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畅谈新年新计划

大学生志愿者畅谈新年新计划

一、大学生志愿者新年畅谈新打算(论文文献综述)

张劲松[1](2021)在《回归的农村大喇叭 ——一座皖西村落2020庚子年的传播记述》文中研究表明2020庚子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肆虐,广大的农村地区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疫情到来的危机,大喇叭首次成为网民讨论的热点话题。农村大喇叭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出色的信息传播内容和独特的话语传播方式,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大喇叭的回归也给基层乡村社会的治理带来了诸多影响和思考。村民作为大喇叭的直接受众,在大喇叭传播回归的过程中,其态度及行为方式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喇叭传播的内容,如何获得村民的认可与支持?大喇叭能否成为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利器?庚子年大喇叭的回归,其推动力又是什么?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深入村民与村主任生活和工作的村庄环境中。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和分析大喇叭的传播内容,并且与村民亲切的采访和聊天,逐渐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描述出来。本文主要记述了大喇叭在一座皖西村落的演进历程,同时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到来时快速部署疫情和汛情防控工作。通过村主任巧妙的话语传播方式,使得农村大喇叭传播的内容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与支持,也发挥了大喇叭与村民交流连接过程中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发现,庚子年大喇叭在乡村社会一系列的传播表现,为基层社会村规民约的缔造、村民情绪的安抚、村民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以及构建基层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和指导意义。农村大喇叭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在声音的传递中服务于村民核心的利益关切。

胡梦怡[2](2021)在《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有关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而在新兴的国际汉语教育领域中,孔子学院作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已然成为重要研究对象。教师是孔子学院的关键因素,孔子学院任教的汉语教师绝大多数为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也有小部分本土的汉语教师,这些汉语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直接影响其专业成长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应受到重视。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结合,本文所说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是指孔子学院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自我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确定对自我的认知,同时也将自己放在海外汉语教师这样一个大的群体中进行反思,基于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评价和期望,反思自己作为成员从群体中获得的情感和价值肯定程度,从而将自身置于社会群体中进行定位。英国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较大,中国每年都会向其派出上百名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英国任教期间,除了课堂汉语教学以外,日常生活中在与英国人进行交流时也会遇到不少问题,教师对自我身份认同会影响其在处理遇到问题时的积极性,如何积极构建孔子学院教师身份认同,关系到这些教师的教学和生活。目前国内针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较少,且基本是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身份认同研究,缺乏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及公派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按照国别对孔子学院各类型汉语教师进行身份认同的研究更是缺乏。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问卷框架,并对具体内容做出调整和修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与访谈,于2019-2020年对英国任教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整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调查显示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情况总体呈较高水平,其中,处境身份认同最低,说明教师在该方面存在认同危机,访谈叙事研究表明,教师的主观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是影响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本文对政府、孔子学院和教师个人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本文还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公派教师和本土教师的身份认同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英国孔子学院不同类型的汉语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滕肖澜[3](2020)在《心居》文中指出一清晨六点,顾士宏推着那辆老式的凤凰自行车,走出单元门。初冬天气,早晚已凉得很了,夹克衫里只穿件长袖T恤,有些抵不住,脖子一缩,把领口那粒扣子系紧。环保袋往车龙头上一套,骑上去。遇见邻居,老远便打招呼,"顾老师,这么早买小菜啊!"他忙不迭点头,腾出一只手挥动着,一笑,嘴角的皱纹挤出来,"礼拜六老规矩,聚餐。"

