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润扬大桥南塔通过交工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侯梦琳[1](2019)在《航道顺直段船舶交通流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日益增长的船舶吨位以及繁忙的江、海轮混合的船舶运输,航道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受到影响。深入航道船舶交通流规律,有利于优化水运交通组织方式,保证航道的通行效率和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考虑船舶交通特征,提出基于前船航速的船舶领域模型,建立航道顺直段船舶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不同船舶领域以及船舶尺寸对船舶交通运行特征的影响。针对船舶航行实际情况,结合航运安全规则,考虑船舶安全间距,基于元胞自动机建模原理,建立了顺直航段可换道的双向交通流仿真模型:以京杭运河实际通航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船舶领域、停车视距的概念,分析了定值船舶领域、基于简化法计算制动距离的船舶领域、基于积分法和考虑相对速度的船舶领域的计算模式。通过仿真分析船舶领域、船舶尺寸以及航道瓶颈对航道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由流阶段,与运河实际通航船流数据拟合较好的船舶领域模型在高密度交通流状态下差异较为显着,若将以往经过低密度交通流验证的船舶模型直接用于高密度交通流进行仿真分析,存在一定风险;针对长江深水航道船型,在不同船舶尺寸下,航道的船舶航行速度分布差异较小,对于不同船型组成,长江航道的船舶航速极小值均为5km/h左右,这与海船的最低舵效的研究成果较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当部分航道被占用时,不同船舶领域下交通瓶颈的影响、传播范围的区别,当船舶取值较小时,更有利于航道大范围内堵塞的控制以及瓶颈的消散。考虑相对航速的船舶领域模型一方面更符合未来船舶导航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航道的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
朱世峰[2](2017)在《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式桥梁竖向位移监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桥梁结构行为演化理论与安全监测方法研究(2012CB723305)”和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开发项目“液-气耦合压差式桥梁挠度仪的研制及产品开发(K2009-35)”,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液位连通管式位移测量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测量系统的改进技术,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分析多种开放式连通管液位获取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管内流体的几何、物理及平衡条件,研究了计入液体粘性和两端竖管倾角等多因素的液位连通管内流体动力学特性,探讨了其对位移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2)针对液位连通管位移测量存在的液体流动造成能量摩阻损失、易受测点处倾角影响、量程的设备尺寸效应以及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将连通管竖管端部封闭一定体积气体的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方法,开展了多种构造方式下的差压-位移转换原理和位移测量适应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软硬件设计,完成了可行性和适用性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3)自主设计并制作了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系统动静态性能试验平台,结合有限幅值浅水重力波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了被测桥梁主梁三向振动对位移监测系统静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4)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位移测量系统的水平管内液体中的气泡、测区海拔及纬度、液体密度、系统温度效应和自然风场对位移监测结果的影响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5)针对人为因素导致液面初始高度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在竖管一定高度对称设置可开闭式溢流口进行液位控制的方法;针对挠度长期监测时基准液位蒸发后自动补偿的问题,提出基准液位自动补偿改进方法;针对大高差结构小变形的高精度自动监测难题,提出对称封闭式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测量方法;开展了相应理论研究和系列试验验证工作。(6)将改进后的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系统应用于多座大型实体桥梁的短期竖向位移测量和长期挠度监测,并与既有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位移测量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工程环境适应性。
陈嘉斌[3](2016)在《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工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桥面铺装的施工质量控制历来是路面工程界的难题,原因是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受力复杂和环境条件恶劣,如若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钢桥面铺装极容易发生车辙、脱层、开裂等早期损坏。国内已建成的钢桥面铺装普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尽管目前钢桥面铺装材料和结构研究、应用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仍然滞后。为此,开展钢桥面铺装质量控制相关研究,对预防早期病害产生,延长桥面铺装寿命,提高桥梁运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广州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工程实例,开展了黄埔大桥旧铺装面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介绍了大修工程概况及结构设计方案。根据所采用的设计方案,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分别提出材料各性能指标技术要求和结构力学性能要求,再通过介绍钢桥面铺装施工关键工序并归纳其质量控制要点,引导施工单位在质量控制上有的放矢。以黄埔大桥钢桥铺装大修工程为背景,通过构建钢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采用更合理简便的综合集成赋权法(G1法+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根据所建立的指标评分标准和施工过程某阶段的指标实测值,得到过程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值,实现了对钢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动态评估监控”。鉴于国内基于质量合格/不合格标准采用接受/拒绝的工程支付手段存在明显缺陷,引入国外发展应用已相当成熟的按质支付方法,通过分析国外支付指标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结合我国钢桥面铺装规范和实际应用情况,把“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结合起来,创新地将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和验收指标组合形成简单、实用、合理的支付系数调节公式,为我国钢桥面铺装施工质量的控制与保证提供借鉴和启发。
