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暖器材的竞争力—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亓鸣[1](2020)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措施和发展策略在不断地深入拓展,但是经济提升效果不显着;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代,东北地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所以“新东北现象”的出现,再一次警醒人们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必要。在产业发展规划改革的浪潮中,各行各业的学者们对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融合问题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探究两者和谐发展并且创造一定经济和活力的途径。四平市是位于吉林省南部的城市,具有老工业基地的传统色彩,在目前的发展来看,四平市的产业经济走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时期。在四平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占据着一定的重要地位,新的产业定位和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会对接下来总体规划的布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此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以四平市区的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四平市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情况,以系统梳理为基础、以优化产业为路径、以调整思路为目标,为四平市区产业发展寻找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分为两个大方面进行的研究,分别为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对于这两个方面在第二章进行了文献的综述,从而梳理出了筛选体系和布局模式,作为文章的理论支撑骨架。在产业选择方面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四平市的产业经济方面发展情况和产业选择研究。第一部分是通过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从东北地区、吉林省到四平市域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产业经济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整理,并且从中挖掘出重要的发展产业。第二部分是在产业选择方面首先建立产业筛选体系,主要从形成集群的条件选择、产业部门经济发展选择、传统产业集群选择和信箱产业集群培育四方面。通过偏离-份额法的分量计算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筛选出发展的产业类型,通过区位熵法对传统产业进行细分筛选,然后对现有传统产业选择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修补完善,筛选出新兴产业的发展类型。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也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四平市区产业集群及发展要素的分布情况和市区产业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第一部分首先是爬取产业选择出产业类型的企业POI兴趣点,并进行核密度分析后总结分布特征;其次是以产业集群的视角对发展要素的现状分布进行梳理和总结不足,为下一步的布局规划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经上述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后,对市区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进行规划,并且更新产业发展思路;其次更进一步调整产业集群之间组织优化、传统产业集群优化模式和及新兴产业集群优化模式,更深一步将集群之间的联系紧密组织。最后提出产业升级的策略和发展方向。为四平市区产业发展寻找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产业升级路径和新鲜活力。
尹新[2](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于明晓[3](2019)在《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趋势明显。工业的快速建设下,众多村庄面临着被动城镇化的发展状态,空间上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并未直接带动人的就地城镇化发展,反而引发诸多原村民转型困难、生活压力大、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近年来厦门市为调整空间发展结构,实施了工业外迁的举措。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岛外空间来说,工业的迁入一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发空间和人员的诸多转变;另一方面和原有模式产生了新的矛盾,使得岛外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存在很多无法应对的矛盾,转型过程缓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传统工业园区内的转型困境,探寻转型路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发展等均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产城融合理念,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对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演变和现状转型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探寻园区中各转型发展要素间的互动发展问题,深入剖析影响园区转型的内在机制,认为同安工业集中区中产业、空间以及人三方面要素的发展脱节造成园区转型困难,实现其转型升级需要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同时同安工业集中区的转型路径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建立产业和空间匹配的流转机制,从而实现产业社区建设。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1)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城融合的理念,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2)主体研究。通过对厦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分析,找出其发展特点和现状发展问题,并以同安工业集中区为例,从现状建设的不同层面梳理其发展问题,明确多样性的矛盾可以从产、城、人的三者相互关系中得到系统的分析;再通过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化产业、空间和人三者之间的发展问题,并结合理论进入深层分析以发现突破口。(3)研究结论和启示。根据实际案例和理论的结合分析,探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未来发展策略,并对同类别的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经验借鉴。
