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一、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迟文静,刘涛,刘宜昕,赵虎,张艳梅[1](2021)在《幽门螺杆菌无创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是目前唯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原的病原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幽门螺杆菌鉴定、耐药或毒力基因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不断更新,对幽门螺杆菌的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从口腔和粪便样本中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无创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经济和非侵入性等优点,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无创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幽门螺杆菌常规检测方法的利弊进行比较,以期为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李晶晶,郑田利,沈丹芸,陈嘉熠,裴晓方[2](2021)在《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幽门螺杆菌是人类常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由螺旋形变为球形,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该状态下,幽门螺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发生了改变,能够保持代谢活性但蛋白质表达下降,同时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能力。环境因素、抗生素及抑制剂类物质等条件可诱导幽门螺杆菌进入VBNC状态,但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能否复苏尚不明确。基于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细胞膜完整且具有代谢活性等特性,可使用活菌直接镜检法等经典方法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目前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已在水体环境及生物媒介体内检出,且幽门螺杆菌可在人工污染的食品中进入VBNC状态,这给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研究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变化规律、检测方法等,对今后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防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朱城[3](2021)在《结直肠腺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镜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多种胃内及胃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直肠腺瘤作为一种有可能向腺癌转化的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结直肠腺瘤有关,其又可能是通过何种机制促进结直肠腺瘤的发生也尚不明确,但机制假说之一是肠道内的幽门螺杆菌引起局部肠黏膜慢性炎症反应,逐步导致结直肠腺瘤的产生。于是本研究继续探讨了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与其他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是否更容易罹患结直肠腺瘤;(2)胃内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3)粪便标本中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4)粪便标本中幽门螺杆菌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在 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数据库中搜寻并回顾自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发表的相关研究,按照纳排标准收集文献,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评估每一篇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然后使用STATA 13.0对符合要求的纳入文献进行进行荟萃分析:使用I2统计量评估纳入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其选择相应的分析模型;使用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使用敏感性分析评估荟萃分析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然后计算合并后的OR值,95%CI及P值。(2)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29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以研究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有无与结直肠息肉数目及腺瘤多项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有无将纳入的129例患者分为胃内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和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按照待分析变量的类型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是否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的差异。(3)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进一步对纳入的129例患者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检测,按照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中位数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按照待分析变量的类型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是否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的差异。(4)按照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中位数将以上纳入的129例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别描述2组中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人数,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2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的人数构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所有患者按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使用R×C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患结直肠腺瘤个体与患其他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个体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11,1.63),P=0.003)。(2)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幽门螺杆菌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结直肠息肉个数(P=0.001)、平均腺瘤大小(P=0.025)、腺瘤大小(P=0.004)、腺瘤级别(P=0.007)、是否有进展期腺瘤(P=0.00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于腺瘤级别,经组间比较发现,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罹患1级腺瘤和2级腺瘤(P=0.030),1级腺瘤和3级腺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而罹患2级腺瘤和3级腺瘤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皮内瘤变级别、是否为多发腺瘤、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粪便幽门螺杆菌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按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后,4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经过组间比较发现,组1和组3(P=0.004)、组1和组4(P<0.001)、组2和组4(P=0.011)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粪便幽门螺杆菌表达和胃内幽门螺杆菌的Spearman 相关系数为 0.361(P<0.001)。