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市乌当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白婷婷[1](2021)在《内蒙古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蔡永龙,陈琪[2](2021)在《贵州县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文中提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交通地理学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贵州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交通可达时间表现出可达性优的县占比多与可达性差的县占比少的等级差异现象,可达性强弱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线性不匹配特征,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占比少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占比多的相对差异较大的"跷跷板"效应;(2)县域可达时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差异且呈现以贵阳为核心向边缘逐渐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可达性潜力呈现以贵阳都市圈和遵义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区域强与以铜仁市、黔南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南部、黔西南州西南部、六盘水市和安顺市南部组成的区域弱的"马太效应"现象,经济发展核心区与经济发展水平洼地连片带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不均等性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距较大;(3)以贵阳都市圈和遵义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组成的区域是贵州县域可达性最优地区、县域可达性潜力最优地区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因此,未来应重点发展具有可达区位优势、潜力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的以贵阳都市圈和遵义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域组成的经济发展核心区,扩大对黔中城市群的经济辐射,提升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唐爱筑[3](2020)在《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演变》文中指出水资源是支撑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全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扩张、人口大量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都会让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影响。尤其是地质背景特殊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水资源承载力也会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喀斯特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系统收集2005-2017年贵阳市城镇化和水资源相关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法、相关性分析、集对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阐明贵阳市2005-2017年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关系,揭示水资源承载力演变特征和诊断识别脆弱性因子,探究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7年贵阳市人口、经济、社会和土地城镇化水平都不断提高;随着贵阳市城镇化的发展,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综合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效率提升明显,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不大,农业行业节水措施有待加强。(2)2005-2017年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且呈现阶段性演变特征:2005-2011年评价等级处于波动上升状态,不断趋向于超载,从2011年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后,评价等级逐渐降低,水资源承载力不断向好,表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城市提高水资源承载力。(3)水资源承载状态识别中,支撑力系统承载状态较差。水资源承载力的子系统评价等级中,支撑力系统处于临界超载状态中呈波动变化;压力系统和调控力系统呈阶段性演变特征,两个子系统在2011年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后评价等级都明显下降,其中压力系统在临界超载附近波动,调控力系统评价等级低于临界超载向着可载状态发展。因压力系统和调控力系统在2011年后评价等级都明显降低,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评价等级降低。(4)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因子识别结果表明,有限水资源的城市背景下人口大量增加,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供水量不足,以及农业灌溉定额未达标是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夯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地下水战略储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提升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思路。(5)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为双向影响机制,基于耦合度协调模型,贵阳市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从磨合阶段向高水平耦合阶段发生转变,耦合协调度呈现了初级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的转变。基于集对分析协调模型,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从“对立的综合协调性差”逐渐转变为“趋同的良好协调发展”,从两个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来看,贵阳市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不断向好的趋势。
王淼,田晓琴,张卓婧[4](2019)在《贵州省科技进步与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协调性分析》文中认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贵州省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着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和可持续性。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以及科技进步子系统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子系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他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域协调发展度高,经济发展较慢的县域协调发展度低,且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的县域占总数的55.68%,其中不协调的县占5.68%。
