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曦娇[1](2021)在《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对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不当,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空间管控失效。而生态健康评价是识别空间问题,进而实现有效空间管控的关键所在。如何从景观尺度进行具有空间管控导向的生态健康评价,使得健康评价兼具空间属性与生态内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PSR理论模型,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景观格局指数法、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等基本方法,通过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体系,并基于此进行长安区段实证研究及空间管控策略提出,以期实现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协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含4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及分析框架的提出。概述景观健康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厘清景观健康的内涵,梳理相关理论,并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Fragstats软件中的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从景观整体水平及类型水平两个尺度分析长安区段1990-2020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对演变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出景观健康评价关键指标;(3)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结果,结合秦岭北麓区域特征,运用指标体系法基于PSR模型构建适应于秦岭北麓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8个项目层的17项具体指标;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4)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实证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对其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景观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对景观健康变化进行定量、定位分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诊断区域现存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4点:(1)提出了景观格局演变分析与景观健康评价的衔接关系;(2)构建了基于PSR理论模型的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3)评价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景观健康变化状况;(4)指认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生态问题并提出空间管控策略。
徐赛萍[2](2021)在《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表能量通量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地表温度数据是众多环境研究的基础数据。然而,现有地表温度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导致热混合效应,限制了地表温度数据的应用。以往的研究表明,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开展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针对现有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并未同时考虑地表温度及其影响因子(比如土地覆盖类型、土壤湿度和地形等)之间的非线性和空间非平稳性特征而导致降尺度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问题,探讨基于多因子地理加权机器学习(multi-facto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achine learning,MFGWML)算法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论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对MFGWML模型方法及其对高分影像的适用性和应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客观的模型最优特征组合选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特征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以及特征间的相关性,对多维特征变量进行初步筛选,并结合各个基模型提供的变量重要性结果来确定各个基模型的最优特征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特征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输入模型的变量个数,从而降低了模型复杂度,减少了模型的运行时间及内存消耗,同时避免了模型过拟合。(2)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因子地理加权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以Landsat 8影像和Sentinel-2A影像作为试验数据,以获取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10 m)的地表温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六种降尺度精度验证方案中,与常用的经典单因子算法即热图像锐化算法(the thermal image sharpening,Ts HARP)相比,MFGWML模型的RMSE值降低约55.452%~58.949%;与经典双因子模型即高分辨率城区热锐化算法(the high-resolution urban thermal sharpener,HUTS)相比,MFGWML模型的RMSE值降低约43.782%~50.389%。论文所提出的多因子地理加权机器学习模型(MFGWML)结合了多元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和地理加权模型的优点,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地表温度的局部空间异质性,生成更高精度、更可靠和更稳健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结果。(3)开展了MFGWML模型对高分影像的适用性研究。以国产高分卫星影像(包括GF-1 WFV2影像、GF-6 PMS影像和GF-2 PMS影像)作为测试数据,评估了MFGWML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对高分影像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GF-1 WFV2影像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实验中,与多因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ulti-facto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FGWR)模型和Ts HARP模型结果相比,MFGWML模型的RMSE值分别降低了12.889%和74.211%。在GF-6 PMS影像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实验中,与MFGWR模型和Ts HARP模型结果相比,MFGWML模型的RMSE值分别降低了46.571%和66.123%。在GF-2 PMS影像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实验中,与MFGWR模型和Ts HARP模型结果相比,MFGWML模型的RMSE值分别降低了3.768%和26.386%。此外,GF-1 WFV2影像、GF-6 PMS影像和GF-2 PMS影像的MFGWML模型降尺度结果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其RMSE值分别为0.980 K、0.561 K和0.664 K,表明MFGWML模型对高分影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开展了空间降尺度地表温度数据的应用研究。首先,提出一种集成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实现了基于Sentinel-2A影像的土地利用高精度分类;其次,在基于Sentinel-2A影像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结果(即10 m LST数据)的支持下,结合遥感生态指数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植被占比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不透水面占比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提高植被覆盖度或减少不透水面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此外,论文对比分析了空间降尺度前后地表温度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热岛效应评价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空间降尺度10 m LST的RSEI影像和地表热场信息比基于重采样的10 m LST的RSEI影像和地表热场信息更为精细,说明空间降尺度地表温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王一旭[3](2021)在《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是实施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流域特征变量的水质预测模型,并对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多区耦合划分了水环境控制单元,对各控制单元开展差异化管控。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为推动水环境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流域特征-水质预测模型,其中CODMn、TP、TN预测模型的确定性系数R2分别可达0.78、0.65和0.44。模型预测结果得到2015~2017年间全流域CODMn浓度范围为1.39~6.40 mg/L,TP浓度范围为0.02~0.23 mg/L,TN浓度范围为1.43~4.27 mg/L。从空间分布看,流域西部的水质显着优于流域东部,但不同污染物高浓度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采用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SHAP)方法对水质影响因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CODMn和TP受农业面源和生活源的共同影响;TN主要受农业面源的影响。集约化农业是造成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多特征综合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人口密度中等的城乡结合部比人口密集的城市核心区具有更强的水质恶化倾向。(2)采用自组织映射人工神经网络与K-means耦合算法对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水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开展多区耦合,最终将太湖流域浙江片区划分为104个水环境控制单元。综合评价控制单元的生态功能重要性、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质驱动特征,对控制单元进行了递进式分类,将水环境控制单元识别为优先保护型控制单元22个,整治提升型控制单元26个,预防改善型控制单元15个,保护维持型控制单元41个,并对各类控制单元提出了差异化管控对策。(3)面向流域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Python语言及其WEB框架与函数库,开发了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系统设置了多维度流域信息查询、交互式水质分析、可视化水环境控制分类管控等功能,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模型工具,实现了流域管理关键信息的交互式可视化查询及对建模工作的简化。
