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人获得省级残疾人奖学金

71人获得省级残疾人奖学金

一、71人获省级助残奖学金(论文文献综述)

王洲[1](2021)在《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宣传手册》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柳杨[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志愿服务,由于具有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全方位长效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也在积极创新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在志愿服务中追求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因此,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志愿服务理论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需要,也是加强中国精神研究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志愿文化形成的需要。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一是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二是在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包括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包括: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来源,包括:“崇德向善”、“积德行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第二,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按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分为初步形成期、成长壮大期、纵深发展期、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等五个阶段。在系统的梳理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包括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及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通过实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时代境遇。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可观、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动机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等。本文从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发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整个社会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总之,志愿服务在一代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不断进行着传承和发展,志愿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光荣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本文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对于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骁[3](2020)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内容,是当前国家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十三五”以来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升,但当前服务体系满足目标人群需求的能力仍不高,城市老年人在多个服务项目上的整体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这反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程度不理想,无法为潜在服务对象提供充分的进入服务体系的机会。服务的不可及主要与地方社会服务网络对人群设置的障碍有关,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是一项供方的责任,有必要从服务供给的角度对服务可及性的困境及成因做出探讨。然而当前国内研究者对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问题的理论解读和实证研究较少,对政策实践中什么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如何测量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如何确定影响服务可及性的因素等问题的解答欠缺理论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补充国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服务供给的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现状及成因,并为实践中改进相关政策执行的结果提供参考。本研究试图解答“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方组织结构如何影响服务的可及性?”这一研究问题,具体分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有哪些,他们在服务筹资、输送和规制中的角色是什么?”“现有供给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现状如何?”“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模式是如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产生影响的?”“如何调整现有的多元主体供给结构以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四个子问题。研究思路是借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多元供给主体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组织和行为方式,以及现有供给模式下的服务可及性现状和问题做出描述分析;并从服务供给的组织结构中探寻影响服务可及性问题的结构性成因,以为实践中改进相关政策执行的结构、过程和结果提供参考。本研究将山东省济南市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质性研究的三级编码资料分析方法对研究问题作出解答。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为:(1)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其中政府部门承担着服务筹资和规制责任,社会主体主要参与服务的输送。(2)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可及性较差,从可及性的“可获得性”“空间可达性”“适切性”和“可接受性”四个评价维度展开来看,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服务对象范围局限、服务项目与内容层次低,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弱;专业性的需求评估手段和服务对象分类分级标准缺失,服务过程和内容的适切性不足。(3)在服务的筹资、输送和规制三个维度中,均发现了服务供给的组织结构对服务可及性产生影响的方式:服务的资金来源和筹资规模影响服务对象的资格条件、待遇标准以及社会主体参与服务输送的积极性,从而对服务的可获得性产生影响;服务输送主体的性质、能力和服务生产形式影响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对服务的可获得性、空间可达性、适切性和可接受性均能产生影响;缺少专业的需求评估手段和精确的服务分类分级的服务规制特征造成服务供给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对服务的适切性产生了影响。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当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采用了公共筹资、社会主体输送、公共规制的供给模式,这一供给模式下的资金规模有限、服务主体参与能力不足、资金和服务的规制手段粗糙,导致服务的整体可及性较弱。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在服务筹资方面提高市级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拓宽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在服务输送方面支持社会主体参与服务的分配、丰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在服务规制方面出台精准化的服务分类分级补贴方案、加强对服务质量的评估等政策建议。本研究补充了国内关于服务可及性概念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借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在国内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开展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对政策实践中有效评估标准的构建、有针对性地完善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提升共建共享发展中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增强基本公共养老服务资源的均等分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居家养老服务制度的衔接问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福利多元供给问题、服务使用者对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和可及性现状的评价问题、精细化的“可及性”量化指标的构建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开展后续研究得到解决。

