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中间件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设计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20)在《基于远程开放式测控教学实验平台的智能综合考评系统研发》文中指出针对流量/液位测控实验装置普遍存在占地大,造价高,难以满足高校“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需求的现状,本文以东南大学流量/液位测控实验教学装置为基础,研发远程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与智能考评系统,学生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WEB网页遥控装置自主进行实验,系统平台对实验装置智能调度、对学生实验全过程监控与管理,并对实验过程操作、实验数据获取、实验报告分析等环节进行智能综合考评,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提升远程实验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有效解决实验场地、时间受限条件下的实验教学难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阿里云的低延迟、高扩展性系统总体架构方案。构建基于现场流量/液位综合实验装置、远程在线实验综合服务系统以及智能考评子系统的完整远程实验教学平台。WEB前端了实现远程的实验遥控操作,系统后台实现了设备调度、实验过程管理与和智能综合评价等应用服务。其次,针对远程实验考评环节多、操作主观性大、无人值守等特点,为提升实验考核与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提出一套适用于测控教学实验中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多环节的智能多因素自主考核与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异步级联多任务LSTM算法的实验操作评价模型,基于Ransac算法的实验数据评价方法,基于BERT模型文本语义分析技术的实验报告评价方法,及基于多因素主观赋权法的总体考评模型。最后,基于B/S架构及RMVC设计模式研发了远程实验智能考评系统平台软件,包括数据库设计、服务端及客户端系统的软件设计。其中,服务端设计中包括基于socket.io的数据实时通信模块的研发,完成设备监控与调度、在线实验、实验考评与综合服务等功能子系统的逻辑设计。基于My SQL完成了合理、可扩展的数据存储方案设计。客户端系统采用Express框架、模块引擎EJS、以及第三方npm核心模块等技术研发,通过WEB网页实现远程实验预约、在线实验、智能考评等功能,为远程实验与智能考评提供平台化服务。本论文研发的远程流量/液位测控教学实验平台智能考评系统已于2019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经过一个完整学期的运行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学院近150名学生提供了远程流量/液位测控实验教学服务,在平台上共开展了多项设计型及综合性实验,新颖的实验方式和考评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取得显着的教学效果。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孙博[3](2020)在《面向实验设备资源管理的调度算法设计与系统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高校加大对自身的实验设施建设。随着高校实验室设备种类、数量的增长,实验课程所需实验设备的耦合度的提高,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实验教学需求的增加,实验设备的管理更加复杂化。面对实验设备的管理需求,如何实现合理地向校内用户分配有限实验设备资源,并向远程用户共享使用高校实验设备资源等问题。文章开展面向最优资源调度的算法研究,并设计实验设备的调度管理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面向校内用户的静态调度,针对设备的负载均衡以及教学中课程、设备和时间等元素的合理规划,建立对多目标的最优调度模型,并使用基于父代种群精英选择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最优调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验验证,改进型遗传算法在运算速度和算法结果上均优于传统遗传算法,能够实现针对校内用户的实验设备静态调度的需求。(2)面向远程用户的设备共享使用的动态调度,描述了共享设备的条件约束、任务分配和系统模型,提出了调度任务的数学描述和优化模型。使用消息中间件技术实现实验设备的任务调度,并设计了设备调度的系统架构和任务的动态调度算法。通过实验验证,相对于先来先服务的调度方式,本文算法在任务总耗时和成功率上均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远程实验设备的任务调度需求。(3)设计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教务管理、设备管理、教学安排和实验预约等功能。提高高校的设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满足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的工作需要。
彭锦[4](2018)在《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黎富贵[5](2013)在《广西农村一体化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广西各种远程教育系统间有难以沟通,网上教育资源重复、操作复杂、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通过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提出广西农村一体化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该平台存在多个系统的异构数据源,文章还提出一种新的数据集成中间件方案——查询模式的异构数据源集成方案,实现异构数据源的统一透明访问,减少系统服务数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及具有较高的开发效率。