魏姿芃[4](2021)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过去40年间城乡要素快速流动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乡村受到城市发展要素的极大冲击,乡村问题愈演愈烈。为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涉农战略措施。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有效缓解乡村问题,提升乡村经济水平,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加剧乡村土地空废化、环境污损化、特色消亡化等问题,持续的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影响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但现有研究极少涉及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协调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本文从景观格局演变的角度出发,以中南地区典型乡村——捞刀河畔乡村为对象,从中观视角出发探究近20年来,在国家涉农政策引导下,乡村大力发展时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建立了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及驱动力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景观格局影响程度的差异。以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地和未来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①分析框架的提出。结合现有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中观尺度及研究目的,建立乡村二级景观分类系统,构建景观动态变化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并结合景观指数法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的技术路线;②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从景观质心迁移、单一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转移矩阵、综合动态度、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景观水平指数变化等方面对2003、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景观格局变化过程进一步对2011、2013、2015、2017、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③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在驱动力分析模型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各驱动因子关系,寻找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探讨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驱动机制;④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以景观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因子作为切入点,结合乡村发展进程及研究期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将破碎化致因与乡村现存问题整体思考、联动分析,并给予建议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有:①提出一套针对乡村景观格局及驱动力研究的中观尺度研究框架;②建立主要驱动因子及乡村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平均气温因子、研究区总户数、研究区总人口数以及水库坑塘、农村居民点、耕地景观斑块面积是影响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乡村社会发展、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产业革新和典型“乡村病”是影响研究区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③结合捞刀河畔乡村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旗帜,给予其景观格局视角下的相关建议与启示。
盛安然[5](2021)在《基于质谱的糖胺聚糖结构表征及其与蛋白互作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是一类异质性极高、结构十分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中。GAGs的糖链骨架主要由己糖醛酸或半乳糖与己糖胺连接的重复二糖单元组成。根据糖苷键连接形式、硫酸化程度以及硫酸化位置的不同,可以将GAGs分为肝素/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DS)、硫酸角质素和透明质酸四类。与其他GAGs相比,肝素和HS具有更多变的硫酸化位点和高的负电荷密度,并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使其成为GAGs家族中结构最复杂且重要的一类多糖。由于GAGs糖链的分子量大、结构组成复杂,对于糖链结构的表征十分困难。目前,大多数分析方法都集中在对多糖整体的组成单元或寡糖片段的分析上,对于较高分子量的糖链由于色谱分离的分辨率较低难以被具体表征,而GAGs与其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通常需要一定的糖链长度。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标是开发适用于较大GAGs糖链的结构表征方法,为直接阐明这些具有更重要生物意义的相对较大的糖链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工具。GAGs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信号转导、识别、迁移和粘附等。在人体内,GAGs还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肿瘤、炎症和传染性疾病。并且,GAGs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凝、抗肿瘤转移和控制血管生成等。除了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外,GAGs也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了数十年。此外,用于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新型的GAGs药物也在持续不断的开发中。GAGs具有上述重要功能主要依赖于其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各自结构中的特征序列特异性识别实现的。例如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是通过糖链中的一个特定的含有3-O-S的核心五糖序列与抗凝血酶III特异性结合实现的。因此,阐明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中的关键序列和分子机制对于寻找特定靶向GAGs-蛋白相互作用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以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发一套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策略。我们选择以肝素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y)作为模式研究对象,从糖链长度和序列等方面阐明肝素与IFN-γ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更多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与MS联用的糖链分析方法PAGE是表征GAGs结构和性质的强大工具之一,相比于液相色谱方法具有更广泛的糖链分子量分布适用范围,但由于未能提供糖链结构信息,PAGE的应用十分受限。为此,我们将蛋白胶内酶解的策略应用到GAGs的分析中,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可以脱水收缩及吸水溶胀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新的GAGs提取方法,将PAGE与具有超高灵敏度的LC-MS/MS结合进行GAGs糖链的表征。通过该方法我们对肝素糖链进行了全面的结构分析。从电泳银染结果看,肝素在PAGE中的分布是连续的,且条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将肝素条带等分成20段,分别进行胶内酶解和LC-MS/MS分析。在其中的12段凝胶中检测到了 8种来源于骨架结构的二糖和3种来源于非还原端(Non-reducingend,NRE)的饱和二糖。根据饱和二糖与骨架二糖的分子量和比例,计算得到糖链的分子量。在PAGE中,肝素糖链的分子量范围为3.9 kDa至46.8 kDa,平均分子量为14.4 kDa,且糖链的迁移距离与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关系。在不同的凝胶区间中,肝素糖链的二糖组成基本一致,这表明肝素糖链在PAGE中的分离,不受糖链负电荷密度的影响,按照分子量大小均匀且连续分布。我们还对比了直接酶解和胶内提取方法得到的肝素二糖,两者的二糖组成和含量基本一致,表明PAGE-MS方法能够保证GAGs糖链的结构信息完整。另外,经过方法验证,PAGE-MS方法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PAGE-MS方法结合了 PAGE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高灵敏度和高信息含量,为不同来源的肝素/HS糖链表征以及肝素药物的结构一致性评价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2.建立了一套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gel electrophoresis,AGE)与MS联用的糖链结构表征方法AGE是另外一种常被用于多组分GAGs糖链的直接分离分析的电泳方法。但由于凝胶性质不同,肝素酶难以进入琼脂糖凝胶,胶内酶解方法对AGE并不适用。因此,我们开发了一套针对AGE的样品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琼脂糖凝胶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加热即可熔化的特点实现的。含有糖链的AGE条带加热熔化为液体,经过强阴离子交换(Strong anion exchange,SAX)瞬时离心柱回收以及GAGs酶处理,得到的组成单元使用LC-MS/MS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实现各组分糖链结构的表征。应用这一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多分组GAGs药物舒洛地特进行结构分析。舒洛地特在琼脂糖凝胶中具有三个明显的条带,包括快速移动肝素(Fast-movingheparin,FMH)和DS两个主要的组分,以及含量极少的慢速移动肝素(Slow-movingheparin,SMH)。三个条带分别使用SAX提取和肝素酶或硫酸软骨素酶降解,最后经过优化后的LC-MS/MS方法分析。在FMH中,共定性和定量到17种基本组成单元,分别来自糖链的NRE、中间骨架、核心五糖及还原端(Reducingend,RE)结构。根据末端和骨架结构的比例计算,FMH的平均分子量为10.7 kDa。而在SMH中,共有13种结构被定量,平均分子量为15.4 kDa。根据两者的硫酸化程度判断,SMH具有更典型的肝素结构,FMH则可以看作是分子量较低的低硫酸化肝素。DS的糖链结构相对简单,共鉴定到13种基本组成单元,平均分子量为19.9 kDa。根据LC-MS/MS定量的舒洛地特的三个组成比例与AGE凝胶直接染色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我们还首次应用了核磁技术的一种扩散排序谱(Diffusion-ordered spectroscopy,DOSY)分析了舒洛地特,在谱图的不同扩散系数范围内分别归属到了肝素/HS和DS的特征信号峰,估算两者比例约为3:1,这一结果与AGE-MS方法得到的组成一致。AGE与MS与DOSY方法为直接表征多组分GAGs样品提供了新思路。3.采用氢氘交换-MS 法(Hydrogen/Deuteriumexchange-MS,HDX-MS)研究不同聚合度肝素糖链与IFN-γ的相互作用糖链长度是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将HDX-MS方法应用到不同聚合度肝素糖链与IFN-γ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肽段氘代率的变化和IFN-γ三维构象的分析,阐明两者的结合模式。首先从IFN-γ酶解产物中筛选出10条长度合适且能覆盖氨基酸全序列的肽段用于后续分析,其中包含文献报道的两个已知的肝素结合域D1(KTGKRKR)和D2(RGRR)。然后对氘代时间、肝素与IFN-γ结合比等条件进行优化,再将不同糖链长度的肝素与IFN-γ分别进行HDX-MS分析,计算得到各条肽段的氘代率变化曲线,并将它们分为稳定型、持续下降型、平台稳定型及多平台下降型四类。根据各类肽段氘代率的变化趋势与其在IFN-γ蛋白空间位置、碱性氨基酸分布及分子长度相结合,推测出当糖链长度较短时,糖链与IFN-γ表面的碱性氨基酸簇相互吸引;随着糖链长度增长,糖链在与D1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向IFN-γ二聚体的另一侧延伸;当糖链长度达到dp20左右时,可以同时覆盖IFN-y二聚体的两个D1区域;并在dp28时糖链与二聚体的构象达到稳定,部分肽段的氘代率不再发生变化,同时糖链开始进一步固定D2区域。在此过程中,IFN-γ的局部构象也因相互作用发生了改变。GAGs与蛋白的HDX-MS分析,不仅可以得到蛋白的特征结合域和构象变化等信息,还可以阐明不同聚合度糖链与蛋白的结合方式,为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4.表征了肝素与IFN-γ相互作用的糖链序列结构GAGs糖链中包含的特殊序列对多糖与蛋白的结合至关重要。我们基于亲和色谱、质谱以及计算机技术,对肝素糖链中IFN-γ的特征结合序列进行了表征。不同聚合度的肝素糖链首先使用IFN-γ亲和柱富集得到具有亲和性的糖链,经LC-MS分析,与未经富集糖链相比,亲和糖链的糖链长度和硫酸化程度较高。分离得到亲和糖链中的dp8进行测序分析。为了解决MS/MS测定复杂混合寡糖序列的难题,我们开发了一款计算机辅助测序软件,该软件是将相同聚合度的混合糖链的二糖组成经过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得到所有可能的糖链序列及其相对含量。亲和dp8经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和二级质谱测序,最终得到5个确定的糖链序列。这些结构都包含一个五糖序列“-GlcNS6S-IdoA2S-GlcNS6S-IdoA2S-G1cNS6S-”,这一结构无论从单糖个数、硫酸化程度还是序列对称性都满足与二聚体IFN-γ的任意一个D1区域相互作用。并且,在亲和dp24中,含有两个能分别与二聚体IFN-y的两个D1相互作用五糖序列的糖链含量比未经富集的糖链增加了 1.7倍,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糖链与IFN-γ两个C末端相互作用需要至少两个全硫酸的五糖结构。另外,IFN-γ与五糖序列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糖链主要与D1区域结合,且更易受到IFN-γ两个C端中心区域的碱性氨基酸吸引。两者的结合是由静电力主导,并且D1区域中的四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和五糖中几乎所有的酸性基团都参与了两者的相互作用。计算机对接结果进一步说明肝素糖链中的五糖结构在两者结合中的重要性。这一序列的发现为设计人工干预IFN-γ的靶向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亲和色谱、计算机辅助测序和质谱测序以及分子对接相结合的分析策略也可以用于更多GAGs特征序列的研究。
