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电制冷机的节能分析与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杨干[1](2020)在《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负荷匹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以来,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推动了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应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实现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互补,已成为未来分布式能源供应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普遍存在设计方法单一、系统供需匹配性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本文针对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构建和能源供需匹配问题,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产能特性、建筑负荷与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匹配特性、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产能特性、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及决策、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开展了冷热电联供机组实验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的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特性研究,分析了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运行效率,关键设备性能,并建立了相关性能参数的数学关联式,为系统建模奠定基础。对于冷热电联供实验机组,随着发电功率的升高,缸套水热效率、机组热回收效率以及机组能源利用总效率变化规律相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供热模式下机组能源利用总效率在64.5%到82.7%之间。供冷模式下机组能源利用总效率在51%到59.1%之间。对于实际工程应用的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系统中的冷热联供机组功率范围主要分布在3500k W-4300 k W,制冷模式下机组平均能源利用效率可达85.6%,制热模式下机组平均能源利用效率为77.64%。该系统的全年平均发电效率42.54%,全年能源利用率73.52%。2、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建筑负荷特性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设计参数和运行性能的关联体系。开展了建筑类型、气候类型和运行策略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类型是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的最大影响因素。建立了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性能和设计容量的回归模型,并筛选出了影响机组性能和机组设计容量的关键参数。大型宾馆、医院和疗养中心中,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性能最好,系统的年化费用节约率(Annual total cost saving ratio,ATCSR)在5.47%和12.36%之间,一次能源节约率(Primary energy saving ratio,PESR)在10.63%到22.17%之间。在所有气候区中,寒冷和严寒地区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性能最优。此外,合理使用蓄热设备,可以显着提升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3、构建了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线性惰性因子、动态环形邻域等方法改进了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形成了基于动态环形邻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分析了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在五种运行模式下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效果,以电定热结合制冷分配模式下系统的性能最佳;所对应的一次能源节约率,二氧化碳减排率(CO2 emission reduction ratio,CO2ERR)和年化费用节约率分别达到了36.15%、53.73%和4.16%。分析了建筑负荷特性和运行策略对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热定电(Following thermal load,FTL)策略适用于宾馆和医院,以电定热(Following electric load,FEL)策略适用于办公楼。医院、酒店和办公类建筑的系统最优综合性能可达28.95%、28.20%和22.69%。4、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帕累托最优的基本理论,设计了外部解集存储及更新策略、全局最优选取策略、全局扰动策略,开发了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并进一步将熵权法与基于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多属性决策相结合,形成了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与决策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多样化的优化设计方案。与传统单目标优化结果相比,多目标优化与决策方法所获得的解有效提升了系统经济性,更好地平衡了系统的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性。5、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实现太阳辐照、用户侧负荷等参数的不确定性场景生成,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多场景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确定性优化问题的目标方程,并结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开展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在优化目标方程中,将标准差惩罚系数设置为700时,可以在系统性能指标的标准差降低的同时保持较好的性能指标均值。与确定性场景下获得的优化方案相比,不确定场景下获得的优化方案中系统的PESR、CO2ERR分别提升了0.24%、1.46%,但是ATCSR下降了3.38%;PESR、CO2ERR和ATCSR的标准差则分别下降了0.05%、0.05%和0.23%。
