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预处理对水产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马文艺[1](2021)在《豌豆酸奶制备工艺及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基酸奶又称为非乳酸奶(Non-dairy yoghurt),是目前风靡全球的植物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豌豆与大豆相比具有更明显的自然生态属性,某些方面的营养价值比大豆更有优势,高品质的豌豆酸奶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由于豌豆异味及豌豆蛋白质组成等方面问题,导致国内还没有市场认可的豌豆酸奶产品。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很少以豌豆浆基料发酵制备豌豆酸奶,而植物浆液是大多数植物基酸奶的起始原料。本课题着重考察豌豆原料预处理对豌豆浆及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发酵剂及发酵工艺条件对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豌豆酸奶的工艺开发提供依据。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以未经处理的豌豆为原料提取浆液并进行乳酸菌发酵,然后与豆浆和大豆酸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豌豆浆和豆浆均具有乳酸菌可发酵性,但是豌豆浆具有更强的p H缓冲能力,到达相同的发酵终点(p H 4.7)时,豌豆酸奶的酸度比大豆酸奶高10°T。豆浆和大豆酸奶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显着低于豌豆浆和豌豆酸奶,其中豌豆浆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是豆浆的4.9倍,而大豆酸奶的滋味和气味评分均高于豌豆酸奶(p<0.05)。当豌豆浆和豆浆混合发酵时,随着豆浆比例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发酵特性变差,但发酵产物的质构特性更好,颜色、气味和滋味评分更高。当豆浆和豌豆浆混合比例达到3:1时,发酵产物的感官评分接近于大豆酸奶。接着考察了豌豆预处理对豌豆浆、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干豌豆分别用碱性水浸泡(A)、干法脱皮-碱性水浸泡(B)、沸水漂烫-脱皮-碱性浸泡(C)以及沸水漂烫-脱皮-碱性浸泡-去胚芽(D)4种方式进行处理后制备豌豆浆。考察了处理方式对豌豆浆基本成分、蛋白质组成、挥发性风味、发酵特性及不同豌豆酸奶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和感官评价的影响。发现豌豆浆D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含量最低,为29.78μg/L。与未经处理豌豆相比,沸水烫漂-脱皮-碱性浸泡-去胚芽(方法D)处理后,豌豆浆的挥发物总含量下降了95.63%。在选择方法D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发酵剂及发酵工艺对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碳、氮源添加对豌豆酸奶品质的影响,发现蔗糖、葡萄糖和大豆肽能提高豌豆浆发酵基料的发酵产酸速率(达到发酵终点仅需4 h)。随后,对比了6种直投式商业发酵剂在豌豆浆基料中的发酵情况,发现发酵特性、酸奶质构和感官评价随发酵剂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考察了发酵基料蛋白质浓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现蛋白质浓度与酸奶的质构参数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97)。且蛋白质浓度越高,到达发酵终点p H(4.7)时的豌豆酸奶可滴定酸度也越高。添加缓冲盐可使发酵终点豌豆酸奶的酸度至少提高15°T,当添加量为0.1%磷酸氢二钠和0.1%柠檬酸钠时,豌豆酸奶中乳酸菌活菌数是对照组的2倍。最后,提出了基于沸水漂烫-脱皮-碱性浸泡-去胚芽豌豆处理方法的豌豆酸奶工艺流程,给出了物料衡算和加工副产物的组成及回收利用建议。
王宇凡[2](2021)在《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麻又称汉麻、线麻,我国是全球火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在火麻籽的综合利用方面尚缺乏研究。火麻籽含有丰富且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水媒法在高油高蛋白油料加工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因此,本论文以脱皮火麻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适用的预处理方法与水酶法加工工艺,在降低加工水耗和酶用量的同时,达到最大幅度提取油脂并回收火麻蛋白的目标。首先通过前期预实验确定超声波、柠檬酸浸泡和超声酸浸复合处理三种预处理方式。研究发现对火麻籽进行酸浸超声的复合处理后,清油得率提高至82.23%,不仅油脂在乳状液中的分布下降至12.30%,渣相残油率也从单一酸浸处理的4.23%下降至2.14%。在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约有68.54%的蛋白分布在水相,渣相约有30.92%的蛋白。酸浸超声预处理组经精细粉碎后平均粒径减小到12.13μm。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结果分析,细胞结构和油脂蛋白复合体遭到破坏,油脂体大量聚集。实验结果证明酸浸超声预处理适合作为新型水酶法的预处理条件。接着以清油提取率和油脂残留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对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和水酶法工艺进行优化。预处理工艺优化结果为:超声波功率为200 W,超声时间为40 min,柠檬酸浓度为0.4 mol/L,干燥温度为40℃。对水酶法进行工艺优化的结果为:料液比(w/v)1:3,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乳状液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破乳,破乳率可达98.34%。经最佳工艺多次验证,最终总油脂提取率可达到95.36%。然后对酸浸超声水酶法提取得到的火麻油进行品质分析及保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浸超声水酶法未对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造成影响,且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仅为0.071%;油脂中生育酚和甾醇等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753.01 mg/kg和2817.93mg/kg。采用Schaal加速保藏实验研究火麻油的贮藏稳定性,抗氧化剂TBHQ的添加对火麻油氧化起到显着抑制作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火麻油特征挥发性成分萜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火麻油保留了更多的特征风味化合物,酸浸超声预处理未造成风味成分的损失。最后对水酶法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火麻蛋白进行了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溶解度高于火麻粕蛋白。Osborne分级结果表明,火麻水相蛋白中绝大部分是球蛋白(66.14%),火麻粕蛋白中主要成分是谷蛋白(61.47%)。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的火麻蛋白主要集中在水相,故通过圆二色谱和内源荧光光谱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表明酸浸超声处理使α-螺旋比例增加至31.17%,β-折叠比例减少至11.21%,更多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比较了各组火麻蛋白的性能,对于火麻水相蛋白,酸浸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同时改善了持油性和乳化活性,分别为7.14 g/g和45.77 m2/g;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的火麻粕蛋白具有较高的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分别为72.44%、125.69%和88.96%,且酸浸超声预处理未对其造成显着影响。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研究火麻蛋白的消化特性,火麻水相蛋白的可溶性氮释放量高于火麻粕蛋白,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酸浸超声预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火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其可溶性氮释放量最高达到90.33%。综上所述,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能够高效地同时提取火麻油和火麻蛋白,油脂和蛋白产品品质优良,并且降低了水耗和酶制剂用量,有效控制了成本,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火麻籽加工工艺。
姜松[3](2021)在《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文中指出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等,具有单个个体大、产量高、养殖利润大等特点,是世界主要养殖的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养对虾品种。近年来,由于鱼粉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缺乏以及鱼粉价格的逐年攀升,斑节对虾养殖产业中饲料成本逐年加大,这严重压低了斑节对虾养殖的利润,制约了我国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合粗饲料(饲料中含有的鱼粉蛋白较低)养殖的斑节对虾优良新品种系,对我国斑节对虾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遗传育种工作中,准确估计不同家系的育种值,是开展良种选育的基本保证。分析不同家系在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转录组特性及肠道菌群结构,估计选育家系经济性状的表型和内在分子机制相关性,是遗传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工作基础。本论文首先进行了不同含量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专门化家系,通过对家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以及遗传参数的估计,获得优良家系;利用F1代核心育种群体,构建F2代家系并进行遗传参数评估和形态差异分析,计算了斑节对虾耐粗饲料新品系F2代的育种值并通径分析方法分析F2代表型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体质量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贡献率;对筛选到的特定家系进行了不同饵料组间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耐粗饲料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进行了特定家系的肠道菌群分析,比较了不同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特定菌群菌群及多样性特点。具体结果如下:(1)以斑节对虾(0.85±0.02g)为试验对象,进行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饲料利用、肝胰腺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斑节对虾配合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根据斑节对虾营养需求,设计5种与对照饲料(饲料中鱼粉含量为30%)等氮等能饲料,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用量分别为5%、10%、15%、20%、25%,分别替代16.67%、33.33%、50%、66.67%、83.33%的鱼粉,试验结果显示:在对虾饲料总蛋白含量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其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使用2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分别为206.27±12.09%、2.01±0.14%、60.83±2.05%、62.03±5.38%、2.08±0.2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6.67%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斑节对虾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这为进一步进行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筛选奠定了数据基础。(2)利用试验一得到的最佳替代比例,制作了对照组(鱼粉含量为30%)和试验组(鱼粉含量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含量为20%)两种饵料,以用36个斑节对虾家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在两种不同蛋白水平饲料下的生长测试,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在相同饲料中,不同斑节对虾家系收获体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在绝对增重率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表现最优家系比最差家系分别高出97.16%和95.46%。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下,斑节对虾平均存活率差异显着,分别为80.59%和77.88%。