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β-内酰胺酶测定进展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杰,谢栋栋,朱建宁,张新国,冯再平[1](2021)在《植物源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所引发的耐药性危机正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除了开发新的抗生素以应对这一危机外,如何使现有抗生素延续应用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抗生素的联合用药非常重要。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了庞大的资源空间。该文概述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及近年来植物源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发现提供参考。
马刘畅[2](2021)在《功能性DNA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耐药菌计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复杂的威胁之一,当前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其可导致治疗困难甚至死亡。因此,耐药菌检测对疾病诊断、用药指导、疗效监测及感染控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迫切需要探索简单、快速、高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方法。荧光计数法已成为生化研究领域的强大工具。到目前为止,已采用数字化微滴、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检测方式实现高灵敏检测单个生物分子。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通用且高灵敏的荧光计数法,满足了对耐药菌标志物(蛋白质)及癌症标志物(RNA)的高灵敏、简单、快速检测的要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制备了两种微米级功能性DNA超结构(3D DNA)生物标记物。检测原理为:环状DNA模板在phi29 DNA聚合酶的诱导下进行滚环扩增,反应后形成3D DNA;其次,在3D DNA表面键合β-内酰胺酶检测抗体(或者检测miR-21的序列),合成具有分子识别和信号放大功能的3D DNA生物标记物。2.研究了基于3D DNA生物标记物的荧光计数检测方法(3DMCA)。首先,在384孔板上孵育捕获抗体,目标分子被捕获之后,再利用3D DNA对目标分子特异性识别,最终形成荧光亮点,荧光点数与β-内酰胺酶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低至100 a M。3.研究了3DMCA在耐药菌检测方面的用途。培养可分泌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珠,并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裂解液。证实了该方法能够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菌,检出限可低至10 CFU/m L。4.研究了3DMCA在癌症标志物(miRNA)检测方面的应用。在384孔板上固定可与miR-21碱基互补配对的捕获DNA,利用3D DNA对目标分子特异性识别,最终形成荧光亮点,荧光点数与miR-21分子数目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低至1 f M。此外,该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可用于多种细胞系中内源性成熟miR-21含量测定,其定量检测结果与q RT-PCR相吻合,证实了本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微米级功能性DNA超结构材料,并构建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实现蛋白质和RNA分子的超痕量检测,反应迅速、灵敏、选择性高。我们设想本文所述的方法将在生物化学、医学诊断以及生物传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周永林[3](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马鹤[4](2020)在《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菌株自身特点、抗生素的应用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其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更加严峻,同时动物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也越发严重。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通常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较敏感。但临床实践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阳性率可超过10%,为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导致感染相关的死亡率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分子机制参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相关机制研究十分必要。目的1.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和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以揭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表达谱和代谢趋势的变化,为在蛋白质和代谢物水平上对该细菌耐药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组之间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筛选相关的重要基因奠定基础。3.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重要基因。4.通过基因敲除、构建过表达质粒等及技术处理实验菌株,并检测实验菌株处理前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量的变化,以揭示差异基因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为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治疗及抗生素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我们利用蛋白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表达蛋白。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细菌培养后,每份样本各取等量,10例敏感对照组混为一份,定为A组,10例产酶实验组混为一份,定为B组,每组充分混匀后,各均分成三份。通过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方法筛选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谱,并对结果进行基础数据处理、层次聚类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差异蛋白网络构建分析。2.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代谢物。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主要成份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置换检验、差异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归因分析。3.对实验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首先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差异代谢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再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通路分析,构建差异蛋白和代谢物的相关性网络,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通路。4.采用靶标代谢组学方法对显着富集的嘌呤代谢通路中的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同时综合考虑MS2评分、p值、VIP和代谢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因素,结合靶标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根据两者的吻合情况,评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对实验菌株进行全基因框架测序,并结合关联分析结果中显着富集的通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丙酮酸代谢通路中的GLO1基因高表达,构建GOL1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株,并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量变化。结果1.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155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通过功能富集性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功能显着富集在53个GO项(p<0.05),其中29项与生物学过程相关,7项与细胞成份相关,10项与分子功能相关。2.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筛查出差异代谢物1165个,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350个,下调代谢物815个。基于差异代谢物的途径分析显示了两组之间的82种不同的代谢途径。正离子模式下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维生素B6通路、链霉素生物合成通路等,负离子模式下的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通路、甘油磷脂通路、甘油脂通路等。3.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8条通路与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关联分析得到的差异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与烟酰胺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泛酸盐和Co A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等。