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领风骚——未来窗屡获殊荣(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生,李映霞,吕玫萱,陈琪[1](2021)在《康平纳公司:为传统纺织业注入活力的“小巨人”》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高能耗、污染重的传统印染行业的粗放型发展之路已难以为继。为此,康平纳公司试图将机械行业的先进技术引入纺织工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建立智能共享工厂,以解决我国纺织工业燃眉之急。历经十余年产学研合作与探索,康平纳公司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成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型的一个典型。
董家鸿[2](2020)在《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文中认为新城王氏作为明清两朝着名的文化、科举和官僚世家,不仅在文学领域成就斐然,在书法鉴藏、书法创作、碑帖刊刻等方面也卓有建树。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侧重研究新城王氏的文学贡献,却忽视了其书法贡献。当前的书法史研究者,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少数精英书家,而不太关注众多的普通书家和擅书者,对他们书法活动的意义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本文旨在补充这方面的不足,探索明末清初江南书法影响力减弱以后,书法地域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拓展对新城王氏家族书法与文化的研究;抢救式发掘一批被长期忽视的王氏书家及其作品;研究新城王氏家族的书法活动,吸取其书法文化的精华,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优秀文化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文字资料和书法作品图片互证的方法,研究新城王氏书法的风格、源流与影响;结合明清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和书法史,分析新城王氏书学思想与书法风格之间的关系;用宏观的方法叙述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思潮,用微观的方法考察新城王氏书法活动的详情,在微观考察的基础上对新城王氏家族书法予以艺术性观照与学术性认知;注重书法与历史、文学、金石学、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利用文献学、艺术学等知识,将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等多种方法贯串其间。本文力求反映明清书法生存的常态,把书法史变成群众的书法史,而非精英的书法史。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及其文化承传。明清时期,山东地区涌现出众多的文化世家,其中最着名的是新城王氏。这个家族兴盛于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新城王氏有相对稳定的家学传统,在文学、经史、书画、篆刻等方面都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第二章考察新城王氏与明清文人的书法之交。新城王氏与众多的书家及擅长书法的诗人、学者有广泛的交游,如王象乾、王象晋与邢侗、董其昌交往密切,王士禛与冒襄、孙枝蔚、张贞、玄烨、孔尚任、陈奕禧、林佶等往来频繁,这些书法交游活动是明清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结合新城王氏的着述探讨其书学思想。王象乾、王象晋、王与玟、王士禛等视书法为干禄的必备工具和修养身心的重要媒介。他们恪守传统的儒家思想,崇尚魏晋精神,其书学观念既受明末复古文艺思想的影响,又能兼收并蓄。第四章探析新城王氏书法的艺术风格、渊源及传承。新城王氏重视书法教育,楷、行、草三体是王氏子弟学习的重点和最擅长的书体。在书法实践中,新城王氏坚持取法乎上的原则,以晋唐为宗,兼及宋代书法,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李邕、怀素、黄庭坚等都是他们追摹的名家。王之垣的楷书遒丽劲健;王象春、王象咸的草书狂放自适、气势磅礴。清初,新城王氏多延续晚明书风,除小楷以外,基本不受流行书风的影响。王士禛的行书是典型的唐法晋韵,与他的“神韵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五章研究新城王氏的书法鉴藏与碑帖刊刻活动。新城王氏喜好赏玩、收藏名家法帖、墨迹,并将许多重要的藏品刻于石上。王象乾、王象晋等主持刊刻的《忠勤堂碑版集古法书》和其它碑帖,保存了一批珍贵的书法和文史资料。第六章探究新城王氏的金石活动及其学术意义。明末清初金石学复兴,新城王氏也积极参与其中。王象乾、王象晋、王与玟等以搜访、鉴藏金石为乐,王士禄、王士禛还进行了金石着录与研究,他们的金石活动开清代考据风气之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作为文学世家,新城王氏没有培养出一流的书家。他们的书法以继承为主,创新能力稍显不足。但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普通书家和擅书者,构成了孕育优秀书家的必备基础。新城王氏频繁的书法活动,是明清时期文人书法持续深入发展的表现。在他们的书法创作中,诗书画印结合得更加紧密。新城王氏的交游和书法、金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文人的生活情趣、书法观念和学术追求,以及世家大族文化生活与书法的关系,从中可见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秦晋文化的进一步交汇与融合。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文人笔下的书法不仅走向了市场,而且涌现出许多勇于创新的职业书家。当时,书法艺术在齐鲁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和经济环境的制约,新城王氏家族的书家和擅书者们,仍然仅仅把书法当作干禄的工具和修养身心的媒介,而很少将其视为凝聚着劳动价值的商品。从整体上看,明清时期山东的文化世家没有形成更强烈的书法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书法向纵深的发展。