在生产性能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家系产量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高出100%和124.44%。10号和6号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均排在前10%,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试验的研究结果为耐粗饲料养殖的斑节对虾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数据和材料基础。(3)本研究建立了36个斑节对虾家系,每个家系选取150尾斑节对虾,在对照组(Diet A,鱼粉蛋白水平为30%)和试验组(Diet B,鱼粉蛋白水平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水平为20%)两种饵料下混养56 d,分析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G×E互作效应。斑节对虾在Diet A组的生长性能优于Diet B组。在正常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体质量遗传力估计值为0.53±0.12,在试验组中为0.39±0.09,属高遗传力;存活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38和0.22,也表现为中高遗传力水平。两个饲料组间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G×E互作效应均表现为高度遗传相关(0.84-0.92),G×E方差组分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比值均小于0.5,G×E效应均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斑节对虾的生长和存活性状在种饲料下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基因型与饵料条件的互作效应并不显着,由此认为在饲料鱼粉蛋白水平10%-30%的范围内,不需要针对不同的饵料条件建立不同的选育系。(4)采用全人工定向交尾方式,于2020年构建了15个斑节对虾第二代耐粗饲料品系的全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性状数据测定及遗传参数评估。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52-47.53%,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斑节对虾F2代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25±0.03)-(0.41±0.13),属中、高度遗传力。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8±0.11)和(0.41±0.13)。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评估结果均为高度正相关,其中体质量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最高,为0.99,头胸甲宽和第一腹节高的遗传相关性最低,为0.71。生长性状表型数据间均呈显着相关,属中、高度相关。综上:斑节对虾F2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采用家系选育结合个体选育可获得较好的选育效果;生长性状间呈高度遗传正相关,可选择将体长和体质量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中,其余的生长性状通过正遗传相关可获得间接选育效果,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5)开展了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对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转录组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家系间比较),有58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20个,下调表达基因66个。进一步分析,获得差异最显着的Top 10 GO注释条目。结果表明,差异富集基因最显着的基因群主要涉及“蛋白质转运”、“蛋白质消化吸收”、“脂质吸收”等生物过程,“钙离子结合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等信号转导的相关分子功能,位于“胞外区”、“细胞连接”等细胞部位。显着富集的KEGG调控通路也多为集中在蛋白质转运相关,包括“钙通路”、“谷氨酸能突触传导”等方面。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相关受体、调控蛋白及亚单位,吸收渗透调节中的各类通道蛋白、转运体,应激应答设计各类调控因子及酶等。(6)利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构建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下两个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肠道样品肠道菌群的基因测序文库,分析比不同鱼粉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在属的水平下,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菌属分布情况存在差异,高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是醋酸杆菌(Cetobacterium)、幽门螺旋菌(Paeniclostrdium)和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等,而低鱼粉蛋白饲料组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肠杆菌(Enterovibrio)和假单胞菌(Plesiomonas)等。从不同家系间比较分析的结果来看,X家系斑节对虾肠道的优势菌门分别是变形菌门(58.23%)和厚壁菌门(31.75%),其他菌门丰度较低(5.00%以下),Y家系以拟杆菌门(57.12%)和梭杆菌门(22.54%)为主。X家系中与营养代谢和生长相关的厚壁菌门显着增加,通过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有望提高斑节对虾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对低鱼粉水平饲料的利用率。
马卉佳[4](2021)在《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浆生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鱼粉资源短缺且价格昂贵,使得饲料成本不断攀升,急需寻找优质廉价的新蛋白源。目前家禽副产物中的鸡骨架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年均产新鲜鸡骨架近400万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鸡骨架通过酶解处理可获得优质廉价的功能性蛋白源,即酶解鸡浆,其含有大量的肽类和部分游离氨基酸,营养价值全面。研究表明,酶解鸡浆因富含多肽而具有抗高血压、抗氧化、抗菌以及促进钙吸收等生物活性与功能。为此,本实验旨在通过生长、体组成、血浆生化、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健康等指标,探讨酶解鸡浆在大口黑鲈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1、两种不同工艺的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用添加0%(CON)、3.5%的鱼溶浆(FSH)、3.5%的1号酶解鸡浆(EHC-1)、3.5%的2号酶解鸡浆(EHC-2)配置成4组等氮(50%)等脂(12%)的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养殖大口黑鲈(初均重为8.22±0.15g)90天。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酶解鸡浆可显着促进大口黑鲈生长,EHC-1组和EHC-2组的终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着高于FSH组和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摄食率(FR)和肥满度(CF)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EHC-1组和EHC-2组的全鱼粗蛋白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粗脂肪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各实验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无显着差异。不同工艺的酶解鸡浆会影响大口黑鲈的血浆生化指标,其中EHC-2组血浆中的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着低于FSH组(P<0.05),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的肝细胞形态轮廓清晰、肝细胞核索明显,肝脏未见明显损伤。EHC-2组的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高于FSH组和对照组,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FSH组和对照组(P<0.05)。此外,EHC-2组中肠的肠绒毛和杯状细胞数量多于其它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最高,其中鲸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丰度上调,而支原菌属、链球菌属等有害菌丰度下调。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酶解鸡浆通过改善肠道结构、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提高蛋白质效率,进而促进大口黑鲈生长。其中2号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健康的促进效果最佳,其作为大口黑鲈饲料的蛋白源是可行的。2、探究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饲料的蛋白节约效应。在一种大口黑鲈应用饲料(CP 50%,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3.5%的2号酶解鸡浆,通过降低鸡肉粉的添加量分别降低1%、2%饲料蛋白水平配制成D0(CP 50%,对照组)、D1(CP 49%)、D2(CP 48%)等3种等脂(EE 12%)的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养殖大口黑鲈(初均重为7.34±0.22g)90天。结果显示,D1组的FBW、WGR和SGR显着高于对照组和D2组(P<0.05),D2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各实验组中大口黑鲈的粗蛋白、蛋白沉积率(PDR)以及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D2组的脏体比(VSI)、肠脂系数(MFI)和粗脂肪、脂肪沉积率(FRR)显着高于D1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发现,D1组和D2组大口黑鲈血浆中TC、TG含量和ALT、AS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D1组和D2组大口黑鲈肝细胞形态轮廓逐渐清晰,肝细胞索逐渐明显。D1组和D2组肝脏中SOD、CA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D1组中肠绒毛的后肠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D1组肠道的SOD、CA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酶解鸡浆后通过降低鸡肉粉来降低大口黑鲈饲料适宜蛋白水平是可行的,降低2%饲料蛋白水平不会影响鱼类的生长性能和健康。在添加酶解鸡浆的饲料上降低1%蛋白水平,可以改善大口黑鲈的肝脏和肠道健康,获得更好的生长性能。
魏枭[5](2021)在《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饲料原料,也是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鉴于我国已在采用转基因大豆作为食品、饲料等加工原料,转基因大豆的安全管理将需要不断加强,大豆溯源性监管也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传统的蛋白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维生素E定量检测方法多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和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针对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近年来出现的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技术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等在THz频段都有很多特征吸收峰,这些吸收特性是这些物质独一无二的指纹吸收谱,所以THz光谱技术对探测物质结构存在的微小差异和变化非常灵敏,可以用于这些物质的鉴别和定量检测。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THz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的快速且准确的鉴别方法。同时,如何实现THz光谱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维生素E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对于不同化学成分THz吸收光谱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化学成分在THz频段的吸收峰位置了解也非常有限。从微观的角度,如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出大豆中维生素E的吸收峰位置,并且根据吸收峰位置进行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的特征谱区选择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为了监控转基因大豆的进口,确定大豆产地,完善大豆中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基于THz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成为现今最迫切的任务。