黄城[6](2012)在《基于J2EE的远程教育考试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必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鉴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EB的网络在线考试方式已然成为远程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使网络在线考试更加科学性、客观性和更具有适用性,以满足“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充分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框架下的远程在线考试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了JSP、Servlet、JavaBean等先进技术进行构建,可以实现题库管理、自动/手动生成试卷、考试过程控制、考生成绩查询以及学生和教师信息管理等功能。在系统的设计时,使用JSP和Servlet来处理用户交互和实现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链接、跳转的安全性;利用JDBC来组织和访问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对于复杂数据的封装和逻辑处理利用JavaBean来实现;并通过Servlet和MVC设计模式将显示层和业务逻辑层进行分离。最后,本文对关于网络考试系统主观题的自动阅卷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XML自动阅卷的算法。该系统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平台采用SQL Server2000,使用方便,与相关的软件集成度高,可伸缩性好。客户端采用Web平台,只需有网页浏览器就可以登录考试,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简洁。系统使用J2EE技术实现用户界面设计,体现了Java语言的平台无关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高帅[7](2012)在《衡水学院分院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在教育系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服务器版的试题库及组卷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测量工具,它不但具有试题管理和智能组卷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收集测试数据,并统计和分析这些收集来的测试数据,从而找出试题库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题库的建设和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开发,能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给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方便,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有着重大意义。衡水学院分院是一所国有大中专院校,学院一直延续着教考合一的传统模式,这对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及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实行教考分离是规范教学工作和适应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使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随着远程教育的兴起,学校与山东大学联合办学,并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和实施。所以,开发一套适合于学校实情的试题库管理系统迫在眉睫,学校的各个实施远程教学的院系都可以分享其中的快捷和便利,这为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方便学生管理、实现教考分离以及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大自然生物进化过程的智能算法,它以简单、鲁棒性强、全局寻找以及不受搜索空间限制性条件约束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遗传算法的群体搜索策略为多目标优化提供了非常合适的解决方案,因此将其应用于组卷问题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教育测量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等领域出发,使用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了自动组卷算法,采用B/S体系结构作为系统构架,使用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平台,C#4.0作为前端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开发技术,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出了衡水学院分院试题库管理系统。经过综合测试,本系统实现了预期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本系统已在衡水学院分院投入使用,经试运行证明,系统运行良好、界面简洁、操作简便、结构稳定,完全可以满足学校远程教育考试的需求及应用。
韩晓东[8](2012)在《基于Web Service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展,对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Web服务具有松藕合、易集成、可重用和业务驱动等特点,现已成为企业应用开发的热点。近年来Web服务技术日趋成熟,相关标准也比较完善,为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本文在对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电大开放教育模式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技术,结合开放教育体系中在线考试管理环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分布式系统中的服务调用和服务组合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具体的应用系统业务流程,并提出了时间单元编排优化算法,设计和实现了自动化阅卷子系统,在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又易于维护的客户端访问方式的同时,又考虑到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研究了当前远程教育体系中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WebService,并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可组合服务框架,使得业务得以被更好的重用和组合,业务变得更加灵活。2)在分析和研究了远程开放教育在线考试管理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Web服务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系统架构,并在该系统架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定义了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核心业务流程。3)针对在线考试管理系统中的性能瓶颈——时间单元编排问题,设计和改良了时间编排算法,采用二进制信息冲突规则检测解决开放教育考试时间单元编排的问题,提出了考试时间单元编排优化算法TTSOA。4)采用软件分析模式、设计模式等分类概念,设计并实现了自动化阅卷子系统,帮助成绩录入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完成机读卡的读取工作,并自动完成成绩的计算和录入。
