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治理浅析

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治理浅析

一、浅析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其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清,邹俊波[1](2020)在《云南毒品犯罪新形势及检察机关参与毒品治理的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毒品犯罪有着鲜明的过境、中转犯罪,兼过境次生犯罪特点。云南毒品犯罪形势发展深受境外生产端和境内消费端的双重影响和制约。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毒品打击形势变化以及新的技术手段、犯罪方式方法的深度运用,云南毒品犯罪形势开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动向。在使得云南毒品犯罪及其格局深度调整的同时,也为犯罪传统治理模式、方法、标准等带来了新的挑战,进一步加剧了犯罪堵截、查缉、取证、认定、根治等方面的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亟需检察机关更加积极主动,深入介入参与,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以及国际司法协助等手段,全面参与到毒品犯罪的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末端治理中来,通过境外"除源截流"和国内"堵源净流"相结合,实现对毒品犯罪的全方位多维度治理,彻底铲除犯罪滋生的土壤。

阮重骏[2](2020)在《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人类社会诞生伊始,犯罪也就相伴而生。犯罪问题危害严重,其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因此一直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分析与应对犯罪问题却从不容易。从我国目前的犯罪治理与研究现状来看,我们正面临诸多困境:过于理论化的犯罪学研究现状;“手段大于目的”的犯罪学实证研究;资源与技术交流的现实障碍;警务研究和犯罪研究的分离;犯罪预防的重视程度不足;科学思维没有深入犯罪治理过程。而另一边,科技的高速发展又导致了犯罪风险的与日俱增。新时期,犯罪形式的丰富、犯罪难度的降低、犯罪成本的降低、犯罪隐秘性的增加、犯罪危害性的提升以及犯罪数量的升高,对犯罪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挑战来自五个方面:及时识别犯罪趋势与变化、科学应用先进技术与工具、犯罪治理对策的快速响应、快速积累犯罪治理知识、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应对当下的困境与挑战,犯罪治理思维与方法的转变要比工具的更新更为重要。然而,既有的研究尚无法有效地引导我们的犯罪治理工作摆脱困境、应对挑战。因此,我们目前亟需寻找一种符合我国当下犯罪治理需要的思维与方法。仔细地分析我国当下犯罪治理与研究的困境与挑战,我们不难发现:挑战是外因,只起到刺激作用,困境是内因,发挥主要作用。而潜藏于困境之下的核心问题是,犯罪治理与研究工作在解决犯罪问题上的能力下降。因此,最佳应对方法就是明确以解决犯罪问题为目标,在犯罪治理中贯彻问题导向的思维与方法。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提出来自于问题导向警务的启发。在反思传统警务模式之后,问题导向警务指出:警察部门需要摆脱迅速进行事件响应的束缚,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以求减少犯罪以及失序的发生。因循这一思路,之后的学者进一步提出了SARA模型来规范问题导向警务运行,使之得以成为一种可以运用于现实的警务模式。从问题导向警务所受到的追捧与肯定可以看出,问题导向的思维与方法运用到犯罪治理工作当中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然而问题导向警务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这致使问题导向警务难以在现实中被有效实施。对比其他一些犯罪治理策略,问题导向警务所发挥的犯罪治理效果并没有如其理论价值那般突出。究其原因,问题导向警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三大困境:第一,“问题”的定义无法帮助警察识别“问题”;第二,作为工具的问题导向警务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第三,警察部门无法为问题导向警务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与技术支撑。而引发这些困境的主因是问题导向警务的先天不足——仅仅要求警务工作具有问题导向的思维和方法,而没有将问题导向的思维与方法运用到犯罪治理的其他方面,由此造成了问题导向思维与方式在应用中出现主体角色、问题视角、策略选择、知识交流的限制。因此,扩展问题导向的思维至整个犯罪治理过程才是一条更加合理的途径。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主旨是将问题导向的思维和方法应用到犯罪治理的整个过程当中,因此它要求:第一,重视“目的”;第二,细致地检视“问题”;第三,科学地评估结果;第四,联系知识与现实;第五,整合各方力量。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提出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带来了犯罪治理与研究的认识更新。这对于我们摆脱当下的犯罪治理困境有着重要价值。在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视角下,犯罪学研究应该基于“问题”的观察而展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是一个循环推进、尊重科学的过程。而犯罪治理工作应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对策,是理论知识与科学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犯罪学研究是犯罪治理工作的理论源泉,而犯罪治理工作是犯罪学研究的检验手段;犯罪学研究帮助犯罪治理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而犯罪治理工作则推动犯罪学研究的发展。其次,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有助于我们应对新时期犯罪风险所带来的挑战。第一,聚焦于现实的目光使得及时发现犯罪的新趋势与新变化成为可能。第二,目的大于手段的观念引发对先进技术与工具的渴望,提升犯罪治理效率。第三,联系知识与实践的要求为探索犯罪治理策略提供助力。第四,对于评估环节的重视以及科学性的要求加速了犯罪治理知识的积累。第五,合理安排各方主体角色能够促进各方力量的有效整合。最后,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能够促进我国犯罪治理与研究的科学化。科学化是犯罪治理与研究的必然趋势。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对于客观现实的强调,将会给犯罪治理与研究的科学性带来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其科学化进程。为了使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而能够被运用到现实的犯罪治理活动之中,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SARA模型被提出。该模型借鉴了问题导向警务的SARA模型。考虑到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中,“问题”已不再仅限于警察问题,而且警察部门也不再是唯一主体,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SARA模型在各个环节的内容以及参与者的角色定位都进行了调整与填充。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SARA模型分为四个阶段:Scanning,即理解“问题”以及识别“问题”阶段。这里的“问题”应该是有害的、反复发生的、民众期待解决的类似犯罪事件的集合。在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中,“问题”应该是具有宏观、中观以及微观这三个层次的内涵。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要求,识别“问题”需要应用多种研究方法,细致地搜集和研究犯罪数据,并知悉犯罪治理参与者以及市民的真实感受。Analysis,即分析“问题”的成因、刺激因素、诱发机制。