村小学本身的情况。其次,本研究对象选取的是农村小学的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横向对比城市小学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情况,而农村与城市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是否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又是什么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区别?这都是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希望能在未来的研究和学习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曹萌萌[5](2020)在《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影响研究 ——基于昆明市官渡区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儿童社会化是儿童获得基本运动技巧、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本文中所研究的就是语言艺术教育对于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的作用;语言艺术教育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如何结合语言艺术教育的特点来促进儿童成长的良性社会化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确立了语言艺术教育与儿童社会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法从情感、道德、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行为四个方面来分析语言艺术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语言艺术丰富了儿童的情感、开拓了视野,对儿童在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本文阐述了从家庭、学校、媒体三个方面加强语言艺术的培养和熏陶,来促进儿童良性健康社会化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袁媛[6](2020)在《南充市近郊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手机媒介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它拓宽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重构社会的信息环境,也改变人们的交往和消费方式。在这种媒介环境中,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情况如何?手机媒介接触是否会影响农村儿童的社会化?本研究以传播学为研究视角,探究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关联。通过问卷、访谈和个案分析对四川省南充市三所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共572名儿童进行深入调查,试图厘清: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使用模型是否与留守、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因素联系紧密;农村儿童偏好媒介内容中的暴力呈现、婚恋观、消费观等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的性别社会化、消费社会化、社交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否相关。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媒介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源,因而手机媒介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发现:1.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对受调查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行为与人口学因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接触来源、接触动机、接触时长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均显示出明显差异;学习、娱乐、社交是农村儿童接触手机的主要动机;过半家长会严格控制儿童接触手机的时长,但几乎不筛选儿童接触的媒介内容。2.对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视剧、电影、手机游戏、抖音网红四个类型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人数最多的偏好内容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偶像剧中的人物形象对农村儿童具有示范作用,其奋斗过程和婚恋观为他们营造美好的想象;电影中的正义、幽默暴力呈现让农村儿童更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超七成女童也经常玩手机游戏,游戏中的暴力与儿童的暴力模仿行为显着相关;抖音网红作品对性别气质、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表达等内容具有一定积极意义。3.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儿童手机媒介接触行为与其在性别社会化、消费社会化、社交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五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早恋倾向相关、助长农村儿童攀比风气、拓宽农村儿童学习路径、增添农村儿童交往渠道、误导农村儿童道德选择,并发现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具有推动其学习方式变革和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的积极影响,刺激其非理性消费和误导其道德行为判断的消极影响。目前,三所小学中的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社会化问题与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有诸多相似性。因此,对三所小学的调查结果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黄佩红[7](2020)在《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代家庭社会转型和教育理念转变,旅游已经越来越成为寓教于乐、加强儿童户外教育的重要方式。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但针对儿童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趋于成人化,既不能很好地响应儿童的旅游需求,也无法真正满足亲子旅游现象背后家长们的心声。