张占维[2](2020)在《含煤层气内燃机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改革的重要举措。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型微电网能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能源利用率高。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还具有安全可靠性高、供能形式丰富、控制灵活等优势。凭借这些优势,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煤层气是一种高热值、低排放、低污染的清洁能源。对煤层气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方式利用,将煤层气内燃机作为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到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中,能够有效提高煤层气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内容为在煤矿区利用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并结合当地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针对其容量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和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然后对煤层气内燃机进行了建模和动态特性仿真,对CCHP型微电网中的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蓄电池、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介绍,建立了各类设备的数学模型。随后根据CCHP型微电网的评价指标、约束条件等建立了以年综合净成本最低和标准煤消耗量最少为目标函数的CCHP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以淮南地区某煤矿作为仿真算例,将该煤矿全年冷热电负荷数据、当地风速、光照强度等数据输入到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中,采用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对CCHP型微电网内主要设备的配置容量进行求解,得到了容量优化配置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设含煤层气内燃机的CCHP型微电网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大节省煤矿企业成本,并且对于减少煤炭等化石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在容量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典型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CCHP型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和常规粒子群对其进行求解。针对煤矿区冬夏两季典型日进行了仿真,分别得到了冬夏两季典型日CCHP型微电网的运行成本和各类主要设备的优化调度运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孟祥鹤[3](2020)在《考虑风/光/负荷不确定性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双层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两大焦点,大力发展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联供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由于风速、光照的频繁变化以及负荷的随机波动使得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功率的预测误差较大,从而导致系统的优化策略偏离实际情况。并且有别于光伏和负荷,风电出力具有明显的反调峰特性。因此,研究不规则形式下的风电出力概率分布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给出了传统分供系统和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明确其效率与出力的关系并搭建数学模型。其次,考虑到风电的主动控制能力,提出了改进后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针对“弃风限电”过程对风电出力概率密度函数的影响,该方法建立了计及风电主动控制能力的不规则概率分布模型。然后,文章将熵权法和专家指标权重法融入到评价过程中,提出了改进后的逼近理想解多属性评价方法。最后,文章以青岛市某城区典型日的冷热电负荷为例,来验证本文所提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本文所提优化调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风电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及CCHP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孙凯[4](2020)在《基于多种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配置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能源损耗和环境受到破坏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忽视这些不良影响,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限制人类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能源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这使我国政府对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由于其在能源利用中的突出作用,最近受到广泛关注。它既可以减少能耗,又可以提高整体能源效率。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具有各种设备和组件的复杂系统,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发电单元、热回收单元、热交换单元、冷却单元和辅助单元等每个单元都息息相关,因此优化CCHP系统的配置使其在最优配置下运行是十分必要的。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冷热电联供系统相对于分供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特性,但传统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做动力源,如燃煤、天然气等。幸运的是,目前新能源应用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因此将太阳能资源与传统的CCHP系统相结合被认为是缓解迫在眉睫的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力系统光热发电调度控制技术对一种以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和燃气轮机发电为共馈源的新型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新型系统的结构原理,明确系统的设备构成,对各个模块设备建立模型并确定组件选型。为实际的案例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槽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机组中的储热罐储存的热量不仅可经过汽轮机发电,也可直接通过熔盐-水换热器供给用户端热负荷需求,即可分担燃气轮机的热能负载。此外,供冷方式除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还增加螺杆式电制冷方式,即可以靠电能替代部分制冷所需的热能。因此,该系统可从供给端和用户端同时影响系统中各模块的配置容量。其次,建立系统的优化目标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目标函数包含经济、能源和环境三个指标。求解算法采用爬山算法,为在实际案例中取得目标函数最优解集做好提前量。以北京的某建筑集群为算例进行案例的特征分析。主要分三方面:第一,运行策略的特征:由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模式为基础,以是否引入不同的制冷和供热方式为区别演变出八种运行策略;第二,所选案例的负荷特征分析;第三,建立案例所在地点的太阳辐照特征的数学模型,在仿真平台下得出其特征曲线。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组件模型和目标模型的正确性。包括每种策略下的最优配置结果的分析,各策略的对比分析和最优策略最优配置下的指标与分供系统的对比分析。