王维[5](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雪斐[6](2019)在《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分析》文中提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城市开始向城市群开始延伸。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已经明确发展方向,即以城市群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希望能够通过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板块间融合协调,共同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城市群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时显得尤其重要,也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政策之一。但是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问题。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群,促进城市群发展朝着更好方向发展,是今后一个重要课题与方向。黔中城市群位于贵州省中部,长江经济带上游,优越的地理区位将为其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合理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都已成为黔中城市群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迫切需求。从城市群的概念出发,我们发现决定一个城市群是否健康发展的两大标准是它的协调性和核心城市的中心性。首先我们需要先对黔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通过测度2017年城市间经济吸引力和中心职能强度,评判黔中城市群发展情况,研究发现除了贵阳市之外,其余各城市对别的城市引力值都偏小,而贵阳的中心强度也是最强的,县级城市的中心强度普遍比地级城市弱。其次,本文提出城市群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四点判断标准——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城市群经济增长稳定程度、城市群内部经济均衡程度以及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程度。同时,针对这四项判断标准,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以上四条标准,分别测度了2007-2017年间黔中城市群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各标准的变化趋势,发现从总体来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内部经济联系度虽然在中间五年有下降,但依旧维持较高水平;而城市群整体经济增长长期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市场一体化也处于较高水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及协调发展研究的整理,明确城市群和协调发展相关概念以及城市群构成的五大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和黔中城市群做出了界定。随后,先从黔中城市群整体出发,采用熵值法和系统综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自2007年起至2016年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五大子系统共同作用协调发展的情况和趋势。研究发现,除2015年外,2008-2016年黔中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状况一直较为良好,并2016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通过对黔中城市群的这些研究,发现协调发展程度总体不高、各系统的发展不均衡、经济系统不均衡,中心城市吸引力和职能强度依旧较弱。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提升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策略。黔中城市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重点关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以促进其走向更优质的协调。
张青萍,杨柳[7](2015)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贵阳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贵阳市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以贵阳市居住用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地的利用强度、投入状况、产出状况、生态文明度四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评价贵阳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度与集约利用类型。研究表明:评价区域低度与中度利用比例较高,集约与高度利用比例较低,居住用地过多占用耕地,绿化用地所占比例偏小,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挖掘低利用区潜力、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结构、建立合理监督机制、加强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吕添贵[8](2015)在《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影响着城市化的质量和发展。传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单一承载力研究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水土资源的综合要求。因而,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相互作用下的承载力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展城市资源承载力研究,探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系统分析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综合作用的影响机制,建立水土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对综合承载力进行描述、评价和预测,可为城市水土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参考。围绕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综合承载力这一主题,本文选择具有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典型代表—贵阳市作为研究区,运用相关调研数据,以水土资源交互格局及其时空演化、模型模拟和影响机制为逻辑主线,以1998-2012年为时间序列,开展贵阳市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其模拟研究。在建立较为完整的水土资源综合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探索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交互特征、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规律、模拟预测及影响机制,提出优化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探索水资源状态对土地资源成本、空间扩展和土地增值影响正过程,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对水资源数量、质量和价值影响逆过程的基础上,构建水土资源综合作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对案例区1998年至2012年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过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度达到0.90以上;水土资源共同作用下的协调度从0.530增加到0.743。这说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协调过程在逐渐增强。(2)根据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耦合作用特征,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构建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发现,水土资源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水平变化明显,案例区逐渐从0.035增加到0.528。承载状态由系统不稳定向系统稳定转变,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从较低等级增至较高等级。但在空间上,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分异明显,增长区域个数低于降低区域个数,表明城市化对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约束在逐渐增强,未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应考虑水土资源两者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过程中承载力计算过程应当综合考虑水资源要素与土地资源要素的共同作用,以弥补单一水资源或土地资源进行承载力计算所带来不足。(3)在考察水土资源综合影响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对相应社会经济发展路径进行情景模拟,并从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用地面积增长率、耕地减少率、用水总量增加率等系统控制变量集出发,探讨现状延续、经济优先、环境保护和综合协调等四类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下发展演化速度、演化过程。在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预测中发现综合协调更加符合贵阳市现实发展状况,可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满足城市发展与水土资源相互协调的要求。