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妍[1](2021)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
李宏佳[2](2018)在《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处于事实上的“无体系”状态,隐藏着金融危机的风险。金融危机一方面对区域金融合作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欧洲金融合作迎难而上。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2008年金融危机前,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2012年经济层面金融危机形势好转,以及2012年至今的后金融危机阶段。欧洲金融合作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稳定政策等主要领域,在上述三个阶段呈现出各自的制度变迁进程。按照制度变迁供需均衡分析框架,体系环境、宪政基础与合作规范作为外在变量自始至终的对制度变迁发挥塑造作用,而制度主体之间围绕成本-收益分析、权力-利益考量进行的互动和博弈,以及由此决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均衡或非均衡关系,是影响制度变迁走向和制度创新成果的核心逻辑。在金融危机前这个阶段,欧盟进行了大量的金融合作实践。(1)货币政策发展包括支付同盟、汇率协调机制、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稳定基金、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欧元区的成立等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1989年的《德洛尔报告》和2002年欧元区的运行。欧洲各国拥护德国马克作为欧洲的中心货币;德法等大国达成共识,将强势马克纳入共同货币加以管理,德国愿意承担经济货币联盟的公共物品提供职能。这一举措克服了过去欧洲汇率协调机制灵活性有余、有效性不足的弊端,成为举足轻重的货币制度创新。欧元区的建立是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升级,推动区域内的经贸往来和一体化的深入。(2)以莱姆法路西法案为主的银行监管合作,主要表现为成员国内部监管机构的合作。这是对欧盟金融监管规则中“货币与监管相分离”政策的呼应,通过“银行母国进行审慎监管、东道国进行商业行为监管”的方式呼应来自成员国和金融业的需求。(3)《稳定与增长公约》是这一阶段的稳定政策的制度创新,以具有约束力的法规形式,要求成员国提交预算稳定方案,控制财政赤字,违规将受到处罚。德国意志逐渐在大国博弈中胜出,法国在一体化其他领域得到德国支持,其他国家也受到长期区域联合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德国对于财政平衡的要求,新的供需均衡得以实现。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中的“最后贷款人”机制、监管机制中的“德拉罗西埃报告”和稳定政策中的“欧洲稳定机制”成为欧盟和欧元区应对危机、推动欧盟制度改革的主要体现。金融危机的出现、传导、恶化、缓和及好转伴随着欧盟实施的一系列非常规举措,但是绝大多数政策不但没有缓解当时的危机状况和经济表现,反而使得市场信心不断下降,危机愈演愈烈。2009年的“德拉罗西埃报告”提出建立超国家的欧洲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欧盟监管观念转变为审慎监管。2010年欧洲理事会修改《里斯本条约》,建立永久性的“欧洲稳定机制”,随着欧洲央行“直接货币交易”的推出,二者共同扮演欧元区“最后贷款人”角色,欧元区金融市场逐渐稳定。这三项制度创新是欧洲大国之间复杂博弈的产物,德国因为获得了足够的财政权补偿从而转变了过去不承担无限救助责任的表态,法国则获得德国在欧洲央行的政策支持,英国反对任何形式的财政联盟但因脱欧形势影响力大减,其他国家则依附于德国的财政支持而急于解决国内危机。新的制度供需均衡使得金融危机得以扭转,欧元区重新走向正向发展的道路。金融危机紧张局面缓解后,欧洲金融体系仍然面临众多难题,急需解决一系列体制性障碍。欧元区改革、“银行业联盟”和“财政联盟”成为当前欧盟危机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欧洲各国发展金融合作的共同观念空前强大,德国持续发挥核心领导力,法国总统马克龙当选后更加强调超国家组织的权威和经济联盟、政治联盟的巩固,在英国脱欧的刺激下德法共识进一步加大,进而推动实现欧盟一体化60年来最重要的体制改革。这种局面受到欧盟的合作规范和制度路径依赖的很大影响,但危机后欧洲金融合作制度建设还很漫长。与欧洲模式相较,东亚金融合作在领域、深度、制度化等层面都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但在东亚金融合作中制度变迁的供需均衡分析范式具有同样的理论适用性。东亚金融合作的主导力量是小国集团,而不是中、日、韩等经济大国;东亚金融合作制度化水平不高,受到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按照区域金融合作制度供需均衡分析范式,中国需要辨明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对金融合作有哪些制度需求,尤其是那些发挥核心影响力的东盟小国对于汇率稳定和危机救助基金的需求,并且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加以满足。同时,中国要努力发挥大国影响力,利用经济政治实力提供跨领域的公共物品。总之,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始终遵循制度主体基于成本-收益衡量的供需均衡这样一种分析理路。只有那些拥有核心创新力、满足制度主体时代需求的制度设计,才有可能在制度实践中实现供需均衡,达成革命性的制度变迁。欧洲金融合作的历史就是不断通过制度主体力量博弈实现供给-需求均衡的制度变迁史。
廖海[3](2017)在《中日韩货币合作的最优货币区指数分析》文中提出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美国大量发行货币来拯救经济,使得美元持续贬值。美元大幅贬值导致各国持有的美元储备严重缩水,这使得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要改变当前局势,国际上的首要选择是让欧元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货币。但是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元也逐渐陷入危机,国际上转而把目光聚焦在人民币上,这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谋而合。对于人民币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而人民币区域化可以通过区域货币合作来实现。蒙代尔曾预言未来将会出现美元、亚元和欧元三个稳定的货币区域,但是亚洲需要的是共同货币,而不是单一货币。因此,对中日韩货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了中日韩三国当前已开展或将要开展的货币合作项目,目前主要包括中日韩货币互换、东亚外汇储备库、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中日韩货币结算。其中货币互换和东亚外汇储备库已经在运作当中,而自由贸易区及货币结算正处在磋商阶段。本文还发现中日韩货币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日韩三国政治互信较低、中日韩三国未能摆脱对美国及美元的依赖、中日韩未能实现货币合作的独立操作、中日韩三国货币没有“领头羊”,这些问题阻碍了中日韩货币合作往深层次发展。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政治问题,成为中日韩货币合作的最大“绊脚石”。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中的5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传统最优货币区指标体系,运用这些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析了中日韩当前货币合作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分析发现,有些指标已经达到了货币合作的标准,这些指标包括产品多样化、通胀一致性和金融一体化;而有些指标尚未达到标准,但是由于“内生性”的作用,这些指标最终会趋于满足货币合作的条件。