4.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验证嘌呤代谢途径中的三种代谢物的含量,即对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MRM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吻合性良好,说明本研究非靶标代谢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综合分析全基因组框架分析结果和上述18差异通路,筛选出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包括add、pun A、gua D、apa H、adk、prd A、spe G、Ace deacetylase、PRODH、cod A、hch A、frd A、GLO1、ppn K、ilv E、pan decarboxylase、VNN、tdk、deo A、tmk,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上述候选基因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和对照菌表达基本无差异,spe G、acetylputrescine deacetylase、GLO1及pantothenoylcysteine decarboxylase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其他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6.构建GLO1过表达及敲除菌种,并通过Elisa验证了GLO1基因表达情况对β内酰胺酶亚型产量的影响,共分析了10个亚型,包括β-内酰胺酶BES型、CTX-M1型、CTX-M2型、OXA1型、OXA2型、OXA10型、PER型、SHV型、TEM型及VEB型。结果显示,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只对PER型β-内酰胺酶有影响,而对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无显着影响。标准菌ATCC25922、对照菌大肠埃希菌中GLO1过表达后其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显着增加,GLO1敲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PER型β-内酰胺酶显着降低,这种降低可被转入GLO1过表达质粒后逆转。这些结果表明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中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谱显着改变,总体呈现下调趋势,且差异蛋白参与到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份及分子功能相关的各个方面。2.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与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相比,代谢物以下调为主。3.GLO1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显着相关,其对耐药性的作用是通过增加PER型β-内酰胺酶产量介导的。
余攀[5](2020)在《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β-内酰胺抗生素在各类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占领着重要位置,由于其具有抗菌活性好、广谱、毒性低等优点,使得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量剧增,细菌不断进化,逐渐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现如今,耐药性问题已十分普遍,致病菌的耐药性使得抗生素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治疗效果,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对耐药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耐药的最主要的原因,它能够高效水解β-内酰胺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环,使β-内酰胺抗生素失去抑菌活性。本论文以β-内酰胺酶为检测靶标,设计合成了3类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快速筛选β-内酰胺酶及评价其抑制剂等方面。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1)通过在β-内酰胺侧基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全新的荧光探针CDC-559和CDP-560,它们通过碳碳双键连接β-内酰胺环和荧光团部分。探针CDC-559和CDP-560都可用于特异性检测Amp C Bla,当以这两种探针作为底物时,测得的舒巴坦钠或他唑巴坦酸对β-内酰胺酶的IC50值与之前文献中报道的活性顺序一致,且基本成比例,表明探针分子CDC-559和CDP-560可有望替代头孢硝噻吩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进行快速筛选。探针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探针不仅可以区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还可以特异性鉴定产Amp C Bla的耐药菌。此外,在抑菌圈实验中,CDC-559对两种敏感菌株均显示出较强的抗菌活性,为新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2)设计合成了间接型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IP-1和IP-2,光谱学研究揭示这两个探针本身或者荧光探针与头孢唑林钠混合无荧光,但经过桥梁“头孢唑林钠”与β-内酰胺酶作用后,在575 nm处出现明显的荧光发射峰,可以用于检测β-内酰胺酶。同时,该探针和头孢唑林钠一起可用于检测产Amp C Bla的菌株。另一方面,IP-1和IP-2还可以用于评估抗生素抗耐药菌能力。(3)基于头孢唑林钠的骨架设计合成了探针TDA-34,该探针本身有弱的荧光,当与Amp C Bla发生作用后,荧光强度迅速降低,与菌株的相互作用表明,TDA-34对敏感菌ATCC 25923和ATCC 29213都显示出与头孢唑林钠相当的抑菌效果。但是TDA-34的异构体TDA-23与Amp C Bla作用时,TDA-23的荧光强度可增大约3倍,这是首次发现头孢类异构体可用于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
田莉莉[6](2020)在《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文中提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生素耐药性全球评估中被列为高度优先类别病原。它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植入物相关的生物被膜感染。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致病性、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抗生素治疗一直是金葡菌感染的首选治疗策略,其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金葡菌感染的预后。70多年来,在治疗致命疾病方面,临床应用抗生素具有价格低廉、高效等优点。但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致使已有抗生素临床疗效不断下降,大型制药公司逐渐退出新抗生素开发。因此,需要新策略来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例如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抗菌增效剂及新型疫苗的研发等策略。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了10种新合成的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其对60株革兰氏阳性菌和60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结果显示,其中两种化合物NAC-3和NAC-19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接着又进一步测定NAC-3和NAC-19对另外临床分离的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0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次证明其对MRSA和MSSA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前面已证实两种化合物对MRSA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为验证其在体内的保护活性,本研究进一步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NAC-19及NAC-3对MRSA菌株USA300及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1B2B、SA28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NAC-19治疗效果显着优于NAC-3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头孢吡肟和拉氧头孢。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选择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评价其抗MRSA作用。NAC-19是以头霉素C作为原料合成的甲氧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由于头霉素C母核的存在,NAC-19对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对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MSSA)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MRSA)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0.5μg/m L和8μg/mL。之后,通过测定杀菌曲线、抗菌后效应,证明了NAC-19对MRSA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我们进一步评估NAC-19的体内抗菌作用,分别建立了MRSA菌株引起的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后肢股部感染模型和小鼠肺炎模型,结果显示NAC-19对于MRSA菌USA300引起的股部感染、小鼠肺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药物联合使用被认为是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减少用药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病原菌毒力因子抑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可有效增强其体内抗菌作用,减少其用量。