穆煜[4](2017)在《磨抛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具有复杂曲面的水暖卫浴产品通常需要进行磨削抛光,当前主要通过工人手工完成,手工磨抛存在着抛光质量不稳定、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另外,加工过程中的噪声与金属粉尘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伤害,这造成水暖卫浴产业面临招工难及劳动力成本高的局面。而使用机器人进行磨抛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鉴于此,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磨抛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研发与应用示范”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题项目“智能机器人抛光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支持下,研制了一种6自由度磨抛机器人,并与一组抛光机构组成机器人磨抛单元,再接入机器人磨抛生产线中,从而实现对水暖卫浴产品的自动化磨抛加工。根据磨抛加工所需的工艺要求,以及加工冲击力瞬时变化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磨抛机器人的设计指标,对机器人本体结构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特别是在关节2与关节3处采用了平行四边形这一刚性增强结构,将其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器人的腰部,从而可有效减小机器人系统自身的附加载荷与整体惯量,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磨抛机器人的末端运动则通过布置于上臂末端的三个电机进行控制,以减轻腕部重量和提高腕部灵活度。针对磨抛机器人研制过程中关键部件的选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仿真的迭代设计方法,解决了以往工业机器人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计算量大及容易出错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研制的效率及可靠性。为了确保在极限工作条件下,磨抛机器人的机械部件不会发生失效的情况,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强度分析与校核,并对磨抛机器人进行动态仿真与模态测试,从而得到机器人的各阶振动频率与模态。磨抛机器人对工件的抛光路径是通过人工示教得到的,其中每段路径的执行时间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给出。如果执行时间较长,将会影响磨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如果执行时间较短,则会由于机器人本身性能的不足,无法在期望时间内完成指定运动,或者由于没有考虑到机器人本身的动力学性能,使得机械系统受到不断的振动与冲击而过多的磨损,从而降低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可以在满足机器人动力学约束的基础上确定各段路径的最短执行时间,解决了以前操作人员在确定执行时间时的不确定性,并能提高磨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最后对所研制的磨抛机器人开展了实验研究,即进行了机器人砂抛系统构建实验、磨抛机器人参数测试实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实验、机器人磨抛自动化生产线搭建与抛光实验等,实验表明了理论分析与技术方法的正确性。
吴亚菲[5](2017)在《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基于长三角2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群"作为推进的主体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对象。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突破口。面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长三角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应如何处理产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理论集聚与增长的关联性角度出发,建立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对长三角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基础之上,对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通过数量模型对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协同效应进行测度,建立长三角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水平与产业集聚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世界发达城市群的"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验分析,得出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方向。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和基础,包括第一、二章,对产业集群、城市群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的协同效应研究的理论研究框架和范式;第二部分,长三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现状以及产业集群的能力分析,包括第三、四章,在研究长三角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之上,构建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空间和集群能力综合分析的结果得出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空间分布的特征;第三部分,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实证分析,包括第五章,通过三个模型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基础协同效应进行测度,进一步建立集聚和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得出产业集群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第四部分,国际经验借鉴,包括第六章,通过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梳理,并总结借鉴经验。第五部分,本文结论及研究展望,包括第七章。第一章,导论。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研究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具有现实意义和迫切性。同时从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两个角度出发来研究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域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其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本文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框架。文献综述部分对本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回顾和综述,以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和重点。首先对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内在机理进行说明,探寻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要素和演化升级。其次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和动力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城市群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对城市职能分工的影响作用进行阐述。最后,从协同的概念出发对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效应研究进行综述。理论框架部分着重分析由集聚和增长所衍生的产业空间和地理空间、产业协同和城市协同的效应研究。第三章,长三角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从人口、空间和交通、产业三个层面来分析长三角的城市发展现状,从集聚与承载地、集群区位两个方面来分析长三角的产业集群发展概况;总结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从产业链垂直分工的三个阶段研发、制造、销售三个环节出发,建立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空间和集群的综合分析,得出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呈现"一核两带三环"的非均衡的空间特征布局。第五章,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及空间计量分析。协同测度主要是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来测度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的外向功能量、联系度以及产业、交通、信息、人力资源等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和溢出。