因此,中日韩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较大。在潜在评价指标方面,本文增加了经济规模、贸易强度、相对贸易依存度、资本账户开放度、出口多样化指数和利率相似性等指标。传统指标与潜在指标共同构成了当前的评价体系,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文中引用评价体系中的产品多样化、经济开放度、通胀一致性和金融一体化指标中的二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然后又增加了国家规模和产出增长率这两个变量,从而构建中日韩三国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并测算中日韩最优货币区指数。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整体数值较低,且中日双边最优货币区指数远远小于中韩、日韩的双边最优货币区指数;另外,中日韩最优货币区指数与前欧元区的指数相比,差距不大。此外,两次危机对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影响各有不同,亚洲金融危机使它们彼此间的货币合作机制得到了加强,双边最优货币区指数呈下降趋势,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日韩三国的双边最优货币区指数在近年来出现了小幅度上升现象。综合来看,由于中日韩三国之间存在政治互信较低等问题,它们要想构建稳定的货币合作体系,仍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洪政模[4](2015)在《中日韩货币合作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美元本位”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国际上对现行的“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便是积极构建多种货币共同主导的储备货币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点的首要步骤,便是要积极推进区域性货币合作。近年来,东亚国家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推进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清迈倡议等应运而生。中日韩三国作为东亚经济排名前3的经济实体,三者之间的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成功与否无疑将对东亚,乃至世界经济格局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三者之间的之间进行货币区域性合作的可行性进行探索便具有了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系统梳理最适度货币区(以下简称OCA)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中日韩三国的OCA指标体系,确定了中日韩三国的OCA指数方程,并最终实现了对中日韩三国货币合作成本的测算。此外,本文还利用金融危机前后的相关数据,对金融危机前后中日韩三国的货币成本变化趋势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当前的宏观环境,从经济开放度、贸易联结程度、贸易结构相似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中日韩经济政策差异程度等方面对中日韩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剖析了中日韩货币合作的主要困难。实证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的货币合作成本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相对较高,并呈现较强的不稳定性。而在三国之间中韩货币合作成本明显低于中日的货币合作成本。此外,金融危机对中日韩货币合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曾促使三国逐步加强了彼此间的货币合作机制,合作成本呈下降趋势。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出现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种合作地进一步发展,三国间货币合作成本在近年来有小幅度上升。综合来说,建立中日韩货币合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中、日、韩三国之间要想构建稳定的货币合作体系,仍有一段相对较长的路程要走。
王旻旻[5](2013)在《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欧债危机成因探究》文中提出2013年,欧元区成员国经济持续低迷:西班牙、希腊等成员国饱受债务危机困扰,德国、法国等国经济出现恶化。这种局面源于2009年爆发的一场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2月,国际三大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的主权信用等级,希腊丧失在金融市场上募集资金的能力,主权债务危机就此爆发。这场危机深重而漫长,至今仍未痊愈。四年间欧元区国家经历了若干次的磋商、博弈与妥协,出台了大量的救市措施,但此次危机非但未能终结,反而愈演愈烈。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为何积重难返、欧元的未来通向哪里、欧元区经历的困境又能为中国带来哪些启示?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以回答。而在危机尚未尘埃落定之时从技术效率角度探讨欧债危机成因根源,能为我们正确认识货币一体化的缺陷和前景提供依据,为推动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参考。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欧债危机成因,梳理出债务危机与经济增长失衡间的关系;其次介绍技术效率的发展和应用,梳理出经济增长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随后介绍测量技术效率的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梳理出测算技术效率的核心工具。在理论分析部分,文章详细介绍了技术效率的理论框架、经济意义以及测算方法,并说明了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作用途径。在实证分析部分,文章首先通过SFA方法对欧元区各成员国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各国技术效率的差异与走势进行直观分析;其次设定模型并对各成员国的债务负担率和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随后对各成员国技术效率与债务负担率变化趋势作以具体分析,并通过实证结果解释其经济意义。最后,文章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在研究结论方面,本文认为技术效率与债务负担率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在不同阶段,技术效率会对债务负担率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主权债务风险。较大的技术效率差异和缓慢的技术效率增长率是部分欧元区成员国发生债务危机的诱因。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试图引入技术效率视角,对推动东亚区域性金融合作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提出建议。
