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帛[1](2020)在《对比两种输尿管支架在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材质的输尿管支架在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malignant ureteral obstruction,MUO)中的疗效、并发症、留置时间、留置方式,指导临床选择更加适合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输尿管支架,并对输尿管支架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输尿管支架治疗MUO的56名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置入的支架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金属输尿管组、聚酯输尿管支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QOL)、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调查问卷(USSQ)、支架管留置时间、并发症、留置次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最长18个月,其中5例患者死亡(金属支架组2例、聚酯支架组3例),死亡原因均为肿瘤进展。金属支架组21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大于聚酯支架组35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P>0.05),第一次置管未成功的患者均行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放置,金属组成功率为100%(16/16)大于聚酯组95%(19/20);支架管留置次数金属组小于聚酯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金属组大于聚酯组(P<0.05);金属支架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大于聚酯组(P<0.05);对于手术效果,术前两组的肾盂分离度金属组与聚酯组相似(P>0.05);金属支架组的肾盂分离度分别在1月和6月均低于聚酯组(P<0.05);在术后1月时,两组的肾积水缓解程度相似(P>0.05),在术后6个月时,金属组的积水缓解程度大于聚酯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金属支架组大于聚酯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调查问卷的结果(USSQ):下尿路症状评分金属组与聚酯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支架置入相关疼痛方面金属组的评分低于聚酯组(P<0.05),在对整体健康的影响方面金属组评分低于聚酯组(P<0.05),在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评分方面金属组低于聚酯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置入后并发症金属组尿路刺激症状、血尿、疼痛、与拔除困难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组感染、结壳、支架移位的发生率均小于聚酯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恶性输尿管梗阻的患者,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2.金属输尿管支架管在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中的治疗效果较聚酯输尿管支架管好,并且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花费较多,可推荐MUO患者使用。3.对于复杂性恶性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可以积极选择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以提高置管成功率。
陈砼[2](2014)在《非泌尿系恶性肿瘤压迫输尿管及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肾积水的诊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膜后非泌尿系恶性肿瘤外在压迫输尿管及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了2004~2013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肾积水患者1385例,收集了其中腹膜后非泌尿系恶性肿瘤导致肾积水患者97例、RPF导致肾积水的患者31例,以上2组患者病例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回顾分析,依次作为A组和B组,并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了随访,平均年龄分别为62.3岁和52.7岁,分别占各种病因导致肾积水患者的7.0%和2.2%。在A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31例,女性患者占66例;出现单侧肾积水的患者总计达63例,其中罹患左侧肾积水患者30例,罹患右侧肾积水患者33例;罹患双侧肾积水患者34例。病程为1个月~10年。其中消化道出现恶性肿瘤的患者达42例,出现食管癌的患者1例,出现贲门癌的患者3例,出现胃癌的患者达23例,出现胰腺癌的患者1例,出现结肠癌的患者达6例,出现直肠癌的患者共8例;罹患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达43例,其中出现宫颈癌的患者达20例,出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达16例,出现卵巢癌的患者达7例;罹患其它恶性肿瘤的患者达12例,其中罹患淋巴瘤的患者4例,罹患乳腺癌的患者2例,罹患肺癌的的患者2例,罹患多发性滑膜肉瘤的患者1例,出现腹股沟恶性肿瘤的病人只有1例,出现MDS的患者仅有1例,出现胸12-腰4髓内畸胎瘤的患者只有1例,腰3-5椎旁鳞癌1例。所统计的非泌尿系恶性肿瘤患者中,55例行放射治疗,43例行化学治疗,3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3例患者出现腹腔转移,29例患者出现了盆腔淋巴结转移,9例患者出现了腹水,18例患者出现了腹部包块,38例病人出现了腹部疼痛,45例腰部疼痛,24例恶心、呕吐,19例纳差,45例反复发热,16例多发骨转移。B超提示输尿管受压迫26例(26.8%),CT提示输尿管受压迫58例(59.8%),MRI提示输尿管受压迫37例(38.1%)。尿常规示:21例红细胞偏高,39例白细胞偏高,11例管型,28例细菌数偏高,30例上皮细胞偏高。血常规示:有48例患者红细胞计数明显偏低,39例患者出现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54例患者出现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同程度的偏高。肿瘤标志物示:21例CEA偏高,21例CA199偏高,18例CA125偏高。