空间计量分析是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和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度为代表)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长三角城市发展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能力,制造业集聚程度显着正向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而生产性服务业则呈现出负向的影响作用,且作用力不十分显着,长三角城市发展水平取决产业集聚的能力和程度,产业化推动城市化效应在长三角表现得非常明显。第六章,"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分别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以东京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西北欧城市群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及城市群发展的分析入手,分析城市群内各核心城市所承担的城市功能及产业分工,并研究其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及产业类型。总结发达城市群及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的经验,得出:一是这些城市群均存在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的现象;二是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同超过了单个城市的边界。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尚未形成协同的空间关系;2、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存在空间上的非均衡性;3、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程度,尤其是制造业集聚的程度;4、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打破城市空间的边界;5、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要更加重视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过程。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包括:1、以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论集聚和增长的关系为基础,建立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分析的基本的理论框架;2、从产业链垂直分工的角度,建立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空间和集群的综合分析,得出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呈现"一核两带三环"的非均衡的特征布局,进一步对26个地级市的空间和产业协同区位、空间产业影响力、重点产业集群或集聚区、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进行综合分析;3、相对科学地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进行测度,本文综合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等传统区域产业关联度的模型与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结合,从基础效应测度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测度以及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型估计,全方面综合地对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产业协同与空间协同的相互关联和制约效应;4、集聚与增长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产业化推动城市化效应的存在,并为长三角城市群的进一步提供对策和建议。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制造业产业集群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发展制造业的长三角区域内价值链,形成有利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产业组织形态。同时,注意积极引导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合理分布。对于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城不融合所导致的"鬼城"、"空城"等现象,以产业集聚来带动推动城市化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职住平衡是我国园区、新区等向产业新城跨越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朱云平[6](2015)在《基于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分析——以福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占据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在实施中会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基于福建域情,可以把以产业集群为主体、以集成创新的方式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可选路径。此外,产业集群本身就存在进行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产业集群要进行集成创新,必须在要素集成、组织集成的基础上,借助工具集成的创新平台开展实施。
胡金水[7](2013)在《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再生铜都”——清远市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文中指出二十多年的发展,让清远铜在国内、国际都成了一个知名品牌。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金属期货交易所每天都有清远铜的报价,行业内有了"清远铜价抖一抖,伦敦铜价震三震"的说法。由于生产规模大,客户遍布全球,清远铜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铜价。目前,清远再生铜产业聚集效应已逐步显现。云南铜业、江西铜业等多家大型铜企都落户清远。
赵聪[8](2013)在《基于欧盟科技合作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要充分发挥出装备制造业巨大的经济带动作用,关键是要提高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科技合作。欧洲作为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源地,科技实力非常雄厚,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因此选择欧盟作为科技合作对象,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对促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河北省经济一直以较快速度发展,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河北省经济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面临河北省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对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开展科技合作已成为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借鉴各省经济统计年鉴收集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河北省与辽宁、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湖北、北京、重庆、湖南九个重要省(市)的装备制造业状况进行横向比较,然后运用RCA指数比较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的竞争力情况,发现河北省的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潜力很大,对河北省经济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分析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这四个潜力行业的主要技术需求以及欧盟国家在这四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最后提出了河北-欧盟开展科技合作的策略。