本论文主要基于THz光谱对大豆的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方法研究,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THz频域光谱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利用THz频域光谱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样品进行鉴别,分析样品的THz频域光谱特性和差异,建立基于THz频域光谱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模型(简称转基因鉴别模型)。之后,再对基于THz频域光谱和光谱谱区优化算法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Hz频域光谱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是可行性的。与其它两种转基因鉴别模型相比,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转基因鉴别模型结合一阶导数预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验证结果。其总鉴别正确率为96.49%(其中转基因正确率为100%,非转基因正确率为93.55%),鉴别所需时间为33.87秒。光谱谱区优化算法对通过THz频域光谱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总准确率和速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经过优化谱区范围和均值中心化预处理后,网格搜索-支持向量机转基因鉴别模型的总鉴别正确率为98.25%(其中转基因正确率为96.15%,非转基因正确率为100%)。这说明此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手段。(2)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方法研究。研究不同产地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差异,对样品THz频域光谱进行分析,选取最优的建模谱区范围,充分利用光谱数据内含有的相关信息有效地进行产地鉴别,提出一种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i PLS)优化选取谱区范围(选谱)后的THz频域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3种典型产地(阿根廷、美国和中国)大豆是可行的。经过i PLS选谱和标准化预处理后,人工蜂群算法-支持向量机大豆产地鉴别模型总鉴别正确率达到94.74%。这说明经过i PLS选谱和合适的光谱预处理后,THz频域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用于鉴别大豆产地。(3)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分析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研究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与THz吸收光谱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与传统的蛋白质检测方法进行对比。之后,再利用不同的数据降维算法结合THz吸收光谱,降低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检测时间,同时保证定量检测模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保持不变或有一定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合适的光谱预处理和蛋白质定量检测建模算法后,可以使用THz吸收光谱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通过标准正态变量结合二阶导数预处理后,基于THz吸收光谱的人工蜂群算法-支持向量回归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elated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 set,Rp),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 set,RMSEP),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9659,1.3085%,3.5334%。经过合适的数据降维算法后,使用THz吸收光谱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是可行的。数据降维算法相较于光谱预处理在结合THz吸收光谱后,定量检测大豆中蛋白质更快速更准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定量检测模型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降维后的Rp,RMSEP,RSD和运算所需时间分别是0.9677,1.2467%,3.3664%,53.51秒。这表明此方法对THz吸收光谱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农产品和食品中蛋白质具有重要意义。(4)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THz吸收光谱和数据降维算法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分析各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解释验证结果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分别找出酸价和过氧化值最佳的定量检测模型和数据降维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LDA降维后,基于THz吸收光谱的BPNN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仍能取得最佳的验证结果。大豆中酸价定量检测模型最佳的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elated coefficient of correction set,Rc),Rp和RMSEP分别为0.8029,0.7421和0.3605 mg/g,大豆中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最佳的Rc,Rp和RMSEP分别为0.8945,0.7633和0.5297 mmol/Kg。虽然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可以快速检测大豆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但该定量检测模型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此方法对THz吸收光谱定量检测农产品与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有一定参考价值。(5)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研究。分析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的可行性,同时确定模拟水平参数和吸收峰位置的相对误差。其次,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大豆中维生素E(α、γ、δ-生育酚)的吸收峰位置。之后,探索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最终,建立定量检测模型并进行结果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是可行的,同时也确定了模拟水平参数为B3LYP/6-31+g(d,p)和吸收峰位置实际相对误差为2.3155%。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出大豆中维生素E的吸收峰位置,发现在0.1-1.5 THz频段有四个较明显的吸收峰,位置分别为0.8862、0.9367、1.0296和1.1429 THz。通过本文提出的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对大豆THz吸收光谱进行选取。最终,经二阶导数预处理后,ABC-SVR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模型的Rp和RMSEP为0.8241和1.3562 mg/g。该结果准确性虽有一定提升,但若想应用于实际,其准确性还需提升。虽然如此,此方法还是对定量检测混合物中某种化学成分(具有具体分子式)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帮助。本论文围绕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问题,提出了基于THz频域光谱结合谱区优化算法快速准确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的方法;为了解决大豆产地鉴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的新方法;对于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通过结合数据降维算法将定量检测时间进一步缩短,同时保证定量检测模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保持不变或有一定的提升;针对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问题,以实验样品THz吸收光谱和数据降维算法为切入点,对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的问题,先以酒石酸为例分析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的可行性,同时确定模拟水平参数和吸收峰位置的相对误差。然后,通过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出大豆中维生素E的吸收峰位置。最终,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并建立定量检测模型进行结果验证和分析。
郝丽红[6](2020)在《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众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氧化作为限制肉类产品质量和可接受性的因素,在调节肉类的颜色、味道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营养调控,以使猪肉保持适当的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同时使肌肉不易发生脂质氧化,为人类提供优质肉类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影响饲料原料的利用率。研究表明,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小肽等小分子物质含量增加,同时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丰富,更有利于提高动物机体的健康水平。本研究旨在筛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随后与芽孢杆菌配伍发酵玉米豆粕复合饲料,探究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以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在明确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肉品质改善作用的基础上,初步揭示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进一步以乳酸菌为切入点,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体内抗氧化能力,解析发酵饲料改善肉品质的可能机制,为通过营养手段调控猪肉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的筛选本研究通过过氧化氢耐受能力初筛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复筛,旨在筛选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乳酸菌菌株。研究发现,(1)有四株乳酸菌31-2、ZJUAF-4、35-3、36-1的过氧化氢耐受能力较强,表现为生长状况几乎不受过氧化氢浓度变化的影响;进而通过比较这四株乳酸菌对超氧阴离子、DPPH以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复筛得到ZJUAF-4,为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最优菌株。(2)进一步分析ZJUAF-4的抗氧化能力,发现ZJUAF-4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可产生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谷胱甘肽。(3)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鉴定发现,ZJUAF-4为戊糖片球菌。2.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在育肥猪上的应用采用戊糖片球菌ZJUAF-4和芽孢杆菌BS12协同发酵饲料,探究该发酵饲料在育肥猪上的应用。在实验1中,600头育肥猪(杜×长×大),平均初始体重90.53±0.75 kg,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同时每个重复包含50头育肥猪(公母各半)。处理1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处理2以5%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米糠;处理3以10%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米糠和米糠粕。实验周期为39天,实验结束后,统计各组生长性能,同时每组随机选取5头平均体重为124.50±2.15 kg的育肥猪屠宰取样。为了验证发酵饲料的应用效果,开展第二次养殖实验,在实验2中,将400头育肥猪(杜×长×大),平均初始体重89.54±0.61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同时每个重复包含25头猪(公母比例基本一致)。