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屏幕定点可重复性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彤[1](2021)在《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寻路(wayfinding),被定义为在环境中编码和转换空间关系以定向和导航的技能。由成人对于日常物理环境的空间布局的记忆表征,可提炼出两种寻路策略(wayfinding strategy)——路线策略(route strategy)和定向策略(survey strategy)。路线策略,主要依赖于地标和指示牌,参考自身的朝向来完成寻路导航,属于自我中心化的策略;定向策略,主要依赖于主体方位和地理空间线索(例如太阳的方位),属于去自我中心化的策略。空间导航(spatial navigation),指的就是个体能够在环境中识别当前位置并导航到另一个看不到的目的地的能力(Golledge,1999)。本研究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在测量工具、实验范式和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以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包含4个子研究,在预研究部分对本研究用到的测量工具进行修订并检验测量等值性;研究一,采用问卷法考察寻路策略与自我报告的空间导航能力的关系——以自评的方向感和空间焦虑分别作为空间导航能力和过程中情绪情感体验的指标,同时探究寻路策略对方向感和空间焦虑上存在的性别差异的调节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法考察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中导航表现的影响,主要以个体在路线学习与重走任务中的导航效率、在走捷径任务中能否走捷径作为评估导航表现的指标,同时收集不同寻路策略个体在虚拟导航过程中对3种空间信息(地标知识,路线知识,定向知识)的获取特点,为空间信息获取的“并行论”提供证据;通过研究一和研究二确立了寻路策略中的定向策略与较高自评空间导航能力和较低消极导航情绪感受的关联,验证定向策略在方向感和空间焦虑性别差异上的缓冲角色,以及定向策略在虚拟导航环境下相对于路线策略可能表现出来的诸多优势,研究进入到另一个研究主题,即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三则要重点考察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一项预研究确定寻路策略地域刻板印象存在与否,进而在研究三A和研究三B中,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分层抽样,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描述不同性别、地域等方面存在的寻路策略差异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别考察哪些社会人口学因素和成长中的环境因素能够预测寻路策略类型和两种寻路策略得分;研究三C重点关注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对定向策略的预测和影响,一方面将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纳入到回归模型中考察对定向策略的预测作用,另一方面探究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在定向策略上存在的性别差异的中介效应。又使用访谈法对那些定向策略水平较高的个体进行访谈,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继续探究可能对定向策略造成影响的环境输入因素和个体成长经验。本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修订的寻路策略量表、方向感量表、空间焦虑量表和空间活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有关空间能力变量测量的有效工具;且修订后的寻路策略量表具有跨性别和跨省份测量等值性;(2)定向策略个体比路线策略个体的自评方向感更好、空间焦虑水平更低,定向策略在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性别差异上的起调节与缓冲作用;(3)在相对复杂的虚拟环境中,定向策略个体比路线策略个体的虚拟导航效率更高,且在能够独立正确完成预设路线学习与行进的前提下,定向策略个体更有可能走捷径;(4)应用定向策略和路线策略的个体在虚拟导航过程中对3种空间信息的获取方式都是并行的;(5)基于全国调查结果,为全国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并确定了寻路策略类型;寻路策略的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男性比女性、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偏好定向策略;(6)诸多社会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成长地域(南方/北方)对于定向策略有着稳健的预测作用;环境输入的视角下,童年空间活动经验和童年寻路经验能够正向预测定向策略,且在性别造成的定向策略得分差异上起中介作用;重要他人语用习惯、所处环境地标命名和城市布局特点构成了对定向策略产生影响的环境输入因素,个体的寻路经验(尤其是主动探索经验)、游戏活动、关于视觉化空间操纵科目的学习构成了对定向策略产生影响的主体成长经验。本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偏好定向策略的个体,有着更高的自评空间导航能力;定向策略还能够调节和缓冲空间导航上存在的性别差异;(2)虚拟导航环境下,在相对复杂的路线学习与重走任务和走捷径任务中,偏好定向策略的个体均表现出更高的导航效率,表现为使用更少的学习次数就能进行路线重走,并且能够在路线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捷径到达目标;定向策略(而不是性别)是影响走捷径表现的首要因素;(3)不同寻路策略个体在导航过程中偏好不同的空间信息,但是对空间信息的获取是并行的;(4)基于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数据,寻路策略存在地域差异(南/北方),南方人更偏好路线策略,北方人更偏好定向策略;(5)性别和成长地域(南方/北方)对寻路策略有着稳健的预测作用;除此之外,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成长环境(乡村)、童年空间活动经验、童年寻路经验等因素均能预测定向策略的发生与发展,且在性别造成的定向策略得分差异上起中介作用;环境输入和主体成长经验共同影响定向策略。
窦燕平[2](2021)在《US、MRI及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恶性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软组织肿瘤(Soft Tissue Tumors,STTs)具有高度异质性,恶性STTs常具有侵袭性、复发及转移风险,术前准确诊断能够避免恶性STTs计划外切除和非恶性STTs的过度治疗。但对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STSs)来说,仅提供恶性STTs诊断难以预测临床病程,还需要对分级进行评估,不同分级STSs远期预后及临床治疗策略有较大差异。US和MRI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两种影像手段,二者各有优势,在恶性STTs诊断中均有广泛应用,但既往研究多集中在二者的独立分析中,鲜见二者联合应用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二者的危险因素,尝试构建US及MRI联合列线图诊断模型,分别用于诊断恶性STTs及STSs分级,若二者联合诊断模型构建失败,则仅基于其中单一优势模态构建列线图,并结合影像组学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评估各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材料和方法:1.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院临床首诊为头颈、躯干或四肢STTs患者共134例,恶性71例,非恶性63例,其中MRI影像103例,恶性59例,非恶性44例,US影像91例,恶性42例,非恶性49例,同时行US、MRI检查者共60例,恶性31例,非恶性29例。分别对其常规US征象、弹性图像、常规MRI征象、DWI征象及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对US、MRI及临床因素队列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将上述多因素参数在60例同时行US及MRI检查的患者队列中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恶性STTs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对比基于US、MRI及US+MRI联合征象的列线图模型对恶性STTs的诊断效能。2.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病理诊断为STSs的患者,使用法国癌症中心联合会(French Federation of Cancer Centers,FNCLCC)的STSs分级标准,将以上每组病例分别分为高级别(Ⅲ级)和低级别(Ⅰ、Ⅱ)级两组。共计79例,高级别40例,低级别39例;其中US影像54例,高级别24例,低级别30例;弹性图像19例,高级别6例,低级别13例;常规MRI及DWI影像57例,高级别29例,低级别28例。分别对其常规US征象、弹性图像、常规MRI征象、DWI征象及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将US、弹性图像、MRI征象及临床因素队列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其中能够筛选出独立风险因素的队列构建列线图,评估其对高级别STSs的诊断效能。3.将上述57例MRI队列T2WI-FS序列图像以DICOM格式导入达尔文影像组学云平台,手动逐层勾画获取瘤体VOI,设置瘤体外扩半径5mm,获得瘤体+瘤周原始VOI,用布尔差集运算减去瘤周空气部分,获得瘤体+瘤周实际VOI。于平台提取瘤体、瘤周及瘤体+瘤周联合三组VOI特征值,使用最小最大值归一化、最优特征百分比、根据SVM-L1模型选择、迭代特征筛选四个步骤降维筛选特征,按8:2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机器学习,计算SVM分类器在瘤内、瘤周、瘤内+瘤周组训练集及验证集的AUC,95%CI、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5折交叉验证后AUC,综合评估出最佳模型。将上述最佳模型的Rad-score联合MRI征象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计算影像组学列线图AUC值、95%CI、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并与影像组学模型及MRI征象列线图诊断效能比较。结果:1.US征象中回声均匀度、边缘形态、血流类型、ES、EI/B在恶性与非恶性STTs组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边缘形态不规则、EI/B值>1为恶性STT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MRI征象中T1WI边界、T2WI边界、T2WI均匀度、T2WI边缘片状高信号、T2WI尾征、神经血管束情况、DWI视觉弥散受限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T2WI混杂信号>50%和DWI弥散受限>50%为恶性STT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临床因素中性别、年龄、RALD及深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年龄、RALD、跨越筋膜为恶性STT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US及MRI共同队列中,年龄、RALD>0.5、T2WI混杂信号>50%、US不规则边缘是恶性STT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年龄+US+MRI列线图诊断效能优于年龄+MRI或年龄+US列线图模型,基于以上四个因素建立的联合列线图诊断恶性STTs的AUC值(95%CI)在训练集和验证集(7:3)分别为0.97(0.93,1),0.96(0.84,1),准确度分别为88.81%和88.89%。2.US征象中回声均匀度、血流类型、ES及EI/B在高低级别STSs组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多因素分析未筛选出独立风险因素(P>0.05)。