赵清[6](2013)在《基于OCA指数法的东亚货币合作成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区域货币合作就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东亚货币合作对于防范金融危机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同样,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推动了欧盟的货币合作和欧元的产生。由此可见,金融危机推动了区域货币合作。但迄今仍在蔓延的欧元危机揭示了区域货币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因此如何推进东亚货币合作、降低货币合作成本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鉴于上述事实,本文基于OCA指数法,选取金融危机的不同阶段,研究东亚经济体的8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货币合作成本的动态变化。根据OCA标准构建指标体系对东亚地区汇率波动进行回归检验,识别出影响东亚地区双边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从而评估东亚地区各经济体进行货币合作尝试所面临的综合约束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金融危机不同阶段的数据测算东亚经济体的双边OCA指数,衡量出东亚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货币合作的综合成本,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后危机时期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安排。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小国间的货币合作成本一直较低,在后危机时期东亚货币合作成本在逐渐下降,并且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货币合作成本有显着下降,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危机推动型”合作转向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推动型”合作。
朱尊尊[7](2011)在《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制尚不健全、金融市场较为脆弱。加之日益深化的开放趋势,使得金融危机一旦出现就会迅速传导、波及到所有国家,因此,一国已根本无法独自面对大规模的经济冲击和金融风险。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联系日益紧密,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比较顺利,在此基础上加快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既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政治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解释货币合作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对东亚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欧元区与拉美地区美元化的实践回顾,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带来有益的启示。最后通过对中国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现实状况、地位和作用等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参加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应对策略。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等,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通过对本文论述总体上的描述,为论文的展开提供了铺垫。第二章,货币一体化的一般分析。通过对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及对货币一体化主要形式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为后文叙述中提到的相关问题作必要的解释。第三章,区域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述评。较为全面并详细地阐述并评析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视角下解释货币合作的相关理论,为后文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第四章,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通过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得出东亚货币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其可操作性。第五章,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相关标准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因素和瓶颈与障碍进行了辨析。得出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必然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第六章,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缘起及进展。对东亚地区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区域内的现实基础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东亚货币一体化从开始到现在的进展情况,为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好铺垫。第七章,对欧、美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经验借鉴。通过对欧元区和拉美国家美元化实现过程的回顾,分析二者的优点和缺欠,并以此为为借鉴,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启示,第八章,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模式与发展路径的选择。通过对现有或可能的多种模式的分析,得出了东亚适合的发展模式,并以该模式的基础,探讨了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能的发展路径选择。第九章,中国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及战略选择。对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地位、作用和面临的障碍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战略对策。第十章,结论。在对全文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得出了论文的结论、值得参考的启示与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论文阐述了用来解释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东亚地区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础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东亚参与货币一体化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还从实践角度总结回顾了欧元区与拉美地区美元化的历史与现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启示:第一,东亚货币一体化需以东亚经济一体化为物质基础。