处理1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处理2以2%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米糠;处理3以4%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米糠;处理4以8%的发酵饲料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米糠和米糠粕。实验周期为35天,实验结束后,统计各组生长性能,同时每组随机选取12头平均体重为120.52±0.33 kg的育肥猪屠宰取样。研究发现:(1)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显着提高育肥猪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显着提高粗蛋白、干物质、粗脂肪、磷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进而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显着提高育肥猪肌肉肉色、嫩度、系水力,以及肌内脂肪含量(P<0.05),从而提高肉品质。(3)风味物质分析发现,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显着提高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在肌肉中的积累(P<0.05);显着提高猪肉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猪肉中醇类物质(异辛醇、壬醇),醛类物质(壬醛、辛醛、庚醛、己醛、苯甲醛)以及酮类物质(3-羟基-2 丁酮、苯乙酮、甲基庚烯酮)等风味物质的含量(P<0.05),提高猪肉风味。(4)育肥猪血清抗氧化指标检测提示,发酵饲料显着提高血清中GSH-Px、CAT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提高肌肉中SOD、GSH-Px活性(P<0.05),表明发酵饲料可提高猪血清和肌肉中的抗氧化水平。3.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分析采用ZJUAF-4和BS12协同发酵饲料,探究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1)发酵显着降低饲料中β-伴球蛋白、大豆球蛋白、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饲料中酸溶蛋白,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不饱和脂肪酸(花生一烯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含量(P<0.05)。(2)饲料经发酵后富含益生菌(ZJUAF-4和BS12),同时发酵显着提高饲料中有机酸(丙酸、甲酸、丁酸、乙酸)含量(P<0.05),降低饲料pH值,提高饲料酸度。(3)抗氧化能力分析发现,发酵显着提高饲料中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肌肽、叶酸)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P<0.05)。(4)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显着提高饲料中氨基酸的体外消化率(P<0.05),分析可能与抗原蛋白的降解有关。4.ZJUAF-4对Diquat诱导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探究利用Diquat构建小鼠肠道氧化应激模型,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探究ZJUAF-4对小鼠肠道屏障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发现,(1)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显着增加FD4的通透量、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P<0.05),表明肠道氧化应激引起肠道屏障严重损伤;而ZJUAF-4预处理则显着抑制小鼠血清中FD4、DLA和DAO水平的增加(P<0.05),缓解肠道屏障的氧化损伤。(2)小鼠肠道形态分析发现,Diquat处理组小鼠空肠绒毛和微绒毛损伤,而ZJUAF-4预处理可改善绒毛和微绒毛形态。(3)肠道氧化应激导致小鼠空肠和血清中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MDA浓度显着升高(P<0.05),而ZJUAF-4预处理则显着抑制空肠和血清中SOD水平增加,MDA水平降低(P<0.05)。小鼠空肠组织ROS含量变化也存在类似的趋势,即ZJUAF-4预处理显着抑制了 Diquat引起的小鼠空肠ROS含量的增加(P<0.05),保护空肠氧化还原稳态。(4)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氧化应激组小鼠空肠Nrf2及其下游HO-1和NQO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ZJUAF-4预处理则显着抑制空肠Nrf2及其下游HO-1和NQO1表达的降低(P<0.05)。(5)Diquat处理在门水平降低小鼠盲肠中厚壁菌门丰度,提高拟杆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幽门螺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降低了片球菌属、肠球属和杜氏菌属的丰度,而ZJUAF-4预处理则逆转了 Diquat引起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即在门水平提高厚壁菌门,降低拟杆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提高片球菌属、肠球菌属和杜氏菌属的丰度,降低幽门螺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丰度。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并获得一株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ZJUAF-4。进一步利用ZJUAF-4和芽孢杆菌配伍发酵玉米豆粕复合饲料,在育肥猪上开展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提高肉色、系水力、嫩度,以及肌内脂肪,进而提高猪肉品质;并通过促进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醇、醛、酮等风味物质的积累,改善猪肉风味;提高育肥猪血清和肌肉的抗氧化水平。在明确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肉品质改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ZJUAF-4和芽孢杆菌配伍发酵玉米豆粕复合饲料提高饲料中小分子营养物质含量,如酸溶蛋白、氨基酸、脂肪酸,并提高饲料中益生菌、有机酸和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以ZJUAF-4为切入点,通过氧化应激模型,评价ZJUAF-4对Diquat诱导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ZJUAF-4通过激活Nrf2通路及重塑肠道菌群,缓解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结果提示发酵饲料因富含ZJUAF-4,从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改善育肥猪的肉品质与风味。
陈甜[7](2020)在《热辅助离子液体调控鱼鳞胶原蛋白聚集行为及功能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可以解决胶原蛋白来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天然胶原蛋白由于形成了高分子量聚集体,溶解性差,无法表现出较好的功能特性。因此,本研究拟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利用不同方法辅助离子液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处理,分析改性胶原蛋白聚集体结构与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各种功能易于调控的蛋白质大分子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通过SDS-PAGE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分析不同方法所得胶原蛋白的结构,并测定其乳化特性。结果表明:超声和酶法对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较大,其值分别为79.53%和82.23%;超声提取法没有明显改变胶原蛋白的亚基组成,而高温和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降解严重;X射线衍射显示各种提取方法使胶原蛋白的聚集结构发生一定改变;酸法和超声法所得胶原蛋白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都相对较好,乳液也不容易分层。(2)比较了不同离子液体单独作用、超声/热辅助离子液体等方式对胶原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再生胶原蛋白的聚集结构。结果表明: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1-丁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在5%质量浓度时有效促进了胶原蛋白可溶性聚集体的产生;热辅助离子液体对胶原蛋白的促溶效果优于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和离子液体单独作用;经热辅助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预处理所得再生胶原蛋白溶解度可达为62%,显着大于对照的溶解度12.37%(P<0.05);相比于单独热处理,经热辅助离子液体预处理后再生胶原蛋白粒径显着减小,说明离子液体可以防止胶原蛋白过度重聚集;SDS-PAGE电泳和红外光谱显示,再生胶原蛋白为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但是再生过程中分子间重构氢键,形成了新的聚集体。(3)测定了不同方法预处理后所得再生胶原蛋白的功能性质,并分析其与聚集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辅助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预处理均改善了胶原蛋白的可酶解性,酶解物的抗氧化性与离子液体种类有关;热辅助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1-丁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处理使再生胶原蛋白疏水性基团暴露较多,从而使其乳化活性指数分别比对照组增大了49.97%和40.22%(P<0.05);热辅助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1-丁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预处理后,再生胶原蛋白凝胶强度分别为811.66 g·cm和802.05 g·cm,比对照组提高118.28%和115.68%;经过热辅助各种离子液体预处理后,再生胶原蛋白的吸水性和吸油性基本都降低,但是其起泡性明显提高。
秦毅[8](2020)在《挤压膨化对几种饲料原料物性及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探究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对饲料原料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仿生消化法对膨化原料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挤压膨化对玉米、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以大豆和玉米为试验原料,经挤压膨化加工后对其中蛋白质、脂肪、蛋白溶解度、热敏蛋白和植酸磷等成分进行分析,探讨挤压膨化对大豆和玉米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加工可以提高玉米、大豆蛋白质、总磷的含量,降低脂肪、蛋白质溶解度(P<0.05)和热敏蛋白(P<0.05)的含量。其中膨化加工可以显着降低玉米中植酸磷含量(P<0.05),大豆中的植酸磷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P>0.05),但未达到显着水平。(2)挤压膨化工艺对亚麻籽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以亚麻籽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的初始水分(30、35、40和45%)、膨化温度(100、110、120和130℃)、螺杆转速(120、140、160和180 r/min)和喂料功率(10、14、18和22 Hz)的四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对膨化亚麻籽的脱毒率、脂肪酸、热敏蛋白和粗蛋白质消化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处理可以提高亚麻籽中粗蛋白质消化率及其对生氰糖苷的脱毒率,但热敏蛋白、脂肪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亚麻籽中脂肪酸的组成没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原料初始水分是影响粗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原料初始水分的增加;膨化温度是影响亚麻籽热敏蛋白、脱毒率和脂肪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膨化温度的升高,亚麻籽的脱毒率显着上升,热敏蛋白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3)挤压膨化对玉米胚芽粕、菜籽粕和次粉功能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次粉、菜籽粕和玉米胚芽粕为试验材料,选取不同膨化温度(120、140和160℃)、不同螺杆转速(130、150和170 r/min)和不同喂料速度(12、14和16 Hz),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膨化产品的糊化度、粗蛋白质消化率和功能特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理化特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膨化温度是影响次粉吸油性的主要因素,随着膨化温度的升高,次粉吸油性呈上升的趋势;其次,膨化温度是菜籽粕吸水性、淀粉糊化度、热敏蛋白和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因素,随着膨化温度的升高,吸水性和淀粉糊化度显着升高,热敏蛋白含量与蛋白质消化率呈下降的趋势;对于玉米胚芽粕,膨化温度是玉米胚芽粕淀粉糊化度的主要因素,随着膨化温度的上升,淀粉糊化度呈上升的趋势。螺杆转速是影响次粉淀粉糊化度和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因素,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蛋白消化率呈现先上升后降价的趋势,对糊化度呈正上升趋势。喂料速度是影响菜籽粕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随喂料速度的增加二者均呈下降趋势;但玉米胚芽粕的蛋白消化率随着喂料速度的增加呈显着的上升趋势。