翁宜汐[3](2019)在《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是近代漆器艺术在福建地区(现辖区)发展、兴衰、始末的考溯。传统漆艺始终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轨辙同向而行。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艺术,精工良匠迭出,达到封建历史的一个巅峰。然而乾嘉以降,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漆器艺术渐趋勃兴,从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漆艺术重镇。近代“建漆”是以福州、闽南为中心,辐射省内各地区,与当地原生手工艺相适而生,有序融合形成地域性漆艺术的智性形式,为近代小农经济的补充和乡俗文化的部分。它深层次融入社会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凝聚成福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对于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历史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与肇始于明末清初平民阶层开始思想躁动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近代,“全球化浪潮”由东南沿海逐步“登陆”,福建是中西之辩互为楔入的前线。商贸业振兴,在闽庶民、士绅固有的传统观念、文化、习惯出现裂变,转变为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以艺术文化的角度,近代福建漆艺是对传统漆艺保留、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精神与物质相生的造物美学。为众人所共识,恢复、中兴、完善脱胎漆器制法是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巍巍高峰的奠基者,行业日趋壮大。相对之前八千余年漆艺的时代进程,近代福建漆艺器物则呈现类型激增、品类多元的集中期。多样化内外贸易需求是近代福建髹漆品类、技艺、审美相继发展的主要促因。工匠对前人技艺温古知新,不载造法,锐意进取;工艺整体上较前世更加高效,色泽更加妍丽,材质、技巧、图式推陈出新,为漆绘画与装饰萌芽抽生创造可能。后因时局动荡,商贸活动基本停滞,葆有生产资料的漆坊自行生产民用漆器维持生计,技艺高超匠人局囿于资金转而从事漆绘画,以致福建漆艺至今描绘出“艺”与“器”泾渭分明,二者各行其道的艺术图景。从社会文化语境上,明末清初多位帝王好“倭漆”,上行下效,“仿洋漆”顿时成为工匠制作的热门;与日本漆器往来港口多在福建,工匠、商旅、士官云集于此,形成漆器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近代,福州是福建漆器艺术的中心,沈氏家族六世子孙同守漆业,于此起到中坚作用,带动福州漆器行业走向蓬勃;闽南诸地风俗与福州略有参差,漆线雕发源于同安县马巷镇,蔡氏家族作为各中翘楚引领发展;隐匿于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工艺是乡间漆与原生(竹编)手工艺结合的范本,前期满足周遭村民需求,壮大后内外销势起。近代福建漆艺涉及领域远超单纯艺术形式的范畴,它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各国,吸引场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各社会层面人士广泛参与,共同编织和书写近代福建漆艺行动者的交互网络与社会叙事。文本从“物质-社会”双重维度下,重构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情况与场域生态,辨析其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形变”,才能更清晰的观测传统工艺与社会发展的互哺关系,从而对现今传统工艺美术复兴有所毗益。
夏存玲[4](2017)在《公司上市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IPO成功上市。上市公司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在发展壮大和上市的成功后,能稍稍摆脱疲于竞争,生产至上的困境。此时,随着资金和平台的提升,竞争圈子的扩大,企业的运营模式、组织结构、文化重塑等都需要应时转变,以适应企业新的发展。这时候,它们亟需做好上市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适应和促进公司上市后的发展,也有能力有资源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可以不夸张地说,做好上市后的企业文化重建工作,对推动企业上市后转型升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公司企业文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总结,结合对目标公司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对目标公司内部文献的大量查阅、跟企业员工深度访谈,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诊断,同时跟进公司上市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总结出公司上市后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共性问题和成功实践,并提炼出一些启示,供类似企业借鉴参考。希望能对国内企业在上市转型期能快速找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提炼出跟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企业文化理念,打造出跟企业战略更匹配的企业文化,进而发展企业生产力,推动企业战略顺利实现。