临床因素中各参数在高低级别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MRI征象中RALD、T2WI信号均匀度、T2WI瘤周高信号及瘤周强化在高低级别组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T2WI混杂信号和瘤周强化是诊断高级别STS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基于T2WI信号均匀度和瘤周强化构建MRI征象列线图,其诊断高级别STSs的AUC(95%CI)在训练集和验证集(7:3)分别为0.86(0.7,1)和0.83(0.51,1),准确度分别为82.05%和72.22%。3.影像组学模型中,瘤内组选择了7个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验证集AUC=0.72(0.33,1),5折交叉验证后AUC=0.78,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8.33%、83.33%和66.67%;瘤周组选择了6个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验证集AUC=0.92(0.72,1),5折交叉验证后AUC=0.93,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83.33%和83.33%;瘤内+瘤周联合组选择了5个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验证集AUC=0.86(0.45,1),5折交叉验证后AUC=0.93,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1%、100%和83.33%。基于T2WI信号均匀度、瘤周强化、瘤内+瘤周联合影像组学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用于诊断高级别STSs的训练集及验证集(7:3)AUC(95%CI)分别为0.99(0.97,1)和0.96(0.75,1),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7%、100%、94.7%和94.4%、100%和88.9%。结论:一、US征象中边缘形态不规则、EI/B>1和MRI征象中的T2WI混杂信号>50%、弥散受限>50%是倾向诊断恶性STTs的重要指标,US和MRI联合列线图诊断效能优于二者单独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基于US边缘形态、T2WI信号均匀度、R ALD和年龄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恶性STTs具有优越的诊断效能。二、在STSs的分级诊断中,MRI征象中的T2WI混杂信号及瘤周强化是倾向诊断高级别STSs的重要指标,基于这两种征象构建的MRI征象列线图及基于T2WI-FS的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由瘤内+瘤周影像组学评分联合MRI征象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诊断高级别STSs方面表现最优。
牛迪[3](2021)在《超声造影在评估肾部分切除术后肾脏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探究微创肾部分切除术(MIPN)术后,超声造影(CEUS)在肾脏创面愈合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可重复性和有用性,并初步探究和术后第一天超声造影剂外渗以及总外渗时长(LOE)相关的临床因素。资料与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RPN)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13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90名患者接受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一次的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第一次检查有无造影剂外渗将患者分为无外渗组和有外渗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发现超声造影剂停止从肾脏创面渗出,将其命名为“超声愈合”并作为创面初步愈合的判定标准。记录每位患者的R.E.N.A.L.评分、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造影剂总外渗时长(LOE),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和术后第一天超声造影剂外渗以及LOE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CEUS图像上,造影剂渗出表现为“冒泡状”或“条带状”自肾脏创面向包膜外的积液处缓慢外渗。无外渗组49例,有外渗组41例。单因素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前R.E.N.A.L.评分中R单项分和A单项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大于4cm和腹侧位置发生造影剂外渗比例高于直径小于4cm和背侧位置(68.4%vs39.4%,62.1%vs 30.3%,P(27)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有外渗组发生并发症的比例高于无外渗组(75.6%vs 49%,P=0.0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大于4cm和非背侧位置是术后第一天造影剂外渗的危险因素。90位患者的LOE平均值为1.76天(标准差1.115,95%置信区间:1.52-1.99),中位值(四分位间距)为1(1-2)天。95.6%的患者(86/90)在术后三天内(包括三天)达到创面“超声愈合”,LOE大于三天的患者仅有4.4%(4/9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LOE在R.E.N.A.L.评分的R单项分和A单项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大于4cm和腹侧位置的造影剂外渗时间长于肿瘤直径小于4cm和背侧位置(2.26 vs 1.62天,2.14 vs 1.42天,P(27)0.05)。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大于4cm、非背侧位置和直径小于4cm、背侧位置相比可导致造影剂总外渗时间延长。LOE的预测公式为:LOE=0.640+0.647×R scores+0.717×"A"+0.324×"X"(reference=posterior,A=0,X=0;anterior,A=1,X=0;unknown A or P,A=0,X=1)。结论CEUS在MIPN术后创面愈合的评估中具有可行性、可重复性和有用性。R.E.N.A.L.评分中的R单项分和A单项分与MIPN术后第一天造影剂外渗以及总外渗时长相关。肿瘤直径大于4cm和非背侧位置是术后第一天造影剂外渗的危险因素和总外渗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应结合患者临床综合因素个体化管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MIPN术后卧床三天是相对安全的。
刘松德[4](2020)在《高速高分辨率光声断层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声成像是近年来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中一种新兴的非侵入式成像模态,其兼具了光学成像高对比度和声学成像在深层组织中高分辨率的优点。光声断层成像(PACT)是光声成像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潜力和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的PACT成像技术与系统存在诸多不足,如不具备多模态成像能力、换能器探测视角受限、成像分辨率较低、换能器阵元个数较少和难以编程扩展等,限制了其在临床前和临床上的应用。本文研究开发了可用于临床前和临床应用的高速、高分辨率、可编程PACT成像技术与系统,并开展了其在临床前与临床成像中的应用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开发了两代PACT成像技术与系统:原理性PACT成像系统(第一代)和高性能PACT成像技术与系统(第二代)。第一代系统配置自由度高,但成像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时成像的需求,适用于原理性实验研究。第二代系统具备高速、高分辨率和可编程扩展等优点,同时可以实现光声和超声双模态成像,适用于临床前和临床应用研究。更具体地,第二代系统拥有多种阵列超声换能器,其中心频率和阵元数最高分别可至50MHz和512个;二维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成像速度最高分别可至30 μm和10帧每秒;三维成像的仰角分辨率优于2 mm,扫描速度优于5 mm/s。基于开发的成像系统,分析了关键系统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光声图像重建中的负值伪影。研究工作对高性能PACT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后续图像伪影去除方法的开发和无伪影图像重建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纳米碳增强的光声前哨淋巴结(SLN)示踪与穿刺活检技术,可以观察到纳米碳在SLN内的动态聚集过程,实现SLN的示踪;同时,可以为SLN的穿刺活检提供高对比度的图像引导。离体SLN的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SLN内存在明显的纳米碳聚集,与影像学结果一致。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纳米碳在颗粒直径、光学吸收特性和光学稳定性等方面较美蓝和吲哚菁绿有明显优势,更适合用于基于光声的淋巴腺体示踪。提出的SLN示踪与穿刺活检技术具有临床转化前景,对乳腺癌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提出了光声无标记手指血管成像与识别技术,可以实现手指冠状面和横断面内血管结构的高质量成像,显示血管空间分布及其与皮肤和指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扫描换能器,PACT可以实现手指血管结构的三维成像。除结构信息以外,PACT还可以实现指动脉跳动频率的量化,实验结果与受试者的生理指标一致。提出的手指血管结构与功能成像技术有望结合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活体识别技术实现高准确性和高安全性的个体身份识别。本文结合仿真与实验重点研究了高速高分辨率PACT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工作对PACT成像系统的开发和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为PACT的临床前和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马永红[5](2020)在《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编制及膳食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的基础,膳食摄入决定营养状况,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营养状况直接决定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未来的体质健康水平。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物产、种族等特点决定了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和膳食模式与我国其他地区明显不同,但由于缺乏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膳食调查与评价工具,导致对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模式、膳食摄入与营养状况以及膳食模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等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影响了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相关干预措施的科学制定。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目的:第一,采用标准化问卷编制流程,开发具有较好信度、效度的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第二,综合采用多种多变量统计方法提取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探索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特点;第三,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膳食模式与主要健康指标的关系,定量研究膳食模式对肥胖、睡眠等健康指标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1.