方雪[4](2020)在《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十九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这为新时期残疾人就业的政府扶持提供了行动指南。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健全弱有所扶制度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残疾人群体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就业,由于残疾人群体属于弱势群体,因此政府扶持残疾人就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结合服务型政府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责任理论等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有助于相关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本文以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为研究对象,以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对策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因素,进一步研究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府扶持残疾人就业政策不完善、政府对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不够、缺乏对残疾人的培训与教育、政府提供残疾人就业渠道单一、缺乏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通过借鉴国内外相似地区的有效经验,提出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对策。本文共由六章内容组成,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界定,通过研究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因素,进一步研究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现状,包括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其他与D市基本情况相似的地区的经验借鉴,发现完善就业保障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残疾人就业平等的意识、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这几方面的举措对政府扶持残疾人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调查和研究国内外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对策,主要通过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环境、完善扶持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体系、丰富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方式渠道、整合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教育资源来进一步促进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

李浩,黎弘毅[5](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王文静[6](2019)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城乡社会福利的分割与融合研究 ——以胶东ZC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社会现象:一是受历史发展的各种原因影响,中国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上的待遇差距很大,城乡社会福利二元区隔影响深远,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二是中国城乡社会空间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带来了城乡社会福利发展的新课题。城乡固定空间不断被打破,其社会空间关系始终处于不断重组的状态,使福利场域充满了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进而影响到城乡社会福利发展。因此,社会空间与福利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日益凸显,成为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城郊社区作为“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为基于社会空间转型的城乡社会福利发展研究提供最适宜的切入点和最直观的案例。论文着眼于“乡-城”转型过程中,拥有较强集体经济,农村社区形貌已被城市化大潮所终结,但是社区居民还是称之为“村”的一类城郊社区。通过对案例社区“乡-城”社会空间转型和福利实践的实证研究,运用社会空间视角分析城乡福利场域二元区隔的生成机制,探讨城乡福利场域从分割到融合的解决方案,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福利场域一元融合探寻思路和方向。在此过程中,论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在城乡社会空间历史变迁以及当前城乡社会空间变动加剧的情况下,城乡社会福利场域具有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实践过程?各个不同阶段福利场域内的行动者主体的关系结构是怎样的?其次,城乡社会福利二元区隔的生成机制是怎样的?城乡社区福利场域从二元区隔到一元融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在具体研究中,本文立足于城乡社会空间的转型过程,运用“历史-社会空间-实践”的三维分析框架,从历史维度考察城乡社会福利从制度分割、社会空间区隔到逐步整合的发展过程,并从权力、资本和惯习等要素入手对不同时期城郊社区福利场域的福利实践进行分析。论文总结了不同阶段福利场域的关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于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二元区隔的生成机制以及一元融合的解决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基于城乡社会空间转型的宏观分析及ZC社区案例的深入考察,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过几十年的演进,城乡社会福利的二元问题已经由人为的制度分割转变为涉及权力、资本以及福利惯习等方面的社会空间区隔问题。将城乡社会福利问题空间化,为深剖中国城乡社会福利二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二,呈现弱自主性的福利场域在空间权力、资本及福利惯习的整体运作下建构并固化了城乡社会福利的二元区隔。第三,在城乡社会空间关系影响下,不同时期城郊社区福利场域的关系结构有所不同。1949年以来,城郊社区依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呈现国家主导、集体主导和政社合作的福利场域关系结构。第四,要在城乡差异性空间建设以及确保福利场域自主化的基础上,通过权力的多元共构,居民的福利资本建设以及城乡福利场域规范和惯习的同一化,促进城乡社会福利融合,打破城乡福利二元桎梏,实现城乡福利场域的一元化。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将城乡社会福利问题社会空间化,从社会空间角度考察中国城乡福利的二元问题,比已有视角更具张力;第二,初步构建了“历史-社会空间-实践”的城乡社会福利发展三维分析框架,把“时间”和“社会空间”带入“社会福利实践”研究,实现历史与当代、城市与农村、制度与实践的有机整合;第三,通过对福利场域的自主性、资本结构以及福利惯习等方面的阐释,提出了新的关于城乡福利二元区隔生成机制的解释思路。

廖小薇[7](2019)在《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以来,新资助政策体系成为贫困学生大学入学和学业完成的重要经济支持。但是,政府和高校将“精准资助”作为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理念的情况下,大学新生贫困资助政策效果有待进行科学的评估。基于政策评估方法和2016年11月-12月开展的第一轮“湖南高校大学生发展”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大学新生贫困仍然较为普遍,且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较重,必要开支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达60%左右,尤其以农村地区的学生更严重,达到66%以上。大学新生申请、获得公共资助主要受到个体层面的社会经济特征的显着影响,受院校层次、类型的影响较小,弱势群体的大学新生获得了更多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即政策的群体瞄准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大学新生对公共资助的资格、对象方面政策知晓还需要加强。尽管资助的覆盖率较高,但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漏助率和错助率非常高,“非贫但获助”的瞄准偏误现象较为严重,未能给大学贫困新生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现行的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实际减贫效果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未来政策改革的重点仍在通过改善瞄准和确立基于需要的资助分配促进其减贫效果的实现。此外,我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得出获得资助可以显着提高新生的学习适应性,获得贫困资助和同时获得两类资助分别对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有1.7%和3.5%的贡献率。