分选酶A(SrtA)是金葡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前期实验发现异牡荆苷在体外可有效抑制金葡菌SrtA介导的粘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了异牡荆苷与NAC-19联合在体内对金葡菌引发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能明显减轻金葡菌感染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减少肺部载菌量,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最后分析了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抗菌机制,结果表明异牡荆苷可与SrtA特异性结合,进而干预细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发挥体内协同NAC-19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在体外和体内对MRSA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作用,同时异牡荆苷作为SrtA抑制剂与NAC-19联合使用,减少了药物用量,并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菌活性。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为MRSA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候选物,为缓解多重耐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钟灵[7](2020)在《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抗MRSA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几乎对所有可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极大的制约了抗生素的临床使用,而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比不上耐药性的生成速度。因此,除了发现新的抗生素,我们必须发现新的方法来改变耐药性的进程。特别是,我们需要制定新的抗菌治疗策略,可以限制、重定向、甚至逆转抗性进化的过程。联合用药为克服细菌耐药机制和恢复抗生素的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策略。联合疗法的使用可以扩大抗菌活性的范围,减少细菌耐药性,针对新的药物靶标,并减少这些抗菌剂的毒性和有效剂量。在抗MRSA药物的开发中,天然化合物的治疗潜力越来越被认可。本研究通过棋盘法研究了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抗MRSA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茶黄素与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FICI<0.5),其中茶黄素与头孢噻呋的协同抗菌效果最好,FIC指数最低。我们通过小鼠金葡菌感染肺炎模型研究了茶黄素与头孢噻呋的体内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用抗生素组相比,联合给药组小鼠肺部载菌量明显降低且感染情况有极大改善,生存率提高了20%。通过TMT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我们研究了64μg/ml的茶黄素对MRSA USA300蛋白表达的影响。在茶黄素处理组中,有333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92个蛋白表达上调,141个蛋白表达下调。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协同抑菌机制主要可分为以下4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是通过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干扰细胞壁合成来实现的。茶黄素可降低谷氨酸的合成从而间接的影响细胞壁的合成。因此,干扰细胞壁合成可能是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的机制之一。2.茶黄素处理诱导了金葡菌的两种主要的自溶酶的上调,两种自溶酶的上调加速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的细菌自溶。因此,加速细菌自溶可能是茶黄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抗菌的另一个机制。3.茶黄素处理引起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和SodM的表达下调,导致羟基自由基的增加,从而促进了细胞的死亡。因此,茶黄素可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的氧化应激从而加速细菌的死亡。4.茶黄素处理下调了关键的核糖体蛋白RimP和L 2的表达,从而影响了70S核糖体的组装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其中包括许多耐药蛋白的合成,导致细菌的生长速度和耐药水平降低。采用RT-PCR研究了64μg/ml的茶黄素对USA300中mecA、lytM、nirD、sodA、rplB等基因转录的影响,发现mecA基因未发生差异性表达,lytM基因发生差异性上调表达,nirD、sodA、rplB等基因发生差异性下调表达,与蛋白组的结果一致。
胡瑞雪[8](2020)在《蛙源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碳青霉烯酶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丽莎白菌是一类具有多重耐药性的条件致病菌,可感染新生儿和免疫缺陷人群,被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被报道可感染蛙类,能导致蛙类发生暴发性歪头症。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治愈率低,是危害我国养殖蛙类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早期人们对伊丽莎白菌的认识较少,其属内物种的鉴定和分类系统比较混乱,基础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尤其在我国养殖蛙类中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机制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在对蛙源伊丽莎白菌准确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分型,研究病原米尔伊丽莎白菌种内和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流行菌株的克隆关系;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研究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揭示其碳青霉烯酶变异体多样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首次确定米尔伊丽莎白菌为黑斑蛙歪头病的病原。对采自多个养殖区的患歪头病的黑斑蛙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诊断,排除了蛙病毒、壶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发现细菌感染的阳性率为190/213,基于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将优势分离株鉴定为米尔伊丽莎白菌;对自然发病蛙脑组织的病理观察和超微结构分析显示,被感染蛙的脑膜增厚,出现炎性病变,神经元细胞受损;人工感染实验表明,米尔伊丽莎白菌通过肌肉注射、浸泡和共居感染均可使健康蛙发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其中浸泡感染的死亡率最高,说明污染的水源和发病个体都可成为传染源。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厘清了伊丽莎白属的分类系统,发现米尔伊丽莎白菌可成为潜在人畜共患病原菌。对代表分离株FL160902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基因组水平上伊丽莎白菌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厘清了该属内传统分类群命名方法与当前命名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提出UBII内的4个不同亚群为不同物种,且UBII:1为按蚊伊丽莎白菌,UBII:2为米尔伊丽莎白菌,修订了当前部分物种的分类学命名;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系统发育研究和毒力基因同源性比对,发现蛙源分离株与人源分离株CSID 3000517120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二者毒力基因相似度较高,说明米尔伊丽莎白菌可成为潜在人畜共患病原菌,为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警示。三,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Rep-PCR两种方法,调查了62株米尔伊丽莎白菌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两种方法都能将部分不同地区来源的分离株区分开来,但是PFGE分型具有更高的分辨率,62株分离株中共有28种PFGE型,8个主要PFGE聚类簇;聚类结果与其感染宿主的种类(黑斑蛙、牛蛙、棘胸蛙)和地理区域(湖南、湖北、福建)有较大的关联性,其中有来自不同养殖区的菌株基因图谱显示为同一型,也有分离自不同养殖品种的菌株为同一型,表明同一克隆可在不同养殖场和不同省市之间大规模传播,而且还能在不同养殖品种间交叉传播,该研究结果为流行病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四,发现了伊丽莎白菌属碳青霉烯酶变异体的高度多样性。从FL160902基因组数据中预测到了27个耐药基因,其中有2个染色体固有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功能验证,将其命名为bla B-16和bla GOB-19;此外,在NCBI公布的伊丽莎白菌基因组数据中又发现了23种新型Bla B变异体和32种新型Bla GOB变异体,经功能验证后发现,天然变异的碳青霉烯酶会使菌株表现出不同的耐药表型;对该属内碳青霉烯酶变异体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根据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分析,将39种Bla B和51种Bla GOB分别划分为12种和15种类群,且不同物种会携带其特有的的耐药基因类群;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的比较,发现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伊丽莎白菌属内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的现象,为这类耐药基因扩散的防控敲响了警钟。