“重需求,轻供给;重成人,轻儿童;重旅游,轻教育”的亲子旅游现象,根源上是业界和学界相对忽视儿童在旅游市场和旅游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文章摒弃了成人对儿童无能、不成熟、脆弱等固有的惯性思维,把儿童当作旅游世界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即旅游的认知主体来研究,以期能为成人理解儿童旅游世界和儿童旅游产品的设计带来一些思考。本文的研究前提假设:(1)儿童能够像成人一样通过经验了解现实并建构现实,其经验模式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模式(Sensation),也包括了知觉模式(Perception)和观念模式(Conception)。(2)旅游有助于儿童地方经验的积累和成长,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研究围绕儿童如何认知旅游这一核心问题,探讨5个子问题:(1)儿童在休闲情境下的旅游认知?(2)儿童在红色旅游情境下的旅游认知?(3)儿童旅游认知具有哪些特征?(4)儿童旅游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是什么?(5)旅游之于儿童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不同的旅游情境,将可能影响到儿童的感觉模式、知觉模式和观念模式。因此,本文选取了存在强对比度的休闲旅游情境和红色旅游情境,探析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选取了典型的儿童休闲旅游地——南京市玄武湖公园和红山森林动物园,以及红色旅游爱国教育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作为研究儿童认知的案例地。通过妈妈语式的结构性访谈法,收集了175份儿童访谈有效样本(其中南京市玄武湖公园和红山森林动物园70份,雨花台烈士陵园105份),并导入ROST CM6.0进行词频、语义网络以及情感分析获得儿童旅游认知的分析维度。在前一步的基础上使用Nvivo11.0进行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建构儿童眼中的旅游世界。最终总结儿童旅游认知特点、机制和旅游对儿童的价值,并建构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过程模型。在休闲旅游情境中,儿童定义的旅游是:旅游=离开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以玩为中心+游戏活动+开心的情感。当代儿童旅游经历丰富,但儿童最感兴趣的是好玩、好看、好吃特征的主题公园/游乐场/动物园,这源于儿童生性喜好亲水性、空间移动性和感官刺激性的活动。儿童认为旅游比玩更好玩,时间长,距离远,虽然需要通过长途交通工具才能实现,但是旅游比玩更开心,收获得到的知识更多。儿童对旅游评价通常建立在高度的对比之下,好玩的旅游地评价高,体验差的旅游地评价低。大多数儿童能够理解旅游动机,如亲近父母、经验学习、逃避、奖励实现、乐趣和兴趣等。旅游还可以维系儿童与父母、亲人、同伴和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实现了和父母的共同生命在场,加强了异地亲人的情感连接,增加了和同伴沟通的共同话语,增强了儿童的空间感知和地方感。在红色旅游情境中,儿童理解的红色旅游是由学校或家长组织的,去一些神圣庄严和建筑有特色和寓意的地方,进行纪念烈士、了解事迹和历史、学习精神等特殊旅游活动,目的是加强儿童爱国教育、历史教育和信仰传承,它与“红色”的红领巾、国旗、鲜血相关,与“中国红”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儿童的眼中,红色旅游地雨花台是一个风景的美丽空间、户外的开敞空间和红色的神圣空间,神圣、庄严、美丽是儿童对红色旅游地的印象。增强集体归属感、促进关系、享受乐趣、学习等是儿童的旅游动机。儿童往往对红色旅游地给予高度评价并愿意推荐他人旅游,源于儿童相信红色旅游地承载了烈士事迹和精神,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和加强爱国教育,自身有责任传承和传播爱国精神。尽管红色旅游地是悲伤而沉重的,但儿童能够理解烈士牺牲是为了保家卫国,并将英烈精神、信仰传承和国家认同价值内化,融入到行动上:尊重长辈、好好学习、爱护环境、报效祖国。整体研究表明:(1)无论是休闲情境还是红色旅游情境下,儿童都能够从旅游印象、旅游内涵、旅游偏好、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和旅游评价等层面认知旅游;(2)儿童旅游认知明显区别于成人版本,具有局限性、发展性、具象性、家庭性和综合性5个特点,旅游之于儿童存在社会化、教育和情感3个方面的价值。(3)儿童和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好奇心是最根本的驱动发展因素,身体机能的成熟、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是认知发展重要的驱动因素,儿童旅游认知是其自身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揭示了旅游的“儿童版本”与“成人版本”之间的差异,从理论上回答了亲子旅游现象存在“重需求,轻供给;重成人,轻儿童;重旅游,轻教育”的背后原因和机制。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儿童时期天真的想法和行为尽管幼稚,却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开始。无论是儿童旅游研究,还是儿童旅游产品的设计,都亟待从成人视角向儿童视角转变,从作用客体向实践主体转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儿童的旅游世界,给旅游产品设计、家庭、学校带来一定的思考。
付冉[8](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问题研究 ——以X市Y福利院为例》文中提出儿童期是人一生中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主要阶段,对之后的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孤弃儿童被父母抛弃,由福利院负责孤弃儿童的收养与养育,居住在儿童福利院内,缺乏家庭的养护与家人的陪伴。随着我国的福利制度越来越完善,更多的福利政策得到高效的落实,进一步保障了孤弃儿童的权益,福利院的养育模式也得到了质的改变,从传统模式的“养、治、教”转化为新型的“情、能、智”养育模式。但是福利院养育带有自身的局限性,福利院的养育模式是院舍照顾的模式,院舍照顾中的不足,造成工作人员无法像正常家庭那样对孤弃儿童进行日常的教养,儿童的社会化是需要成人的悉心教养指导的情况下一步步的完成的。本文主要是以X市Y福利院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式访谈来探究福利院内的院舍照顾模式对儿童社会化教养的利弊。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来研究Y福利院对院内儿童的社会化水平的养育情况。首先通过个案模式探究院舍照顾模式对孤弃儿童的个性与心理的养成、社会规范的习得以及社会接受能力的影响;其次通过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来找出Y福利院内对儿童社会化养育的不足之处;然后帮助院内的儿童习得这些社会规范与社会习俗,促进养育措施的改进;最后对研究的结论进行反思,反思过程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促进儿童社会化水平的提升。