血生化示:28例钾离子偏低,13例钾离子升高,36例钙离子偏低,36例尿素氮偏高,40例肌酐偏高,31例总蛋白偏低,25例白蛋白偏低,28例球蛋白偏低。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9例患者的铁蛋白偏高,33例的患者出现了D-二聚体偏高。38例罹患肾积水的患者并未治疗或者治疗方式尚不明。31例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中行双“J”管置入术,38例患者于治疗的不同阶段行肾穿刺造瘘术。B组罹患RPF的患者中,B超检查提示RPF患者达18例(58.1%),CT提示RPF者达26例(83.9%)。8例患者行输尿管松解后腹腔间置术,19例患者行输尿管内双“J”管置入术,7例患者曾行肾盂穿刺造瘘术。结果:随访2~6个月,A组非泌尿系恶性肿瘤导致肾积水的患者中,31例患者术后的症状逐渐消失,28例患者的肾功能逐渐开始恢复正常,5例患者的肾积水已经消失,15例患者频繁更换双“J”管,因为泌尿系感染的反复发作、结石的形成或者更换双“J”管失败等诸多原因在治疗过程中最终被迫改为行肾穿刺造瘘术,1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期透析治疗。25例患者最终不幸死亡,死亡的具体原因分别包括了肾功能衰竭、晚期恶性肿瘤广泛转移等。B组罹患RPF的患者中,术后症状逐渐消失的患者达18例,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的患者有23例,27例患者的肾积水逐步消失,最终被迫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有2例,死亡1例。结论:肾积水是临床常见病,其中恶性肿瘤及腹膜后纤维化均是导致肾积水的相对少见的病因,在排除了常见的结石、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病因后,应予以排查。因为肿瘤本身的物理性压迫和肿瘤的代谢产物使血液凝聚速度加快,放疗、化疗或者肿瘤单纯性的炎性刺激亦可能是引起输尿管狭窄或梗阻相对重要的原因。泌尿系彩超及CT检查是腹膜后纤维化的重要辅助检查,CT对此类疾病发现率相对较高。输尿管松解后的腹腔间置术以及输尿管内双“J”管置入术是治疗RPF的主要方法,肾穿刺造瘘术成为病情相对危重的病人以及行输尿管插管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对肿瘤的腹膜后转移压迫致肾积水的患者置入双“J”管时难度较大,操作易失败,即使首次置入成功,以后更换时亦很容易出现置入失败,最终殊途同归,均需要行肾穿刺造瘘术,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考虑对此类病人早日选择肾穿刺造瘘术这种治疗方式。而腹膜后无转移的肾积水,通过双“J”管的置入可逐步稳定病情,术后恢复良好。
辛军[3](2006)在《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系列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60例的临床经验。 结果:本组病例360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85%(306/360例),并发症发生率2.5%(9/360例),主要是输尿管穿孔及感染。 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尤其适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难以解决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如与体外震波碎石(ESWL)结合疗效更好。
潘峰,张洪泉,姜韬,张岩,李跃东,胡凯[4](2001)在《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陈龙龙[5](2020)在《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肾积脓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肾积脓可能性的预测模型,为上尿路结石患者可能发生肾积脓的预防及治疗时机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17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其中上尿路结石伴肾积脓患者24例,编入病例组,上尿路结石无合并肾积脓患者1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同侧泌尿外科手术史、肾积水程度、结石部位、结石数量、结石大小、鹿角形结石等。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所得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出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生肾积脓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x2=21.713,P<0.01)、糖尿病(x2=45.277,P<0.01)、同侧泌尿外科手术史(x2=22.518,P<0.01)、肾积水程度(x2=11.344,P=0.01)、结石部位(x2=8.217,P=0.016)、鹿角形结石(x2=28.407,P<0.01)、结石大小(Wilcoxon W=12288.50,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合并糖尿病(OR 24.845,95%CI 4.213-146.511)、既往同侧泌尿外科手术史(OR6.579,95%CI 1.321-32.769)、中至重度肾积水(OR 7.155,95%CI 1.693-30.234)、是鹿角形结石(OR 207.403,95%CI 2.485-17309.133)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上尿路结石发生脓肾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ogit(P)=3.213*糖尿病+1.884*同侧泌尿外科手术史+1.968*肾积水程度+5.335*鹿角形结石-5.323,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5%置信区间(CI)为(0.918-0.982),灵敏度95.8%,特异度83.4%。结论:糖尿病、同侧泌尿手术史、肾积水程度、鹿角形结石为影响上尿路结石患者是否发生脓肾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段、结石部位、结石尺寸也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及对预防结石性脓肾的发生及早期的治疗处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时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肾盂输尿管的损伤、在发现肾积水程度达中度及以上时,早期施行肾盂减压及解除梗阻和早期治疗鹿角形结石对预防结石患者发生脓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柯宇[6](2020)在《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腔内钬激光碎石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后并发输尿管狭窄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上预防或减少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9月2017年9月由同一专科医师完成的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URHL)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with holmium laser,PCNL)的临床相关指标。