袁园园[9](2020)在《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由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国内外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和盐酸多西环素(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Dox·HCl)的联合用药对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已作为临床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重要药物。为了科学规范Dox·HCl和FF联合用药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上的应用并避免其耐药性的产生,通过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模型预测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尤为重要,同时也为复方药物PK-PD同步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本课题利用PK-PD同步模型制定出前期研发出的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florfenicol,Dox·HCl-FF)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给药方案,以期在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给药方案,充分发挥Dox·HCl-FF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价值,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1 FF、Dox·HCl、Dox·HCl/FF分别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药效学研究FF、Dox·HCl和Dox·HCl-FF分别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效学研究本试验所用菌株为实验室保存的131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FF、Dox·HCl和Dox·HCl/FF分别对131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得到FF、Dox·HCl和Dox·HCl/FF对131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90分别为8、8和2μg/m L。选出MIC90附近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小鼠毒力试验,最终选择编号为BW1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进行PK-PD实验。参考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F、Dox·HCl和Dox·HCl/FF分别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在体外和半体内的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防突变浓度(Minmum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绘制体外和半体内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将不同浓度药物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孵育1 h和2 h后测得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结果表明在体外和半体内条件下FF、Dox·HCl和Dox·HCl/FF分别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的MIC均为8、8和2μg/m L,MBC均为8、8和4μg/m L,MPC分别为19.2、19.2和6.4μg/m L,故MSW范围分别为8-19.2μg/m L、8-19.2μg/m L、2-6.4μg/m L。1 h和2 h的PAE结果分别为0.01-1.25 h和0.28-1.39 h;0.19-1.34 h和0.29-3.00 h;0.19-4.54 h和0.73-6.07 h。通过体外、半体内杀菌曲线和PAE发现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Dox·HCl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作用既有时间依赖性又有浓度依赖性,当FF和Dox·HCl联用以后,随着Dox·HCl/FF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明显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因此最终选择AUC/MIC(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by MIC)作为PK-PD拟合参数。FF、Dox·HCl、Dox·HCl/FF对猪副猪嗜血杆菌的药效学研究本试验所用菌株为实验室保存的115株猪副猪嗜血杆菌。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FF、Dox·HCl和Dox·HCl/FF对115株猪副猪嗜血杆菌的MIC,得到FF、Dox·HCl和Dox·HCl/FF对115株猪副猪嗜血杆菌的MIC90分别为4、4和1/1μg/m L。选出MIC90附近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小鼠毒力试验,最终选择编号为55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K-PD实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F、Dox·HCl和Dox·HCl/FF分别对副猪嗜血杆菌55在体外和半体内的MIC,MBC,MPC和PAE。在体外和半体内条件下测得FF、Dox·HCl和Dox·HCl/FF分别对副猪嗜血杆菌55的MIC值均为4、4和1/1μg/m L,MBC值均为8、8和2/2μg/m L,MPC值分别为12.8、12.8和4.8μg/m L,故MSW范围分别为4-12.8μg/m L、4-12.8μg/m L、1-4.8μg/m L。1 h和2 h的PAE结果分别为0.05-1.18 h和0.16-3.46 h;0.32-1.73 h和0.87-2.18 h;0.67-3.08 h和1.76-5.54 h。通过体外、半体内杀菌曲线和PAE发现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Dox·HCl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作用既有时间依赖性又有浓度依赖性,当FF和Dox·HCl联用以后,随着Dox·HCl/FF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明显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因此最终选择AUC/MIC(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by MIC)作为PK-PD拟合参数。2 Dox·HCl-FF注射剂在猪呼吸道的药动学研究Dox·HCl-FF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猪呼吸道的药动学研究试验选取24头体重25 kg左右的健康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为FF健康组、Dox·HCl健康组,Dox·HCl/FF健康组和患病组。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株接种感染仔猪,建立人工感染的仔猪患病模型。4个组均按20 mg/kg b.w.肌内注射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和肺泡灌洗液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别测定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游离的FF和Dox·HCl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中的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对获得的药物浓度进行拟合,试验结果为单方FF健康组以及复方FF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41±0.27 h、3.45±0.21 h和3.67±0.08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4.13±0.11μg/m L、4.08±0.09μg/m L和4.09±0.05μg/m L,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h)分别为91.86±4.52 h·μg/m L、105.52±1.46 h·μg/m L和115.05±1.88h·μg/m L;单方Dox·HCl健康组以及复方Dox·HCl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血浆中的Tmax分别为1.86±0.14 h、1.97±0.06 h和2.04±0.07 h,Cmax分别为3.63±0.14μg/m L、3.58±0.07μg/m L和3.60±0.09μg/m L,AUC24h分别为68.20±3.98 h·μg/m L、72.77±1.41h·μg/m L和73.29±1.05 h·μg/m L;单方FF健康组以及复方FF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肺泡液中的Tmax分别为3.14±0.10 h、2.90±0.05 h和3.07±0.01 h,Cmax分别为8.03±0.20μg/m L、8.87±0.08μg/m L和8.67±0.07μg/m L,AUC24h分别为144.22±1.98 h·μg/m L、172.75±2.52 h·μg/m L和180.22±3.13 h·μg/m L;单方Dox·HCl健康组以及复方Dox·HCl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肺泡液中的Tmax分别为2.19±0.05 h、2.72±0.03 h和2.68±0.03 h,Cmax分别为7.68±0.07μg/m L、7.91±0.09μg/m L和7.99±0.05μg/m L,AUC24h分别为133.26±4.43 h·μg/m L、126.96±3.70 h·μg/m L和169.82±4.38 h·μg/m L。在血浆和肺泡液中,FF及Dox·HCl在单方的健康组以及复方的健康组和患病组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着差异。Dox·HCl-FF注射剂对猪副猪嗜血杆菌在猪呼吸道的药动学研究试验选取12头体重20 kg左右的健康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用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接种感染仔猪,建立人工感染的仔猪患病模型。