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青,陈卫东,樊正烈[1](2012)在《贵州省安龙县大坝金矿区火落地矿段金矿地质特征及喷池试验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述了通过矿段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自然类型,采用氰化物提金工艺,生产工艺成熟。在生产过程中,对pH值、氰根浓度、时间、温度的控制,组塔调换,活性炭的多次使用,可提高金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吴波,邓克勇,陈玲玲,王秋菊[2](2012)在《贵州省金矿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布局建议》文中认为贵州省金矿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包括岩金、砂金和伴生金三类,主要以岩金为主,砂金和伴生金较少。按矿床类型划分,岩金分为卡林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红土型金矿。文章介绍了贵州省金矿资源分布特征、金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和不同矿床类型金矿资源分布特征。根据贵州省金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划分出册亨—兴仁金矿矿集区、锦屏—天柱金矿矿集区,并提出了贵州省金矿开发利用布局建议和政策建议。
刘民元,王燕龙,吴尚清,郑懋荣[3](2007)在《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石堆浸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主要为卡林型,其次为红土型,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为中等含硫微细浸染状氧化矿石。目前浅部矿石已基本采完,深部矿石品位较低(0.81.8 g/t),因此有效提高低品位矿石浸出率和金回收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筑堆时矿石粒度和喷淋时氰化钠浓度是堆浸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矿石粒度大,金浸出率低;氰化钠浓度大,则成本增加。根据矿石物质成分和工艺特征研究,得到矿石冶炼时的最佳工艺条件:筑堆时矿石粒度为1525 mm,氰化钠浓度为0.05%0.08%。该研究有效提高了矿石浸出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为金矿石堆浸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李雄[4](2006)在《铬渣的细菌解毒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铬化合物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铬化合物的生产和消费量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但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毒废渣——铬渣毒性很大,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全国每年新排放铬渣约60万t,历年累计堆存量近600万t,经过解毒处理或综合利用的不足17%。严重污染土壤1250多万t。而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均存在处理成本高、吃渣量小、引起二次污染等原因,不能彻底解决铬渣污染问题。近年来,生物法治理含铬废水因其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引起广泛注意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生物法治理铬渣的报道还甚为少见。针对此现状,课题组通过前期的研究,在铬渣堆埋场附近的淤泥中己获得一株耐高碱度、高Cr(Ⅵ)浓度的高效还原Cr(Ⅵ)的有效菌株Ch—1菌。该菌适应强碱性环境,能耐受pH为12的高碱度,其Cr(Ⅵ)耐受能力可达4 g/L以上,且能在高碱度高Cr(Ⅵ)浓度的情况下有效还原Cr(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铬渣生物解毒新思路:通过摇瓶实验初步确定铬渣细菌解毒的可行性,利用柱浸实验优化各工艺参数,最后进行了铬渣细菌解毒的半工业化试验。通过以上研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1.铬渣原渣中六价铬含量7.394 g/kg,其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为1.756g/kg,浸出毒性22.133ppm,均远超国家标准。铬渣细菌解毒能有效解决浸出液pH值、Cr(Ⅵ)浓度较高的问题。在解毒周期内由于细菌的还原作用,浸出液pH值能降低到9以下,浸出液Cr(Ⅵ)浓度解毒为0ppm。2.柱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粒径、初始pH值均是细菌解毒铬渣过程重要的工艺影响因素,当温度为28℃,粒径为4~8mm,初始pH为10.0时,能取得较好的细菌解毒效果,渣中六价铬全量由最初的7.394 mg/kg降低到最终的0.585mg/kg,浸出率达到92.088%。3.中试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铬渣细菌解毒工业化的可行性,为铬渣的解毒开辟了新的途径。采用“铬渣造粒-细菌堆浸”工艺进行了铬渣堆的现场工艺条件优化试验,并运行了10吨/批规模的细菌解毒铬渣并选择性回收渣中金属铬的示范工程。经过7~10天的细菌解毒,铬渣解毒彻底,完全达到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1996)。折合吨渣处理成本为200元。