贺勇[8](2018)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决策的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并实现最大多数人最根本的利益。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首先触及到的是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问题,由体制机制变革引发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冲突,导致社会动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在利益不断出现分化、多元利益结构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决策面临有限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合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控制此消彼涨的零和博弈,寻求实现公共决策价值理性的正和博弈成为公共决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民主制度,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探索科学的资源分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就成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1)只有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但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作为“直过民族”地区深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扶贫的力度比其它地区相对更大,投入也更多,三台山乡贫困面貌发生着历史性的改变。但传统扶贫工作存在的没有精准识别到户到人,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确,扶贫对象选取不合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扶贫措施不够有力,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将扶贫工程简单理解为生活救济,使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扶持,或者无法满足贫困对象多样化的需要,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由于三台山乡德昂族、景颇族等“直过民族”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扶贫开发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涉及到中央、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企业、群众、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各个利益群体,如何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取向,根据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落实主体责任;围绕贫困标准的制定、贫困人口的确定与统计,脱贫标准的评定,各个主体的责任及彼此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脱贫工作成效的评定等各个方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各个主体之间,扶贫各方面与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在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方法和内容、规则与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价值追求理解上的冲突,存在事实上的利益博弈。选择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作为研究案例,认真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博弈理论的基本方法,从信息、策略(行动)、规则、结果等方面,探索研究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目标与方法,行动与成效,从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变化,促进各个主体行动中的功能性变化,尽可能避免纳什均衡,避免彼此之间负和博弈,追求帕累托改善,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目标。运用博弈理论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纳什均衡,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迈入小康的宏伟目标,并以此推动解决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公共政策中应该注意,并应该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最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是论文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理论界在运用博弈理论对基层协商民主,选择典型调查研究政府公共决策,尤其是涉及边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决策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得不够,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特别对协商民主的本质和博弈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尚存较大的研究和拓展空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上述领域的研究。通过对田野点三台山德昂族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过程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一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过程都是不同群体博弈的过程,都会产生利益冲突和博弈,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承认各种利益群体的真实存在,针对他们的不同利益诉求,在坚持公共决策中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形式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公共政策高效、有序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二是在认真总结分析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决策是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利益博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手段,制度性变迁是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变计划体制下资源约束和GDP为唯一政绩标准的激励机制,引入新的约束激励机制,才能避免纳什均衡现象,建构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利益博弈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实现合作共赢,真正体现公共决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三是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马骞[9](2018)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文中指出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对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表达。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舆情事件频出,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观点、意见、甚至是谣言时常在各类媒介中迅速传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致使相关教育舆情难以消解,严重影响当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舆情工作,无论对于教育事业的政策运行过程、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舆情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成为热点。