卢磊[5](2017)在《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医药走向世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世界上新的全球性、地区性卫生问题的增多,随着中国本届领导人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屠呦呦的获奖,中医药走向世界将迎来一个高潮。作为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软实力,在新时期,中医药的走向世界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用公共外交的视角对中医药走向世界进行研究实为必要。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建国前、建国初、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中医药与政治和外交联系的紧密程度有所不同,但都对当时时代提出的要求做出了回应,对当时的政治和传统外交发挥了作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历史告诉人们: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力量之源是中医药的技术效果,它的传播主体在民间,同时,政治和外交对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利用中医药走向世界,应当处理好回应时代要求与服务政治外交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回应时代要求为根本追求,努力提高国内应用中医药的技术水平,同时不失时机地、充分地利用一切机会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发挥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外交价值。
齐钢[6](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认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龙发明[7](2016)在《云南绝版木刻的装饰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绝版木刻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思潮解放的产物,属于有活力的新生代艺术,是艺术家个性完全得到解放的艺术。云南版画家在发掘传统样式、民族及风土特色的同时注重吸收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养分,为云南绝版木刻艺术的创作开拓了一条既民族又现代的艺术道路。它的民族性主要反映在本土民族风俗风情题材的表现上,而它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的突破与表现形式的创新上。民族题材与现代手法的结合使云南绝版木刻不仅呈现出独特的形式美与装饰意味,而且渐渐形成了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样式。基于此,强烈的装饰性意味既是云南绝版木刻作品中形式美的所在,也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云南版画艺术立足传统、立足现代的完美体现。纵观云南绝版木刻发展历程中的作品能够发现,云南绝版木刻在题材与表现手法上都具有明显的装饰性特征,且在不同表现风格中皆有所体现。因此,本文即是以装饰性特征作为一个研究点,试图探究云南绝版木刻艺术中的装饰性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着重分析装饰性在云南绝版木刻作品中体现。了解云南绝版木刻的装饰性特点不仅可以丰富云南版画的艺术史料,同时对后面的艺术创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光艳[8](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陈卫炉[9](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萧巨昇[10](2016)在《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成为当代艺术致力的目标,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也是艺术创作的终点,更是艺术发展的未来,这与水墨画一百多年来致力於革新的努力是完全相同的。百年来水墨画对革新的辩证,屡屡在水墨画坛掀起阵阵的波涛,而这股改革的力量如海啸般席卷两岸,不断的冲击﹑自省﹑生发成为改革的原动力,使水墨画的表现更为多元。民国以来学校体制的建立,早已成为水墨画改革的轴心,台湾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历经七十年的发展与变迁,使水墨画深耕於宝岛,成长茁壮,屹立不摇,遂成为大陆地区以外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宝地,同时也联系了两岸血浓於水的民族情感,在二十一世纪中显得格外地珍贵。就世界水墨画坛而言,台湾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传承与发展端赖於高校水墨画教育的体制运作,高校水墨画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师资、学生四大元素中,不断地改革演进,培养了许多的水墨画家,贡献卓着。然而近二十年来面对时代的变迁,人文情思﹑时尚美学的转换,台湾的水墨画教育有渐趋於衰微之势。本文以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为考察对象,企图透过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台湾高校水墨画教育的课程发展研究、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之研究等,从学校体制的运作与发展中,探求水墨画改革方向的可能性。并从台湾水墨画渐趋於冷门的现象中,藉由学校体制的因应之道,探寻水墨画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希望藉由本文的研究,以确立台湾水墨画坛在整部中国水墨画史中应有的地位。
二、独领风骚——未来窗屡获殊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领风骚——未来窗屡获殊荣(论文提纲范文)