阳超成[4](2015)在《基于实测温度的大体积砼反演分析与温控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规模化发展,众多的土木工程项目正朝着尺寸更大、跨径更长、高度更高、使用功能更综合的方向发展。基于承载力、耐久性等方面的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放热会产生较高的内部温度和较大的内外温差,引发温度变形。当温度变形受到内外约束时,则产生温度应力。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同期抗拉强度,就有可能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有损结构的完整性、使用性与耐久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进行温度控制。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依托某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展开了温控方案设计、现场温度监测与温控实施、基于实测温度的有限元反演分析和温控调整等三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针对某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基于给定的原材料与配合比及材性试验结果,预设温控措施,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进行仿真计算验证,得出了适用于本工程的温控标准及现场温控措施。(2)其次,合作设计了适用于本工程的现场温度监测方案,并基于温度监测进行了现场温控实施。通过适当布设温度传感器,获取了大量浇筑层温度信息。从浇筑层总体、相邻水管间、顺桥向轴线上、相同与不同工法下的温度指标等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布规律,为温控实施与调整提供依据。(3)最后,选取承台右幅第二层为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进行温度场的有限元反演分析,修正有限元模型,算得温度应力信息,揭示了该层混凝土温度应力过大、存在开裂风险的状况。基于修正模型,从原材料和温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温控调整分析,结果表明原配比中水泥水化放热总量较大以及收缩阶段受到下层混凝土较强约束是造成温度应力较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反演分析和其他验证分析,获得了调整后的原材料与温控措施,并将其应用于后续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宋子婧[5](2015)在《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公路桥梁作为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工程,其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交通运营和行车安全,而且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效益。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大型、特大型桥梁的陆续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国际前列,与此同时.桥梁工程的重点也从新桥的设计建造逐渐转变为新建与养护加固并重的阶段。如何对现有桥梁尤其是新建桥梁实现建设与养护管理并重,使桥梁在运营期间保持完好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是现阶段桥梁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桥梁养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桥梁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在桥梁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能满足桥梁管养合理化、信息化、科学化的需求。因此,对公路桥梁提出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研究,对提高养护管理效率,实现桥梁管理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是桥梁建设与养护管理中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论文在对现有公路桥梁建设和养护中存在的建养分离、信息流失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养一体化概念并对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运用信息管理研究方法,以桥梁后期养护管理需求为导向,从项目主体和项目过程信息需求两方面对建养一体化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建养一体化模式下公路桥梁进行信息管理要达成的管理目标。(2)在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结构分解(EBS)为基础,以BIM为核心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3)运用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方法,从过程管理角度分析了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基于BLM理念从信息创建、管理、共享和使用角度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过程和信息流程分析两方面。最后,论文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具体情况,在对大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和信息管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IM的养护管理系统框架,探索马鞍山长江大桥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的研究,丰富了集成管理、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理论实践,促进了桥梁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为提高桥梁养护管理效率提供了信息支持,为新建桥梁的建设提供指导,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李帅帅[6](2013)在《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千米级的三塔悬索桥,世界上尚未有成功先例,无经验可循,为了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需尤为注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文在两塔悬索桥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泰州大桥为背景,针对其人字形钢中塔、两跨千米级跨径的设计,讨论悬臂门架式吊装系统、四跨连续式猫道、91丝索股的结构形式、从跨中对称吊装钢箱梁方案对于三塔悬索桥的可取性。以两塔悬索桥为基础,对上部结构各关键工序施工,提出了一整套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及精度。通过对上部结构施工的实时监测,证明对于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有效、可靠的。且监测数据表明,塔顶在架梁期间偏位较大,架梁完成后的焊接期间,受桥面临时荷载的影响,其偏位变化明显,但均未超出监控提出的允许范围。南锚散索鞍处向北方向的变位,北锚散索鞍处向南方向的变位,主要发生在钢箱梁焊接阶段,其水平位移与沉降量的关系基本一致。同时,主缆荷载、钢箱梁荷载与锚体变位存在一定的滞后关系。三塔悬索桥的质量控制较复杂、经验较少,在今后施工质量控制中,需进一步研究。