结论:(1)与其他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罹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更高。(2)结直肠腺瘤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有无与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均无明显相关性。(3)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幽门螺杆菌高表达与结直肠多发息肉、大体积腺瘤、进展期腺瘤有相关性;与罹患1级腺瘤相比,粪便幽门螺杆菌高表达者更易罹患2级、3级腺瘤。(4)粪便幽门螺杆菌的表达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郭佳[4](202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初步探索》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强弱,有助于发现重点人群,实现胃癌的精准防控。方法第一部分通过系统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17日发表的分析胃癌发生中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交互作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定性与定量系统评价对于二者交互作用进行初步判断。第二部分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所有调查对象面对面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幽门螺杆菌检测和盐阈值测定。高盐摄入指标为盐阈值大于3、自述口味偏咸、经常食用腌制蔬菜和加工肉类。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胃癌的危险因素。当不考虑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时,使用叉生分析表分析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交互作用并进行显着性检验。当考虑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时,先将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乘积项和其它危险因素纳入回归模型中分析相乘交互作用。然后计算出调整其它因素时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指标的协方差和回归系数,将其代入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计算表中,求得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和效应指数(S)的估计值及95%置信区间(95%CI)判断相加交互作用。结果第一部分共检索到文献3849篇,其中中文文献44篇,英文文献3805篇,剔除重复、内容不符、综述类等文献,共纳入英文文献8篇,包括7篇病例对照研究和1篇队列研究。纳入的文献都只利用回归模型分析相乘交互作用,未分析相加交互作用。其中5篇文献结果显示二者有交互作用,具体为2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组中高盐摄入是胃癌的危险因素,2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高盐摄入者患胃癌风险更高,1篇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高盐摄入有协同作用。其他3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无交互作用。对其中给出具体分组信息的4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当幽门螺杆菌阴性时高盐摄入与胃癌的OR值为0.40(95%CI:0.08~1.95),当幽门螺杆菌阳性时高盐摄入与胃癌的OR值为3.01(95%CI:0.97~9.36)。第二部分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城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均衡可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OR=2.853)、经常食用腌制蔬菜(OR=4.003)、经常食用加工肉类(OR=2.983)、经常食用油炸食品(OR=5.486)、饮酒(OR=1.776)、癌症家族史(OR=2.991)和经常生气(OR=3.790)是宜昌市居民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考虑其它危险因素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STST>3、口味偏咸、经常食用腌制蔬菜和加工肉类这4个高盐摄入指标均无交互作用(P>0.05)。调整其它危险因素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与经常食用腌制蔬菜、加工肉类无相乘交互作用(PHP*腌制蔬菜=0.467;PHP*加工肉类=0.329)。Excel计算表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经常食用腌制蔬菜无相加交互作用(RERI:3.086,95%CI:-7.493~6.537;AP:0.277,95%CI:-0.435~0.989;S:1.437,95%CI:0.484~4.269),与经常食用加工肉类无相加交互作用(RERI:1.239,95%CI:-2.959~5.437;AP:0.155,95%CI:-0.370~0.680;S:1.215,95%CI:0.586~2.519)。结论第一部分系统评价:分析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的文献较少,由于变量测量方法不同以及对于“高盐”的判断标准不同,文献间异质性较大。纳入文献的分析结果有些显示二者有交互作用,有些显示二者无交互作用,无法下定论。第二部分病例对照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经常食用腌制蔬菜、经常食用加工肉类、经常食用油炸食品、饮酒、癌症家族史和经常生气是宜昌市居民胃癌的危险因素。不论是否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指标既无相乘交互作用也无相加交互作用。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且难以避免回忆偏倚,只能对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的交互作用进行初步探索,确切证据仍需寻找能综合判断“高盐摄入”的指标,并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论证。

张玲[5](202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潜在的影响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临床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时行幽门螺杆菌及骨密度检测的临床资料。依据骨密度测定的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三组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镁(MG)、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总蛋白(T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SCr)、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维生素D(Vit D)、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OC)、幽门螺杆菌(Hp)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两两组的对比分析,根据上述因素的诊断标准,分析在三组中异常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另外根据Hp是否感染,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分析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将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说明骨质疏松症与Hp之间发病的潜在介质。结果 (1)在纳入的900例研究对象中Hp阳性者470例,检出率52.22%,男性Hp阳性率为40.06%(125/312),女性Hp阳性率为58.67%(345/588),Hp阳性组的年龄为(60.46±16.63)岁,Hp阴性组的年龄为(51.82±17.77)岁。(2)在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的对比中发现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44.05%比15.38%)。