任明强[5](2003)在《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多年制粒堆浸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制粒堆浸提金的矿石处理工艺流程,并与原矿堆浸和池浸对比,可以看出,在实际生产中,制粒堆浸提金在红土型金矿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和实际意义。
二、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安龙县大坝金矿区火落地矿段金矿地质特征及喷池试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段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矿体特征 |
2.4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类型 |
3 矿床成因 |
4 控矿因素 |
5 喷池提金流程 |
5.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
5.2 pH值 |
5.3 氰根浓度的测试及控制 |
5.4 时间 |
5.5 温度 |
5.6 品位及组塔调换 |
5.7 活性炭 |
(4)铬渣的细菌解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铬渣的来源及危害 |
1.1.1 铬渣的来源 |
1.1.2 铬渣的危害 |
1.1.3 铬渣的污染现状 |
1.2 铬渣治理及研究现状 |
1.3 微生物法治理含铬废水废渣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法治理含铬废水 |
1.3.2 微生物法治理含铬废渣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思路 |
1.4.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4.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铬渣 |
2.1.2 菌种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5 实验试剂 |
2.2 分析手段 |
2.2.1 溶液 Cr( VI)浓度分析方法 |
2.2.2 渣样 Cr( VI)浓度分析方法 |
2.2.3 溶液体系pH的测定 |
2.2.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2.5 能谱分析(EDX) |
2.2.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菌纯种分离 |
2.3.2 细菌培养 |
2.3.3 摇瓶实验 |
2.3.4 柱浸实验 |
2.3.5 中试实验 |
第三章 铬渣的细菌解毒实验初步研究 |
3.1 铬渣物相组成及六价铬存在形式 |
3.2 铬渣水浸特性 |
3.3 不同介质下铬渣浸出行为比较 |
3.4 解毒过程渣中六价铬含量变化 |
3.5 浸出前后渣样表面形貌观察 |
3.6 浸出过程沉淀物的产生及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柱浸实验优化细菌解毒铬渣的工艺条件 |
4.1 研究思路及工艺流程 |
4.1.1 研究思路 |
4.1.2 工艺流程 |
4.2 铬渣制粒的必要性及制粒机的选用 |
4.2.1 制粒的必要性 |
4.2.2 制粒机的选用 |
4.3 粒径对细菌解毒铬渣的影响 |
4.4 初始pH对细菌解毒铬渣的影响 |
4.5 温度对细菌解毒铬渣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铬渣的细菌解毒中试实验研究 |
5.1 研究思路及工艺流程 |
5.1.1 研究思路 |
5.1.2 中试工艺流程 |
5.2 中试构筑物设计及工艺现场 |
5.2.1 筛分及制粒 |
5.2.2 堆浸场地底垫的铺设 |
5.2.3 筑堆 |
5.2.4 布液与集液 |
5.2.5 生化反应系统 |
5.3 渣堆堆高的影响 |
5.4 10 吨/批示范性工程的运行 |
5.5 细菌解毒铬渣投资与运行费用估算 |
5.5.1 10吨/批次规模示范工程 |
5.5.2 18 万吨/年规模处理工程 |
5.6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5.6.1 经济效益分析 |
5.6.2 社会效益分析 |
5.6.3 环境效益分析 |
5.7 与国内外铬渣治理技术的对比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四、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安龙县大坝金矿区火落地矿段金矿地质特征及喷池试验探讨[J]. 李雪青,陈卫东,樊正烈. 中国西部科技, 2012(07)
- [2]贵州省金矿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布局建议[J]. 吴波,邓克勇,陈玲玲,王秋菊. 贵州地质, 2012(01)
- [3]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石堆浸的工艺研究[J]. 刘民元,王燕龙,吴尚清,郑懋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7(04)
- [4]铬渣的细菌解毒工艺研究[D]. 李雄. 中南大学, 2006(06)
- [5]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J]. 任明强. 贵州地质,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