徐爱敏[7](2008)在《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结构耐久性及健康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耐久性问题以及结构健康评估是跨海大桥安全运营中最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健康监测为对象,根据结构特征和杭州湾的海域环境特点,应用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力学原理、系统理论、测试技术、信号分析处理、图形学、信息网络、耐久性、可靠性、动力损伤识别、人工神经网络以及概率统计分析等理论方法分析了结构使用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耐久性失效概率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设计了跨海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并对信号处理技术和损伤识别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采用HHT变换进行非平稳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70米箱梁结构动力损伤诊断系统,为大桥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测试、信号分析方法。本文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基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氯离子初始浓度、氯离子扩散系数、氯离子临界浓度以及结构表面氯离子浓度等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特征,提出了70米箱梁结构耐久使用寿命的统计分布特征和概率密度函数。给出了70米箱梁结构耐久性失效概率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基于不同抗力水平对70米箱梁结构的脱钝前锋面进行了随机动态可靠性预测分析,为70m箱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建立了理论预测手段。(2)提出了适用于大型跨海桥梁健康监控系统以及信号采集、传输技术。阐述了健康监控系统的总体概况、传感器子系统、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处理与控制子系统以及结构健康综合子系统的设计原则、内容及实施方法。(3)基于响应面方法建立了信号采样点间的递推关系,解决了HHT信号处理中的边界延拓问题;利用奇异值理论,证明了由最小二乘问题导出的线性方程组的基于奇异值分解得到的广义逆是原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解,解决了目标函数的Hessian矩阵非正定时所存在的收敛性问题。改进了利用HHT诊断实际桥梁结构损伤的精度,为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基于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结构的设计构造特点,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70米箱梁结构动力损伤诊断系统,可有效识别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结构局部刚度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补充和完善了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结构健康监控系统,为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正常安全使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际应用意义。
欧阳杨[8](2008)在《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氧沥青是在沥青中添加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等多种材料掺配而成的新型热固性改性沥青材料。其热固性赋予了环氧沥青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用环氧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优良的高温、低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等特点,其路用性能比普通沥青混合料优异得多。国内从南京长江二桥开始,在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工程中引进并开展环氧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论文在调查国内已建成钢桥面铺装工程基础上,对美国ChemCo System公司生产的环氧沥青和日本大有建设株式会社生产的TAF环氧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其工程适用性进行评价,以推进美国环氧沥青和日本环氧沥青在钢桥面铺装技术的运用。论文通过结合料的粘温曲线的测定、BBR小梁弯曲试验、软化点试验等,从高低温等多个方面比较了两种环氧沥青结合料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环氧沥青结合料具有相当优异的高温性能,美国环氧沥青结合料较日本环氧沥青结合料柔韧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好。并针对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了矿料的级配范围、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以及各自的技术要求等参数。论文针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能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要比美国环氧沥青高,但是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水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能明显优于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同时,论文还对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经济分析。最后,针对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桥面铺装工程实际,论文根据两种环氧沥青的特性,并结合室内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最终实桥铺装技术方案。并对美国环氧沥青和日本环氧沥青在钢桥面铺装的施工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为今后国内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实施与推广提供了参考。
吕东旭[9](2008)在《苏通大桥——点燃几代人的激情 成就几代人的梦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通大桥所实现的不仅仅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伟大杰作,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工程,她所跨越的不仅仅是1088米的世界第一主跨,更是中国几代桥梁人,交通人的伟大梦想,她以完美身姿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伟大跨越!