张光[9](2010)在《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正由规模发展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当前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尽管传统的远程教学系统都强调共享和服务,但这种共享和服务,还是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网格将地理上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资源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实现高性能联合计算,共同完成重大应用项目。利用网格技术进行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构建国家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应用背景,研究了现有教学系统的不足,利用网格技术,解决了跨广域范围资源共享问题,并基于网格技术和代理技术,构建了系统内师资共享和学生个别化学习支持的原型系统。取得的相关成果为解决其它同类应用问题提供了依据。取得的相关成果为现有学习支持系统向网格环境移植和基于网格的学习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依据。研究了目前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远程教育理论和学习支持服务理论指导下,以大范围、大规模的远程学习支持为背景,提出了远程教育的重点是资源共享和学习交互,设计了远程学习支持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学习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模型DLSSM。研究了现有教学系统登录门户多,各教学和管理系统独立运行等问题,围绕着如何利用网格技术实现各类学习支持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的整合和对接,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网格学习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网格学习支持系统模型GrDLSSM。研究了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分布广、异构、跨组织、动态的特点,提出了远程学习资源网格系统模型DLRGSM。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远程学习资源网格系统模型的应用示例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DLRGSM。研究了制约资源共享的两大因素,对远程学习资源网格系统的共享机制、运行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目前远程教学系统缺少个性化学习支持以及优秀师资共享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学习支持中的个性化指导和人力资源的共享,就是要构造一个“虚拟教师”。利用“虚拟教师”来整合远程教育师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实现全系统的师资共享和对学生进行学习支持。基于Agent技术解决方案所具有的优势,分析了Agent技术在学习支持系统的应用需求,构建了基于Agent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详细研究了移动Agent技术进行资源检索模型和检索过程。
崔军岩[10](2010)在《远程多媒体通用课件制作平台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已经有很多的人都可以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然而高等教育特别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仍然呈现出教育资源相对分布不均,教育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远程教育来缓解这一矛盾。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远程教育提供了实际应用可能性。远程教育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很广泛的成就,。但是远程教育平台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远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远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是不够精美,且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为此本文以河南省高等信息化工程招标项目(远程教育多媒体通用课件制作平台,项目编号:2008xxh010)为依托,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远程多媒体教育平台架构的研究使用AJAX技术对远程教育平台特别是远程教育课件制作模块进行架构设计,充分利用了AJAX技术异步无刷新访问控制的特性,实现平台与用户的快捷交互。2.XML技术结合AJAX技术在课件制作平台中的研究在通用课件制作模块,平台利用XML可以跨平台无缝的进行数据表示的特性,结合AJAX技术,开发出课件模板中间件,用以轻松的完成课件制作模块。由于中间件本身的优点,使得平台的应用层对于底层OS以及硬件的更新换代变得透明,在实现平台高效通用课件制作的同时,也为以后平台的升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可伸缩性。3.视频点播平台的研究对于课件的播放模块,本文针对传统远程教育平台中视频播放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最终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索引的视频存储技术和智能流式视频缓冲服务器的设计思想,提高了相应模块的访问性能。项目经过测试和鉴定,该多媒体通用课件制作平台满足了设计之初的要求,相比传统的平台具有很明显交互的快捷性,同时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二、基于中间件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设计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中间件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设计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远程开放式测控教学实验平台的智能综合考评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考评方法 |
