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千五百万职工获职业资格证书(论文文献综述)
潘硕[1](2021)在《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代中国有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南是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重要内陆地区。自鸦片战争,在遭到中国民众的种种抵制之后,传教士们选择了在华开办学校、创办医院等公共事业来改变传教士们的文化侵略者形象,消除中国民众对基督教的抵制情绪,其目的是更易于传播基督教教义。近代的云南教会医院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教会医院现存的档案及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开办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活动、教会医院的本土化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比较完整地展现近代云南的教会医院及其对云南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揭开教会医院的神秘面纱,加深人们对此类医院的了解。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选题缘由与意义,以及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介绍教会医院的创建背景,传教士来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华归主”,医学传教作为一种简易有效的传教手段势必会刺激基督教对教会医院的重视;近代云南的地理因素和社会需要也是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概述了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发展过程,包括初创时期、发展时期、云南教会医院的改造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第四部分厘清云南教会医院的卫生防疫活动、开办护士学校和治病救人活动。第五部分以惠滇医院在云南本土化进行个案分析,以研究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本土化特征。第六部分是对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认识与评价。第七部分是结语对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总结。
肖昊晨[2](2020)在《从《申报》健康传播看民国时期社会现代性的构建》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封建专制走向开放现代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社会现代性构建过程发展迅速,在社会各个层面当中都有着显着的变化。《申报》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报纸,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依照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以《申报》当中的健康传播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角度剖析民国时期社会现代性构建的具体过程。文章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厘定了健康传播及社会现代性的概念范围与近些年国内外对以上理论的研究讨论,并指出本次选题的来源、意义及创新点。正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民国卫生事业的起步环境”,主要介绍了在《申报》当中刊登的清末统治者与先进知识分子为了维持当时中国社会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国民卫生发展举措,包括引入先进卫生观念、创建卫生行政法制、普及卫生教育等。第二章为“货币的媒介——卫生经济上的现代化发展”,分别论述了《申报》关于现代医疗机构建立、医药广告、医药卫生团体活动的报道,从经济层面展现了民国时期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体现经济上的现代化对社会现代性构建起到基础作用。第三章为“权力的象征——现代性制度的建设与优化”,以在《申报》上刊登的政府管理条例和卫生相关法律颁布与修订,及所报道的各级政府卫生机构改革、重组、行业整顿新闻为例,全面详细阐述了民国时期社会卫生管理体系制度模式向现代化转变的脉络,讨论政治层面现代性构建的过程。第四章为“团结的话语——社会现代性思想的萌芽与成长”,从《申报》报道的卫生活动、科普文章、卫生宣传等内容入手,探究在思想层面上国民现代卫生观念的转变,藉此展示民国社会现代性构建当中先进意识的形成及其外在表现与影响。结语部分尝试梳理总结出民国时期社会现代性构建的三个层面,从《申报》健康传播当中提炼出符合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规律的社会现实,并指出现代性构建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现代性构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刘盾[3](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汤克敌[4](20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东北地区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掠夺,再加之国内战争的巨大破坏,使东北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状况可以说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业待兴。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由于工厂停产倒闭,造成大规模的工人失业,就业情况持续恶化,失业人员的生活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解决好东北地区失业问题,妥善安置失业人员,是关系到快速恢复东北地区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巩固东北地区人民政权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限制失业人员产生,提升失业人员素质,安置失业人员和保障再就业人员权益的政策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社会形势迅速好转。通过本文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总结东北地区失业治理的基本经验和教训,针对东北地区不同的失业类型,提供有效的失业救济政策,对于新时代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实现充分就业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是由六个部分构成的,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分析和概括提炼;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马克思的失业思想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列宁失业治理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次,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国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失业治理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失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章选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失业治理思想。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失业状况。首先从东北地区失业数量、结构、地区分布为切入点,总结东北地区失业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导致东北地区失业状况严重的主要原因;最后,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状况严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第四章:本章主要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政府通过成立失业人员管理机构、全面接管旧政权失业人员、整顿私营工商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生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失业人员产生;其次通过推行失业人员登记、收容改造失业人员、对失业人员实行社会救济和开展转业培训、业余学习、技术培训等政策有效提高了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并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帮助其适应了东北地区新的就业环境和就业要求;再次通过实行以工代赈、政府统包统配就业、安置特殊失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等办法全力安置失业人员;最后通过完善和实施劳动保险、提高劳动人员福利、加强劳动人员保护等政策,保护再就业者的劳动权益。