然而目前教育舆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化的研究范式,这导致教育舆情缺乏共识性的分析思路和科学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相关成果也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全年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主题、时间关联度、载体、话语倾向性、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了分类统计,通过对比研究法,尝试从实践中归纳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性,即多元性、广泛深刻性、情绪性、即时性与易逝性、周期性与反复性等,并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刺激教育舆情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专业化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对教育舆情的影响方式,尝试梳理教育舆情工作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认为教育舆情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机构、教育舆情监测机构等对象提出提高认识、动态治理、健全机制、紧密协作、加强研究等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安建强[10](2017)在《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创新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是信息时代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传统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是当前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训练”)是当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让大学生有机会进行发明创造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如何建立适合电子信息专业的“创新训练”体系,以提高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所在。本研究以成果导向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了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该体系以“创新训练”目标为起点,结合创新人才素质的要素,从课程、教学、学习、评价四个维度建立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双循环动态系统。并进一步采用行动研究法,检验和修订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及其实践效果。第一轮实施中,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为培养对象,厘定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及“创新训练”体系的实施策略和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案例研究、师生访谈、学生竞赛等相关成果的内容分析等方法分析实践过程,发现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有较好成效,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创新训练”的学习过程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创新训练”过程的投入、有效指导及评价方式与学习成果的适切度上存在问题。在第二轮实施中,引入了教学学术理论对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进行修改,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各环节对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评价。两轮实践结束后,通过问卷方式对参与“创新训练”的学生与未参加的学生的调查与比较,发现参与“创新训练”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展状况与未参与学生相比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经过两轮行动研究,结论如下:一、电了信息专业成果导向的“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不仅达成“创新训练”本身为目标,更可以将“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正式课程教学体系互为支撑,成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改革的突破点。二、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能帮助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该专业本科生通过“创新训练”的学习探究获得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具有一定的成效,基本达到了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的目标。三、在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中,以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训练”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教学学术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与教学研究融合,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促进“创新训练”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高阶学习和高阶思维。基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的“创新训练”网络平台,建立了接近真实的学习探究环境,将抽象的、深奥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习共同体超时空的协作与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实施情境化教学策略,高效地把专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传授给学生。基于虚拟仿真信息技术的“创新训练”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成本,较好的成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创新训练”中强化教学学术,能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与研究的融合,教师以学术研究的态度设计培训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融入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产生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平衡了教师在“创新训练”中的投入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师生双赢。

二、71人获省级助残奖学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1人获省级助残奖学金(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2.1.1 “志愿服务”的概念
        2.1.2 “志愿者”的概念
        2.1.3 “志愿精神”的概念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
        2.2.1 日常社区类
        2.2.2 扶贫帮困类
        2.2.3 助学支教类
        2.2.4 应急救援类
        2.2.5 环境保护类
        2.2.6 大型活动类
        2.2.7 海外服务类
    2.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2.3.1 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2.3.2 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
        2.3.3 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
    2.4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2.4.1 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
        2.4.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3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1.1 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3.1.2 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
        3.1.3 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3.1.4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
    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
        3.2.1 “崇德向善”
        3.2.2 “积德行善”
        3.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4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第4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及历史作用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初步形成时期