刘琦[4](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演文化教学法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吴伟克教授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注重在口语交际中“演练文化”。文章以马达加斯加菲纳大学初级口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功能主义语言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先针对教学困境论证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接着展示了体演文化教学法课堂中学生通过“设置语境”、“变更语境”、“模仿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来构建第二文化世界观的新型学习模式;然后通过主、客观评估认为体演文化教学法适用于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教学,学生口语的开口度和流利度明显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表达更加地道得体。最后建议结合本土文化编写初级口语教材,实行小班教学,加强课堂评估与和课堂管理,希望对体演文化教学法的传播和应用有所帮助。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唐雅雯[7](2019)在《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社区营造是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命题。城市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这种矛盾尤为突出。社区营造契合了当前城市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解决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机遇。艺术介入作为社区营造的特定类型,其门槛低且容易操作,易促进跨域合作。社区营造可以运用艺术介入的方法,完成重建社区感、反思社区环境及发展社区主体意识的目标,最终实现社区的永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社区营造的实践现状、社区营造的理论研究和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社区营造的实践现状和理论研究综述的出现与传播、概念、类型以及相关研究总结,提出了社区营造的基础理论、行动模式和具体方法。在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综述中,主要从艺术“介入”的发展脉络、主要策略、模式类型、方法路径四个方面进行梳理。(第二章)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参与观察式的实地调查方法,从核心矛盾、触发因素、主体(社群)、操作模式和空间效应五个层面出发,对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展开实证分析与总结。(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内坜里的艺术“切入”:从介入到合作,参与式的操作模式。其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是一个“做中学”,在“尝试”中推进,不断摸索的过程。从社区里长给元智大学校长的一封信开始,目前元智大学艺设系和内坜里已经有了多年的合作基础,经过了近十年的“培力”,过程中有许多的反省、转变和发现,如今慢慢变为一种“大学”与“社区”参与式的合作机制,渐渐产生“改变”的影响力。(第三章)竹围的艺术“沁入”:建构“跨领域”的操作模式。其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是由在地艺术家发起并与在地机构合作,从环境艺术议题出发,透过和社群的合作以及与不同专业的创意对话,最终的愿景是“一起重新勾勒一个理想的生活系统/蓝图”,是涵盖艺术创作、教育、剧场、生活美学、都市计划等面向的“跨领域”行动。《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正是以水联结破碎的土地,以行动建立起社区居民与树梅坑溪的关系,并以艺术的开放性联合各专业人员以及在地的人,尝试让环境艺术行动成为改变的力量。(第四章)竹丝岗的艺术“渗入”:构建“艺术+生活/生态/教育”的操作模式。其艺术介入社区营造是在地机构对艺术家的邀约,以“艺术与生活本无界”为营造主题,从“无界的墙”单个公共艺术作品的呈现到“无界艺术季”大型艺术策展,不断增加的新议题、吸引愈来愈多元的参与者。虽然其社区营造的培育期较短,且目前尚无政府资金补助。但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社会效益来看,其在短期内所产生的“社区认同感及结社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透过一系列艺术营造行动在竹丝岗持续进行发酵,慢慢产生“改变”社区的能量。(第五章)然后,通过归纳对比的方法进行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经验诠释,并总结不同案例差异性背后共同的价值理念。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大致分成两大类:人际关系矛盾和人地关系矛盾;触发因素可以大概分为应对“危机”而生和为“改善环境”而动员起来;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有:资源提供者、策划者、专业者、协力者、社区居民五个角色,行动的完成仰赖角色间的合作与沟通;操作模式差异较大,但总体上都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具体可分为外部支援推进型、专案计划推进型和在地机构推进型三种类型;纵观内坜里、竹围和竹丝岗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背后,其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主要聚焦在公共活动中心再造、闲置空间改造利用、社区空间美化行动和社区重要资源重塑四个方面。(第六章)最后总结本文主要结论:“艺术介入”与“社区营造”关系、“艺术介入”作为社区营造特定类型的优势、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介入方法、主要原则、策略模式、具体流程和学习方法。提出了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避免的问题,同时反思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未来完善。(第七章)

何雨婷[8](2019)在《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介,阐明了编剧教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并以上海戏剧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两所编剧专业在中美顶尖的院校为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与美国编剧教学的异同。本论文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两校的教学概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招生情况,采取平行研究法,重在中美编剧教学的异同对比,对比了两校在理论指导、具体课程和编剧训练方法上的具体区别,发现了在理论先行与实践先行、训练学者与训练艺术家、功利与非功利的把控、建立边界与打破边界的选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导的偏向等几个方面,中美在编剧观念和戏剧观念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两国培养出编剧的差异,进而导致创作出作品的差异,中国是“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而美国是“万木同根,而各有千秋”。本论文第一次系统地对中美两国的编剧情况进行详尽的对比,并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我们为什么学编剧”的问题,探讨了编剧教学如何影响到戏剧作品思想性(文学性)、舞台性、商业性三位一体的平衡与统一,介绍了我国编剧学科的成长与发展,并对未来做出大胆设想,探讨了编剧观念的比较与建立,为中国编剧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董晓霞[9](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认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李艳艳[10](2020)在《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我党深度分析了国家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并准确分析当前国情,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决议。