熊薇[9](2011)在《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已成为提升产业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路径。然而,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产业集群不可能脱离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而完全依靠市场和企业自身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产业集群需要政府的参与。在产业集群内市场无法作为的领域,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来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关注产业发展理论动态,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愿景。尤其是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离不开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相关机构组织的扶持。而要保持产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参与产业集群的发展,这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所必要的环境条件。江门市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来,集群已初具规模,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江门市工业增长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江门的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定位还很不明确,采取的行为仍存在问题,这些都制约了集群的优化发展。本课题通过对产业集群和政府行为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地方政府在参与产业集群发展中已有的行为及其成效,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江门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的角度提出对政府行为的要求,从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政策的制度创新、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协作、构建网络支持系统、促进集群技术创新、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等五个方面,提出江门政府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应采取的行为,为加速推进江门产业集群优化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借鉴。
方明[10](2011)在《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活动日益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由于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知识储备、人员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的劣势,导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呈现创新资源不足、抗风险能力差、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特征。产业集群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或缓解中小企业创新的难题。在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于产业集群网络,通过与其他中小企业、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弥补单个中小企业的创新劣势。本文从研究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特征入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环境进行研究,并分析集群内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过程。通过对协同创新机制的分析,找出协同创新的内在规律,然后在归纳出影响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四个因素:产业集群结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技术战略和企业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并构建选择模型。最后选取三个案例分别对应三种协同创新模式进行分析。本文对集群中小企业的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中小企业根据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
二、水暖器材的竞争力—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暖器材的竞争力—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群理论的概念阐述 |
2.1.1 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
2.1.2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 |
2.2.1 集群产业的选择 |
2.2.2 集群的形成条件 |
2.2.3 集群的发展环境 |
2.3 产业的空间布局 |
2.3.1 产业布局的研究演进 |
2.3.2 产业布局调整关系 |
2.3.3 布局的模式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四平市产业发展评述 |
3.1 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
3.1.1 整体产业发展历程 |
3.1.2 主要产业发展历程 |
3.2 区域经济活动背景 |
3.2.1 东北地区经济活动背景 |
3.2.2 吉林省经济活动背景 |
3.2.3 四平市经济总量概况 |
3.3 市域产业发展概况 |
3.3.1 现状产业布局 |
3.3.2 产业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四平市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环境要素分布 |
4.1 市区产业发展概况 |
4.1.1 市区产业梳理 |
4.1.2 各片区产业统计 |
4.2 市区产业集群空间分布研究 |
4.2.1 兴趣点核密度分析原理 |
4.2.2 核密度分析方法的特性 |
4.2.3 各类产业集群分布状况 |
4.2.4 市区产业集群空间特征 |
4.3 各发展环境要素分布情况 |
4.3.1 发展环境营造分析体系 |
4.3.2 土地利用要素 |
4.3.3 交通联系要素 |
4.3.4 环境组织要素 |
4.3.5 配套设施要素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集群选择研究 |
5.1 产业选择体系构建 |
5.1.1 产业筛选的原则 |
5.1.2 筛选体系构成 |
5.2 形成集群的条件选择 |
5.2.1 产业集群成因分析 |
5.2.2 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
5.3 产业部门经济发展选择 |
5.3.1 分析模型原理 |
5.3.2 产业部门经济变化量分析 |
5.3.3 产业部门优势分析 |
5.3.4 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 |
5.4 传统产业集群选择 |
5.3.1 区位熵分析原理 |
5.3.2 传统产业发展方向 |
5.5 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
5.5.1 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 |
5.5.2 产业链的建设与延伸 |
5.5.3 新兴产业发展前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市区产业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 |