因而,在水土共同作用下城市发展路径应选取综合协调型模式。(4)基于案例区水土资源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发现案例区水土资源相对脆弱以外,更是受到喀斯特的山地系统、地质结构、水文系统和人文系统的综合作用。虽然岩溶地下水网使岩溶山区地下水丰富,但造成地表水缺乏和取水困难。二元水文结构造成了地质性缺水,而丰富的降水量和地下水资源会掩盖喀斯特地区缺水的本质。与此同时,水土资源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水平差异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度推动力、个体结构变迁动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动力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布差异。(5)为实现水土资源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承载力向综合协调模式演进,除探讨其受到的影响机制和驱动机制外,还应构建相应的调控机制。本论文从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利益协调、规划引导和理念转换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水土资源综合调控框架和提升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优化路径。
廖从健[9](2013)在《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扩展遥感监测、驱动因素及效应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起源于人类分工和互助的需要,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各种矛盾的汇集处。伴随着工业化的浪潮,城市迅速扩大。虽然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物质和文化的繁荣,但是也使一些问题凸显,如消耗了部分优良耕地,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因此,城市的扩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长期以来以农为主,不重视城市的发展,城市欠账太多,城市化快速地推进,城市建成区扩展迅速,使环境与社会问题尤为突出。此外,我国幅员辽阔,由于政策、地理位置等原因,东中西部城市问题有较大差异,所以,对我国城市扩展进行东中西部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决策部门制定城市发展和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东中西部的城市发展作出更科学的政策指导,以协调区域发展平衡问题,有效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东中西部3个有代表性省会城市杭州市、合肥市和贵阳市,沿着东→中→西这条空间主线,以这些目标城市为研究切入点,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提取。然后,沿着城市扩展过程监测→扩展驱动力分析→扩展带来的影响这条逻辑主线,结合统计资料和具体的国情,监测比较了研究区域内城市建成区扩展的特征,分析了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因素和城市建成区扩展扩展效应。最后,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本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获取目标城市建成区在不同历史年份的面积、空间分布及扩展过程变化等信息,采用相同的城市扩展量化测度指标,分别进行了建成区扩展过程的时空量化对比。结果表明:建成区扩展在时空上都存在速度和程度的差异。首先,从建成区年均扩展速度来看,时间上,三个时间段各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一个时间段建成区年均扩展速度最小,然后逐渐加速第三时间段(2005-2009年)达到最大,是第一个时间段的2倍以上。空间上,东中西部城市建成区扩展差异明显,总体上,东部扩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东部的杭州城市建成区呈现了快速扩展、高速扩展和高速扩展的阶段性特征,中部合肥呈现了中速扩展、快速扩展和高速扩展的阶段性特征,西部贵阳呈现了缓慢扩展、中速扩展和快速扩展的阶段性特征。其次,从城市用地扩展系数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来看,三个研究时段内,东部杭州建成区扩展速度与城市化相适应,中部的合肥前两个时段,建成区扩展速度与城市化相适应,但第三时段(2005~2009年)合肥城市建成区扩展明显过快,西部的贵阳第一个时段(1993~2001年)城市建成区扩展明显不足,后两个时段,建成区扩展速度与城市化相适应。最后,从城市建成区内的地表覆盖分类来看,随着建成区的扩展,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的绿地和水体都呈增加趋势,绿化覆盖率显着增加,但水体比例则呈下降趋势。(2)从社会、经济和政策三个方面定性分析了东中西部目标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因素,同时对非农人口、高校在校人数和工业总产值等5个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建成区扩展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政策因素在三大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政策的实施决定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在5个社会经济因素中,非农人口对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力最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小;高教扩招对城市扩展有重要作用;对杭州和合肥来说,建成区扩展驱动因素作用大小顺序为:非农业人口>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贵阳驱动因素作用大小顺序为:非农业人口>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个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与建成区扩展的关联度以杭州最高,合肥次之,贵阳最小。(3)通过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热岛比例指数的定量分析表明:纵向上看,随着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扩展,绿地面积和热岛区域都逐渐增大,且与城市扩展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均不断增高,在2005-2009年时间段增高尤为显着。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呈下降趋势,较强一极强的热岛区域(生态环境较差)占建成区比例也在减小,城市热岛区域从相对集中于市中心向四周分散,反映了我国城市建设总体上愈来愈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地的合理布局,城市在向生态化趋势前进。横向上看,东部的杭州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增加最快,中部的合肥次之,西部的贵阳最慢,这反映了杭州和合肥城市建成区绿化发展好于贵阳的事实。以上分析从时空上说明了建成区的扩展并没有必然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相反,随着建成区扩展加快,建成区生态环境质量趋好。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不宜普遍将用地控制很严,对东中西部城市供地应该差异对待,适当的土地供应是保障城市发展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是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动适应;东中西部应采取不同的城市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大力发展都市连绵区,以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主,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部地区有选择地适度发展都市连绵区,大力发展大中城市,西部地区有选择地发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中西部城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是解决大量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不高的劳动力就业。