排除术前及术中发现已存在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共收集病例123例。其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组(URHL)106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组(PCNL)17例。采用泌尿系彩超、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体层摄影)等影像学技术术后常规随访观察12个月,监测术后肾积水的情况。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定义为:随访过程中肾积水进行性增加,并最终通过输尿管镜检查诊断为术区输尿管狭窄或闭锁。采用统计学方法找出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有关的因素即危险因子。将之与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患者的相应病例特征进行对照,分析腔内钬激光碎石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深层次因素。在进一步论证分析中,我们随机监测统计了近一年内,15例接受腔内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中与温度变化相关的数据,其中URHL 13例,PCNL 2例,记录分析实际手术过程中两种腔内钬激光碎石术对患者输尿管温度的影响情况,探讨温度因素与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形成的相关性。结果:URHL组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6例,狭窄率(5.7%,6/106),PCNL组术后未发生输尿管狭窄,狭窄率(0%,0/17)。106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者术前术中均未发现输尿管狭窄,无输尿管穿孔病例。逻辑回归分析发现,结石的大小(P=0.022)、嵌顿位置(P=0.026)、手术时间(P=0.007)、耗水量(P=0.002)是URHL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结石部位与发生术后输尿管狭窄不相关(P>0.05)。两组病例的病例特征对照分析发现PCNL组患者均具备上述危险因素(P<0.01),术后却未发生输尿管狭窄,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钬激光碎石产生的热损伤可能与术后输尿管狭窄相关,临床实验监测数据证实,URHL手术过程中,最接近术区温度的出水口温度较回水温度平均升高9.5℃,高于灌注液10.3℃。低灌注,长时间击打碎石后,回水及出水口温度均会明显升高,20瓦钬激光在无灌流条件下持续碎石约60秒出水口温度可达35.7℃。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接受PCNL手术时,接近术区温度的回水温度平均仅高于灌注液1.6℃,相同功率的钬激光持续碎石约350秒回水温度仅25.1℃。结论:随结石位置升高、结石直径增大、手术时间延长及耗水量增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风险升高。由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中手术时间及耗水量与结石大小存在正相关性,所以该术式治疗结石的大小与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高度相关。尤其在对输尿管上段较大的结石进行治疗操作时,为避免结石向上移位退回肾脏,输尿管镜置入位置高、灌流循环低,治疗期间较容易出现术区局部高温,损伤输尿管粘膜导致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则没有上述局限,手术期间灌流率恒定,长时间钬激光击打也不会出现术区高温。所以,在治疗上段较大的结石时,手术空间狭小和循环水流不足,以及长时间的钬激光击打导致局部输尿管热损伤,可能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后狭窄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此类病例可选用经皮肾镜术式来降低或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武利兵[7](2019)在《肾结石解剖学病因三维数字化测量、虚拟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30个正常人和肾结石患者采集肾脏CT的扫描数据,通过图像分割和融合来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与肾结石病因的相关解剖结构数据,比较和分析正常人与肾结石患者之间这些数据的差异,以期为肾结石的病因提供基础数据参考。然后,在重建的肾结石患者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上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虚拟手术,比较虚拟手术与这些患者在实际手术的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深度和通道选择等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经术前虚拟手术规划和模拟的PCNL手术与未经PCNL虚拟手术规划模拟的常规PCNL手术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并发症和术后出血等指标方面的差异,从而为提高PCNL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肾结石患者和正常人各30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选取的是2017年12月到2019年2月在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对照组是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两组患者采集肾脏CT的扫描数据后,通过图像分割和融合来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与肾结石病因的相关解剖结构数据(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比较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之间这些数据的差异。