分析“问题”应由犯罪学研究者参与并主导。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那些对于“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并且易于控制的影响因素。在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下,影响因素并不受属性的限制。不论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体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只要满足具有决定作用以及易于控制的条件就应该被认为是影响因素。在分析环节,犯罪学研究者应该先通过犯罪学理论来限定影响因素的搜索范围,然后在正确理解具有决定作用与易于控制这两个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Response,是犯罪的响应环节,即针对犯罪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犯罪治理措施。响应阶段不只是警察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中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更是必不可少。在选择对策过程中,对策制定者应从控制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思考,从既有的经验与知识中搜寻对策,并保障对策的可行性。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对策实施者需要确保规范地实施犯罪治理措施。他们应当:根据评估方案安排对策实施工作,制定对策实施细则与方案,开展对策实施的指导与训练,注意对策实施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反馈。Assessment,是评估成效与总结成果的阶段。评估阶段以研究人员为主,犯罪治理部门为辅,二者协同进行。研究人员是评估工作的策划者、安排者以及评估者,犯罪治理部门是评估工作的数据收集与监督者。这一环节由事前工作、评估工作、事后工作三个部分组成。事前工作指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工作包括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过程评估注重犯罪治理对策的实施过程是否被有效地执行。结果评估则是对于犯罪治理对策有效性的最终评判,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直接效果、犯罪转移、效益扩散。事后工作是经验与策略的总结以及理论的升华。需要注意,SARA模型是一个环环相连,相互循环的过程。每个环节既可以是其他环节的后续也可以是其他环节的开始。在运行SARA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求:树立以犯罪预防为起点的犯罪治理观念,强调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性,重视微观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贯彻综合治理的犯罪治理理念。以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为基础,本研究提出了一些与犯罪治理相关的制度性建议:契合问题导向的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修正、构建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构建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完善犯罪数据公开与共享。契合问题导向的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修正主要在于修正目前犯罪专项治理行动中所存在的欠缺与不足,如:检视“问题”的科学性没有体现、科学地评估结果的要求被忽视、联系知识与实际的要求也没有突出、犯罪预防的重视不够。对于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修正我们可以采用SARA模型来规范其运行过程和内容。此外,重新正确认识犯罪专项治理行动也很重要。构建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旨在为犯罪治理部门、犯罪学研究者、当地居民这三者之间建立起定期的沟通途径。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是由犯罪治理部门定期组织犯罪学研究者、专业领域人士以及其他当地居民,就当下的犯罪情况、需要处理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可行的对策以及近期的犯罪治理成果进行说明与讨论的制度。咨询委员会成员由犯罪治理部门邀请或者公开招募。他们不享受任何形式的津贴与补助,也没有决策权。咨询委员会的成员需要按时参与并积极讨论。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的构建能够有助于全面分析“问题”、提出最佳对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增强犯罪治理工作的认可程度。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是犯罪治理对策评估报告的集中存储、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更加有效地归纳、总结、提供犯罪治理的知识与经验。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应该采用问题导向的数据管理方式以及检索方式、建立犯罪治理对策的有效性指标并层次化地展示犯罪治理评估报告。此外,构建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还需注意:确保评估报告的真实性、确保犯罪治理对策评估报告的格式规范化、确保信息提取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保证数据更新的及时性、确定数据库的开放对象。犯罪数据的公开与共享有着重要价值。犯罪数据的公开侧重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犯罪数据的共享侧重于分配犯罪数据资源,充分发挥犯罪数据的价值。目前,我国公开的犯罪数据存在收集方式单一、信息维度不足、数据层级缺失的问题。而我国犯罪数据的共享更是困难重重。借鉴美国的犯罪数据公开与共享情况,我国犯罪数据的公开与共享应该:公开多层级的犯罪统计数据;扩展犯罪统计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提供多形式、多角度、交互式的犯罪统计报告;采用向高校研究中心提供犯罪数据共享的方式来完善犯罪数据的共享路径。本研究的最后介绍了笔者所进行的一项应用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研究示例——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在涉网络犯罪治理中的应用尝试,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Scanning阶段,虽然涉网络犯罪足以称之为“问题”,但是,以犯罪的涉网络性作为“问题”却并未将“问题”描述清楚。利用视角的转换,以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这些犯罪事件,犯罪的网络化才是真正的“问题”。而跳出涉网络犯罪的概念,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一个更大的“问题”——犯罪的虚拟化被识别出来。犯罪的虚拟化,是指犯罪逐渐加深与虚拟世界的联系的现象。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犯罪手段的虚拟化;2.犯罪目标的虚拟化。犯罪的虚拟化的出现要远早于涉网络犯罪,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剧。在Analysis阶段,为了分析这一“问题”,迈向虚拟世界的犯罪学研究理念成为关键。该理念强调聚焦犯罪的虚拟化现象并从既有的犯罪学成果中摄取灵感。在Response阶段,由于犯罪原因与机理不明,为了响应该“问题”,依托环境犯罪学来探索虚拟世界的犯罪预防策略是可行的思路。进而,我们需要对犯罪三角进行修正,并将情景犯罪预防策略运用到虚拟世界之中。在Assessment阶段,我们需要努力寻求评估的可能。为了应对犯罪的虚拟化“问题”,犯罪学者与犯罪治理部门应相互配合,从现有的项目中获取知识。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未来的犯罪学研究者,不仅需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犯罪学者还应该成为一位严谨的犯罪科学家。