钟建驰,李洪涛,冯兆祥[10](2007)在《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实施与质量管理简介》文中研究指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工程质量易受施工控制的影响。介绍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及质量管理办法,采用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大桥铺装工程质量,可作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
二、润扬大桥南塔通过交工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润扬大桥南塔通过交工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航道顺直段船舶交通流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船舶领域 |
1.2.2 船舶交通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道和船舶特性分析 |
2.1 内河航道特性 |
2.1.1 长江深水航道概况 |
2.1.2 京杭运河航道概况 |
2.1.3 船舶安全航行规则 |
2.2 船舶领域 |
2.2.1 船舶领域影响因素 |
2.2.2 船舶领域模型构建 |
2.3 船舶舵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交通流仿真模型 |
3.1 元胞自动机 |
3.1.1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
3.1.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3.2 航道交通流元胞模型 |
3.2.1 参数设置 |
3.2.2 演化规则及说明 |
3.2.3 模型构成 |
3.3 模型验证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交通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船舶领域对交通流的影响 |
4.2 船舶尺寸对航道交通流影响 |
4.3 航道交通瓶颈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式桥梁竖向位移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桥梁的安全监测方法 |
1.1.1 桥梁安全监测的意义 |
1.1.2 桥梁安全监测系统构成 |
1.2 主要监测传感原理 |
1.2.1 环境参数及荷载输入监测 |
1.2.2 结构动力参数监测 |
1.2.3 结构静力参数监测 |
1.3 竖向位移测量研究现状 |
1.3.1 竖向位移短期测量方法 |
1.3.2 竖向位移长期监测方法 |
1.3.3 挠度监测的工程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方法 |
2.1 既有连通管位移测量方法 |
2.1.1 液位连通管位移测量 |
2.1.2 半封闭式连通管位移测量 |
2.1.3 测点处倾角对测量的影响 |
2.2 提高连通管位移测量精度的探讨 |
2.2.1 理论精度分析 |
2.2.2 连通管内液体的比选 |
2.2.3 结构位移特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2.3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原理 |
2.3.1 半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
2.3.2 Ⅰ型-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
2.3.3 Ⅱ型-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
2.3.4 Ⅲ型-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
2.4 不同封闭方式及环境下的位移测量适应性 |
2.4.1 半封闭式系统的适应性 |
2.4.2 全封闭式系统的适应性 |
2.4.3 连通管布置方式对位移计算的影响 |
2.4.4 竖管容许倾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对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的影响 |
3.1 桥梁挠度测量的性能需求 |
3.1.1 风荷载下的挠度测量需求 |
3.1.2 结构安全评估的挠度测量要求 |
3.1.3 移动荷载识别对桥梁挠度测量的要求 |
3.2 管内液体振荡对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的影响 |
3.2.1 横桥向振动的影响 |
3.2.2 竖桥向振动的影响 |
3.2.3 顺桥向振动的影响 |
3.3 振动环境下的连通管内液体压强分布规律 |
3.3.1 振动环境下的连通管内液体压强分布 |
3.3.2 液体压强分布求解方法 |
3.4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系统的适用范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误差分析与修正 |
4.1 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4.1.1 液体密度的温度相关性 |
4.1.2 差压传感器的温度效应 |
4.1.3 半封闭/封闭系统的温度效应 |
4.1.4 基于数据预压缩-迭代改进核函数的温度补偿 |
4.2 管内气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4.2.1 管内气泡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2 管内气泡影响的试验研究 |
4.3 测区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
4.3.1 测区纬度的影响 |
4.3.2 测区海拔的影响 |
4.4 连通管压力-形变效应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监测系统设计与验证 |
5.1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监测系统设计 |
5.1.1 系统硬件构成 |
5.1.2 系统测量算法与程序实现 |
5.2 系统的准确性与重复性验证 |
5.2.1 准确性试验 |
5.2.2 重复性试验 |
5.3 系统的稳定性验证 |
5.3.1 温度稳定性试验 |
5.3.2 外界干扰的影响 |
5.3.3 “U”型单连通系统稳定性测试 |
5.3.4 总管并联式系统的各测点相互影响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在实桥中的应用研究 |
6.1 竖向位移监测/测量的工程应用概况 |
6.2 基准液位自动补偿的改进方法 |
6.2.1 基准液位自动补偿的改进方法 |
6.2.2 试验验证 |
6.3 大高差结构的小变形测量方法 |
6.3.1 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 |
6.3.2 试验验证 |
6.4 短期竖向位移测量的工程应用 |
6.4.1 桥梁静载试验挠度测量 |
6.4.2 基桩承载力试验位移测量 |
6.4.3 钢混结合段受载变形测量 |
6.5 长期竖向位移测量的工程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工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桥面铺装概述 |
1.2.1 钢桥面铺装材料 |
1.2.2 钢桥面防水粘结材料 |
1.3 钢桥面铺装(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方案 |
2.1 工程概况 |
2.2 旧路现状调查与评价 |
2.2.1 原有钢桥面铺装层结构形式 |
2.2.2 钢桥面铺装层典型病害 |
2.3 结构设计方案 |
2.4 大修方案技术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铺装施工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 |