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因为没有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崛起,货币一体化无从谈起。第二,在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各个成员的政治意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力量。第三,超越国家的金融机构以及协商后统一的货币政策是货币一体化的重要保证。第四,核心国家的主导作用是东亚货币一体化顺利进行的强大助推。第五,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应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并逐步建立区域内危机解救机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最终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的目标。最后对东亚货币一体化合作模式下中国的战略选择给出了政策性的建议:指出我国在积极应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和货币合作的同时,也应从自身出发,加强国内经济建设,实行金融市场改革,以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更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迎接东亚货币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孙晓娟,李丹[8](2011)在《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从两岸四地的贸易、资本往来和金融合作等角度论述两岸四地试行货币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并从共同周期的角度实证分析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就可以发现,从长期来看,四个地区的GDP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他们之间拥有共同的经济周期,这表明两岸四地经济周期的同步性非常显着,因此,两岸四地的货币一体化应是大势所趋。
韩啸[9](2011)在《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给东亚各国敲响了警钟,即一个经济区或经济体里面最好要有一种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是防止域外国家或经济体以汇率等金融手段转嫁危机的最佳方式。由于种种原因,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建立类似欧盟的单一货币仍然困难重重,但在三国之间建立起一种货币合作安排,实现三国的汇率协调,并非遥不可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贸易金额巨大,同时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三国都需求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同时,从政治上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有回归亚洲、重视亚洲的趋势,在日美关系上,追求对等关系。在中日双边关系方面,2008年中日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两国为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全新的时期。同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在《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在开放、透明、互信、互利、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下推进区域合作。标志着东亚新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对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这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本文通过政治、经济层面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对汇率协调体系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构建汇率协调体系是东亚货币合作,乃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中日韩三国必须抓住机遇,搁置争议,才是符合各国利益的选择。
宁莉[10](2011)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竞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货币竞争是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历史上,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日元的兴盛与衰落;欧元的诞生与发展,无一不是货币竞争产生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也必然要参与货币竞争,挑战美、日、欧等既有国际货币的地位。这可以谓之新的货币竞争,因为历史上尚未出现过一个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发达国家货币同台竞技的局面。人民币将面临着怎样的货币竞争格局考验?人民币是否具备从竞争中胜出的实力?我国政府部门又该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形成了一个关于货币竞争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框架。本文首先阐述了货币国际化与货币竞争的相互关系,重点解释了货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接着,基于国际货币职能分类,分别从全球和区域两个视角分析主要国际货币的竞争现状和人民币的地位,为人民币挑战现有国际货币格局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然后,选取影响货币竞争力的主要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五大国际货币的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显示人民币具备一定程度的竞争潜力,其中金融因素是制约人民币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并通过对人民币竞争力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优劣势;再次,通过回顾美元、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国际化的竞争道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提出提升人民币竞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建议。本文的结论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是采取市场维持与市场同盟相结合的策略:市场维持,即通过提升人民币竞争力来奠定国际化基础;市场同盟,即积极寻求区域货币合作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顺势而为,建立起有效可控的人民币投放—回流机制;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论文提纲范文)