1.2.2 基于LSTM的序列数据处理 |
1.2.3 考评体系与信息化平台 |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2.2 测控教学考评体系架构设计 |
2.3 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
2.3.1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
2.3.2 考评算法模型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STM的实验操作考评算法研究 |
3.1 实验操作数据的特点与分析 |
3.2 LSTM模型结构与原理 |
3.3 改进的异步级联多任务LSTM算法 |
3.3.1 考评任务分解 |
3.3.2 改进的LSTM算法结构与训练策略 |
3.3.3 损失函数的选择 |
3.4 实验环境配置与超参数设定 |
3.5 改进算法的实验评估 |
3.5.1 模型训练与测试结果 |
3.5.2 对比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数据与报告考评算法研究 |
4.1 基于Ransac的实验数据考评算法研究 |
4.1.1 实验采集数据的特点与分析 |
4.1.2 基于Ransac算法的标准数据曲线拟合 |
4.1.3 数据考评方法设计与实现 |
4.2 基于BERT模型的实验报告考评算法研究 |
4.2.1 实验报告数据的特点与分析 |
4.2.2 BERT模型结构与优点 |
4.2.3 报告考评算法模型的搭建与训练 |
4.2.4 考评模型的实验评估 |
4.3 多因素考评方法与权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控教学实验智能考评系统设计与开发 |
5.1 软件架构设计 |
5.1.1 软件整体架构 |
5.1.2 Node.js模块机制 |
5.2 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
5.2.2 数据库E-R图与数据表设计 |
5.3 系统服务端设计与开发 |
5.3.1 设备监控与调度子系统设计 |
5.3.2 在线实验子系统设计 |
5.3.3 综合服务子系统设计 |
5.3.4 静态资源服务设计 |
5.4 系统客户端设计 |
5.4.1 客户端整体架构 |
5.4.2 关键技术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联调与运行情况 |
6.1 系统部署 |
6.1.1 硬件平台搭建 |
6.1.2 软件平台部署 |
6.2 系统联调与问题解决 |
6.3 系统运行情况 |
6.3.1 在线实验 |
6.3.2 智能考评 |
6.3.3 综合服务 |
6.3.4 系统运行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研究成果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面向实验设备资源管理的调度算法设计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实验设备资源管理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资源调度问题 |
2.1 实验室设备管理 |
2.2 调度问题描述 |
2.3 基本假设 |
2.4 校园用户的调度安排 |
2.4.1 实验课程安排中的因素 |
2.4.2 实验课程安排中的约束因素描述 |
2.4.3 实验课程安排的优化模型 |
2.5 远程用户的实验设备共享调度 |
2.5.1 实验设备共享的约束条件描述 |
2.5.2 共享设备的任务分配与系统模型 |
2.5.3 调度任务的数学描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最优化调度算法设计 |
3.1 常见的现代启发式算法 |
3.2 遗传算法介绍 |
3.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3.2.2 遗传算法的数学表示 |
3.2.3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3.3 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化调度模型 |
3.3.1 编码规则 |
3.3.2 适应度函数设计 |
3.4 基于父代精英选择策略改进遗传算法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远程用户的动态调度算法与中间件设计 |
4.1 中间件技术介绍 |
4.2 消息中间件的特点 |
4.3 基于消息中间件技术的实验设备调度 |
4.3.1 调度系统架构 |
4.3.2 实验安排规则 |
4.3.3 调度算法设计 |
4.3.4 算法具体实现流程 |
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开发设计 |
5.1 系统开发目标 |
5.2 系统整体架构与主要功能模块 |
5.3 数据库表设计 |
5.4 实现程序设计 |
5.4.1 系统开发工具 |
5.4.2 程序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MOOC的定义 |
2.1.2 民办高校的概念 |
2.1.3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网络学习环境理论 |
3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 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方法和过程 |
3.1.2 调查内容和结果 |
3.2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 |
3.2.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
3.2.3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3.2.4 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
3.2.5 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 |
3.2.6 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 |
4 MOOC的特征及其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1 MOOC的特征 |
4.1.1 大规模 |
4.1.2 开放性 |
4.1.3 个性化 |
4.2 MOOC的技术背景 |
4.2.1 MOOC平台的功能 |
4.2.2 MOOC平台的基本技术架构 |
4.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3.1 现实与契机 |
4.3.2 MOOC促进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
4.3.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
4.3.4 民办高校利用MOOC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以D校为例 |
5.1 D校的基本情况 |
5.1.1 学校概况 |