曾璐[10](2011)在《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多地少已成为我国各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土地问题。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成为财富来源的土地。土地直接承载着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土地利用系统。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激增等引起一系列人地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人类思考研究在有限的土地的承载能力。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省会,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在带给贵阳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制约着它的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土地利用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土地存量少,人均拥有量低,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困难,生态保护困难加剧,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土地承载压力巨大。通过分析研究贵阳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贵阳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贵阳市各区县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由此分析贵阳市各区县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进而探讨如何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和措施。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概述了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土地承载力相关理论研究,论述了土地的基本内涵、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即为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贵阳市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概括。从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矿产资源、历史变迁、产业发展、人口现状、生活水平、环境质量等多角度呈现不同的贵阳现状。并着重介绍了贵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限制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构建了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切合贵阳实际从自然、经济、社会的角度选取21个评价指标因素,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得到贵阳市各区县土地综合承载力。第五章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并针对不同的区县土地承载力的强弱提出利于提高其承载力的意见。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提高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工业农业经济,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并加强现代科技的应用等措施,能够动态有序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区位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滞后;人地矛盾突出,人口素质偏低。(2)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平均为0.4791,最高值为云岩区0.5749,最低值修文县为0.3978。土地自然承载力较高的区县有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花溪区、清镇市、乌当区;土地经济承载力和土地社会承载力呈正相关,即土地经济承载力越高,土地社会承载力越高。(3)通过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可以将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为三个等级,即低等、中等和高等。低等综合承载力的地区,包括息烽县和修文县。中等综合承载力地区包括花溪区、白云区、开阳县、清镇市。高等综合承载力区包括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和小河区。
二、贵阳市乌当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阳市乌当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县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可达时间 |
2.2 可达性潜力 |
2.3 经济发展水平 |
3 贵州县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征 |
3.1 可达性时间特征 |
3.2 可达性潜力特征 |
3.3 经济发展水平特征 |
4 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 |
5 结论与建议 |
(3)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阳市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概况 |
2.1 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 |
2.1.1 人口城镇化水平 |
2.1.2 经济城镇化水平 |
2.1.3 社会城镇化水平 |
2.1.4 土地城镇化水平 |
2.2 贵阳市水资源概况 |
2.2.1 水资源基本情况 |
2.2.2 水资源利用概况 |
2.2.3 基于生态足迹的水资源评价 |
2.3 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的关系 |
2.3.1 水资源利用效率 |
2.3.2 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3.1.1 集对分析法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3.1.3 承载状态判别标准 |
3.1.4 承载力评价模型 |
3.1.5 承载力诊断识别 |
3.2 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
3.2.1 承载状态 |
3.2.2 承载力评价 |
3.2.3 承载力子系统评价 |
3.2.4 承载力脆弱性识别 |
3.2.5 承载力调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评价 |
4.1 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成因 |
4.1.1 城镇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
4.1.2 水资源承载力对城镇化的影响 |
4.2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协调发展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计算 |
4.2.2 综合指数 |
4.2.3 耦合度模型 |
4.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2.5 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分析 |
4.3 基于集对分析模型协调发展评价 |
4.3.1 集对分析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集对分析协调性评价模型 |
4.3.3 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协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贵州省科技进步与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协调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进步与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的结构及其协调性界定 |
1.1 科技进步与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的评价模型 |
1.2 指标原始数据来源及权重和标准值的确定 |
2 科技进步与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2.1 系统协调度模型 |
2.1.1 无量纲化处理 |
2.1.2 综合效益函数 |
2.1.3 系统协调度 |
2.2 协调发展度 |
3 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协调性分析 |
3.1 全面小康建设与科技进步水平 |
3.2 协调性评价结果 |
3.3 协调发展度 |
4 结论及建议 |
(5)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2 城市群协调发展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群及其演化 |
2.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
2.1.2 城市群概念的形成 |
2.1.3 城市群空间的发展 |
2.2 城市群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协调发展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黔中城市群发展现状 |
3.1 黔中城市群概况 |
