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实验楼落成启用典礼在青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说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李栋[2](2013)在《山东清末新政研究》文中提出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推行新政改革,意图富国强兵,这次改革持续十余年,直到清朝灭亡,史称“清末新政”。各地方在中央的提倡下,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以欧、美、日为师,刨除旧制,推行现代化改革措施。晚清以来,地方督抚权势日隆,他们在清末新政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探讨一省的新政改革就变得很有价值。山东是清末新政启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是当时颇具名望,能够接受新思想的官员。在他的带动下山东新政迅速开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军事等各方面着手进行全面的变革。之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山东巡抚虽不断更换,但新政的步伐却一直没有中断,新政的理念得到继承和落实。山东临海,近代对外开放较早,地近日本,又有德国和英国的租借地,对外学习较为便利,这成为山东新政的有利条件。清末十年期的新政,山东是改革推行较好的几个省份之一。十年之中山东社会发生的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很大提高,现代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进入民国以后山东再清末十年新政的基础之上继续向前发展。本文对山东清末新政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由来、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等。正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清末新政前山东改革条件的成熟,包括探讨了山东近代以来对外开放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传统秩序的动荡,特别是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及其平复。第二部分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和军事等方面介绍山东清末新政的具体改革政策、推动人员和机构、改革的内容和过程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利用各种方法对这一时期新政进行全面的再现,反映十年间改革效果的动态变化。政治改革侧重于司法、宪政、警政改革,特别是宪政改革;经济改革分为农业改革、工商业改革、财政改革、发展交通通讯等,以工商业改革为重点;教育改革方面着重介绍清末山东建立起的一整套教育体系;社会改革则展现山东新政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军事改革主要是介绍清末山东新军的编练。第三部分第七章是对新政所带来的综合效应进行探讨,该部分跳出了改革内容本身,发掘山东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特别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山东清末新政带来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第四部分第八章则从山东清末新政进行理性分析思考,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理清新政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反思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并希望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山东清末新政推行的基础并不坚实,不仅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山东也是社会动荡,地瘠人贫,理解并支持改革的人也不多。守旧势力反对改革且力量非常的强大,这一切都表明,在这个历史时期推行新政是一项艰巨而艰辛的任务。但是山东清末新政改革却在在十分不利的客观条件下启动,并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内取得诸多成就。清末新政对山东和整个中国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马树华[3](2011)在《“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文中提出文化空间是衡量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尺度,本文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898~1937年为限,以“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关系为观察视角,自西向东选取了青岛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汇泉湾一带以及崂山三个典型的空间,探讨了不同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城市风格的形塑作用,力图从多个层面来论证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力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城市生活,以及怎样在时空交迭下影响城市变迁的。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关系的意义,以及青岛研究的价值,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山路地带的文化功能及其对青岛工商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作用。港口和铁路的兴建,一方面使青岛建立起完善的陆海联系网络,一方面塑造了中山路工商业文化空间。以中山路为轴心铺展开来的街道网络,把通过港口和铁路汇聚而来的人口与货物编织到一起,商业店铺、金融机构、娱乐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既有有钱有闲者的时尚洋化消费,也有平民和底层人的消遣娱乐,生动地呈现着青岛的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使这里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与人口、气候因素构成了有趣的互动,成为青岛市面经济的一大特色。栈桥提升了中山路的空间构建作用,它出身于军事码头,成名于游览胜地,因贴近于日常生活,且有助于于文化想象,最后衍化为城市的地理标识。第二章阐述了汇泉的空间功能和文化意义。本部分选取了汇泉海水浴场和中山公园两个最典型的空间进行分析,对跑马场、体育场和水族馆也作了简要阐述,选用了大量报刊、档案、游记、文学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描述了汇泉休闲游乐中心对市民心态、日常生活、城市风格的塑造,揭示了青岛最为时尚摩登的游乐生活和成为避暑胜地的内在条件,分析了汇泉的公共空间功能,以及它对城市声望、旅游业和整体空间布局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崂山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论述的崂山,既非一处单纯的游览胜地,也非一个行政区划单位,而是一个文化单元,曾引起人们丰富的“餐霞”想象。青岛开埠后所辖区域,从地势上看,市区诸小山皆为崂山余脉,从历史渊源看,其社会生产方式、道文化传统、村落生活样态等,都体现着鲜明的崂山色彩,实属于崂山文化系统。青岛城市崛起以后,从区划上看,崂山成为城郊,沦为青岛的“边缘”,其历史华彩似乎淹没在了欧化青岛的时尚风潮中。事实上,在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崂山的空间意义极为丰富,从社会经济看,面临城市经济的冲击,它的传统农业、渔业、林业和工商业等开始出现大的变迁;从游览功能来看,它的山海胜景和悠久历史提升了青岛游乐的文化价值,增加了青岛的城市声誉,并培育了青岛市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和现代休闲度假生活理念;从社会结构和民风民俗看,崂山的生活风尚、信仰世界与市区既有区别义相联系。