根据三维数字化测量结果和重建的三维模型,对肾结石的患者采用PCNL仿真手术器械进行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深度、通道选择等的手术规划和设计,并通过虚拟仿真手术操作模拟来熟悉患者的肾内结构及其与毗邻脏器之间的关系,虚拟手术操作包括留置导管、建立通道、碎石过程和留置造瘘管等,虚拟手术后进行真实的PCNL手术;记录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时穿刺部位、穿刺通道、穿刺深度,来比较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符合度。此组经虚拟手术后行PCNL手术的肾结石患者,为A组。查询同期因肾结石在我院住院治疗未经虚拟手术的常规PCNL手术患者为B组。比较A、B两组患者在真实PCNL手术中的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的肾脏螺旋CT扫描是在空腹时进行,扫描体位为平卧位,扫描时期为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和肾盂排泄期共四个时相。将所获取的四个时相的CT图像数据导入三维图像处理和编辑软件(MIMICS16.0)来产生3D图像,并通过编辑、图像分割、三维重建来形成肾结石的三维图像模型。图像分割技术主要采用的是阈值分割法和区域生长法等,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均由软件进行自动处理,但为了使图像数据更为准确,贴近真实,还需要进行人工校对。三维图像的质量评估和控制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专业医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标准来判断重建的三维模型的有效性。虚拟仿真手术则是由3D Studio Max软件和FreeForm Modeling Plus(3D触觉式设计系统)来共同完成的。重建的三维模型可以被放大和缩小,还可以通过旋转来观察肾脏三维空间的位置和大小,透明化可以观察肾脏内部结构。研究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在统计软件SPSS20.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双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肾结石患者与正常人的肾在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方面的三维数字化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结石患者肾脏解剖学多参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结石患者的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等与肾结石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P>0.05)。3、共采集了30套肾结石患者四个时相的64层CT图像,建立了30例患者的肾结石三维模型,其中有效完整的模型共29例,有效性96.7%。重建的肾脏三维模型具有很好的可视性,肾脏轮廓及其与毗邻器官的关系清晰可见,模型评分较高,肾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和肾静脉主干及回流属支均清晰可见。透明化处理后,结石形态、数目、大小一目了然,集合系统的扩张程度也清晰可见。4、虚拟仿真手术穿刺部位16例选在肾上极,13例选在肾中极;26例通道位置选在11肋间,3例通道位置选在12肋下,平均穿刺深度为(6.51±0.94)厘米。5、虚拟仿真手术有16例穿刺入路选择在上盏,13例选在中盏;26例穿刺点选在第11肋间,3例选在第12肋下;29例通道选择均为单通道;而实际手术中17例选在上盏,12例选在中盏;26例穿刺点选在第11肋间,3例选在第12肋下;28例通道选择为单通道,1例为双通道。虚拟仿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通道符合度分别为96.6%(28/29)、100%(29/29)和96.6%(28/29),且虚拟仿真手术中平均穿刺深度为(6.51±0.94)厘米,实际手术中的平均穿刺深度为(7.05±0.83)厘米,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的穿刺路径、穿刺点、穿刺通道和穿刺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虚拟仿真手术方案设计与模拟的PCNL手术组(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13±25.69)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4.30±5.27)天,平均出血量为(40.67±59.38)毫升,术后住院时间为(7.20±1.75)天,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而常规PCNL手术组(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3.95±60.1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6.54±6.13)天,平均出血量为(104.27±51.48)毫升,术后住院时间为(9.15±2.24)天,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两组的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肾结石患者的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等对肾结石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2、肾结石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具有较好的符合度,术前通过重建的肾结石三维模型进行虚拟手术设计规划和模拟,有助于减少PCNL手术的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邹松年[8](2018)在《利用超微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输尿管狭窄较为多发,属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患者就诊不及时以及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导致处理起来较为棘手。本文探讨超微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严重输尿管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超微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球囊扩张术治疗36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0例和16例,平均年龄45岁;患者曾经接受过不同泌尿系统手术,术后输尿管狭窄。其中输尿管镜取石术后18例,所占比例为50%;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12例,占比例为33.3%;输尿管缝合术后6例,所占比例为16.7%;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1例,所占比例为2.8%。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输尿管狭窄改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未见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2个月,评估治疗效果分别为治愈、好转或无效,分别20例、10例和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5.6%、27.8%和16.7%,有效率为83.3%。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微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球囊扩张术治疗严重输尿管狭窄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具有入院天数少、疗效显着等益处,推广价值较大。