健康组和患病组均以20 mg/kg b.w.肌内注射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和肺泡灌洗液样品,用HPLC分别测定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游离的FF和Dox·HCl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中的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对获得的药物浓度进行拟合,得到复方FF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血浆中的Tmax分别为3.56±0.05 h和3.85±0.13 h,Cmax分别为4.18±0.05μg/m L和4.15±0.08μg/m L,AUC24h分别为104.38±3.29 h·μg/m L和111.51±1.79 h·μg/m L;复方Dox·HCl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血浆中的Tmax分别为1.91±0.07 h和2.16±0.05 h,Cmax分别为3.56±0.06μg/m L和3.65±0.06μg/m L,AUC24h分别为72.18±1.66 h·μg/m L和74.39±2.11 h·μg/m L;复方FF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肺泡液中的Tmax分别为3.39±0.06 h和3.41±0.18 h,Cmax分别为8.55±0.07μg/m L和8.33±0.07μg/m L,AUC24h分别为159.73±3.61 h·μg/m L和162.92±2.59 h·μg/m L;复方Dox·HCl健康组和患病组在肺泡液中的Tmax分别为2.99±0.07 h和3.08±0.05 h,Cmax分别为7.35±0.03μg/m L和7.24±0.04μg/m L,AUC24h分别为145.43±2.89 h·μg/m L和152.34±1.06 h·μg/m L。在血浆和肺泡液中,复方FF和Dox·HCl在健康组和患病组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着差异。3半体内PK-PD模型拟合和给药方案制定Dox·HCl-FF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半体内PK-PD模型拟合和给药方案制定将半体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浓度变化对数值与健康和患病组的AUC24h/MIC值通过Sigmoid Emax模型进行拟合,获得复方FF健康组和患病组的参数,当E分别取0、-3和-4时获得相应的抑菌、杀菌和根除作用的AUC24h/MIC值分别为3.94、15.99、28.63 h(复方FF健康组),5.61、18.83、32.68 h(复方FF患病组);复方Dox·HCl健康组和患病组的参数,E分别取0、-3、-4时的AUC24h/MIC值分别为0.78、10.32、24.06 h(复方Dox·HCl健康组),7.42、19.64、31.08 h(复方Dox·HCl患病组)。由于患病组PK-PD参数更高,抗菌效果更好,按照患病组的数据,通过剂量公式,得到患病组预防、治疗和根除的剂量分别为1.37、4.59和7.99 mg/kg(复方FF患病组),1.92、5.08和8.04 mg/kg(复方Dox·HCl患病组)。Dox·HCl-FF注射剂对猪副猪嗜血杆菌的半体内PK-PD模型拟合和给药方案制定将半体内副猪嗜血杆菌浓度变化对数值与健康和患病组的AUC24h/MIC值通过Sigmoid Emax模型进行拟合,获得复方FF健康组和患病组的参数,当E分别取0、-3和-4时获得相应的抑菌、杀菌和根除作用的AUC24h/MIC值分别为7.95、21.90、34.38 h(复方FF健康组),7.96、23.09、38.58 h(复方FF患病组);复方Dox·HCl健康组和患病组的参数,E分别取0、-3和-4时的AUC24h/MIC值分别为9.05、22.42、33.54 h(复方Dox·HCl健康组),9.27、23.73、37.70 h(复方Dox·HCl患病组)。由于患病组PK-PD参数更高,抗菌效果更好,按照患病组的数据,通过剂量公式,得到患病组的预防、治疗和根除剂量分别为1.07、3.11和5.21 mg/kg(复方FF患病组),1.34、3.42和5.43 mg/kg(复方Dox·HCl患病组)。Dox·HCl-FF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给药方案的制定为了更好的治愈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疾病,选出Dox·HCl-FF注射剂治疗这两种菌剂量中的较大者,即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剂量方案,然后为了既能达到治疗效果又能节约用药量的目的,选择Dox·HCl/FF联合用药成分中的较小剂量即FF的剂量作为最终剂量方案,最终得到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治疗和根除剂量依次为1.37、4.59和7.99 mg/kg。根据细菌生长动力学机制的PK-PD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治疗剂量下以24 h给药间隔,连续给药2天能达到预期疗效。
张凯睿[10](2020)在《地榆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肠埃希菌在兽医临床上可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愈来愈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对畜牧业以及人类的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威胁,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或耐药性抑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Longifolia(Bert.)Yüet Li的干燥根,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解毒,止血敛疮的功能,现代研究证明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试验进行了地榆抗菌活性部位筛选、抗菌活性部位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地榆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通过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制备地榆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地榆不同部位提取物,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地榆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提取物对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强,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强。(2)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消除研究:采用联合棋盘法测定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效果,并检测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率,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主要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呈协同作用,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消除率为3.1%,耐药消除子对美罗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机制:通过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AKP)检测法、SDS-PAGE等方法观察与检测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形态、AKP、DNA泄露和总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总蛋白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二、β-内酰胺酶测定进展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β-内酰胺酶测定进展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功能性DNA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耐药菌计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耐药菌及其危害概述 |
1.1.1 耐药菌概述 |
1.1.2 耐药菌的危害 |
1.1.3 耐药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1.2 耐药菌检测方法概述 |
1.2.1 传统培养法 |
1.2.2 检测基因法 |
1.2.3 其他检测方法 |
1.3 生物大分子标志物概述 |
1.3.1 蛋白质类标志物概述 |
1.3.2 RNA类标志物概述 |
1.4 高灵敏生物传感平台概述 |
1.4.1 针对蛋白质标志物的生物传感平台 |
1.4.2 针对RNA标志物的生物传感平台 |
1.5 计数检测方法概述 |
1.5.1 噬菌体计数 |
1.5.2 量子点计数 |
1.5.3 有机染料计数 |
1.5.4 光子上转换纳米颗粒计数 |
1.5.5 荧光纳米颗粒计数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1.1 β-内酰胺酶的常用检测方法 |
2.1.2 酶联免疫法概述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验证3D DNA颗粒合成 |
2.3.2 3D DNA颗粒总数及所含DNA单体数定量 |
2.3.3 验证抗体-DNA寡核苷酸(d Ab DO)生物缀合物的合成 |
2.3.4 3D DNA表面负载量测定 |
2.3.5 3DMCA工作原理 |
2.3.6 检测方法的动力学分析 |
2.3.7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2.3.8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
2.3.9 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在耐药菌检测中的应用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3.2.2 细菌耐药性分析 |
3.2.3 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3.2.4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3.2.5 临床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3.2.6 检测方法对临床菌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在micro RNA检测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1.1 miR-21 概述 |