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框架的建立通过国内外膳食调查相关文献研究,初步确定学龄前儿童食物频率概念的内涵,包括学龄前儿童食物频率的内容及形式、膳食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西北地区饮食文化与习惯,构建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框架。2.初始问卷的形成依据问卷的框架结构,通过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以及目标人群定性访谈等方式,建立学龄前儿童食物清单,通过专家咨询、焦点小组讨论、主要照护人和目标人群调查等方式形成初始问卷。3.试用问卷的形成在西安市、兰州市、银川市3个地区,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18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使用初始问卷收集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种类及摄入量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和相关文献资料,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确定19种营养素为基础营养素。利用累积百分位数法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学龄前儿童食物清单进行初步筛选,累积百分位数法以各种营养素提供的基础营养素累计百分贡献率达到摄入量的90%为筛选标准,多元回归分析以决定系数R2达到0.9为基本筛选标准,并在营养学等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食物条目进行修订,形成试用问卷。4.正式问卷的形成在兰州市、西安市、银川市、西宁市和乌鲁木齐市等5个地区,以方便抽样法选取266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使用试用问卷进行调查。运用Cronbach’s a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离散趋势法等经典统计学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中的研究方法,对学龄前儿童试用问卷中的各个条目进行筛选;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析问卷维度的基础上,由相关专家指导对食物条目进行修订,最后形成《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Preschooler’s Semi-quantitative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PSFFQ)。5.正式问卷的评价在西安市、兰州市、银川市,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26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以PSFFQ和《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开展膳食摄入调查。其中,PSFFQ问卷调查两次,间隔4周。两次PSFFQ膳食调查的中间,进行一次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利用两次PSFFQ调查数据所得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问卷的重测信度,利用第2次PSFFQ调查数据所得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问卷分半信度和Cronbach’s a系数,以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所得能量及营养素数据为标准,利用2次PSFFQ膳食调查所得能量和营养素的平均值进行校标效度检验,利用2次PSFFQ膳食调查食物摄入频率资料进行结构效度检验,利用内容效度比进行问卷内容效度检验。6.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提取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利用PSFFQ分别在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乌鲁木齐市等5个地区收集541份3~6岁儿童膳食每日平均食物摄入量等资料,分别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提取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通过不同膳食模式间营养素摄入量及各类食物摄入量比较判断各种膳食模式的特征。7.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不同膳食模式为应变量,学龄前儿童人口学特征以及在外就餐次数、户外运动时间、看屏幕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分析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8.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与其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以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所提取的不同膳食模式为自变量,以学龄前儿童是否肥胖、睡眠质量是否正常、近一个月内是否患呼吸道疾病、近一个月内是否发生消化不良等作为应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学龄前儿童人口学特征及膳食模式与各健康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问卷初稿包含有11大类166种食物、19种基础营养素。经学龄前儿童试验性测试,幼儿园教师、营养学专家的审查及补充,对食物清单条目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价,从而形成包含11个维度153个食物条目的初始问卷。2.根据第一轮218名学龄前儿童的半定量食物频率初始问卷调查结果,经累计百分位数法和多元回归分析对问卷条目进行筛选,形成包含87种食物的试用问卷。根据第二轮266名学龄前儿童的试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对问卷的食物条目进行再次筛选,所用方法为离散趋势法、因子分析法和Cronbach’s a系数法。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因子分析提取出9个公因子,最后形成包括9大类66种食物条目的正式问卷。9大类食物分别命名为主食类、肉类及其制品、蛋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水果类、深色蔬菜类、浅色蔬菜类、菌菇类蔬菜和饮料类。9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7%。3.正式问卷的测量学属性评价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其中信度评价中Cronbach’s a系为0.819,能量及各营养素的Cronbach’s a系在0.780~0.829之间;分半信度系数为0.869,能量及各营养素分半信度系数在0.723~0.942之间。重测信度系数为0.542,各营养素的重测信度系数介于0.282~0.882之间;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结构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9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4.42%,验证性因子分析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4。校标效度分析能量及各营养素各维度Pearson相关系数介于0.368~0.814,平均为0.613。效度检验中内容效度比CVR=0.8。4.为了避免食用率较低的食物在膳食模式提取过程中信息丢失,根据食物种类、营养素含量等将9类66种食物归为20大类,以此进行膳食模式提取。潜在剖面分析法对学龄前儿童食物摄入量进行膳食模式提取,根据AIC、BIC、a BIC值最小,且使LMR和BLR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3分类模型为理想模型。根据3个潜在类别的类别概率和20类食物的条件均数分布情况,将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分别命名为:“高质量膳食模式、常规膳食模式和低质量膳食模式”,其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分别为9.22%、57.38%和33.41%。5.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学龄前儿童食物摄入量进行膳食模式提取,营养学专家指导下将其聚类数预设为3,将最大分类数设置为最大值20,进行快速聚类分析。根据不同类型膳食模式所含食物种类对其命名,分别为传统型、健康型和高糖型三类膳食模式。其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为48.80%、33.09%和18.11%。6.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学龄前儿童20类食物日均摄入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参照碎石图和特征值的基础上,为了得到更典型的因子成分,以便结果更易解释,根据专家指导最终保留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7%。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学龄前儿童各类食物的因子得分进行膳食模式提取,按照因子分析结果将聚类数目确定为4。根据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分别命名为主食型、高蛋白型、健康型和高糖型等4种膳食模式,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为41.77%、26.99%、23.66%和7.58%。主食型膳食模式日常以谷物类、馅类等食物摄入较多,是西北地区居民及儿童传统膳食模式,但其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素摄入较少(P<0.05);高蛋白型膳食模式日常奶蛋类及制品及豆制品食物摄入较多,其与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呈负相关(P<0.05);健康型膳食模式肉畜类、禽肉类、水产品类、动物内脏类以及叶类深浅色蔬菜等食物摄入较多,其与碳水化合物呈负相关(P<0.05);高糖型膳食模式甜食类、饮料类等食物摄入较多,其与蛋白质、膳食纤维、钙等营养素摄入呈负相关(P<0.05)。7.采用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6~7岁儿童更易选择高糖型膳食模式(OR=3.263,95%CI:1.834~11.741,P<0.05)。母亲文化程度在大学以上更易选择高蛋白型膳食模式(OR=2.263,95%CI:1.245~8.456,P<0.05),家庭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是主食型(OR=0.642,95%CI:0.165~0.914,P<0.05)及高糖型膳食模式(OR=0.620,95%CI:0.138~0.798,P<0.05)的保护性因素;家庭结构中以三口之家为参照,与父母祖父母同住更易选择主食型膳食模式(OR=2.783,95%CI:1.392~6.735,P<0.05);近一个月在外就餐次数在8次以上的,更易选择高糖型膳食模式(OR=2.248,95%CI:1.806~10.570,P<0.05),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以上更易选择高糖饮食(OR=3.217,95%CI:1.579~9.732,P<0.05)。8.导致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及肥胖的膳食模式是主食型膳食模式(OR=1.762,95%CI为:1.212~2.561,P<0.05)和高糖型膳食模式(OR=1.690,95%CI:1.021~2.810,P<0.05),选择高糖型膳食模式的儿童其睡眠质量较差(OR=2.357,95%CI:1.014~4.078,P<0.05),选择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儿童(OR=0.753,95%CI:0.109~0.863,P<0.05)睡眠质量较好,且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学龄前儿童不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OR=0.465,95%CI:0.251~0.893,P<0.05)。