杨珂[9](2020)在《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关贫困家庭儿童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出台,在其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源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对贫困家庭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也开始重视。儿童处于认识了解社会的初期,是探索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既需要学习积累文化知识也需要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帮助贫困家庭儿童提高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中研究者试图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对提升贫困家庭儿童的朋辈交往能力进行介入研究。笔者利用在B社区实习期间开展了“遇见你真好”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小组,旨在使得组员在朋辈间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提升,以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笔者在文中对小组活动的过程和反思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运用了前后测量法和访谈法等,从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双重层面对小组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效果评估,从而证明了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具有显着成效,可以推广,并为介入提升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开拓了新视角、新方法。
王丹丹[10](2019)在《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福利院集中供养的孤儿以重度障碍儿童为主。长期以来,福利院以满足重度障碍儿童的生存需求为主要养育任务,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完善,儿童的生存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儿童的需求由“生存需求”向“生存和发展共需”转变,福利院的养育任务也应随之向“生存和发展并重”的方向转变。所有个体的发展均需要身体活动,障碍程度越重,身体动作的训练越重要,大量研究表明,虽然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性身体活动的开展极具挑战性,但规律的、有组织的适应性身体活动对该群体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以适应性身体活动为突破口,探索适应性身体活动的开展对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健康促进的影响意义重大。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观察、访谈、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健康现状进行测试分析,提出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性身体活动需求;进而依据儿童的健康现状及文献资料的一步梳理,从理论层面构建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最后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验证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实践的可行性和对其健康促进的有效性。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残损发生率及用药率高、发育迟缓、生活方式以静态活动时间为主、基本动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健全儿童常模3岁左右的水平。(2)环境的改善是实现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适应性身体活动是实现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健康发展促进的主要载体,而这一载体要最大化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国家、社会、福利院和科研人员的共同支持。(3)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应该以跨学科、综合性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支撑;健康促进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多层级、系统性的目标体系来达成;教学训练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承认重度智力障碍者的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质性和差异性,重视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内容的多元性和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内容的独特性的基本准则。(4)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性身体活动教学内容应以儿童的健康水平为基准,而不能以生理年龄为参照,教学训练中可依据个体的健康水平,通过环境和任务约束因素的调整,使内容难度适合儿童,保证班级制教学中所有儿童均能参与到活动中。(5)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可通过半结构化的形式实施,具体方案实施过程中应以分组、分层嵌入班级制为主要的教学训练组织形式,同时需要注意指令、器材、教学训练方法、强化物、提示等教学训练策略的合理运用,针对该群体的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必须是多类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6)福利院、基金会和科研人员联合行动,以适应性身体活动为干预手段,实现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健康促进是可行且有效的。1年有组织的、规律的、持续性的适应性身体活动的开展,对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高发育迟缓的减缓,静态生活方式的改善,基本动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二、游戏教学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游戏教学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在家上学”课程建设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在家上学”相关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在家上学”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局限性 |