4.1.2 miR-21 的检测方法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3DMCA工作原理 |
4.3.2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分析 |
4.3.3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4.3.4 RT-PCR定量分析 |
4.3.5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
2.1.2 标本混样、分组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临床细菌标本的培养 |
2.2.2 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 |
2.2.3 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 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
2.3.1 差异蛋白分析 |
2.3.2 聚类层次分析 |
2.3.3 功能分析 |
2.3.4 KEGG Pathway分析 |
2.3.5 PPI网络构建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代谢组学分析 |
3.2.2 数据分析 |
3.3 质量控制 |
3.3.1 过程质控 |
3.3.2 数据质控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主成成份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 |
4.1 蛋白质学和代谢组学的关联性分析 |
4.1.1 相关性分析 |
4.1.2 KEGG Pathway分析 |
4.1.3 相关性网络图构建分析 |
4.2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色谱分析 |
4.3.2 方法学研究 |
4.3.3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GLO1对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材料、试剂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大肠埃希菌培养 |
5.2.2 大肠埃希菌总DNA提取及质检 |
5.2.3 大肠埃希菌DNA文库构建 |
5.2.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
5.2.5 耐药菌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5.2.6 构建候选基因GLO1敲除菌落 |
5.2.7 过表达质粒构建 |
5.2.8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 |
5.3 实验结果 |
5.3.1 耐药菌筛选 |
5.3.2 11号耐药菌DNA提取质检结果 |
5.3.3 文库大小测定结果 |
5.3.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结果 |
5.3.5 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
5.3.6 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种构建结果 |
5.3.7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结果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研究进展 |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现状 |
1.2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治疗现状 |
1.2.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
1.2.2 对耐细胞病变效应和粘菌素大肠埃希菌的处理 |
1.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 |
1.3.1 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
1.3.2 靶标位点突变 |
1.3.3 外排泵机制 |
1.3.4 酶解作用 |
1.4 蛋白组学在细菌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1 多重反应监测技术(SRM)检测病原菌库 |
1.4.2 监测细菌代谢过程 |
1.4.3 探索细菌致病性机制 |
1.4.4 探索细菌抗药机制 |
1.4.5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诊断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应用 |
1.5.1 菌株定量分析 |
1.5.2 细菌酶活性的代谢组学分析 |
1.5.3 揭示细胞内部调节机制 |
1.5.4 微观测量代谢状态 |
综述2 GLO1对疾病和微生物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 GLO1对人类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1 GLO1对精神类疾病的调节机制 |
2.1.2 GLO1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
2.1.3 GLO1对衰老的机制研究 |
2.1.4 GLO1对肿瘤的调节机制 |
2.2 GLO1在微生物方面的作用 |
2.2.1 GLO1对真菌的作用机制 |
2.2.2 GLO1对细菌的作用机制 |
2.2.3 GLO1对原虫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性 |
1.1.1 抗生素发展史 |
1.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1.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 |
1.1.4 β-内酰胺酶 |
1.2 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菌的检测 |
1.2.1 比色法 |
1.2.2 荧光探针法 |
1.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3.1 经典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1.3.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筛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探针的合成 |
2.2.3 样品的配制 |
2.2.4 最低检测限 |
2.2.5 基本光学性质测试方法 |
2.2.6 酶浓度的滴定 |
2.2.7 酶动力学实验方法 |
2.2.8 半抑制浓度(IC50)测试方法 |
2.2.9 TEM-1和Amp C Bla的最低检测限(LOD)测试方法 |
2.2.10 抑菌性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探针的光谱性质研究 |
2.3.2 酶浓度的滴定 |
2.3.3 酶动力学实验 |
2.3.4 TEM-1和Amp C Blas最低检测限(LOD) |
2.3.5 探针分子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功能的验证 |
2.3.6 抑菌性实验结果 |
2.3.7 探针的水解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筛选抗生素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探针的合成 |
3.2.3 样品的配制 |
3.2.4 基本光学性质测试方法 |
3.2.5 酶浓度的滴定 |
3.2.6 酶动力学实验方法 |
3.2.7 最低检测限(LOD)测试方法 |
3.2.8 抑菌性实验方法 |
3.2.9 不同药物与IP-1作用情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针IP-1和IP-2的光谱性质研究 |
3.3.2 酶浓度的滴定结果 |
3.3.3 酶动力学实验 |
3.3.4 最低检测限(LOD) |
3.3.5 抑菌性实验结果 |
3.3.6 作用机理验证 |
3.3.7 不同药物与IP-1作用结果 |
3.3.8 抑菌性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诊疗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探针的合成 |
4.2.3 样品的配制 |
4.2.4 基本光学性质测试方法 |
4.2.5 探针对pH的考察测试方法 |
4.2.6 TDA-34和TDA-23 直接与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作用研究 |
4.2.7 发光机制研究 |
4.2.8 抑菌性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探针的光谱性质研究 |
4.3.2 探针对pH的考察 |
4.3.3 原因探索 |
4.3.4 抑菌性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及抗金葡菌药物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 |
1.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
第二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
2.1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
2.2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
2.3 头霉素研究进展 |
2.4 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3及NAC-19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及临床分离菌株的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的体外抗菌作用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后肢股部感染的治疗作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联合异牡荆苷对金葡菌肺炎治疗作用及初步机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抗MRSA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
1 金葡菌感染 |
2 金葡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2.1 β-内酰胺酶介导的金葡菌耐药性 |
2.2 PBP2a介导的金葡菌耐药性 |
3 抗金葡菌治疗 |
3.1 传统抗菌治疗 |
3.2 联合治疗策略 |
第二章 茶黄素的研究进展 |
1 化学性质 |
2 药理作用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降血脂作用 |
2.3 抗炎作用 |
2.4 抗肿瘤作用 |
2.5 防治心血管疾病 |
2.6 抗菌抗病毒作用 |
2.7 防治牙周炎作用 |
第三章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 蛋白质组学的定义 |