5.1.2 D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
5.2 D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设计原则 |
5.2.3 设计思路 |
5.2.4 方案构架 |
6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
6.1 制度保障 |
6.1.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
6.1.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
6.1.3 建立健全导师制 |
6.1.4 建立健全收费制度 |
6.1.5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
6.2 经费保障 |
6.3 后勤保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超星尔雅综合素养选修课目 |
附录四: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
附录五: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广西农村一体化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Web Services技术概述 |
3 广西农村一体化远程教育平台设计 |
3.1 平台设计需求分析 |
3.2 广西农村一体化远程教育平台功能 |
4 中间件集成方案 |
5 结束语 |
(6)基于J2EE的远程教育考试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
1.1.1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 |
1.1.2 现代远程教育构成的基本模式 |
1.2 系统开发背景及意义 |
1.2.1 传统考试方式存在的弊端 |
1.2.2 在线考试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开发背景及现实意义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作者所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成都电大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J2EE 的概念和结构 |
2.2 J2EE 的核心技术 |
2.2.1 Servlet 技术 |
2.2.2 JSP 技术 |
2.2.3 EJB 技术 |
2.2.4 JDBC |
2.3 MVC 设计模式 |
2.3.1 MVC 体系结构 |
2.3.2 基于 J2EE 的 MVC 模式实现 |
2.4 XML 技术 |
2.4.1 XML 与 HTML 的比较 |
2.4.2 XML 基本技术 |
2.4.3 XML 应用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都电大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和角色分析 |
3.1.2 系统性能分析 |
3.2 考试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3.2.1 JDBC 连接 |
3.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3.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2.4 数据库表设计 |
3.3 考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3.3.1 功能模块结构 |
3.3.2 程序流程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电大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 |
4.1.1 硬件环境 |
4.1.2 软件环境 |
4.2 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4.2.1 学生模块 |
4.2.2 成都电大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教师模块 |
4.2.3 成都电大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管理员模块 |
4.3 JSP 实现 |
4.3.1 提取及反馈信息 |
4.3.2 编写 JavaBeans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观题评分算法研究 |
5.1 计算机对关键词的提取 |
5.2 基于 XML 的自动阅卷的算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2 性能测试 |
6.3 安全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衡水学院分院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定义 |
1.2 本试题库管理系统的选题背景 |
1.3 开发本试题库管理系统的意义 |
1.3.1 单机版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弊端 |
1.3.2 网络试题库管理系统的优势 |
1.4 网络试题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
1.5 国内外远程教育及网络试题库的历史及现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本系统相关的理念依据 |
2.1 教育测量学相关定义 |
2.2 经典测验理论 |
2.2.1 概念描述 |
2.2.2 CTT的特点 |
2.2.3 项目分析 |
2.2.4 CTT的不足 |
2.3 项目反应理论 |
2.3.1 概念描述 |
2.3.2 IRT的模型 |
2.3.3 IRT的特性 |
2.3.4 IRT的不足 |
2.4 影响试卷质量的两个因素 |
2.4.1 信度理论 |
2.4.2 效度理论 |
2.5 影响试题质量的两个因素 |
2.5.1 难度 |
2.5.2 区分度 |
2.6 本试题管理系统采用的测量模型 |
2.7 远程教育的相关知识 |
2.7.1 远程教育的定义及特点 |
2.7.2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题库的要求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技术 |
3.1 .NET框架 |
3.2 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0简介 |
3.3 开发语言C# |
3.3.1 C#简介 |
3.3.2 C#程序结构 |
3.4 数据库访问组件ADO.NET |
3.4.1 ADO.NET简介 |
3.4.2 使用ADO.NET访问数据库 |
3.5 体系结构 |
3.5.1 C/S体系结构 |
3.5.2 B/S体系结构 |
3.5.3 C/S与B/S的区别 |
3.5.4 本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4.1 组卷的基本原则 |
4.2 可行性分析 |
4.3 本系统功能结构图 |
4.4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