付恒芳[9](2020)在《超声辅助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豌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低过敏性,被视为高质量的植物蛋白。但是由于构成豌豆蛋白的氨基酸主要以蛋白聚合的形式存在,因而导致的低溶解性限制了在我国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采用了超声辅助复合蛋白酶的方法对豌豆蛋白进行改性,分析比较了酶、超声、超声辅助酶三种方法对豌豆蛋白进行改性,优化了复合酶水解处理的工艺,进一步探讨了酶法联合超声处理对豌豆蛋白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分别得到了水解度、乳化性、起泡性、抗氧化性和凝胶性较好的专用功能蛋白。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一、豌豆蛋白复合酶改性的研究研究蛋白酶的种类(包括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筛选最佳蛋白酶。在各个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下进行水解,试验的结果为胰蛋白酶的水解度最高,其次分别为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最后为碱性蛋白酶,然后进行组合酶解,发现胰蛋白酶与中性复合蛋白酶的最佳配比为3:1,水解效果最佳,感官评价最好。二、超声预处理豌豆蛋白条件的研究在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p H的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处理超声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复合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21 min,超声功率361 W,超声p H 7.0。在此最佳预处理条件下复合蛋白酶水解物水解度最高为33.8%。三、酶-超声改性豌豆蛋白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在优化的超声预处理条件下酶解豌豆蛋白,运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初步优化得出了最高水解度条件下功能特性,研究了对豌豆蛋白的最佳功能特性水解条件。(1)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3:1)改性豌豆蛋白乳化性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15%、酶水解时间31.0 min、p H8.0、温度44.8℃、底物浓度7%,在此优化条件下改性后豌豆蛋白乳化活性29.48 m2/g,乳化稳定性37.65 min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31.20%,28.31%。(2)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3:1)改性豌豆蛋白起泡性能的最佳条件为:添加50U/g的酶,酶水解时间42.5 min,p H值为8.0,温度47.4℃,底物浓度7%。在此优化条件下改性后豌豆蛋白起泡性(FA)317.69%,泡沫稳定性(FS)65.47%,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71.18%,306.56%。(3)蛋白凝胶的硬度随着蛋白酶的添加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复合蛋白酶添加量为0.08%时,蛋白凝胶的硬度(对抗破坏力的抗衡度)最大为515.88 g,而随着酶添加量的继续增加,蛋白凝胶的硬度开始降低。当酶添加量为0-100 U/g时,蛋白凝胶的弹性能力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酶添加量为75 U/g时最大为1.85 mm,随后开始下降。(4)优化的超声条件下水解豌豆蛋白,研究发现复合蛋白酶解后豌豆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比酶解前大大提高。当豌豆蛋白溶液浓度为5%时,清除率已到达51.67%,随着浓度增加,清除率上升缓慢。当豌豆蛋白溶液浓度由10%增加到15%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大幅度上升。还原力也随酶解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四、酶-超声改性豌豆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研究在超声辅助酶解的最佳条件下,分别研究了豌豆蛋白及不同酶添加量的豌豆蛋白酶解物的SDS-PAGE图谱。酶添加量越高,所得酶解蛋白产物其分子量越小。75U/g酶添加量可以将豌豆蛋白水解成<14KDa的小的分子肽。本课题采用超声和酶结合的方法对豌豆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改性,以乳化性和起泡性为评价指标对豌豆蛋白进行改性,分别得到了水解度、乳化性、起泡性抗氧化性较好的专用功能蛋白,可拓宽其在食品加工中在应用,为充分、合理利用豌豆蛋白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葛云飞[10](2020)在《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调节绝经大鼠脂代谢》文中指出雌马酚作为大豆苷元的代谢产物,对比大豆苷元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在人体中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发病率,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食物组成极大的影响了肠道中雌马酚的形成,在可以刺激发酵的非淀粉多糖较高环境下,肠道菌能够迅速而完整的把大豆苷元转化为雌马酚,因此通过改善日粮方式来提高雌马酚产量以减轻绝经后女性肥胖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实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高粱(Sorghum)抗性淀粉对绝经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进而探究抗性淀粉与豆制品协同对绝经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机制。实验将高粱进行自然发酵8天,以增加高粱直链淀粉含量及回生值指标,利用碱提法提取高粱淀粉,通过压热复合酶法制备抗性淀粉,通过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研究发酵预处理前后高粱抗性淀粉的结构变化;通过体内动物试验即利用SD(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福美司坦绝经模型,并日常灌胃抗性淀粉,以是否给予含豆粕饲料为影响因素,通过大鼠体重、肝脏重量及腹脂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血脂生化六项、肝脏脂类相关酶活性及所表达基因含量等多角度共同证明了雌马酚对绝经肥胖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发酵高粱直链淀粉含量及老化性质的测定,发酵8 d时直链淀粉含量最高,回生值较大,适合生产发酵高粱抗性淀粉。(2)通过压热复合酶法制备得到的抗性淀粉分的重均分子量及数均分子量均低于原料原淀粉;且发酵处理对于高粱老化过程的晶型排序没有太大的影响;高粱原淀粉在压热复合酶法处理后结晶结构被完全破坏,形成了A+V型晶体结构,从而产生了抗酶解性能;通过发酵处理的高粱抗性淀粉结晶度要低于未发酵的高粱抗性淀粉,扫描电镜可知高粱抗性淀粉表面均呈现深浅不一的条纹状沟壑。(3)在相同剂量组抗性淀粉干扰饮食的前提下,给予普通含有豆粕饲料使绝经大鼠产雌马酚Lactobacillus及Clostridium XlVa菌属的丰富度增加,即雌马酚含量更高,使大鼠的体重、腹脂及肝脏重量减小;且经过不同的含量RS和有无豆粕饲料的干预,血液中LPL、HL及GE的活性增加,肝脏中脂代谢的相关基因及相关酶活性与模型组差异显着,肝脏中脂肪空泡减小。综上所述,本实验将高粱进行自然发酵后利用压热复合酶法制备抗性淀粉,通过灌胃绝经大鼠探讨在有无含豆粕的条件下对绝经大鼠脂代谢的影响,证明了抗性淀粉与大豆苷元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灌胃同剂量抗性淀粉,并初步验证了雌马酚在肝脏中调节脂代谢的功能基因及其作用靶点。
二、大豆预处理对水产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预处理对水产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豌豆酸奶制备工艺及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豌豆概述 |
1.1.1 豌豆资源 |
1.1.2 豌豆的组成 |
1.1.3 豌豆蛋白质 |
1.1.4 豌豆淀粉 |
1.1.5 豌豆膳食纤维 |
1.2 豌豆的加工与利用 |
1.2.1 豌豆淀粉加工 |
1.2.2 豌豆蛋白加工 |
1.3 豌豆的异味 |
1.3.1 豌豆异味的产生机理 |
1.3.2 改善豌豆产品风味的方法 |
1.4 植物基酸奶 |
1.4.1 植物基酸奶现状 |
1.4.2 豌豆酸奶现状 |
1.5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豌豆浆、豆浆的制备 |
2.3.2 豌豆酸奶、大豆酸奶的制备 |
2.3.3 豌豆预处理方法 |
2.3.4 豌豆酸奶碳、氮源物质添加方法 |
2.3.5 不同发酵剂的豌豆酸奶的制备 |
2.3.6 不同蛋白质浓度豌豆酸奶制备方法 |
2.3.7 豌豆酸奶缓冲盐添加方法 |
2.3.8 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9 TCA-可溶性氮的测定 |
2.3.10 pH值的测定 |
2.3.11 可滴定酸度的测定 |
2.3.12 SDS-PAGE凝胶电泳 |
2.3.13 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14 持水力的测定 |
2.3.15 缓冲能力的测定 |
2.3.16 挥发性风味的测定 |
2.3.17 有机酸的测定 |
2.3.18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
2.3.19 色度的测定 |
2.3.20 淀粉的测定 |
2.3.21 感官评价 |
2.3.22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豌豆浆、豆浆及相应乳酸菌发酵产物的品质对比 |
3.1.1 豌豆浆与豆浆的化学成分 |
3.1.2 豌豆浆与豆浆的发酵特性 |
3.1.3 豌豆浆与豆浆的乳酸菌发酵产物的风味与质构 |
3.1.4 豌豆浆、豆浆混合发酵对品质的影响 |
3.2 原料预处理对豌豆浆和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2.1 预处理方式对豌豆浆成分及性质的影响 |
3.2.2 预处理方式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 发酵剂及发酵工艺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1 碳、氮源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2 发酵剂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3 发酵基料蛋白质浓度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3.4 缓冲盐对豌豆酸奶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
3.4 豌豆酸奶制备的物料衡算及工艺路线 |
3.4.1 物料衡算 |
3.4.2 加工工艺路线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麻概况 |
1.2 火麻籽的利用与开发 |
1.2.1 火麻油生理功能与研究现状 |
1.2.2 火麻油提取开发现状 |
1.2.3 火麻蛋白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
1.3 水媒法提取食用油技术 |
1.3.1 水媒法的背景与技术特点 |
1.3.2 水媒法的发展历程 |
1.3.3 水媒法现状与研究进展 |
1.4 油料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热处理 |
1.4.2 微波处理 |
1.4.3 超声波处理 |
1.4.4 复合预处理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火麻籽基本成分测定 |
2.2.2 火麻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2.2.3 火麻籽的预处理 |
2.2.4 火麻籽的粉碎及粒径的测定 |
2.2.5 火麻籽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2.2.6 水酶法工艺中各相油脂和蛋白分布的测定 |
2.2.7 水酶法加工工艺 |
2.2.8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
2.2.9 水酶法工艺条件的优化 |
2.2.10 火麻油品质分析 |
2.2.11 火麻油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
2.2.12 火麻油生育酚和甾醇含量的测定 |
2.2.13 火麻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
2.2.14 火麻油保藏稳定性分析 |
2.2.15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 |
2.2.16 火麻蛋白的分级提取鉴定 |
2.2.17 火麻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2.2.18 火麻蛋白二级结构的测定 |
2.2.19 火麻蛋白三级结构的测定 |
2.2.20 火麻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 |
2.2.21 火麻蛋白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
2.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火麻籽的基本组成成分 |