周毅[9](2014)在《经皮顺行输尿管软镜在Bricker术后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皮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球囊扩张导管在Bricker术后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病的微创处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2010.10-2013.9期间邵逸夫医院收治了5例膀胱全切,Bricker回肠膀胱术后出现输尿管梗阻的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57-77岁,平均64岁,术后8~168个月(平均66个月)出现梗阻。单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其中1例合并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双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1例,伴双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右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完全梗阻(闭锁)1例。术前均在B超或CT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置入F8或F12造瘘管引流肾积水2周。通过B超、CT、KUB+IVP.顺行尿路造影检查明确梗阻部位、长度及伴发结石数量。术中用Peel-away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4或F16,通过扩张鞘置入输尿管软镜,输尿管软镜沿输尿管下行至回肠-输尿管吻合处,在梗阻远端用膀胱软镜或输尿管硬镜直视观察下采用顺行结合逆行方式行腔内钬激光碎石,狭窄段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术后留置F6D-J管于8周后拔除,并定期随访肾积水及结石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5min,术中失血5-20m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5d。5例患者均一期处理吻合口狭窄或闭锁并留置D-J管,伴发结石者同时处理结石,随访3-18月(平均9月),所有病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无结石复发,3例术后无肾积水,1例遗留轻度肾积水,1例拔除D-J管4月后肾积水进行性加重,考虑吻合口狭窄复发予膀胱软镜下逆行留置D-J管并予每3月更换D-J管后肾积水明显消退。结论:经皮肾穿刺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及球囊扩张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段吻合口梗阻安全,有效,短期效果确切,可减少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可望替代开放手术或长期肾造瘘,为该病的微创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刘滴[10](2013)在《新时期临床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分析(附51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新时期临床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以提高肾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肾结核患者51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0例。左肾结核21例,右肾结核26例,双肾结核4例。肾结核伴同侧输尿管结核31例,伴肺结核10例,伴膀胱结核3例,伴腹腔结核2例,伴附睾结核1例。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方面分析总结了全部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肾结核以20-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其典型临床特征为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发生率分别为52.9%(27/51)、49.0%(25/51)、41.2%(21/51)。除此之外,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和脓尿,发生率分别为58.8%(30/51)、33.3%(17/51)和54.9%(28/51)。仅有3.9%(2/51)的患者表现为发热、盗汗等结核感染症状。合并肺结核比例占19.6%(10/51),不典型肾结核病例29例,占56.9%(29/51)。12例尿沉渣抗酸染色阳性,占23.5%(12/51)。B超检查、KUB+IVU检查、CT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0%(23/46)、24.4%(11/45)、67.0%(18/27)。49例术前诊断为肾结核,占96.1%(49/51),误诊为肾积水1例,肾萎缩1例。51例患者均接受肾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均证实为肾结核。术后均规律抗痨治疗6个月。术后获得随访25例至今,恢复良好,复查尿常规均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无不适主诉。影像学检查20例未见复发。结论:1.肾结核发病高峰年龄为20-50岁,有后移趋势。2.不典型肾结核病例增多。3.B超诊断肾结核阳性率低,缺乏特异性;IVU仅对早期肾结核有特异性表现;CT对肾结核病变敏感,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肾结核的“金标准”。4.凡怀疑肾结核患者,均应常规行尿常规检查、尿涂片找抗酸杆菌和肾脏CT检查,综合分析。
二、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对比两种输尿管支架在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恶性输尿管梗阻的临床表现 |
2.输尿管梗阻的影像学特点 |
3.输尿管梗阻的病理生理 |
4.MUO的治疗方法 |