4.5 本系统应具有的优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数据库设计的相关技术 |
5.1.1 数据库设计理论 |
5.1.2 数据库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8简介 |
5.1.3 关系型数据库简介 |
5.1.4 T-SQL简介 |
5.2 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技术 |
5.3 本试题库系统主要实体属性图 |
5.4 本系统的数据流图 |
5.5 数据字典 |
5.6 逻辑结构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自动组卷 |
6.1 遗传算法的概述及特点 |
6.2 遗传算法的相关内容 |
6.2.1 三个基本操作 |
6.2.2 遗传算法中的主要步骤 |
6.2.3 遗传算法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
6.2.4 遗传算法主要参数设定 |
6.3 组卷问题的相关分析 |
6.3.1 组卷策略分析 |
6.3.2 组卷约束条件分析 |
6.3.3 组卷问题数学模型分析 |
6.3.4 组卷过程分析 |
6.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研究 |
6.4.1 染色体编码方案 |
6.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
6.4.3 遗传算子的改进 |
6.4.4 遗传算法控制参数 |
6.4.5 最优个体保存策略 |
6.4.6 各级难度级别分数的计算 |
6.4.7 自动组卷算法的实现 |
6.4.8 遗传算法组卷重点部分实现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7.1 登陆注册模块 |
7.2 试题库管理模块 |
7.2.1 添加试题 |
7.2.2 修改试题 |
7.2.3 删除试题 |
7.3 试卷管理模块 |
7.3.1 添加试题卷类型 |
7.3.2 删除试卷类型 |
7.3.3 添加试卷 |
7.3.4 删除试卷 |
7.4 在线练习模块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系统测试 |
8.1 测试的定义及目的 |
8.2 Web应用测试 |
8.3 测试过程 |
8.3.1 数据测试 |
8.3.2 模块测试 |
8.3.3 综合测试 |
8.4 测试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Web Service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XML技术 |
1.2.2 Web服务 |
1.2.3 中间件技术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第2章 基于Web服务的在线考试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
2.1 概述 |
2.2 课程平台介绍 |
2.3 在线考试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2.3.1 系统架构 |
2.3.2 基于Web服务的可组合服务框架 |
2.3.3 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核心业务流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试时间单元编排优化算法 |
3.1 概述 |
3.2 考试时间单元编排需求分析 |
3.3 考试时间编排优化算法描述 |
3.3.1 初始化详细设计 |
3.3.2 考试时间编排算法描述 |
3.4 算法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化阅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概述 |
4.2 自动化阅卷子系统架构 |
4.2.1 自动化阅卷子系统架构 |
4.2.2 软件设计约束 |
4.3 自动化阅卷子系统的设计 |
4.3.1 需求说明 |
4.3.2 活动图描述 |
4.3.3 使用JNI技术控制光学阅读机 |
4.3.4 基于Struts框架的表示层类设计 |
4.3.5 自动化阅卷系统业务逻辑层的设计 |
4.4 自动化阅卷系统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远程教育发展与存在问题 |
1.2.1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
1.2.2 远程教育存在问题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远程学习支持平台现状 |
1.3.2 远程学习网格系统现状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目标 |
2.2.1 学习支持的理论研究 |
2.2.2 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目标 |
2.3 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构建 |
2.3.1 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 |
2.3.2 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构建 |
2.4 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架构设计 |
2.4.1 学习支持硬件子系统 |
2.4.2 学习支持软件子系统 |
2.4.3 学习支持人员子系统 |
2.5 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功能设计 |
2.5.1 学习资源服务 |
2.5.2 学习辅导服务 |
2.5.3 信息咨询服务 |
2.5.4 实践教学服务 |
2.5.5 学习评价服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目标 |
3.2.1 网格学习支持的技术研究 |
3.2.2 网格学习系统的实现目标 |
3.3 基于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构建 |
3.3.1 网格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 |
3.3.2 网格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构建 |
3.4 基于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架构设计 |
3.4.1 网格学习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 |
3.4.2 网格学习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 |
3.5 基于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 |
3.5.1 学习支持系统网格服务研究 |
3.5.2 学习支持系统网格服务部署 |