第五章:本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治理失业所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其次对治理失业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梳理;最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部地区治理失业的对策、成效、特点,分析总结其社会作用。第六章:全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大规模失业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成功经验对我们新时代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哪些启示与借鉴意义,即研究此问题的当代价值。
六河[5](2017)在《白银火车》文中指出一薛瞎子对韩非说:"我娘当年生在西石——现在的西石已经被大水淹了,连个山头都不见了。"再早,西石脚下就是胶河,胶河旁边就是我们的村子。我们村子里一共种着七十四棵松柏,据说都是当年汉武帝刘彻亲手栽下的,所以,我们的村子就叫汉帝柏村。当年刘彻为什么要种下这么多柏树呢?鬼才知道,反正史书也没有记载,也许只是他一时兴起,也许因为某件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件。大事也好,小事也罢,
郭连云[6](2017)在《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藏区是青海省的一个特殊区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目前,青海藏区主要世代居住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青海藏区的宗教环境处于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并存的宗教基本格局之中。基于在这样的研究场域中,本文从民族宗教的视野下梳理分析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然后破解这些因素障碍及其难题,从而提出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有效建议与路径。青海藏区与西藏在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地理并镶嵌着历史的联系。青海藏区社会的稳定在青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将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透彻并解决好,那么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将必定带动青藏地区乃至整个藏区社会的良性发展趋势。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历史记载中,青海藏区总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段篇章。中国藏区以西藏为中心,青海藏区可以说就是通往这个藏地中心的重要过渡地带。为了客观真实、系统深入的理解和研究。由此,将本文呈现的逻辑理路规整如下:本文包括绪论共计9章。绪论部分,首先将社会稳定的基本概念做了阐释,并将国内外关于中国藏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向,研究层次,研究特点。然后,提出了本文在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上的创新点及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最终,锁定了本文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构建了框架结构,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第1章,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历史演变。青藏高原民族宗教文明的生成演变以及历代王朝国家控制与国家治理层面上论述了民族、宗教对青海藏区社会发展的影响。第2章,首先阐述了当前青海藏区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稳定的思想中探求社会稳定的理论,由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青海藏区的基本经验。第3章,这一章主要梳理了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多方面因素,并且对这些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的分析。第(4-6)章,从民族宗教、分裂主义、经济发展这三个主要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上,每个因素各安排一章,对各个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4章,本章梳理并分析,一是青海藏区面临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它们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二是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涵化因素对本区域的影响。三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就青海藏区多元文化与本区域民族、宗教之间的互动影响为观测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如本区域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情况、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效果。第5章,首先陈述分裂主义的定义并明确提出分裂主义的本质,了解其活动手段及其危害性。阐述了青海藏区分裂主义对其社会稳定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并不是民族宗教问题。第6章,论述了有限的自然客观因素与经济发展滞后是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客观因素。分别以青海藏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与藏区的重要区域三江源生态移民区为个案探索分析了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表现出来的贫困落后的凸出特征进行了分析。(7—8)章,分别从民族宗教维度与经济视角下各安排一章,提出了促进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对策及其建议。第7章,首先高度概括总结了民族宗教领域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多方面问题,然后就其问题一是提出了当前藏区维护稳定的工作应当由应急状态向常态机制转变的建议,二是提出了民族宗教的法制保障机制促进藏区稳定的建议,三是民族教育战略促进藏区社会长远发展的建议。第8章,从经济视角下,阐明了青海藏区农牧民主体在工业化优先战略中受到惠及,并提出农牧民就业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青海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度缺陷问题,就上述问题详细地提出了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建议及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建议。本文从民族宗教视野下,融入了“社会稳定、和谐思想”的理念,理论研究与个案支持相结合,以青海藏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互动为切入点,围绕政权建设过程中民族宗教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这一重点,结合青海藏区宗教信仰的基本格局现状,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的双重层面去阐释对所谓的“适应文化”的改变进行必要的反思性梳理,即信仰和价值理念在青海藏区民族宗教系统的生成演化中与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呈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本文遵循从历史到现实,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由发现并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这一逻辑思路展开论述。