宋磊[6](2021)在《空间异质视角下的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饱含着悠久的历史人文价值、肩负着奠基社会发展责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辽宁省目前传统村落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村落数量少、分布不均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结合辽宁省现阶段所有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人文背景、空间分布、形态模式,选取出六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并从空间形态异质性与空间演进异质性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探究辽宁省传统村落空间发展规律,总结异质性空间特征,探索异质性保护与发展思路。对于空间形态异质性组构分析,将研究样本划分为带状村落、团块状村落、组合状村落三类,并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建筑布局三个尺度展开分析。宏观尺度形态组构,结合地形、水文与林田结构,探究自然环境与村落建筑分布密度上的关系,找出空间异质化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观尺度层面运用Depthmap对村落道路网络轴线进行组构分析,探究村落的可达性、可读性与渗透度同村落空间异质性形态特征的关联性;微观层面上运用Arc GIS与分维测算对村落建筑核密度分布、边界离散度、公共空间分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村落空间整体分布、聚落边界与公共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对于空间形态异质性演化动力分析,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与宏观政策三个层面,运用定性对比分析方法探究空间表象后的主体能动演化效果,以代表性村落为对象,研究空间生成内核机制,从而解释空间异质性表征。在民俗文化层面对文化生态、精神信仰与传统习俗进行拆解分析,关注在文化差异性下的空间物质生成与演化特征;在产业转型层面从生产经营方式、乡村旅游产业、田园综合体角度探索在经济发展层面空间质量与空间内容的变化情况;在宏观政策层面从生产、生活、生态层面探究统一规划下空间实体的发生与优化情况。最后,总结了辽宁省传统村落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层面异质性特征,提出空间的发生与异质结构定性源自于多样的生存要求;空间形态的构建与特化源于多样的人文理念;空间形态的更迭与演进来源于产业、市场与政策的综合效益,并给出相应的空间优化与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民俗文化以及产业复兴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杨丹[7](2021)在《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建模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传播现象均可以简化抽象成复杂网络上的传播过程,例如,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计算机网络上的病毒传播,接触网络上的疾病传播,金融网络上的危机扩散,等等。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建模及其干预研究可以为谣言和疾病的防控、产品的营销、以及潮流的引导等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来说,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研究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网络传播动力学系统中的网络结构特征多样,传播动力学特性复杂,如何结合二者的信息来对网络传播过程进行有效的建模和干预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现实当中的许多传播现象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如何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共演传播现象进行建模和干预也存在很多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单个信息的传播研究出发,进行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传播研究,考虑结合网络的结构特性与传播动力学本身的特征来对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干预;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两个传播过程相互作用的共演传播,开展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研究和基于个体意识的资源–疾病共演传播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可以概括如下:(1)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传播研究。信息传播在人类社会当中普遍存在,对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典型信息进行建模分析和有效干预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关于复杂网络上信息传播的理论分析方法大多以节点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连边的理论研究还很少。并且,现有的信息传播干预策略大多仅依赖于网络的结构特性,而忽略了传播动力学本身的特征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网络连边为分析对象,发展了一套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即SIR模型的边状态方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地预测节点和连边的最终状态概率,从而准确地预测信息在网络中的最终传播范围。以此为基础,本文接着提出了一个衡量潜在连边在促进信息传播方面影响力的指标。该指标在一般参数条件下,可以有效地筛选出能促进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最优潜在连边。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最优潜在连边的信息传播干预策略。该策略有效地结合了网络的结构特性与传播动力学本身的特征,其对信息传播的干预效果优于以往仅依赖于网络拓扑中心性的启发式策略,弥补了以往信息传播干预策略研究中的不足。这部分的研究解决了如何有效地结合网络的结构特性与传播动力学本身的特征来对传播过程进行干预的问题,为后续共演传播动力学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研究。真实网络中的许多信息传播并非完全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信息–信息共演传播动力学过程相对于单一信息传播来说,更加复杂多变。针对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的理论研究还很少,要结合网络结构特性和传播动力学本身特征来对信息–信息共演传播进行分析和干预更加地具有挑战性。鉴于此,本文首先拓展了co–SIR模型用于研究信息–信息共演传播;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两个信息对称传播的情况,提出了一个用于定量刻画潜在连边在促进共演信息传播方面影响力的指标。该指标结合了网络的结构特性和传播动力学本身特征,可以有效地识别co–SIR动力学系统中能促进共演信息传播的最优潜在连边。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个基于最优潜在连边的co–SIR共演信息传播干预策略。在一般参数条件下,该策略相对于仅依赖于网络结构中心性的对比策略来说,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co–SIR动力学系统中共演信息的传播。这部分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真实网络上的信息–信息共演传播过程,为实际当中信息传播的预测和控制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后续不同类型传播动力学之间的共演研究提供了启发。(3)基于个体意识的资源–疾病共演传播动力学研究。不同类型传播过程之间的共演相对于同类型的来说,其演化机制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具有更丰富的动力学现象,在现实当中也更加常见。本文研究了一类典型的不同类型传播过程之间的共演动力学,即资源–疾病共演传播动力学。考虑到疫情期间个人对疾病的防控意识,这里简称为“个体意识”,可以影响其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对资源的捐赠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个体意识的资源–疾病共演传播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基于个体意识的疾病传播和资源分配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动力学过程,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接着,在此模型的基础之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群体的基础个体意识和网络异质性在资源–疾病共演传播动力学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基础个体意识对共演传播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I阶段,基础个体意识较弱,无法有效抑制疾病传播;第II阶段,基础个体意识较强,疾病爆发范围显着减小;第III阶段,基础个体意识足够大,疾病不再爆发。此外,本文还发现网络异质性对传播动力学的影响存在着“双刃剑”作用,即在基本传播概率较大,或者基础个体意识较小的情况下,网络异质性的增强可以抑制疾病传播;相反,则会促进疾病的传播。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可以为现实当中疫情期间的资源调配和防疫策略制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马红[8](2021)在《二肽基肽酶-Ⅳ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鼠脏器损伤评价中的比较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脏器损伤及其专属性评判是临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诊断与评判。以药物性脏器损伤为例,临床中及时发现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对新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与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药物使用往往在诊断之后,因此鉴别损伤的因果关系或原始性损伤部位常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药物性脏器损伤(Drug-induced organ injury)也被称为异物质性脏器损伤,很难与其它病原性损伤相区分。而且药物性脏器损伤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炎性损伤特征,这种特征具有明显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以药物性肝脏损伤为例,损伤通常有三大类:1、异物质对组织细胞的直接损伤事件;2、直接损伤后内源性代谢物的积累与蓄积,如胆汁酸,胆红素,这些内源物成为继发性细胞损伤性中间关键事件;3、由于细胞破坏所形成内源性物质或内外源性因素共同诱发体内炎性反应事件,形成免疫系统的“二次打击”,逐渐形成非感染性的脏器炎性伤害结局。整个损伤过程就是二次或多次打击的重复。由于DAMPs混杂的机制与模式,肝损伤呈现出两大特征:1、起始于非感染性炎性因素,前期是直接损伤,后期是炎性损伤,一旦进入重复或多次打击程度,其损伤特征很难回到初期的直接打击特征,表现位混合机制的多次打击特征;2、从整体上看,损伤呈现出异质性或非均匀性或非同步性,造成种属间、个体间、脏器间、细胞间的损伤差异,使损伤原因难以判定,组织的损伤专属性也难以判定。继而,损伤的判定标准因其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失去把控。在脏器损伤评价中,在没有明确的药物-药效因果关系,损伤评判便很难找到“药物性”的特征。药物性脏器损伤的脏器专属性评判方法包括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标志物定量分析,前者是通过组织来判定的,被视为诊断金标准,后者是评估从损伤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某种标志物来间接推定源头组织的损伤程度。因此,标志物是否来源于某个组织,其在组织内的丰度与组织内该标志物的残余活性、以及体液中的标志物的变化关系都需要验证。同时,组织病理学诊断这一金标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它是一种定性、描述性分析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局限性,样本采集、医生诊断经验与偏好都会影响诊断结果。而损伤标志物因其简单明确、高选择性与可定量性等检测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组织是多特征的,而不同的标志物有各自的特征,因此,标志物缺少多特征的特异代表性,强调某一特征的特异性既是标志物的优点也是其缺点。