骨质疏松组的Hp感染率高于低骨量组和骨量正常组(53.82%比33.62%比12.55%)。年龄、SBP、FPG、DBP、ALB、LDL-C、hs-CRP、OC与骨质疏松症呈正相关,BMI、LYM、ALB、TP、TG、HDL-C、SCr、UA、Vit D与骨质疏松症呈负相关。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DBP、BMI、FPG、ALB、TG、UA、Vit D、OC、Hp感染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Hp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相关性。(3)在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中根据诊断标准分析异常率发现在性别、血压、Hp、BMI、WBC、NEU、LYM、ALB、TP、FPG、TG、HDL-C、LDL-C、UA、hs-CRP、Vit D、OC中三组之间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4)将骨质疏松症相关指标纳入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对比分析发现,Hp阳性组的SBP、ALP、FPG、LDL-C、hs-CRP、OC水平高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中BMI、ALB、TP、HDL-C、SCr、UA、Vit D水平低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ALB、FPG、HDL-C、Vit D是骨质疏松症和Hp感染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1、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2、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症产生影响。

吴优[6](2021)在《新型药敏检测及胃微生态调节在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消化道内外多种疾病的重要人类病原体。2015年的京都胃炎全球共识吹响了消灭Hp的进军号,随后,国内外共识指南根除Hp的治疗指征在不断扩大,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在2017年将“证实有Hp感染”作为治疗指征,美国休斯顿共识在2018年提出“所有Hp感染者都应治疗”,日本Hp感染共识在2019年指出“Hp感染是治疗的指征”。抗生素作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主要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随着抗生素相关耐药率的逐年增加,近年来患有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的人数激增。现今临床上提出了多种补救治疗方案,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是其中的治疗策略之一,多个指南指出:如果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抗生素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建议行药敏试验。但目前药敏培养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取样过程要求高,培养周期较长,临床上难以广泛开展,因此需探索新的药敏技术。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收集了就诊于本院消化内科难治性Hp感染的患者,取其胃黏膜进行Hp新型药敏培养,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益生菌辅助治疗是目前Hp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对其机制也有探讨,有临床研究提出适时的添加益生菌能使Hp感染后紊乱的肠道菌群得到恢复,减少了抗生素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有益于根除Hp,支持者认为益生菌拮抗Hp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包括分泌抗菌物质、竞争抑制、干扰黏附过程、增强黏膜屏障或调节免疫等方式。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非常复杂,对益生菌作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肠道菌群,相对于此,对胃内微生态的研究却很少,既往我们认为胃内极酸性环境几乎没有微生物的存在,益生菌对胃内微生态的影响更是少见报道。因此我们对难治性Hp感染患者预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其可否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中定植以达到调整胃内微生态并且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另外,据统计,89%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相关,中国作为胃癌的高负担国家,有必要推行“Screen and treat”策略,然而中国个别城市人群的报道显示Hp筛查率偏低,普通民众对Hp的认知防治情况尚不明确,也尚缺乏来自不同专业医生防治认知的报道。因此我们开展了中国医师和一般民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知识,态度和实践的调查,对现状进行了展示,并尝试阐述民众筛查的影响因素及医生根除治疗的抗衡因素。第一部分新型药敏检测技术对难治性HP感染根除方案选择的价值目的:研究新型药敏检测技术对临床感染耐药Hp菌株培养的成功率及对根除率的影响;探讨新型药敏检测技术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根据结果评估上海地区多次Hp根除失败患者对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的耐药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3月至2020年09月,就诊于上海市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治疗前(第0天)对其行胃镜检查,取1块胃窦粘膜组织进行药敏培养,具体方法如下:将胃黏膜组织直接放进新型肉汤培养基(含马血清、布氏肉汤)中,置于环境温度为37℃,二氧化碳浓度为10%的培养箱中,培养时长为3-5天;待液体浑浊后,滴2滴尿素溶液和2滴酚红溶液至八排管孔内,加20μl菌液吹打混匀,观察颜色变化情况,若10分钟内液体由淡黄色变成红色或者紫罗兰色,则证明幽门螺杆菌培养成功,若10分钟内没有颜色变化,则培养结果为阴性。药敏鉴定:取10u L菌液接种至新型药敏测试板微孔中,微孔中包含:阿莫西林(0.5mg/L和1mg/L)、克拉霉素(0.5mg/L和1mg/L)、甲硝唑(4mg/L和8mg/L)、左氧氟沙星(0.5mg/L和1mg/L)、呋喃唑酮(0.5mg/L和1mg/L),将药敏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培养条件为37℃,二氧化碳浓度为10%)培养3天后,用12孔排枪在每个微孔中加入50μl底物反应液,通常10分钟内即可辨别出微孔中的变色情况,如果液体颜色变蓝色,表明幽门螺杆菌正常生长,Hp对该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如果不变色,表明Hp对该抗生素敏感;如果低浓度孔变色,而高浓度孔未变色,则为中敏。治疗方法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2种敏感抗生素,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方案口服治疗10天,然后停药1月后复查13C或14C呼气试验,统计药敏培养成功率、根除率、抗生素耐药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与耐药率有无关联。结果:药敏培养共纳入51人,33人药敏培养成功,培养成功率64.7%,克拉霉素耐药率81.8%,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8.8%,甲硝唑耐药率45.5%,阿莫西林耐药率33.3%,呋喃唑酮耐药率9%;上海地区Hp对抗生素单一耐药率12.1%,双重耐药率36.4%,多重耐药率48.5%;根除率按ITT分析和PP分析结果为87.9%和93.5%;不同性别、年龄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和呋喃唑酮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药敏培养技术培养成功率为64.7%,上海地区对多种抗生素单一耐药率及双重耐药率均较高,根据药敏结果对难治性感染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根除率高,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难治性HP感染者胃微生态的影响目的:在分子水平探究益生菌是否可以调控Hp感染患者胃内微生态环境,并探讨是否可以达到辅助根除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上海市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并且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至少2次的患者。在益生菌干预前(第0天)和干预后(第15天)分别胃镜下取胃窦黏膜2块,提取DNA,进行16s DNA高通量测序,以检测益生菌干预前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内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的变化,并统计益生菌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率。