6.1 产业空间布局原则 |
6.1.1 区域背景下产业发展定位及方向 |
6.1.2 产业集群布局原则 |
6.1.3 空间方向引导 |
6.1.4 驱动统筹发展 |
6.2 市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6.2.1 市区产业空间结构 |
6.2.2 市区产业片区布局 |
6.2.3 产业发展思路 |
6.3 产业集群优化模式 |
6.3.1 集群间组织优化模式 |
6.3.2 传统产业集群优化模式 |
6.3.3 新兴产业集群优化模式 |
6.4 产业集群的升级策略 |
6.4.1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
6.4.2 集群升级发展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现状发展方面 |
7.1.2 方法探究方面 |
7.1.3 优化策略方面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
2.3.3 忽视大众需求 |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
3.1.3 气候适宜 |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
3.4.2 分类依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
4.1 布局特征 |
4.1.1 布局依据 |
4.1.2 场馆分类 |
4.1.3 宏观布局特征 |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
4.2.3 与学校结合 |
4.2.4 与商业结合 |
4.2.5 与办公结合 |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
4.3.1 单一式布局 |
4.3.2 集中式布局 |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
4.4.2 皇亭体育馆 |
4.4.3 历城体育中心 |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
5.2.2 修缮保护 |
5.2.3 适应性改造 |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
5.2.5 综合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
6.1.1 发展背景 |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
6.2.1 场馆概况 |
6.2.2 赛时设计特征 |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2.6 小结 |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
6.3.2 场馆概括 |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3.4 现状功能构成 |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3.7 小结 |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
6.4.1 场馆概括 |
6.4.2 赛时设计 |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
6.4.5 小结 |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
6.5.1 场馆概况 |
6.5.2 赛时设计 |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5.4 小结 |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
6.6.1 场馆概况 |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4 小结 |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
6.8.1 演变特征 |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
7.3.1 建立评价模型 |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综合得分分析 |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 C—专家问卷 |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引发产、城空间的分离 |
1.1.2 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传统工业园区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工业区、工业园、工业社区与产业社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 相关理论指导 |
2.2.1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相关应用 |
2.2.3 资本三次循环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 |
2.3 研究视角总结 |
2.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的转变 |
2.3.2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下的空间演变和社会关系演变 |
2.3.3 以规划时序和资本循环的视角关注园区各要素的配置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厦门工业区发展历程和背景分析 |
3.1 厦门市工业区发展历程 |
3.1.1 厦门市工业经济发展历程梳理 |
3.1.2 厦门市工业区开发建设概况 |
3.1.3 厦门市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同安工业区发展概况 |
3.2.1 同安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3.2.2 同安工业区开发建设概况 |
3.2.3 同安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分析 |
4.1 选择同安工业集中区的综合考量 |
4.2 工业集中区建设历程概况 |
4.3 工业集中区建设现状分析 |
4.3.1 工业发展分析 |
4.3.2 土地利用分析 |
4.3.3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
4.3.4 居住配套分析 |
4.3.5 道路交通分析 |
4.3.6 社会环境分析 |
4.3.7 整体评价 |
4.4 理论指导下的园区各发展要素关系梳理 |
4.4.1 生产力生产关系指导下的园区发展历程梳理 |
4.4.2 园区转型发展要素的关系梳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要素关系解读和案例分析 |
5.1 “产业”和“空间”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1.1 时间维度下的产业和空间发展分析 |
5.1.2 工业厂房建设——企业案例 |
5.1.3 配套服务业规划——金包银案例 |
5.1.4 综合评价 |
5.2 “产业”和“人”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2.1 时间维度下的产业和人员发展分析 |
5.2.2 工业社区大学的整体规划 |
5.2.3 工业社区大学的实际发展 |
5.2.4 综合评价 |
5.3 “空间”和“人”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3.1 时间维度下的空间建设和人员演变分析 |
5.3.2 居住社区对比分析 |
5.3.3 梧侣社区具体分析 |
5.3.4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构建 |
6.1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思路构建 |
6.1.1 理论指导下的园区转型问题总结分析 |
6.1.2 相关案例借鉴 |
6.1.3 整体转型思路构建 |
6.2 “产业”和“空间”转型的同步发展策略 |
6.2.1 集约化利用生产空间,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
6.2.2 分阶段完善配套设施,政府和市场配合发展 |
6.3 “产业”和“人”转型的互促发展策略 |
6.3.1 明确目标,促进两者逐步转型 |
6.3.2 改革机制,搭建多元互动平台 |
6.4 “空间”和“人”转型的融合发展策略 |
6.4.1 加强配套投入,实现集聚化建设 |
6.4.2 引导空间流转,促进城市化建设 |
6.4.3 强化社区教育,实现市民化转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同安工业集中区土地利用现状资料 |
附录 B 园区厂房相关访谈资料 |
(1)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访谈 |
附录 C“金包银”实施案例访谈资料 |
(1)关于乌涂社区建设以及金包银发展情况访谈 |