由于在不同个体、脏器、细胞间,标志物相对分布与丰度不同,导致诊断方法的效率与标准也不同。药物损伤往往是多元特征和多机制的,血清中的某一标志物是否源于某一损伤组织除需要该组织高丰度的标志物,还应使用其它组织高丰度标志来同时加以验证。我们设想利用肝脏以外高丰度标志物结合肝脏特异性标志物进行组合,以组织形态学为比照基准,对组织样本中某一特征标志物的含量或活性进行标定,建立具有形态学多元特质的多标志物组合定量分析方法,在保证某一形态学特征或特异性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多机制标志物的组合来克服组织形态学在定量分析上的劣势,发挥其病变评判多元特异性判断上的优势,从总体上,可改善现行“金标准”的综合诊断性能。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是一种体内多组织广泛分布的肽类水解酶,特异性水解位于肽链N端第二位置的丙氨酸或脯氨酸。体内多种活性肽类经DPP-Ⅳ水解后激活或者失活,因此,DPP-Ⅳ在体内具有多样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DPP-Ⅳ作为药物靶点也已有大量研究,除了作为2型糖尿病的靶点以外,也是很多癌症治疗的靶点。DPP-Ⅳ在肾脏、肠中高表达,此外于肝脏、胰腺、胎盘、胸腺等也有表达,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可溶性DPP-Ⅳ(soluble DPP-Ⅳ,s DPP-Ⅳ)仍然具有水解酶活性,是潜在的脏器损伤或验证的标志物,已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利用酶活性检测方法定量检测不同组织部位DPP-Ⅳ的活性,进而验证脏器损伤程度。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展开以下工作:1、首要任务是建立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的DPP-Ⅳ检测方法,对正常情形下不同组织中分布的DPP-Ⅳ进行特异性活性检测,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标志物,观察正常组织的成分组成的异质性;2、以此为基础,建立标志物组织残余活性测定方法,与组织形态学评分、血清DPP-Ⅳ水平和其它标志物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确认血液中标志物的组织来源;3、利用两种公认的肝脏专属性化学损伤剂(ANIT和CCl4)造模,诱导大鼠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比较造模前后大鼠体内多种组织DPP-Ⅳ残余总活性、组织DPP-Ⅳ酶比活性、血清DPP-Ⅳ酶比活性、血清DPP-Ⅳ总活性、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评分、传统肝损伤标志物的血清活性及其在肝脏的组织残余活性等指标的差异,验证两种造模剂脏器损伤专属性;4、为考察大鼠肝脏不同部位的损伤程度,我们将大鼠肝脏分为四部分,分别是A叶(左大叶)、B叶(中叶)、C叶(尾状叶)和D叶(左内叶、右叶、乳头叶和乳突叶的合并样本)。比较两种药物性肝脏损伤模型中不同肝叶或取材部位间各种DPP-Ⅳ活性的异质性变化,观察因肝脏异质性导致的损伤评判结果的变化,比较血清样本与组织样本间DPP-Ⅳ活性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新探针GP-BAN经DPP-Ⅳ水解作用后将生成BAN可产生荧光,我们建立了HPLC-FD检测法。该方法的线性度、灵敏度、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充分验证。其定量下限为5n M(仅需2μL),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方法。方差小于15%。用不同类型单酶及特异性抑制剂证明了该探针的DPP-Ⅳ特异性,进而保证了此种DPP-Ⅳ活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组织微粒体、细胞匀浆、细胞上清、血液及单酶等多体系中的DPP-Ⅳ活性的定量检测,建立了DPP-Ⅳ组织残余活性检测方法。2、DPP-Ⅳ在正常大鼠体内肾、肠、脾脏组织中呈现高活性水平的丰度,而在肝脏组织中呈现较低水平,两者相差近百倍;不同肝叶组织的DPP-Ⅳ比活性及由该部位推算的总组织活性间存在差异;3、两种肝脏损伤剂(ANIT和CCl4)均可造成血清中DPP-Ⅳ活性明显升高,说明DPP-Ⅳ是一个具有非常好的损伤区分能力的标志物;通过组织残余活性测试,我们可以基本确认s DPP-Ⅳ并非来源于肝脏,很可能是因脾脏损伤或增殖而升高。4、检测了两种肝脏损伤模型中,ANIT造成较轻的直接损伤,其中A叶取材点的DPP-Ⅳ比活性及由取材点推算的DPP-Ⅳ总肝脏活性在损伤前变异度过大,其它各叶取材点在损伤后变异度过大,造成DPP-Ⅳ活性(比活性及总活性)升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肝灌流清洗祛除实体组织中残留可溶性DPP-Ⅳ,发现ANIT致大鼠肝损伤后DPP-Ⅳ比活性升高。5、模式肝毒剂CCl4造成更明显的肝脏直接损伤,但肾脏与小肠没有变化;在肝脏内部,部分肝叶取材部位的DPP-Ⅳ比活性及由该部位推算的总组织活性在损伤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CCl4同时造成脾脏DPP-Ⅳ比活性的升高与总活性下降的相矛盾趋势,虽然该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疑似CCl4诱导免疫系统的抑制趋势,但该推断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结论: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DPP-Ⅳ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建立了血清及组织DPP-Ⅳ残余活性测定方法;在两种公认的大鼠肝脏损伤模型中,我们发现DPP-Ⅳ对两种损伤在血清样本检测中均有非常好的损伤区分力;结合肝脏组织残余活性检测,我们发现两种大鼠肝损伤模型在损伤前后DPP-Ⅳ及传统标志物活性水平均有较高异质性,两种损伤剂的损伤类型与机理不同。DPP-Ⅳ残余活性测定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脏器异质性有效判定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肝外组织是否发生损伤的反验证标志物,可甄别肝外其它组织损伤或损伤的“二次打击”或“重复性打击”是否开启的有效标志物。组织残余活性虽然因取样具有临床局限性,但该方法在基础研究中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它对确立一种组织专属性的标志物向临床转化起关键作用。
张华锋[9](2020)在《基于网格化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车务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一个以“人员”为核心、“管理”为中枢、“设备”为基础、“环境”为条件,实时监控的、开放的、动态运行体系。人员作为车务系统最重要、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既是日常管理的实施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事故的引发者,又是受害者,具有双重属性,其安全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及铁路安全管理理念逐步向“风险管理”、“以人为本”、“个性化管理”等的转变,铁路车务系统的现场安全管理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精准、更个性化的评估铁路车务现场职工的安全行为风险,如何更科学的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形成对车务系统“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间段”的有效盯控,既是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车务现场安全管理实践中面临的棘手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控方法,该方法利用网格化对车务系统现场职工进行精准定位、归类,并以致灾因子为核心,利用创新的三维风险评估矩阵模型及改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车务系统现场职工的安全行为风险进行个性化的风险评估和精准化的风险应对,同时将沟通与咨询、监测与评审活动融合在整个风险管控流程中,实现了风险信息在网格间的自由流动,推动了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的持续性、动态改进,创新性的改进了既有车务系统现场职工的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式。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理方法。该网格是一种有人员参与的、逻辑上的虚拟网格,它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事件三维空间属性。通过引入空间位置变量,网格化管理可以将任意一个单元网格中的员工在时刻T发生的事件在“网格-要素-时间”三维空间坐标系中精准展现出来,从时空的角度对车务系统现场职工进行精准定位、归类,将无序、缺少关联的风险数据有序化,使其更具有价值,为个性化的风险评估、精准化的风险应对提供建模支撑,辅助实现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事件的精细化管理。(2)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将车务系统单一网格要素作为研究对象,能够充分考虑不同时空框架下每个网格中单一要素风险事件致灾因子间的动态耦合变化特征,通过个性化的致灾因子赋值模型对致灾因子赋值求解并将其作为风险参数计算的输入,利用“可能性-后果-脆弱性”三维风险评估矩阵模型求解风险事件的量级,解决了以往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参数考虑不周全、风险量级量化分析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事件的个性化、精准化评估。(3)提出了一种新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应对模型。该模型将网格化管理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原理相结合,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时间、空间、动态信息流特性,模型以致灾因子作为桥梁,将传统的系统虚拟仿真边界确定变为精准网格界定,通过完善网格要素风险事件应对策略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系统动力学仿真,进一步提升了车务系统网格要素风险事件的仿真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致灾因子应对策略清单,实现了风险事件致灾因子应对策略的快速提取,缩短了响应时间;通过沟通与咨询、监测与评审活动,风险应对效果能及时得到反馈,推动了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闭环管控的持续性、动态改进。
唐坤[10](2019)在《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分析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占恶性肿瘤死亡之首。肺癌中主要的类型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NSCLC约占80%-85%,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提高预后。恶性肿瘤内具有显着异质性,其所呈现出的生物学异质性常与其细胞或分子学特性有关,如细胞增殖、坏死、纤维化、血流及血管生成的不同、细胞代谢、缺氧及某些特异性受体的表达等。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是葡萄糖类似物,作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剂其在病灶内摄取的异质性同样与细胞生长方式、血供、缺氧、坏死等因素相关,能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评价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正电子发射型断层与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显像CT不仅可以提供包括肿瘤大小、形态、质地的信息。同时,PET能从分子水平和图像特征方面提供病灶代谢差异性,其在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中应用的价值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临床上一般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2.5作为诊断肺恶性结节的标准。然而,SUV值不是肺癌特异性诊断指标,其大小受到多因素影响,所以一些良性病灶如结核、隐球菌等肉芽肿性病变的葡萄糖代谢活性较高,其代谢摄取值SUVmax通常大于2.5。若以此为标准,高代谢良性疾病与肺恶性病灶之间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假阳性率大大增加。因此,如何降低PET肺疾病诊断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已然成为临床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虽然基于良恶性病灶摄取FDG的峰时差异而进行的延迟显像已成为PET图像采集的常规手段,但也具有局限性,其在鉴别肺良恶性病灶中的价值各研究报道不一致。目前已认识到标准的医学影像图像所包含的病灶信息量远多于我们临床的常规应用,只是肉眼分辨能力有限而无法甄别,倘若能从中提取相关特异性的信息则能达到对疾病的真实反映,从而提高诊断效能。18F-FDG PET/CT显像可从分子水平显示肿瘤间或肿瘤内代谢的差异,包括代谢值高低差异、达峰时间差异及代谢空间分布差异等,即PET/CT显像的异质性分析。其差异性通常与肿瘤表型、肿瘤微环境变化等有关。因此通过对PET/CT图像的异质性分析,可以比常规图像更能在分子水平反应肿瘤的真实性,并能获得更多的肿瘤治疗后反应及预后信息,以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的目标。