结果:本试验共纳入41例患者,胃微生态测序结果如下:(1)Alpha多样性分析:乳酸杆菌干预前后胃内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包括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l指数、PD whole tree指数、goods coverag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胃内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没有发生改变;(2)Beta多样性分析:Uni Frac热图分析、Anosim分析、物种Adnois分析、物种MRPP分析、NMDS分析和PCOA分析等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干预前后胃内菌群相似,没有明显分离,表明乳酸杆菌干预前后物种多样性无显着差异;(3)LEf Se分析:乳酸杆菌干预后属水平Dorea、Faecalibacterium、Corynebacterium,科水平Corynebacteracede相对丰度显着增加;(4)临床症状:益生菌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极大改善(P<0.001)。结论:乳酸杆菌预干预2周对胃内各菌群相对丰度及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胃内某种特定菌群和肠道菌群发挥作用。第三部分我国公众幽门螺杆菌感染认知度的调查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国医师和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知识、态度和实践进行全国性调查,展示现状。方法:2019年1月至2月利用互联网调研平台定量调研方式,采取描述性统计方法,覆盖全国31个省市,城市、县城、农村所有居住地区展开针对中国医生及普通民众调查问卷,均包含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知识、观念及实践的研究,普通民众问卷共计28个问题,医生问卷共计30个问题。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招募3211名普通民众和546位医生,公众问卷的回应率为12.4%,医生问卷的回应率为4.1%。普通民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知识了解的总体正确率仅为16%,对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分别为35%和43.6%。医生对幽门螺杆菌知识的掌握(83.9%)高于其他人群,对于Hp传染途径及中国Hp感染现状了解欠佳(13.0%),可能是由于最新的幽门螺杆菌相关共识反馈不佳(14.3%)。绝大多数普通民众(87.0%)和医生(82.2%)支持国家幽门螺杆菌筛查计划从而预防胃癌,且支持率与Hp知识水平相关。消化内科医生对Hp感染知识(25.3%vs10.5%,P<.001)以及相关共识(31.9%vs 10.8%,P<0.001)的掌握高于非消化内科医生,但是,对幽门螺杆菌的筛查支持率低于非消化内科医师(58.2%vs.84.2%,P<0.001),其中可能与沉重的医疗负担(67.3%)有关。结论:中国民众对Hp知识的知晓率低,Hp筛查率低,在胃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省份更不理想,应加强对Hp知识的健康教育。全民对Hp筛查普遍持积极态度,有助于Hp筛查及根治工作的开展,可以进一步降低中国的胃癌疾病负担。中国各科医师对Hp知识掌握水平高,普遍支持Hp全民筛查,但消化科医生对Hp筛查支持率较低,可能与医疗资源不足有关,提示卫生部门应加强Hp筛查相关的资源投入。

金秀妍[7](2021)在《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基因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7年10月确认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一类致癌物。目前临床上最广泛且有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抗生素是克拉霉素。随着人们对细菌耐药性研究的深入,发现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增加是采用该种抗生素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鉴定临床样本中幽门螺杆菌耐药性,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用药方案,从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本文通过人工合成质粒,模拟野生型幽门螺杆菌基因组;采用单点突变技术,对野生型人工合成质粒进行克拉霉素耐药的定点突变,模拟耐药突变型幽门螺杆菌基因组;利用野生型和耐药突变型质粒作为模板,建立幽门螺杆菌耐克拉霉素的基因检测方法。分别为探针法和染料法,其原理基于突变扩增凝滞和实时荧光PCR技术。研究表明,染料法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CV=2.25%),灵敏度达到101 copies(ΔCt>6);探针法使用了Taq Man-MGB探针及Blocker引物提高反应特异性,重复性良好(CV=1.21%),灵敏度达到101 copies的同时,特异性(ΔCt>7)优于染料法。因此,成功建立了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突变基因检测方法。同时,成功分离培育了临床样本幽门螺杆菌203株,利用尿素酶试纸,过氧化氢酶试验,尿素酶基因片段ure A扩增和16S r RNA测序常规鉴定方法,与实时荧光PCR菌种鉴定方法进行对比,对203株分离菌体的鉴定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菌种鉴定技术的特异性更好。最后,应用本文建立的耐药突变检测方法与商品化E-test检测试剂盒对获得的203株幽门螺杆菌进行克拉霉素耐药鉴定,E-test结果显示克拉霉素耐药阳性菌株18株,与本文建立的检测方法结果一致;E-test检测阴性菌株1株,经本文方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经测序鉴定,存在耐药突变位点A2115G。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本文建立的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突变检测方法,能够对19种克拉霉素耐药位点进行检测,方法学评价良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先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本分离的幽门螺杆菌进行鉴定,然后采用克拉霉素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精确幽门螺杆菌菌株的耐药情况。将传统方法10-15天的分离培养检测周期,缩短到数小时。

杨露[8](2020)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儿童Hp感染率高,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急剧增长。Hp感染除了会引起胃部疾病外,还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多数医学领域学者主张儿童Hp感染需进行治疗。目前抗Hp治疗主要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结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治疗2周,然而大量长期广谱抗生素的治疗会产生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副反应,反复根除治疗还容易引起抗生素耐药问题;同时,由于儿童对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儿童Hp感染根除率偏低。儿童Hp临床特点与成人不同,大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出现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不良后果。目前对于哪个年龄段对儿童进行Hp根除治疗仍无定论。欧洲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Hp感染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且与炎症性肠病呈负相关。因此,在临床中急需寻找更有利于儿童Hp治疗的方案。目前关于Hp感染与肠道菌群方面研究越来越多,国外有动物试验研究已经证实发现Hp感染可引起未发炎的胃肠道远端肠道菌群明显变化。而Hp感染与人粪便肠道菌群研究也发现与Hp阴性相比,Hp感染样本中α-多样性显着增高、梭状芽孢杆菌及厌氧菌丰度下降、乳杆菌的丰度增加等。成人Hp感染与肠道菌群关系或动物科研试验比较多,而儿童研究尚少,本研究分析儿童抗Hp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及Hp感染家庭肠道菌群特征,以期发现儿童Hp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特征菌,指导抗Hp益生菌治疗方案,协助提高儿童Hp根除率,改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减少根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目的:1.