3.2 引力模型及空间吸引力分析模型 |
3.2.1 引力模型 |
3.2.2 基于城市经济引力的引力模型的修正 |
3.3 黔中城市群主要城市经济吸引力分析 |
3.3.1 “城市经济质量”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
3.3.2 黔中城市群部分城市经济引力大小 |
3.3.3 数据分析及结果 |
3.4 黔中城市群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分析 |
3.4.1 城市中心职能强度模型 |
3.4.2 城市中心职能强度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黔中城市群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4.1 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标准 |
4.1.1 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性 |
4.1.2 城市群整体经济增长稳定性 |
4.1.3 城市群内部经济水平均衡性 |
4.1.4 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程度 |
4.1.5 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 |
4.1.6 城市群协调发展综合指标的计算 |
4.2 黔中城市群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测度结果 |
4.2.1 总体趋势 |
4.2.2 黔中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度 |
4.2.3 黔中城市群整体经济增长稳定度 |
4.2.4 黔中城市群内部经济水平均衡度 |
4.2.5 黔中市场一体化程度 |
4.3 本章小结 |
5 黔中城市群城市整体系统协调发展分析 |
5.1 城市群协调发展系统 |
5.1.1 经济子系统 |
5.1.2 社会子系统 |
5.1.3 人口子系统 |
5.1.4 资源子系统 |
5.1.5 环境子系统 |
5.2 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综合测度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6.1.1 综合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无法持续 |
6.1.2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不均衡 |
6.1.3 经济系统发展趋势不稳定 |
6.1.4 中心城市吸引力及职能强度不显着 |
6.2 黔中城市群发展的建议 |
6.2.1 加强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建设,注重经济环境同向发展 |
6.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间的通达性 |
6.2.3 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 |
6.2.4 促进五大系统共同进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生态文明背景下贵阳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
2 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度评价 |
2.1 评价区域样本区的划分 |
2.2 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涵义 |
2.3 贵阳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类型划分 |
3 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度划分结果分析 |
3.1 高度集约利用区 |
3.2 中度集约利用区 |
3.3 低度集约利用区 |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4.1 居住区分布杂乱,利用强度低,须加强对中低集约利用区土地的挖潜 |
4.2 土地出让程序不健全,存在土地闲置现象,须建立合理监督政策,避免土地浪费 |
4.3 过热房地产严重占用耕地,须合理规划居住用地 |
4.4 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须进一步加强建设 |
4.5 生态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
(8)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文献综述 |
2.1 水土资源综合作用研究进展 |
2.1.1 水土资源综合内涵 |
2.1.2 水土资源综合内容 |
2.1.3 水土资源综合测算方法 |
2.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内涵 |
2.2.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 |
2.2.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 |
2.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调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内涵 |
2.3.2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工具 |
2.3.3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效果 |
2.4 研究述评 |
3 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案例选择 |
3.1 水土资源综合理论分析框架 |
3.1.1 水土资源相互作用分析 |
3.1.2 水土资源系统理论 |
3.1.3 水土资源综合概念 |
3.1.4 水土资源综合特征与过程 |
3.1.5 水土资源综合理论分析框架 |
3.2 研究案例选择 |
3.3 研究案例概况 |
3.3.1 区域地理位置 |
3.3.2 自然环境条件 |
3.3.3 社会经济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分析与耦合状态测算 |
4.1 水土资源利用现状 |
4.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1.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 水土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分析 |
4.2.1 水土资源匹配空间尺度界定 |
4.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
4.2.3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时空分布 |
4.3 水土资源耦合模型构建与状态测算 |
4.3.1 水土资源耦合模型构建 |
4.3.2 水土资源耦合过程分析 |
4.3.3 水土资源耦合结果分析 |
4.3.4 水土资源耦合空间差异 |
4.4 水土资源耦合状态与承载力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
5.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5.1.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等级划分 |
5.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分析 |
5.2.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计算 |
5.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障碍分析 |
5.3.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诊断 |
5.3.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障碍度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情景模拟与预测分析 |
6.1 模型总体结构与系统分析 |
6.1.1 模型目的与系统边界 |
6.1.2 系统框架分析 |
6.2 模型系统构建 |
6.2.1 系统模型构建 |
6.2.2 系统动力学结构方程 |
6.2.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系统流图 |
6.3 模型有效性检验与情景设置 |
6.3.1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3.2 不同发展模式情景设置 |
6.4 不同发展模式下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情景仿真 |
6.4.1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情景仿真模拟 |
6.4.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 |
6.4.3 不同情景下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分析 |
6.4.4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容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影响机制与驱动力分析 |
7.1 水土资源脆弱性问题与成因 |
7.1.1 水土资源脆弱性问题与表现 |
7.1.2 水土资源脆弱性成因分析 |
7.2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影响机制 |
7.2.1 山地系统机制 |
7.2.2 地质结构机制 |
7.2.3 水文系统机制 |