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内80%、90%肿瘤最大代谢阈值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差异性,利用该差异性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较常规方法显着提高,因此我们推测肺恶性肿瘤内代谢分布具有特异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但是,前期的研究仅仅基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局部代谢分布特征,缺乏对大体肺肿瘤及肿瘤整体的代谢空间分布的分析。故此,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拟对NSCLC的代谢异质性分布进行立体空间的整体定量分析计算,以明确肺良恶性病灶内代谢空间分布的差异,寻求其分布规律,并探索其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第一部分研究结果为基础并基于肺良恶性结节生长规律的差异,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拟以简单、易操作的视觉评估分析法对高18F-FDG摄取的肺结节及肿块内的代谢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揭示肺良恶性病灶内的代谢空间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对高代谢肺结节及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本文的第三部分,拟对肺癌患者术前PET/CT显像进行代谢异质性分析并建立代谢异质性参数,分析评价其与肺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第一部分: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1.通过定量分析探讨肺良性病变与NSCLC内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特点;将NSCLC分为转移和无转移组,进一步分析其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的差异;并探讨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对NSCLC的诊断价值;2.分别以SUVmax值≥2.5、延迟显像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0为参数,分析SUVmax、RI以及PET/CT联合分析对NSCLC的诊断价值;3.分析比较上述四种诊断方法对NSCLC的诊断效能,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明确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析对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我们回顾性研究了367例因肺结节或肿块而接受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其中有134例患者进行延迟了显像。病灶的最终良、恶性诊断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和临床随访结果为准。采用软件分别对病灶SUVmax代谢阈值的40%、50%、60%、70%、80%、90%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以同侧肺门角为参照点,测量并计算各代谢阈值ROI边界至同侧肺门角的最大距离。对所得不同代谢阈值的距离值进行直线拟合分析,计算相应直线斜率k值,以k值的绝对值代表病灶的空间异质性,值越大则空间异质性越高,反之亦然。分别计算SUVmax、RI、PET/CT联合诊断及代谢空间异质性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利用Mc Nemar test比较各诊断指标的差异性。绘制各诊断指标的ROC曲线并比较各指标AUC的差异性。结果:367例患者中,恶性252例,良性115例。252例恶性病灶中,无转移者123例,有转移者129例。病灶平均大小为28.06±14.84mm;平均SUVmax值为7.69±5.60。367例患者中行延迟显像的共134例,其中良性病灶延迟显像42例,恶性病灶延迟显像92例。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年龄大,且病灶大小、代谢值较良性组均显着增加(P均<0.001),但延迟显像两组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恶性病灶中,转移组SUVmax值较无转移组显着增加(P<0.001),但延迟显像两组RI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74)。良、恶性组间SUVmax40%、50%、60%、70%阈值平均代谢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转移与转移组间SUVmax40%、50%、60%、70%、80%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良、恶性病灶不同阈值代谢体积至同侧肺门角的距离(d40%-90%)进行直线拟合。两组斜率k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4002±0.6807、2.2848±1.531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无转移及转移三组斜率k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4002±0.6807、1.8636±0.95169、2.6864±1.8441,说明三组病灶其代谢空间异质性依次增加,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也说明与肺良性病灶比较,肺恶性肿瘤高代谢区更趋向肺门侧分布。以SUVmax值≥2.5为诊断阳性指标,其诊断NSCL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PPV、NPV分别为88.89%、6.96%、63.22%、67.67%、22.22%。以RI>0为诊断阳性指标,其诊断NSCL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PPV、NPV分别为86.96%、19.05%、65.67%、70.18%、40.0%。PET/CT联合诊断NSCL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PPV、NPV分别为93.25%、38.26%、76.02%、76.80%、72.13%。肺良恶性病灶内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具有显着差异,利用该差异对肺良恶性病灶进行鉴别诊断,诊断截断值为1.3553,相应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PPV、NPV分别为72.62%、64.35%、70.03%、81.70%、51.75%。各项诊断指标ROC曲线下AUC分别为:以SUVmax值≥2.5为诊断阳性指标,其AUC为0.474(P=0.693)。以RI>0为诊断阳性指标,其AUC为0.597(P=0.073)。PET/CT联合诊断,其AUC为0.623(P=0.022)。肺良恶性病灶内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参数斜率k诊断的AUC为0.723(P<0.001)。斜率k的诊断AUC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诊断方法,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肺良、恶性病灶间具有显着差异性,即肺恶性病灶8F-FDG高代谢区更趋向肺门侧分布;2.与传统SUVmax、RI诊断指标相比,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对肺良、恶性病灶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能显着提高诊断特异性;第二部分: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对高18F-FDG摄取的不确定性肺结节及肿块的诊断价值目的:1.进一步明确肺良、恶性病灶间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的特点及差异性。2.拟通过视觉分析这一简便、易行的方法评估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对高代谢难定性的肺结节及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研究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26日301例(186名男性和115名女性;平均年龄61.6±11.2岁;年龄范围21-89岁)接受了FDG PET/CT显像的可疑恶性肺结节或肿块的患者。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的视觉评估:由两名具有10年PET/CT诊断经验的核医学医师独立分析,当两位医师的评分不一致时,将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病变的近端区域定义为近同侧肺门附近的区域,远离同侧肺门的区域定义为远端区域。使用5分制评分标准来分析18F-FDG代谢空间分布特征。病灶得分≤2判定为阴性,得分≥3判定为阳性。用ROC曲线评估SUVmax、RI、PET/CT和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对高代谢难定性的肺结节及肿块的诊断效能。分别计算每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PPV和NPV。Mc Nemar检验用于比较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与其他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通过使用Cohen的kappa系数(κ)确定视觉评分的观察者内变异性。结果:在所有的301个肺结节和肿块中,恶性194个(64.5%),良性107个(35.5%)。病灶的平均最大直径为27.7±13.2 mm(范围8-63 mm)。恶性病灶中,180例(92.8%)评分≥3,表明恶性病变近端区18F-FDG代谢分布显着高于远端区域。良性病灶中,78例(72.9%)评分≤2,表明良性病变近端区18F-FDG代谢分布明显低于远端区。Cohen的kappa系数在两个观察者的视觉评分之间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35。SUVmax、RI、PET/CT及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诊断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PPV、NPV分别为100%、0%、64.5%、64.5%、0%;95.3%、26.2%、70.8%、71.2%、78.0%;95.9%、61.7%、83.7%、81.9%、83.7%及92.8%、72.9%、85.7%、86.1%、89.2%。诊断灵敏度方面,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其特异性(72.9%)却显着高于SUVmax(0%)和RI(26.2%)(P均<0.001)。对不同分析方法绘制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SUVmax、RI、PET/CT和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的AUC分别为0.626、0.670、0.788和0.886。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的AUC显着大于SUVmax、RI和PET/CT(P均<0.05)。结论:1.肺良恶性病灶内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分布具有差异性,肺恶性病灶高代谢趋向肺门侧分布,而肺良性病灶高代谢远向肺门侧分布。2.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操作简单、易行,并能显着提高肺内难定性的高代谢结节及肿块诊断的特异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诊断分析方法运用于临床。第三部分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PET肿瘤内代谢异质性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PET代谢异质性与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T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3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以原发肿瘤病灶的40%容积阈值为基准,分别计算肿瘤内40-90%容积阈值的比值,并通过相关分析以获得相关系数,即为代谢异质性参数(metabolic heterogeneity factor,MHF),MHF值越高,提示异质性越大。通过相关分析探讨肿瘤代谢异质性参数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分期的相关性。结果:236个肺原发恶性肿瘤中,按病理类型分组:肺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69例、腺癌(adenocarcinoma,AC)133例、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26例、大细胞肺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8例。各病理类型间MH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611,P=0.000),其中SCC的MHF值与其他病理类型比较显着增高(P<0.01)。未分化、低、中、高分化组间MH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932,P=0.000),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减低,MHF值逐渐增加;T1、T2、T3期组间MHF值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11.082,P=0.000),且随着肿瘤T分期的增加,MHF值增加。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代谢异质性参数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0,0.03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MHF与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结论NSCLC的18F-FDG PET代谢异质性与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可用于从分子水平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