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包括主食类、肉类及其制品、蛋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水果类、深色蔬菜类、浅色蔬菜类、菌菇类蔬菜和饮料类等9大类66种的食物,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膳食及营养状况调查。2.将因子分析法中连续型变量因子得分可反复进行统计分析的特点,与聚类分析法可将个体归为不同类型膳食模式的优势相结合,提取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潜在剖面分析法在膳食模式提取研究中存在数据要求高、群体特征代表有限以及在营养学中模型估计标准不确定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提取的膳食模式有待进一步验证。3.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将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分为“主食型、高蛋白型、健康型和高糖型”等4种膳食模式,发现主食型、高蛋白型膳食模式中膳食纤维、维生素E、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健康型膳食模式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少,高糖型膳食模式中脂肪、膳食纤维、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因此,儿童膳食指导及日常喂养时,要根据不同类型膳食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营养素的摄入量,以达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目的。4.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更大的孩子偏向于高糖型膳食模式。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儿童偏向于高蛋白型膳食模式。高收入家庭的学龄前儿童更偏向于高蛋白型膳食模式。与父母、祖父母同住的学龄前儿童更偏向于主食型膳食模式。在外就餐次数越多的儿童偏向于高糖型膳食模式。看电视、手机等屏幕的时间越长,学龄前儿童更偏向于高糖型膳食模式。5.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与健康指标相关性研究发现,偏主食型和高糖型膳食模式的学龄前儿童更容易患超重及肥胖等疾病。偏向于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儿童睡眠质量较好,偏向于高糖型膳食模式的儿童睡眠质量不好。偏向于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儿童相较于其他儿童不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创新点1.首次以我国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标准的问卷开发流程,编制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膳食状况调查工具—《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2.率先采用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探索出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存在四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分别是健康型膳食模式、主食型膳食模式、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和高糖型膳食模式。3.发现高糖型和主食型膳食模式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和睡眠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可提高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和减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学龄前儿童要减少以饮料类为代表的不健康食物的摄入,加大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推广。
顾欣[6](2020)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是辅助互通立交完成路网车辆转向功能的重要“阀门”。合流区内交通环境复杂、车辆合流行为频繁,驾驶员易发生错误判断及操作,容易导致交通冲突发生概率增加,引发交通事故。在互通立交数量增长和互通立交合流区安全问题突出的双重背景下,研究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安全问题,构建安全分析模型,对深入探究安全影响因素,提高互通立交合流区安全性,提升互通立交区域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揭示微观层面合流冲突形成机理为目标,开展了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分析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运行特征,提出了合流冲突的定义;研究了合流冲突的形成过程和冲突类型及特征;在总结现有冲突数据采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的交通冲突识别系统;并对合流冲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的交通冲突识别系统,论文研究了视频画面处理、视频稳定和校准等视频预处理方法;在总结常见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和常见运动目标追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sk R-CNN(Region-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和CSRT(Discriminative Correlation Filter with Channel and Spatial Reliability Tracking)结合的车辆检测和追踪方法;并结合交通冲突指标,实现交通冲突识别。最后,以马群互通立交合流区为调查对象展示了交通冲突识别方法的应用。为了从微观驾驶行为层面分析合流冲突风险,论文对合流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从合流执行位置、合流持续时间、合流速度等方面对合流选择行为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员合流行为的冲突风险预测框架,即基于随机参数多层逻辑回归模型对合流决策行为进行预测,并利用冲突风险计算模型计算每一决策点的冲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合流车辆速度、合流驾驶员驾驶能力、合流执行位置对合流冲突风险具有显着性影响。该模型不仅可以计算单个合流车辆在合流过程中任一时刻的合流冲突风险,也可以对合流区域总的合流冲突风险进行集计计算,可应用于交通安全评价和危险交通状态监控。针对样本关联性问题,论文提出了两种建模方法。一种是构建考虑合流持续时间和合流冲突率的联合冲突预测模型,探究合流行为和合流冲突的耦合关系;分别采用生存分析模型和Tobit模型预测合流持续时间和合流冲突率,并基于二者的联合模型来进行合流冲突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合流选择行为与合流冲突风险之间存在耦合影响。另一种是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合流冲突预测模型,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不确定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离散化标准对冲突预测精度有显着影响,且众多关键因素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在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冲突链的识别方法。针对冲突预测模型的应用,论文还提出了一种计算下一时间窗内合流冲突风险的主动风险预测建模策略,并采用二项逻辑回归模型、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和巢式逻辑回归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建模和比较;最终提出了所构建模型在合流辅助系统中的应用方案。
刘军[7](2020)在《木质素基黄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机理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花葵富含生物黄酮,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离提取效果,而开发新型分离功能材料、提高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是实现高效分离的最佳途径。为指导花蕾和花的合理采摘,利用多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花蕾和花中总黄酮组成及含量差异。针对黄酮类分子印迹分离所面临的改善结合容量、提高选择性、传质机理解析等难题,利用量化计算、动力学模拟、分子对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功能单体的选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氢键的形成以及印迹识别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黄酮类分子和功能单体的结构、性质及其不同摩尔比例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花蕾质量远优于花,衣康酸(IA)是最好的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次之。采用双重聚合机理对I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木质素进行双交联,构建了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QUE-MIP)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制备、优化及表征。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了QUE-MIP对槲皮素(QUE)、金丝桃苷(HYP)、异槲皮苷(ISO)、槲皮素-3’-O-葡萄糖苷(ISO-3’)、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HIB)和芦丁(RUT)的印迹相互作用。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相结合,探讨了QUE-MIP的形成和印迹识别机理以及影响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QUE-MIP的印迹识别性能为QUE>ISO-3’>ISO>HYP>RUT>HIB,QUE-MIP2:4:6:22:9和QUE-MIP2:8:10:30:9是与吸附过程吻合最好的理论模型,适当的IA和EGDMA交联可以增强印迹识别性能。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技术将AM用于构建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制备、优化及表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玻璃化转变温度、静态力学性能、径向分布函数和均方位移的影响,以及结合分子对接方法对吸附位点、相互作用的大小和形成机制、聚合度和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FT试剂主要起增加链段数目的聚合作用,适当地接枝聚合AM和升温可以增强印迹相互作用,高浓度的吸附液可以提高QUE-MIP对HIB、ISO-3’和QUE的吸附量。