(1)康平纳公司:为传统纺织业注入活力的“小巨人”(论文提纲范文)
探索——康平纳的创新之路 |
智能工厂,开辟纺织业新时代 |
产学研,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共享工厂,形成利益共同体 |
发展——创新升级何处觅“支点” |
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
(2)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及其文化承传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的振兴 |
第二节 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 |
第三节 新城王氏家族的文化承传 |
一、文学 |
二、经史 |
三、书法 |
四、绘画 |
五、篆刻 |
第二章 新城王氏与明清文人的书法之交 |
第一节 王象乾与邢侗的交游 |
第二节 新城王氏与董其昌的交游 |
第三节 王士禛的书法交游 |
一、扬州时期的书法交游 |
二、北京时期的书法交游 |
第三章 新城王氏的书论与书学思想 |
第一节 王象晋的书学思想 |
一、以书法修身 |
二、重视文字规范 |
第二节 王与玟的书学思想 |
第三节 王士禛的书学思想及书学着述 |
一、视书法为文人余事 |
二、王士禛和他的代笔人 |
三、重视人品与学养 |
四、崇尚魏晋精神与兼收并蓄 |
五、王士禛《书则》中的学书观 |
六、王士禛的《草书字汇》 |
第四章 新城王氏的书法艺术 |
第一节 秀劲典雅的王之垣书法 |
一、楷书 |
二、行书、草书 |
第二节 出入晋唐的王象乾、王象春小楷 |
第三节 规模李邕的王象晋、王与玟行书 |
第四节 纵逸浪漫的王象春、王象咸狂草 |
第五节 隶、楷兼善的王士禄 |
第六节 独具“神韵”的王士禛书法 |
一、题壁书法 |
二、篆书 |
三、楷书 |
四、行书 |
第五章 新城王氏的书法鉴藏与碑帖刊刻 |
第一节 书法鉴藏 |
一、明末新城王氏的书法赏鉴与收藏 |
二、王士禛的书法赏鉴与收藏 |
第二节 碑帖刊刻 |
一、《忠勤堂碑版集古法书》的刊刻 |
二、其他碑帖的刊刻 |
三、牌坊书法 |
四、新城王氏与江南刻工 |
第六章 新城王氏的金石活动 |
第一节 新城王氏的金石收藏 |
第二节 王士禄的金石研究 |
第三节 王士禛的金石活动 |
一、金石搜访与着录 |
二、金石鉴赏 |
三、收藏、阅读金石着作 |
四、金石研究 |
结语 |
附录一: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主要房支世系表 |
附录二: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擅书者及其书法作品简表 |
附录三: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书法活动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话题语境与研究现状 |
二、论证方法与书写逻辑 |
三、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
四、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
五、八闽坊间早期近代化 |
上篇 文质:物质文化 |
第一章 源流:溯源赓续 |
第一节 “源”与“流” |
第二节 关于近代福建漆艺 |
第二章 技艺:文质相兼 |
第一节 质法:胎骨工艺的鼎格 |
一、胎骨精进 |
二、名实考辩 |
第二节 文法:髹饰技法的迭新 |
一、始于师古 |
二、变在观念 |
第三节 造法:温古知新的规律 |
一、巧法造化 |
二、质则人身 |
三、文象阴阳 |
第三章 器物:物史相鉴 |
第一节 品类:与史同行的抽新 |
一、信仰塑像 |
二、茶食雅集 |
三、图饰装饰 |
四、来样定制 |
五、长物庞杂 |
第二节 纹饰:图案变迁的叙事 |
一、引譬连类 |
二、铺锦列绣 |
三、随物赋形 |
四、洋画图式 |
五、庶民僭越 |
第三节 制物:器的转译与演化 |
一、瓷器复制 |
二、照明变革 |
上篇小结: 艺器分离 |
下篇 乾坤: 社会状况 |
第四章 缘起:西学东渐 |
第一节 内化:倭制漆器 |
第二节 涵化:仿洋漆器 |
第五章 地理:城市乡镇 |
第一节 福州:绅商与城市行业结构 |
第二节 闽南:山村与港口的产销连线 |
第六章 伦理:利益博弈 |
第一节 线索:活动脉络 |
第二节 秩序:官方与民间 |
第七章 事件:争端始末 |
第一节 组织:同业公会 |
第二节 失衡:纠纷经过 |
第三节 互哺:城市与场域 |
下篇小结: 共同体价值与思考 |
结语 |
一、恢复发展 |
二、回答问题 |
三、启示思考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公司上市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定义 |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结构 |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作用 |
第四节 企业文化的建设 |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含义 |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
第三章 A公司简介及企业文化现状 |
第一节 A公司概况 |
一、明确定位,迅速发展 |
二、专注主业、行业领跑 |
三、抓住机遇、拓展市场 |
第二节 上市对企业的影响 |
第三节 企业文化重塑的时机 |
第四节 A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
一、A公司上市前企业文化建设 |
二、A公司上市初期企业文化建设 |
第五节 重塑前A公司企业文化的状况 |
一、阶段同步性问题 |
二、现有企业文化未成体系 |
三、部分领导的负面示范作用 |
四、企业文化缺乏自身特色 |
五、执行部门能力的局限性 |
第四章 A公司的企业文化重塑建设思路 |
第一节 A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预期目标 |
第二节 A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
第五章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总结 |
第一节 A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推进与实施 |