        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壮大期
        4.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时期
        4.1.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
        4.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
        4.2.1 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4.2.3 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
    4.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作用
        4.3.1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4.3.2 创造经济价值
        4.3.3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5.1 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态势
        5.1.1 志愿者人员数量可观
        5.1.2 志愿服务范围更广
        5.1.3 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5.2.1 对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
        5.2.2 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5.2.3 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
    5.3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
        5.3.2 志愿服务的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5.3.3 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
        5.3.4 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
    6.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
        6.1.1 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党领导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
        6.1.2 广大青年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6.1.3 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同向
    6.2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
        6.2.1 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党建工作
        6.2.2 思政课培育志愿精神
        6.2.3 志愿服务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6.3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
        6.3.1 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品牌
        6.3.2 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
        6.3.3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志愿服务效应
    6.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6.4.1 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动员和遴选机制
        6.4.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
        6.4.3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6.4.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6.5 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
        6.5.1 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
        6.5.2 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6.5.3 塑造志愿文化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居家养老服务
        二、服务的可及性
    第三节 理论视角: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第四节 文献回顾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
        二、服务可及性的定义和维度
        三、养老服务可及性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四、国内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现状
        五、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资料的搜集方法
        二、资料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第一节 居家养老服务的筹资
        一、筹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二、筹资水平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的输送
        一、服务的采购
        二、服务的分配
        三、服务的生产
    第三节 居家养老服务的规制
        一、对服务资金的规制
        二、对服务输送的规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第一节 服务的可获得性
        一、服务对象的资格条件和待遇标准
        二、可获得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第二节 服务的空间可达性
    第三节 服务的适切性
    第四节 服务的可接受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第一节 筹资方式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一、公共资金投入规模与服务对象的待遇资格
        二、筹资渠道与社会主体的供给能力
    第二节 输送模式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一、分配主体的工作方式与服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二、生产主体的特征与服务内容的可获得性
    第三节 规制特征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一、规制标准与服务分配的适切性
        二、规制思路与社区服务设施的适配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经验借鉴: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案例分析
    第一节 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福利供给
        一、加拿大社会服务多元福利供给模式的历史演进
        二、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结构
    第二节 加拿大BC省的“在家更好”居家养老支持项目分析
        一、服务供给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二、服务的可及性概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高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服务的资金筹措
        一、提高市级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
        二、拓宽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
    第二节 改进服务的输送方式
        一、支持社会主体参与服务的分配
        二、丰富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
    第三节 调整服务的规制措施
        一、出台精准化的服务分类分级补贴方案
        二、强化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措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和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对象的编号与身份
    附录2 资料分析中的三级编码举例
    附录3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4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5 居家养老第三方服务组织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6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残疾人就业
        2.1.2 政府扶持