1.4 “在家上学”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相关理论分析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在家上学”兴起的背景及成因分析 |
2.1 “在家上学”兴起的背景 |
2.1.1 “在家上学”认可度提升 |
2.1.2 “在家上学”实践人群增多 |
2.1.3 家庭和家长经济条件提高 |
2.1.4 互联网越来越普及 |
2.2 “在家上学”兴起的成因分析 |
2.2.1 对学校教育模式的不满 |
2.2.2 对教师教育教学的不满 |
2.2.3 孩子对学校教育的不适应 |
2.2.4 教育选择权的诉求 |
第三章 “在家上学”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3.1 课程目标的选择及问题 |
3.1.1 课程目标的选择 |
3.1.2 课程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
3.2 课程内容选择及问题 |
3.2.1 多种课程内容选择的现状 |
3.2.2 “在家上学”课程内容选择的缺失及分析 |
3.3 课程实施及问题 |
3.3.1 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
3.3.2 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课程评价的方式与不足 |
3.4.1 课程评价方式 |
3.4.2 课程评价方式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在家上学”课程建设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4.1 “在家上学”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
4.1.1 更多更实质的社会活动 |
4.1.2 更有形成自尊心与正确价值观的可能 |
4.1.3 具有更积极的社会化倾向 |
4.2 “在家上学”的实施仍有其局限性 |
4.2.1 参与集体活动的范围小、圈子单一 |
4.2.2 团结合作能力缺失 |
4.2.3 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欠缺 |
4.2.4 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差 |
第五章 完善“在家上学”课程设置及实施对策 |
5.1 设立定位准确的课程目标 |
5.1.1 注重全面发展,统筹兼顾 |
5.1.2 确定目标方向,避免游离 |
5.2 健全课程管理和指导机制 |
5.2.1 规范“在家上学”实践家庭资质 |
5.2.2 提供课程规划的指导服务 |
5.2.3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
5.3 加强保障社会支持 |
5.3.1 对接学校教育,共享教育资源 |
5.3.2 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育科研 |
5.4 引导家长的全面理解 |
5.4.1 引导家长对课程建设的全面理解 |
5.4.2 提升家长对课程建设的整体意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对“在家上学”实践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选取案例家庭基本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儿童托管的研究 |
1.2.2 有关儿童社会化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学龄儿童 |
1.3.2 儿童托管与托管儿童 |
1.3.3 社会化与社会化偏差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资料收集方法 |
1.4.3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儿童社会化的理论模型 |
1.5.2 社会学习与失范: 社会化偏差的理论阐释 |
第2章 “托管儿童”的出现与社会化偏差表征 |
2.1 应运而生: 从“脱管儿童”到“托管儿童” |
2.1.1 家长职场竞争与亲子时间挤压 |
2.1.2 家庭结构核心化与家庭责任集中化 |
2.1.3 亲子作息不同步与“三点半难题” |
2.2 学龄儿童托管“乱象丛生” |
2.2.1 托管主体复杂多样 |
2.2.2 托管行业监管缺失 |
2.2.3 儿童托管暗藏风险 |
2.3 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偏差的表征 |
2.3.1 性格乖舛 |
2.3.2 学业上的“后进生” |
2.3.3 为所欲为的托管生 |
第3章 亲子互动不足与儿童性格偏差 |
3.1 儿童性格发展中的父母效应 |
3.1.1 亲子依恋: 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
3.1.2 父母控制: 儿童情感体验与情绪适应的获得 |
3.2 家庭场域中亲子情感互动不足 |
3.2.1 身心分离: 父母在亲子互动中的“伪在场” |
3.2.2 亲子互动关注焦点的分散 |
3.2.3 亲子情绪共享与情感卷入淡化 |
3.3 重要他人情感支持弱化与儿童性格偏差 |
3.3.1 消极自卑 |
3.3.2 敏感多疑 |
第4章 家长学业辅导责任“外包”、承转不力与儿童学业欠佳 |
4.1 家长“外包”儿童学业辅导责任 |
4.1.1 无可奈何: “票子”与“孩子”之间的合情自洽 |
4.1.2 心安理得: “有心”与“无力”之间的合理妥协 |
4.2 家长对儿童学业辅导的被动参与 |
4.2.1 对家校合作的“不上心” |
4.2.2 对子女学业私务的“不用心” |
4.3 托管主体对儿童学业教育责任承转不力 |
4.3.1 责任推诿与敷衍管教 |
4.3.2 作坊里的“课堂” |
4.3.3 非专业的“老师” |
4.4 关注不足、教导不当与儿童学业欠佳 |
4.4.1 习惯不良与“不会学” |
4.4.2 态度消极与“不爱学” |
第5章 规范教育欠缺与儿童行为失范 |
5.1 家庭社会规范教育功能弱化 |
5.1.1 约束与引导: 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家庭实现 |
5.1.2 “补偿”心理与溺爱式教养 |
5.1.3 “树大自然直”理念与放任式管教 |
5.2 托管主体社会规范教育能力不足 |
5.2.1 托管环境混乱无序 |
5.2.2 成人施教者品行模板不良 |
5.2.3 同辈过失行为的误导 |
5.3 规范文化传递不畅与儿童行为失范 |
5.3.1 违背公德:无礼待人与损坏公物 |
5.3.2 校园暴力:欺凌弱小与打架斗殴 |
第6章 学龄“托管儿童”社会化的支持体系建构 |
6.1 以家庭为关键:保证家庭社会化的质量 |
6.1.1 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
6.1.2 明确家庭社会化的目标与内容 |
6.1.3 开展亲职教育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
6.2 以托管主体为重点:提升托管主体的社会化教育能力 |
6.2.1 增强托管主体责任心,实现“趋利”又“重义” |
6.2.2 促进托管教育专业化,保证“专人”任“专职” |
6.3 以学校为辅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多元功能 |
6.3.1 加强托管儿童的家校沟通 |
6.3.2 调节校外托管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 |