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独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愈加关注和重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仍有局限,“灌输式”、“一言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话语依然很强势。首先以对话的方式来讲中国故事,以对话的方式来传播人民的声音,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其次对话的核心理念在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最后在后现代语境中,对话理论的应用是人们权力意识觉醒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用从新的理论视角切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对话理论结合当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本文拟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因何选题,选题的意义所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综述,本文笔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对话、对话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话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原则。第三部分主要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和交往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来阐述将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并着重对西方话语理论中的戴维·伯姆、贺琳·安德森的对话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主要论证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反思入手阐述了必要性,从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条件入手阐述了可能性。第五部分主要从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生成、话语转换、模式构建、能力提升、环境创设等五个方面出发,来进行路径探索,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借鉴。

二、大学生志愿者新年畅谈新打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志愿者新年畅谈新打算(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的农村大喇叭 ——一座皖西村落2020庚子年的传播记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农村传播的缘起与转向
        (二)农村大喇叭的存在机理
        (三)危机传播的主流与分支
    四、研究设计
    五、个案介绍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村大喇叭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农村大喇叭的“前世今生”
        一、农村大喇叭特殊历史时期的痕迹
        二、奥运年的“契机”
        三、“最后一公里”传播矩阵
        四、逐步解决传播沟通障碍
    第二节 农村大喇叭适应互联网生存
        一、县广播站接入互联网轨道
        二、大喇叭同步播报网络流行
    第三节 大喇叭“以正视听”应对危机传播
        一、阻止谣言传播
        二、疫情危机下的传播效率
第二章 大喇叭“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节 大喇叭的先导性通知
        一、全村疫情安全部署逐步进行
        二、疫情前夕村民的表现
        三、大喇叭“扮演”群体告知的角色
    第二节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一、村主任利用大喇叭的即兴“表演”
        二、招募志愿者,大喇叭组织疫情防控
        三、口号宣传,大喇叭营造防疫常态化氛围
        四、安排生活与防疫物资,大喇叭“做好”后勤保障
    第三节 出现疑似病例,防疫工作态势升级
        一、加紧布控,防患于未然
        二、疫情防控加紧态势,大喇叭彻夜详述真实信息
        三、后疫情防控时期,大喇叭为民提供诸多便利
第三章 庚子年中大喇叭规避汛情风险
    第一节 汛期初临大喇叭紧急播报灾害风险
        一、大喇叭传播汛期常识规避危险
        二、大喇叭播报中关照村民利益
        三、大喇叭单向传播成为村民声音陪伴
    第二节 汛情危机,大喇叭确保村民安全
        一、双向交流,大喇叭“安全提醒”
        二、村民家中遇困,大喇叭“安全指挥”
第四章 庚子年尾大喇叭传新规迎新年
    第一节 疫情反弹,大喇叭传递政府最新规定
        一、临近春节,返乡人员如何安置
        二、大喇叭反复播报核酸检测要求
        三、大喇叭潜移默化改变村民观念
    第二节 文化下乡,大喇叭喜迎辛丑牛年
        一、文化下乡,大喇叭营造春节氛围
        二、大喇叭迎接牛年到来,守望村民平安
第五章 硬核大喇叭,巧妙的话语传播
    第一节 硬核广播流传于网络空间
        一、网上流传各地“硬核广播”
        二、河南村长“硬核广播”爆红
        三、硬核广播成为村民健康权益的守护者
    第二节 村主任利用大喇叭的亲民交流
        一、大喇叭播报融入个人情感
        二、语音语调与文化习俗,六安地区独特的方言
        三、村主任使用情感说服进行巧妙广播
        四、出现谣言传播,大喇叭解除恐慌危机
        五、基层话语的典型交流方式
        六、广播话语本土化的集体号召力
    第三节 回归的大喇叭,唤起村民旧时传播记忆
        一、“第二次确认者”
        二、大喇叭明显的时代传播印记
        三、大喇叭重新获得传播地位的历史契机
    第四节 大喇叭成为乡村常态化治理的标配
        一、大喇叭形成日常的“村规民约”
        二、突发危机事件,大喇叭安定村民情绪
        三、预防周期性危机,形成乡村治理合力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喇叭守护村民利益
        五、构建乡村和谐社会,大喇叭创建精神文明生活
结论
    一、庚子年大喇叭发挥信息播报作用
    二、农村大喇叭发挥的角色影响能力
    三、农村大喇叭带给村民的回归印象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汉语热”与孔子学院
        二、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
        三、英国的孔子学院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对汉语教师自我认同具有参考意义
        二、对孔子学院师资培训具有参考意义
        三、具有研究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身份认同研究现状
        二、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现状