2 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性 |
3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研究上的应用 |
3.1 细菌蛋白质组学常用的方法 |
3.2 蛋白质组学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茶黄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 USA300的抗菌作用 |
2.2 茶黄素联合头孢噻呋对临床分离MRSA的抗菌作用 |
2.3 杀菌曲线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茶黄素联合头孢噻呋对小鼠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小鼠金葡菌肺炎模型的建立 |
2.2 头孢噻呋浓度的确定 |
2.3 茶黄素浓度的确定 |
2.4 体内联合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茶黄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金葡菌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蛋白质鉴定结果 |
2.2 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2.3 差异蛋白质聚类分析 |
2.4 GO注释与KEGG通路分析 |
2.5 差异表达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
2.6 协同机制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
2.7 茶黄素处理对USA300 PBP2a蛋白和β-内酰胺酶表达的影响 |
2.8 RT-PCR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茶黄素处理组中上调的蛋白 |
附录2 茶黄素处理组中下调的蛋白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蛙源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碳青霉烯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伊丽莎白菌概况 |
1.1.1 伊丽莎白菌的分类学及其历史溯源 |
1.1.2 伊丽莎白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伊丽莎白菌的鉴定方法 |
1.2.1 生理生化的鉴定方法 |
1.2.2 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 |
1.2.2.1 基于管家基因的物种鉴定 |
1.2.2.2 基于PCR及其衍生技术的物种鉴定 |
1.2.2.3 基于全基因序列的物种鉴定 |
1.2.3 MALDI-TOF MS |
1.3 伊丽莎白菌分型方法 |
1.3.1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
1.3.2 基于PCR反应的分型技术 |
1.3.3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分型技术 |
1.4 伊丽莎白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
1.4.1 耐药性 |
1.4.2 耐药机制 |
1.5 伊丽莎白菌的致病性 |
1.5.1 伊丽莎白菌与人类临床感染 |
1.5.2 伊丽莎白菌与动物疫病 |
1.5.3 伊丽莎白菌的致病机理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样品信息 |
2.3 方法 |
2.3.1 样品的处理及病原检测 |
2.3.2 优势菌的鉴定 |
2.3.3 代表菌株的回归感染实验 |
2.3.4 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
2.4 结果 |
2.4.1 采样情况和患病蛙症状观察 |
2.4.2 病原检测结果统计 |
2.4.3 优势菌的鉴定 |
2.4.4 人工感染结果 |
2.4.5 组织病理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分析 |
2.5 讨论 |
2.5.1 蛙歪头病病原的鉴定 |
2.5.2 米尔伊丽莎白菌对蛙的致病性 |
第三章 米尔伊丽莎白菌FL160902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3.2.2 全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序列组装 |
3.2.3 FL160902完整基因组注释与分析 |
3.2.4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伊丽莎白菌分类学研究 |
3.2.5 不同来源E.miricola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3.3 结果 |
3.3.1 E.miricolaFL160902 全基因组测序 |
3.3.2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伊丽莎白菌属分类学研究 |
3.3.3 不同来源E.miricola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3.4 讨论 |
3.4.1 FL160902基因组特性 |
3.4.2 伊丽莎白菌分类学研究 |
3.4.3 不同来源E.miricola菌株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
第四章 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PFGE分型 |
4.3.2 Rep-PCR分型 |
4.4 结果 |
4.4.1 PFGE分型 |
4.4.2 Rep-PCR分型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两种新型碳青霉烯酶变异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菌株及质粒 |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5.3.2 两个新型碳青霉烯酶功能的验证 |
5.4 结果 |
5.4.1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5.4.2 两个新型碳青霉烯酶功能的验证结果 |
5.5 讨论 |
第六章 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酶的分子多样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原始报道中菌株的溯源与重鉴定 |
6.3.2 序列的提取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6.3.3 代表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功能验证 |
6.3.4 碳青霉烯酶等位基因名称的获取和序列上传 |
6.4 结果 |
6.4.1 原始报道中菌株的溯源与重鉴定 |
6.4.2 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酶的多样性研究 |
6.4.3 代表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耐药功能验证 |
6.4.4 BlaB和 BlaGOB进化树与物种树的比较 |
6.5 讨论 |
6.5.1 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酶多样性 |
6.5.2 碳青霉烯酶变异体在伊丽莎白菌不同物种中的分布 |
6.5.3 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伊丽莎白菌中的水平转移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补充实验材料和数据 |
附录 II 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9)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2.2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2.3 氟苯尼考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
1.2.4 盐酸多西环素药效学与药动学研究 |
1.2.5 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1.1 药品 |
2.1.2 试剂 |
2.1.3 药物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动物与菌种 |
2.3.1 动物 |
2.3.2 菌种 |
2.4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4.1 FF、Dox·HCl、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MIC的测定 |
2.4.2 FF、Dox·HCl、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MIC的测定 |
2.5 致病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选择 |
2.5.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鉴定 |
2.5.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小鼠毒力实验 |
2.6 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的选择 |
2.6.1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鉴定 |
2.6.2 副猪嗜血杆菌小鼠毒力实验 |
2.6.3 联合抗菌活性的测定 |
2.7 FF、Dox·HCl、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2.7.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7.2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2.7.3 耐药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 |
2.7.4 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 |
2.7.5 杀菌曲线的绘制 |
2.8 FF、Dox·HCl、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2.8.1 副猪嗜血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8.2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2.8.3 耐药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 |
2.8.4 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 |
2.8.5 杀菌曲线的绘制 |
2.9 FF、Dox·HCl、Dox·HCl/FF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2.9.1 FF和 Dox·HCl在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HPLC方法的建立 |