一是争取在青海藏区的民族宗教与本区域社会稳定的关系类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二是争取在青海藏区的空间研究场域中,宗教在此区域中的传播规律研究中有所创新。目前,青海藏区世居的主要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如何解构其特征,对于构建青海藏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饶晓晓[7](2016)在《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比较研究(1840~1937年)》文中认为宁波、杭州属中国近代边缘城市,其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虽明显滞后于上海、天津等近代主流城市,但作为浙江省内较早开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地区,在浙江省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反映了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论文以1840~1937年宁波、杭州为研究对象,从其影响因素、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等方面展开研究。在调研及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定义1927年之前为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发展的前期,1927年之后为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发展的后期。论文梳理了杭州、宁波近代前期(1927年之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以及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发展概况,梳理了近代前期宁波、杭州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的发展脉络。宁波、杭州近代前期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以“异”(差异性)为主导性特征,这种“异”即体现为宁波的“先发被动”与杭州的“后发主动”。宁波近代开埠较早,其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以及江北外人居留地的开辟而被动开启的,因此是“先发的”和“被动的”。杭州开埠较晚,其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的起步较晚,由中国政府所主导,是中国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的产物,因此是“后发的”和“主动的”,1920年代,杭州逐步实现对宁波的超越。论文梳理了杭州、宁波近代后期(1927年之后)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整体框架,对浙江省级及杭州、宁波市级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展开研究,包括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建立、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法规的颁布及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形成等,此外梳理了近代后期宁波、杭州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的发展脉络。宁波、杭州在近代后期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异”(差异性)“同”(相似性)并存。“同”即是指近代后期宁波、杭州具有较为统一的行政体系架构及城市建设管理制度架构,与此同时还具有较为相似的各类影响因素;“异”则是指杭州自1920年代赶超宁波之后,至1930年代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领先于宁波。论文对近代前期、后期宁波、杭州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近代前期宁波、杭州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均是效仿主流城市现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产物;2.近代后期宁波、杭州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均是效仿主流城市南京、上海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产物,且在发展程度上均滞后于同时期的南京、上海;3.近代后期杭州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相对更接近于上海,宁波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则远远滞后于上海、杭州,与杭州形成较大差异。
陈静静[8](2015)在《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文中提出历经民国发端,共和国建国后放映网的铺开及“十七年”的政治规训文化启蒙,八十年代的商业萌动,九十年代的没落、挣扎及遗忘,到新世纪重新发现乡村,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历经了几番变革。在制度的断续之中,我们试图去寻找这种乡村电影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逻辑。论文以新制度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运用诺斯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制度变迁模型,对康区电影放映制度变迁,尤其是国家在其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诺斯的国家理论、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和晚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我认为,流动电影应被还置于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予以考量。论文认为,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三个建制性过程,即意识形态,乡村控制及民族主义相互勾连,构成了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确立及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论文在对康区近四十位不同代际放映员的访谈资料基础上,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和塞托的实践理论,在呈现电影放映员的代际更迭和职业身份变迁的基础上,对电影放映员在制度变迁中的位置、群体命运和抵抗策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文结合历史资料、受众访谈和跟随放映队巡回放映的场景描摹,通过与影院放映体验之比较,考察流动电影进入康区后,康区受众的观影实践及其意义。分析在多元化的媒介图景及其允诺的消费者主权下,这种国家主导下的流动电影放映,其话语及实践获得了康区受众怎样的回应。论文以“技术一政治”的视角,分析了受众对电影作为“现代文明”表征的体验及其型塑的意义阐释框架。最后,我以一个藏族村庄为个案,分析产生以上观影实践的社会语境的变化。通过将电影置于作为整体的受众及其传播行为的一部分,论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媒介技术如何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并对权力在结构中的流动产生何种影响。要之,流动电影放映实践体现出一种权力在国家-放映员-受众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包括了规训和控制,也包括了身体的或思想的抵抗战术,这种流动和作为媒介技术和视觉艺术的电影特质共同参与了流动电影放映性质的界定。