曾宇龙[3](2020)在《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与农村、内地与边疆、中心与边缘在投入与发展的差距,生活的便利度、获得感、公共服务保障的差别,以及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的原因,云南边境农村地区部分村寨的边民以个体和群体方式,以接受教育、外出务工等为途径实现个体和家庭发展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迁离原生村寨。同时,周边邻国外籍边民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缘政治和生存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不断流入我国边境地区,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推拉力量和虹吸效应下,云南边境农村出现了与内地农村“空心化”不同的“虚空化”现象,在人口数量、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看似实,实则虚”的状态。其现象的产生有着历史性、长期性,但更有着隐蔽性,应从边民个体、区域和国家目标实现的协同性角度,以边民产业内生为基,区域发展保障为要,开发开放大格局为目,构建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文化多元可持续之实,与城镇、与周边国家相邻地区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和谐空间。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地区衰败、“空心化”、“虚空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研究对象边民、研究问题“虚空化”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采用推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表现特征、发展态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第二部分以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官方公布数据和调研收集材料,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人口“虚空化”、产业“虚空化”、文化“虚空化”、公共服务“虚空化”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据此总结出“虚空化”具有复杂性、变动性、扩散性的特征及对比性由弱到强、可观测性由隐至显、时效性由短变长的发展态势,并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三方面深入剖析“虚空化”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社会稳定三个层面论述了“虚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导致国家安全呈现出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重重隐患,区域发展面临着基础十分薄弱、“硬件”有待加强、“软件”亟需补充的重重困境,社会稳定暴露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难、留守妇女坚守家庭难、空巢老人无忧养老难、返乡边民适应生活难、跨境婚姻家庭发展难、入境务工人员管理难的重重难题。第四部分从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设计了“虚空化”治理目标,对政府、社会组织、边民主体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最后提出由防范“虚空化”危机到削弱“虚空化”影响再到消除“虚空化”现象的治理路径。

王镕洪,牛瑞[4](2019)在《复吸入刑的理性思考与规制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吸毒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经过强制戒毒后的复吸行为其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则更加严重。对于初次吸毒人员,应当着重考虑其病人身份,以教育救助为主,采取社区戒毒、强制戒毒等行政手段进行警告、救助。然而,对复吸人员仅通过行政措施进行救助、警告,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增加打击力度。通过复吸入刑的举措,不仅可以打击复吸行为、警示吸毒人员,还可以倒逼复吸人员供出幕后毒品的提供者,进而全方面地打击售毒、贩毒行为。为此,应当对复吸行为采取刑法手段予以打击,其具体方式为:将强制戒毒作为执行刑罚前的前置治疗手段,在强制戒毒后,综合考虑其复吸的情节,对于复吸行为采取刑法手段进行打击。

李云鹏[5](2019)在《特殊人群贩毒的文献综述与防范措施设想》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国际和国内毒品形势的影响及毒品犯罪的暴利驱使,境内贩毒集团/团伙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大肆组织、雇佣、操控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艾滋病患者、严重疾病患者、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从事毒品犯罪活动。本文总结特殊人群贩毒的文献综述,并提出针对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的措施。

廖天虎[6](2019)在《凉山彝族地区外流贩毒治理对策探究》文中认为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成为了国外毒品经西南门户流入国内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和经滇入川的"黄金通道",该地区的外流贩毒的严重情况更是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目前凉山外流贩毒活动呈职业化、家庭化和家族化特征,利用特殊人群运输毒品情形突出,且外流贩毒组织形式呈网络化趋势,运用高技术手段贩运毒品,反侦察能力增强。基于此,根据凉山彝族地区的毒情形势,应实施"治毒、治病、治贫、治愚"四位一体的模式,坚持"预防、矫治、惩处"三管齐下的禁毒方针,依法治理、创新治理,使得凉山彝族的毒品问题得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