(2)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金融体系的治理难题 |
1.1.2 区域金融合作的现实需求 |
1.1.3 欧洲金融合作与金融危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分析:理论框架 |
2.1 广义制度变迁的理论综述 |
2.1.1 和谐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
2.1.2 冲突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
2.2 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
2.2.1 区域金融合作的外生变量 |
2.2.2 区域金融合作的内生变量 |
2.2.3 区域金融合作的供需均衡及制度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危机前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产生及供需分析 |
3.1 货币政策:《德洛尔报告》开启制度性合作进程 |
3.1.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3.1.2 欧洲早期货币政策的制度设计发展 |
3.1.3 欧洲早期货币政策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3.2 监管政策:《莱姆法路西法案》建立系统性监管框架 |
3.2.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3.2.2 《莱姆法路西法案》的制度设计发展 |
3.2.3 《莱姆法路西法案》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3.3 稳定政策:《稳定与增长公约》建立严格财政约束框架 |
3.3.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3.3.2 《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制度设计发展 |
3.3.3 《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危机时期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维系及供需分析 |
4.1 货币政策:“最后贷款人”机制逆转欧元区系统性危机 |
4.1.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4.1.2 “最后贷款人”机制的制度设计发展 |
4.1.3 “最后贷款人”机制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4.2 监管政策:欧盟银行监管体系的审慎监管实践 |
4.2.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4.2.2 欧盟银行监管体系的制度设计发展 |
4.2.3 欧洲银行监管体系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4.3 稳定政策:“欧洲稳定机制”奠定欧元区财政巩固基础 |
4.3.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4.3.2 欧洲稳定机制的制度设计发展 |
4.3.3 欧洲稳定机制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后金融危机时期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发展及供需分析 |
5.1 货币政策:欧元区治理改革任重道远 |
5.1.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5.1.2 欧元区改革的的制度设计发展 |
5.1.3 欧元区改革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5.2 监管政策:“银行业联盟”确立超国家层面审慎监管原则 |
5.2.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5.2.2 建立银行业联盟的制度设计发展 |
5.2.3 建立银行业联盟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5.3 稳定政策:“财政联盟”设想与建立“政治同盟”的可能性 |
5.3.1 体系环境、宪政基础及合作规范 |
5.3.2 建立财政联盟的制度设计发展 |
5.3.3 建立财政联盟的制度变迁供需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洲金融合作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6.1 对欧洲金融合作制度变迁的评价与启示 |
6.1.1 欧洲金融合作的发展动力和维系机制 |
6.1.2 欧洲金融合作的启示 |
6.2 中国参与区域金融合作的政策选择 |
6.2.1 比较视野下的东亚金融合作 |
6.2.2 中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政策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日韩货币合作的最优货币区指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于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 |
1.2.2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法 |
1.2.3 基于最优货币区实证研究 |
1.2.4 中日韩货币合作路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中日韩货币合作现状及主要问题 |
2.1 中日韩货币合作现状 |
2.1.1 中日韩货币互换 |
2.1.2 东亚外汇储备库 |
2.1.3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
2.1.4 中日韩货币结算 |
2.2 中日韩货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中日韩政治互信较低 |
2.2.2 中日韩未能摆脱对美国及美元的依赖 |
2.2.3 中日韩未能实现货币合作的独立操作 |
2.2.4 中日韩三国货币没有“领头羊” |
3 最优货币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评价指标 |
3.2 潜在的最优货币区评价指标 |
3.3 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最优货币区评价指标体系 |
4 中日韩货币合作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建立 |
4.1 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的变量选择 |
4.2 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的建立 |
5 中日韩最优货币区指数测算及分析 |
5.1 最优货币区指数测算 |
5.2 最优货币区指数分析 |
5.2.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走势 |
5.2.2 中日韩双边最优货币区指数的差异 |
5.2.3 中日韩双边最优货币区指数的标准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建立中日韩区域金融防范和救援机制 |
6.2.2 改革中日韩汇率制度和汇率联动机制 |
6.2.3 加强中日韩政治互信和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日韩货币合作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日韩货币合作的文献综述 |