    2.2 理论基础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责任政府理论
3 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因素调查分析
    3.1 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对象的确定
        3.1.1 对残疾人就业对象的调查
        3.1.2 对相关政府部门的访谈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1 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3.2.2 正式问卷的形成
    3.3 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3.3.1 扶持就业与政策的执行相关
        3.3.2 扶持就业与社会环境相关
        3.3.3 扶持就业与提供就业渠道相关
        3.3.4 扶持就业与教育开展程度相关
4 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现状分析
    4.1 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举措与成效
        4.1.1 所采取的举措
        4.1.2 取得的成效
    4.2 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善
        4.2.2 政府对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不够
        4.2.3 缺乏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与教育
        4.2.4 政府提供残疾人就业渠道较单一
        4.2.5 缺乏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面临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
        4.3.2 政府对残疾人就业观念缺乏正确引导
        4.3.3 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缺乏统筹与规划
5 国外与国内其它城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概况
        5.1.1 日本青森市: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就业制度
        5.1.2 美国波士顿:重视社会组织的残疾人就业项目
        5.1.3 瑞典布罗斯市:重视创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
    5.2 国内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概况
        5.2.1 衢州市:重视残疾人就业创业
        5.2.2 武汉市: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5.2.3 苏州市:政府购买残疾人就业服务
        5.2.4 广州市:逐步完备残疾人就业相关人才管理
    5.3 经验借鉴
        5.3.1 完善就业保障的政策体系
        5.3.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5.3.3 增强残疾人就业平等的意识
        5.3.4 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
6 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对策
    6.1 优化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环境
        6.1.1 引导社会力量营造就业氛围
        6.1.2 加强无障碍就业环境基础建设
        6.1.3 树立新时代残疾人就业观
    6.2 完善扶持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体系
        6.2.1 确立政策评估与考核机制体系
        6.2.2 建立健全监督和反馈机制体系
        6.2.3 推广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体系
    6.3 丰富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方式渠道
        6.3.1 鼓励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6.3.2 推动就业渠道的信息化建设
        6.3.3 引导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
    6.4 整合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教育资源
        6.4.1 推动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实施
        6.4.2 推进残疾人继续教育计划实施
        6.4.3 鼓励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再培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5)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附录

(6)社会空间视角下城乡社会福利的分割与融合研究 ——以胶东ZC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2.1 实地研究方法
        1.2.2 研究个案的选取
    1.3 研究视角及分析框架
        1.3.1 社会空间作为城乡福利研究的视角
        1.3.2 “历史-社会空间-实践”的社会福利分析框架
        1.3.3 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福利场域
        1.3.4 社会空间和场域的分析要素
        1.3.5 相关要素及概念的关系
    1.4 本研究的创新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乡社会福利发展研究的学术聚焦
        2.1.1 城乡社会福利二元生成的理论阐释
        2.1.2 城乡社会福利融合研究的基本进路
        2.1.3 研究述评
    2.2 基于空间的社会福利研究
        2.2.1 基于地域空间的社会福利研究
        2.2.2 基于社会空间的社会福利研究
        2.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城乡二元社会福利形成的时空背景
    3.1 社会空间对立与福利的制度分割
        3.1.1 建国初期城乡社会空间的生产
        3.1.2 社会空间对立的误识
    3.2 社会空间分异与社区福利主体性的发挥
        3.2.1 城市化与城乡社会空间的生产
        3.2.2 城郊社区福利资本的快速积累
    3.3 城市社会空间的扩张与乡村要素的式微
        3.3.1 全域城市化战略
        3.3.2 乡村要素的式微
    3.4 小结
第4章 城郊社区福利场域的实践建构
    4.1 国家主导的福利实践(1949-1978)
        4.1.1 拥有强政治资本的国家行动者
        4.1.2 国家化的集体福利实践
        4.1.3 家庭作为保障的最重要单位
    4.2 集体主导的福利实践(1978-2000)
        4.2.1 拥有强经济资本的集体行动者
        4.2.2 国家的福利探索
    4.3 政社合作下的福利实践(2000-至今)
        4.3.1 国家回归及城乡福利整合
        4.3.2 集体行动者福利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
        4.3.3 城郊社区居民的福利实践
    4.4 小结
第5章 城乡福利二元区隔的生产
    5.1 城乡社会福利区隔化的表征
        5.1.1 福利场域的差序格局
        5.1.2 社区福利危机隐现
        5.1.3 空间掠夺与生态福利受损
    5.2 福利场域的实践逻辑
        5.2.1 国家主导与福利二元的初现
        5.2.2 集体主导与福利二元的固化
        5.2.3 政社合作与福利二元的破冰
    5.3 城乡社会福利二元区隔的生成机制
        5.3.1 福利场域的弱自主性
        5.3.2 福利场域的权力与资本结构失衡
        5.3.3 集体主义福利惯习的延续
第6章 城乡社会福利的二元困境及一元融合
    6.1 城乡社会福利:从分割到区隔
        6.1.1 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的城郊社区福利场域变迁
        6.1.2 城郊社区乡-城社会福利转型的困境
    6.2 城乡社会福利:从整合到融合
        6.2.1 城乡差异性社会空间的生产
        6.2.2 福利场域的相对自主化
        6.2.3 权力主体多元共构与居民的福利资本建设
        6.2.4 城乡福利场域规范和惯习的同一化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件1: ZC居民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制度
    附件2: ZC居民区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附件3: 对社会负责对职工负责增强核心竞争促进和谐发展
    附件4: ZC居民区管理条例之劳动人事管理
    附件5: ZC居民区管理条例之治安综合治理管理
附录2
    附件1: 访谈对象具体信息表
    附件2: ZC社区本地居民访谈提纲
    附件3: ZC社区外来人口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综述
        1.3.1 大学新生申请、获得贫困资助的影响因素分析
        1.3.2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瞄准性、充足性、减贫效果分析
        1.3.3 贫困资助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1.3.4 对现有成果的评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贫困新生