作为一个文化单元,崂山一端担当着现代都市的摩登时尚,另一端承载着青岛的本土精神与文化渊源,它丰富、平衡了青岛的城市生活,并为城市今天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余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选三处空间“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在城市宏阔的空间结构中,之所以选取这三处空间,一是因为它们在塑造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最为强大,最能代表青岛的文化特质,青岛的发展定位、城市风格与声望、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与流行风尚等,都与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是因为从区域文化渊源和城市空间拓展的轨迹来看,青岛开埠前,崂山本是这一区域的“中心”,中山路地带则是“边缘”,青岛开埠以后,中山路及其周边街市发展为城市“中心”,崂山蜕变为“边缘”,而汇泉恰恰处在从“中心”到“边缘”的过渡位置,它自身也是一处休闲游乐中心。今天,崂山又成为青岛新的文化重心,回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青岛的文化中心正是沿着由崂山到中山路,再自中山路到汇泉复到崂山的轨迹演进的,这其中暗含着一种历史文化的逻辑。
谷永清[4](2011)在《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表明1888年,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近代民族棉业发展就此揭开序幕。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民族棉业影响深远。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取了大量战争赔款及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棉纺织业从此成为日本在华投资的重点。青岛腹地植棉条件优越,棉货销售市场广阔,但因其为德国势力范围,日人只能通过棉货贸易方式与中国民族资本争夺市场份额,无法将纱厂直接移建于此。德占青岛期间,中日两国棉利之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德人对青岛及其腹地的利源挖掘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他们不仅对青岛和胶济铁路的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拨付了巨额帝国财政,还在此注入了西方近代社会的文化精神特质,使其成为“模范”的殖民地。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完成极大地促进了口岸腹地间贸易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德占当局推行了分余润与华商的商贸策略,以求联华制日;在政治领域,德人与山东地方政府达成部分妥协与合作。此举对口岸与腹地间的贸易往来及山东推行近代化事业都有积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无暇顾及东亚殖民地,日本趁机利用地缘优势和英日同盟关系对德宣战,并很快占据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东亚的“德——日——华”三足鼎立关系就此瓦解。一战后期,强势的日本在胶州湾兴建了一批近代化棉纺织企业。德人在口岸及腹地兴建的基础建设为日资棉纺织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构筑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优化,进而获取更大剩余价值,日商除加快棉制品生产外,还在腹地开设货栈,倾销棉纱,积极推广棉种改良工作。面对日商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突如其来的商机,中国实业精英当仁不让,周学熙、潘复等人多方筹资在青岛、济南等地创建了民族棉纺织工厂。北京政府和山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植棉、振兴土纱土布等扞卫利权的措施。青岛及其腹地就此成为中日棉战的新战场。这样,中日棉战范围由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到青岛及其腹地。中日两国在青岛、济南等地的棉制品销售之争推动了山东美棉种植业,棉花商品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但大量利权滞留在日人手中,青岛及胶济铁路的优势为中日双方所共有。由于中资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青岛棉货利源多半操于日商之手。为挽回利权,中国政府将推广美棉种植、提升原棉价格作为遏制日商获取棉业链条利润的重要手段。1924年后,青岛腹地战乱频仍,自然灾害持续不断,中国政府美棉推广工作遭受挫折,青岛与腹地间的棉货贸易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和张宗昌祸鲁而大为减退。国民政府取建立后,中国棉业受到空前重视。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振兴棉业的政策法律,筹设了棉业统制委员会、中央棉产改进所等专门机构,并在全国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国家棉业形势明显好转。青岛市长沈鸿烈为了挽回棉业利权,积极进行工商保育工作,在李村、高密、安丘等地附设植棉试验场、分场,以扩人美棉种植区。在政府支持下,青岛华资纱厂顶住众多日资企业的竞争,扞卫了棉业利权,成为近代中国弱势民族资本成功发展的典范。在青岛、济南棉纺织业崛起的同时,山东棉花种植业也在韩复榘、张鸿烈等政界人物的积极作为下获得了长足进步。山东棉花种植的崛起首先得益于韩复榘对城乡治安秩序的整饬;其次得益于山东交通、县政及乡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再次得益于韩氏对构建“独立经济体系”的努力。1930年代,梁漱溟、于鲁溪等人在邹平推行的美棉种植及运销合作事业,是近代中国美棉推广和运销事业的典范。随着邹平模式的推广,山东棉花品质及声誉快速提升。这有力地支持了青岛、济南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青岛、济南华资棉纺织业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和推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兴起,进而形成了以铁路为载体的邹平(种植)——济南(运销)——青岛(纺纱)——潍县(织布)——周村(印染)的棉业链条运转格局。在这一产业链带动下,青岛及其腹地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青岛棉业进步及口岸腹地间棉货贸易的推进对山东城乡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推广植棉使更多的农民告别旧时田园生活,主动融入到由机器大生产构建的棉业链条中。随着棉业链条的转动,青岛的资本主义经营理念、意识形态开始向腹地逐次渗透。这对推动山东区域近代化是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其二,为提高棉花品质、扩大种植范围,一大批新知识精英从城市回归到乡村,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这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复兴;其三,各级政府为取缔棉花搀水、搀杂弊病和规范棉花交易市场,采取了诸多干预手段,这有助于增强国家对乡村的重视和建设。竞争能促进行业发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外部竞争很快就会丧失活力。与日本棉界持续不断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岛棉业的进步。空前的民族危机和产销困难迫使青岛及其腹地棉业人士积极探求合乎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努力扞卫棉业利权,进而达到了迟滞日本经济渗透的效果。抵制日纱、日布运动是民族资本与日商资本竞争的重要内容。这种运动要最终取得胜利单靠热情不行。提高企业经营理念和创新能力才是民族正确的抉择。