1.2.1 基于OCA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基于OGA的实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日韩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传统的OCA理论 |
2.2 OCA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2.3 OCA的实证分析方法 |
2.3.1 冲击对称性 |
2.3.2 OCA指数法 |
2.3.3 货币合作的内生性假说 |
3 中日韩OCA指数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3.1 OCA指数的模型设定 |
3.2 数据选取 |
3.3 基于OCA指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
4 亚洲及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日韩OCA指数测算与分析 |
4.1 中日韩OCA指数测算 |
4.2 中日韩OCA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
4.2.1 综合成本整体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各国平均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
4.3 中日韩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4.3.1 中日韩经济开放程度 |
4.3.2 中日韩贸易联系程度 |
4.3.3 中日韩贸易结构相似程度 |
4.3.4 中日韩经济发展程度 |
4.3.5 中日韩经济政策差异程度 |
4.4 中日韩货币合作的主要困难分析 |
4.4.1 经济基础不足 |
4.4.2 政治基础不稳定 |
4.4.3 核心货币缺乏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欧债危机成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框架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欧债危机成因研究 |
2.2 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理论综述 |
2.3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的综述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技术效率角度探讨主权债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
3.1 技术效率理论框架 |
3.2 技术效率对主权债务危机风险的影响 |
第四章 技术效率与欧元区主权债务风险的实证研究 |
4.1 技术效率的测算 |
4.2 技术效率视角下欧债危机成因的实证分析 |
4.3 欧元区各国技术效率对债务负担率的影响 |
4.4 实证分析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OCA指数法的东亚货币合作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东亚货币合作的文献综述 |
1.2.1 基于OCA基础理论的研究 |
1.2.2 基于OCA的实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传统的OCA理论 |
2.2 OCA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2.3 OCA的实证分析方法 |
2.3.1 OCA指数法 |
2.3.2 冲击对称性 |
2.3.3 货币合作的内生性假说 |
2.4 东亚货币合作发展的基础及现状 |
2.4.1 货币合作发展基础 |
2.4.2 货币合作现状 |
3 东亚经济体的OCA指数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3.1 OCA指数模型 |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数据选取与说明 |
3.4 基于OCA指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
3.4.1 模型变量设置 |
3.4.2 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 |
3.4.3 实证结果分析 |
4 基于OCA指数模型的东亚货币合作成本测算 |
4.1 自变量的预测 |
4.2 指数测算及分析 |
4.2.1 危机前的OCA指数 |
4.2.2 危机期间的OCA指数 |
4.2.3 危机后的OCA指数 |
4.3 实证小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模型采用的样本数据 |
附录B 模型自变量预测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货币一体化的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东亚 |
2.1.2 货币的含义及其职能 |
2.1.3 货币区与货币一体化 |
2.1.4 货币联盟与货币合作 |
2.2 货币一体化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2.2.1 货币一体化的形式 |
2.2.2 货币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区域货币一体化相关理论述评 |
3.1 最优货币区理论述评 |
3.1.1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
3.1.2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深入与完善 |
3.1.3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核心与评价 |
3.2 区域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
3.2.1 区域货币合作的博弈理论分析 |
3.2.2 区域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3.2.3 对区域货币合作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评析 |
第4章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 |
4.1.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
4.1.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外部动力 |
4.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
4.2.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因素 |
4.2.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瓶颈 |
第5章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分析 |
5.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基本指标分析 |
5.1.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单一标准分析 |
5.1.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参考标准分析 |
5.1.3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综合标准分析 |
5.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成本分析 |
5.2.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收益分析 |
5.2.3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综合分析 |