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选择性和可重复性能研究了衣康酸交联木质素基聚合物和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吸附分离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印迹吸附材料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在五个循环内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两种印迹吸附材料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9 mg/g和17.28 mg/g,在花蕾提取液中的总吸附量分别为8.63 mg/g(6 mg/m L)和8.27 mg/g(10 mg/m L)。本文提出的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新配置,提高了印迹识别性能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效率,为黄酮类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工业制备和高效分离以及木质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纪永杰[8](2020)在《基于ZYNQ的气味复现方法优化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气味复现是通过自动化装置调配香精后释放气味的技术。随着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电影和虚拟现实等多媒体应用场景中,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听觉与视觉的体验,更希望在看到画面的同时能闻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气味。借助计算机视觉与气味复现技术,可以完成从图像的识别到气味复现这一过程,这也是目前气味复现领域的主要研究和应用方向之一。同时,如何提高气味复现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一直是研究人员努力的目标。然而,用传统的嵌入式平台与雾化香精的方式来实现图像气味复现,存在两个局限性:一个是嵌入式平台运算能力不强,气味的释放存在滞后的现象;另一个是雾化阵列的雾化速率没有经过校准,无法保证气味配比比例的准确性。本文以国内外气味复现技术的研究现状为出发点,对现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内容进行气味复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有如下两个特点:(1)基于ZYNQ-7000架构,采用FPGA来加速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以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2)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来拟合雾化速率随驱动电压的变化关系,以校准不同通道的雾化速率。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通过对比GPU、ASIC、FPGA和DSP在算法加速方面的优缺点,讨论了ZYNQ-7000所采用的FPGA-ARM架构在嵌入式图像和视频处理领域的应用优势。以复现图像中的水果气味为例,选取HSV颜色统计直方图和LBP统计直方图作为图像特征。使用Vivado HLS开发工具完成C/C++代码到RTL代码的转换,进行时钟和硬件资源优化后封装为IP核。实验结果表明,对于HSV颜色统计直方图特征,FPGA的运算速度比ARM Cortex-A9快22.73倍,比Intel I5-3230M快1.92倍;对于LBP统计直方图特征,FPGA的运算速度比ARM Cortex-A9快92.72倍,比Intel I5-3230M快5.11倍。(2)通过实验测量了微孔压电雾化片的雾化速率随驱动电压的变化关系,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来拟合驱动电压与雾化速率的关系,根据拟合模型调整不同雾化通道的驱动电压来将雾化速率校准到统一的标准值。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不同通道的雾化速率雾化降低到0.04g/5min左右,雾化后香精的配比比例符合目标配比比例。通过电子鼻对复现的气味进行了可重复性验证。(3)使用Xilinx开发工具为本课题提出的气味复现方法搭建了硬件平台和移植操作系统,对于IP核和TTC定时器等非标准设备,使用UIO框架来实现驱动程序,降低了复杂度且提高了可维护性。最后为系统设计了可用的应用程序用于功能测试。
陈佳良[9](2020)在《基于舌诊的NAFLD预测模型建立及磁共振肝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慢性肝病最主要的病因,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至今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被批准用于NAFLD治疗,早期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显着改善不良预后。中医舌诊在疾病筛查方面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缺乏基于中医舌诊筛查NAFLD的研究。同时,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含量分数(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MRI-PDFF)已成为目前定量测定肝脏脂肪含量最准确的无创手段,但基于MRI-PDFF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的1、在寻找NAFLD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性舌象特征基础上建立NAFLD预测模型;2、基于磁共振肝脂肪定量技术探索肝脏脂肪变程度和舌象特征的相关性;3、研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因素对NAFLD的影响,以发现影响NAFLD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方法1、从一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连续纳入708例受试者进行观察性研究,按照统一制定的信息采集表收集人口学特征、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同时利用智能健康镜配合标准24色卡采集每位受试者舌象照片,经自动颜色校正后导入舌象标注平台进行舌象特征提取,主要特征包括舌色、苔色、舌体胖瘦、舌苔厚薄、舌苔腐腻、舌苔润燥、齿痕舌、裂纹舌、点刺舌、瘀点舌、瘀斑舌和剥脱苔。结合病史和超声诊断将受试者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NAFLD组与对照组舌象特征有无差异。2、将舌象特征和临床参数(年龄、性别、腹型肥胖和BMI)进行赋值后作为协变量,NAFLD诊断作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AFL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根据协变量回归系数(β值)来构建NAFLD预测评分模型,包括仅含舌象特征参数的简易评分模型(simple score model,SSM)和舌象特征与临床参数结合组成的复合评分模型(complex score model,CSM)。使用Hosmer-Lem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依次评价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并根据Youden指数求出模型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此外,对建立的NAFLD预测评分模型进行亚组分析和内部验证,并和FLI、HSI等已有的8个肝脏脂肪变血清无创诊断模型预测NAFLD的AUC进行Delong检验比较有无差异。3、总体纳入研究对象中131例受试者在舌象采集后行MRI-PDFF测定以评估肝脏脂肪含量,依据MRI-PDFF将受试者分为非NAFLD对照组(MRI-PDFF<5%),轻度脂肪肝组(5%≤MRI-PDFF<11%)和中-重度脂肪肝组(MRI-PDFF≥11%)。通过Mantel-Haenszel卡方线性趋势检验比较各组舌象特征有无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PDFF与临床指标及已有8个肝脏脂肪变血清无创诊断模型之间的相关性。4、对总体纳入研究对象中完成饮食调查问卷的327例受试者进行生活方式评价。通过饮食调查问卷获知受试者过去1年内17种常见食物种类平均摄入频次和平均每次摄入份量(serving),将其转换为每种食物平均每周摄入频次(times/week)和平均累积摄入量(serv./day)。然后将饮食、睡眠、运动、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作为协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混杂因素筛选出NAFLD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进一步将辛辣食物摄入频次和累积摄入量按各自四分位数分成Q1、Q2、Q3、Q4四组和G1、G2、G3、G4四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辛辣食物摄入频次和摄入量不同层次人群患 NAFLD 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对相应OR值进行线性趋势检验以探索辛辣食物摄入频次、摄入量与NAFLD发病风险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果1、本研究总体中位年龄为37(IQR:31-46)岁,范围20~65岁,男女比例为2.4:1,其中NAFLD组430例(60.7%),对照组278例(39.3%)。基线特征方面,NAFLD组年龄、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ALT、AST、GGT、血压、血脂水平及男性、吸烟史和代谢综合征比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舌象特征方面,相比于对照组,NAFLD 组暗红舌(72.6%vs 45.7%)、红舌(15.6%vs 4.05)、黄苔(72.1%vs 30.2%)、厚苔(81.6%vs 49.3%)、腻苔(80.2%vs 21.9%)、胖大舌(36.7%vs 8.3%)、齿痕舌(52.1%vs 31.7%)、裂纹舌(44.7%vs 24.5%)、点刺舌(39.3%vs 29.1%)、瘀点舌(10.9%vs 2.9%)出现率更高(P值均<0.05)。2、对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舌象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舌色、苔色、舌苔腐腻、舌体胖瘦、齿痕舌、裂纹舌、点刺舌、瘀点舌为NAFLD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值)取整数后确定相应舌象特征评分,各个评分之和即为简易评分模型(SSM),范围在0~24之间。由这些舌象特征结合年龄、BMI和腹型肥胖三个临床参数相应评分之和构成复合评分模型(CSM),范围在0~28之间。3、SSM 预测 NAFLD 的 AUC 为 0.907(95%CI:0.884-0.929,P<0.001),cut-off 值为≥12分,相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准确度分别为79.1%、87.8%、90.9%、73.1%、6.47、0.24和82.5%。在整体和不同亚群中,SSM≥12组NAFLD构成比均显着高于SSM<12组(P值均<0.001)。CSM预测 NAFLD 的 AUC 为 0.937(95%CI:0.919-0.955,P<0.001),cut-off 值为≥11 分,相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准确度分别为90.2%、83.5%、89.4%、84.7%、5.47、0.12 和 87.6%。在整体和不同亚群中,CSM≥11组NAFLD构成比均显着高于CSM<11组(P值均<0.00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SSM和CSM均有较好的校准能力(P均>0.05)。在总体及女性、年龄<45岁、无吸烟三个亚组中,CSM预测NAFLD的AUC均显着大于SSM(P值均<0.05),而其他亚组中比较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此外,SSM预测NAFLD的AUC均显着高于FLI等已有肝脏脂肪变无创模型(AUC范围:0.783~0.837)和BMI(0.784)、腰围(0.790)、ALT(0.752)、AST(0.695)、TG(0.775)、代谢综合征(0.687)及单个差异性舌象特征(AUC范围:0.511~0.791),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131例行MRI-PDFF检测受试者中,对照组35例(26.7%),轻度脂肪肝组48例(36.6%),中-重度脂肪肝组48例(36.6%)。