张良[5](2020)在《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嵌套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世界人口数量和能源消费量与日剧增,化石能源储量不断减少,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社会逐渐显现能源和环境危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实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两大重要手段。冷热电联供系统以能源梯级利用、就近消纳为原则,具有“分布灵活”、“高效节能”和“低碳环保”等优良特性,是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理想途径,极具发展前景。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且能流耦合的供能系统,其设备选型与容量的配置以及系统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系统的供能效率。现有研究在设计过程通常是在固定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单一运行模式对系统的容量进行优化,而结构的提出往往缺乏科学理论支撑。除此之外,集成可再生能源的CCHP系统,结构愈发庞大,能流更加复杂,系统关键设备更加频繁地工作在非额定工况下,设备容量配置更加依赖系统的运行方式,因此使用单一固定的运行策略很难得到最优配置结果。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系统结构、供能设备非设计工况特性、容量与运行方式优化等关键难题,构建了系统结构、设备容量与运行方式嵌套优化方法,为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思路。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多输入多输出多耦合的CCHP系统结构设计方法。此方法根据能源输入、转化和输出建立能量供能路径模型,并采用等效电系数为评价目标,对CCHP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分析了该系统主要供能单元在不同负载率下的供能效率,并基于此分析了系统冷热电供能平衡式,为后续系统的容量配置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根据优化得到的系统结构,考虑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对系统供能单元出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针对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的两级嵌套优化配置方法。第一级通过遗传算法获得每个系统设备的容量,第二级通过非线性规划方法得到设备出力计划。运用线性加权法综合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优化目标,建立求解模型。通过这种方法,达到降低优化模型的复杂度,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的目的,使该问题更容易获得最优解。最后,本文基于所选建筑物的冷热电负荷需求,对所提出的嵌套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单一运行方式的设计方法相比,嵌套优化设计方法在一次能源节约率、综合成本节约率和二氧化碳减排率指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通过系统全年和典型日的结果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合理的配置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匹配用户负荷。
杨志超[6](2020)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与环境危机,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是在CCHP系统基础上引入可再生能源以期实现能源高效梯级利用,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设备众多,工况复杂,异质多能流耦合,而且可再生能源及冷热电负荷不确定性强,要实现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尤为关键,亦极具挑战。针对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的优化运行问题,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传统分供系统的构成与能量平衡关系;分析了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能量流,揭示了系统能量耦合关系;建立了内燃发电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的全工况模型及其他设备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之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框架结合区间规划的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优化运行策略。该模型预测控制优化运行框架包括:源荷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个模块。源荷预测模块:本文提出了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方法对可再生能源、负荷超短期预测,可预测得到风电功率、冷热电负荷预测值与区间值,为优化运行提供数据信息;滚动优化模块:本文基于区间规划理论将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基于转化后的优化模型对系统设备出力作区间滚动优化求解,根据可再生能源和冷热电负荷需求的波动变化及时调整调度指令,保证了优化的实时性;反馈校正模块:本文设计了误差预测、实时调整环节,根据历史数据作误差预测,并实时校正预测值,降低了系统输出的误差。由此,本文基于该优化运行框架结合区间规划以实现系统经济高效稳定运行。本文选取我国北方某医院夏季的冷热电负荷为例,以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作为供能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上述优化运行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开发了 CCHP系统数据监控与优化运行平台。该平台可完成系统现场的数据采集与实时数据显示,通过调用MATLAB软件,运行优化算法求解得到设备出力值,为系统优化调度提供设备出力参考,结合CCHP数据监控系统下发调度指令。以此,实现CCHP系统数据监控与优化运行一体化。
杨博文[7](2020)在《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微电网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多类型、高质量的能量需求。而包含了冷/热/电联供的综合能源系统,由于能同时满足用户对冷能、热能与电能的需求,且能源利用效率高,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综合能源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不同能量之间耦合严重,导致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容量配置困难。基于此,本文通过搭建双层优化配置模型解决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容量配置问题,并将近年来热门的电转气(Power to Gas,P2G)技术运用到综合能源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经济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的常见结构。搭建了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能源转换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数学模型,并对各种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基于能量枢纽(Energy Hub,EH)的概念,搭建了综合能源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能源之间、不同设备之间能量转换过程。其次,将核密度估计法和k-means聚类方法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典型出力场景选取中。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得出风、光资源在不同供能季节的概率密度分布。根据概率密度分布得到累计概率分布。对累计概率密度进行随机采样,得到多组风、光出力场景。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生成的场景进行缩减,从而得到各供能季风、光典型出力场景。