3.6 基于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优势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远程学习资源网格系统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网格学习资源共享基础的研究 |
4.2.1 网格学习资源的要素研究 |
4.2.2 网格学习资源的特点分析 |
4.3 远程学习资源网格系统的模型构建 |
4.3.1 系统的模型设计 |
4.3.2 系统的工作机理 |
4.4 学习资源网格系统的示例创建 |
4.5 远程学习资源网格系统的共享策略 |
4.5.1 学习资源网格系统的共享机制 |
4.5.2 学习资源网格系统的运行效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Agent 在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移动Agent 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 |
5.3 移动Agent 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实现目标 |
5.3.1 系统的设计思想 |
5.3.2 系统的实现目标 |
5.4 移动Agent 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模型构建 |
5.4.1 系统的组织结构 |
5.4.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5.4.3 系统的功能结构 |
5.4.4 Agent 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优点 |
5.5 移动Agent 网格远程学习支持系统的资源检索 |
5.5.1 系统的资源检索机理 |
5.5.2 系统的资源检索步骤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远程多媒体通用课件制作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远程教育平台的背景和意义 |
1.2 当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发展现状 |
1.3 平台的开发价值及来源 |
1.4 本平台的工作要求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平台相关技术研究 |
2.1 Visual Studio.NET2005开发平台 |
2.2 ASP.NET开发技术 |
2.3 ADO.NET2.0开发技术 |
2.4 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应用 |
2.5 COM技术 |
2.6 流媒体技术 |
2.7 AJAX技术 |
2.8 SQL数据库 |
2.9 本章小结 |
3 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
3.1 平台需求分析 |
3.2 平台的功能设计要求 |
3.3 平台的整体架构 |
3.3.1 平台总架构 |
3.3.2 新闻系统 |
3.3.3 教师用户平台 |
3.3.4 后台管理员模块 |
3.3.5 学生用户模块 |
3.4 平台两个主要子模块的设计 |
3.4.1 远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的设计 |
3.4.2 组件制作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5 平台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
3.6 本章小结 |
4 平台关键技术实现 |
4.1 AJAX技术在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
4.1.1 传统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存在的问题 |
4.1.2 一种新的课件制作平台解决方案 |
4.2 基于中间件的自适应动态导航树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设计 |
4.2.1 导航树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分析 |
4.2.2 隐马尔科夫模型估测算法 |
4.2.3 基于中间件的自适应动态导航树 |
4.3 基于视频索引的方法在视频点播中的应用与设计 |
4.3.1 传统视频点播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2 视频索引设计理念的提出 |
4.4 资源调度和缓冲的设计在视频点播中的应用 |
4.4.1 传统的视频点播平台缓冲所存在的问题 |
4.4.2 视频缓冲调度在本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
4.5 系统安全性的研究 |
4.5.1 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
4.5.2 数据库的安全性 |
4.5.3 网站系统的安全性 |
4.6 其他几项关键技术 |
4.6.1 学生端在线考试系统 |
4.6.2 课件的上传与维护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运行情况 |
5.1 平台测试 |
5.2 平台的重要模块的测试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以及工作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基于中间件的现代远程教育考试系统的设计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远程开放式测控教学实验平台的智能综合考评系统研发[D]. 张琳. 东南大学, 2020(0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面向实验设备资源管理的调度算法设计与系统实现[D]. 孙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D]. 彭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5]广西农村一体化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黎富贵.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6]基于J2EE的远程教育考试系统分析与设计[D]. 黄城.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7]衡水学院分院试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高帅.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7)
- [8]基于Web Service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韩晓东.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7)
- [9]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D]. 张光. 燕山大学, 2010(08)
- [10]远程多媒体通用课件制作平台的研究[D]. 崔军岩. 郑州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