林孙俊[7](2019)在《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入境非法移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入境非法移民的大量存在,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层面上,非法移民会构成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加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被破坏,同时大量非法移民所带来的地下经济也导致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遭到冲击;政治层面上,一些敏感国家或地区如朝鲜所来的非法移民会引起大量的国际关注,甚至可能造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干预;社会层面上,非法移民限于身份困境的铤而走险会增加违法犯罪行为并扰乱社会治安,等等。国内外对治理问题的研究,往往首先致力于对问题的现象、规律、影响及形成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致力于从中找出改进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但出于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的冲突,也即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之间的负相关性,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往往陷于矛盾的困境,需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的复杂性,进而对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的内在张力进行动态把握。从治理视角来看,目前我国非法移民主要的违法行为,可区分为“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和“非法跨国婚姻”三大类别。同时,基于难民和非法移民在法律和实际界定中的模糊性,亦可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国际难民方面,我国历史上曾三次大规模接纳周边国家难民,主要是由同文同种的华人华侨所组成,积累了丰富的难民接纳和治理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我国有一些身份存在争议的“国际难民”,如朝鲜的脱北者,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要求我国政府给与难民待遇,但我国政府拒绝承认。在这一争议的背后,反映出我国难民治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缺乏专门法律、主管机构和认定标准等。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政府缺少了难民认定的主动权。非法居留方面,众多非法移民采用持有合法身份入境的方式,进入我国境内后不再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登记备案。在实际中,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对出租屋治理方面存在空白、一线警力涉外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非法就业方面,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导致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存在劳力不足的问题。而周边东南亚等国劳动力密集,且与我国山水相连,入境十分方便,导致近年来大量越南、缅甸等国非法移民进入我国境内非法就业。非法跨国婚姻方面,由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导致部分农村或落后地区男性择偶困难。在这一背景下,非法跨国婚姻也愈演愈烈,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事实婚姻为主,多数没有依法进行婚姻登记;二是以外国女性嫁入我国为主,性别指向单一;三是族群通婚比例高,特别是边境地区的跨境民族通婚较多;四是具有明显的商品交换性质。基于对四类非法移民行为的具体研究,发现我国在非法移民治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相关法律缺乏体系化,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处罚力度也相对偏轻;管理体制方面,管理主体分散,专业化程度不够,硬件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管理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缺口,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方面,外语等专业化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非法移民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3月份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将组建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负责管理。移民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中,亦包括牵头协调“三非”外国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工作。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非法移民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期发展下去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甚至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政治主题。目前我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尚不严重,但有必要未雨绸缪,加强管理。一是加快立法进程,推进《移民法》出台;二是依托移民管理局,构建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三是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协调国际力量处置非法移民问题;四是依托部分边境地区开展移民试点工作。

陈斌[8](2019)在《娱乐场所毒品问题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不论是传统毒品还是新型毒品,娱乐场所都是其主要的消散地。如果说毒品的整个贩卖流程包括生产、运输、贩卖三个阶段的话,娱乐场所内主要集中进行地就是毒品贩卖活动以及毒品吸食活动,而本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也是围绕着娱乐场所内涉毒行为(包括贩卖和吸食)而展开讨论的。笔者将本篇文章的结构设置为五个层面:第一,绪论部分,这一部分是对文章前期整体性的设计,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及写作思路等;第二,是对毒品违法现状的描述,这一章节也主要围绕着娱乐场所内的涉毒犯罪来讨论的,同第三章的毒品危害性认识一样,属于说明、介绍的部分。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娱乐场所内部涉毒行为严重的主要原因,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个人原因,二是环境原因;第四章是文章的重心所在,笔者在该章节中提出了要对娱乐场所内的毒品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即,既要继续坚持贯彻传统的毒品治理措施,又要与时俱进引入新的治理模式,这一部分也集中体现了笔者的创新。在整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供具体参考的文献资料并不充足,这使得写作任务加大。具体而言,在参阅国外理论研究的现状方面,各国具体针对娱乐场所毒品问题的文章较少,大部分都是写毒品犯罪的,而没有具体到娱乐场所这样的一个具体环境中。于是文章的重点也就具体围绕着娱乐场所中的毒品问题而展开,于是文章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较为有针对性。在娱乐场所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毒品的吸食与贩卖自然有其特殊的原因所在,找出这些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提出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要想有效的治理娱乐场所的毒品问题,重点在于娱乐场所的环境治理以及对贩吸毒品人员的管控。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笔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有谬误,请以指正。

李惠[9](2019)在《毒品犯罪治理的实证研究 ——以K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毒品、毒品犯罪、吸毒人员是一组密切相关的概念,毒品和吸毒者作为毒品经济的两端,二者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导致毒品经济的中间环节毒品犯罪的发生。毒品犯罪如何治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选取禁毒政策运行实效和毒品犯罪人刑罚处遇两个角度,来探索毒品犯罪治理的进路。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毒品犯罪治理中的观念问题和实际运行问题。观念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禁毒的目的应当是禁绝毒品和毒品犯罪抑或是对毒品及犯罪的治理;二是有无认识到毒品与毒品犯罪的客观存在。实际问题主要为禁毒政策的运行效果有无达到禁绝毒品的目的,以及目前毒品犯罪人的刑罚处遇状况。第二部分主要对两方面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基于221条毒品犯罪人信息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pss统计分析法中的相关系数分析法以及线性回归分析法,比较不同毒品犯罪类型特征,以求刻画毒品犯罪人刑事处遇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毒品的缴获数量、毒品滥用状况等指标考察禁毒政策的运行效果。第三部分基于上文中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有效地治理毒品和毒品犯罪的建议。实现禁毒目的观念从禁绝毒品到毒品治理的转变;治理中尊重毒品客观规律、发展替代经济,实现毒品犯罪的长期有效治理;司法实践中逐步完善毒品的分级治理、细化毒品犯罪法定刑幅度、加大罚金刑适用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对涉毒判决书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为犯罪治理理论提供了数据支撑。实证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考察现行禁毒政策的运行效果,是否实现禁绝毒品的目的,通过历年的毒品犯罪案件、犯罪人数、查获毒品数量、吸毒人员数量等指标来反映;二是比较分析毒品犯罪人所受刑罚轻重同毒品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两方面对策:观念上由禁绝毒品转向治理毒品,遵循毒品自身客观规律,以及毒品经济的供需特性,注重对毒品及毒品犯罪的长效治理;司法实践中逐步完善毒品的分级治理,依据不同种类毒品的危害性、纯度、数量等指标细化毒品犯罪的法定量刑幅度,同时加大罚金刑适用的广度和深度。