随着肝脏脂肪含量增加,暗红舌出现率逐渐增加(45.7%vs 68.8%vs 70.8%,Ptrend=0.007),白苔出现率逐渐下降(57.1%vs 39.6%vs 31.3%,Ptrend=0.048),舌苔厚度逐渐增加,尤其较厚苔出现逐渐增高(8.6%vs 20.8%vs 31.3%,Ptrend=0.001),腻苔出现率逐渐增高(31.4%vs 66.7%vs 77.1%,Ptrend<0.001),胖大舌出现率逐渐增加(14.3%vs 37.5%vs56.3%,Ptrend=0.005),齿痕舌出现出现率逐渐增高(37.1%vs 58.3%vs 68.8%,Ptrend=0.005),点刺舌出现率也逐渐增加(31.4%vs 70.8%vs 62.5%,Ptrend=0.010),而舌苔润燥、裂纹舌、瘀点舌、癖斑舌及剥脱苔出现率无显着差异(Ptrend均>0.05)。同时,MRI-PDFF与BMI、WC、WHR、WHtR、SBP、DBP、ALT、AST、UA、FBG、TG、TC、LDL-C 及已有肝脏脂肪变血清无创模型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01)。5、327例完成饮食调查问卷的受试者中对照组128例(39.1%),NAFLD组199例(60.9%)。在调节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烤食物摄入量(OR=3.66,95%CI:1.40-9.55)、坚果摄入频次(OR=1.18,95%CI:1.04-1.34)、辛辣食物摄入频次(OR=1.10,95%CI:1.01-1.21)和足量运动(OR=0.32,95%CI:0.15-0.71)与NAFLD独立相关(P值均<0.05)。相比于辛辣食物摄入频次Q1组人群,Q2、Q3、Q4 组人群患 NAFLD 的 OR 值依次为 1.60(95%CI:0.88-2.89,P=0.122)、1.95(95%CI:1.01-3.75,P=0.047)、2.61(95%CI:1.40-4.86,P=0.003),且呈显着递增趋势(Ptrend=0.002)。相比于辛辣食物摄入量G1组人群,G2、G3、G4组人群患NAFLD的OR值依次为 2.09(95%CI:1.11-3.93,P=0.022)、2.09(95%CI:1.11-3.93,P=0.022)、2.74(95%CI:1.46-5.18,P=0.002),也呈显着递增趋势(Ptrend=0.003)。在进一步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这种递增趋势依然存在。结论1、通过舌色、舌形、苔色、苔厚、苔腻、齿痕、点刺、裂纹、瘀点要素可以找到NAFLD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性舌象特征,且与基于MRI-PDFF测定的肝脏脂肪变程度相关。2、基于舌象特征的NAFLD预测模型准确性高,可作为NAFLD筛查的一种新方法。3、运动量少及坚果、辛辣食物和烧烤食物摄入过多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辛辣食物摄入频次和摄入量与NAFLD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
徐昱婷[10](2020)在《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使用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方法分析颌骨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上颌骨前移量、下降量和旋转量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验证使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定点测量分析颌骨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后鼻唇区变化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接受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前移+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治疗的45例颌骨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术前正畸治疗,于术前1周内和至少6个月行全头颅螺旋CT扫描和面部软组织3d MD系统三维立体摄像,采用Proplan CMF软件进行全头颅骨组织的三维拟合及测量,使用3d MD vultus软件进行面部软组织标志点的定点及测量分析前后鼻唇部软组织变化,并通过线性及非线性拟合的方式进一步探究相关鼻唇软组织的指标变化与上颌骨前移量的相关性。由两位不同测量者对相同样本在两周内的两个不同时间点使用使用3d MD vultus软件对患者进行鼻唇区软组织标志点的定点测量后,分析使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定点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结果: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上颌骨后,患者鼻唇部软组织变化,鼻翼基底宽度平均增大1.70mm,鼻唇角增大约5.14°,上唇突度减小。且鼻唇角增大程度与上颌前移量以及沿x轴的旋转量呈非线性关系;使用3d MD vultus三维数字化软件对患者进行鼻唇区软组织标志点的定点和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颌骨畸形患者上颌骨前移下降术后面部侧貌改善的同时鼻唇部软组织也有一定改变,术后鼻翼的增宽和鼻唇角的增大有时会对患者术后面型的美观性造成一定影响,也成为患者术前主要担心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提示术前进行三维数字化骨手术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术后鼻唇部软组织变化,必要时需要术中纠正及防范不良变化。
二、计算机屏幕定点可重复性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屏幕定点可重复性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寻路策略 |
1.1.1 寻路策略的概念 |
1.1.2 寻路策略的理论基础 |
1.1.3 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 |
1.1.4 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 |
1.2 空间导航 |
1.2.1 空间导航的定义 |
1.2.2 空间导航的测量与范式 |
1.3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 |
1.3.1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理论基础 |
1.3.2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1.1 测量工具的修订与等值性检验 |
2.1.2 寻路策略与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关系 |
2.1.3 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表现的影响 |
2.1.4 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2.4 研究创新 |
3 预研究测量工具的修订与等值性检验 |
3.1 预研究A寻路策略量表的修订与跨性别和省份的等值性检验 |
3.1.1 目的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3.2 预研究B方向感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
3.2.1 目的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2.5 结论 |
3.3 预研究C空间焦虑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
3.3.1 目的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3.5 结论 |
3.4 预研究D空间活动问卷的修订 |
3.4.1 目的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3.4.4 讨论 |
3.4.5 结论 |
4 研究一寻路策略与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关系 |
4.1 目的 |
4.2 方法 |
4.2.1 被试 |
4.2.2 研究材料 |
4.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不同寻路策略个体的方向感和空间焦虑的差异 |
4.3.2 寻路策略与方向感、空间焦虑的关系 |
4.3.3 定向策略对方向感与空间焦虑上性别差异的调节作用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研究二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表现的影响 |
5.1 预研究虚拟导航环境的构建和地标区分度的确定 |
5.1.1 目的 |
5.1.2 方法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结论 |
5.2 研究二A不同寻路策略个体在路线学习与重走任务中的表现 |
5.2.1 目的 |
5.2.2 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2.5 结论 |
5.3 研究二B寻路策略对虚拟导航任务中走捷径的影响 |
5.3.1 目的 |
5.3.2 方法 |
5.3.3 结果 |
5.3.4 讨论 |
5.3.5 结论 |
6 研究三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 |
6.1 预研究寻路策略的地域刻板印象 |
6.1.1 目的 |
6.1.2 方法 |
6.1.3 结果 |
6.1.4 讨论 |
6.1.5 结论 |
6.2 研究三A寻路策略的个体差异——基于全国样本的调查 |
6.2.1 目的 |
6.2.2 方法 |
6.2.3 结果 |
6.2.4 讨论 |
6.2.5 结论 |
6.3 研究三B什么样的人空间能力更强?——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寻路策略的预测 |
6.3.1 目的 |
6.3.2 方法 |
6.3.3 结果 |
6.3.4 讨论 |
6.3.5 结论 |
6.4 研究三C成长中的环境因素对定向策略的影响 |
6.4.1 目的 |
6.4.2 方法 |
6.4.3 结果 |
6.4.4 讨论 |
6.4.5 结论 |
7 总讨论 |
7.1 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 |
7.1.1 定向策略相较于路线策略的优势 |
7.1.2 路线策略的角色和作用 |
7.2 能够预测寻路策略的社会人口学因素 |
7.2.1 探究寻路策略地域差异的前提和意义 |
7.2.2 社会人口学变量对寻路策略预测的差异 |
7.2.3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寻路策略变异的解释程度 |
7.3 成长经验对定向策略的预测和影响 |
7.4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创新 |
7.4.1 虚拟导航任务中的创新与突破 |
7.4.2 关注可改变的变量,构建可以缓冲性别差异的模型 |
7.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5.1 面向大学生开展回溯式研究 |
7.5.2 样本代表性的局限 |
7.5.3 研究展望 |
8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US、MRI及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恶性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US及MRI联合列线图在恶性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病例资料 |
二、MR及US设备与图像采集 |
三、US影像分析 |
四、MRI征象分析 |
五、临床因素分析 |
六、统计分析及列线图的构建 |
结果 |
一、US征象 |
二、MRI征象 |
三、临床因素 |
四、US、MRI共同队列 |
五、列线图的构建及对比 |
讨论 |
一、US在恶性ST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二、MRI在恶性ST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三、临床因素在恶性ST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四、临床因素、US、MRI联合列线图在恶性ST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五、局限性 |
结论 |
第二部分:US及MRI征象列线图在软组织肉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病例资料 |
二、MR及US设备与图像采集 |
三、US征象分析 |
四、MRI征象分析 |
五、临床因素分析 |