3.1 材料质量控制 |
3.1.1 改性环氧树脂 |
3.1.2 超高粘改性沥青 |
3.1.3 集料 |
3.1.4 超高粘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 |
3.2 铺装结构力学性能要求 |
3.2.1 底层改性环氧树脂与钢板拉拔试验 |
3.2.2 底层改性环氧树脂与钢板拉剪试验 |
3.2.3 全厚度铺装结构性能试验 |
3.3 施工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
3.3.1 旧环氧沥青铺装挖除 |
3.3.2 钢板抛丸除锈处理 |
3.3.3 组合式防水粘结层 |
3.3.4 SMA铺装层 |
3.3.5 精细抗滑保护层 |
3.4 发现的问题 |
3.4.1 混合料拌合站发现的问题 |
3.4.2 桥面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
4.1 过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4.2 钢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构建 |
4.3 指标赋权 |
4.3.1 赋权方法介绍 |
4.3.2 综合集成赋权法原理及计算步骤 |
4.3.3 钢桥面铺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工程某阶段施工过程质量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过程质量指标和验收指标的钢桥面铺装按质支付方法研究 |
5.1 按质支付理论概述 |
5.1.1 质量特征指标的选取 |
5.1.2 质量指标标准化 |
5.1.3 支付系数的确定 |
5.2 基于过程质量指标和验收指标的钢桥面铺装支付调节方法 |
5.2.1 支付系数计算方法选取分析 |
5.2.2 基于过程质量指标和验收指标的支付调节方法分析 |
5.3 支付调节程序 |
5.4 钢桥面铺装验收关键指标分析 |
5.4.1 关键指标的分类与选取 |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3 指标标准限划分与支付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实测温度的大体积砼反演分析与温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进展 |
1.2.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研究进展 |
1.3 部分重大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对比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
2.1 引言 |
2.2 大体积混凝土力学性能 |
2.3 大体积混凝土热学性能 |
2.4 大体积混凝土仿真分析理论 |
2.4.1 热传导理论 |
2.4.2 浇筑温度与环境温度估算 |
2.4.3 冷却水管效应分析理论 |
2.4.4 温度应力计算方法 |
2.5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设计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3 某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混凝土配合比与基本性能 |
3.3 预设温控措施 |
3.4 有限元仿真计算验证 |
3.4.1 计算内容与方法 |
3.4.2 计算模型 |
3.4.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3.4.4 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温控标准与现场温控措施 |
3.5.1 温控标准 |
3.5.2 现场温控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某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温度监测与温控实施 |
4.1 温度监测方案 |
4.1.1 温度监测系统 |
4.1.2 温度监测参量 |
4.1.3 温度测点布设 |
4.2 基于温度监测的温控实施 |
4.3 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
4.3.1 浇筑层温度监测数据分析 |
4.3.2 相邻水管之间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4.3.3 顺桥向轴线上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4.3.4 施工方法对温控指标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实测温度的大体积混凝土反演分析与温控调整 |
5.1 反演分析意义与温控调整过程 |
5.2 基于实测温度的有限元反演分析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2 分析参数选取 |
5.2.3 应力特征点选取 |
5.2.4 反演分析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 现场温控调整验算 |
5.3.1 温控调整方向 |
5.3.2 温控调整影响及有效性验算 |
5.3.3 温控调整结果与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桥梁发展现状及前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研究现状 |
1.2.2 桥梁工程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概念 |
2.1.1 公路桥梁工程的特点 |
2.1.2 公路桥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2.1.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定义 |
2.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概述 |
2.2.1 建设工程信息特点 |
2.2.2 公路桥梁信息分类 |
2.2.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 |
2.3 基础理论和方法 |
2.3.1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 |
2.3.2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
2.3.3 建筑信息模型(BIM) |
2.3.4 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 |
第3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需求分析 |
3.1 信息需求分析维度 |
3.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项目主体信息需求分析 |
3.2.1 运营方信息需求 |
3.2.2 业主方信息需求 |
3.2.3 设计方信息需求 |
3.2.4 施工方信息需求 |
3.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项目过程信息需求分析 |
3.3.1 公路桥梁建设管理信息需求 |
3.3.2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信息需求 |
3.3.3 公路桥梁健康监测信息需求分析 |
3.3.4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信息需求分析 |
第4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构建 |
4.1 公路桥梁系统结构分解及编码体系建立 |
4.1.1 公路桥梁系统结构分解 |
4.1.2 公路桥梁信息编码体系 |
4.2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 |