一、企业文化盘点(调研诊断) |
二、企业文化设计(理念提炼) |
三、企业文化实施(落地实施) |
第二节 A公司上市后企业文化建设成绩 |
一、企业文化手册大纲编纂成册 |
二、企业文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
三、团建工作成绩斐然 |
四、具有A公司特色的企业风俗的形成 |
第六章 A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
一、领导重视监督 |
二、科学规划落实 |
三、背靠传统文化 |
四、坚持以人为本 |
附录1 A公司理念2004年版 |
附录2 A公司企业文化2007年版 |
附录3 A公司企业文化2013年版本 |
附录4 A公司企业文化2016年版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医药走向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一、公共外交视角 |
二、中医药走向世界 |
第二章 公共外交视角下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历史 |
一、建国前的中医药走向世界 |
二、建国初期的中医药走向世界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医药走向世界 |
第三章 公共外交视角下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经验教训 |
一、公共外交视角下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经验 |
二、公共外交视角下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教训 |
第四章 公共外交视角下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展望建议 |
一、新时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展望 |
二、公共外交视角下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
一、身体的呈现 |
二、规训与反叛 |
三、出走与闯入 |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一、台语VS国语 |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
二、家国的崩解 |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
(7)云南绝版木刻的装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云南绝版木刻的装饰性概述 |
第一节 云南绝版木刻概述 |
第二节 云南绝版木刻装饰性的特征 |
第二章 云南绝版木刻装饰性特点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多元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原始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启发 |
第三节 色彩表现的地域性特点 |
第四节 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影响 |
第五节 艺术家的个性表现 |
第三章 装饰性在云南绝版木刻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云南绝版木刻表现题材的装饰性 |
一、多元化民族风情题材的表现 |
二、装饰性民族服饰与图案的刻画 |
三、独特的地域自然风貌的描绘 |
第二节 云南绝版木刻表现手法的装饰性 |
一、饱满充实的构图 |
二、造型的夸张与变形 |
三、色彩的平面化处理 |
四、刀法表现的多样性变化 |
第三节 云南绝版木刻不同表现风格中装饰性的体现 |
一、浪漫主义表现风格中装饰性的体现 |
二、唯美主义表现风格中装饰性的体现 |
三、神秘主义表现风格中装饰性的体现 |
第四章 装饰性对绝版木刻创作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丰富了绝版木刻创作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提升了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
5.1 忆苦思甜 |
5.2 劳动光荣 |
5.3 技术革新 |
5.4 接班 |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
6.1 老工人 |
6.2 新女工 |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
7.1 “车间文学”模式 |
7.2 新闻化模式 |
7.3 正剧化模式 |
7.4 二元对立模式 |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限制 |
一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1 梳理当代台湾水墨画与台湾人文背景发展的因果关系 |
2 探寻台湾水墨画发展之趋势 |
二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之限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二 本文关於水墨画概念之释义 |
1 中国画、国画与水墨画 |
2 日本画 |
3 胶彩画、东洋画与国画第二部 |
4 汉画 |
5 台湾的「国画」名词转换与「水墨画」的形成 |
第一章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与省思 |
一 民国初年的高等院校学校水墨画教育与台湾之关系 |
二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建立 |
三 正统国画之争与文化冲突 |
四 师范教育体系的专业水墨画课程建置 |
五 高等院校专业美术教育时代的来临 |
六 美术馆的时代与各县市文化中心的成立 |
七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黄金年代 |
八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衰退期 |