        2.1.2 资助瞄准性
        2.1.3 资助充足性
        2.1.4 减贫效果
        2.1.5 学习适应性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假设
        3.2.1 大学新生申请、获得贫困资助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瞄准性、充足性、减贫效果分析
        3.2.3 贫困资助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3.3 描述性分析
        3.3.1 样本主要特征描述性分析
        3.3.2 大学新生贫困状况
        3.3.3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
第四章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政策效果分析
    4.1 大学新生申请、获得贫困资助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瞄准性、充足性、减贫效果分析
        4.2.1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发放瞄准性分析
        4.2.2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发放充足性分析
        4.2.3 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减贫效果分析
    4.3 贫困资助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4.3.1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描述性分析
        4.3.2 贫困资助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B1 访谈提纲
    B2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8)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对博弈及博弈论的研究
        (二)对贫困定义及划分标准的研究
        (三)对德昂族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研究
        (四)对基层协商民主及基层协商民主中的利益博弈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利益博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一、公共决策: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
        二、利益博弈:公共政策研究的客观基础
        三、公共决策中的博弈理论与纳什均衡
        四、制度体系: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规则
    第二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组之间的博弈
        四、贫困人口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
        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第三节 制度性变迁: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
        一、公共政策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协调、平衡
        二、约束激励机制的创建是破解纳什均衡的关键
        三、坚持博弈的动态时空概念,推进演化博弈
        四、坚持科学系统发展的序贯博弈思路
        五、加强监管,维护博弈规则
第二章 三台山德昂族乡扶贫工作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三台山德昂族乡概况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情概况
        二、三台山乡的经济发展情况
    第二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直过民族区”的脱贫攻坚
        一、开发式扶贫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十二五”以来扶贫政策的叠加期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四、开发式扶贫的绩效
        五、协商民主是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
    第三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的跨境婚姻与深度贫困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现状及特点
        二、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的促成因素
        三、三台山乡跨境婚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第一节 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第二节 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地方政府部门之间
        二、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之间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
    第三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
    第四节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二、中国扶贫基金会
第四章 精准识别:各级组织之间、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第一节 扶贫标准的确定
        一、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二、贫困的类型
        三、我国的贫困标准
    第二节 精准识别的方法和程序
        一、建档立卡阶段
        二、“回头看”阶段
        三、动态管理阶段
    第三节 精准识别的博弈
        一、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二、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三、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第五章 权利与责任:各级组织之间的博弈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一、关于政策方面的博弈
        二、关于脱贫时间的博弈
        三、关于统计报表的博弈
        四、关于产业扶贫方面的博弈
        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博弈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一、参与三台山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织
        二、各参与市直单位的职责
        三、各参与市直单位之间的博弈
    第三节 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
        一、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
        二、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的博弈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一、参与企业的责任
        二、三台山乡企业帮扶工作情况
        三、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 权利和义务:贫困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第一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
        二、政府的权利与贫困人口的义务
    第二节 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博弈
        一、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三、成效评估方面
第七章 破解纳什均衡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
    第一节 健全政府决策协商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一、健全决策前的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二、决策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节 完善执行协商制度推进政策高效落实
        一、执行协商的主体
        二、执行协商的范围
        三、执行协商的方式
    第三节 推进政策评估协商强化结果运用
        一、公共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协商
        二、政策评估协商的主体、内容及方式
        三、评估的价值追求是正和博弈,实现帕累托改善的制度规范
    第四节 健全决策、执行、评估协商的保障机制确保协商目的有效实现
        一、改善党的基层领导方式
        二、构建公民协商意见整合机制
        三、健全群众协商意识培育机制
        四、加强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五、积极构建利益捆绑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第八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实现