        三、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英国孔子学院及其汉语教师状况
    第一节 英国孔子学院概况
    第二节 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情况
第三章 英国孔子学院三类汉语教师身份认同情况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问卷调查及访谈表
        四、调查的实施情况
        五、分析工具
    第二节 汉语教师身份认同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三、三种不同身份的汉语教师身份认同对比分析
第四章 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教师主观因素与身份认同
        一、性格及职业动机
        二、个人能力与职业认同
        三、职业规划
    第二节教师的社会环境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教师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的形象
        三、教师在学生及当地人民眼中的形象
    第三节 教师的文化认同
        一、教师对当地文化的融入感
        二、教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师对孔子学院文化的认同
第五章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提升的策略
    第一节 对主管部门和机构的建议
        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
        二、孔子学院完善教师服务体系
    第二节 对教师个人的建议
        一、本土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提升策略
        二、公派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提升策略
        三、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的提升策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心居(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4)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相关研究综述
        0.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0.2.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0.3 本文研究概况
        0.3.1 研究意义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内容
        0.3.4 语料来源
1 体演文化教学法介绍
    1.1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界定
    1.2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来源
    1.3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要素构成
    1.4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程模式
    1.5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1.6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评价标准
    1.7 体演文化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的区别
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的教学实践
    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背景
        2.1.1 菲纳大学基本情况
        2.1.2 菲纳大学口语课教学现状
    2.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准备
        2.2.1 教学对象的分析
        2.2.2 教材的分析
        2.2.3 教学大纲的设计
    2.3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设计
        2.3.1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2.3.2 《今晚我们去看杂技吧》教学设计
    2.4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实施
        2.4.1 阐释课(FACT)具体步骤
        2.4.2 演练课(ACT)具体步骤
3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评价报告
    3.1 学生成绩评价报告
        3.1.1 平时成绩报告
        3.1.2 结课考试成绩报告
    3.2 调查问卷评价报告
        3.2.1 菲纳大学二年级口语教学评价调研
        3.2.2 菲纳大学二年级口语课反馈分析
    3.3 个人访谈评价报告
        3.3.1 学生个人访谈分析
        3.3.2 老师个人访谈分析
4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的适用性分析和实施建议
    4.1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的适用性分析
        4.1.1 体演文化教学法本体优势
        4.1.2 马达加斯加学生特点
    4.2 体演文化教学法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4.2.1 教学环境问题
        4.2.2 教材问题
        4.2.3 课堂管理问题
    4.3 体演文化教学法教学实践的实施建议
        4.3.1 实行小班教学
        4.3.2 自编教材
        4.3.3 加强课堂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二年级口语课考试转录
    附录2 关于马达加斯加菲纳大学二年级口语课调查问卷
    附录3 学生个人访谈问卷
    附录4 教师个人访谈问卷
致谢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由来
        1.1.1 从“社区发展”到“社区营造”
        1.1.2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及其研究价值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述评
    2.1 社区营造的实践现状
        2.1.1 社区营造的出现与传播
        2.1.2 社区营造在国外地区的发展状况
        2.1.3 社区营造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状况
        2.1.4 社区营造在大陆地区的发展状况
    2.2 社区营造的理论研究
        2.2.1 社区营造的相关概念界定
        2.2.2 社区营造的研究现状
    2.3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实践及研究
        2.3.1 艺术“介入”的发展脉络
        2.3.2 艺术“介入”的主要策略
        2.3.3 艺术“介入”的模式类型
        2.3.4 艺术“介入”的方法路径
        2.3.5 艺术“介入”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湾桃园内坜里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历程