继而,建立了一种用于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容量配置的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以系统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对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容量进行优化配置。下层模型以系统缺负荷最低为优化目标,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优化。经过上下两层模型之间的多次迭代,找到最优的设备容量配置组合。最后,基于具体算例中的负荷需求与设备参数,得到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案。在该优化配置方案下,对该地区过渡季典型日的系统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从而验证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有效性。分析了电转气装置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的影响。将配置结果与传统能源分供系统配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在经济性与清洁性方面的优势。
应笑笑[8](2020)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等许多能源问题。实践经验表明,要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就必须从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这两方面着手,寻求并发展新的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有助于改善我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等问题。作为天然气利用方式之一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由于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靠近用户侧线损少、环境友好等优势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与推广。然而,由目前已投入运行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项目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选型及运行策略问题。系统设备容量的选择以及运行策略的制定关系到联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否真正发挥其既有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考虑到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有多种基础供能结构,本文选择了其中一种供能系统(即基于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建立此联供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模型的思路及对应的求解方法。根据所提出的建模思路,本文提出了系统中各主要供能设备的建模方法,重点提出了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详细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以经济性评价指标最低、综合评价指标(同时涉及经济性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能源评价指标)最低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以用户侧逐时能量供需平衡、系统各设备的运行负荷范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系统最优运行策略。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以南京市某医疗建筑为算例,首先利用e QUEST软件对该建筑进行了负荷预测,在分析负荷预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供能结构,运用优化模型确定了该联供系统制冷采暖季各月典型日的最优运行策略,并以典型日优化结果为依据,计算得到系统全年运行性能。结果表明:按综合优化策略运行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并不能够同时在经济、能耗、环境方面均优于分产系统;在经济优化策略及综合优化策略的指导下,大部分时段系统所提供的能量均能够刚好匹配用户侧所需能量,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存在少量的能量浪费;与传统策略相比,当联供系统按经济优化策略运行时,年总运行成本可减少5.4%。上述结果有力地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不仅可为该类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与指导,而且还可被采纳为后评估手段,以评估可研报告中所提出的供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王尧[9](2020)在《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能源网通过多能互补技术、综合能源服务等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电、热、气、冷等多种能源的高效集成与协同供给。2016年,中国发改委提出《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开展电、气、热、冷等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耦合互动和综合利用。微能源网群广泛应用智慧互联技术,作为一种智慧型区域网络,具备较高的新能源渗透率,通过能源储存和能源转化能够实现区域内能源供给和消耗的平衡。微能源网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换能源,也可以与公共网络进行能源的灵活交互,实现了风、光、天然气等分布式能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本文以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微能源网容量配置、多能协同优化、综合效益评价,掌握得到微能源网“源-网-荷-储”优化配置模式,优化微能源网内、网间、网群多层级运行方式,建立综合效益评级模型指导微能源网建设和运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的能量特性。结合能源互联网的特性剖析了微能源网的功能;基于政策与实践试点项目提炼了微能源网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对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特性进行建模,分析能量的梯级利用。(2)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配置方法。从系统结构和单元设备的角度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荷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方式,建立了计及随机-认知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构建“源-网-荷-储”容量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建设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优化单元容量,下层以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单元出力;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微能源网结构,建立了微能源网的能量生产、能量转换和储能装置运行模型;利用二阶段优化理论,风光日前预测功率作为随机变量,构造上层日前调度模型,将其时前功率作为随机变量的实现,构造下层时前调度模型;采用细胞膜优化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对所提模型求解;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园区进行实例分析。