张萌[9](2015)在《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研究生”这一学历人才的就业市场已经实现了从初期的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在此过程中,硕士研究生这一等级人才的就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不如本科生”、“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等这样的标题逐渐见诸报端。依据现在的形势来看,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硕士毕业研究生的数量每年在不断增加,而职位需求量却相对稳定,这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变得十分激烈。研究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教育体系问题,而且还是目前所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联系。如何能让这些高学历人才顺利完成学业,在适合的岗位上实现价值,已成了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理论及职位获得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总结,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统计分析法,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以陕西2014届硕士毕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目前硕士毕业研究生的人力资本情况及就业情况;以调查的540名硕士毕业研究生为样本,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运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确定人力资本因素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的不同因素对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使得硕士毕业研究生更了解目前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以及就业市场的形势,从而认真准备,以此来提高就业的可能性和就业质量,同时还可以为高校和教育部门制定有关硕士毕业生就业方面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葛孝亿[10](2014)在《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文中提出本研究从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出发,以江西吉安新圩毛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05-2010年毛氏家族五代人教育生活与社会流动状况的历史考察,探讨了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问题。具体而言,本研究历经一年半(2012年3月-2013年9月)的实地田野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口述史与生活史等研究方法,共收集到了包括地方历史文献、教育史料、家族史料、口述史料等在内的大量研究材料。在历史文献与口述史料交叉互证的基础上,本文集中讨论了教育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它是如何对毛氏家族五代人的社会流动与家族结构产生影响的。通过对毛氏家族的历史考察,本研究发现:在科举制度下,毛氏家族的精英分子期望利用义学、族学、书院教育(传统时期被认可的文化方式)与科举考试等获得向上社会流动的文化动力;废科举后,家族精英则凭借新式教育与新式文凭实现了向上社会流动,并迅速地完成了新旧身份之间的转换;民国时期,现代教育被新学精英纳入到宗族实践中来,家族的整体教育水平显着提高,家族成员的职业结构开始发生分化,家族女性角色开始崛起;在政治运动年代,家族社会裂变为阶级社会,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弱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三十年,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日益紧密,教育促成了毛氏家族青年一代在职业结构和阶层构成上的巨大分化。在这一过程中,家族作为一类血缘性抑或拟血缘性的初级社会组织已日渐式微。个案是可以延伸的,本文认为,毛氏的家族史与教育史应当置放于更加广阔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毛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表明:以学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兴起、普及与社会化,它所具有的社会流动功能与历史变迁是息息相关的,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教育行为,而是具有广泛历史功能的文化机制:宏观地看,科举制废除以后,现代教育不仅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催生了新兴的职业群体与社会阶层,而且旧有的社会结构也在这一流动过程中实现了分化与重组;微观地看,现代教育体系把个体聚集于学校场域之内,通过一定年限的教育生活,个体被赋予了国家所承认的文化资本和职业资格。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实现了自我的“社会流动":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空间、身份、职业、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行为特征与心态等,而这些改变又进一步的塑造着他们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从而使“流动"与“变迁”成为了可能。
二、二千五百万职工获职业资格证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千五百万职工获职业资格证书(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创办背景 |
第一节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会医院的创办 |
第二节 基督教在云南传播 |
一、基督教在云南的初期传播 |
二、基督教在云南传播的突破性发展 |
三、基督教在云南传播的高潮 |
第三节 近代云南创办教会医院的地理因素和社会需要 |
一、地理因素 |
二、社会需要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初创时期(1901—1919) |
第二节 发展时期(1920—1949) |
第三节 云南解放与教会医院的改造(1950—1952) |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教会医院的医疗卫生活动 |
第一节 教会医院的卫生防疫活动 |
一、宣传普及卫生意识 |
二、参加卫生防疫活动 |
第二节 开办护士学校 |
一、大理内地会福音医院私立护士学校 |
二、惠滇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
第三节 治病救人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云南教会医院本土化的“缩影”:惠滇医院 |
第一节 惠滇医院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惠滇医院本土化的具体表现 |
一、医教分离——惠滇医院的正规化 |
二、惠滇医院加深与社会各界的合作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教会医院为近代云南培养了医疗人才 |
第二节 促进云南中、西医融合,在救死扶伤中发挥作用 |
第三节 一定程度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卫生观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从《申报》健康传播看民国时期社会现代性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1.选题来源及意义 |
2.研究概念范围的厘定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健康传播的研究 |
2.社会现代性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3.难点 |
第一章 《申报》中的民国卫生事业的起步环境 |
一、现代卫生观念的引入——先行者的中西结合 |
二、现代卫生管理的萌芽——清末卫生行政与法制的初创 |
1.卫生行政制度的形成 |
2.卫生法律的初步规范 |
三、现代卫生教育的初建——日常行为规范与医学教育 |
1.清末学堂中的卫生训规 |
2.清末医学教育 |
第二章 货币的媒介——卫生经济上的现代化发展 |
一、现代医疗机构的建立 |
1.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的卫生服务体系的初创 |
2.专科医院的建立及医院的分科化 |
二、《申报》中的医药广告发展 |
1.医药广告主的分析 |
2.医药广告的宣传方式探析 |
三、《申报》报道的医药卫生团体活动 |
1.医药卫生社团发展概况 |
2.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 |
3.华洋义赈会的“以工代赈” |
4.中华麻风救济会的运营 |
第三章 权力的象征——现代性制度的建设与优化 |
一、卫生行政体系建立 |
1.中央卫生行政机构 |
2.民国时期上海卫生行政机构 |
二、卫生行业的整顿 |
1.医士管理之争 |
2.对药品及药商的管理 |
3.违禁药品的整治 |
三、卫生法制的建立 |
1.卫生行政机构组织法 |
2.防疫、检疫机构组织法 |
3.卫生研究院组织法 |
第四章 团结的话语——社会现代性思想的萌芽与成长 |
一、中西合璧的卫生理念 |
1.健康观念的变化 |
2.保健观念的变化 |
3.消费观念的变化 |
二、常识科普文章中的先进理论 |
1.疫病的防治常识 |