探讨儿童Hp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分析特征菌标志物;2.进一步在肠道菌群层面上了解儿童Hp家族易感性及与其关联的特征菌群;3.解析Hp根除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特征,以期指导益生菌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4至14岁消化不良儿童及其父母粪便标本,纳入消化不良儿童进行13C呼气试验、腹部彩超、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胃镜及组织病理等检查,初次以病理结果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阳性确诊Hp相关性胃炎的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胃炎组(HPG),而病理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均提示Hp阴性,且胃镜下确诊胃炎的儿童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组(HNG),患儿父母依据13C或14C呼气试验判断Hp情况,同时采集患儿基本信息、病史、家庭信息等。患儿及其父母Hp检测均阳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阳性家系(HP-P家系),反之Hp检测均阴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家系(HP-N家系)。并对Hp胃炎儿童进行一线三联疗法根除治疗,治疗药物及剂量为奥美拉唑(0.6-1.0mg/(kg.d),2次/d)、克拉霉素(15-20 mg/(kg·d),2次/d)、阿莫西林(50 mg/(kg·d),2次/d)或甲硝唑(20 mg/(kg·d),2次/d),对青霉素过敏的儿童需换用甲硝唑,总疗程为2周。随访Hp胃炎患儿治疗后2周、6周粪便标本,并评估根除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同期留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儿童粪便标本,健康对照儿童应用13C呼气试验判断Hp检测情况。该研究已由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QLCH-ET-2017-06,并且参加项目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儿童及其父母大便标本收集并保存在-80℃冰箱并提取DNA,后期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做以下对比分析:1)将HPG、HNG与HCG肠道菌群两两比较;2)对Hp阳性儿童与Hp阴性儿童、Hp阳性父母与Hp阴性父母、Hp家系与Hp阴性家系肠道菌群进行对比。3)将根除治疗前(W0)、治疗后2周(W2)、治疗后6周(W6)粪便及健康对照(HC)肠道菌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第一部分研究的患儿病例数154例,包括50例HPG患儿、42例HNG患儿及62例HCG儿童,结果显示(1)这三组,尤其是HPG,HNG和HCG中的β多样性分析存在显着差异;(2)与HCG对比,HPG和HNG中的F/B(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均显着降低,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相对较高,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丰度相对较低;(3)与HNG相比,HPG中β变形杆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的丰度较高,而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的丰度较低。(4)通过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发现,HPG和HNG中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和β-内酰胺药物耐药性等代谢途径增加。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78例家系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0例HP-P家系,38例HP-N家系。(1)HP-P与HP-N家系组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差异显着,HP-P家系父母、儿童均可见乳酸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丰度增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或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减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父母标志菌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及巨单胞菌属(Megamonas),而在儿童肠道菌群变化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差异为主;(2)本研究同样进行两组家系间对比,发现HP-P组家系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 parainfluenzae)丰度增高,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降低。3.第三部分研究Hp儿童根除治疗后随访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该研究留取W0 25例粪便标本,治疗2周后W2 23例粪便标本,治疗后6周W6标本留取16例粪便标本。发现根除治疗后2周肠道菌群变化显着,以拟杆菌门、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变形菌门升高为主,且在停药4周发现,F/B值较前提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持续下降,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变形菌门中的奈瑟菌属(Neiss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假单孢杆菌目(Pseudomonadales)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结论:1.儿童Hp感染及胃炎可引起显着肠道菌群变化,儿童胃炎主要引起肠杆菌科、拟杆菌科丰度改变,而Hp感染引起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和巨球形菌属丰度差异。Hp感染可加重胃炎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而这些肠道菌群改变与机体抗生素耐药、药物及营养物质代谢有关,有可能影响Hp感染和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这提示了抗Hp感染中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的重要性,且为开展更大范围的临床验证和开发益生菌治疗策略打下了基础。2.Hp感染导致家系内肠道菌群显着变化,且HP-P家系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各有特点。该研究表明Hp不仅引起家族各成员感染也同样引起各成员肠道菌群紊乱,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抗Hp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提倡全家一起根除治疗策略,降低Hp感染率。3.儿童Hp根除治疗可短期显着改变肠道菌群构成,主要以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及变形菌升高为主,且在短时间未恢复至治疗前。对于临床益生菌种类及治疗疗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彭紫元[9](2020)在《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胃部疾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包括胃溃疡组35例、萎缩性胃炎组40例,胃癌组39例),以及同期我院胃镜检查正常人群3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的表达;采用尿素[13C]呼气试验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比较各分组人群血清G-17、PGⅠ、PGⅡ、CEA的水平,以及HP阳性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检测早期胃癌的灵敏度。同时对国内发表的21篇关于血清G-17、PG水平及PGR检测胃癌的诊断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各分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等资料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胃泌素17水平在对照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胃癌组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P<0.05);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胃蛋白酶Ⅰ、Ⅱ水平则比对照组低,差异显着(P<0.05)。