刘宝吉[5](2010)在《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 ——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文中提出大刀会在鲁南的传播与扩散,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也是鲁南地方居民对1925年至1931年间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泛滥成灾的匪患上)的应激反应。大刀会这一社群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再造了地方社会结构,由此恢复了被土匪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生态。莒县、沂水大刀会是其中一个杰出的典型。鲁南旗会事件最终导致驻军对大刀会会众和当地居民的一次屠杀——黄石山惨案的发生,则最终终结了莒沂大刀会。鲁南旗会事件就发生在韩氏主鲁初年,一个全新的山东地方社会秩序正处于重建的过程中。这一事件本身也是其中一个内涵丰富的重大事件。这不仅是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与重建过程中几乎每一项具体措施紧密相关,还是由于山东地方政府藉此重建了鲁南的地方社会秩序,或者说通过清除莒沂大刀会改变了鲁南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社群环境,从而加强了国家在地方社会的主导地位。更为深层的问题是,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权力网络,国家的归来对地方社会场域产生了微妙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地方士绅等诸多社群的影响上。从这个意义上,鲁南旗会事件是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地方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大刀会在鲁南的出现与消失,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事件,还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文化事件。这是由于鲁南大刀会的出现是地方性文化对地方社会生态的一种“修复”,而大刀会在鲁南的退隐与消失则是与国家这一巨大的文化系统个体在地方社会场域中冲突、斗争的结果。这是以地方社会中社群冲突的方式进行的,而文化系统正是通过对社群的塑造来构造地方社会结构,从而对地方社会场域发挥影响力。鲁南大刀会的遭遇不仅折射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地方民众一些共同的遭遇,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一些深层互动,更是地方性与现代性文化的纠缠与对话,这种对话一直持续至今。鲁南大刀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与各地出现的红枪会、小刀会等一样,它们是属于一种共同的文化系谱。
陈超[6](2007)在《曹学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学的本位出发,利用“科际整合”方法,对曹学佺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文章认为,曹学佺是明末杰出的平民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及爱国志士,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民本思想以及问学精神都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全文共分为七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二部分。导论。简要介绍曹学佺其人与选题的缘起,并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概括性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本选题的研究思路、论述架构、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进行扼要阐述。第一章曹学佺生活的时代背景。本章将曹学佺的个体研究纳入到整个晚明史研究的视域,系统考察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惟其如此,才能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及思想活动的缘起有个较为圆满的解释,也才能彰显出其意义及价值所在。第二章曹学佺生平行状。本章以零碎的史料为基础,通过爬梳、考证、比较和综合,再参究曹学佺留存于世的作品,对曹学佺的生平做个较为全面的考述,以再现其真实原貌。第三章曹学佺着述与藏书。曹学佺毕生肆力于学,笔耕不辍,着述盈箧,并致力于藏书事业。本章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曹学佺的着述、版刻源流以及藏书情况进行收集整理,钩沉辑佚,以凸现曹学佺在文献史和藏书史上的应有地位。第四章曹学佺的文学成就。曹学佺以博洽闻,尤以文学名世。本章主要对曹学佺的诗学理论、诗文创作以及戏曲活动进行一番探讨,充分肯定曹学佺为福建文学的发展以及闽剧的诞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第五章曹学佺的民本思想。本章主要考述曹学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通过对曹学佺民本思想的生成与发展的阐述,揭示其民本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第六章曹学佺的佛教思想。曹学佺的一生始终与佛教保持着密切的精神联系,佛教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度,而且还广泛地渗透进他的诗歌创作中,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章从晚明社会的大背景以及曹学佺个人的际遇两方面具体分析了曹学佺崇信佛教的原因,并对曹学佺佛教思想的表现与特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从另一视角充实曹学佺的思想。第七章曹学佺的交游与结社活动。曹学佺作为明末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所思所为,除了与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经验或家庭环境息息相关之外,还与他生平的交游、结社等活动密切相关。本章集中考察了曹学佺的交游与结社活动,在其交游活动中,尤其关注曹学佺友人的身份与共同嗜好,从而揭示曹学佺在明末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结语。结语部分运用综合归纳法,以上述各个专题为基础,对曹学佺一生的气节、事功和学问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给予充分肯定。笔者认为,曹学佺作为一个着名的历史人物,不仅以气节高峻赢得人们的尊敬,以事功卓着赢得世人的称颂,也以学问广博赢得后代的景仰。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
二、山东省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实验楼落成启用典礼在青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实验楼落成启用典礼在青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山东清末新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意义 |
二、 学术史综述 |
三 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视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探讨难点 |
(五) 学术辨析焦点 |
(六) 学术创新点 |
四、 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山东清末新政的背景 |
一 山东对外开放 |
(一) 开放通商 |
(二) 传教士与西方文明的传入 |
(三) 向西方学习的初步尝试 |
二 社会秩序从动荡到稳定 |
(一) 传统社会秩序的动荡 |
(二) 山东义和团运动 |
(三) 袁世凯稳定山东局面的措施 |
三 清末新政氛围在全国的酝酿 |
第二章 政治变革 |
一 提升官员素质 |
(一) 人才的培养与卓拔 |
(二) 整肃吏治 |
二 司法改革 |
(一) 设立新式司法机构 |
(二) 监狱改良 |
(三) 其他措施 |
三 宪政改革 |
(一) 山东谘议局 |
(二) 地方自治 |
四 警政改革 |
(一) 省级警政 |
