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反射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反射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脑反射仪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战丽颖[1](2020)在《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脑血管[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常规组75.61%(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ACA、MCA、BA血流速度显着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脑部血流速度。

李筱婷,郑希院,靳爱相,樊乐[2](2019)在《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脑反射治疗与针灸康复治疗联合应用于后循环脑梗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单双号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后循环脑梗塞的102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颅内压控制、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失衡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针灸康复治疗,联合组患者实施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及SF-36评分均显着升高,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与针灸康复治疗联合应用于后循环脑梗塞能够获得更确切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宰风雷,邬瑞兰,郭丽云,崔耀辉,王静华[3](2018)在《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塞联合脑反射、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20例后循环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独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脑反射、针灸康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P<0.05。结论后循环脑梗塞联合脑反射、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王峰[4](2017)在《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后循环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脑梗塞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脑反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4 d和第30d的生活能力(ADL)。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ADL评分(35.30±10.70)分、(52.50±12.30)分较参照组的(29.10±10.50)分、(38.30±10.30)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黄子新[5](2016)在《脑反射结合小剂量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反射联合小剂量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脑反射联合小剂量佐匹克隆与单纯用佐匹克隆各34例对照治疗失眠,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3例,其中1例为中途联合服用其他的安眠药,2例自行停药。最后有效病例65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用SDRS评分,评定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DRS评分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分值减少更显着,两组治疗后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反射联合小剂量佐匹克隆对于失眠的干预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张雪华,程伟丽,赵辉,宋纯彦,魏东波[6](2015)在《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反射和针灸治疗为治疗组,针灸治疗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脑梗塞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反射治疗。对于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5天和第30天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反射联合针灸治疗可显着提高后循环脑梗塞患者康复疗效,加快康复进程。

杨玉秀,姚美英[7](2014)在《音乐疗法加SW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音乐疗法加SW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都采取CT检查或者是MRI检查进行确诊。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音乐疗法加SW脑反射治疗的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以前,两组患者之间的PSQI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PSQI都有所降低,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失眠的患者来说,采取音乐疗法结合SW反射治疗仪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有临床应用价值。

宋纯彦[8](2013)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后循环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治疗后循环梗塞的疗效。方法将80例入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脑反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反射治疗,1次/d。治疗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明显改善。NIHSS评分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配合药物及恰当的护理,可提高急性后循环梗塞的疗效。

周宇[9](2012)在《巨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风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病60%-70%以上,又有大量患者出现手功能障碍。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是一个极大的临床难题。专题研究报导治疗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甚少。因此,对中风病手运动功能障碍及时在恢复期探索恰当的针刺方法,对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巨刺针法”较之常用的患侧针刺方法对中风恢复期的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应,而且操作方便,故进行本课题研究,为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和治疗方案的优选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病例全部来源于2009-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就诊的中风手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研究。采用CHISS软件对84例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巨刺组42例,对照组42例。采用第三者盲法评价。对照治疗方案选用传统患侧针刺方法治疗。治疗方法:手腕部巨刺运动针法先从阳溪穴进针,透阳池;从阳谷穴进针,透神门。手指部巨刺运动针法先从合谷穴进针,透向后溪;再从后溪进针,透向合谷。分别用提插捻转法,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行针1分钟。针刺及行针时配合患侧的手腕关节的运动(主动或被动屈伸运动)。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组。取穴患侧阳溪、阳池、合谷、后溪。每周各治疗3次,隔日1次。总疗程共8周。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分别由2人各自独立将CRF表中的内容录入数据库。然后用EpiData3.1对双录入形成的两个库进行核查,如有出入,参照CRF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改,最后将修订后的数据库锁定,作为最终进行统计分析用库。对于诸如手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疗效评定依据用两率差别的显着性检验,是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手活动平衡能力测定所应用Fugl-Meyer评价(FMA)、手运动积分测试所用的FMA法中的手部独立测试项目、中风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评价所应用Lindmark评价法、日常生活能力(ADL)检测等指标,主要等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方差不齐时选用Satterhwaite方法进行校正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统计意义。2观察指标肌力肌张力改善情况;手平衡能力测定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indmark评定法对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关于手功能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的Bathel指数;总生活能力指标;安全性评价。3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肌力分数为2.35±0.98,治疗后肌力分值升至3.65±0.98,对照组治疗前肌力分值为2.34±1.02,治疗后肌力分值为3.41±1.01,治疗前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肌力;治疗前,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更接近正常值,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肢肌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巨刺治疗及传统患侧针灸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远端肌力,巨刺治疗疗效更优。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治疗组治疗前患肢远端肌张力分数为2.35±1.01,治疗后肌张力分值降至1.49±0.51,对照组治疗前肌张力分值为2.16±1.10,治疗后肌张力分值为1.59±0.72,治疗前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肢远端肌张力;治疗前,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更接近正常值,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肢远端肌张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巨刺治疗及传统患侧针灸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远端肌张力,巨刺治疗疗效更优。手活动平衡能力(FMA量表)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分值19.14±3.81;对照组治疗后分值16.21±5.1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值更接近正常值,在改善手活动平衡能力方面,治疗纠.优于对照组。中风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评价(Lindmark评定)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Lindmark分值为11.11±6.57,对照组治疗后分值为15.59±6.94,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分值为1.51±0.90,对照组治疗后2.62±1.28,治疗组分值低于治疗组更接近正常值,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关于手功能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的Bathel指数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Bathel指数82.03±13.20,对照组治疗后指数为74.85±16.99,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手功能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的Bathel指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分值为2.03±0.93,对照组治疗后分值为2.53±1.11,治疗组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值史接近正常值,说明在改善总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指标,入组的84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有不良事件出现,安全等级均为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4研究结论巨刺针法较之常用的患侧针刺方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更好的疗效,而且操作方便。