3.2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火麻油的影响 |
3.2.1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油脂分布的影响 |
3.2.2 预处理对粉碎频次及粒径的影响 |
3.2.3 预处理对火麻籽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
3.3.1 超声功率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2 超声处理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3 柠檬酸浓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4 干燥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 火麻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
3.4.1 pH值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2 料液比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3 提取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4 提取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5 乳状液的破除 |
3.4.6 最佳工艺验证 |
3.5 火麻油品质与保藏稳定性研究 |
3.5.1 火麻油的基本品质指标 |
3.5.2 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 |
3.5.3 火麻油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3.5.4 火麻油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
3.5.5 火麻油的保藏稳定性 |
3.5.6 火麻油有害成分分析 |
3.6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研究 |
3.6.1 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分析 |
3.6.2 火麻蛋白的Osborne分级鉴定 |
3.7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结构的影响 |
3.7.1 火麻水相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3.7.2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7.3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
3.8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性质研究 |
3.8.1 表面疏水性 |
3.8.2 持水性与持油性 |
3.8.3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 |
3.8.4 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 |
3.8.5 体外消化率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值估计研究 |
1 育种值及其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
2 育种值的估计方法 |
第二节 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需求进展研究 |
1 水产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 |
2 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效率 |
3 水产动物低鱼粉饲料蛋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1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疾病与免疫中的研究现状 |
2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殖与发育中的研究现状 |
3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长与营养中的研究现状 |
4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毒理与抗逆中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水产生物肠道菌群的研究 |
1 生物肠道菌群来源及其作用 |
2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组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
3 影响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
4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理和免疫作用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管理 |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蛋白源替代对对虾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肌肉成分的影响 |
3.3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的组织学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表型参数 |
3.2 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生长性能比较 |
3.3 斑节对虾家系存活情况 |
3.4 斑节对虾家系生产性能 |
4 讨论 |
第四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饲料下斑节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生长性状统计 |
3.2 不同饲料组斑节对虾体质量和存活率的遗传参数和G×E效应 |
4 讨论 |
第五章 斑节对虾耐粗饲料选育品系F2 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亲本交配及催产 |
2.2 幼体培育及标记 |
2.3 生长性状数据采集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斑节对虾生长性状数据统计 |
3.2 生长性状表型相关及曲线拟合 |
3.3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差异 |
4.2 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性及生长特点 |
4.3 生长性状的多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
第六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转录组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
2.2 样品采集 |
2.3 RNA-Seq文库的制备与组装 |
2.4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5 DEGs的鉴定及富集分析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
3.2 基因功能及Nr数据库注释 |
3.3 GO功能注释 |
3.4 KEGG富集分析 |
3.5 差异基因统计 |
3.6 重要功能基因的筛选 |
4 讨论 |
第七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菌群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
2.2 样品采集 |
2.3 细菌总 DNA 提取及多样性分析 |
2.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3 结果 |
3.1 质检结果与分析 |
3.2 OTU聚类分析 |
3.3 OUT韦恩图 |
3.4 两个饲料组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门水平菌落结构的影响 |
3.5 物种丰度聚类热图 |
3.6 Alpha多样性分析 |
3.7 Beta多样性分析 |
3.8 组间差异统计分析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浆生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开发利用非粮饲料蛋白源的必要性 |
1.2 家禽副产物的应用现状 |
1.2.1 鸡肉粉的应用现状 |
1.2.2 肉骨粉的应用现状 |
1.2.3 家禽副产物作为饲料蛋白源的局限 |
1.3 家禽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 |
1.3.1 物理加工技术 |
1.3.2 化学加工技术 |
1.3.3 酶解技术 |
1.4 酶解家禽副产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1 酶解家禽副产物的营养生理功能 |
1.4.2 酶解家禽副产物的应用现状 |
1.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工艺的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酶解鸡浆的制备 |
2.1.2 实验饲料 |
2.1.3 实验鱼与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1.5 指标测定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
2.2.2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体组成和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2.3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肠道健康的影响 |
2.2.5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体组成和血浆生化的影响 |
2.3.3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肠道健康的影响 |
2.3.4 不同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酶解鸡浆在大口黑鲈饲料中节约蛋白效应的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饲料 |
3.1.2 实验鱼与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1.4 指标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
3.2.2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体组成和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2.3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4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健康的影响 |
3.2.5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肠道健康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体组成和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3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血浆生化和肝脏健康的影响 |
3.3.4 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肠道健康的影响 |
3.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成分定量检测方法 |
1.2.2 基于NIRS的农产品与食品转基因、产地鉴别和成分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THz光谱的农产品和食品转基因、产地鉴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基于THz光谱的农产品和食品成分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5 基于DFT和THz光谱分析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特色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特色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分析方法 |
2.1 THz-TDS技术原理 |
2.1.1 透射式THz-TDS技术 |
2.1.2 其他THz-TDS技术 |
2.2 THz-TDS技术的特点 |
2.3 THz-TDS系统 |
2.3.1 透射式THz-TDS系统 |
2.3.2 反射式THz-TDS系统 |
2.4 光谱预处理方法 |
2.4.1 均值中心化 |
2.4.2 标准化 |
2.4.3 归一化 |
2.4.4 标准正态变量 |
2.4.5 多重散射校正 |
2.4.6 平滑去噪法 |
2.4.7 导数 |
2.4.8 直接正交信号校正 |
2.5 定性鉴别建模算法 |
2.5.1 判别偏最小二乘法 |
2.5.2 极限学习机 |
2.5.3 支持向量机 |
2.5.4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
2.6 定量检测建模算法 |
2.6.1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
2.6.2 支持向量回归 |
2.6.3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
2.6.4 径向基神经网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和方法以及光谱采集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设备和测定方法 |
3.2.1 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筛查方法 |
3.2.2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3.2.3 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
3.2.4 大豆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方法 |