(二) 府州县巡警 |
(三) 警察管理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
第三章 经济改革 |
一 农业改良 |
(一) 清末山东农会 |
(二) 山东农事试验场 |
(三) 清末山东农业学堂 |
(四) 植树造林 |
(五) 发展渔业 |
二 推动工商业发展 |
(一) 机构及政策 |
(二) 开发矿业 |
(三) 振兴工业 |
(四) 促进商业 |
三 财经改革 |
(一) 财政改革 |
(二) 发展现代金融 |
四 交通通讯建设 |
(一) 推动现代交通 |
(二) 兴办邮政电讯 |
第四章 教育改革 |
一 推动力量 |
(一) 地方行政长官 |
(二) 专门机构 |
二 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 |
(一) 高等教育 |
(二) 中小学教育 |
(三) 师范教育 |
(四) 其他形式教育 |
(五) 留学教育 |
三 教育经费筹集 |
第五章 社会改革 |
一 促进文明开化 |
(一) 禁烟 |
(二) 改良旧俗 |
二 广开智识 |
三 社会安抚与社会福利 |
(一) 社会安抚 |
(二) 社会救济 |
(三) 公共医疗卫生 |
第六章 军事改革 |
一 旧军的裁汰与调整 |
二 编练新军 |
三 兴办兵工厂 |
四 发展军事教育 |
第七章 山东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 |
一 新政中的社会结构变化 |
(一) “士”的瓦解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
(二) 商人阶层的崛起 |
(三) 农工阶层的变化 |
(四) 形成中的市民社会 |
二 民主政治力量的发展 |
三 经济力量增长与对外贸易 |
第八章 对山东清末新政的分析与反思 |
一 新政的内部不利条件 |
(一) 社会秩序动荡 |
(二) 财力不足 |
(三) 官员问题 |
(四) 民间阻力 |
二 特殊的外力因素——德国租占青岛 |
(一) 理性的抗拒与竞争 |
(二) 青岛的崛起与示范作用 |
(三) 双赢的格局 |
三 改革措施探讨 |
(一) 改革与社会矛盾 |
(二) 改革与捐税 |
(三) 改革预期与现实结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后记 |
(3)“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文化空间:度量城市的另一种尺度 |
(二) 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青岛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城市史研究之回顾 |
(二) 青岛研究之回顾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与架构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山路的文化功能与城市的工商基础 |
第一节 港口、铁路与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
一、港口与海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
二、胶济铁路与陆上交通网络的形成 |
三、港口、铁路与工商业中心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山路工商业中心的文化功能 |
一、中山路工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
二、人口、气候因素与中山路的空间互动 |
(一) 人口因素 |
(二) 气候因素 |
三、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带的时尚生活与日常世界 |
(一) 时尚生活的表征 |
(二) 日常世界与市井百态 |
第三节 栈桥:中山路的功能延伸 |
一、从军事码头到游览中心 |
二、喧腾浪漫的栈桥生活 |
三、城市标识:栈桥的符号意义 |
第二章 汇泉的公共生活空间与摩登游乐 |
第一节 海水浴场 |
一、海水浴场的开辟及浴场生活的普及 |
(一) 避暑生活与海水浴场的开辟 |
(二) 浴场生活的普及 |
二、浴场生活与身体意识 |
(一) 海水浴与身体健康 |
(二) 海水浴与身体解放 |
三、海水浴场与家庭文化 |
四、海水浴场里的政治文化 |
(一) 海水浴场的市政价值与管理权分配 |
(二) 海水浴场里的经济权力 |
(三) 浴场禁忌与阶级想象 |
五、海水浴场对于青岛的意义 |
第二节 中山公园 |
一、公园与营林 |
(一) 营林 |
(二) 营林塑造的公园城市 |
(三) 中山公园:由自然村落到植物试验场再到"东方第一公园" |
二、季节性的游园生活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
(一) 季节性的游园生活 |
(二) 游园规范的确立与现代都市文明风尚的养成 |
三、樱花会与市民心态 |
(一) "樱花会"激发的国族情感 |
(二) 赏樱成为一种城市习惯 |
(三) 樱花树下的民生 |
四、公园空间的政治化与现代国民精神的培育 |
(一) 殖民主义空间的塑造 |
(二) 现代民族主义与爱国情感的培育 |
第三节 汇泉的文化功能和空间意义 |
一、现代休闲游乐中心的形成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 |
二、公共空间功能的发挥和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三、汇泉游乐对青岛旅游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崂山传统社会空间的变迁与"餐霞"想象 |
第一节 青岛开埠前崂山的社会文化状况 |
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文本意象中的传统崂山 |
(一) 文本中的山海胜境 |
(二) 被诗化的山海生活 |
二、亦农亦林亦渔的社会经济状况 |
(一) 垦山 |
(二) 伐木 |
(三) 渔海 |
三、山海环境氤氲下的生活观念与信仰世界 |
(一)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坚韧从容的生活观念 |
(二) 多元混融的信仰世界 |
第二节 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形成 |
一、道路交通的变化 |
(一) 进山道路沿革 |
(二) 公共交通路线的开辟 |
二、景区规划、景点维护与设施管理 |
(一) 规划景区与整理名胜古迹 |
(二) 游览设施逐步完善 |
(三) 增益崂山美景的其他举措 |
三、崂山划界与现代休闲游览空间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崂山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一、经济生活的变革 |
(一) 逐渐改良的农林经济 |
(二) 小规模的工商业活动 |
(三) 日渐衰落的海洋生产 |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
(一) 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与日趋窘迫的生活状况 |
(二) 因循固守的传统生活习惯 |
(三) 宗教活动的消长与信仰生活的变化 |
第四节 崂山的文化空间功能及意义 |
一、崂山风景名胜对民族文化认同与都市日常生活的建构作用 |
(一) 名胜古迹与城市声誉 |
(二) 名胜古迹与民族国家认同 |
(三) 休闲度假与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
二、崂山文化传统对青岛社会生活的建构作用 |
余论"中心"与"边缘":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的青岛现象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论文 |
后记 |
(4)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表图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学术史综述 |
二、相关界定 |
三、选题的学术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德占胶州和山东植棉事业的兴起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棉业形势 |
一、国外棉业沿革、中国棉花种植及华棉纺织业的递嬗 |
二、中外棉货贸易变迁和民族棉纺织工业发轫 |
三、三色旗叠映下的胶州——德国“模范”殖民地的开辟 |
第二节 东亚棉纺织业崛起及美棉在山东引种 |
一、中国棉业新形势 |
二、青岛棉货贸易崛起和腹地扩大植棉 |
第二章 1914~1928年间中日在青岛及其腹地的棉利之争 |
第一节 青岛日资棉纺织业兴起及其对腹地利权的蚕食 |
一、日本占胶州和攫取山东利源 |
二、青岛的日资棉纺织工业 |
三、日商主导的美棉拓殖业 |
第二节 青岛回归及棉业利权的挽回 |