    第一节 强化对协商民主的监督问责
        一、加强对协商过程的监督
        二、加强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监督
        三、健全责任追究制
    第二节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一、突出监督重点
        二、强化执纪审查
        三、加大问责力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1.2.2 教育舆情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 关于舆情
        2.1.1 舆情的定义
        2.1.2 舆情与舆论
        2.1.3 网络舆情
        2.1.4 舆情与新闻报道
    2.2 关于教育舆情
        2.2.1 教育舆情的内涵界定
        2.2.2 教育舆情的组成要素
第三章 教育舆情分布统计与内容分析——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样本
    3.1 多维度分类及其分布统计
        3.1.1 主题类别
        3.1.2 样本的时间分布统计
        3.1.3 载体分类及分布统计
        3.1.4 话语情绪特点分布统计
        3.1.5 样本影响力
    3.2 分布统计分析
        3.2.1 教育管理类频次高政策法规类影响大
        3.2.2 新闻媒体重渐进社交媒体多突发
        3.2.3 教育舆情话语情绪平衡健康
        3.2.4 全国性传统媒体和地方性传统媒体在统计中的优势领域
    3.3 教育舆情热点
        3.3.1 不同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热点信息
        3.3.2 教育舆情热点关键词
第四章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点
    4.1 教育舆情的特性
        4.1.1 教育舆情的多元性
        4.1.2 教育舆情的广泛深刻性
        4.1.3 教育舆情的情绪性
        4.1.4 教育舆情的即时性与易逝性
        4.1.5 教育舆情的周期性与反复性
    4.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两种议程设置
        4.2.1 议程设置理论与适用性简述
        4.2.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专业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议程设置
    4.3 对研究样本局限性与科学性的思考
第五章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5.1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困境
        5.1.1 教育舆情工作的被动滞后
        5.1.2 对教育舆情工作认识存在不足
        5.1.3 处理负面的教育舆情难题手段不足
        5.1.4 教育舆情研究规范尚未成熟
    5.2 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5.2.1 充分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引导教育舆情
        5.2.2 将动态治理思维贯穿教育舆情工作全过程
        5.2.3 健全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舆情
        5.2.4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社会的协作联系
        5.2.5 加强教育舆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关键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框架构建
    第一节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论概述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实践案例概述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构建
        一、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框架构建
        三、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实施策略与途径
第三章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要素设计
    第一节 学习成果的设计与厘定
        一、专业课程的整体目标
        二、“创新训练”的自身特点与要求
    第二节 培训课程的设计
        一、培训课程的模块设计
        二、培训课程的设计原则
    第三节 培训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
        一、情境化教学策略
        二、基于案例的教学策略
    第四节 学习方式的设计
        一、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训练”学习方式的特点
        二、“创新训练”中学习方式的选择框架
        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创新训练”的设计
    第五节 评价方式的设计
        一、现行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评价方式
        二、“创新训练”评价方式的转向与设计
第四章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的第一轮实施
    第一节 准备阶段:各要素具体内容的设计
        一、厘定“创新训练”的学习成果
        二、设计培训课程模块与内容
        三、“创新训练”项目的评价方法
        四、“创新训练”环境-创客空间的创建
    第二节 实施阶段:教学和项目的实施过程
        一、教学指导的组织与实施
        二、“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学习展开
    第三节 反思阶段:第一轮实施的评价与反思
        一、第一轮实施的评价
        二、第一轮实施的反思
第五章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的第二轮实施
    第一节 准备阶段:体系设计的调整
        一、“创新训练”实施体系结构与内涵的调整
        二、“创新训练”中教学学术的意蕴与发展路径
        三、“创新训练”中评价体系的重构
    第二节 实施阶段:教学学术发展与学习成果过程评价
        一、“创新训练”中教学学术的实践
        二、“创新训练”中学习成果过程性评价的实践
    第三节 反思阶段:第二轮实施的评价与反思
        一、第二轮实施的评价
        二、第二轮实施的反思
    第四节 “创新训练”体系两轮实施的成效
        一、“创新训练”体系两轮实施的成果
        二、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调查问卷分析
    第五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计划概略
        一、“创新训练”实施体系的再调整
        二、第三轮行动研究注意点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后续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机器人创客空间负责人李学骏访谈记录
    附录B: “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和竞赛情况
    附录C: 培训课程的考核试卷
    附录D: 实验报告书
    附录E: 2013、2014年度学生获奖情况
    附录F: 大学生学习成果调查问卷
    附录G: 大学生学习成果调查问卷统计及t检验结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四、71人获省级助残奖学金(论文参考文献)

  • [1]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宣传手册》翻译实践报告[D]. 王洲. 长春大学,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 柳杨. 辽宁大学, 2020(07)
  • [3]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马骁. 山东大学, 2020(04)
  • [4]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研究[D]. 方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社会空间视角下城乡社会福利的分割与融合研究 ——以胶东ZC社区为例[D]. 王文静. 山东大学, 2019(09)
  • [7]大学新生贫困资助的政策效果研究[D]. 廖小薇.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8]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D]. 贺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9]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D]. 马骞. 西北大学, 2018(01)
  • [10]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创新训练”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D]. 安建强. 南京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71人获得省级残疾人奖学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