胃癌组的癌胚抗原水平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53.1%(17/32),胃溃疡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5.7%(30/3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为87.2%(34/39),萎缩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为85.0%(34/40)。各组中仅对照组阳性率低于85.0%,其余各组均高于85.0%。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以及癌胚抗原水平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中的表达,提示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没有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PGⅠ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78,依次为G-17、PGⅡ、CEA;四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1.000。Meta分析显示,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G-17)=0.83、AUC(PGⅠ)=0.86、AUC(PGR)=0.80,均介于0.7~0.9之间,有较好应用价值。结论1.胃泌素17水平在对照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组间无显着差异;胃癌组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胃蛋白酶Ⅰ、Ⅱ水平则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比对照组低。胃癌组的CEA水平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2.各组中仅对照组Hp阳性率低于85.0%,其余各组均高于85.0%;表明Hp感染为胃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3.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患者与Hp阴性人群之间的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以及CEA水平没有显着差异;提示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更复杂的机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非为单一致病因素。4.联合G-17、PGⅠ、PGⅡ和Hp检测对于诊断早期胃癌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早期胃癌筛查提供有效依据。5.Meta分析显示血清G-17、PGⅠ、PGR应用于我国居民胃癌早期的筛查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王雪迪[10](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在1980年代初期由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的两名学者发现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活检标本中。Hp与人体多种疾病息息相关,更是胃癌的独立致病因素。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Hp的根除方案也在逐渐完善与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根除率有所下降,而老年群体在此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由于Hp的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群不仅感染率高,而且老年人由于抗生素使用较多、机体各项功能衰退等原因产生的抗生素耐药、不良反应的机率更高,以致于老年群体的根除率偏低。所以如何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老年群体的根除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导师结合前期多项临床观察,创造性的将荆花胃康胶丸替代一种抗生素,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种类,还能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根除率。因此,开展将此方案应用于老年群体的临床疗效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调查老年Hp感染群体的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个性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深入了解老年人Hp感染的特征,为情志、饮食调理及中医辨证论治等方面防治Hp感染提供依据。通过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简称“单一抗生素方案”)与标准四联方案对比,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老年Hp感染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应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60岁以上的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荆花胃康胶丸+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单一抗生素方案;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标准四联方案,疗程均为2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治疗前的中医证型、治疗前及疗程后4-8周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并记录症状积分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胃不和证最多,占36.7%,其次为脾胃湿热证,占33.3%,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各占15.0%、8.3%、6.7%;两组Hp感染根除率在不同证型的先后顺序均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最高,其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的根除率均为最低,且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2)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经过2周的根除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85%,对照组的根除率为81.48%。(3)两组方案对于老年Hp感染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的Hp根除率与年龄、性别、婚姻、身高、体重、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分餐具、外出就餐、中医证型等均无明显关联(P>0.05)。(5)两组于治疗期间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事件,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显示观察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老年Hp感染患者的根除率,还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较标准四联疗法更加安全,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二、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幽门螺杆菌无创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幽门螺杆菌常规检测方法
2 无创性分子生物学方法
    2.1 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分子检测
        2.1.1 口腔幽门螺杆菌分子检测方法和检出率
        2.1.2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
        2.1.3 口腔在幽门螺杆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1.4 口腔幽门螺杆菌在诊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2.2 粪便样本幽门螺杆菌的分子检测
3 总结与展望

(2)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学变化
    1.2 代谢活性及基因表达
2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诱导与复苏
    2.1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诱导条件