二、疾病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疾病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确定 |
1.2.2 时空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生态评价相关研究 |
1.5.2 景观健康相关研究 |
1.5.3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
1.5.4 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模型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1 景观健康相关概念 |
2.1.2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基础 |
2.1.3 健康评价研究的时空尺度 |
2.1.4 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
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与方法 |
2.2.1 景观格局相关概念 |
2.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基础 |
2.2.3 景观格局演变相关研究方法 |
2.3 连接景观格局与景观健康的理论 |
2.3.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
2.3.2 PSR理论模型 |
2.3.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基于上述理论方法的分析框架 |
2.4.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人文经济概况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多源数据 |
3.2.2 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 |
3.2.3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3.3 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3.3.2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3.3 景观整体水平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
3.4 景观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自然地理影响因子 |
3.4.2 社会人文影响因子 |
3.4.3 关键影响因子识别 |
3.5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与关键指标识别 |
3.5.1 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 |
3.5.2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压力指标识别 |
3.5.3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关键状态指标识别 |
3.5.4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响应指标识别 |
3.6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4.1 景观健康研究尺度与评价范畴 |
4.1.1 研究尺度 |
4.1.2 评价范畴 |
4.2 基于PSR模型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评价指标内容解析 |
4.2.4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2.5 指标权重值确定 |
4.3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及等级划分 |
4.4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变化信息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及空间管控策略 |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单因子评价 |
5.1.1 压力层单因子评价 |
5.1.2 状态层单因子评价 |
5.1.3 响应层单因子评价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综合评价 |
5.2.1 压力—状态—响应集成评价结果 |
5.2.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生态问题指认 |
5.3.1 宏观尺度——景观整体 |
5.3.2 中观尺度——斑块廊道 |
5.3.3 微观尺度——要素类型 |
5.4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空间管控策略 |
5.4.1 空间管控原则 |
5.4.2 空间管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 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2)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研究现状 |
1.2.2 空间降尺度地表温度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研究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总体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源 |
2.2.1 Landsat8 影像 |
2.2.2 Sentinel-2A影像 |
2.2.3 高分影像 |
2.2.4 SRTM影像 |
2.2.5 气象观测数据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 |
2.3.2 正射校正与几何配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因子地理加权机器学习算法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 |
3.1 基于改进型单窗算法的地表温度反演 |
3.2 特征选择 |
3.2.1 候选的解释变量 |
3.2.2 最优特征组合的确定方法 |
3.3 MFGWML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 |
3.3.1 基学习器理论基础 |
3.3.2 地理加权回归理论基础 |
3.3.3 地理加权集成学习 |
3.4 经典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算法 |
3.4.1 TsHARP降尺度算法 |
3.4.2 HUTS降尺度算法 |
3.5 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精度验证方法 |
3.6 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的技术路线 |
3.7 MFGWML模型分析 |
3.7.1 基模型的特征选择 |
3.7.2 基模型的相关性 |
3.7.3 MFGWML模型参数分析 |
3.8 降尺度模型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 |
3.8.1 MFGWML模型与基模型对比分析 |
3.8.2 MFGWML模型与Ts HARP模型对比分析 |
3.8.3 MFGWML模型与HUTS模型对比分析 |
3.8.4 MFGWML模型的误差来源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MFGWML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对高分影像的适用性研究 |
4.1 MFGWML模型对GF-1 WFV2 影像的适用性研究 |
4.1.1 基于GF-1 WFV2 影像的候选解释变量 |
4.1.2 基模型最优特征组合选择 |
4.1.3 MFGWML模型参数 |
4.1.4 MFGWR降尺度模型 |
4.1.5 不同降尺度模型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 |
4.2 MFGWML模型对GF-6 PMS影像的适用性研究 |
4.2.1 基于GF-6 PMS影像的候选解释变量 |
4.2.2 基模型最优特征组合选择 |
4.2.3 MFGWML模型参数 |
4.2.4 MFGWR降尺度模型 |
4.2.5 不同降尺度模型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 |
4.3 MFGWML模型对GF-2 PMS影像的适用性研究 |
4.3.1 基于GF-2 PMS影像的候选解释变量 |
4.3.2 基模型最优特征组合选择 |
4.3.3 MFGWML模型参数 |
4.3.4 MFGWR降尺度模型 |
4.3.5 不同降尺度模型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FGWML模型空间降尺度地表温度数据的应用研究 |
5.1 集成RF和SVM算法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分类 |
5.1.1 影像分割和对象特征提取 |
5.1.2 基于C5.0 算法的RF与 SVM算法集成 |
5.1.3 影像分类结果与精度对比分析 |
5.2 LST空间降尺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影响 |
5.2.1 基于遥感的生态指数RSEI |
5.2.2 LST空间降尺度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比分析 |
5.2.3 LST空间降尺度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的影响 |
5.3 LST空间降尺度对城市热岛效应评价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不足之处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环境空间管控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区划类型 |
1.2.2 水环境分区分类技术方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机器学习方法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
1.3.1 流域水环境系统分析方法 |
1.3.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
1.3.3 机器学习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
2.3.1 水资源概况 |
2.3.2 水环境质量 |
2.3.3 污染物排放现状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2 流域汇水单元划分 |
3.3 模型数据集构建 |
3.3.1 流域特征数据空间离散化 |
3.3.2 水质监测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集组合 |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流域水质评估 |
4.1 模型与方法 |
4.1.1 随机森林算法 |
4.1.2 流域水质预测模型构建 |
4.1.3 SHAP解释模型 |
4.2 RF模型性能评估与分析 |
4.3 流域水质预测与评估 |
4.4 流域水质驱动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 |
5.1 水环境空间异质性聚类分析 |
5.1.1 聚类指标与方法 |
5.1.2 水质空间聚类 |
5.2 基于水环境空间异质性的控制单元划分 |
5.2.1 划分原则 |
5.2.2 划分思路与依据 |
5.2.3 划分方法与流程 |
5.2.4 划分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
6.1 分类指标与方法 |
6.2 控制单元特征识别与分类 |
6.2.1 优先保护单元识别 |
6.2.2 整治提升单元识别 |
6.2.3 预防改善单元识别 |
6.3 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区分类管理系统开发 |
7.1 系统总体设计 |
7.1.1 开发目标 |
7.1.2 开发原则 |
7.1.3 开发方法 |
7.1.4 系统结构框架 |
7.2 系统功能及实现 |
7.2.1 注册与登录 |
7.2.2 流域概况模块 |
7.2.3 分区分类管控模块 |
7.2.4 系统支撑模块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与工作成果 |
(4)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与概念 |
1.3.1 相关理论 |
1.3.2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4.2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
1.4.3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现状 |
1.4.4 研究进展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展望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展望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查法 |
1.6.3 模型分析法 |
1.6.4 统计分析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道路交通 |
2.1.3 气候特征 |
2.1.4 自然资源 |
2.1.5 社会概况 |
2.1.6 经济发展概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数据概况 |
2.3.2 景观分类系统 |
2.3.3 数据处理 |
2.3.4 景观动态变化模型 |
2.3.5 景观格局指数 |
2.3.6 驱动力分析模型方法 |
3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动态变化 |
3.1 景观质心分布动态变化 |
3.2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
3.3 景观类型动态转移 |