苏政[10](2018)在《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涉毒犯罪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吸毒人员日益成为涉毒犯罪的重要实施主体。吸毒人员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这增加了对其涉毒犯罪的治理难度。研究吸毒人员涉毒犯罪可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促进我国禁毒工作的发展。为了更好的研究吸毒人员涉毒犯罪,本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搜集了350例吸毒人员涉毒犯罪案件和150例非吸毒人员涉毒犯罪案件。在分析所有案件后,按照案情叙述详细、符合研究条件等标准,筛选出224个吸毒人员涉毒犯罪案件和107个非吸毒人员涉毒犯罪案件进行研究,并力图揭示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特点、原因,总结防控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界定。界定了毒品、吸毒人员、涉毒犯罪、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概念。其中,鉴于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并未界定涉毒犯罪,本文借鉴毒品犯罪的概念对其做出界定。此外,因涉毒犯罪案件在实践中类型较集中,本文将研究的范围限定于贩卖毒品犯罪、运输毒品犯罪、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等犯罪。第二部分是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形势及特征。通过对本文研究的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犯罪特征,并从总体形势、主体特征、案件特征、手段特征四个方面展开叙述。第三部分是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原因。从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个体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法律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开展探析,得出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四部分是对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防控措施的介绍。介绍了当前我国在治理吸毒人员涉毒犯罪工作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已经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当前治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对当前我国对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防控措施提出完善建议。结合第三部分的原因,充分考虑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强化源头治理、完善法律、提升管控效果、提升宣传教育成效、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二、浅析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其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毒品犯罪新形势及检察机关参与毒品治理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毒品犯罪的基本形势和总体特征判断
    (一)以输入型犯罪为主,毒情深受境外影响
        1. 输入型犯罪,决定了云南毒品治理的主要方式是堵截。
        2. 输入型犯罪,决定了云南毒品治理的特殊被动形势。
        3. 输入型犯罪,决定了云南毒品治理的特殊困难局面。
        4. 输入型犯罪,决定云南毒品犯罪的根源在外。
    (二)以中转犯罪为主,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
        1. 中转站地位,决定了云南毒品犯罪以走私、运输等流通型犯罪为主,兼顾就地消费、贩卖等次生犯罪。
        2. 中转站地位,决定了云南毒品犯罪治理的重要战略价值。
        3. 中转站地位,决定了云南毒品犯罪治理的重要侦查价值。
        4. 中转站地位,决定了云南毒品犯罪治理的特殊困难局面。
    (三)以传统毒品为基础,新型毒品不断增长
        1. 以传统毒品为基础,决定了即便在全面围堵的情况下,“金三角”地区仍然能保持一定自给自足的原料保障。
        2. 以传统毒品为基础,决定了在云南毒品查缉中始终将保持一定规模数量的海洛因、鸦片等。
        3. 以传统毒品为基础,决定云南毒品犯罪治理从政策、标准乃至具体的技术设备均带有深厚的传统农业种植时代禁毒痕迹。
        4. 以传统毒品为基础,决定了云南毒品犯罪治理的对外政策是以禁制、禁种为主。
二、云南毒品犯罪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
    (一)合成毒品持续增长,境外毒品生产从种植为主向种制合流转变,毒品生产制造去中心化,有进一步向云南内陆渗透蔓延趋势
        1. 合成毒品数量增多。
        2. 境外毒品生产从种植为主向种制合流转变。
        3. 毒品生产由多中心向去中心化转变。
        4. 毒品生产有进一步向云南内陆地区渗透的趋势。
    (二)制毒物品犯罪持续增长,毒品犯罪从毒品单向输入,向原料和制成品的双向输入输出转变,毒品犯罪治理压力倍增
        1. 制毒物品犯罪猛增。
        2毒品犯罪从毒品单向输入,向原料和制成品的双向输入输出转变。
        3. 大宗毒品犯罪数量不断增多。
    (三)犯罪方式调整,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不断投入运用,犯罪查缉难度进一步加大
        1.“互联网+人员招募”。
        2.“物联网+毒品运输”。
        3.“科技化+毒品贩运”。
        4.“信息化+毒品扩散”。
    (四)犯罪群体转变,毒品犯罪有向低龄化、大众化演变的趋势,黑毒同流、毒恐合流趋势更加明显
        1. 涉毒人群的地域转变。
        2. 涉毒人群身份转换。
        3. 毒品犯罪有向未成年乃至学校发展趋势。
        4. 毒品滥用日趋大众化。
        5.“黑毒同流”现象突出。
        6.“毒恐合流”问题突出。
三、新形势给云南毒品犯罪治理带来的影响
    (一)犯罪格局调整,堵截难
    (二)犯罪隐蔽性增强,查缉难
    (三)毒品标准化提升,取证难
    (四)犯罪对抗性增强,认定难
    (五)犯罪组织化增强,根治难
四、检察机关参与毒品犯罪治理的途径
    (一)源头治理:国际禁毒检务合作、禁毒联合执法、跨国涉毒洗钱犯罪、替代种植、国际检察官培训
    (二)综合治理: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联席会议、派驻禁毒检察官办公室、侦查协作、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
    (三)依法治理: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办理、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专门办案机制、专业办案组织、专业办案团队
    (四)末端治理:零星贩毒打击、执行检察监督、社区矫正、禁毒法治宣传教育、促进专门立法