    2.2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复苏方法
3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
4 VBNC状态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现状
5 结语

(3)结直肠腺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镜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荟萃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胃内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内镜表现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粪便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内镜表现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粪便幽门螺杆菌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胃癌流行及防控
    2 幽门螺杆菌、高盐摄入与胃癌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系统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3 纳入研究的Meta分析
        2.4 纳入研究的描述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分析:基于宜昌市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幽门螺杆菌和高盐摄入指标测量结果
        2.3 胃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4 胃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5 不考虑其它因素时HP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交互作用分析
        2.6 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HP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交互作用分析
    3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幽门螺杆菌、高盐摄入与胃癌的关系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附录 知情同意书
宜昌市胃癌危险因素调查问卷

(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引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样本含量计算
        1.1.2 研究对象选取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指标
        1.2.2 一般资料收集方法
        1.2.3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1.2.4 骨密度检测方法
        1.2.5 血清指标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
    2.2 骨质疏松症相关指标的比较
    2.3 骨质疏松症相关指标两两组对比分析
    2.4 骨质疏松症相关指标异常率比较
    2.5 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M-H卡方检验
    2.7 不同性别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2.8 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骨质疏松症危险指标的比较
    2.9 骨质疏松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共同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3章 讨论
    3.1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以及二者的关系
    3.2 血清白蛋白可能是介导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介质
    3.3 血糖可能是介导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介质
    3.4 血脂可能是介导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介质
    3.5 维生素D可能是介导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介质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着
致谢

(6)新型药敏检测及胃微生态调节在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型药敏检测技术对难治性HP感染根除方案选择的价值
    一、研究对象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结论
第二部分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难治性HP感染者胃微生态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三部分 我国公众幽门螺杆菌感染认知度的调查
    一、研究背景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基因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2.1 克拉霉素药理作用
        1.2.2 幽门螺杆菌耐克拉霉素的突变位点
        1.2.3 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检测方法
    1.3 实时荧光PCR技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幽门螺杆菌耐药突变质粒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试剂配制
        2.1.4 样本及菌株来源
    2.2 实验内容
        2.2.1 合成野生型耐药阴性质粒及鉴定
        2.2.2 构建耐药阳性质粒的引物设计及合成
        2.2.3 重叠延伸PCR法构建耐药阳性质粒
        2.2.4 Quick Change法构建耐药阳性质粒
        2.2.5 两种方法成功突变阳性率对比
        2.2.6 Quick Change法对剩余18 个突变位点进行诱导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质粒及鉴定
        2.3.2 重叠延伸PCR法构建耐药阳性质粒结果
        2.3.3 Quick Change法构建耐药阳性质粒结果
        2.3.4 两种方法成功突变阳性率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耐药突变检测体系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内容
        3.2.1 耐药突变检测体系模板制备
        3.2.2 TaqMan-MGB探针设计
        3.2.3 ARMS引物设计及优化筛选
        3.2.4 Blocker引物设计
        3.2.5 检测方法灵敏度实验
        3.2.6 检测方法重复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模板制备结果
        3.3.2 实时荧光PCR反应酶的优化
        3.3.3 ARMS引物的设计筛选及特异性实验
        3.3.4 加入Blocker引物对ARMS引物进行筛选
        3.3.5 检测体系灵敏度与重复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临床样本幽门螺杆菌的分离纯化及耐药鉴定
    4.1 实验材料
        4.1.1 样本来源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1.4 试剂配制
    4.2 实验内容
        4.2.1 临床样本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4.2.2 E-test法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鉴定
        4.2.3 实时荧光PCR法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鉴定
        4.2.4 实时荧光PCR与 E-test检测结果对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临床样本分离幽门螺杆菌
        4.3.2 E-test法鉴定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4.3.3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幽门螺杆菌耐药性
        4.3.4 检测结果对比及测序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及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18 种耐药突变诱导过程