6.4 以政府为保障:强化儿童成长发展的政府责任 |
6.4.1 出台政策规范,实现有效监管 |
6.4.2 加大对儿童托管事业的资金投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3)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的社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游戏的研究 |
2.关于社会化的研究 |
3.述评 |
二、理论探究:小学生游戏中社会化发展的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1.课间游戏 |
2.小学生社会化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学习的游戏理论 |
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
3.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
三、现状调查:小学生课间游戏的主要类型及其与社会化发展的关系 |
(一)当前小学生课间游戏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
1.当前课间游戏的主要类型 |
2.当前课间游戏的特点 |
(二)课间游戏与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关系 |
1.课间游戏与小学生社会认知的发展 |
2.课间游戏与小学生社会规范的形成 |
3.课间游戏与小学生社会交往的发展 |
四、观察深描: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透视 |
(一)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认知的发展 |
1.创作性游戏帮助小学生认知客观世界 |
2.练习性游戏巩固学生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 |
3.规则游戏促进小学生对性别意识的认知 |
(二)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规范的发展 |
1.成功的体验引导小学生遵守责任规范 |
2.自主性体验引导小学生遵守公正规范 |
3.愉悦的感受引导小学生遵守互惠规范 |
(三)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交往的发展 |
1.分享引导小学生正确地表达自我 |
2.互补互惠发展小学生合作的能力 |
3.模仿帮助小学生演练社会交往 |
五、问题分析: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
(一)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1.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认知出现的问题 |
2.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交往出现的问题 |
3.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规范出现的问题 |
(二)影响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的因素 |
1.影响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 |
2.影响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的内部因素 |
六、策略探究:促进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社会化发展的建议 |
(一)社会管理 |
1.全力净化网络风气 |
2.提供适合学生使用的网络板块 |
(二)学校教育 |
1.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
2.重视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 |
3.鼓励教师开发课间游戏 |
4.提供合理的课间游戏空间 |
(三)家庭教育 |
1.培养小学生的独立人格 |
2.支持小学生交朋友 |
3.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电子产品的作用 |
(四)自我教育 |
1.小学生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
2.小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技能 |
3.小学生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以广安市S镇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探讨 |
(一)概念界定 |
(二)生态系统理论探讨 |
(三)全纳教育理论探讨 |
二、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现状 |
(一)研究设计 |
(二)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的访谈结果 |
(三)个案人际交往的现场观察结果 |
三、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
(二)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归因分析 |
四、解决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教育建议 |
(一)推进家校合作共育 |
(二)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
(三)发挥班主任管理者作用 |
(四)加强教师考核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访谈提纲01—04 |
附录二 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5)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影响研究 ——基于昆明市官渡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综合归纳法 |
(四)理论基础 |
1、精神分析理论 |
2、认知发展理论 |
3、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一章 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 |
第一节 语言艺术 |
一、语言是一门艺术 |
二、语言艺术教育 |
第二节 儿童社会化 |
一、儿童社会化的产生 |
(一)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
(二)儿童:“18岁”以下的任何人 |
(三)儿童社会化: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过程 |
二、儿童社会化的特点 |
(一)遗传素质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 |
(二)通过儿童与其他个体及群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 |
(三)儿童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
第三节 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