第6章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缘起及进展 |
6.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缘起 |
6.1.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国际环境 |
6.1.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内在前提 |
6.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进展状况 |
6.2.1 东亚货币一体化动议的提出 |
6.2.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起步:《清迈协议》 |
6.2.3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升级:亚洲外汇储备库 |
6.2.4 东亚货币合作的新动向 |
第7章 欧、美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实践与启示 |
7.1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分析 |
7.1.1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原因 |
7.1.2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
7.1.3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模式分析 |
7.2 拉美国家“美元化”的实践分析 |
7.2.1 拉美国家“美元化”的原因 |
7.2.2 拉美国家“美元化”的进程 |
7.2.3 拉美国家“美元化”的收益成本分析 |
7.3 欧、美区域货币一体化实践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7.3.1 欧、美区域货币一体化实践的比较分析 |
7.3.2 欧、美区域货币一体化对东亚的启示 |
第8章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模式与发展路径的选择 |
8.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模式分析 |
8.1.1 欧洲国家实行的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
8.1.2 拉美国家实行的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
8.1.3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
8.2 东亚货币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
8.2.1 短期目标安排——建立区域内危机解救机构 |
8.2.2 中期目标安排——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 |
8.2.3 长期目标安排——东亚单一货币区的实现 |
第9章 中国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及战略选择 |
9.1 中国和东亚各经济体的紧密联系 |
9.1.1 中国和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投资与合作 |
9.1.2 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分析 |
9.2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意义 |
9.2.1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分析 |
9.2.2 中国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9.3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
9.3.1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
9.3.2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与原则 |
9.3.3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选题依据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汇率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学者对汇率因素在东亚货币合作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
2 论文主体框架 |
3 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与寻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
3.1 创新点与新颖之处 |
3.2 研究方法 |
3.3 寻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
1 汇率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
1.1 从经济学视角对汇率问题的简单阐述 |
1.1.1 一国货币汇率的确定依据 |
1.1.2 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模式 |
1.1.3 汇率的国际合作 |
1.2 从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视角,分析汇率问题 |
1.2.1 影响汇率制度的变量分析 |
1.2.2 日美货币谈判中的汇率问题个案研究 |
1.2.3 中美汇率纠纷个案研究 |
1.2.4 东亚地区与汇率合作 |
小结 |
2 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
2.1 区域性公共产品概念的引入 |
2.2 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汇率协调体系的建立 |
3 对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可行性的分析 |
3.1 中日韩三国构建汇率协调体系的经济基础 |
3.2 中日韩三国构建汇率协调体系的政治基础 |
3.2.1 以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分析汇率协调体系的理论基础 |
3.2.2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货币地区主义 |
3.2.3 中日关系对汇率协调体系的影响 |
3.2.4 韩国在汇率协调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
3.3 中日韩在汇率协调体系构建中的博弈 |
3.3.1 日本的政策选择 |
3.3.2 韩国的政策选择 |
3.3.3 中国的政策选择 |
3.4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日韩三国施行汇率协调的借鉴意义 |
3.4.1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启示 |
3.4.2 从魏尔纳计划到欧洲货币体系(EMS) |
小结 |
4 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原则与阻力 |
4.1 构建该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1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 |
4.1.2 立足本地区,为地区利益服务的原则 |
4.1.3 充分考虑区域外势力影响的原则 |
4.2 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构建的阻力 |
小结 |
5 人民币未来的选择-人民币区域化与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 |