(2)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我国当下犯罪治理与研究现状的审视
    第一节 我国犯罪治理与研究的困境
        一、过于理论化的犯罪学研究现状
        二、“手段大于目的”的犯罪学实证研究
        三、资源与技术交流的现实障碍
        四、警务研究和犯罪学研究的分离
        五、犯罪预防的重视程度不足
        六、科学思维没有深入犯罪治理过程
    第二节 新时期的犯罪风险与挑战
        一、新时期的犯罪风险
        二、新时期犯罪治理与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我国犯罪治理与研究需要问题导向的思维与方法
第二章 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提出——来自问题导向警务的启示
    第一节 问题导向警务的简介
    第二节 问题导向警务的困境与成因
    第三节 从问题导向警务到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
        一、问题导向的思维与方式应作用于犯罪治理的整个过程
        二、作用于犯罪治理全程的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理念阐述
    第四节 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价值
        一、犯罪治理与研究的认识更新
        二、应对新时期的犯罪风险与挑战
        三、推动犯罪治理与研究的科学化
第三章 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实施步骤与要求
    第一节 SARA模型的选择
    第二节 Scanning:什么是“问题”以及如何识别“问题”
        一、什么是“问题”
        二、如何识别“问题”
    第三节 Analysis:什么引发了“问题”
        一、限定影响因素的搜索范围:从犯罪学理论中寻找灵感
        二、找寻影响因素
        三、分析“问题”的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
    第四节 Response:如何解决“问题”
        一、对策选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三、规范实施犯罪治理措施
    第五节 Assessment:如何评估成效与总结成果
        一、事前工作:制定评估方案
        二、评估工作: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
        三、事后工作:总结经验与策略
    第六节 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实施要点
        一、树立以犯罪预防为起点的犯罪治理观念
        二、强调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性
        三、重视微观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四、贯彻综合治理的犯罪治理理念
第四章 基于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的几项制度完善建议
    第一节 契合问题导向的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修正
        一、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价值
        二、目前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欠缺
        三、依托SARA模型的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修正
        四、犯罪专项治理行动的认识更新
    第二节 构建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
        一、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的设想
        二、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的意义
        三、构建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的可行性
        四、犯罪治理咨询委员会的具体设计
    第三节 构筑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
        一、构筑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的意义
        二、构筑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的可行性
        三、犯罪治理智慧数据库的设计
        四、其他注意事项
    第四节 完善犯罪数据的公开与共享
        一、犯罪数据的公开与共享的价值
        二、我国犯罪数据公开与共享的现状与困境
        三、犯罪数据的公开与共享的风险评判
        四、犯罪数据公开与共享的域外经验——美国的犯罪数据公开共享情况
        五、我国犯罪数据公开与共享的进路思考
第五章 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应用——以涉网络犯罪为视角
    第一节 Scanning:识别涉网络犯罪背后的“问题”
        一、涉网络犯罪背后的犯罪虚拟化“问题”
        二、认识犯罪的虚拟化“问题”
    第二节 Analysis:探索分析犯罪虚拟化“问题”的方法
        一、以犯罪学视角聚焦犯罪的虚拟化现象
        二、迈向虚拟世界的犯罪学研究理念
        三、从既有的犯罪学成果中摄取灵感
    第三节 Response:尝试虚拟世界的犯罪预防策略
    第四节 Assessment:寻求评估的可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视角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视角
第二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现状、特征、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概况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特征及发展态势
        一、复杂性
        二、变动性
        三、扩散性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地缘政治因素
第三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影响
    第一节 国家安全隐患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第二节 区域发展困难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硬件”有待加强
        三、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软件”亟需补充
    第三节 社会问题增多
        一、大量我方边民流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外籍边民流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第四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治理路径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及要求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要求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及思路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思路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一、防范“虚空化”危机,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
        二、削弱“虚空化”影响,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三、消除“虚空化”现象,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复吸入刑的理性思考与规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拳出击:复吸行为通过刑法打击的必要性
    (一)复吸人员数据与分析
    (二)复吸行为具有严重的法益侵害性
        1. 对个人法益的伤害
        2. 对社会法益的伤害
        3. 对国家法益的伤害
    (三)复吸人员的身份定位更偏向违法者
    (四)现有法律规制措施存在不足
        1. 打击不足
        2. 保护缺位
二、纵观全局:复吸入刑的合理性与预期作用
    (一)区分复吸与首次吸毒的体系依据
        1. 事实依据
        2. 主观恶性
    (二)复吸行为入刑的理论依据
        1. 刑法家长主义
        2. 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三)国际社会中吸毒的法律后果
        1. 自由刑
        2. 其他方式
    (四)复吸入刑的预期作用
        1. 警示和指引作用
        2. 复吸入刑能够打击贩毒售毒行为
        3. 完善相应的刑法打击体系
三、展望未来:复吸入刑的立法建议
    (一)具体打击方式
    (二)规范复吸入刑的量刑规则
    (三)复吸人员的再社会化
四、结语

(5)特殊人群贩毒的文献综述与防范措施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1.对特殊人群毒品犯罪的方式、特点的研究
    2.对特殊人群毒品犯罪法律问题的研究
    3.对特殊人群毒品犯罪治理困境的研究
    4.对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特殊人群毒品犯罪问题的研究
    5.对女性特殊贩毒人群的研究
二、研究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问题的价值
    (一)研究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问题的理论价值
    (二)研究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问题的应用价值
三、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问题的研究功能
    (一)立法功能
    (二)司法功能
    (三)管控功能
四、建立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问题设想的内容
    (一)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数据分析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的成因探讨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贩毒的危害
    (四)防范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殊人群毒品贩运活动