一、中国收回青岛的努力 |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青岛棉业 |
第三节 一战与青岛及其腹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 |
一、一战期间的民族制造业 |
二、一战后期日华纱厂的竞相发展及日资纱厂的胜出 |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期的成因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青岛及腹地棉业发展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棉业新政 |
一、中国棉业危机 |
二、国民政府干预棉产及棉运的工作 |
三、华资纱业的复苏 |
第二节 工商保育政策下的青岛棉业 |
一、沈鸿烈振兴青岛工商事业的努力 |
二、口岸——腹地棉业链条的重构 |
三、弱势进取的青岛华资棉纺织业 |
第三节 腹地“模范省”的棉业工作 |
一、青岛腹地贸易秩序的整饬 |
二、美棉种植事业的新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进步 |
三、国货制服运动和山东棉业的盛衰 |
第四章 青岛棉业进步与腹地区域经济变迁 |
第一节 从棉花美化到棉花神话 |
一、山东棉花工业品质的铸就 |
二、“要发家、种棉花”——推广美棉的成就 |
第二节 山东棉花交易市场和鲁棉商业信誉 |
一、青岛腹地棉花交易网络 |
二“棉惑”问题及其解决 |
第三节 抵制日货下的青岛棉业 |
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抵制日货运动 |
二、困难逼出正确——弱势民族资本的抉择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 ——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缀语 |
导言 现身于地方视野的大刀会 |
一、沂蒙往事:地方居民的生活史 |
1、作为"劫"的惨案:往事之结 |
2、追寻失落的世界:地方历史的横切面 |
3、"个人生活的叙述":当事人的生活史 |
二、大刀会:"空间·社群·文化" |
1、切入路径:"空间·社群·文化" |
2、"地方"之为"地方":作为一个文化空间 |
3、聚焦对象:地方性社群 |
三、地方社会场域:一个概念的引入 |
1、特定文化空间里的实践策略:以大刀会为例 |
2、个体、社群与文化网络 |
3、影像描摹:"大象"魅影 |
第一编 地方·空间鲁南场景:蒙山沂水间的世界 |
引子 黄世山惨案 |
第一章 人与地:鲁南的地理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地理四维:自然、政治、经济及聚落 |
一、自然地理环境:山水怀抱 |
1、鲁南地文:地形、地势和地貌 |
2、山之脉:隆起的脊部,以及七十二崮 |
3、水之络:放射状的地表水系 |
4、气候、灾害特点 |
二、沂属之地:齐鲁锁钥 |
三、区域经济:腹地与外围 |
四、聚落形态:村庄、集镇与城市 |
1、村庄:基本的聚落及其起源 |
2、集镇:市场网络的节点 |
▲集镇个案——界湖 |
3、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县城 |
第二节 社群辨析:鲁南社会观察 |
一、"敬宗收族":宗族与地方社会 |
1、汀沟于氏:个案分析 |
2、"颇迷信大家庭制度" |
二、地方大族的传说:以刘南宅为例 |
1、社群印象:民谚俗语中的"地方感觉" |
2、神话中的家族与住宅:"刘南宅" |
三、"客家子"与"主家"(东家) |
1、"庄户人"、"财主" |
2、租佃制度概况:"吃地粮"、"拨房工"及其他 |
四、"出家人":边缘社群的生活 |
1、生存的选择:杨志明的回忆 |
2、"恶僧"法云 |
第三节 地方经济圈:隐现的生计脉络 |
一、农业:生计之本 |
1、"水旱无所备","一遇水旱则凶荒立至" |
2、各县农业概况:农产、牧畜、特别出产 |
3、耕作情形 |
4、家常便饭及其他:居民生活状况 |
二、商业:地理外围的经济中心 |
1、各县概况:商号、商业状况、出入货品、金融 |
2、商业与地理、交通条件之关系 |
三、"工业":"仅销售于本境而已" |
四、"一方之货":鲁南的蚕桑经济 |
1、"民家无不养蚕" |
2、"东山柞茧下美洲" |
3、"昌邑绸,南山丝" |
第四节 日常场景与隐性结构:鲁南乡村生活 |
一、隐性的结构:鲁南日常生活的若干剖面 |
1、农事:四季、昼夜与节气的循环 |
2、集会:时间与人际之网络 |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 |
市场圈:"通工易事莫便于赶集" |
老集——刘庄集 |
3、节庆:节日之链 |
节庆的循环 |
"二月二打囤":心灵的安顿 |
二、鲁南居民的信仰世界 |
1、"大多狃于祸福之说,谄事鬼神" |
2、"庙多神众" |
三、戏剧:袁家戏班以及其他 |
1、弦子戏、笛梆戏、周姑子——地方戏举例 |
2、戏班举例:界湖班及其他 |
于家戏班及其他 |
"长、春、富、贵":界湖袁家戏班 |
3、城乡之间:唱戏的社会场景 |
"万人坑":沂水城唱戏 |
乡村唱戏:以庙为主 |
4、颤抖的乡土:戏剧在地方 |
四、乡村三景:祈雨、赌博与庙会 |
1、灵公山祈雨 |
灵公山上:第三代龙神"汤黄"的传说 |
"搬龙王爷爷":祈雨的仪式 |
2、赌博:一方风气 |
五花八门:赌博种类 |
洪凝一带一种特有的聚赌——出会 |
3、浮来山庙会:李鼐先生的讲述 |
浮来山庙的略述 |
庙会的日期 |
庙会现象种种 |
真正民众的意见——耕作者的意见 |
庙会:信仰、娱乐与经济——地方社会生态的载体 |
小结 鲁南各县民情概观 |
第二章 地方掠影:时局变动之下的鲁南,1850-1930 |
引子 迟钝的村民 |
第一节 王朝遗迹:枯骨冢、圩寨及僧王庙 |
一、时局与地方:"幅匪"与"棍匪" |
二、枯骨冢与万骨坟:"只有神佛能弄清" |
三、从团练到圩寨:防卫策略的转变与日常生活 |
四、形容模糊的神灵:从"僧忠亲王祠"到"僧王庙"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地方影像:诮歌中的纷纭乱象 |
一、"三麟之乱"及刘南宅的没落 |
二、周仁寿仕莒:一个地方官员的民国经历 |
1、从问官到县知事 |
2、忠烈祠里断香烟 |
3、莅莒记略:"与莒人相习若一家然" |
4、万名伞、去思碑、大仙堂及其他 |
三、讼棍与同盟会员张克缦——社会变动中的个人悲剧 |
1、"肚子里有牙":讼棍张克缦 |
2、"子在川上处":泉林脱囚 |
3、回家之后:脱不了的囚狱 |
四、张氏主鲁时期地方场景:以沂水为例 |
1、一出贿选丑剧:参议员之争 |
2、"新任县官不寻常":黄泽霈在沂水 |
小结 周仁寿的"护官符"及其他 |
第三节 民国以来:县衙、税收、警察与学校 |
一、县衙之门:威风依旧 |
1、"共和肇建,政体更新":县署机构变革 |
2、动印仪式:县署一景 |
二、税收细微:以沂水为例 |
1、机构沿革与人事管理:"六柜" |
2、"完粮":章则管理、征收办法 |
3、"进士及第,不如个税吏" |
三、警察:"开办数年不能推广" |
1、警察制度的设置 |
2、"自谋保卫":莒县警备队 |
四、学制之变:教育的变迁,1910-1930 |
1、"劝学":学校建立与机构设置 |
2、"其去普及尚远":晋升的阶梯——学校 |
3、私塾:强劲的生存 |
第四节 "国民干遭殃":鲁南百姓眼中的"北伐" |
一、"国民自治军"与"会匪":袁永平红枪会始末 |
1、首领传略:袁永平、侯六合 |
2、进出临沂城:"山东国民自治军第五路军" |
3、招降与被杀:临沂红枪会的结局 |
二、动荡的场景:临沂、莒县 |
1、一个城市的遭遇 |
2、"万间民舍化灰烬,三千黎庶变冤魂":方永昌祸莒 |
三、"都是土豪大头黄":刘黑七祸莒 |
1、革命先遣军 |
2、"刘黑七,从了‘良" |
3、刘杨之战 |
四、莒民之难:高桂滋困城 |
1、"冯阎反蒋他涉嫌":事件原因与经过 |
2、"可怜莒民受牵连";回忆与民谣 |
3、高桂滋莒城被困联文 |
第三章 社会生态灾难:1925-1931年的天灾人祸 |
蚂蚱市、土匪市及其他 |
第一节 天道无亲:灾荒纪略 |
一、鲁南灾荒大事记(1912-1935) |
二、"未有之奇灾":1925-1931的鲁南灾荒 |
第二节 世道无情:官兵苛扰 |
一、"山东百姓受了坑":苛捐杂税之害 |
二、"大军何处来,狰狞若虓虎":内战与兵祸 |
1、"怕的是兵来一扫清!" |
2、"一无饷、二无粮,当地筹给养" |
第三节 土匪世界:匪患成灾 |
一、"闹土匪":十九年匪患横行录 |
1、"不堪回首":民五以来的临沂匪患记录 |
2、"匪患之烈,亦非自今日始也":匪患与时局 |
二、"这晌的光棍成了窝":匪患成灾探微 |
1、从蔓延到泛滥:社会生态灾难的爆发 |
2、"十八家大人":官兵匪之间 |
3、"出身捷径":"杀人放火做大官",临城劫车案——榜样的力量 |
4、勾子手:"根儿里没贼贼不来"——青皮、地痞、恶绅 |
三、亡命之徒:地方社会中的土匪 |
1、作为社群的土匪:地方社会结构的突变 |
2、土匪的构成:"偶尔为之"和"职业土匪" |
3、"不得已而为之":从匪首看土匪 |
四、"咱光棍":混世魔王刘黑七 |
1、"我以后管的人比这群羊还要多":羊倌刘堂 |
2、闯土匪(闯马子):诨号、父亲和兄弟的死 |
3、"要使钱,上刘团" |
4、"跟着师长到处串,给个县长也不换":新四师、北伐先遣军及改名 |