九 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整合与转型 |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与现状 |
一 师院系统的现况 |
二 艺术学校与其他美术科系的现况 |
第三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理念 |
一 全人教育与高等校院美术教学之关系 |
二 民主思潮对高等美术教育之影响 |
第二章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之教学目标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
一 以培养书画创作人才为方向-精益求精的专业教学 |
二 以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方向-专才与通才的权衡得失 |
三 以培养美术师资为方向-通才教育下的水墨画教育状况 |
四 以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方向-其他艺术专才的水墨画自处之道 |
五 以培养应用艺术人才为方向-水墨认知课程的点缀作用 |
第二节 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研究 |
一 「课程」之理论依据与高等校院专业美术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
二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
三 以艺术创作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
四 以美术专业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发展 |
第三节 两岸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教学的交流发展现况 |
一 两岸水墨画交流的几种模式 |
二 两岸学术交流的价值 |
第三章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 |
第一节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师资结构 |
一 教师本身的条件:学术专业、教育专业、人文素养 |
二 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师资结构的形成 |
三 台湾水墨画师资养成的几种渠道观察与研究 |
四 其他师资对水墨画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与画风类型研究 |
一 师资与学院风格塑造的面向 |
1 延续明清以来的传统风格 |
2 运用水墨画传统表现时代现象的折衷风格 |
3 倾向西方艺术美学思维之画风 |
二 学院风格与水墨画坛之关系 |
第四章 台湾地区近年来高等专业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 |
第一节 教学成果中的学术与创作成果 |
一 关於水墨画的学术研究 |
二 出版学术专业刊物 |
第二节 美展与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 |
一 台湾地区水墨画类之美展现状 |
1 以传统与创新为取向 |
2 以当代与前卫为取向 |
二 以前卫或当代为主要诉求的美展对水墨画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学院风格中的逸格画风与台湾水墨画坛 |
一 台湾另类水墨画风格素描 |
二 「学所学与自用我法」学院教育体制下的另类风格 |
1 既古典又饶富新意,具有装饰的个人独特美感的水墨画家潘信华 |
2 笔墨线条的组合,几何绝对的构成,水墨画家罗睿琳 |
3 後现代的置入与古典东方美学的当代阐述-游雯迪 |
4 粗放豪迈的大写意风格-栾兴美 |
三 「逸格」与创作 |
结论: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价值与未来 |
一 学术性之教学/教学与研究 |
二 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知识与道德 |
三 创造性之文化生活/专精与博通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记事年表 |
附件2 :台湾高等校院美术科系历史沿革表 |
附件3 :师资培育法 |
附件4 :第 1-39 届台湾省展国画评审委员表 |
附件5 :台湾高等美术校院教学目标与能力指标总表 |
附件6 :2012-2013 年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大事记 |
附件7 :文化建设基金管理委员会 1989-2002 年延聘驻校艺术家一览表 |
附件8 :大观书画 1-351目录 |
表格检索 |
图表检索 |
图版检索 |
谢志 |
四、独领风骚——未来窗屡获殊荣(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平纳公司:为传统纺织业注入活力的“小巨人”[J]. 王洪生,李映霞,吕玫萱,陈琪. 清华管理评论, 2021(12)
- [2]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D]. 董家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3]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D]. 翁宜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公司上市后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夏存玲. 厦门大学, 2017(07)
- [5]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医药走向世界研究[D]. 卢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6]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7]云南绝版木刻的装饰性研究[D]. 龙发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D]. 萧巨昇.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