4.2.1 BIM信息管理的优势 |
4.2.2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内容 |
4.2.3 基于BIM的建养一体化参与主体信息管理 |
4.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设计 |
第5章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过程分析 |
5.1 基于BLM理念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
5.2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的实施 |
5.2.1 建设阶段信息管理过程 |
5.2.2 养护阶段信息管理过程 |
5.2.3 信息再利用 |
5.3 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流程 |
5.3.1 建养一体化项目管理流程分析 |
5.3.2 建养一体化信息流分析 |
第6章 案例分析:马鞍山长江大桥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 |
6.1 项目背景 |
6.1.1 工程概况 |
6.1.2 建养一体化的必要性 |
6.2 马鞍山长江大桥信息管理的实施 |
6.2.1 马鞍山长江大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
6.2.2 信息管理过程分析 |
6.3 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框架设计 |
6.3.1 建养一体化养护管理系统框架构建 |
6.3.2 健康监测与养护管理系统的结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悬索桥 |
1.1.1 常见悬索桥 |
1.1.2 三塔悬索桥 |
1.2 悬索桥施工质量控制及发展概况 |
1.2.1 施工质量控制 |
1.2.2 悬索桥施工质量控制发展概况 |
1.3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质量控制体系 |
2.1 工程概况 |
2.1.1 桥梁工程概况 |
2.1.2 上部施工关键工序 |
2.2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依据 |
2.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 |
2.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2.3.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
2.3.3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
2.4 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影响因素 |
2.4.1 人力资源管理 |
2.4.2 材料的控制 |
2.4.3 设备的控制 |
2.4.4 环境因素的控制 |
2.4.5 工艺的控制 |
2.4.6 测量的控制 |
2.5 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2.5.1 质量控制目标 |
2.5.2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
2.5.3 建立质量控制机构 |
2.5.4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
2.5.5 控制方法 |
2.5.6 质量体系的运行 |
第三章 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质量控制实施 |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
3.2 索鞍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
3.2.1 三塔悬索桥索鞍安装关键问题 |
3.2.2 索鞍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
3.3 猫道架设施工质量控制 |
3.3.1 三塔悬索桥猫道架设关键问题 |
3.3.2 猫道架设施工质量控制 |
3.4 主缆架设施工质量控制 |
3.4.1 三塔悬索桥主缆架设关键问题 |
3.4.2 主缆架设施工质量控制 |
3.5 主缆紧缆施工质量控制 |
3.5.1 三塔悬索桥主缆紧缆施工关键问题 |
3.5.2 主缆紧缆施工质量控制 |
3.6 索夹吊索施工质量控制 |
3.6.1 三塔悬索桥索夹吊索施工关键问题 |
3.6.2 索夹吊索施工质量控制 |
3.7 钢箱梁吊装施工质量控制 |
3.7.1 三塔悬索桥钢箱梁吊装施工关键问题 |
3.7.2 钢箱梁吊装施工质量控制 |
3.8 主缆缠丝施工质量控制 |
3.8.1 三塔悬索桥主缆缠丝施工关键问题 |
3.8.2 主缆缠丝施工质量控制 |
第四章 泰州长江大桥施工质量控制成果 |
4.1 施工过程沿程质量控制结果 |
4.1.1 索鞍安装沿程监测结果 |
4.1.2 猫道架设沿程监测结果 |
4.1.3 主缆架设沿程监测结果 |
4.1.4 索夹吊索安装沿程监测结果 |
4.1.5 钢箱梁吊装沿程监测结果 |
4.2 成桥状态质量控制结果 |
4.2.1 塔柱变位 |
4.2.2 钢箱梁线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结构耐久性及健康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桥梁耐久性及健康监控的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1 海洋环境腐蚀性的区域划分 |
1.2.2 耐久性检测技术的完善及相关评定标准的统一 |
1.2.3 混凝土结构的优化维修决策理论 |
1.3 桥梁健康监控的研究现状 |
1.3.1 系统设计的传感器优化布设 |
1.3.2 结构损伤识别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概况 |
2.1 概述 |
2.2 自然环境条件 |
2.3 主要技术标准和结构总体布置 |
2.4 70米箱梁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 |
2.4.1 箱梁结构构造 |
2.4.2 预应力钢束布置 |
2.4.3 70米整孔预制箱梁的施工工艺 |
2.5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 |
2.6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氯离子侵蚀的70米箱梁耐久性随机分析 |
3.1 概述 |
3.2 杭州湾海域环境腐蚀性分析 |
3.2.1 杭州湾海域环境特点 |
3.2.2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腐蚀机理 |
3.3 70米箱梁结构的耐久使用寿命分析 |
3.3.1 基于氯离子侵蚀的70米预应力箱梁结构的腐蚀损伤 |
3.3.2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 |
3.4 70米箱梁结构耐久使用寿命的随机分析 |
3.4.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a |
3.4.2 氯离子初始浓度~(C_0) |
3.4.3 氯离子扩散系数~D |
3.4.4 氯离子临界浓度C_(cr) |
3.4.5 结构表面氯离子浓度~(C_s) |
3.4.6 70米箱梁结构耐久使用寿命~(t_0)的概率分布特性 |
3.5 基于可靠性的脱钝前锋面随机分析 |
3.5.1 预埋梯形阳极系统 |
3.5.2 基于可靠性的脱钝前锋面随机分析 |
3.6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70米箱梁结构健康监控系统设计 |
4.1 概述 |
4.2 70米箱梁结构健康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4.2.1 系统设计原则和监测目标 |
4.2.2 70米箱梁结构健康监控系统集成 |
4.2.3 系统软、硬件配置方案 |
4.2.4 系统运行自诊断及维护程序方案 |
4.2.5 系统与施工阶段控制、成桥动静载试验等之间的关联 |
4.3 传感器子系统 |