第四节 从危机到灾难:鲁南社会生态面面观 |
一、社会基础的破坏:经济摧残和人口流失 |
二、社会结构失衡:土匪社群的猖獗 |
三、匪患日常化: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紊乱 |
四、匪患对聚落的不同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
1、惨案种种:村庄的苦难 |
2、集镇的劫难:界湖和悦庄的例子 |
3、县城居民的遭遇 |
第二编 事件·日常乡土之蔓:鲁南乡村中的大刀会——以莒沂青旗会为脉络 |
引子(上)老人们的回忆 |
第四章 "借秧子":鲁南大刀会的兴起 |
第一节 "被匪侵害的结果":鲁南大刀会概况 |
一、日照大刀会:大古家沟的故事 |
1、恐怖的条子:一个村庄的遭遇 |
2、古宪升的建议以及老族长们的行动 |
3、土帝庙前的杜梨子树:马耳山剿匪 |
4、曹仲园以及日照大刀会概况 |
二、"声势日炽":文献与报纸中的鲁南大刀会 |
1、"自卫的机关":文献的记载 |
2、"跋扈"与"横行":报纸上的浮光略影 |
第二节 "蔓延甚速":莒县、沂水青旗会的兴盛 |
一、老人的回忆:莒县、沂水青旗会的由来 |
1、田五、田瑞与菖县青旗会 |
2、田瑞和赵玉瑞在沂水办会:张恒远及其他 |
二、"声势浩大":遍地而起的大刀会 |
三、红旗会、五旗会、黄旗会的状况 |
四、莒沂青旗会的兴盛:渊子河一役的威名 |
1、渊子河一役:莒沂两县青旗会的合作 |
2、"无一村无大刀会":威声大振 |
第三节 暗河纵横:鲁南社会的另一面 |
一、道会的丛林:鲁南秘密社会概况 |
二、鲁南青帮:在家礼、三番子 |
1、"义气千秋":鲁南青帮概况 |
2、"四爷三龙":鲁南青帮人物 |
3、"二把手"上的万教传:青帮传入沂水 |
4、"土匪都不敢惹他们":青帮与社会生态 |
三、沂水茹素团的由来:从吃斋道到茹素团 |
1、夏家道的由来:夏半仙、《救世宝筏》以及神仙府 |
2、"茹素团"与九大寨 |
第四节 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大刀会与鲁南社会 |
一、"结群":从社会生态来看道会的宗旨 |
1、危机的表征:土匪加入青帮 |
2、"御匪":共同的诉求 |
二、大刀会的引入:乡村居民防卫策略的转变 |
1、圩寨的不足与大刀会的优势 |
2、防御性生存策略的演进:由被动到主动 |
三、地方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 |
1、"因为切身的痛苦,表示非常信仰" |
2、为什么是"滕峄地方"? |
第五章 在乡土上滋蔓:旗会蔓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大刀会的迁入与传播 |
一、文化个体考察:大刀会的源流支派、仪式话语与传承方式 |
1、"装身":入会仪式以及信仰的身体话语 |
2、"禁忌":信仰的边界、纪律的围墙 |
3、练功:古秀林的讲述 |
二、神灵与仪式:王永仁的讲述 |
1、神灵、烧香跪拜、口诀 |
2、兜肚、符 |
3、"过场":请神、画符、吃符、排刀枪 |
三、鲁南大刀会的迁入与传播 |
1、大刀会的迁入与传播:以鲁南为个案 |
2、渠道、媒介、网络:文化迁移的地方性 |
四、大刀会与地方性的文化网络:以请老师、拜把子为例 |
1、地方性文化扩散:防卫文化的分享 |
2、请老师、拜把子:个案分析 |
第二节 崛起的社群:旗会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再造 |
一、"俨然有宗教之组织"的旗会:分工合作与社会动员的工具 |
1、组织:成员、活动单位 |
2、会规:禁忌、品行、纪律 |
3、费用、武器、旗帜 |
二、社群宗旨:双重结构以及会与团 |
1、手段、目的、方式 |
2、"兄弟同心土变金" |
三、旗会首领群像:地方"精英"与大刀会 |
1、首领群体的构成 |
2、会长(老师)的构成与差异 |
3、旗会首领:地方"精英"? |
四、社会边缘群体与秘密会社 |
1、旗会中的僧道群体 |
2、浮来山游僧法真 |
第三节 从白马到红马:"总老师"田瑞 |
一、职业的意义:田瑞的经历与办会 |
二、从白马到红马:礼物的意义 |
三、"总老师":田瑞与莒沂青旗会的权力结构 |
四、社群与个人之间:莒沂青旗会与田瑞 |
第四节 神秘与熟识: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大刀会 |
一、旗会日常生活的多个场景 |
1、日常生活以及与农事、集会、节日的关系 |
2、练功习武:夜晚的场景 |
二、象征空间分析:神秘的香堂 |
1、"供奉的是什么神明"? |
2、"……不然,是不允许你到香堂看的" |
三、唱戏:旗会与乡村日常生活 |
1、唱戏的程序:搭台—厝神—表演—政府官员点戏—献愿 |
2、马家拐头的庆祝:乡村生活的动人图景 |
3、唱戏:青旗会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多个侧面 |
四、潜滋暗长:旗会的"越界"行为 |
1.、"小康"重现,矛盾初萌 |
2、集会上的场景:"抗捐抗税" |
3、乌旗会续禅和尚的被杀 |
引子(下) 水由村的故事 |
第六章 莒沂青旗会的结局:从冲突到惨案(一) |
第一节 "恶因":杜绍曾之死 |
一、"杜烧包":外号的由来 |
二、"大刀会是邪教,不是顺民" |
三、"点他的火烧他的包":杜绍增被杀 |
1、"大刀会是信神的" |
2、"杜绍增必须服输" |
四、"今后要安分守己":省政府的宣抚 |
第二节 风波迭起:青旗会、五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一、因田地纠葛而起祸事:段氏案 |
二、械斗血剧:莒沂边境满堂坡的青红冲突 |
三、小薛庄冲突:军队介入及钟、刘被杀 |
四、1933年夏:一场被避免的械斗 |
第三节 北乡暴动:沙沟事件 |
一、赵玉瑞与北乡青旗会 |
1、赵玉瑞北乡办会 |
2、打土匪、东莞推盐 |
二、李景岗与青旗会的冲突 |
1、"民团甲长" |
2、罢佃失败和佃户参加青旗会 |
3、沂山剿匪 |
三、沙沟暴动 |
1、"告准了":李景岗的告发 |
2、青旗会暴动 |
四、事后的处理 |
第四节 事起防务捐:盛家垛庄之祸 |
一、"八块钱的防务捐" |
1、报纸、志书的记载 |
2、具体的场景:调查与回忆 |
二、黄沙沟:青旗会与军队交火 |
三、"小题大做":当事人运其昌对事件的解释 |
四、官方处理:李树春的第一次宣抚 |
第七章 莒沂青旗会的结局:从冲突到惨案(二) |
第一节 骑虎难下:沂水青旗会与军队遭遇 |
一、小杜家林冲突、刘荫第的调停 |
二、"拉到沂水去闹":田瑞的愤怒与威胁 |
三、"两全其美?":刘荫第的阴谋计 |
四、"抚剿并用":李树春二次赴鲁南 |
第二节 风雨欲来:麦熟时节的招安插曲 |
一、恐慌中的谣言 |
二、张善人招安 |
三、谈判代表张之祥 |
四、莒县青旗会的要求 |
第三节 人间地狱:黄石山惨案的发生 |
一、"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
1、黄石山寨 |
2、谣言、习惯 |
3、"神牛相助" |
二、突袭东营庄:驻军采取行动 |
1、"没有钱是不能打仗的" |
2、"大举攻剿" |
三、"极惨极酷的恶果":亲历者的讲述 |
1、西泉庄赵洪朴、刘立田 |
2、胡家庄马玉太、刘祥熙 |
3、西泉庄张熙鹤 |
4、运其昌 |
四、罹难人数与报纸报道 |
1、"死了比溜了强!":张恒远的选择 |
2、关于罹难人数的各种说法 |
3、"完全肃清":报道中的惨案 |
第四节 尾声:清乡、告民众书及其他 |
一、"杀了大半,救其了遗":军队的善后 |
1、大兵面目 |
2、"第二日倾盆大雨" |
二、官方的初步处理 |
1、消息封闭以及泄露 |
2、被阻止的视察 |
三"澈底清乡":官方的进一步行动 |
1、清除"旗会遗民" |
2、"清乡团":沂水的例子 |
四、首领的命运 |
1、"异乡飘零" |
2、"法真乎?":法真之死 |
第八章 惨案启示录:大刀会与鲁南地方社会 |
第一节 藤蔓伸展:地方社会生态系统的大刀会 |
一、"公事":大刀会与地方社会中的"公共领域" |
1、"公事":以灵公山祈雨为例 |
2、作为公事的土匪防御:由修筑圩寨到"请老师办会" |
二、"他们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大刀会的多重角色 |
1、庄家村:土匪的"绝地" |
2、"示威的意义":浮来山庙会上的大刀会 |
3、抗官军、杀盐巡、灭"益泰":日照大刀会的行动 |
4、山东过来了"大刀会":大古家沟在外地 |
三、"木能克土":民间文化对地方社会生态的修复 |
1、自救运动与文化修复 |
2、社群的塑造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制衡 |
四、社群栖身的文化网络:大刀会与地方社会场域 |
1、"不可分离":地方社会文化网络中的大刀会 |
2、隐性的地方"保护神" |
第二节 冲突的根源:以社群为视角 |
一、地方社会场域的改变:大刀会崛起所带来的影响 |
1、旗会林立:社群环境的现状 |
2、"他们是自动来的":社群的扩张以及隐现的冲突 |
二、红与黑的纠葛:旗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
1、红黑之间:旗帜的象征意义 |
2、社群环境的紧张:由"联合战线"到"互相攻击" |
3、摩擦、纠葛的起因:"那些头头本身有问题"! |
三、失败的调解:政府、驻军的介入 |
1、调解人:士绅、政府以及驻军 |
2、"与他们彼此都结为好友":运其昌与红会 |