3.3 THz-TDS系统与实验样品制备以及THz光谱采集 |
3.3.1 THz-TDS系统 |
3.3.2 实验样品制备 |
3.3.3 THz光谱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THz频域光谱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方法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样品制备和光谱采集 |
4.2.3 主成分分析、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转基因鉴别建模算法 |
4.2.4 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分析 |
4.2.5 实验样品THz频域光谱的主成分分析 |
4.2.6 DPLS转基因鉴别模型建立和验证 |
4.2.7 PSO-SVM和GWO-SVM转基因鉴别模型建立和验证 |
4.3 基于THz频域光谱和i PLS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鉴别方法研究 |
4.3.1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转基因鉴别建模算法 |
4.3.2 iPLS优化光谱谱区范围 |
4.3.3 实验样品THz频域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对比 |
4.3.4 DPLS转基因鉴别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4.3.5 Grid Search-SVM转基因鉴别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4.3.6 PCA-BPNN转基因鉴别模型建立和验证 |
4.4 基于THz频域光谱的大豆产地鉴别方法研究 |
4.4.1 实验材料 |
4.4.2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产地鉴别建模算法 |
4.4.3 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分析 |
4.4.4 iPLS优化光谱谱区范围 |
4.4.5 实验样品的THz频域光谱分析 |
4.4.6 ELM大豆产地鉴别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4.4.7 GA-SVM和ABC-SVM大豆产地鉴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蛋白质定量检测建模算法 |
5.2.3 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分析 |
5.2.4 PLSR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5.2.5 PCA-RBFNN与ABC-SVR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5.3 基于THz吸收光谱和数据降维算法的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
5.3.1 数据降维算法 |
5.3.2 光谱预处理方法和蛋白质含量检测模型的评判标准 |
5.3.3 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分析 |
5.3.4 PLSR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5.3.5 GA-SVR,GWO-SVR和BPNN大豆中蛋白质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5.4 基于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方法初步研究 |
5.4.1 实验材料 |
5.4.2 数据降维算法 |
5.4.3 实验样品的THz吸收光谱分析 |
5.4.4 大豆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定量检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量子力学的DFT |
6.3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某种化学成分吸收峰位置可行性研究 |
6.3.1 酒石酸 |
6.3.2 酒石酸的THz吸收光谱 |
6.3.3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酒石酸的吸收峰位置研究 |
6.4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大豆中维生素E吸收峰位置与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初步研究 |
6.4.1 维生素E |
6.4.2 基于DFT和THz吸收光谱模拟 α、γ、δ-生育酚的吸收峰位置研究 |
6.4.3 基于吸收峰位置的大豆中维生素E定量检测特征谱区选择方法初步探索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列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益生菌概述 |
1.1.1 益生菌介绍 |
1.1.2 饲料发酵常用益生菌 |
1.2 乳酸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概况 |
1.2.1 乳酸菌的多种益生功能 |
1.2.2 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 |
1.3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进展 |
1.3.1 益生菌发酵饲料 |
1.3.2 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1.4 肉品质的评价体系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
1.4.1 肉品质 |
1.4.2 肉品质的评价因素 |
1.4.3 影响肉品质的因素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具有优良抗氧化能力乳酸菌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乳酸菌的分离 |
2.2.2 乳酸菌过氧化氢耐受能力检测 |
2.2.3 乳酸菌菌悬液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2.4 乳酸菌菌悬液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2.5 ZJUAF-4生长过程中pH变化 |
2.2.6 菌株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鉴定 |
2.3 分析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在育肥猪上的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实验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发酵饲料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 |
3.2.2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3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4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
3.2.5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2.6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2.7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3.2.8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血清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分析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JUAF-4联合芽孢杆菌BS12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发酵对饲料中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
4.2.2 发酵过程中底物ZJUAF-4和BS12生长曲线 |
4.2.3 发酵过程中底物pH和乳酸含量变化 |
4.2.4 发酵对饲料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4.2.5 发酵对饲料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6 发酵对饲料中体外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
4.3 分析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JUAF-4对Diquat诱导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探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实验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ZJUAF-4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5.2.2 ZJUAF-4对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影响 |
5.2.3 ZJUAF-4对小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5.2.4 ZJUAF-4对小鼠肠道形态的影响 |
5.2.5 ZJUAF-4对小鼠血清和空肠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6 ZJUAF-4对小鼠空肠组织ROS产生的影响 |
5.2.7 ZJUAF-4对小鼠空肠组织抗氧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5.2.8 ZJUAF-4对小鼠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的影响 |
5.3 分析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热辅助离子液体调控鱼鳞胶原蛋白聚集行为及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胶原蛋白 |
1.1.1 胶原蛋白的结构与性质 |
1.1.2 胶原蛋白的功能与应用 |
1.1.3 鱼鳞的综合利用现状 |
1.2 胶原蛋白的改性方法 |
1.2.1 物理改性 |
1.2.2 化学改性 |
1.2.3 酶法改性 |
1.2.4 生物改性 |
1.2.5 复合改性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 |
1.3.2 蛋白质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 |
1.3.3 离子液体对蛋白质聚集行为的影响 |
1.4 热处理对蛋白质聚集行为的影响 |
1.4.1 蛋白质的聚集行为 |
1.4.2 热处理对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 |
1.4.3 热处理诱导蛋白聚集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及乳化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鱼鳞基本成分分析 |
2.3.2 鱼鳞的预处理 |
2.3.3 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
2.3.4 提取率的计算 |
2.3.5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2.3.8 乳液分层指数的测定 |
2.3.9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罗非鱼鱼鳞的基本成分 |
2.4.2 提取方法对胶原蛋白的性状的影响 |
2.4.3 不同方法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2.4.4 胶原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
2.4.5 XRD图谱分析 |
2.4.6 不同提取方法对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2.4.7 乳液的分层指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胶原蛋白聚集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 |
3.3.2 不同离子液体对鱼鳞胶原蛋白的处理 |
3.3.3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处理鱼鳞胶原蛋白 |
3.3.4 热辅助离子液体处理鱼鳞胶原蛋白 |
3.3.5 再生胶原蛋白的制备 |
3.3.6 再生胶原蛋白的溶解方法 |
3.3.7 溶解度分析 |
3.3.8 粒度测定 |
3.3.9 荧光光谱扫描 |
3.3.10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3.11 红外光谱分析 |
3.3.12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不同处理方法对胶原蛋白溶液聚集状态的影响 |
3.4.1.1 离子液体浓度和类型对胶原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3.4.1.2 不同处理方式对胶原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3.4.1.3 不同处理方式对胶原蛋白粒度的影响 |
3.4.1.4 不同处理方式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
3.4.2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再生胶原蛋白聚集体结构的影响 |
3.4.2.1 再生胶原蛋白的溶解度分析 |
3.4.2.2 再生胶原蛋白的粒度分析 |
3.4.2.3 再生胶原蛋白的荧光发射光谱 |
3.4.2.4 再生胶原蛋白的亚基组成 |
3.4.2.5 再生胶原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辅助离子液体预处理对胶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再生胶原蛋白的制备 |
4.3.2 再生胶原蛋白的酶解 |
4.3.3 水解度的测定 |
4.3.4 酶解物的抗氧化性分析 |
4.3.5 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析 |