一、儿童形成“自我”的过程 |
二、文化的认同和识别的基础 |
三、对所属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 |
四、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 |
第二章 语言艺术教育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
第一节 故事复述,丰富情感培养想象力的基石 |
第二节 绕口令,提升语言表达和普通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
第三节 阅读与演讲:开拓视野和知识积累的基本方法 |
第四节 主持与实践,增强自信,提高临场反应能力 |
第五节 古诗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六节 文艺作品,对文学艺术“美”的再现 |
第三章 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现实影响 |
第一节 语言艺术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
一、儿童情感社会化的影响 |
二、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
三、儿童社会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
四、儿童社会行为社会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促进良性儿童社会化的建议 |
一、家庭 |
(一)家长要加强陪伴及树立榜样 |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
二、学校 |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
(二)积极开展语言类的实践活动 |
三、媒介 |
第四章 调查问卷的实施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目的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一、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
二、文艺作品朗诵给孩子带来的益处 |
三、儿童融入社会最重要的社会技能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有关“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影响研究” 调查问卷 |
附录B 有关“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影响研究” 调查问卷(家长篇) |
(6)南充市近郊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一)调查区域 |
(二)调查对象 |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过程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二)调查步骤 |
(三)问卷回收及数据处理 |
第二章 受调查儿童情况及手机媒介接触行为 |
一、受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 |
(一)学校和年级分布 |
(二)性别和留守比例 |
(三)成绩和留守情况 |
二、受调查儿童的媒介接触行为 |
(一)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来源 |
(二)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动机 |
(三)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使用时长 |
(四)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应用 |
第三章 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偏好内容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手机电视剧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视剧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视剧内容分析 |
二、受调查儿童电影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影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影内容分析 |
三、受调查儿童手机游戏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手机游戏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手机游戏内容分析 |
四、受调查儿童抖音网红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抖音网红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抖音网红内容分析 |
第四章 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社会化 |
一、农村儿童手机媒介接触与其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一)性别社会化:偶像剧与农村儿童早恋倾向相关 |
(二)消费社会化:手机游戏助长农村儿童攀比风气 |
(三)角色社会化:线上教育拓宽农村儿童学习路径 |
(四)社交社会化:手机软件增添农村儿童交往渠道 |
(五)道德社会化:媒介内容误导农村儿童道德选择 |
二、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
(一)推动农村儿童学习方式变革 |
(二)提升农村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
(三)丰富农村儿童性别体验 |
三、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
(一)刺激农村儿童非理性消费 |
(二)误导农村儿童道德行为判断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7)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家庭结构变迁“学”和“亲子”中心的旅游需求激增 |
1.1.2 旅游成为推动儿童社会化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
1.1.3 儿童旅游产品成人化和研究缺失等边缘化现象严重 |
1.2 理论意义 |
1.2.1 丰富儿童旅游认知相关理论的发展 |
1.2.2 为儿童旅游的方法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考 |
1.3 实践意义 |
1.3.1 促进家庭和社会理解儿童的旅游世界 |
1.3.2 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思考和建议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儿童 |
2.1.2 儿童旅游 |
2.1.3 儿童旅游认知 |
2.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2.1 成人视角下的儿童旅游 |
2.2.2 儿童视角下的儿童旅游 |