四、冲突加剧:盛家垛庄之祸、沙沟事件的影响 |
1、对象的转移:与政府、地方驻军冲突加剧 |
2、"极下贱极小的事"?"细故"举例——合局聚赌背后 |
第三节 "四老师":张恒远的命运 |
一、"轴筋子小土地主":家庭、产业、学历和性情 |
二、"四老师":与沂水青旗会的关系 |
三、儿子之死:威望的巅峰 |
四、不归路以及最后的话语 |
第四节 血的句点:悲剧的反思 |
一、血的句点:黄石山惨案的多个侧面 |
二、地方社会场域中的个人与社群 |
1、社群间的博弈:资源争夺 |
2、地方"精英"间的冲突 |
三、"多给我几张,俺将擦包糊窗户" |
1、"立刻归正!立刻归正!":告民众书、告民众歌及其他 |
2、运其昌对事件的解释 |
3、鲁南居民的回应 |
四、重回水由村:一个历史的假设 |
代结语 陆军第八十一师二百四十三旅旅长运其昌告民众书 |
第三编 国家·在场巨灵起舞:地方社会场域中的国家幻影——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度解读 |
引子 场,祭神道也 |
第九章 "训政"下的地方社会:以山东为例 |
第一节 地方社会的政治变迁:韩氏主鲁时期的时局 |
一、时局转变与制度变更:北伐后的山东地方政府 |
1、鲁南旗会事件中的"时代精神" |
2、"建国大纲"中的"训政"规划 |
二、"省政大定":省政府的组织、人员与日常生活 |
1、省政府的机构设置与人员任职 |
2、日常生活:"政务会议"与出巡 |
3、民政厅长李树春与建设厅长张鸿烈 |
三、县政改革:从县公署到县政府 |
1、"县公署之实行改组自此始" |
2、政定《县组织法》 |
3、裁局设科 |
四、武装力量与官办自卫 |
1、驻军:第三路军 |
2、民团军:变相的正规军 |
3、公安局、民团、联庄会 |
4、"军国民":联庄会的组织 |
第二节 运作机制中的制度更新:以鲁南旗会事件为例 |
一、地方政府的政治运作机制:事件的吸纳与消化 |
1、山东地方政府的运作机制 |
2、清乡:政治运作个案分析 |
二、社会动员与处理策略 |
1、政府、驻军与地方士绅 |
2、政府处理策略的演变 |
三、制度更新的若干侧面 |
四、一个人侧影:范筑先在鲁南 |
1、范筑先在沂水 |
2、黄石山惨案前后 |
3、以水为镜:临沂任上 |
第三节 巨灵归来:从地方社会场域考察政治变迁 |
一、地方社会秩序重建:以"肃清盗匪案"为例 |
二、事件深层分析:遭遇巨灵 |
1、国家与地方互动的个案 |
2、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层原因 |
三、分化和重组:社群环境的改变 |
1、巨灵之手 |
2、"不祥之器":地方驻军在事件中的角色 |
四、青旗会加入新秩序的失败 |
1、旗会加入新秩序的表示 |
2、"令各县取缔各种邪会" |
第四节 恶霸甲长李五秃:官办自卫与地方社会 |
一、沙沟李家:"香山堂" |
二、联庄会与地方社会:以沙沟事件为例 |
三、李景岗告状:青旗会与政府发生冲突 |
四、"轻微事件?""唐县长书联警乡霸"及其他 |
1、"乡霸":不止李景岗一个 |
2、"红枪会已解散,暗杀事已不有了" |
第十章 地方自治:地方社会场域的回响 |
第一节 "国家良法美意":地方自治 |
一、"总理遗教":地方自治实施的背景 |
1、"名为自治,实官治耳":莒县地方自治简史 |
2、"随之变易":南京国民政府的推行 |
二、山东省地方自治的开展 |
1、"筹办自治事项进行之经过" |
2、"推行自治之成绩" |
三、"立机关":区制细微 |
1、"划分各县自治区":区划的变更 |
2、"以本县人办本地方事":区长的选送、训练和任用 |
3、区公所:地点、职能、编制与经费 |
四、"密厥组织":请赈与报告 |
1、请赈"精案"背后:区乡制的网络 |
2、革命的对象:从暴动看政权 |
第二节 "虐民扰民之具":区长流弊及被废 |
一、"流弊百出":韩复榘的发现和应对 |
1、"以利自治而臻完善":韩复榘的"应禁四条" |
2、"不惟有失自治本旨,亦且遗害地方":韩在出巡中的发现 |
3、"从新选任":新的对策 |
二、区长裁撤:从区长到乡长 |
1、"改进地方自治":各县区长之裁撤 |
2、乡镇长由无给职改为有给职 |
三、规训"地方"的失败:以山东经验为主的反思 |
1、理念的失语:地方自治的搁浅 |
2、国家政权建设:自治在地方的实际形态 |
3、新兴触手的造就:国家与地方 |
4、"多一种组织,老百姓便多一些负担":"新土豪劣绅"的出现 |
四、梁漱溟的批评:"如玩幻术的政治大业" |
1、"现在要举办地方自治,就是莫大的苛政"! |
2、"就没有土豪劣绅的地方,亦要造出土豪劣绅来"! |
3、"人民自卫","民众的武力":怎能逃于土豪劣绅之手? |
4、"新观念一次一次总归幻灭":地方自治之祸 |
第三节 "杜烧包":巨灵烤制 |
一、绰号的来源:"二县长"、"革命人物"及其他 |
二、区长的名头及其对青旗会的指责 |
三、"无一不是过去的学生":"国家陶甄"的"恶果" |
四、两种文化网络的对话:"会众与区公所冲突,事体甚小"? |
1、"某也不良":"新土豪劣绅" |
2、"无恶不作":河南省的例子——陈潜修 |
3、杜案:历史的缩影 |
第四节 不安分的张之祥:衙门内外 |
一、"人之初":学徒经历 |
二、从房科书吏到政务警察:"刷新县政之要务" |
1、"永绝旧日书役积弊":内政部通知改组书吏警察办法 |
2、"从前班房旧制至此始为之清结" |
三、社群之间游移:张之祥投机中的身份转换 |
1、"失而复得":从青旗会首领到区长 |
2、"得而复失":狗头军师与招安代表 |
四、"不肖者奔竞而进":区长的诱惑 |
1、并非个案:由刀笔先生到区长 |
2、"张先生,你就冤枉这一次吧!" |
第十一章 不光彩的角色:鲁南旗会事件中的士绅 |
第一节 地方士绅与鲁南旗会事件 |
一、从调解到收买刽子手:地方士绅的转变 |
二、帝国沦落后的地方士绅:一种分析的尝试 |
1、从"士绅"到"地方精英"? |
2、长野朗讲述的乡绅 |
3、地方性的一个表征:作为社群与象征性文化资本的地方士绅 |
4、帝国沦落后的地方士绅:风采黯淡 |
5、吴荫曾捞"油水" |
三、齐华亭的士绅奋斗史 |
1、谋充巡警、安赌起家:齐大滑前传 |
2、侧身仕林:硝磺局长 |
3、临沂城里数得着的财主:"大善人"、包税商 |
4、跻足士绅:开设"惠商旅舍"以后 |
5、齐华亭案:韩青天来后 |
四、在青旗会与官府之间:地方士绅的抉择 |
第二节 "拔爷"刘荫第:渐消的余荫 |
一、刘荫第的简历、家族与交际圈 |
二、"拔爷"的政治经历:时代的转变 |
三、"有大事还请他出主意":与青旗会的复杂关系 |
四、另一类型的乡绅:刘荫第栖身的权力文化网络 |
第三节 "张善人":善人本色 |
一、绰号的由来 |
二、地方上的善人:以张熙恒为例 |
三、首领、调解人:张熙恒与青旗会 |
四、最后的善行 |
第四节 "于四爷":幕后人物,以及万仙会 |
一、家族、经历、产业 |
二、从富商到跻身政界 |
三、"于四爷跺跺脚":"土皇帝"的传说 |
四、"不是一个官,也是一个绅" |
1、新士绅类型:从绅到官 |
2、幕后人物、后台 |
五、鬼子来了:于经武与万仙会 |
第十二章 隐秘的在场:汽车路、电话和报纸 |
第一节 "化外区域":国家版图中的鲁南映像 |
一、"多匪之区":鲁南的"风气"与"民性" |
二、1927年前鲁南交通、通讯状况:"化外之区" |
三、"在国家建设上极关重要":交通、通讯建设的缘由 |
1、"文明之母,财富之脉":地方自治的要求——"修道路" |
2、"以便交通而利行政":地方政府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转变的契机:鲁南交通、通讯的改善 |
一、从"官道"到"汽车路":交通建设"成绩尤为良好" |
1、山东省政府对交通的管理 |
2、空白的填充:鲁南建设概况 |
二、电话网络的铺开:"传达政令,异常便捷" |
1、长途电话的的架设与管理 |
2、建设成绩:实业厅长张鸿烈的介绍 |
三、鲁南的建设:以莒县为例 |
1、长途电话的架设与接线 |
2、台潍汽车路的建设:"关系军运,至为重要" |
第三节 "道可道,非常道":国家意志在鲁南的渗透渠道 |
一、巨灵的血管与神经:地方社会的控制网络 |
1、网络的分布:雨天问答的启示 |
2、织工面目:建设中的政治运作 |
3、"维持治安之大道":政治交通的渠道 |
二、隐蔽的在场:以鲁南旗会事件为视角 |
1、李树春的行踪:政府的运作、动员与控制 |
2、"促进政治"为大:控制与反控制的象征 |
3、"朝发夕至":运其昌的警告 |
第四节 巨灵的自言自语:报纸中的鲁南旗会事件 |
一、巨灵的舞场:报纸与现代性社会构造 |
二、聚光灯下的国家:媒体与政府 |
1、政府与媒体之互动:叩、询与谈 |
2、国家的焦虑:"至此始告完全解决" |
3、蒋介石的赞赏:呼应与交流 |
三、话语之运作:报道中的大刀会 |
1、话语的媾和:国家、文明与科学 |
2、会众与首领:愚、良好、黠、狡猾 |
3、他者的多重影像:国家话语网络中的大刀会 |
四、失语与狂欢 |
1、谁制造了"地方一般舆论"? |
2、李梦春之死 |
第十三章 "渐入轨道":鲁南地方政治风景 |
第一节 剿匪与清乡:社会控制与社会动员 |
一、兜剿刘黑七:一个绝妙的案例 |
1、老巢难回:被追剿的刘黑七 |
2、剿匪场景:"军运之效可观矣"及其他 |
二、"现本省并无股匪" |
1、从"土匪"看"会匪" |
2、"一切建筑工作才可以开始" |
三、驻军佚事一则:田海中嗜杀记 |
1、"团部就是闫罗殿":剿匪"暴行" |
2、"夫人着魔,骂醒升官梦" |
第二节 "上了轨道":沂水政务概观 |
一、区划与政权的演变:从区制到乡制,再到乡农学校 |
二、裁局改科和合府办公:新政举例 |
三、政务细微:以乡公所为中心 |