    3.1 没落“军眷住宅”的再生——内坜里社区
        3.1.1 内坜里社区营造的背景
        3.1.2 内坜里社区营造的开端
        3.1.3 内坜里社区营造的社会生态
    3.2 实践过程——《内坜里社区艺术行动》
        3.2.1 类型一:社区闲置空间改造
        3.2.2 类型二:公共艺术与环境改善设计创作
        3.2.3 类型三:社区性的服务
        3.2.4 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实践流程
        3.2.5 实践总结及后续发展
    3.3 内坜里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3.3.1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核心矛盾分析
        3.3.2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分析
        3.3.3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分析
        3.3.4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分析
        3.3.5 艺术介入内坜里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淡水竹围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历程
    4.1 “生态危机”下的社区自救——竹围地区
        4.1.1 竹围社区营造的背景
        4.1.2 竹围社区营造的开端
        4.1.3 竹围社区营造的社会生态
    4.2 实践过程——《树梅坑溪环境艺术行动》
        4.2.1 《树梅坑溪早餐会》
        4.2.2 子计划一:《村落的形状》—流动博物馆
        4.2.3 子计划二:《未来的教室》—我校门前有条溪
        4.2.4 子计划三:《未来的教室》—在地绿生活:与植物有染
        4.2.5 子计划四:《未来的教室》—社区剧场
        4.2.6 实践总结及后续发展
    4.3 竹围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4.3.1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核心矛盾分析
        4.3.2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分析
        4.3.3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分析
        4.3.4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分析
        4.3.5 艺术介入竹围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竹丝岗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历程
    5.1 “模范社区”的艺术活化——竹丝岗社区
        5.1.1 竹丝岗社区营造的背景
        5.1.2 竹丝岗社区营造的开端
        5.1.3 竹丝岗社区营造的社会生态
    5.2 实践过程——竹丝岗社区艺术营造的系列行动
        5.2.1 《无界博物馆》
        5.2.2 《农林之路竹丝之岗》
        5.2.3 《无界艺术季》
        5.2.4 延伸行动及实践总结
    5.3 竹丝岗艺术介入的社区营造的经验分析
        5.3.1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分析
        5.3.2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分析
        5.3.3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分析
        5.3.4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分析
        5.3.5 艺术介入竹丝岗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经验诠释
    6.1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比较研究
        6.1.1 内坜里社区:没落“眷村”环境恶劣、矛盾重重
        6.1.2 竹围地区:“生态危机”、“卧房城市”
        6.1.3 竹丝岗社区:“模范社区”失去光辉
        6.1.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社区核心矛盾层面对比分析
    6.2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比较研究
        6.2.1 内坜里社区:“社区里长向元智大学求助”
        6.2.2 竹围地区:“在地艺术家的提案申请”
        6.2.3 竹丝岗社区:“在地机构对艺术家的邀约”
        6.2.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触发因素层面对比分析
    6.3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比较研究
        6.3.1 内坜里社区:大学与社区的社群连结
        6.3.2 竹围地区:跨领域的多专业社群联合
        6.3.3 竹丝岗社区:在地机构主导下的多元社群合作
        6.3.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体(社群)层面对比分析
    6.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比较研究
        6.4.1 “切入”——内坜里从介入到合作,参与式的操作模式
        6.4.2 “沁入”——竹围建构“跨领域”的操作模式
        6.4.3 “渗入”——竹丝岗构建“艺术+生活/生态/教育”的操作模式
        6.4.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操作模式层面对比分析
    6.5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比较研究
        6.5.1 内坜里社区:公共活动中心再造+社区空间美化行动(街巷空间)+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对内)
        6.5.2 竹围地区:社区重要资源重塑(自然资源)
        6.5.3 竹丝岗社区:闲置空间改造利用(对内+对外)+社区空间美化行动(绿化)
        6.5.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空间效应层面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思考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艺术介入”与“社区营造”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7.1.2 “艺术介入”作为社区营造特定类型的优势:门槛低且容易操作+易促进跨域合作
        7.1.3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介入方法:参与式社区工作坊+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行动计划
        7.1.4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主要原则:空间计划为表,社会计划为里+从社区居民的期望出发,才能“自下而上”+由生活议题切入,才能启动和延伸