3.3.1 2003-2011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
3.3.2 2011-2019年景观类型动态转移分析 |
3.3.3 综合动态度分析 |
3.4 2003-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3.4.1 2003-2019斑块类型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
3.4.2 2003-2019景观水平尺度指数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 |
4.1 2011-2019年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4.2 捞刀河畔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取及处理 |
4.3 驱动力分析模型的构建 |
4.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
4.5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
4.5.1 对整体关联矩阵及关联序分析 |
4.5.2 对各景观指数关联序分析 |
4.6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
4.6.1 国家政策因素 |
4.6.2 自然环境因素 |
4.6.3 社会经济因素与地类因素 |
4.6.4 国家政策-气候-社会经济-地类变化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美丽乡村建设 |
5.1 捞刀河畔乡村现存主要问题 |
5.1.1 研究区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5.1.2 主要问题 |
5.1.3 解决思路 |
5.2 建议与启示 |
5.2.1 培育乡村新型经营主体 |
5.2.2 综合整治乡村土地要素 |
5.2.3 融合提升乡村产业要素 |
5.2.4 升级优化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联动镇域美丽乡村整合发展 |
5.2.5 确定乡村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质谱的糖胺聚糖结构表征及其与蛋白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糖胺聚糖概述 |
1.1.1 糖胺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
1.1.1.1 肝素及硫酸乙酰肝素 |
1.1.1.2 硫酸软骨素及硫酸皮肤素 |
1.1.1.3 透明质酸 |
1.1.1.4 硫酸角质素 |
1.1.2 糖胺聚糖类药物及应用 |
1.1.2.1 肝素 |
1.1.2.2 低分子量肝素 |
1.1.2.3 超低分子量肝素 |
1.1.2.4 多组分糖胺聚糖药物 |
1.2 糖胺聚糖的分析方法 |
1.2.1 电泳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质谱法 |
1.2.4 核磁共振波谱法 |
1.3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 |
1.3.1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中蛋白的结构特点 |
1.3.2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中糖链的结构特点 |
1.4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
1.4.1 基于亲和力的方法 |
1.4.2 核磁法、X-射线晶体衍射和分子对接 |
1.4.3 质谱法 |
1.5 论文大纲 |
第二章 糖胺聚糖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质谱联用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剂与耗材 |
2.2.2 主要仪器 |
2.2.3 色谱柱 |
2.2.4 缓冲液及流动相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肝素寡糖制备 |
2.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2.3.3 胶内酶解 |
2.3.4 AMAC标记 |
2.3.5 肝素寡糖LC-MS分析 |
2.3.6 C18-MS/MS MRM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GAGs |
2.4.2 通过胶内酶解将PAGE与LC-MS/MS结合 |
2.4.3 LC-MS/MS-MRM方法建立 |
2.4.4 LC-MS/MS MRM分析PAGE分离的肝素 |
2.4.5 方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糖胺聚糖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质谱联用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药品与试剂 |
3.2.1 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色谱柱 |
3.2.4 缓冲液及流动相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DS寡糖制备及质谱鉴定 |
3.3.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3 糖链的提取及酶解 |
3.3.4 HILIC-MS/MS MRM分析 |
3.3.5 2D NMR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多组分GAGs |
3.4.2 SAX离心提取及LC-MS/MS方法建立 |
3.4.3 LC-MS/MS MRM分析AGE分离的舒洛地特 |
3.4.4 方法验证 |
3.4.5 舒洛地特的核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聚合度肝素糖链与IFN-γ的氢氘交换质谱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试剂与耗材 |
4.2.2 主要仪器 |
4.2.3 色谱柱 |
4.2.4 缓冲液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肝素寡糖制备 |
4.3.2 IFN-γ覆盖度考察 |
4.3.3 氘代时间 |
4.3.4 IFN-γ与肝素糖链互作比 |
4.3.5 不同聚合度糖链与IFN-γ的氢氘交换实验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IFN-γ覆盖度考察 |
4.4.2 HDX实验条件优化 |
4.4.3 不同聚合度糖链与IFN-γ的HDX研究 |
4.4.4 糖链聚合度与IFN-γ相互作用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肝素与IFN-γ相互作用的糖链序列结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试剂与耗材 |
5.2.2 主要仪器 |
5.2.3 色谱柱 |
5.2.4 缓冲液及流动相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肝素寡糖制备 |
5.3.2 装填IFN-γ亲和柱 |
5.3.3 IFN-γ亲和柱纯化肝素寡糖 |
5.3.4 完整糖链LC-MS分析 |
5.3.5 酶解基本组成单元及LC-MS分析 |
5.3.6 亚硝酸降解及LC-MS分析 |
5.3.7 SAX分离IFN-γ亲和dp8 |
5.3.8 IFN-γ亲和dp8 LC-MS/MS测序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IFN-γ亲和糖链分析 |
5.4.2 计算机辅助亲和dp8糖链测序 |
5.4.3 LC-MS/MS亲和dp8糖链序列鉴定 |
5.4.4 肝素与IFN-γ特异性结合的糖链序列 |
5.4.5 亲和dp24糖链序列验证 |
5.4.6 分子对接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回顾本论文的内容 |
本文取得的创新成果 |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空间异质视角下的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传统村落 |
1.3.2 空间形态 |
1.3.3 空间异质性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关于空间异质性研究 |
1.4.2 国外关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
1.4.3 国内关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
2 空间异质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再认知 |
2.1 空间异质作为传统村落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生产理论 |
2.1.2 空间组构理论 |
2.1.3 空间异质性理论 |
2.2 传统村落的空间异质特性 |
2.2.1 结构异质性 |
2.2.2 功能异质性 |
2.2.3 文化异质性 |
2.3 传统村落的空间异质表征 |
2.3.1 村庄群落分布特征 |
2.3.2 村落空间结构系统 |
2.3.3 村落生产生活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辽宁省传统村落概况与样本数据库构建 |
3.1 辽宁省传统村落概况与生成背景 |
3.1.1 辽宁省自然环境概况 |
3.1.2 辽宁省历史人文概况 |
3.1.3 辽宁省传统村落概况 |
3.2 辽宁省传统村落现状与分布 |
3.2.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3.2.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组成要素 |
3.2.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3 研究样本选取与数据库构建 |
3.3.1 样本的选取原则 |
3.3.2 研究样本的确定 |
3.3.3 样本数据库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辽宁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异质性组构分析 |
4.1 村落空间结构异质性分析 |
4.1.1 基于地形结构的形态异质性分析 |
4.1.2 基于水文系统的形态异质性分析 |
4.1.3 基于林田分布的形态异质性分析 |
4.2 村落空间网络形态异质性分析 |
4.2.1 空间网络可达性分析 |
4.2.2 空间网络可读性分析 |
4.2.3 空间网络渗透度分析 |
4.3 村落建筑布局异质性分析 |
4.3.1 建筑布局形态异质性分析 |
4.3.2 建筑边界形态异质性分析 |
4.3.3 公私空间形态异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异质性动力机制分析 |
5.1 民俗文化对空间布局的异质塑造 |
5.1.1 文化环境下的空间分布 |
5.1.2 精神信仰下的空间塑造 |
5.1.3 传统习俗下的空间秩序 |
5.2 市场因素对空间形态的异质驱动 |
5.2.1 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
5.2.2 乡村休闲旅游业推动 |
5.2.3 生产要素的融合协同 |
5.3 政策干预对空间结构的异质重构 |
5.3.1 生产空间的结构优化 |
5.3.2 生活空间的改善重塑 |
5.3.3 生态空间的恢复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6 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异质性特征与保护策略 |
6.1 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异质性特征 |
6.1.1 基于生存需求下的村落择地异质性特征 |
6.1.2 基于文化观念下的村落营建异质性特征 |
6.1.3 基于存续发展下的村落演进异质性特征 |
6.2 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异质性保护策略 |
6.2.1 延续空间格局,强化空间异质 |
6.2.2 发掘要素禀赋,打破发展桎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建模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
1.2.2 传播动力学建模研究进展 |
1.2.3 传播动力学干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复杂网络及传播动力学基础简介 |
2.1 复杂网络基础知识介绍 |
2.1.1 基本网络结构参量 |
2.1.2 经典网络结构模型 |
2.1.3 真实复杂网络介绍 |
2.2 传播动力学基础知识介绍 |
2.2.1 经典传播动力学模型 |
2.2.2 计算机模拟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传播研究 |
3.1 信息传播模型的边状态方程 |
3.2 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潜在连边影响力分析 |
3.3 促进信息传播的最优潜在连边分析 |
3.4 基于最优潜在连边的信息传播干预策略 |
3.5 真实网络上增边干预策略的效果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连边动力学状态的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研究 |
4.1 信息–信息共演传播模型 |
4.2 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的理论分析方法 |
4.3 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系统中的潜在连边影响力分析 |
4.4 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系统中的最优潜在连边识别 |
4.5 信息–信息共演传播的干预策略 |
4.6 真实网络上信息–信息共演传播干预策略的效果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个体意识的资源–疾病共演传播研究 |
5.1 基于个体意识的资源–疾病共演传播模型 |
5.1.1 基于个体意识的疾病传播模型 |
5.1.2 基于个体意识的资源分配模型 |
5.2 个体意识对资源–疾病共演传播的影响 |
5.3 网络异质性对资源–疾病共演传播动力学的影响 |
5.3.1 网络异质性对ρ - λ曲线的影响 |
5.3.2 网络异质性对ρ - υ曲线的影响 |