2.日常生活的卫生常识 |
3.妇幼卫生常识 |
三、《申报》关于卫生运动与灾情救助的报道 |
1.卫生运动 |
2.灾情救助的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治理失业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治理失业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治理失业思想 |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 |
2.2.1 毛泽东治理失业思想 |
2.2.2 刘少奇治理失业思想 |
2.2.3 周恩来治理失业思想 |
第3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现状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基本情况 |
3.1.1 东北地区失业情况 |
3.1.2 东北地区失业人员分布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的产生主要原因 |
3.2.1 战争影响就业环境 |
3.2.2 国民党对经济的肆意破坏 |
3.2.3 农村人口缺少耕地向城镇大量转移 |
3.2.4 社会制度更替产业结构调整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的影响 |
3.3.1 失业人员生活水平逐步恶化 |
3.3.2 社会秩序逐步混乱制约了经济发展 |
3.3.3 影响政权稳定 |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举措 |
4.1 遏制失业人员产生 |
4.1.1 成立失业人员管理机构 |
4.1.2 全面接管旧政权失业人员 |
4.1.3 整顿私营工商业 |
4.1.4 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生产 |
4.2 救济失业人员 |
4.2.1 登记失业人员 |
4.2.2 收容改造失业人员 |
4.2.3 对失业人员实现社会救济 |
4.3 提升劳动者素质 |
4.3.1 开展转业培训 |
4.3.2 开展业余学习 |
4.3.3 开展技术工人培训 |
4.4 安置失业人员 |
4.4.1 实行以工代赈 |
4.4.2 政府统包统配就业 |
4.4.3 安置特殊失业人员 |
4.4.4 开展生产自救 |
4.5 完善再就业权益 |
4.5.1 实施劳动保险政策 |
4.5.2 提高劳动人员福利 |
4.5.3 加强劳动人员保护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评价 |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成效 |
5.1.1 减少了失业人员 |
5.1.2 壮大了在业人口规模 |
5.1.3 提高了东北地区失业人口文化素质 |
5.1.4 保护了再就业人员的权益 |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特点 |
5.2.1 治理失业的继承性 |
5.2.2 治理失业的动员性 |
5.2.3 治理失业的创新性 |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局限性 |
5.3.1 治理失业政策存在盲目性 |
5.3.2 盲目限制了人员流动 |
5.3.3 失业保障建设滞后 |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作用 |
5.4.1 促进了经济发展 |
5.4.2 加快了东北地区城市建设 |
5.4.3 维护了东北地区社会进步 |
5.4.4 巩固了东北地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第6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经验与启示 |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经验 |
6.1.1 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劳动需求 |
6.1.2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就业容量 |
6.1.3 完善失业保障减少失业冲击 |
6.1.4 调整劳动市场功能合理劳动力需求 |
6.1.5 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 |
6.1.6 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市就业压力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启示 |
6.2.1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治理失业问题 |
6.2.2 坚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
6.2.3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
6.2.4 坚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
6.2.5 坚持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白银火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6)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框架结构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框架结构分析与主要内容 |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青海藏区国家控制民族宗教稳定社会的历史演变与独特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宗教解释上明辨的几个问题与国家政权稳固的内层逻辑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权稳定 |
二、民族宗教问题上需阐释明辨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青海藏区藏民族和藏传佛教的形成及分布区域 |
一、历史上苯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冲突历程与对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二、11世纪中期后藏传佛教教派的生成发展与社会稳定 |
第三节 青海藏区国家控制民族宗教稳定社会的历史演变历程 |
一、青藏高原民族的生成演变历程 |
二、明朝对青海藏区进行国家控制的历史轨迹和成功之处 |
三、清朝年间对青海藏区诸部族的看法和管理方略 |
四、民国时期关于青海藏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相关事宜及建议、决策 |
第四节 历代中央政府推行宗教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路径分析 |
一、先秦时期中央政府奉行的宗教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深层意蕴 |
二、秦汉时期的宗教政策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路径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政策以媒介和黏合剂的作用维护稳定秩序 |
四、隋唐时期以宗教宽容政策促进社会稳定 |
五、宋辽夏金时期的宗教政策 |
六、元朝的宗教政策和对藏区的治理 |
七、明朝实施对宗教信仰适应和利用的宗教政策 |
八、清朝刚柔相济和残酷镇压相结合的宗教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
九、“中华民国”以宗教平等的政策维护藏区社会安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历史回顾及当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历史回顾 |
一、民主改革时期的社会变革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1949年—1955年)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青海藏区稳定(1955年—1958年) |
三、调整时期的青海藏区社会(1959年—1966年)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藏区的社会稳定(1966年—1976年) |
五、改革开放初期的藏区社会稳定(1976年—1999年) |
六、西部大开发后的藏区社会稳定(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基本态势 |
一、社会稳定的内层逻辑关系和显现的基本态势分析 |
二、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三、青海藏区社会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玛沁县的民族教育为个案分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探求社会稳定的思想 |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一般社会稳定思想分析 |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演变中探索社会稳定 |