4.3.6 凝胶强度的测定 |
4.3.7 吸水性和吸油性分析 |
4.3.8 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 |
4.3.9 稳态流变特性测定 |
4.3.10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热辅助离子液体预处理对再生胶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4.4.2 再生胶原蛋白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4.4.3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再生胶原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 |
4.4.4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再生胶原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 |
4.4.5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再生胶原蛋白吸水性和吸油性的影响 |
4.4.6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再生胶原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4.4.7 热辅助离子液体对再生胶原蛋白流变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挤压膨化对几种饲料原料物性及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挤压膨化技术 |
1.1.1 挤压膨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1.2 挤压膨化工艺对饲料营养品质的影响 |
1.2 膨化加工参数对饲料原料品质的影响 |
1.2.1 模孔长径比 |
1.2.2 喂料速度 |
1.2.3 膨化温度 |
1.2.4 螺杆转速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挤压膨化对玉米、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样品与主要试剂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检测指标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挤压膨化对玉米营养品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2.2.2 挤压膨化对大豆营养品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挤压膨化对玉米、大豆中营养品质及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2.3.2 挤压膨化对玉米、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挤压膨化对亚麻籽品质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检测指标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挤压膨化参数对亚麻籽品质影响的正交直观分析 |
3.2.2 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亚麻籽品质的影响的方差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挤压膨化对次粉、菜籽粕和玉米胚芽粕功能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检测指标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膨化工艺对几种原料的功能特性影响 |
4.2.2 挤压膨化对次粉、菜籽粕及玉米胚芽粕功能特性的方差分析 |
4.2.3 挤压膨化对几种原料营养品质及蛋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4.2.4 挤压膨化对几种原料营养品质及蛋白体外消化率的方差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超声辅助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豌豆蛋白的概述 |
1.2.1 豌豆蛋白的营养特性 |
1.2.2 豌豆蛋白结构特性 |
1.2.3 豌豆蛋白的功能特性 |
1.3 豌豆蛋白的改性概述 |
1.3.1 蛋白质改性方法 |
1.3.2 酶法水解改性豌豆蛋白的研究进展 |
1.4 蛋白质分子量分析技术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本试验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
2.2.2 豌豆蛋白水解用酶的选择 |
2.2.3 超声条件的确定 |
2.2.4 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2.2.5 起泡性的测定 |
2.2.6 凝胶性的测定 |
2.2.7 抗氧化性的测定 |
2.2.8 蛋白水解物分子量分析 |
2.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蛋白酶的选择 |
3.1.1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
3.1.2 单一酶制剂对豌豆蛋白酶解的影响 |
3.1.3 复合蛋白酶制剂对豌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3.2 超声辅助豌豆蛋白复合蛋白酶改性的研究 |
3.2.1 超声处理时间对酶改性豌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3.2.2 超声波功率对酶改性豌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3.2.3 pH值对酶改性豌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3.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改性豌豆蛋白水解度条件 |
3.4 酶改性豌豆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
3.4.1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加酶量(E/S)对乳化性影响 |
3.4.2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时间对乳化性影响 |
3.4.3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底物浓度对乳化性影响 |
3.4.4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温度对乳化性影响 |
3.4.5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pH对乳化性影响 |
3.5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乳化性条件 |
3.6 酶改性豌豆蛋白起泡性的研究 |
3.6.1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加酶量(E/S)对起泡性的影响 |
3.6.2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酶水解时间对起泡性的影响 |
3.6.3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底物浓度对起泡性的影响 |
3.6.4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温度对起泡性的影响 |
3.6.5 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pH值对起泡性的影响 |
3.7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蛋白酶改性豌豆蛋白起泡性的条件 |
3.8 凝胶性分析 |
3.9 酶改性豌豆蛋白抗氧化性分析 |
3.9.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分析 |
3.9.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分析 |
3.9.3 样品还原能力的分析 |
3.10 SDS-PAGE电泳分析 |
4 讨论 |
4.1 水解酶的选择原则 |
4.2 超声应用及现状 |
4.3 功能性质及其应用 |
4.4 水解度和其他功能性质之间关系或相关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调节绝经大鼠脂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高粱抗性淀粉 |
1.1.1 高粱概述 |
1.1.2 国内外抗性淀粉的研究现状 |
1.1.3 小结 |
1.2 绝经肥胖 |
1.2.1 肥胖 |
1.2.2 绝经肥胖 |
1.2.3 小结 |
1.3 雌马酚 |
1.3.1 雌马酚生物活性 |
1.3.2 决定雌马酚产生能力的因素 |
1.3.3 小结 |
1.4 肠道菌群与雌马酚的关系 |
1.4.1 小结 |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自然发酵对高粱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2 自然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结构的影响 |
2.2.3 .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发酵对高粱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发酵对高粱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3.1.2 发酵对高粱淀粉老化性质的影响 |
3.2 自然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结构的影响 |
3.2.1 发酵对高粱的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
3.2.2 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分子量的影响 |
3.2.3 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分子官能团的影响 |
3.2.4 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结晶度的影响 |
3.2.5 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颗粒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 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
3.3.1 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体重、腹脂及肝脏重量的影响 |
3.3.2 抗性淀粉对绝经大鼠产雌马酚能力的影响 |
3.3.3 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
3.3.4 抗性淀粉对绝经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3.5 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血清脂类的影响 |
3.3.6 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肝脏脂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7 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肝脏成脂关键基因含量的影响 |
3.3.8 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自然发酵对高粱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 自然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结构的影响 |
4.3 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1.1 自然发酵对高粱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2 自然发酵对高粱抗性淀粉结构的影响 |
5.1.3 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对绝经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
5.2 创新点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豆预处理对水产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豌豆酸奶制备工艺及产品品质影响因素研究[D]. 马文艺. 江南大学, 2021(01)
- [2]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D]. 王宇凡. 江南大学, 2021(01)
- [3]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D]. 姜松.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浆生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马卉佳. 西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大豆转基因、产地鉴别和蛋白质等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 魏枭. 西南大学, 2021
- [6]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郝丽红. 浙江大学, 2020
- [7]热辅助离子液体调控鱼鳞胶原蛋白聚集行为及功能特性研究[D]. 陈甜. 江苏大学, 2020(02)
- [8]挤压膨化对几种饲料原料物性及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D]. 秦毅.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9]超声辅助复合蛋白酶水解豌豆蛋白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D]. 付恒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高粱抗性淀粉介导肠道菌群调节绝经大鼠脂代谢[D]. 葛云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