(2)关于乌涂社区“金包银”实施情况的访谈 |
(3)关于后宅社区建设和“金包银”实施情况访谈 |
附录 D 工业社区大学相关资料 |
附录 E 居住社区居民访谈资料 |
(1)关于梧侣社区建设方面的访谈记录 |
(2)关于梧侣社区菜市场的建设的访谈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磨抛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器人磨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轨迹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开放式控制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轨迹跟踪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磨抛机器人本体结构与运动学分析 |
2.1 磨抛机器人结构规划及研制 |
2.1.1 腕部结构 |
2.1.2 腕部的关节结构 |
2.1.3 手臂的结构 |
2.1.4 旋转轴的结构 |
2.2 磨抛机器人结构参数建模 |
2.3 磨抛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2.3.1 磨抛机器人正运动学 |
2.3.2 磨抛机器人逆运动学 |
2.3.3 磨抛机器人工作空间 |
2.4 小结 |
第3章 磨抛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及关键部件选型 |
3.1 磨抛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
3.2 磨抛机器人关键构件选型 |
3.3 关键部件校核分析 |
3.4 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磨抛机器人轨迹规划与优化 |
4.1 轨迹规划 |
4.1.1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
4.1.2 B样条轨迹规划 |
4.1.2.1 B样条拟合轨迹规划 |
4.1.2.2 B样条插值轨迹规划 |
4.2 “教与学”优化算法 |
4.2.1 基本的“教与学”优化算法 |
4.2.2 “教与学”优化算法的变种 |
4.2.2.1 基于精英策略的“教与学”优化算法(ETLBO) |
4.2.2.2 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MTLBO) |
4.2.2.3 基于差分算子的“教与学”优化算法(DTLBO) |
4.3 基于变邻域“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最优轨迹规划 |
4.3.1 变邻域“教与学”优化算法(VTLBO) |
4.3.2 磨抛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ROS的磨抛机器人控制系统 |
5.1 基于ROS的磨抛机器人控制系统概述 |
5.2 电气系统 |
5.2.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5.2.2 主控机 |
5.2.3 多轴运动控制卡 |
5.2.4 交流伺服电机与驱动器 |
5.2.5 电气接口与回路 |
5.3 示教器设计 |
5.3.1 硬件系统设计 |
5.3.2 软件系统设计 |
5.4 基于ROS的运动控制器 |
5.5 小结 |
第6章 磨抛机器人实验研究 |
6.1 磨抛机器人及砂抛系统搭建实验 |
6.1.1 磨抛机器人系统搭建 |
6.1.2 磨抛机器人砂抛系统搭建 |
6.2 磨抛机器人参数测试实验 |
6.2.1 各关节运动范围 |
6.2.2 各关节最大运动速度 |
6.2.3 磨抛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 |
6.3 磨抛机器人轨迹规划实验 |
6.4 磨抛生产线磨抛实验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基于长三角2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从现实角度 |
二、从理论层面 |
三、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形成机制和内在机理 |
三、动力要素和演化升级 |
第二节 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
一、概念和内涵 |
二、形成机制和动力 |
三、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协同效应的综述 |
一、协同作用机理 |
二、长三角的协同效应分析 |
第四节 理论研究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二、理论研究框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三角的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 |
第一节 规划范围现状 |
第二节 城市发展概况 |
一、人口 |
二、空间和交通 |
三、产业 |
第三节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一、集聚与承载地 |
二、集群区位分析 |
第四节 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首位城市功能不突出 |
二、产业同质化程度较高 |
三、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
四、集群联动及梯度转移难度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空间的产业集群能力分析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空间产业分工的一般模式 |
二、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指标数据及因子分析 |
一、指标数据 |
二、因子分析 |
第三节 空间与集群能力综合分析 |
一、空间分布 |
二、能力布局 |
三、空间和集群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及空间计量分析 |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同的测度 |
一、城市流强度模型及测度 |
二、断裂点模型及测度 |
三、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第二节 关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综述 |
第三节 空间计量研究方法 |
一、空间权重矩阵 |
二、空间相关性分析 |
三、空间模型估计 |
第四节 变量、数据与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五节 空间模型估计 |
一、模型介绍 |
二、实证结果 |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
一、波士顿 |
二、纽约 |
三、费城 |
四、巴尔的摩 |
五、华盛顿 |
第二节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
一、东京都市圈 |
二、关西都市圈 |
三、名古屋都市圈 |
第三节 西北欧城市群 |
一、法国大巴黎地区 |
二、德国莱茵—鲁尔都市圈 |
三、荷兰—比利时都市圈 |
第四节 "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 |
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协同超出单个城市的边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长三角产业集群能力分布尚未形成协同的空间关系 |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存在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特征 |
三、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水平取决于产业集聚的程度 |
四、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打破城市空间的边界 |
五、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要更加重视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的过程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如何更加科学的测度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协同效应 |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突破城市的边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分析——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方式与创新主体的选择 |
(二)以产业集群为主体进行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三)产业集群进行集成创新的实施机制 |