(6)凉山彝族地区外流贩毒治理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凉山彝族地区外流贩毒现状
    (一)目前凉山彝族地区的毒品犯罪形势
        1. 毒品犯罪呈现普遍性。
        2. 毒品犯罪具有典型性。
        3. 毒品犯罪显现扩张性,涉案毒品数量逐年递增。
    (二)凉山彝族地区毒品犯罪的特点
        1. 毒品案件类型以贩卖、运输海洛因犯罪为主。
        2. 凉山贩毒活动呈职业化、家庭化和家族化特征。
        3. 利用特殊人群运输毒品。
        4. 外流贩毒组织形式呈网络化趋势。
        5. 贩毒人员反侦查能力增强,逃避打击的手段多样。
二、凉山打击外流贩毒的困境
    (一)贩毒案件惩处难
        1. 案件侦查难。
        2. 对隐形集资人惩处难。
        3. 对病残涉毒犯罪人员惩处难。
    (二)禁毒工作某些环节体系滞后
        1. 戒毒(康复)体系亟需完善。
        2. 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还须提升。
        3. 禁毒人员与装备等保障还有不足。
        4. 户籍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三、凉山地区外流贩毒治理的思路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区域性有机衔接的禁毒体系
        1. 严格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
        2. 有效矫正吸贩毒人员。
        3. 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
        4. 渐进推广“绿色家园”项目建设。
    (二)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形成多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1. 建立对涉毒重点人员的管控和追踪机制。
        2. 完善“支部+协会+家族”禁毒模式。
        3. 建立健全二线堵源截流查控体系。
        4. 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动打击整治机制。
四、结语