六、统计学方法及列线图构建 |
结果 |
一、常规US征象 |
二、SE征象 |
三、MRI征象 |
四、临床因素 |
五、构建MRI征象列线图 |
讨论 |
一、US在高级别ST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二、MRI在高级别ST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三、MRI征象列线图在高级别ST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四、局限性 |
结论 |
第三部分:基于T_2WI-FS 的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软组织肉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病例资料及MR设备 |
二、肿瘤MRI T2WI-FS图像分割 |
三、组学特征提取、标准化及模型构建 |
四、影像组学列线图构建及模型筛选 |
结果 |
一、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及组学模型评估 |
二、影像组学列线图的构建 |
三、影像组学列线图、影像组学模型、MRI征象列线图模型对比 |
讨论 |
一、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在高级别ST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二、瘤周影像组学VOI的获取方法 |
三、基于T_2WI-FS的瘤内、瘤周及联合影像组学模型诊断高级别STSs的效能比较 |
四、影像组学列线图与影像组学模型及MRI征象列线图的比较 |
五、局限性 |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超声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MRI 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超声造影在评估肾部分切除术后肾脏创面愈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微创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腹腔镜超声和超声造影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高速高分辨率光声断层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光声成像 |
1.1.2 光声断层成像及其应用 |
1.1.3 高性能光声断层成像的重要意义 |
1.2 光声断层成像研究现状 |
1.2.1 成像技术的发展 |
1.2.2 临床前与临床应用的探索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速、高分辨率、可编程光声断层成像 |
2.1 光声成像基本原理 |
2.1.1 初始光声压 |
2.1.2 光声波动方程 |
2.1.3 光声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
2.2 原理性光声断层成像 |
2.3 高速、高分辨率、可编程光声断层成像 |
2.3.1 光声和超声双模态成像 |
2.3.2 基于滤波反投影的图像重建 |
2.3.3 成像性能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声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系统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1.1 探测视角和阵元个数 |
3.1.2 中心频率和带宽 |
3.1.3 口径和聚焦特性 |
3.1.4 指向误差和步进误差 |
3.2 反投影图像重建中的负值伪影 |
3.2.1 图像负值伪影的形成机制 |
3.2.2 有限带宽的影响 |
3.2.3 有限视角的影响 |
3.2.4 图像负值伪影的抑制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声的前哨淋巴结示踪与穿刺活检 |
4.1 乳腺癌与前哨淋巴结活检 |
4.2 纳米碳增强的光声前哨淋巴结示踪与穿刺活检 |
4.3 成像结果与分析 |
4.3.1 纳米碳物理性质表征 |
4.3.2 光声前哨淋巴结实时动态示踪 |
4.3.3 图像引导的前哨淋巴结穿刺活检 |
4.3.4 组织学分析 |
4.3.5 纳米碳与其它淋巴示踪剂的性能对比 |
4.3.6 三维图像引导的前哨淋巴结穿刺活检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光声的无标记手指血管成像与识别 |
5.1 生物特征识别 |
5.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1.2 静脉识别 |
5.1.3 光声血管成像与识别 |
5.2 无标记手指血管成像系统与方法 |
5.3 成像结果与分析 |
5.3.1 手指冠状面血管结构成像 |
5.3.2 手指横断面血管结构与功能成像 |
5.3.3 手指血管三维结构成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编制及膳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 |
文献回顾 |
1 膳食与学龄前儿童健康 |
1.1 膳食与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 |
1.2 膳食与学龄前儿童营养相关性疾病 |
1.3 膳食与学龄前儿童智力和语言的发育 |
2 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饮食特点 |
3 膳食调查常用方法 |
3.1 称重法 |
3.2 记账法 |
3.3 食物频率法 |
3.4 24 小时膳食回顾法 |
3.5 膳食史法 |
3.6 化学分析法 |
4 食物频率测量工具研究进展 |
4.1 国外食物频率问卷研究进展 |
4.2 国内食物频率问卷研究进展 |
5 儿童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
5.1 儿童膳食模式的内涵 |
5.2 儿童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 |
6 膳食模式研究方法 |
6.1 先验法 |
6.2 后验法 |
6.3 综合法 |
第一部分 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编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框架的构建 |
1.2 食物清单与问卷初稿的形成过程 |
1.3 试用问卷的形成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1.5 正式问卷的形成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框架结构 |
2.2 食物清单与问卷初稿的形成 |
2.3 试用问卷的形成 |
2.4 正式问卷的形成 |
3 讨论 |
3.1 关于试用问卷 |
3.2 正式问卷的确定 |
第二部分 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一般特征 |
2.2 正式问卷信度评价 |
2.3 正式问卷效度评价 |
3 讨论 |
3.1 关于食物种类 |
3.2 问卷信度研究 |
3.3 问卷效度研究 |
第三部分 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的提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 |
2.2 正式问卷食物分组及食用率 |
2.3 潜在剖面分析法提取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 |
2.4 利用聚类分析法提取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 |
2.5 利用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提取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 |
2.6 不同类型膳食模式食物种类检验 |
2.7 不同类型膳食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膳食模式提取方法 |
3.2 关于膳食模式类型 |
3.3 关于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 |
第四部分 学龄前儿童膳食模式与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2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膳食模式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比较 |
2.2 健康状况与膳食模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家庭人口学特征对儿童健康指标的影响 |
3.2 膳食模式对学龄前儿童健康指标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安全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合流换道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采集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合流区基本情况概述 |
2.1.1 合流区基本特征 |
2.1.2 合流区车辆运行特征 |
2.2 合流冲突形成过程及特征分析 |
2.2.1 合流冲突定义 |
2.2.2 合流冲突形成过程 |
2.2.3 合流冲突类型及特征 |
2.3 合流冲突指标 |
2.3.1 合流冲突指标的选取 |
2.3.2 合流冲突严重程度判定 |
2.4 合流冲突数据采集 |
2.4.1 人工观测法 |
2.4.2 微观交通仿真法 |
2.4.3 驾驶实验法 |
2.4.4 视频识别法 |
2.4.5 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的交通冲突数据采集系统 |
2.5 合流冲突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5.1 合流执行位置对合流冲突的影响 |
2.5.2 合流持续时间对合流冲突的影响 |
2.5.3 车辆类型对合流冲突的影响 |
2.5.4 车辆行驶速度对合流冲突的影响 |
2.5.5 车辆间隙对合流冲突的影响 |
2.5.6 驾驶员驾驶能力对合流冲突的影响 |
2.5.7 交通特性对合流行为产生冲突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的交通冲突识别方法 |
3.1 航拍视频预处理 |
3.1.1 航拍视频画面处理 |
3.1.2 航拍视频稳定 |
3.1.3 航拍视频校准 |
3.2 运动目标检测与追踪 |
3.2.1 运动目标检测 |
3.2.2 运动目标跟踪 |
3.3 交通冲突识别 |
3.4 交通冲突识别系统应用 |
3.4.1 数据采集地点特征 |
3.4.2 数据采集方法 |
3.4.3 指标提取 |
3.4.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合流选择行为的互通立交合流冲突风险预测 |
4.1 建模思路与方法 |
4.1.1 建模策略 |
4.1.2 建模方法 |
4.2 合流选择行为特性分析 |
4.2.1 合流执行位置 |
4.2.2 合流持续时间 |
4.2.3 合流速度 |
4.2.4 合流车辆与周围车辆的交互 |
4.3 驾驶员合流决策模型 |
4.3.1 建模样本统计与分析 |
4.3.2 合流决策模型估计 |
4.4 基于合流决策的合流冲突风险预测模型 |
4.4.1 合流车辆速度对合流冲突风险的影响 |
4.4.2 合流驾驶员驾驶能力对合流冲突风险的影响 |
4.4.3 合流执行位置对合流冲突风险的影响 |
4.5 模型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样本关联性的互通立交合流冲突风险预测 |
5.1 基于联合模型的互通立交合流冲突风险预测 |
5.1.1 建模策略 |
5.1.2 建模方法 |
5.1.3 建模准备 |
5.1.4 模型估计 |
5.1.5 模型比较 |
5.1.6 模型结果分析 |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互通立交合流冲突风险预测 |
5.2.1 贝叶斯网络理论 |
5.2.2 建模数据准备 |
5.2.3 模型构建和验证 |
5.2.4 模型分析 |
5.2.5 模型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流冲突预测模型的应用 |
6.1 概述 |
6.2 建模思路与方法 |
6.2.1 建模策略 |
6.2.2 建模方法 |
6.3 模型求解 |
6.3.1 参数估计和模型比选 |
6.3.2 模型分析 |
6.3.3 弹性分析 |
6.4 模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第二章交通冲突指标计算方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7)木质素基黄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提取和分离 |