1.关于要素集成的实施机制 |
2.关于工具集成的创新平台实施机制 |
3.关于组织集成的实施机制 |
(7)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再生铜都”——清远市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远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概况 |
二、清远市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提高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水平的措施 |
四、提高再生金属行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8)基于欧盟科技合作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及科技合作相关理论 |
§2-1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1 产业竞争力涵义 |
2-1-2 钻石模型 |
§2-2 科技合作相关理论 |
2-2-1 国际科技合作涵义 |
2-2-2 技术转移理论 |
2-2-3 国内学者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分析 |
§2-3 河北-欧盟科技合作的必要性 |
2-3-1 欧盟的科技实力 |
2-3-2 河北-欧盟科技合作背景 |
2-3-3 河北-欧盟科技合作意义 |
第三章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 |
§3-1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
§3-2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特点 |
3-2-1 全行业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发展潜力较大 |
3-2-2 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势,全行业产销衔接良好 |
3-2-3 地区规模产业不明显,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
第四章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4-1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生产要素 |
4-1-2 需求条件 |
4-1-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
4-1-4 企业战略和组织机构 |
4-1-5 机遇和政府 |
§4-2 构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主成分分析方法 |
4-2-4 模型的构建 |
4-2-5 主成分分析 |
§4-3 建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评价模型 |
4-3-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模型 |
4-3-2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评价 |
§4-4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重点行业研究 |
第五章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主要技术分析 |
§5-1 河北省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技术需求分析 |
§5-2 河北省通用设备制造业技术需求分析 |
§5-3 河北省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需求分析 |
§5-4 河北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技术需求分析 |
第六章 欧盟装备制造业技术分析 |
§6-1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技术供给分析 |
6-1-1 德国 |
6-1-2 法国 |
6-1-3 意大利 |
§6-2 通用设备制造业技术供给分析 |
6-2-1 德国 |
6-2-2 意大利 |
6-2-3 其他国家 |
§6-3 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供给分析 |
6-3-1 德国 |
6-3-2 其他国家 |
§6-4 电气及机械设备制造业技术供给分析 |
6-4-1 德国 |
6-4-2 意大利 |
6-4-3 其他国家 |
第七章 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
§7-1 加强考察学习力度,推动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
§7-2 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或展览会,不断壮大市场主体 |
§7-3 搭建河北-欧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提升装备制造业科技竞争实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行为主体及特征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行为主体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政府行为的概念和政府行为定位 |
2.2.1 政府行为的概念 |
2.2.2 一般政府行为定位 |
2.2.3 产业集群中的政府行为定位 |
2.3 政府参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1 基于消除集群外部负效应的需要 |
2.3.2 基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
2.3.3 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
2.4 地方政府参与产业集群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2.4.1 “3C” 原则 |
2.4.2 扶持性原则 |
2.4.3 优先性原则 |
2.4.4 整合性原则 |
第三章 江门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行为分析 |
3.1 江门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已形成一批专业强镇 |
3.1.3 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 |
3.1.4 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
3.1.5 培育了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
3.1.6 产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
3.1.7 江门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3.2 江门政府参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已有行为及其成效 |
3.2.1 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 |
3.2.2 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3.2.3 政府不断加大对产业集群的财政投入 |
3.2.4 推广人力资源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 |
3.2.5 推进政产学研模式发展 |
3.2.6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
3.2.7 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
3.3 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职能定位存在误区 |
3.3.2 政府过分抓大放小 |
3.3.3 政府扶持中介机构的误区 |
3.3.4 政府行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存在角色的缺位和错位 |
3.4.2 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经济人动机 |
3.4.3 江门政府干预的低效率 |
3.4.4 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欠缺 |
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及其启示 |
4.1 国外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 |
4.1.1 美国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 |