(4)提出了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以确立平均失负荷率最小为目标,构建多微能源网日前容量灵活性配置优化模型;利用条件风险价值度量风电和光伏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成本,构建电、热、冷等多能协同日内调度优化模型;考虑不同时刻各主体(微能源网、激励型需求响应、上层能源网)的备用供给成本,确立备用调度成本最小的备用优化平衡方案;为了求解上述三级协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信息熵和混沌搜索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提出了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将多种能源生产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集成微能源网,设计多微能源网在不同阶段(日前、日内、实时)多级竞价博弈框架体系;提出一种含多种博弈状态的三阶段优化模型;为模拟多微能源网竞价博弈过程,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信息挥发因子和转移概率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制定微能源网群最佳运行策略。(6)建立了微能源网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分析了“以电定热”、“以热定电”、“热电混合”模式中的运行场景;刻画了微能源网中的居民楼宇、办公楼宇、商场等建筑的多负荷特征,构造了多类用户的年负荷曲线、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分析了微能源网的结构布局,从经济、节能、减排等角度设计了微能源网3E效益评价指标;算例分析验证了微能源网的综合效益优势。
赵鹏[10](2020)在《基于冷热电联供的钛白粉生产用能系统优化与节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钛白粉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钛白粉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对钛白粉生产单位能耗考核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要求更加严格,许多钛白粉企业达不到相关标准而被迫关停,因此调整现有的生产用能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各生产环节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钛白粉行业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钛白粉生产过程各用能环节进行研究,得到各环节能量利用率及节能潜力,提出了冷热电联供系统为钛白粉生产提供冷、热、电三种能量的可行性,开发了:内燃机-余热锅炉-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以冷定电”;内燃机-余热锅炉-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以热定电”;锅炉供热-电制冷机制冷-市网供电三种供能工艺。以能耗、成本、排放量对三种工艺进行经济性建模,以内燃机燃料流量率及内燃机余热分配率和能源价格及天然气价格变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优化开发的冷热电联供工艺。通过建模优化得到“以冷定电”联供工艺热负荷率高于1.9时的吨钛白粉生产,内燃机运行经济性最优;“以热定电”联供方案热负荷率高于2.3时的吨钛白粉生产,内燃机运行经济性最优。“以冷定电”联供方式冷负荷率为0.9时是内燃机余热最优分配率的分界点;“以热定电”联供方式冷负荷率为0.3时是内燃机余热最优分配率的分界点。当电价小于0.9元/kW·h时,采用“以冷定电”的联供方式年度化成本较低,当电价为0.9元/kW·h时两种联供方案年度化成本相当,当电价高于0.9/kW·h时“以热定电”联供方式年度化成本较低。
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电制冷机的节能分析与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电制冷机的节能分析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负荷匹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变量 |
希腊字母变量 |
下标 |
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适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研究现状 |
1.2.4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及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实验研究 |
2.1 冷热电联供系统实验 |
2.1.1 实验系统概况 |
2.1.2 实验方案 |
2.1.3 实验评价方法 |
2.2 实验分析 |
2.2.1 热电联供机组的运行分析 |
2.2.2 实验机组的运行性能 |
2.2.3 蓄热水箱性能 |
2.2.4 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 |
2.3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分析 |
2.3.1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概况 |
2.3.2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关键设备信息 |
2.3.3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2.4 单台冷热电联供机组运行特性 |
2.4.1 单台冷热电联供机组运行概况 |
2.4.2 单台冷热电联供机组逐月运行分析 |
2.4.3 单台冷热电联供机组典型日运行分析 |
2.5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分析 |
2.5.1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全年运行概况 |
2.5.2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月运行分析 |
2.5.3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典型日运行分析 |
2.6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关键参数拟合 |
2.6.1 内燃机产能曲线 |
2.6.2 内燃机发电效率和热回收效率 |
2.6.3 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COP和制热效率 |
2.6.4 冷热电联供机组能源利用效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建筑负荷匹配特性研究 |
3.1 数据及研究方法 |
3.1.1 研究路线 |
3.1.2 建筑负荷数据 |
3.2 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 |
3.2.1 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数学模型 |
3.2.2 运行策略和储热策略 |
3.2.3 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指标 |
3.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3.1 多因素方差分析 |
3.3.2 聚类分析 |
3.3.3 相关性分析 |
3.3.4 多元回归分析 |
3.4 建筑负荷对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影响 |
3.4.1 建筑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影响 |
3.4.2 建筑负荷特性的影响 |
3.4.3 设计参数以及性能参数在各类运行场景的分布特点 |
3.4.4 蓄热策略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及性能分析 |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 |
4.1.1 研究路线 |
4.1.2 建筑负荷和气象数据 |
4.1.3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 |
4.1.4 简化假设 |
4.1.5 运行策略 |
4.1.6 系统评价指标 |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1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