4.3.1 监控项目的拟定 |
4.3.2 测试技术和监控方案的确定 |
4.3.3 传感器选型原则 |
4.4 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处理与控制子系统 |
4.4.1 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子系统 |
4.4.2 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 |
4.5 结构健康综合评估子系统 |
4.5.1 结构状态识别子系统 |
4.5.2 结构健康评估子系统 |
4.6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HHT的数据采集信号的分析处理 |
5.1 概述 |
5.2 内蕴模式函数(IMF)和经验模态分解(EMD) |
5.3 EMD的边界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法 |
5.3.1 镜像映射法 |
5.3.2 神经网络法 |
5.3.3 自回归模型法 |
5.3.4 基于响应面的边界延拓方法 |
5.4 奇异值分解在边界延拓中的应用 |
5.5 模拟信号的边界延拓及其经验模态分解 |
5.5.1 算例1 |
5.5.2 算例2 |
5.5.3 算例3 |
5.5.4 算例4 |
5.6 实测信号的边界延拓和经验模态分解 |
5.7 HHT在桥梁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5.8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70米箱梁结构动力损伤识别 |
6.1 概述 |
6.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6.2.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
6.2.2 人工神经网络输入参数的选取 |
6.3 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损伤识别的数值仿真模拟 |
6.3.1 计算模型和完好时的结构固有频率 |
6.3.2 刚度损伤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
6.3.3 刚度损伤对结构振型曲率的影响 |
6.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刚度损伤识别 |
6.5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8)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特点 |
1.1.2 钢桥面铺装技术 |
1.1.3 钢桥面铺装的基本性能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桥面常用铺装材料 |
1.2.2 钢桥面常用铺装结构组合 |
1.3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使用条件分析 |
1.3.1 环境条件 |
1.3.2 荷载及交通条件 |
1.3.3 桥面铺装支撑结构的构造条件 |
1.3.4 技术要求 |
1.4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调查分析 |
2.1 南京长江二桥 |
2.1.1 铺装层结构 |
2.1.2 铺装材料 |
2.1.3 配合比设计 |
2.1.4 南京长江二桥使用现状 |
2.2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
2.2.1 钢桥面铺装设计方案 |
2.2.2 铺装材料 |
2.2.3 配合比设计 |
2.2.4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使用现状 |
2.3 天津大沽桥 |
2.3.1 铺装材料 |
2.3.2 配合比设计 |
2.4 江阴大桥 |
2.4.1 铺装材料 |
2.4.2 配合比设计 |
2.4.3 江阴大桥使用现状 |
2.5 南京长江三桥 |
2.5.1 铺装材料 |
2.5.2 配合比设计 |
2.6 湛江海湾大桥 |
2.6.1 铺装结构 |
2.6.2 铺装材料 |
2.6.3 配合比设计 |
2.7 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试验研究 |
3.1 美国环氧沥青 |
3.1.1 美国环氧沥青组成 |
3.1.2 美国环氧沥青结合料固化后技术指标 |
3.1.3 美国环氧沥青粘温特性研究 |
3.1.4 美国环氧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3.1.5 美国环氧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
3.2 日本环氧沥青 |
3.2.1 日本环氧沥青组成 |
3.2.2 日本环氧沥青结合料固化后技术指标 |
3.2.3 日本环氧沥青结合料粘温特性研究 |
3.2.4 日本环氧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3.2.5 日本环氧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
3.3 集料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矿料级配的确定 |
4.2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研究 |
4.2.1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4.2.2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 |
4.2.3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4.2.4 时温对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2.5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养护时间的确定 |
4.2.6 小结 |
4.3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4.3.1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4.3.2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方法 |
4.3.3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4.3.4 时温对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 |
4.3.5 时温对于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4.3.6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养护时间的确定 |
4.3.7 小结 |
第五章 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5.1 钢桥面铺装层对环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要求 |
5.2 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性能研究 |
5.2.1 马歇尔稳定度 |
5.2.2 抗压强度 |
5.3 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研究 |
5.3.1 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
5.3.2 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
5.4 环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5.4.1 浸水马歇尔性能研究 |
5.4.2 冻融循环劈裂强度比较 |
5.5 环氧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研究 |
5.5.1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