5.1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 |
5.1.1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获得铸币税的收益 |
5.1.2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
5.1.3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5.2 人民币区域化的提出 |
5.3 区域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与人民币区域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竞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现有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货币国际化与货币竞争的相互关系分析 |
2.1 货币国际化引致货币竞争 |
2.1.1 国际货币及其职能 |
2.1.2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
2.1.3 货币利益驱动货币竞争 |
2.2 货币竞争决定货币国际化进程 |
2.2.1 货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2 货币竞争力对货币竞争格局的影响分析 |
2.2.3 货币竞争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
2.3 人民币国际化引致新的货币竞争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货币竞争格局分析 |
3.1 从全球视角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货币竞争 |
3.1.1 国际计价手段职能下的国际货币竞争 |
3.1.2 国际交易中介职能下的国际货币竞争 |
3.1.3 国际价值贮藏职能下的国际货币竞争 |
3.1.4 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的执行情况 |
3.1.5 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
3.2 从区域视角看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的货币竞争 |
3.2.1 美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与人民币地位的竞争 |
3.2.2 欧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与人民币地位的竞争 |
3.2.3 日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与人民币地位的竞争 |
3.2.4 人民币具备充当区域货币锚的潜力 |
3.2.5 东亚货币竞争格局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 |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竞争力分析 |
4.1 人民币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1 因子分析原理与货币竞争力指标设计 |
4.1.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货币竞争力测度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4.2 人民币竞争力的内部结构分析 |
4.2.1 整体经济实力分析 |
4.2.2 对外贸易与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4.2.4 金融市场成熟度与开放度分析 |
4.2.5 币值稳定性分析 |
4.3 人民币竞争力的优劣势总结 |
第五章 货币竞争的历史经验借鉴 |
5.1 美元与英镑的竞争 |
5.2 日元与美元的竞争 |
5.3 欧元与美元的竞争 |
5.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5.4.1 货币竞争胜出的关键:提升本币竞争力 |
5.4.2 打破历史惯性,需要借助制度的力量 |
5.4.3 以区域合作为依托,将减轻货币国际化的阻力 |
5.4.4 区域内大国的合作共识有利于产生稳定的区域货币体系 |
第六章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建议 |
6.1 提升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6.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
6.1.2 深化国际经贸关系,优化外贸结构 |
6.1.3 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建设国际化金融中心 |
6.1.4 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
6.2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
6.2.1 立足亚洲,按照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次序推进 |
6.2.2 重点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支付结算功能 |
6.2.3 建立有效可控的人民币境外投放—回流机制 |
6.2.4 通过多层次的货币合作模式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 |
6.3 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
6.3.1 中国需妥善处理与美日之间复杂的大国关系 |
6.3.2 中国需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信与认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四、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块链技术应用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 刘明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欧洲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研究[D]. 李宏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3]中日韩货币合作的最优货币区指数分析[D]. 廖海.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2)
- [4]中日韩货币合作可行性研究[D]. 洪政模.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5]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欧债危机成因探究[D]. 王旻旻. 山东大学, 2013(10)
- [6]基于OCA指数法的东亚货币合作成本研究[D]. 赵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7]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D]. 朱尊尊. 吉林大学, 2011(05)
- [8]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角度[J]. 孙晓娟,李丹. 东疆学刊, 2011(03)
- [9]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D]. 韩啸. 暨南大学, 2011(07)
- [10]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竞争问题研究[D]. 宁莉. 广西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