4.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 |
4.3 不同运行策略下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性能 |
4.3.1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月运行性能 |
4.3.2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全年运行性能 |
4.3.3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传统燃气冷热电系统对比 |
4.4 建筑负荷对于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影响 |
4.4.1 原动机优化设计结果 |
4.4.2 太阳能系统优化设计结果 |
4.4.3 系统供需匹配情况 |
4.4.4 太阳能系统的贡献 |
4.4.5 系统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 |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 |
5.1.1 技术路线 |
5.1.2 数据及模型 |
5.2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1 多目标优化问题 |
5.2.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 |
5.2.3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
5.3 基于熵权法和理想点的多属性决策 |
5.3.1 基于理想点的多属性决策 |
5.3.2 熵权法 |
5.4 算法参数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 |
5.5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5.5.1 不同建筑中优化决策的熵权重比较 |
5.5.2 不同优化方法的结果比较 |
5.5.3 多目标优化帕累托解集的多样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阳能辅助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不确定性优化 |
6.1 研究方法及数据 |
6.1.1 技术路线 |
6.1.2 数据及模型 |
6.1.3 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分布模型 |
6.1.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6.1.5 不确定场景生成方法 |
6.2 不确定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6.3 不确定性优化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含煤层气内燃机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含煤层气内燃机的CCHP型微电网建模 |
2.1 CCHP型微电网及其拓扑结构 |
2.2 煤层气内燃机建模与仿真 |
2.3 CCHP型微电网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含煤层气内燃机的CCHP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
3.1 CCHP型微电网评价指标 |
3.2 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3.3 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含煤层气内燃机的CCHP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 |
4.1 CCHP型微电网运行策略 |
4.2 CCHP型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 |
4.3 问题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考虑风/光/负荷不确定性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双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冷热电联供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分供系统数学模型 |
2.3 冷热电联供系统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SMPC的CCHP系统协调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础 |
3.3 预测模型 |
3.4 场景生成 |
3.5 滚动优化 |
3.6 反馈校正 |
3.7 本章小结 |
4 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4.1 引言 |
4.2 CCHP评价指标分析 |
4.3 CCHP多指标评价模型构建 |
4.4 CCHP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区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调度 |
5.1 引言 |
5.2 运行模式分析 |
5.3 CCHP系统的双层协同滚动优化设计方法 |
5.4 求解方法 |
5.5 求解流程 |
5.6 CCHP运行仿真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多种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配置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PTST-CCHP系统原理及组成 |
2.1 PTST-CCHP系统原理 |
2.2 系统设备构成 |
2.2.1 燃气轮机模块 |
2.2.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模块 |
2.2.3 吸收式制冷机模块 |
2.2.4 电制冷机模块 |
3 PTST-CCHP系统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
3.1 优化目标模型 |
3.1.1 经济模型 |
3.1.2 能源模型 |
3.1.3 环境模型 |
3.2 爬山算法 |
3.2.1 定义 |
3.2.2 特点 |
3.2.3 状态空间图 |
3.2.4 类型 |
4 优化案例的特征分析 |
4.1 PTST-CCHP系统可选择的运行策略 |
4.1.1 FEL运行策略 |
4.1.2 FEL-EC运行策略 |
4.1.3 FEL-TES运行策略 |
4.1.4 FEL-TES&EC运行策略 |
4.1.5 FTL运行策略 |
4.1.6 FTL-EC运行策略 |
4.1.7 FTL-TES运行策略 |
4.1.8 FTL-TES&EC运行策略 |
4.2 负荷特征 |
4.3 辐照特征 |
5 优化案例结果分析 |
5.1 配置优化结果 |
5.2 运行策略对比 |
5.2.1 不同策略的全年指标对比 |
5.2.2 不同策略的各季度指标对比 |
5.2.3 不同策略的各季度典型日子系统出力对比 |
5.3 与分供系统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嵌套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状况 |
1.2.2 CCHP系统发展与应用概况 |
1.2.3 优化设计研究状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基于图论的CCHP系统结构设计方法 |
2.2.1 图论方法概述 |
2.2.2 基于图论的CCHP系统结构设计模型 |
2.2.3 基于图论的CCHP系统模型权重赋值方法 |
2.3 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 |
2.4 能量流分析 |
2.5 传统分供系统能量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容量配置 |
3.1 引言 |
3.2 两级嵌套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
3.3 第一级容量配置模型 |
3.3.1 容量配置目标函数 |
3.3.2 容量配置优化变量 |
3.3.3 容量配置约束条件 |
3.4 第二级优化运行模型 |
3.4.1 优化运行目标函数 |
3.4.2 优化运行变量 |
3.4.3 优化运行约束条件 |
3.5 求解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例分析 |
4.1 引言 |
4.2 负荷数据 |
4.3 系统参数 |
4.4 优化参数设置 |
