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族岩画

古代民族岩画

一、古代少数民族的岩画(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军,邹沁园[1](2021)在《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文中指出文山岩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遗址,它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具有多样性的风格特征,不仅有西南岩画系统的特征,而且还兼具东南岩画系统和北方岩画系统的特点。多样性风格是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反映,是古代民族迁徙、融合的重要见证,多样性的风格特征更显示出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并非单一族属。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兼有濮人和越人,在后世的发展中,部分濮人和越人呈现出了逐渐融合的趋势。濮人和越人融合之后最为直接的后裔为今壮傣民族,亦即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为今天的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水族等。

陈子丹,朱文诺,刘星晖[2](2020)在《云南少数民族图像档案遗存及其价值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少数民族图像档案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它的种类可分为岩画、壁画、雕塑、画卷、图册等,其中的岩画、壁画、青铜雕塑年代久远,展现了古老先民的智慧和艺术水平。被称为"滇夷图"的画卷、图册大多形成于清代,是与贵州"黔苗图"齐名并行的云南少数民族图像档案遗存,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堪称云南少数民族的生动画卷,被誉为"云南各民族的古代生活实录",但近现代流失严重,长期散落于海内外,鲜为人知,有待进一步的抢救保护和发掘利用。近年来,在有关机构和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一些过去罕见的珍稀"滇夷图"得以刊印,重放异彩,为开展民族图像学、美术史、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马卓娅[3](2021)在《后羿神话的产生与流变》文中指出

刘雅婷[4](2021)在《图腾文化视角下蒙古族动物装饰元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亚琪[5](2021)在《闽台岩刻风格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闽台地区是我国联系太平洋岛屿的重要纽带,这里发现的岩刻不但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经分析比较闽台岩刻风格,可发现其多有相似之处,且基本符合南岛语族岩刻风格标准,这一方面显示了闽台地区可能与南岛语族岩刻风格的起源有关;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海峡两岸乃至中国与南岛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高启安[6](2021)在《中国大北方弧形带岩画中的尖顶帽人》文中认为中国北方岩画,从阿尔泰山、天山到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山脉及黄河谷地,形成了一个弧形带1,跨有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地理学中称之为"蒙古弧"。这个弧形带上,有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岩画,占中国目前发现岩画的绝大部分。岩画内容以早期狩猎和牧业生产方式内容为主,笔者将其称为"中国大北方弧形地带岩画"。"尖顶帽人"岩画,多分布在这条弧形带上。

徐嘉仪[7](2021)在《东北森林符号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成坤[8](2021)在《车师古道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

卢荣俊[9](2021)在《羊角纽钟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羊角纽钟是战国秦汉时期流行于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地区的一种特色乐器,因其顶部歧出两个羊角状鋬纽而得名。目前发现的羊角纽钟数量不多,但有出土情境的钟大多出自等级较高的墓葬中。蒋廷瑜曾经讨论过羊角纽钟的年代、族属、使用方法等问题[1],开创了系统研究羊角纽钟的先河。此后,陆续有学者对羊角纽钟的名称、形制、年代、纹饰、音乐性能、功能、族属等做过探讨[2],但未见系统研究。本文拟在全面收集羊角纽钟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庞颖,高启安,沈渭显[10](2021)在《最早的羌人形象图——姜窝子沟岩画双人舞蹈图像初探》文中提出地处新疆阿尔泰山、甘肃祁连山、宁夏贺兰山、内蒙古阴山山脉呈弯月带状中段,属于中国北方岩画中间带的甘肃省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中,有一幅双人舞蹈图像:一人披发饰尾,手掌伸展;一人手持器物,或为一男一女,应为男女巫觋。其右侧人物的发式为披发,而非辫发。参考河西魏晋墓砖画少数民族人物发式及学界观点,应为早期羌人形象。景泰一带上古时期,为西戎或羌人游牧之地。因此,景泰县姜窝子沟岩画中的双人舞蹈图像,应该是最早的羌人形象图。

二、古代少数民族的岩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少数民族的岩画(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西南岩画之比较
    (一)蹲式人形图像
    (二)羽饰人形图像
    (三)骑马人形图像
二与东南岩画之比较
    (一)同心圆图像
    (二)蛇形图像
    (三)太阳图像
三与北方岩画之比较
    (一)鹿形图像
    (二)虎形图像
四族属信息

(5)闽台岩刻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台岩刻的发现与分布
    (一)福建
    (二)台湾
二、闽台岩刻风格及比较
    (一)岩刻的分布
    (二)岩刻的制作与题材
    (三)岩刻的表现形式
        1. 凹穴
        2. 蛇纹、涡纹
        3.同心模式
        4. 人形、人面
三、闽台岩刻与南岛语族岩刻风格的起源
    (一)闽台岩刻年代及其族属
        1. 万山岩刻
        2. 福建岩刻
    (二)“南岛语族岩刻风格”的起源
四、余论
3.闽台岩雕刻スタイル比较研究(黄亜琪)
3.「闽台?????????」(黄亚琪)

(10)最早的羌人形象图——姜窝子沟岩画双人舞蹈图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岩画所在位置
二、图像之内容
    (一)画面中两人之性别
    (二)岩画内容的判断
    (三)右边女性发式辫
三、姜窝子沟岩画人物发式研究
四、该岩画的时代判断

四、古代少数民族的岩画(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J]. 王永军,邹沁园. 四川文物, 2021(05)
  • [2]云南少数民族图像档案遗存及其价值探析[J]. 陈子丹,朱文诺,刘星晖. 中国档案研究, 2020(02)
  • [3]后羿神话的产生与流变[D]. 马卓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图腾文化视角下蒙古族动物装饰元素研究[D]. 刘雅婷.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5]闽台岩刻风格比较研究[J]. 黄亚琪. 东南文化, 2021(03)
  • [6]中国大北方弧形带岩画中的尖顶帽人[J]. 高启安.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1(00)
  • [7]东北森林符号文化研究[D]. 徐嘉仪. 吉林艺术学院, 2021
  • [8]车师古道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陈成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羊角纽钟初步研究[J]. 卢荣俊. 边疆考古研究, 2021(01)
  • [10]最早的羌人形象图——姜窝子沟岩画双人舞蹈图像初探[J]. 庞颖,高启安,沈渭显. 河西学院学报, 2021(03)

标签:;  ;  ;  

古代民族岩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