1.2.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1.2.2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
1.2.3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 |
1.3 金花葵概述、提取和分离 |
1.4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和讨论 |
1.4.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4.2 分子印迹理论计算 |
1.4.3 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
1.4.4 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 |
1.4.5 分子印迹聚合物发展趋势 |
1.5 黄酮类分子印迹材料合成与应用 |
1.5.1 槲皮素 |
1.5.2 芦丁 |
1.5.3 异槲皮苷 |
1.5.4 葛根素 |
1.5.5 山奈酚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金花葵花蕾和花中总黄酮组成及含量差异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花蕾和花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
2.3.2 花蕾和花中黄酮化学组成及含量差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性质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黄酮类分子构象和几何结构 |
3.3.2 黄酮类分子核磁共振光谱 |
3.3.3 黄酮类分子静电势分析 |
3.3.4 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黄酮类分子印迹作用机理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
4.2.1 木质素结构模型的选择 |
4.2.2 黄酮类分子和衣康酸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
4.2.3 HGS-OH与衣康酸交联模型的构建 |
4.2.4 分子对接计算 |
4.2.5 QUE-MIP模型的构建及相互作用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槲皮素和HGS-IA的分子对接计算 |
4.3.2 QUE-MIP模型的构建及其印迹相互作用 |
4.3.3 衣康酸交联比例对印迹相互作用的影响 |
4.3.4 HGS和衣康酸摩尔比例对印迹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 |
4.3.5 EGDMA交联比例对印迹相互作用的影响 |
4.3.6 QUE-MIP理论模型的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衣康酸交联木质素基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测试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和热力学表征 |
5.3.2 吸附特性 |
5.3.3 QUE-MIP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 QUE-MIP的吸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结构特性及与金丝桃苷的相互作用分析 |
6.1 引言 |
6.2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
6.2.1 木质素和羟甲基化木质素建模 |
6.2.2 木质素接枝聚合物建模 |
6.2.3 金丝桃苷建模 |
6.2.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6.2.5 分子对接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体系平衡状态的判断 |
6.3.2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 |
6.3.3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
6.3.4 吸附位点分析 |
6.3.5 相互作用分析 |
6.3.6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
6.3.7 均方位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木质素RAFT接枝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7.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2.4 测试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结构和热力学表征 |
7.3.2 吸附特性 |
7.3.3 QUE-MIP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4 QUE-MIP的吸附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基于ZYNQ的气味复现方法优化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气味复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硬件加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总体架构 |
2.1 ZYNQ-7000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 |
2.1.1 ZYNQ-7000全可编程器件 |
2.1.2 Xilinx Vivado HLx设计套件 |
2.1.3 Xilinx Petalinux工具 |
2.2 超声波雾化 |
2.3 总体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加速模块设计 |
3.1 特征提取算法概述 |
3.1.1 HSV颜色直方图特征 |
3.1.2 LBP纹理特征 |
3.2 Vivado HLS的优化与约束方法 |
3.2.1 IP核接口约束 |
3.2.2 函数和循环的Pipeline优化 |
3.2.3 数组的Array Partition优化 |
3.2.4 循环的Unrolling优化 |
3.2.5 函数和循环的Dataflow优化 |
3.2.6 数据类型优化 |
3.3 IP核设计与性能优化 |
3.3.1 PS与PL的数据交换方式 |
3.3.2 特征提取算法的C/C++代码设计 |
3.3.3 时钟延迟与硬件资源优化 |
3.4 IP核生成与导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孔压电雾化片雾化速率校正方法 |
4.1 雾化阵列的结构优化 |
4.2 雾化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 实验方案 |
4.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模型 |
4.4.1 模型参数计算 |
4.4.2 拟合模型评价 |
4.5 校正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平台搭建和软件实现 |
5.1 基于Vivado的硬件平台搭建 |
5.2 基于Petalinux的 Linux系统搭建 |
5.3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5.3.1 特征提取IP核的UIO驱动设计 |
5.3.2 TTC定时器的UIO驱动设计 |
5.4 应用层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
6.1 FPGA实际加速效果测试 |
6.2 香精配比准确性测试 |
6.3 气味释放可重复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1 |
(9)基于舌诊的NAFLD预测模型建立及磁共振肝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舌象数字化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舌象采集 |
2 颜色校正 |
3 舌象分割 |
4 舌象特征提取 |
5 数字化舌诊在疾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创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 影像学诊断方法 |
2 血清学诊断方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差异性舌象特征分析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二 基于舌象特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测模型建立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三 基于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含量测定的肝脏脂肪变程度与舌象特征相关性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研究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符号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对象 |
1.1.2 纳排标准 |
1.1.3 实验设备 |
1.1.4 资料获取 |
1.1.5 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
1.1.6 测量方法 |
1.1.7 数据分析 |
1.2 结果 |
1.2.1 术后软硬组织表现 |
1.2.2 测量结果 |
1.3 讨论 |
1.3.1 3d MD立体摄影系统成像原理 |
1.3.2 对干扰因素的控制 |
1.3.3 术中对鼻翼基底的处理方式 |
1.3.4 上唇厚度与口内固定托槽 |
1.3.5 颊部软组织变化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与上颌骨移动量的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使用3DMD VULTUS软件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术后面部软组织分析的一致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
3.1.3 测量项目及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并投稿的学术论文及摘要 |
四、计算机屏幕定点可重复性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寻路策略与空间导航的关系及寻路策略的影响因素[D]. 赵悦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US、MRI及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恶性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 窦燕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超声造影在评估肾部分切除术后肾脏创面愈合中的应用[D]. 牛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高速高分辨率光声断层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D]. 刘松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的编制及膳食模式研究[D]. 马永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合流区交通冲突预测模型研究[D]. 顾欣. 东南大学, 2020(02)
- [7]木质素基黄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机理解析[D]. 刘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ZYNQ的气味复现方法优化与实现[D]. 纪永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9]基于舌诊的NAFLD预测模型建立及磁共振肝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D]. 陈佳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下降后鼻唇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D]. 徐昱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