5.3.3 网络异质性对λ_c- υ曲线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二肽基肽酶-Ⅳ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鼠脏器损伤评价中的比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二肽基肽酶-Ⅳ |
二、药物性脏器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DPP-Ⅳ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及组织残余活性法的建立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1.试剂 |
2.样本 |
3.仪器设备 |
3.1 液相色谱 |
3.2 其它 |
(二)方法 |
1.液相色谱条件 |
2.色谱条件的方法验证 |
3.细胞匀浆S9的制备 |
4.无细胞上清液的制备 |
5.DPP-Ⅳ活性检测 |
6.ELISA检测 |
7.酶动力学分析 |
8.化学抑制试验 |
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 |
1.分析方法优化 |
2.方法学验证 |
3.人组织微粒体中DPP-Ⅳ活性的测定 |
4.细胞DPP-Ⅳ活性测定 |
5.细胞上清DPP-Ⅳ活性测定 |
6.DPP-Ⅳ抑制剂的筛选和表征 |
(二)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正常大鼠体内主要脏器DPP-Ⅳ及其它标志物的活性差异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1.实验动物 |
2.试剂 |
3.仪器 |
(二)方法 |
1.大鼠灌胃取材 |
2.肝脏组织分叶及样本采集 |
2.1 非PBS全身灌流大鼠样本采集 |
2.2 PBS全身灌注组织大鼠样本取材 |
3.肝脏S9匀浆制备 |
4.传统脏器损伤标志物检测 |
5.DPP-Ⅳ酶活性检测 |
6.变异度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 |
1.各正常大鼠体重、总肝重差异 |
2.正常大鼠传统血清学指标差异 |
3.大鼠各脏器DPP-Ⅳ酶比活性差异 |
4.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酶比活性差异 |
5.大鼠各脏器DPP-Ⅳ总活性差异 |
6.由正常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酶活推算肝脏总活性的差异 |
(二)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中评价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1.实验动物 |
2.试剂 |
3.仪器 |
(二)方法 |
1.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造模 |
2.肝脏组织分叶及样本采集 |
2.1 非PBS全身灌流大鼠样本采集 |
2.2 PBS全身灌注组织大鼠样本取材 |
3.组织病理切片制备与组织学分析评分 |
4.肝脏S9匀浆制备 |
5.传统脏器损伤标志物检测 |
6.胆汁收集 |
7.DPP-Ⅳ酶活性检测 |
8.变异度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
8.1 均值与相对标准差计算 |
8.2 正态分布 |
8.3 ROC及AUC计算 |
8.4 t检验 |
8.5 样本量的计算 |
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 |
1.非灌流清洗的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指标变化 |
1.1 ANIT诱导损伤后大鼠总体重及其各脏器重量的变化 |
1.2 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 |
1.3 ANIT诱导大鼠传统肝损伤指标在血清与组织中的变化 |
1.4 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后各主要脏器DPP-Ⅳ活性变化 |
1.5 ANIT损伤前后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酶比活性变化 |
1.6 ANIT损伤前后由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活性推算的总肝活性的变化 |
2.灌流清洗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指标变化 |
2.1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胆汁流量变化 |
2.2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传统血清学指标变化 |
2.3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血清中DPP-Ⅳ的活性变化 |
2.4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肝脏DPP-Ⅳ酶比活性变化 |
2.5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DPP-Ⅳ组织残余总活性变化 |
(二)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中评价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1.实验动物 |
2.试剂 |
3.仪器 |
(二)方法 |
1.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造模方法 |
2.肝脏分叶标准、组织样本采集与肝重系数计算 |
3.肝脏S9匀浆液制备 |
4.传统肝损伤血清学标志物检测 |
5.DPP-Ⅳ酶活性检测 |
6.变异度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 |
1.CCl_4诱导损伤后大鼠体重及其各脏器重量的变化 |
2.CCl_4诱导肝损伤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 |
3.CCl_4诱导大鼠传统肝损伤指标在血清与组织中的变化 |
4.CCl_4诱导大鼠损伤后血清DPP-Ⅳ活性变化 |
5.CCl_4诱导大鼠损伤后各脏器DPP-Ⅳ活性变化 |
6.CCl_4诱导肝损伤大鼠各肝叶DPP-Ⅳ比活性变化 |
7.CCl_4诱导肝损伤前后由各取材点推算的肝脏DPP-Ⅳ总组织残余活性变化 |
(二)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药物性消化道系统损伤标志物及其评价 |
一、消化道组成及功能 |
二、消化道损伤评估 |
三、消化道损伤药物 |
四、消化道损伤标志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基于网格化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人员因素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
1.1.2 铁路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与挑战 |
1.1.3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自身独特性 |
1.1.4 风险理论、“网格化”管理等的实践应用 |
1.1.5 问题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论文资助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安全行为风险相关概念研究 |
2.1.1 安全行为相关概念 |
2.1.2 风险、致灾因子、隐患和事故概念 |
2.1.3 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及流程 |
2.2 铁路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综述 |
2.2.1 铁路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
2.2.2 铁路风险评估技术选择需注意的问题 |
2.3 安全行为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
2.3.1 交通领域研究现状 |
2.3.2 其他领域研究现状 |
2.3.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安全行为风险应对研究综述 |
2.4.1 交通领域研究现状 |
2.4.2 其他领域研究现状 |
2.4.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
2.5.1 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及特点 |
2.5.2 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
2.5.3 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应用 |
2.5.4 车务系统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理的网格化 |
3.1 车务系统安全生产的特殊性 |
3.2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特性 |
3.2.1 异质性 |
3.2.2 不确定性 |
3.2.3 耦合性 |
3.3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理的概念与方法 |
3.3.1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管理定义与内涵 |
3.3.2 车务系统网格的定义、划分方法及编码 |
3.3.3 网格要素的定义、分类方法及编码 |
3.3.4 网格事件的定义、分类方法及编码 |
3.3.5 车务系统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4 单个网格的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1 应用场景描述与建模思路 |
4.1.1 应用场景描述 |
4.1.2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评估模型架构 |
4.2 单个网格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致灾因子识别 |
4.2.1 现有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致灾因子识别存在的不足 |
4.2.2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致灾因子分类及标准化识别 |
4.2.3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事件致灾因子赋值模型 |
4.3 单个网格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三维风险分析 |
4.3.1 二维风险矩阵存在的不足 |
4.3.2 “可能性-后果-脆弱性”三维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思路 |
4.3.3 “可能性-后果-脆弱性”三维风险评估模型 |
4.3.4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等级评定标准 |
4.3.5 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大小计算 |
4.4 单个网格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评价 |
4.4.1 划分风险控制等级 |
4.4.2 建立风险接受准则 |
4.4.3 明确风险应对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行为风险网格化应对模型构建 |
5.1 应用场景描述与建模思路 |
5.1.1 应用场景与问题描述 |
5.1.2 解决思路与建模流程 |
5.2 模型结构分析 |
5.2.1 确定系统边界 |
5.2.2 绘制因果回路图 |
5.2.3 建立系统流量图 |
5.3 模型建立与检验 |
5.3.1 确定模型方程式 |
5.3.2 变量权重赋值 |
5.3.3 初始值确定 |
5.3.4 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背景介绍 |
6.2 “助理值班员不按规定出场作业”风险事件分析 |
6.3 “助理值班员不按规定出场作业”风险量级评价 |
6.4 “助理值班员不按规定出场作业”应对策略仿真分析 |
6.5 模型在车务系统现场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分析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视觉分析对高18F-FDG摄取的不确定性肺结节及肿块的诊断价值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18)F-FDG PET肿瘤内代谢异质性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PET/CT~(18)F-FDG 代谢异质性分析在肺癌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S)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疾病空间异质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D]. 黄曦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徐赛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D]. 王一旭. 浙江大学, 2021(09)
- [4]捞刀河畔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魏姿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质谱的糖胺聚糖结构表征及其与蛋白互作分子机制研究[D]. 盛安然. 山东大学, 2021(11)
- [6]空间异质视角下的辽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建模及其干预研究[D]. 杨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二肽基肽酶-Ⅳ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鼠脏器损伤评价中的比较性研究[D]. 马红. 大连医科大学, 2021
- [9]基于网格化的车务系统职工安全行为风险管控模型研究[D]. 张华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10]18F-FDG PET代谢空间异质性分析在肺癌中的应用研究[D]. 唐坤. 苏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