第四节 社会稳定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 |
一、稳定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 |
二、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 |
三、社会稳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第五节 党治理青海藏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从青海藏区的实际出发,指导青海藏区的社会变革必须要与青海藏区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相适应 |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特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方针 |
三、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四、要始终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放在藏区工作的头等地位 |
五、在制度上必须完善藏区国家政治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青海藏区影响稳定的多重因素与相互关系及社会稳定面临的多重挑战 |
第一节 青海藏区影响社会稳定的多重因素 |
一、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是诱发青海藏区不稳定的凸出因素 |
二、分裂主义势力的干扰及经济发展落后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
三、执政能力弱化与民众政治效能感低是社会不稳定的直接诱因 |
四、社会结构变化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五、青海藏区社会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六、青海藏区机会不均等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七、青海藏区社会不和谐因素影响政权稳定 |
第二节 青海藏区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因素关系分析 |
一、经济发展问题引发为社会冲突问题 |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因素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目前青海藏区民族宗教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阶层利益分化与民族关系存在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
二、民族的文明进步面临严重挑战 |
三、民族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 |
第四章 民族宗教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青海藏区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
一、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实施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
二、市场经济中的部分恶性竞争是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挑战 |
第二节 青海藏区宗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
一、青海藏区宗教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二、伪宗教影响着青海藏区的社会稳定 |
三、宗教信仰多元因素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
第三节 宗教问题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一、青海藏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二、宗教对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四节 青海藏区民族宗教文化涵化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
一、民族宗教文化涵化是影响青海藏区稳定问题的关键 |
二、宗教教义相关性规范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
三、青海藏区民族宗教文化环境氛围与社会稳定 |
第五节 青海藏区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影响社会稳定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显示 |
三、总结分析 |
第五章 分裂主义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透视 |
第一节 分裂主义的由来 |
一、分裂主义的内涵及其手段 |
二、分裂主义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历代中央政府防范藏区分裂主义问题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
一、以“优崇黄教,分而治之”的宗教执政决策防反分裂而推进蒙藏地区社会稳定 |
二、以采取“优崇黄教”与惩治不法僧人相结合的民族宗教执政战略决策打击分裂势力 |
三、清朝中央政府以成功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社会稳定的历史定制与延续 |
第三节 当前青海藏区分裂主义的活动及其影响 |
一、青海藏区分裂主义产生的原因 |
二、“藏独”等分裂主义势力影响社会稳定 |
第四节 青海藏区“分裂主义活动”的解读 |
一、十四世达赖集团提出所谓的“大藏区”“中间道路”实质是分裂中国 |
二、达赖集团的“和平”、“非暴力”假象并且煽动民族仇恨 |
第五节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不是民族、宗教问题 |
一、民族分裂主义的方式与产生的缘由 |
二、民族宗教问题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异同理解 |
第六章 民族宗教渗入下的经济因素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效应分析 |
一、经济发展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
二、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三、经济发展对增强社会系统应对外来冲击和挑战的能力水平 |
四、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 |
第二节 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有限的客观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青海藏区的发展 |
二、青海藏区的民族特点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与反贫困的能力——以藏民族为例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
一、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现状 |
二、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实证研究兼论社会稳定发展的主渠道功能 |
第七章 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
第一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在工业化优先战略中受到惠及 |
一、工业化与青海藏区农牧民乡村就业增加 |
二、城市化与青海藏区农牧民乡村就业增加 |
第二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工”就业问题 |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就业的优势行业 |
二、青海藏区“农牧民工”就业模式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离土不离乡”问题 |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离土必离乡” |
二、乡村工业化的条件 |
三、异地就业问题 |
四、引导农牧民建立社会流动与建构理性的社会成长机制 |
第四节 青海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若干问题分析 |
一、目前青海藏区生态补偿中的突出问题 |
二、青海藏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问题分析 |
第五节 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反贫困的出路 |