7.2.4 人文社会机制 |
7.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演化的驱动力分析 |
7.3.1 政策制度推动动力 |
7.3.2 个体结构变迁动力 |
7.3.3 市场经济发展动力 |
7.4 本章小结 |
8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调控机制构建 |
8.1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基础 |
8.1.1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内涵界定 |
8.1.2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目标 |
8.1.3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原则 |
8.2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框架分析 |
8.2.1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思路 |
8.2.2 水土资源综合调控框架 |
8.3 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优化路径 |
8.3.1 合理确定水土资源开发路径,促进水土资源有效利用 |
8.3.2 加强水土资源环境治理,构建环境承载力保护支撑体系 |
8.3.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提高区域水土资源利用水平 |
8.3.4 转变水土资源利用理念,拓宽水土资源利用渠道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扩展遥感监测、驱动因素及效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区选取及概况 |
1.4.1 研究区选取 |
1.4.2 研究区概况 |
1.5 相关概念 |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城市扩展遥感监测研究 |
2.1.1 城市扩展遥感监测的信息源 |
2.1.2 国内外城市扩展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
2.1.3 城市扩展的测度方法指标 |
2.2 城市扩展驱动力研究 |
2.2.1 定性研究 |
2.2.2 定量研究 |
2.3 城市扩展效应研究 |
3 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 |
3.1 研究选用的遥感影像 |
3.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3 城市建成区范围和地表覆盖遥感信息的提取 |
3.3.1 城市建成区范围提取 |
3.3.1.1 城市建成区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
3.3.1.2 城市建成区提取 |
3.3.2 城市建成区地表覆盖遥感信息提取 |
3.3.2.1 提取方法 |
3.3.2.2 分类系统的确定 |
3.3.2.3 分类精度评价 |
3.4 城市建成区监测结果与分析 |
3.4.1 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 |
3.4.2 合肥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 |
3.4.3 贵阳城市建成区扩展遥感监测 |
3.5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扩展比较 |
3.5.1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扩展速度差异比较 |
3.5.2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地表覆盖变化比较 |
3.5.3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扩展与城市人口增长协调性比较 |
4 城市扩展驱动分析及灰色关联比较 |
4.1 城市扩展驱动的政策因素分析 |
4.1.1 行政区划调整的驱动作用 |
4.1.2 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驱动作用 |
4.1.3 区域发展优惠政策的驱动作用 |
4.1.4 住房改革政策的驱动作用 |
4.1.5 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的驱动作用 |
4.2 城市扩展驱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4.3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扩展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
4.3.1 城市建成区扩展驱动因素指标选取 |
4.3.2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扩展驱动因素灰色关联测度 |
4.3.3 驱动因素灰色关联测度结论 |
5 东中西部城市扩展效应 |
5.1 城市建成区扩展社会经济效应东中西部比较 |
5.2 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 |
5.2.1 绿地变化 |
5.2.2 热岛效应强度变化 |
6 政策建议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可能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承载力相关理论研究 |
2.1 土地的基本理论研究 |
2.2 土地承载力基本理论研究 |
2.3 土地综合承载力理论研究 |
第3章 贵阳市及各区县概况 |
3.1 贵阳市概况 |
3.2 贵阳市各区县概况 |
3.3 贵阳市土地利用现状 |
3.4 贵阳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5 贵阳市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4章 贵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2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说明 |
4.3 贵阳市各区县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数据 |
4.4 贵阳市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过程及方法 |
第5章 贵阳市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结果评价分析 |
5.1 贵阳市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分析 |
5.2 贵阳市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优化方向 |
第6章 贵阳市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对策和建议 |
6.1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口素质 |
6.2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节能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
6.3 保护耕地面积不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
6.4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严格实施土地利用管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6.5 加强现代科技应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利用,做好宏观调控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贵阳市乌当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评价研究[D]. 白婷婷.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2]贵州县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J]. 蔡永龙,陈琪. 贵州科学, 2021(03)
- [3]贵阳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演变[D]. 唐爱筑. 贵州大学, 2020
- [4]贵州省科技进步与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统协调性分析[J]. 王淼,田晓琴,张卓婧. 山西科技, 2019(04)
- [5]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分析[D]. 雪斐. 贵州大学, 2019(12)
- [7]生态文明背景下贵阳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 张青萍,杨柳.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4)
- [8]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吕添贵. 浙江大学, 2015(10)
- [9]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扩展遥感监测、驱动因素及效应比较研究[D]. 廖从健. 浙江大学, 2013(01)
- [10]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曾璐. 西南大学, 2011(11)
标签:承载力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