4.1.2 意大利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 |
4.1.3 印度班加罗尔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 |
4.2 浙江省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行为 |
4.2.1 建立特色工业园区 |
4.2.2 注重完善市场环境 |
4.2.3 注重优化服务环境 |
4.2.4 注重创造文化环境 |
4.3 对江门的启示 |
4.3.1 发挥政府职能来弥补市场失灵 |
4.3.2 促进专业化分工 |
4.3.3 构建网络支持系统 |
第五章 江门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应采取的行为 |
5.1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 |
5.1.1 确立产业集群政策 |
5.1.2 做好产业集群规划 |
5.1.3 政策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 |
5.1.4 营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5.2 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园区 |
5.2.1 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园区 |
5.2.2 整合工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 |
5.3 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协作 |
5.3.1 传递专业化分工理念 |
5.3.2 促进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 |
5.3.3 逐步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根植性 |
5.4 促进集群技术创新 |
5.4.1 加快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形成 |
5.4.2 加大政府对专业镇技术创新的扶持 |
5.5 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
5.5.1 扩大发展产业集群的融资渠道 |
5.5.2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优化人力资源素质 |
5.5.3 培育集群产业文化 |
5.6 积极推进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10)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 |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
2.2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
2.2.1 协同创新的定义 |
2.2.2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2.3 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
2.3.1 从技术来源的角度划分模式 |
2.3.2 从技术创新要素的角度划分模式 |
2.3.3 从其他角度划分模式 |
3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特性分析 |
3.1 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构架 |
3.1.1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中的关键结点 |
3.1.2 各结点之间的网络联结 |
3.1.3 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特性 |
3.2 集群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 |
3.3 集群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过程 |
3.3.1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内涵 |
3.3.2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特点 |
3.3.3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流程 |
4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分析 |
4.1 集群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 |
4.1.1 动力机制 |
4.1.2 学习机制 |
4.1.3 匹配机制 |
4.2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4.2.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4.2.2 中小企业联盟模式 |
4.2.3 依附于大企业创新体系的模式 |
4.3 影响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 |
4.3.1 产业集群结构 |
4.3.2 市场竞争环境 |
4.3.3 企业技术战略 |
4.3.4 企业创新能力 |
4.4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模型 |
5 案例分析 |
5.1 四川成都软件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5.1.1 四川成都软件产业集群概述 |
5.1.2 四川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5.1.3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5.2 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5.2.1 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概述 |
5.2.2 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5.2.3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模式分析 |
5.3 江苏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5.3.1 江苏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概述 |
5.3.2 江苏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5.3.3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水暖器材的竞争力—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D]. 亓鸣.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D]. 于明晓. 华侨大学, 2019(01)
- [4]磨抛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穆煜.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5]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基于长三角2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吴亚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6]基于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分析——以福建为例[J]. 朱云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7]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再生铜都”——清远市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J]. 胡金水. 资源再生, 2013(04)
- [8]基于欧盟科技合作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 赵聪.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9]江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熊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10]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 方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