二、政府主导下发动一切力量加大农牧民反贫困力度 |
三、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对策分析 |
四、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反贫困的建议 |
第八章 处理好青海藏区民族宗教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建议 |
第一节 处理民族宗教等问题与藏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
一、民族宗教问题的影响 |
二、藏区普通的矛盾纠纷 |
三、“藏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 |
第二节 民族宗教等工作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建设转变的建议 |
一、青海藏区维稳工作应当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种情况 |
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应当注意的几个节点 |
三、搭建好常态化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和载体 |
四、构建化解社会危机与建立社会稳定的冲突管理机制 |
第三节 民族宗教的法律保障机制与社会稳定的建议 |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保障权益逐步落实 |
二、加大民族宗教活动法制化管理与发挥乡规民约作用 |
三、逐步建立青海藏区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 |
第四节 民族教育战略促进社会长远稳定的建议 |
一、青海藏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
二、发展民族教育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
三、青海藏区民族教育政策还需完善的方面 |
第五节 宗教治理促进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方略 |
一、在制度上保障宗教的健康发展 |
二、宗教治理倡导社会文化建设的模式 |
三、宗教治理首先倡导“宗教组织的治理” |
四、确立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和法人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比较研究(1840~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基本概念界定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相关领域文献和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相关领域资料 |
1.2.2 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近代宁波、杭州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萌芽(1840~1927年) |
2.1 宁波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萌芽(1840~1927年) |
2.1.1 宁波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 |
2.1.2 宁波近代前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推动因素 |
2.1.3 近代宁波城市与建筑管理机构及制度的萌芽 |
2.2 杭州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萌芽(1840~1927年) |
2.2.1 杭州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 |
2.2.2 杭州近代前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推动因素 |
2.2.3 近代杭州城市与建筑管理机构及制度的萌芽 |
2.3 小结 |
第3章 近代宁波、杭州城市建设的前期初步发展(1840~1927年) |
3.1 近代宁波城市与建筑的初步发展(1840~1927年) |
3.1.1 现代城市市政的起步 |
3.1.2 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起点及其典型建筑案例 |
3.2 近代杭州城市与建筑的初步发展(1840~1927年) |
3.2.1 现代城市市政的起步 |
3.2.2 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起点及其典型建筑案例 |
3.3 小结 |
第4章 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改进(1927~1937年) |
4.1 浙江省省级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改进(1927~1937年) |
4.1.1 浙江省省级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建立(1927~1937年) |
4.1.2 浙江省省级城市建设管理法规的初步制定(1927~1937年) |
4.2 杭州市级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改进(1927~1937年) |
4.2.1 杭州近代后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推动因素 |
4.2.2 杭州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及其沿革(1927~1937年) |
4.2.3 杭州城市建设管理法规的建立与完善(1927~1937年) |
4.3 宁波市级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927~1937年) |
4.3.1 宁波近代后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推动因素 |
4.3.2 宁波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及其沿革(1927~1937年) |
4.3.3 宁波城市建设管理法规的建立与完善(1927~1937年) |
4.4 浙江省及各市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初步形成(1927~1937年) |
4.4.1 工程策划及设计 |
4.4.2 工程准备 |
4.4.3 工程施工 |
4.4.4 工程验收 |
4.5 小结 |
第5章 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的后期兴盛发展(1927~1937年) |
5.1 近代杭州后期城市建设的兴盛发展(1927~1937年) |
5.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杭州的城市规划 |
5.1.2 市政建设的发展 |
5.1.3 建筑活动的兴盛发展(1927~1937年) |
5.2 近代宁波后期城市建设的兴盛发展(1927-1937年) |
5.2.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宁波的城市规划 |
5.2.2 市政建设的发展 |
5.2.3 建筑活动的发展 |
5.3 小结 |
第6章 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的比较 |
6.1 杭州、宁波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比较 |
6.1.1 前期宁波、杭州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其比较 |
6.1.2 后期中国人主导的杭州、宁波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其比较 |
6.2 杭州、宁波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法规的比较 |
6.2.1 现代土地法规及其比较 |
6.2.2 现代市政建设法规及其比较 |
6.2.3 现代建筑法规及其比较 |
6.2.4 建筑师、营造业管理法规及其比较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前期转型的差异 |
7.1.1 宁波西方人为主导的“先发被动型”城市现代化进程 |
7.1.2 杭州中国人为主导的“后发主动型”城市现代化进程 |
7.1.3 “后发主动型”对“先发被动型”的超越 |
7.2 后期发展的异同 |
7.2.1 同——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管理制度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效仿及滞后 |
7.2.2 异——近代后期宁波在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城市发展上相对于杭州的滞后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康区:流动电影引入之边地场域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家理论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视角中的“国家”与“制度” |