4.5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4.5.1 容量配置结果 |
4.5.2 年度运行分析 |
4.5.3 系统典型日优化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发展现状 |
1.2.2 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分供系统 |
2.3 可再生能源CCHP系统 |
2.3.1 系统设备模型 |
2.3.2 系统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与区间规划的优化运行策略 |
3.1 引言 |
3.2 模型预测控制优化运行框架 |
3.3 高斯过程回归区间预测 |
3.4 基于区间模型的滚动优化 |
3.4.1 区间规划模型 |
3.4.2 含区间数的目标函数 |
3.4.3 含区间数的约束条件 |
3.4.4 区间模型转化 |
3.4.5 求解算法 |
3.5 反馈校正 |
3.5.1 误差预测 |
3.5.2 实时调整 |
3.6 算例场景数据 |
3.7 算例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CHP系统数据监控与优化运行平台 |
4.1 引言 |
4.2 CCHP系统试验平台 |
4.3 CCHP数据监控系统 |
4.3.1 数据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4.3.2 数据监控系统软件开发 |
4.4 CCHP系统优化运行软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7)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综合能源系统发展与相关技术综述 |
1.2.1 综合能源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综述 |
1.2.3 电转气应用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结构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结构 |
2.2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建模 |
2.2.1 供能设备建模 |
2.2.2 能量转换设备建模 |
2.2.3 储能装置建模 |
2.3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风光出力场景生成 |
3.1 核密度估计 |
3.2 聚类算法 |
3.2.1 聚类的基本概念 |
3.2.2 k-means聚类 |
3.3 基于核密度估计以及k-means聚类的风光典型出力场景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 |
4.1 双层优化配置模型 |
4.1.1 上层优化模型 |
4.1.2 基于组合赋权的上层模型多目标处理 |
4.1.3 下层优化模型 |
4.2 模型求解 |
4.2.1 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 |
4.2.2 模型求解流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算例分析 |
5.1 算例 |
5.2 配置结果与分析 |
5.3 电转气装置对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的影响 |
5.4 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与传统能源分供系统配置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能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
1.2.1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1.2.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与优化思路 |
2.1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组成 |
2.1.1 动力系统 |
2.1.2 制冷系统 |
2.1.3 制热系统 |
2.2 几种常见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 |
2.2.1 内燃机—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2.2 燃气轮机-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2.2.4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溴化锂冷温水机组 |
2.3 本文研究的联供系统基础供能结构的确定 |
2.4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
2.5 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思路及优化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文研究的联供系统运行方式的建模 |
3.1 系统各主要供能设备数学模型 |
3.1.1 内燃机 |
3.1.2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3.1.3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3.1.4 冷水机组 |
3.1.5 换热器 |
3.2 系统约束方程 |
3.2.1 设备约束方程 |
3.2.2 能量供需约束方程 |
3.3 目标函数 |
3.4 求解算法 |
3.5 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的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CCHP系统优化运行案例分析 |
4.1 建筑冷热电负荷模拟与分析 |
4.1.1 建筑概况 |
4.1.2 建筑冷、热负荷模拟与分析 |
4.1.3 建筑电负荷分析 |
4.1.4 热电比分析 |
4.2 系统供能方案 |
4.2.1 800k W内燃机数学模型 |
4.2.2 582k W/384k W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数学模型 |
4.2.3 2326/3228k W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数学模型 |
4.2.4 2461k W冷水机组数学模型 |
4.3 制冷采暖季各月典型日优化结果 |
4.3.1 以逐时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时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3.2 以综合评价指标最低为目标函数时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
4.4 年运行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敏感性分析 |
4.5.1 气价对系统敏感性分析 |
4.5.2 电价对系统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规划研究现状 |
1.2.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研究现状 |
1.2.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及能量特性动态分析 |
2.1 微能源网概念概述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功能特性 |
2.2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 |
2.2.1 发展相关政策 |
2.2.2 实践试点项目 |
2.3 微能源网能量特性分析与建模 |
2.3.1 供给环节能量特性 |
2.3.2 转换环节能量特性 |
2.3.3 存储环节能量特性 |
2.3.4 消费环节能量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能源网“源-网-荷-储”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微能源网模型 |
3.2.1 微能源网结构 |
3.2.2 单元设备模型 |
3.3 计及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建模 |
3.3.1 需求响应模型 |
3.3.2 DR不确定性分析 |
3.3.3 随机-认知不确定性模型 |
3.4 微能源网双层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
3.4.1 上层规划 |