2.2.3 文化视角下的儿童旅游 |
2.2.4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发展阶段理论 |
2.3.2 游戏理论 |
2.3.3 家庭系统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妈妈语式深度访谈法 |
3.2.2 文本分析法 |
3.3 案例地选择与数据采集 |
3.3.1 案例地选择 |
3.3.2 调研过程 |
3.4 样本统计、处理和分析 |
3.4.1 样本抽样统计 |
3.4.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四章 休闲旅游情境下的儿童旅游认知 |
4.1 旅游概念 |
4.2 游憩旅游地 |
4.3 旅游偏好 |
4.4 旅游动机 |
4.5 旅游体验 |
4.6 旅游评价 |
4.7 旅游与关系建立 |
第五章 红色旅游情境下的儿童旅游认知 |
5.1 红色旅游概念 |
5.2 红色旅游地 |
5.3 旅游动机 |
5.4 情感体验 |
5.5 旅游评价 |
5.6 旅游与爱国教育 |
第六章 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特点、机制和旅游价值 |
6.1 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五大特点 |
6.1.1 局限性 |
6.1.2 发展性 |
6.1.3 具象性 |
6.1.4 家庭性 |
6.1.5 综合性 |
6.2 影响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 |
6.2.1 儿童的发展阶段 |
6.2.2 旅游环境因素 |
6.2.3 社会环境因素 |
6.3 儿童旅游认知发展的认知机制和过程 |
6.4 旅游对促进儿童旅游认知的价值和意义 |
6.4.1 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
6.4.2 实现儿童学习课堂的具象化和生活化 |
6.4.3 促进儿童情感连接和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可能的理论贡献 |
7.3 关于旅游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
7.3.1 加强儿童旅游空间教育,实现意志和情感的在场陪伴 |
7.3.2 重视户外第二课堂实践,促进儿童社会化和爱国教育 |
7.3.3 理解满足儿童旅游需求,打造娱与教结合的友好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研样本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参加的项目 |
发表的文章 |
获得的奖项 |
后记 |
(8)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问题研究 ——以X市Y福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对孤弃儿童研究 |
1.3.2 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访谈法 |
1.6 实务方法 |
2 福利院对孤弃儿童的社会化教养现状 |
2.1 X市孤弃儿童数量及分类情况 |
2.2 X市 Y福利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运行状况 |
2.3 Y福利院内孤弃儿童的社会化教养中的不足 |
2.3.1 自我意识发展不足 |
2.3.2 社会角色转变模糊 |
2.3.3 社会网络密度较低 |
2.3.4 社会规范认知较少 |
2.4 Y福利院内儿童社会化教养不足的原因 |
2.4.1 缺乏专人引导 |
2.4.2 社会力量较弱 |
2.4.3 教育缺乏针对性 |
3 个案工作在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
3.1 个案研究一 |
3.2 个案研究二 |
3.3 个案反思 |
4 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研究中的不足与建议 |
4.1 不足 |
4.1.1 社工注重的方面比较片面 |
4.1.2 个案结案后续跟进略有不足 |
4.1.3 实务方法单一 |
4.2 建议 |
4.2.1 加强专业社工的培训与理论学习 |
4.2.2 完善福利院养育模式 |
4.2.3 政府应多引进专业人才,扩大社会力量加入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探讨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家庭儿童 |
2.1.2 朋辈交往 |
2.1.3 社会交往能力 |
2.2 理论依据 |
2.2.1 优势视角理论 |
2.2.2 “镜中我”理论 |
2.2.3 社会学习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贫困儿童的研究 |
2.3.2 关于儿童朋辈交往的研究 |
2.3.3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的研究 |
2.3.4 研究述评 |
第3章 B社区贫困家庭儿童朋辈交往现状分析及需求评估 |
3.1 B社区的基本情况 |
3.2 B社区贫困家庭儿童朋辈交往问题 |
3.2.1 缺乏交往主动性 |
3.2.2 交往沟通技巧缺乏 |
3.2.3 存在交往心理障碍 |
3.2.4 亲社会行为能力欠缺 |
3.3 B社区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交往认知偏差,缺乏交往主动性 |
3.3.2 社交技巧培育的缺失 |
3.3.3 家庭环境影响,产生交往心理障碍 |
3.3.4 社交机会和渠道受限,亲社会能力不足 |
3.4 B社区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的需求评估 |
3.4.1 交往主动性方面 |
3.4.2 交往沟通技巧方面 |
3.4.3 交往心理障碍方面 |
3.4.4 亲社会行为方面 |
第4章 提升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的实践 |
4.1 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
4.2 小组理念与目标 |
4.3 小组评估方法 |
4.4 小组工作的准备 |
4.4.1 小组预计困难 |
4.4.2 组员的招募与确定 |
4.4.3 小组活动设计 |
4.5 小组计划实施过程 |
4.5.1 第一节小组活动:遇见你真好 |
4.5.2 第二节小组活动:我是谁? |
4.5.3 第三节小组活动:我们很优秀 |
4.5.4 第四节小组活动:交友小达人 |
4.5.5 第五节小组活动:众人拾柴——合作 |
4.5.6 第六节小组活动:我们永远是朋友——活动成果表彰大会 |
4.6 小组工作介入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的评估 |
4.6.1 小组过程的评估 |
4.6.2 小组结果的评估 |
4.7 跟进服务 |
第5章 总结和反思 |
5.1 总结 |
5.1.1 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开展实务奠定基础 |
5.1.2 恰当的技巧和方法可提高小组成效 |
5.1.3 小组工作在提升贫困家庭儿童朋辈交往能力方面可推广 |
5.2 反思 |
5.2.1 服务效果需要持续跟进 |
5.2.2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能力需要加强 |
5.2.3 外部资源的支持需要扩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A 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附录B 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表 |