4.1 输尿管支架管治疗MUO |
4.2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 |
4.3 经皮肾盂膀胱分流术 |
4.4 其他外科术式 |
文献回顾 |
1.单根留置聚合物输尿管支架 |
2.并联输尿管支架(Tandem or twin ureteral stents,TUS) |
3.Resonance?金属支架(Cook,Ireland) |
4.金属网状支架(Metal-mesh ureteral stents,MMS) |
5.热膨胀金属支架Memokath051 |
6.输尿管支架失效的影响因素 |
7.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与随访 |
1.研究对象与分组 |
2.材料 |
3.手术方式 |
3.1 截石位逆行置管 |
3.2 斜仰卧结石位双镜联合置管(图10) |
4.随访 |
5.统计与分析 |
6.结果 |
6.1 置管相关因素对比 |
6.2 手术效果对比 |
6.3 QOL评分 |
6.4 USSQ结果 |
6.5 并发症 |
7.讨论 |
7.1 支架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
7.2 .置管方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非泌尿系恶性肿瘤压迫输尿管及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肾积水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讨论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3)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系列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应用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器械、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用输尿管镜急诊处理梗阻性肾衰(附24例报告)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23例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内镜治疗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
a) 资料和方法 |
b) 结果 |
c) 讨论 |
d) 结论 |
e)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迷你肾镜下联用超声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1.6 附图 |
综述(一) 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进展 |
综述(二)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
英文缩略词表 |
成果 |
1.1 已发表论文 |
1.2 课题检索查新报告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
(4)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观测指标 |
2.2 分组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4.1 |
4.2 疾病治疗的认识和争论 |
4.3 本研究的局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石梗阻性脓肾的诊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输尿管狭窄的成因及诊治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肾结石解剖学病因三维数字化测量、虚拟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利用超微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伦理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输尿管狭窄诊疗方案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经皮顺行输尿管软镜在Bricker术后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部分病例影像学资料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新时期临床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分析(附5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比两种输尿管支架在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D]. 李帛.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2]非泌尿系恶性肿瘤压迫输尿管及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肾积水的诊治分析[D]. 陈砼. 山东大学, 2014(11)
- [3]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系列临床研究[D]. 辛军.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 [4]经皮肾穿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治的临床意义(附16例报告)[J]. 潘峰,张洪泉,姜韬,张岩,李跃东,胡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12)
- [5]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的危险因素分析[D]. 陈龙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D]. 陈柯宇.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7]肾结石解剖学病因三维数字化测量、虚拟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D]. 武利兵.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8]利用超微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观察[D]. 邹松年.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 [9]经皮顺行输尿管软镜在Bricker术后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D]. 周毅. 浙江大学, 2014(05)
- [10]新时期临床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分析(附51例报告)[D]. 刘滴. 遵义医学院,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