        7.1.5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策略模式:外部支援推进型+专案计划推进型+在地机构推进型
        7.1.6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具体流程:启动阶段+行动阶段+维系阶段
        7.1.7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案例中学习+在实践现场中学习
    7.2 研究建议
        7.2.1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避免媒体化、政治化(政策导向)
        7.2.2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避免短线操作,要坚持永续经营与规划
        7.2.3 艺术介入都市型社区营造应拓展社区营造的资金来源
    7.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7.3.1 社区营造的法制化
        7.3.2 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中“民众参与”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二 :内坜里志工队名单
附录三 :叶敏《无界博物馆》公开演讲文字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背景及现状
    第二节 中美戏剧编剧教学概况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上戏、哥大两校编剧教学现象对比
    第一节 上戏、哥大两校编剧专业简介
        一、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简介
        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简介
    第二节 从理论、课程和训练方法看中美编剧教学异同
        一、上戏编剧教学的理论、课程和训练方法
        二、哥大编剧教学的理论、课程和训练方法
第二章 中美编剧教学理念之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一节 理论中的实践探索与实践中的理论提炼
        一、教学中的文本实践与舞台实践
        二、理论先行与实践先行两种教学理念背后的深层原因
        三、实践尝试——以《枫梓乡》在纽约外百老汇的演出为例
    第二节 非功利中的功利与功利中的非功利
        一、编剧教学中的功利与非功利
        二、戏剧的社会作用
        三、营利与非营利模式对戏剧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建立边界中的艺术探索与推翻边界中的观念建立
        一、在试错的过程中打破边界
        二、边界探索的几种方式
        三、本节小结
    第四节 教师的“渡船”与学生的“石头”
第三章 含英咀华:成长中的编剧学科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学编剧:编剧观念的建立
    第二节 新剧本创作与研究和“百·千·万”字工作坊
    第三节 大胆的设想:编剧学科的成长方向
        一、提高编剧的主体地位
        二、明确不同艺术门类的区分
        三、改变教师聘用策略
        四、增加阅读观摩量与作业量
结论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烘培编剧工作坊”剧本
    二、纽约可供租赁的非营利100座以下小剧场信息
    三、新剧本创作与研究采风作业
    四、黄哲伦采访录音整理(部分)
    五、与本论文相关的照片
    六、田汉戏剧奖一等奖剧本《枫梓乡》中文版
    七、英文“百·千·万”千字剧工作坊剧本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对话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
    一、对话与对话理论
    二、对话的特征
        (一)主体间性
        (二)创造性
        (三)生成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四、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打破思维假定
        (二)重视过程引导
        (三)达成意义共享
    五、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民主平等原则
        (二)尊重差异原则
        (三)语言艺术原则
第二章 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实践理论
        (二)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
    二、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对话艺术
    三、西方话语理论
        (一)戴维·伯姆的认识对话理论
        (二)贺琳·安德森的合作取向对话理论
第三章 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二、对话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可行性
        (一)主体间性哲学视域提供了经验空间
        (二)人的全面发展构想提供了价值基础
第四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前提的探寻
        (一)遵循自由的对话
        (二)主动倾听的对话
        (三)激发兴趣的对话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师生和谐交往模式
        (二)强化学生内化自育模式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能力的提升
        (一)提高提问能力
        (二)提高倾听能力
        (三)提高合作能力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环境的创设
        (一)优化课堂教学硬环境环境
        (二)优化课堂教学软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
    2、期刊
    3、学位论文
致谢

四、大学生志愿者新年畅谈新打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的农村大喇叭 ——一座皖西村落2020庚子年的传播记述[D]. 张劲松. 兰州大学, 2021(02)
  • [2]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胡梦怡.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心居[J]. 滕肖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4]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 刘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艺术介入的都市型社区营造:台湾内坜里、竹围和广州竹丝岗的比较研究[D]. 唐雅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美戏剧编剧教学现状比较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为例[D]. 何雨婷.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艳艳. 喀什大学, 2020(07)

标签:;  ;  ;  

大学生志愿者畅谈新年新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