附录C 访谈提纲 |
致谢 |
(10)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诉求: 福利院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
1.1.2 现实问题: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养育模式仍以集中供养为主 |
1.1.3 核心问题: 当前集中供养养育模式不能满足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健康需求 |
1.1.4 提升渠道: 适应性身体活动是实现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价值 |
1.5 研究思路及流程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福利院 |
2.1.2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 |
2.1.3 适应性身体活动 |
2.1.4 健康促进 |
2.2 福利院儿童研究 |
2.2.1 福利院儿童研究概况 |
2.2.2 福利院儿童的身心特点 |
2.2.3 福利院儿童健康促进研究 |
2.3 重度智力障碍者适应性身体活动研究 |
2.3.1 重度智力障碍者适应性身体活动研究概况 |
2.3.2 重度智力障碍者身心特点 |
2.3.3 重度智力障碍者适应性身体活动健康促进的干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收集 |
3.2.2 观察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测试法 |
3.2.5 行动研究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健康水平及适应性身体活动需求 |
4.1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健康水平 |
4.1.1 疾病、障碍及残损等状态 |
4.1.2 身体活动水平 |
4.1.3 生长发育水平 |
4.1.4 基本动作技能水平 |
4.1.5 社会适应能力水平 |
4.2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性身体活动需求 |
4.2.1 适应性身体活动健康促进的优势 |
4.2.2 适应性身体活动健康促进的路径 |
4.3 小结 |
第五章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的理论构建 |
5.1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的理论依据 |
5.1.1 哲学依据—人本主义理论 |
5.1.2 教育学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
5.1.3 心理学依据—行为矫正理论 |
5.1.4 体育学依据—动作发展约束模型 |
5.2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的目的 |
5.3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的内容 |
5.3.1 内容选择的准则 |
5.3.2 内容难度的调整 |
5.4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的实施 |
5.4.1 方案实施的半结构化 |
5.4.2 方案实施的组织形式 |
5.4.3 方案实施的教学训练策略 |
5.4.4 方案实施的效果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实践效果验证 |
6.1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行动计划的提出 |
6.1.1 行动研究的实践场所及实践对象 |
6.1.2 行动研究的参与者 |
6.1.3 进入行动研究现场 |
6.1.4 提出行动研究方案 |
6.2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实践的行动过程 |
6.2.1 训练组织形式调整 |
6.2.2 训练内容调整 |
6.2.3 训练策略调整 |
6.2.4 训练过程性效果反馈 |
6.3 行动结果分析 |
6.3.1 行动结果 |
6.3.2 行动结果分析 |
6.4 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方案实践的行动研究反思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第八章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 粗大动作技能发展测试第二版(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Ⅱ.TGMD-2)测试表 |
附件2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
附件3 备课表案例 |
附件4 教学训练课观摩记录表案例 |
附录5 福利院环境观察记录案例 |
附件6 访谈提纲 |
附件7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游戏教学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家上学”课程建设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D]. 叶雁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学龄“托管儿童”的社会化偏差研究 ——基于山东省C县的实证调查[D]. 王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的社会化发展研究[D]. 柯孟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普通小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以广安市S镇农村小学为例[D]. 李思奕. 西南大学, 2020(01)
- [5]语言艺术与儿童社会化影响研究 ——基于昆明市官渡区的调查[D]. 曹萌萌. 吉林艺术学院, 2020(07)
- [6]南充市近郊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D]. 袁媛.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4-12岁儿童的旅游认知研究[D]. 黄佩红.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8]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问题研究 ——以X市Y福利院为例[D]. 付冉.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9]贫困家庭儿童朋辈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研究[D]. 杨珂.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10]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性身体活动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丹丹.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