3.4.2 下层规划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能源网内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
4.1 引言 |
4.2 微能源网结构框架 |
4.2.1 能源生产(EP)模型 |
4.2.2 能量转换(EC)模型 |
4.2.3 储能运行(ES)模型 |
4.3 微能源网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
4.3.1 前提假设 |
4.3.2 上层调度模型 |
4.3.3 下层调度模型 |
4.4 混沌细胞膜粒子群算法 |
4.4.1 算法基本原理 |
4.4.2 算法求解流程 |
4.5 算例分析 |
4.5.1 基础数据 |
4.5.2 算例结果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 |
5.1 引言 |
5.2 三级协同优化框架 |
5.2.1 灵活性边界概念 |
5.2.2 协同优化框架 |
5.3 微能源网间三级协同运行优化模型 |
5.3.1 系统灵活配置优化模型 |
5.3.2 多能协同交互优化模型 |
5.3.3 备用多元平衡优化模型 |
5.4 多级数学模型求解算法 |
5.4.1 基本原理 |
5.4.2 求解流程 |
5.5 算例分析 |
5.5.1 基础数据 |
5.5.2 算例结果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 |
6.1 引言 |
6.2 微能源网群多级竞价博弈体系 |
6.2.1 多能竞价博弈体系 |
6.2.2 多阶段竞价博弈体系 |
6.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三级博弈优化模型 |
6.3.1 日前合作调度优化模型 |
6.3.2 日内非合作竞价博弈模型 |
6.3.3 实时合作修正优化模型 |
6.4 微能源网群多能竞价博弈过程模拟 |
6.4.1 改进蚁群算法 |
6.4.2 竞价博弈过程分析 |
6.5 算例分析 |
6.5.1 基础数据 |
6.5.2 算例结果 |
6.5.3 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7.1 引言 |
7.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模式分析 |
7.2.1 “以电定热”模式 |
7.2.2 “以热定电”模式 |
7.2.3 “热电混合”模式 |
7.3 微能网集群系统多负荷特征分析 |
7.3.1 居民楼宇负荷特征 |
7.3.2 办公楼宇负荷特征 |
7.3.3 商场负荷特征 |
7.4 微能网集群多能协同灵活运行效益评价模型 |
7.4.1 微能网集群系统结构 |
7.4.2 3E效益评价模型 |
7.4.3 算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冷热电联供的钛白粉生产用能系统优化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钛白粉生产现状 |
1.1.2 钛白粉生产面临的问题 |
1.1.3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2 钛白粉生产节能化及冷热电联供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钛白粉生产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钛白粉节能化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冷热电联供技术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4 冷热电联供技术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1.2.5 钛白粉生产节能化研究的难点 |
1.2.6 钛白粉节能化生产发展趋势及冷热电联供系统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钛白粉生产节能化研究的学术价值 |
1.5 本章小结 |
2 钛白粉生产流程及冷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2.1 钛白粉生产流程概述 |
2.1.1 钛白粉生产流程介绍 |
2.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介绍 |
2.2.1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概念 |
2.2.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点 |
2.3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类组成 |
2.3.1 冷热电联供系统分类 |
2.3.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 |
2.4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典型流程 |
2.4.1 锅炉和蒸汽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 |
2.4.2 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混合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
2.4.3 燃气轮机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
2.4.4 内燃机驱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钛白粉生产流程介绍及用能负荷计算 |
3.1 钛白粉生产流程理论能耗衡算 |
3.1.1 硫酸法钛白粉理论能耗计算 |
3.2 钛白粉生成实际能耗衡算 |
3.3 硫酸法钛白粉理论能耗与综合能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钛白生产优化设计 |
4.1 优化设计的作用 |
4.2 优化配置的方法 |
4.2.1 优化对象及方法 |
4.2.2 联供系统优化设计原则 |
4.2.3 联供系统方案的确定 |
4.3 钛白粉生产供能系统方案建模 |
4.3.1 设备建模 |
4.3.2 系统建模 |
4.4 供能系统各指标分析运算 |
4.4.1 年度化成本 |
4.4.2 一次能源节省量 |
4.4.3 二氧化碳减排率 |
4.5 联供系统经济性优化及结果分析 |
4.5.1 内燃机内部变量优化 |
4.5.2 能源价格变动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电制冷机的节能分析与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负荷匹配特性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杨干.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含煤层气内燃机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研究[D]. 张占维.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考虑风/光/负荷不确定性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双层优化研究[D]. 孟祥鹤.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基于多种运行策略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配置优化[D]. 孙凯.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5]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嵌套优化设计研究[D]. 张良. 山东大学, 2020(02)
- [6]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 杨志超. 山东大学, 2020(02)
- [7]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D]. 杨博文. 湘潭大学, 2020(02)
- [8]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方式建模及优化研究[D]. 应笑笑. 东南大学, 2020(01)
- [9]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 王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10]基于冷热电联供的钛白粉生产用能系统优化与节能研究[D]. 赵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吸收式制冷机论文; 分布式能源系统论文; 能源网论文; 北京溴化锂机组回收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