(7)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入境非法移民问题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国际移民的基本内涵和法律性质
        (二)非法移民的概念界定
        (三)难民的界定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一)“非法移民”发展和演变
        (二)非法移民的主要方式
        (三)非法移民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入境非法移民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一)扰乱市场秩序,增加经济负担
        (二)破坏社会秩序,引发文化冲突
        (三)破坏政治稳定,威胁国家安全
    第四节 两大理论范式下的非法移民治理困境
        (一)两种理论范式的冲突
        (二)非法移民治理实践中的两张皮:对内国家利益与对外人道主义
        (三)动态把握国家利益与人道主义的内在张力
第二章 我国的入境非法移民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基本情况
        (一)非法入境
        (二)非法居留
        (三)非法就业
    第二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主要特征及产生原因
        (一)主要特征
        (二)产生原因
    第三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主要族群及其社会分布
        (一)朝鲜非法移民
        (二)东南亚非法移民
        (三)非洲非法移民
        (四)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社会分布
    第四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带来的危害与挑战
        (一)朝鲜非法移民带来的政治冲击
        (二)东南亚非法移民引发的跨国犯罪和破坏经济秩序
        (三)广州地区非法移民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与破坏
    第五节 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基本类型
第三章 我国的国际难民问题及其治理现状
    第一节 我国大规模接纳难民的历史及经验
        (一)三次大规模接纳国际难民的历史
        (二)主要的经验
    第二节 我国目前入境难民情况及管理现状
    第三节 我国目前入境难民管理的症结
第四章 外国人非法居留及其治理现状——以广州为例
    第一节 广州市外国人非法居留现状及原因
        (一)人口特征及分布情况
        (二)外国人大量聚集广州的原因
        (三)外国人非法居留广州的因素
    第二节 广州非法居留外国人的消极影响
        (一)非法居留的消极影响
        (二)广州市对非法居留外国人的治理现状
    第三节 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的治理症结
        (一)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管理的存在问题
        (二)广州外国人非法居留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外国人非法就业及其治理现状——以云南为例
    第一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现状及原因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二)形成原因
    第二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消极影响
        (一)破坏边境管理秩序,威胁国家安全
        (二)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干扰社会稳定
        (三)抢占国内就业岗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节 云南省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治理症结
        (一)治理主体单一
        (二)治理结构分散
        (三)治理方式单调
        (四)治理依据不足
        (五)治理合作不畅
第六章 非法跨国婚姻及其治理现状——以中缅、中越为例
    第一节 中缅、中越跨国婚姻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未按法定程序登记结婚比例较高
        (二)方向和性别单一性突出
        (三)族群通婚特征显着
        (四)边境地区和内陆地区跨国婚姻差别显着
    第二节 中缅、中越跨国婚姻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二)地理接近、交通便利、习俗相近
        (三)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吸引力
        (四)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大了缅甸女性的外嫁吸引力
    第三节 中缅、中越非法跨国婚姻移民所带来的问题
        (一)婚姻关系脆弱,家庭结构不稳定
        (二)跨国婚姻移民面临众多制度性的生存困境
        (三)对公共卫生安全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
        (四)引发跨国犯罪行为
    第四节 中缅、中越非法跨国婚姻移民的治理症结
        (一)治理环境复杂
        (二)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第七章 我国的入境非法移民治理整体状况
    第一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的体系和实践
        (一)宏观法律体系
        (二)具体法律依据
        (三)治理组织架构
    第二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问题
        (二)体制方面
        (三)管理实践方面
    第三节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忽视
        (二)执行力不足
第八章 西方国家的非法移民治理
    第一节 欧盟的非法移民治理
        (一)欧盟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的演变
        (二)管理行动
    第二节 美国的非法移民治理
        (一)美国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的演变
        (二)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的措施
    第三节 德国的非法移民治理
    第四节 西方国家非法移民治理的主要经验借鉴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探索对入境非法移民治理的新思路
    第二节 完善非法移民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三节 构建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
    第四节 加大非法移民治理的国际合作力度
    第五节 依托部分边境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1)着作
        (2)学位论文
        (3)其他论文
    (二)英文参考文献
        (1)着作
        (2)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8)娱乐场所毒品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娱乐场所毒品问题的现状
    第一节 相关概念介绍及毒品危害性认识
    第二节 娱乐场所吸贩毒品的特点
第二章 娱乐场所毒品治理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吸贩毒方式较为隐秘,交易手段多样化
    第二节 零星贩毒,打击困难
    第三节 传统的治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毒品犯罪形势
第三章 娱乐场所毒品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娱乐场所毒品问题严重的环境原因
    第二节 娱乐场所毒品问题严重的个人原因
第四章 治理娱乐场所毒品问题的综合举措
    第一节 坚持传统的毒品治理模式
    第二节 新兴技术在毒品治理方面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毒品犯罪治理的实证研究 ——以K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2.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毒品犯罪治理的K市样本
    (一)研究样本和方法
        1.研究样本选择
        2.研究方法
    (二)实证研究的过程
二、毒品犯罪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毒品犯罪治理的观念问题
        1.毒品犯罪治理的观念转变
        2.毒品和毒品犯罪的客观存在
        3.禁毒刑事政策的目的问题
    (二)毒品犯罪治理的实际问题
        1.禁毒政策的运行实效
        2.毒品犯罪人员的刑罚处遇
三、毒品犯罪刑罚处遇的量化分析
    (一)毒品犯罪刑罚处遇的天枰模型
    (二)刑罚轻重的定性分析
    (三)刑罚轻重的定量分析
    (四)毒品犯罪刑罚指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1.相关性分析
        2.线性回归分析
四、禁绝毒品目的的实证分析
    (一)禁毒政策运行现状
        1.我国毒品犯罪呈增长趋势
        2.毒品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3.毒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二)禁绝毒品抑或治理毒品
        1.毒品的分级治理
        2.毒品的经济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吸毒人员涉毒犯罪中相关概念界定
    1.1 毒品的界定
    1.2 吸毒人员的界定
        1.2.1 吸毒的界定
        1.2.2 吸毒人员的界定
    1.3 涉毒犯罪的界定
    1.4 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界定
2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形势及特征
    2.1 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总体形势
    2.2 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呈现的特征
        2.2.1 犯罪的主体特征
        2.2.2 犯罪的案件特征
        2.2.3 犯罪的手段特征
3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原因
    3.1 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个体因素
        3.1.1 吸毒人员以贩养吸的特殊需求
        3.1.2 吸毒人员对涉毒犯罪的认知存在偏差
    3.2 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经济因素
        3.2.1 部分吸毒人员经济上依赖涉毒犯罪收入
        3.2.2 毒品需求市场的刺激
    3.3 现行禁毒法律法规存在不足
        3.3.1 禁毒法律法规威慑性不足
        3.3.2 对涉毒犯罪吸毒人员收押的规定存在不足
    3.4 政府禁毒工作存在不足
        3.4.1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成效不显着
        3.4.2 执法部门管控工作存在欠缺
    3.5 吸毒人群犯罪亚文化的影响
4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防控对策及不足
    4.1 在禁毒刑事政策方面
    4.2 在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防控对策方面
        4.2.1 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
        4.2.2 在戒毒工作的开展方面
        4.2.3 在宣传教育方面
        4.2.4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
5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防控对策的完善措施
    5.1 强化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源头治理
        5.1.1 降低吸毒人员对涉毒犯罪收入的依赖
        5.1.2 压缩国内外毒品供需市场
    5.2 完善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的法律法规
        5.2.1 提升禁毒刑事法律的威慑性
        5.2.2 弥补禁毒立法的不足
    5.3 提升对涉毒犯罪吸毒人员的管控工作效果
        5.3.1 优化动态管控工作
        5.3.2 加大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管控力度
        5.3.3 提升强制戒毒工作成效
        5.3.4 加强推广美沙酮替代计划
    5.4 提高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成效
        5.4.1 .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科学性
        5.4.2 .优化禁毒宣传教育内容及方式
    5.5 消除吸毒人群涉毒犯罪亚文化
    5.6 加强对国外治理吸毒人员涉毒犯罪经验的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浅析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其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毒品犯罪新形势及检察机关参与毒品治理的途径[A]. 李世清,邹俊波. 第三届全国检察官阅读征文活动获奖文选, 2020
  • [2]问题导向的犯罪治理研究[D]. 阮重骏. 吉林大学, 2020(08)
  • [3]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D]. 曾宇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复吸入刑的理性思考与规制建议[J]. 王镕洪,牛瑞.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06)
  • [5]特殊人群贩毒的文献综述与防范措施设想[J]. 李云鹏.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9(05)
  • [6]凉山彝族地区外流贩毒治理对策探究[J]. 廖天虎.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03)
  • [7]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主要类型及治理研究[D]. 林孙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娱乐场所毒品问题治理研究[D]. 陈斌.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9]毒品犯罪治理的实证研究 ——以K市为例[D]. 李惠.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当前我国吸毒人员涉毒犯罪问题研究[D]. 苏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零星贩毒的特点、社会危害及治理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