四、"梁漱溟的办法好!";乡农学校 |
1、梁漱溟与乡农学校 |
2、校长、课程、"富户兵" |
第三节 "时代风烟,尽收纸上":财政记录的解读 |
一、税收:国家与地方之间的"脐带" |
二、"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以县政府为例 |
三、"安养生息"?国家建设的财政基础 |
1、"地方财政如此突然膨胀" |
2、"政务日繁,不能不取给地方" |
四、作为背景的财政记录:鲁南旗会事件的另类解读 |
1、"开支惟增赋税是赖":地方社会秩序重建的见证 |
2、"官土匪","逼命的来啦","把脏官们劈开晾着" |
3、"连庄会捐":冲突的诱因 |
第四节 收束与扩张:鲁南旗会事件的再阐释 |
一、地方社会场域的三度突变:土匪、大刀会以及国家 |
1、社会生存压力的释放:生态灾难中的土匪猖獗 |
2、大刀会:乡村自卫策略的转变 |
3、时局变动与地方社会 |
二、地方社会秩序重建:大刀会的遭遇 |
1、国家强势归来:秩序重建的主导者 |
2、国家政权建设:以地方自治为例 |
3、对话:大刀会与国家的冲突 |
三、多重运作:巨灵起舞 |
1、国家对事件的处理:策略的演变 |
2、社会控制与社会动员:政府、驻军以及士绅 |
四、"扑灭会匪及股匪":大刀会与土匪的共同归宿 |
1、"一律枪决,以除后患" |
2、"切实取缔迷信邪教" |
3、再度滋蔓:1937年以后的事情 |
第四编 轨迹·历史规训与反抗:1910—1940年间的国家与地方——从秘密会社切入 |
引子"社会久病已发的一个表征"? |
第十四章 潜流涌现:近代以来的乡村秘密会社 |
第一节 "根株总未能绝":从清末到民国 |
一、鲁西南大刀会:帝国晚期的个案 |
1、"由来已久":"世乱"与"邪教" |
2、赵师爷、刘士瑞与大刀会 |
曹仲园的"老乡":赵师爷影踪 |
刘士瑞:"拉大旗" |
3、"多唱了一次":火神庙唱戏 |
"红了半个天" |
"大刀会要造反了":毓贤的私访 |
4、"打东湍":大刀会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 |
二、变动时代下的地方社会:以秘密会社为例 |
1、"几乎无处不在":从清末到民国以来的秘密会社现象 |
2、普遍的危机与恒定的背景 |
三、"未来的善后":一位学生调查者的方案 |
1、"民国"的呼唤 |
2、"教育不普及的结果":改造之途 |
3、"致命伤":农村经济问题 |
第二节 "红枪为王":河南红枪会 |
一、"军匪压迫的结果":河南红枪会的发生 |
1、"逐鹿下的中原":军阀混战下的河南 |
2、"赤手空拳难自卫,家家户户演红枪!" |
"通行的组织,尤其以河南最为发达" |
组织与作战方法 |
3、红枪会宣言:"只有咱们联合一致,有了力量,什么也不怕" |
二、"没有好的收场":河南红枪会的消亡 |
1、"莠草不除,嘉禾不生":两份文献 |
2、"民团化":改编民团的措施 |
第三节 "党逼民反":江北小刀会暴动 |
一、"昨日打倒党部,为它苦害民情" |
1、"迫于自卫起见":江北小刀会由来 |
2、暴动对象:"所要摧毁的就是党部和学校二种" |
3、对破除迷信运动的回应 |
二、参与、动员、要求:暴动的社群观察 |
1、"三部分结合":参与者的社群分析 |
2、"大家联合起来":社会动员 |
"由极乐庵出发":极乐庵僧众的"授意" |
"土劣臧荫笃被捕":从示威到暴动 |
"打倒小刀会之壁画":作为主力军的小刀会 |
3、口号、旗帜与要求:心态、诉求的解读 |
三、北伐声中的"杂音":鲁西南无极道暴动 |
1、"会匪谋乱":无极道围城 |
2、"疯魔道人"杨永朴与滕县无极道 |
从"绪堂"到"疯魔道人" |
"二月二红枪会打滕县" |
杨永朴之死 |
四、"取缔刀会办法":国家的善后处理 |
1、"迄今仍未能绝迹":办法的出台 |
2、办法解读:社会控制之网 |
第四节 庙堂之争:巨灵一爪 |
一、庙堂之争:作为冲突焦点的香堂 |
1、杜绍增一案:"大刀会是信神的" |
2、"洒血祭神":盛家垛庄之祸中的香堂 |
3、续禅之死:"教育当局请兵" |
二、"民国戊辰,砸了庙神":破除迷信运动 |
1、破除迷信运动:鲁南的情形 |
2、香火熄灭:僧王庙的终结 |
3、"逐僧拆庙"的反应:一则训令的解读 |
三、文明与民智:北伐后的地方教育 |
1、"民族的健身剂":"教育兴则民智进" |
2、"均须增筹经费":教育费与地方社会 |
3、"严厉取缔"与"限令改 |
(6)曹学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曹学佺其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架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史料来源 |
第一章 曹学佺生活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晚明政治 |
一、神宗怠政 |
二、宦官专权 |
三、党争激烈 |
第二节 晚明经济 |
一、商品经济的发达与社会结构的转变 |
二、市镇的勃兴与社会风俗的变迁 |
三、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
第三节 晚明思潮 |
一、阳明心学的传播 |
二、泰州学派的崛起 |
三、实学风潮的涌现 |
第二章 曹学佺生平行状 |
第一节 发奋攻读 年甫弱冠--青少年时期(1574-1595年) |
一、家乡·家世 |
二、读书·中举 |
三、应试·完婚 |
四、及第·授官 |
第二节 宦海沉浮 体味人生--中青年时期(1595-1626年) |
一、初为京官 |
二、宦闲金陵 |
三、任职蜀地 |
四、闲居故里 |
五、为官广西 |
第三节 居家赋闲 心系国民--老年时期(1627-1646年) |
一、辞官归里 |
二、心系国民 |
三、矢志中兴 |
第三章 曹学佺的着作与藏书 |
第一节 曹学佺撰写的着作 |
一、经学类 |
二、史地类 |
三、诗文类 |
四、杂类 |
五、散篇 |
第二节 曹学佺编校的作品 |
一、编选的作品 |
二、校订的作品 |
第三节 曹学佺藏书论略 |
一、收藏图书 |
二、校勘图书 |
三、刻版印书 |
四、首倡"儒藏说" |
第四章 曹学佺的文学成就 |
第一节 曹学佺的诗歌理论 |
一、闽中诗派 |
二、曹学佺的诗歌理论 |
第二节 曹学佺的诗文创作 |
一、《石仓诗稿》 |
二、《石仓文稿》 |
第三节 曹学佺的戏曲活动 |
一、明末文人与戏曲活动 |
二、曹学佺与闽剧 |
第五章 曹学佺的民本思想 |
第一节 曹学佺民本思想的生成 |
一、思想渊源--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 |
二、现实前提--儒家民本思想的衰微 |
第二节 曹学佺民本思想的发展 |
一、民本思想之阐释 |
二、民本思想之实践 |
第三节 曹学佺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
第六章 曹学佺的佛教思想 |
第一节 曹学佺佛教思想的产生 |
一、晚明佛教的复兴 |
二、坎坷的人生境遇 |
第二节 曹学佺崇信佛教的表现 |
一、喜游佛寺 |
二、广交僧人 |
三、纵情山水 |
四、撰写疏文禅诗 |
五、热心佛事 |
第三节 曹学佺佛教思想的特质 |
第七章 曹学佺的交游与结社活动 |
第一节 曹学佺的交游活动 |
一、与闽地诗人游 |
二、与名流学者游 |
三、与布衣之士游 |
四、与佛教禅僧游 |
五、与泰西教士游 |
第二节 曹学佺的结社活动 |
一、晚明结社的社会背景 |
二、晚明结社的类型和特点 |
三、曹学佺的社事活动 |
四、晚明结社对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一、气节 |
二、事功 |
三、学问 |
附录一 曹学佺生平年表 |
附录二 现存曹学佺着述一览表 |
附录三 曹学佺交游人士一览表 |
附录四 曹学佺结社一览表 |
附录五 徐延寿《大宗伯曹能始先生挽章一百八十韵》 |
附录六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一、曹学佺着作及明清学者诗文集 |
二、古籍、史料 |
三、方志 |
四、现代专着 |
五、论文 |
四、山东省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实验楼落成启用典礼在青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2]山东清末新政研究[D]. 李栋.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3]“中心”与“边缘”:青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生活(1898~1937)[D]. 马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4]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D]. 谷永清. 南京大学, 2011(11)
- [5]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 ——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D]. 刘宝吉. 山东大学, 2010(10)
- [6]曹学佺研究[D]. 陈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