5.5.2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 |
5.6 环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5.6.1 试验方法 |
5.6.2 疲劳试验方法的确定 |
5.6.3 荷载控制模式 |
5.6.4 荷载作用频率和荷载波形 |
5.6.5 应力水平的选择 |
5.6.6 疲劳试验过程及试验数据 |
5.7 小结 |
第六章 珠江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技术方案优选论证 |
6.1 技术方案确定 |
6.2 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
6.2.1 级配选择 |
6.2.2 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 |
6.3 环氧沥青结合料的选定 |
6.3.1 不同环氧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分析 |
6.3.2 不同环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分析 |
6.3.3 不同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对比 |
6.3.4 不同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对比分析 |
6.3.5 不同环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对比分析 |
6.3.6 环氧沥青结合料的选择 |
6.4 环氧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确定 |
6.5 技术方案经济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珠江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研究 |
7.1 设计思路 |
7.2 原材料试验 |
7.2.1 集料筛分及密度 |
7.2.2 集料性能 |
7.2.3 环氧沥青结合料 |
7.3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7.3.1 级配确定 |
7.3.2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
7.3.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7.3.4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7.3.5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
7.3.6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研究 |
7.3.7 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
7.4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7.4.1 级配确定 |
7.4.2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
7.4.3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过程 |
7.4.4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7.4.5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7.4.6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
7.4.7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研究 |
7.4.8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
第八章 不同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 |
8.1 美国环氧沥青施工工艺 |
8.1.1 施工组织设计 |
8.1.2 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运输 |
8.1.3 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8.1.4 混合料的碾压 |
8.1.5 接缝的处理 |
8.1.6 养护 |
8.1.7 质量控制标准 |
8.2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 |
8.2.1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
8.2.2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8.2.3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摊铺 |
8.2.4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
8.2.5 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养护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实施与质量管理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项目情况 |
2.1 总体施工方案 |
2.2 工序流程 |
2.3 工艺要点 |
2.4 施工计划 |
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3.1 质量目标 |
3.2 质量控制措施 |
3.2.1 人员 |
3.2.2 机具 |
3.2.3 材料 |
3.2.4 工艺方法 |
3.2.5 环境 |
3.3 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 |
4 认识与体会 |
四、润扬大桥南塔通过交工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航道顺直段船舶交通流仿真分析[D]. 侯梦琳. 东南大学, 2019(06)
- [2]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式桥梁竖向位移监测方法研究[D]. 朱世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1)
- [3]黄埔大桥钢桥面铺装大修工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D]. 陈嘉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4]基于实测温度的大体积砼反演分析与温控调整[D]. 阳超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5]公路桥梁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研究[D]. 宋子婧. 东南大学, 2015(08)
- [6]三塔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控制[D]. 李帅帅. 长安大学, 2013(05)
- [7]杭州湾跨海大桥70米箱梁结构耐久性及健康监控研究[D]. 徐爱敏. 浙江大学, 2008(08)
- [8]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 欧阳杨. 长安大学, 2008(08)
- [9]苏通大桥——点燃几代人的激情 成就几代人的梦想[J]. 吕东旭.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8(05)
- [10]润扬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实施与质量管理简介[J]. 钟建驰,李洪涛,冯兆祥. 世界桥梁,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