附录B 19 种耐药突变测序结果对比
致谢

(8)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1 前言
        1.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情况
        1.1.2 肠道菌群及检测方法
        1.1.3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菌群关系
        1.1.4 幽门螺杆菌与肠道菌群关系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方法
    1.3 结果
        1.3.1 样本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1.3.2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1.3.3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构成
        1.3.4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差异菌分析
        1.3.5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2.1 前言
        2.1.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2.1.2 儿童肠道菌群与家庭关系
        2.1.3 家系肠道菌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2.3.2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影响
        2.3.3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差异
        2.3.4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2.3.5 家系内儿童与父母肠道菌群相似度分析
        2.3.6 家系内父母与儿童肠道菌群差异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前言
        3.1.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3.1.2 根除治疗中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1.3 根除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1.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3.3.2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
        3.3.3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
        3.3.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6周与治疗前肠道菌群差异
        3.3.5 动态观察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3.4 讨论
    3.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英文论文一
附英文论文二

(9)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指标与早期胃癌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3.2 各组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以及CEA水平比较
    3.3 各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析
    3.4 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3.5 G-17、PGⅠ、PGⅡ、CEA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参数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胃癌的早期诊断
    4.2 本文不同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
    4.3 G-17、PGⅠ、PGⅡ、CEA水平及变化
    4.4 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4.5 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4.6 G-17、PG、CEA、Hp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筛查的启示
第五章 血清G-17、PGⅠ、PGR应用于我国居民胃癌早期筛查价值的Meta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录用的学位论文相关论着
附录三 论着录用通知与文章版面费
致谢

(10)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命名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3.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5.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6.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适应症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1. 病名及历史沿革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因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机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治疗进展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 西医诊断标准
        4. 中医诊断标准
        5. 纳入与排除标准
        6. 终止及脱落标准
        7. 调查方法
        8. 治疗方案
        9. 观察指标
        10. 疗效评价标准
        11. 统计方法
        12.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情况
        4. 中医症状量化积分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讨论
        1. 一般资料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疗效评价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语
    结论
    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四、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幽门螺杆菌无创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迟文静,刘涛,刘宜昕,赵虎,张艳梅. 检验医学, 2021
  • [2]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 李晶晶,郑田利,沈丹芸,陈嘉熠,裴晓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12)
  • [3]结直肠腺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镜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D]. 朱城. 山东大学, 2021(12)
  • [4]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初步探索[D]. 郭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D]. 张玲.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6]新型药敏检测及胃微生态调节在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研究[D]. 吴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7]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基因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D]. 金秀妍.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8]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D]. 杨露. 山东大学, 2020
  • [9]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D]. 彭紫元. 汕头大学, 2020(02)
  • [10]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D]. 王雪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