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 |
二、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主义的模型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流动电影放映实践 |
一、适用性分析 |
二、本土化的路径 |
第二章 国家与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乡约”与“官学”:晚清国家意识形态的下渗 |
一、“乡约”:现代中国早期乡村意识形态控制 |
二、官学:康区教育之“国家意识” |
第二节 电化教育运动与康区早期流动电影 |
一、教育电影之肇始 |
二、电影教育运动及巡回放映制度之建立 |
三、康区早期电影放映实践 |
四、早期国家电影与现代性建制 |
第三节 共和国与康区乡村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
一、乡村电影放映网之建构与城乡放映制度之统一 |
二、商业利益的重新发现与城乡放映结构失衡 |
三、技术变迁与国家治理:双重冲击下的农村电影放映 |
四、作为公共产品的新农村电影 |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下的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 |
第一节 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之群体身份与代际更迭 |
一、作为“党的文化战士”的红色放映员 |
二、乡土之精明:个体放映员 |
三、身份杂糅的第三代放映员 |
第二节 国家权力对流动电影放映员之规训 |
一、纪律:一种持续性的改造 |
二、规训之时空技术的失效 |
三、GPRS与监控的升级:全景敞视主义原则 |
四、权力下的职业建构 |
第三节 权力的回声: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的战术 |
一、老放映员的“维权”:抗争的战术 |
二、新放映员的身份焦虑与协商 |
三、“墙里墙外”:放映员个案分析 |
第四章 流动电影放映与康区受众 |
第一节 流动电影与受众的形成 |
一、作为“技术-政治”的流动电影 |
二、“梦幻体验”:早期城市放映的受众 |
三、“真实体验”:流动放映的受众 |
第二节 “电影下乡”:流动电影放映笔记 |
一、“电来啦!” |
二、“弹棉花”与“抗日” |
三、“失灵”的战争片 |
四、观众都哪儿去了? |
第三节 一个藏族村庄中的传播、权力与社会身份 |
一、权力、赋权与社会身份 |
二、一个村庄中的两个世界:权力、阶层与身份 |
三、嵌入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媒介与ICTs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职位获得理论 |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3 现状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变量测定与赋值 |
3.2.3 问卷设计 |
3.2.4 样本选择 |
4 人力资本对研究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4.1.1 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情况的描述统计 |
4.1.2 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的描述统计 |
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模型的构建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 对策与建议 |
5.1 硕士研究生个人方面 |
5.2 硕士研究生就读的高校方面 |
5.3 社会政府方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有关社会流动的研究 |
二、教育与社会流动研究 |
三、家族与家族教育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四节 基本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毛氏的家族形态与传统社会流动形式 |
第一节 吉安的历史与教育传统 |
一、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
二、吉安的宗族与村落 |
三、吉安的传统教育形态 |
第二节 毛氏的家族史 |
一、南迁的北族:共祖毛氏 |
二、浙江迁江西:龙城毛氏 |
三、龙城毛氏分支:毛家村毛氏 |
四、毛家村毛氏一支:裕元巷毛氏 |
第三节 毛氏家族的聚落形态与社会流动 |
一、毛氏家族的聚落形态 |
二、“耕读传家”的教育文化 |
三、毛氏家族的传统社会流动形式 |
小结 |
第三章 科举制废除后的家族社会流动(1905-1911) |
第一节 废科举与社会流动机制的更替 |
一、废科举的社会流动后果 |
二、吉安士绅阶层的转型 |
三、新式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吉安的新式教育与宗族 |
一、吉安新式教育的发展 |
二、宗族新学精英的产生 |
第三节 新式教育与家族早期社会流动:三个个案 |
一、低级士绅:毛仁炬 |
二、在传统士绅与新式精英之间的第一代人:毛仪与毛伦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教育革新与家族社会流动(1912-1948) |
第一节 第一代人的办学实践 |
一、吉安新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吉安高小与吉安小学的创办 |
第二节 第二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
一、小学教育 |
二、中学教育 |
三、高等教育 |
第三节 教育与第二代人的社会流动 |
一、教育与第二代人的职业分化 |
二、教育与家族女性角色的崛起 |
三、新学精英的宗族建设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时代的教育生活与社会流动(1949-1976) |
第一节 新体制下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
一、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1949-1966) |
二、第三代人的教育生活史(1967-1976) |
第二节 第二代人与第三代人的社会流动 |
一、家族政治精英的命运 |
二、家族知识分子群体的沉浮 |
三、毛家村内的阶级与阶层分化 |
第三节 “家国对立”下的毛氏家族社会 |
一、家族的仪式、祠堂与族谱 |
二、家族结构的“非血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恢复高考后两代人的教育与社会流动(1977-2010) |
第一节 1977年以来两代人的教育生活史 |
一、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四代人(1977-1998) |
二、高等教育扩招后的第五代人(1999-2010) |
第二节 教育与两代人的社会流动分析 |
一、两代人社会流动的基本状况 |
二、教育与两代人职业结构的流动 |
三、教育与两代人阶层构成的流动 |
第三节 教育伴随性社会流动背景下的家族社会 |
一、教育与毛氏家族结构的嬗变 |
二、毛氏的宗族重建与历史延续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 |
二、思考:普通家族教育研究的意义 |
附录 |
附录一:龙城毛氏司封派部分村庄分徙世系图 |
附录二:一九九四年甲戍版《龙城毛氏三派宗谱》谱约 |
附录三:裕元巷部分知识人才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二千五百万职工获职业资格证书(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云南教会医院研究[D]. 潘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从《申报》健康传播看民国时期社会现代性的构建[D]. 肖昊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D]. 汤克敌. 吉林大学, 2018(12)
- [5]白银火车[J]. 六河. 百花洲, 2017(06)
- [6]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D]. 郭连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近代杭州、宁波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比较研究(1840~1937年)[D]. 饶晓晓. 浙江大学, 2016(02)
- [8]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D]. 陈静静. 云南大学, 2015(05)
- [9]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实证研究[D]. 张萌.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10]社会流动的教育机制探究 ——以一个地方家族为中心(1905-2010)[D]. 葛孝亿.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