梁云花,韩春蕾,唐海玉,谭远霞[10](2011)在《SW脑反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反射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81.25%,临床疗效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药物治疗配合脑反射治疗及给予精心护理对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愈率效果明显。

二、脑反射仪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反射仪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1.2.2 研究组:
    1.3 疗效评估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NIHSS评分:
    2.3 脑血管血流速度:
3 讨论

(2)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及SF-36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疾病整体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脑反射结合小剂量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1.3.2治疗组
    1.4疗效评价标准[5]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RS分值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比较
3 讨论

(6)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音乐疗法加SW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睡眠质量评价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脑反射治疗仪治疗后循环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2)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3.2 专科护理
    3.3 脑反射治疗的护理
    3.4 康复指导
4 讨论

(9)巨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风病病因病机及其现代理论研究概况
        1 中风病名演变及确立
        2 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溯源
        3 中风病病因病机近现代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1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概况
        2 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概况
        3.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
        参考文献
    综述三:巨刺针法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1 巨刺方法研究
        2 巨刺理论研究
        3 巨刺治疗中风疗效探讨
        4 巨刺与缪刺区别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一般资料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2.2 日常生活情况
    3 试验设计方法
    4 病例完成情况
    5 完成病例一般情况基线可比性分析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1.1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西医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治疗方案
    1 取穴
    2 针具
    3 操作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临床症状指标
        4.2 神经功能缺损指标
        4.3 生活质量指标
        4.4 安全性指标
        4.5 不良反应指标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
        1.2 年龄
        1.3 病程
    2. 疗效
        2.1 临床症状指标
        2.2 手肌力神经功能缺损指标(NDS)
        2.3 生活质最指标
        2.4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指标
讨论
    1 中风病手功能障碍的现状及研究结果分析
    2 日常影响因素
        2.1 性别比例
        2.2 生活因素
    3 巨刺法治疗中风体现出中医治未病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上肢远端肌力肌张力评定---附表1
    FUGL-MEYER评定法---附表2
    LINDMARK评定---附表3
    手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附表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BARTHEL指数)---附表5
    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评定时的病残程度)---附表6

(10)SW脑反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标准
2 结果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3.2 脑反射治疗护理
    3.3 康复指导
4 讨论

四、脑反射仪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 战丽颖. 哈尔滨医药, 2020(04)
  • [2]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 李筱婷,郑希院,靳爱相,樊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02)
  • [3]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J]. 宰风雷,邬瑞兰,郭丽云,崔耀辉,王静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01)
  • [4]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J]. 王峰. 双足与保健, 2017(15)
  • [5]脑反射结合小剂量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 黄子新. 光明中医, 2016(07)
  • [6]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疗效研究[J]. 张雪华,程伟丽,赵辉,宋纯彦,魏东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4)
  • [7]音乐疗法加SW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J]. 杨玉秀,姚美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
  • [8]脑反射治疗仪治疗后循环梗塞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宋纯彦. 护士进修杂志, 2013(08)
  • [9]巨刺治疗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 周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10]SW脑反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梁云花,韩春蕾,唐海玉,谭远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08)

标签:;  ;  ;  ;  ;  

脑反射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