2.9.2 FF、Dox·HCl、Dox·HCl/FF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实验 |
2.9.3 尿素氮(BUN)检测 |
2.9.4 FF和 Dox·HCl在肺泡液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2.10 数据处理与PK-PD模型的拟合 |
2.10.1 药动学数据处理 |
2.10.2 半体内PK-PD模型的拟合 |
2.10.3 给药方案的制定 |
3 结果 |
3.1 MIC测定结果 |
3.1.1 FF、Dox·HCl和 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测定结果 |
3.1.2 FF、Dox·HCl、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的MIC测定结果 |
3.2 致病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选择 |
3.2.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鉴定 |
3.2.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小鼠毒力实验 |
3.3 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的选择 |
3.3.1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鉴定 |
3.3.2 副猪嗜血杆菌小鼠毒力实验 |
3.3.3 FF、Dox·HCl、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联合抗菌活性结果 |
3.4 FF、Dox·HCl、Dox·HCl/FF对致病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药效学试验 |
3.4.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的生长曲线 |
3.4.2 FF、Dox·HCl和 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 的药敏实验结果 |
3.4.3 FF、Dox·HCl和 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 的体外杀菌曲线和半体内杀菌曲线 |
3.4.4 FF、Dox·HCl、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BW1 的抗菌后效应 |
3.5 FF、Dox·HCl和 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体外药效学试验 |
3.5.1 副猪嗜血杆菌55的生长曲线 |
3.5.2 FF、Dox·HCl和 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55的MIC、MBC以及体外MPC的测定 |
3.5.3 FF、Dox·HCl以及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55 的体外杀菌曲线和半体内杀菌曲线 |
3.5.4 FF、Dox·HCl以及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55 的抗菌后效应 |
3.6 FF、Dox·HCl和 Dox·HCl/FF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3.6.1 Dox·HCl和 FF在猪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HPLC定量分析方法学 |
3.6.2 FF、Dox·HCl、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 |
3.6.3 FF、Dox·HCl以及Dox·HCl/FF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猪肺泡灌洗液中的药动学 |
3.6.4 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 |
3.6.5 Dox·HCl/FF注射剂对副猪嗜血杆菌在猪肺泡液中的药动学 |
3.7 Sigmoid Emax PK-PD模型 |
3.7.1 Dox·HCl/FF注射剂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猪肺泡液中的PK/PD参数值 |
3.7.2 Dox·HCl/FF注射剂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半体内PK-PD模型的拟合 |
3.7.3 Dox·HCl/FF注射剂对副猪嗜血杆菌在猪肺泡液中的PK/PD参数值 |
3.7.4 Dox·HCl/FF注射剂对副猪嗜血杆菌半体内PK-PD模型的拟合 |
3.7.5 Dox·HCl/FF注射剂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给药方案的确定 |
4 讨论 |
4.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强致病性菌株的筛选 |
4.2 Dox·HCl/FF对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效学研究 |
4.3 Dox·HCl-FF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4 Dox·HCl-FF注射剂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半体内PK-PD模型的拟合 |
4.5 给药方案的分析 |
5 全文总结 |
6 文献综述 兽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 PK-PD 研究进展 |
6.1 联合用药 |
6.2 PK/PD |
6.2.1 PK/PD介绍 |
6.2.2 抗菌药物PK/PD的分类及对给药方案的指导 |
6.3 联合用药的PK/PD进展 |
6.3.1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 |
6.3.2 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 |
6.3.3 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类/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的PK/PD研究 |
6.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研究生简介 |
附录 B-相关数据 |
(10)地榆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畜牧业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 |
1.2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 |
1.1.1 抗生素结合靶点结构改变 |
1.1.2 产生对抗生素的灭活酶或钝化酶 |
1.1.3 主动外排系统活跃 |
1.1.4 细菌外膜通透性的改变 |
1.1.5 质粒介导的耐药 |
1.3 中药抗耐药菌的研究 |
1.3.1 中药对耐药菌的直接抑制作用 |
1.3.2 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的抗耐药菌作用 |
1.3.3 耐药性消除作用 |
1.4 地榆的研究进展 |
1.4.1 地榆的化学成分 |
1.4.2 地榆的药理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地榆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及抗菌活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地榆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2.2.2 地榆部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消除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药敏试验 |
3.2.2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耐药性消除试验 |
3.3 讨论 |
3.3.1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药敏试验 |
3.3.2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耐药性消除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2.2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形态的影响 |
4.2.3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细胞壁的影响 |
4.2.4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2.5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总蛋白合成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β-内酰胺酶测定进展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源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 刘文杰,谢栋栋,朱建宁,张新国,冯再平. 军事医学, 2021(06)
- [2]功能性DNA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耐药菌计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马刘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4]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D]. 马鹤. 吉林大学, 2020(03)
- [5]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D]. 余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D]. 田莉莉. 吉林大学, 2020(01)
- [7]茶黄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协同抗MRSA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 钟灵. 吉林大学, 2020(01)
- [8]蛙源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碳青霉烯酶多样性研究[D]. 胡瑞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9]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注射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D]. 袁园园.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地榆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D]. 张凯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