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林其[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双主体互动教学法应用研究 ——以简阳市三所高中为例》文中指出
周信安[2](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A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张义[3](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好接班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要对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2020年,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经济制度、社会信息和文化精神等飞速发展的同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严峻挑战,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参与式教学法成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参与式教学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的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和研究创新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理论分析。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相关内涵和互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及其运用意义。第三部分: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从研究目的与对象、研究方法与内容、问卷回收情况和调查结果分析,了解该参与式教学的运用现状,分析该教学法在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该教学法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师、学生和课堂活动三个方面提出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运用的几点措施。
国歌[4](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鉴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性,关于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逐渐走入研究领域。本文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师生互动教学呈现的诸多现象制定了调查问卷,并且设计访谈在教师之中进行访谈,以全面的了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师生互动现状。进而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师生互动教学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方面:在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内在因素以及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外在联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师生互动教学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以及对于新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不足。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解决方案,要坚持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与目的性的统一、实现师生互动实施的程序、把教改的要求积极贯彻体现在师生互动教学之中。
王一茜[5](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 ——以沈阳市“习语进课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探究全新的教学方式成为广大思政教师业务需求。议题式教学成为聚焦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具体教学实际,议题式教学并没有得到普及,无论是理论构建或者是实践经验方面可参考的范本都不是很丰富。本文以“习语”进课堂活动作为个案研究,在“习语”进课堂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困惑,提炼为议题式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通过对大量书籍以及网站资料的搜找和学习,同时结合在实习学校进行的课堂观察,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归纳,为议题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合理性建议和对策,为今后议题式教学开展和理论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式。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背景、在此背景下的意义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呈现特色等方面进行概述。第二章:本章内容主要是对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资料进行整合,通过对议题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展现出的特点以及教学实施所依托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的探究,通过理论方面研究上升为议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第三章:主要对沈阳市开展的“习语”进课堂活动进行了总体的概述并基于活动成果进行了理性的反思和展望,将个性化问题上升为普适性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第四章:本章内容主要依托于第三章“习语”进课堂活动,是对“习语”进课堂活动呈现出的具体流程以及教学原则的总结与归纳,进而上升为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步骤及原则。第五章:本章基于对“习语”进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托“习语”进课堂活动,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第六章:本章呈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具体课堂实例并阐述其设计理念,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总结反思,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本篇论文的理论研究。
许芷琳[6](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高中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品格和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问题设计、讨论引导,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但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发现,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环节受应试教育、教师教学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设计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其二,问题内容简单陈旧,缺乏探究价值;其三,探究过程中,预设性问答现象依旧存在。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从理念、原则、体系构建、路径四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首先,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计要以核心理念为指导,坚持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基础,教学主体上上以探究共同体为载体,教学方式上以建构主义为遵循,教学目标上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旨归;其次,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层层递进的逻辑性原则以及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启发性原则;再次,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具体课例出发,进一步完善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体系,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设计”的整体思路以及问题评价表;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计要坚持参与主体多元化,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问题;选题途径多样化,增强问题的多样性和探究性;问题资源生成化,形成以“学”优先的问题课堂。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环节进行深度分析,对增强课堂吸引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琪琪[7](2020)在《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是新课改以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学习以灌输方式为主,学生只是知识的机械接收者,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学习自主性不强,合作意识缺乏,使得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方式,顺应了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教师、同学等多方进行交流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科学育人的目的。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式教学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分析当前存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中的问题及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新时代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提供些许参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互动式教学理论、互动式教学实践应用,以及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并在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的相关概念、新时代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的新要求以及实施价值。第三部分:对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由于学校及教师对互动式教学重视不够,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学生互动意识欠缺以及互动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导致互动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互动准备不充分、互动参与主体较少、线上互动缺乏以及评价体系僵化等问题。第四部分:基于第三部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具体来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实施原则、优化教学设计、鼓励多方互动、线上线下结合以及健全评价体系。第五部分:通过结语总结出本文的观点和结论。
汪铭桂[8](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陆续颁布实施,统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等已于2019年秋季学期在北京、海南等6省市正式投入使用,对照“八个统一”标准上好思想政治课,将课程的政治方向引领、活动型学科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养评价机制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任务。同时联系我国2016年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最新一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标志性追求,而实现这一追求的路径主要在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建设,在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诸多方案中,议题式教学便是其中的重要抓手,这也将成为未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探索方向之一。因此,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议题式教学相关领域文献的学习和分析,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其具有学科基础性与科际整合性相统一、价值引领性与开放思辨性相统一、活动序列化与内容结构化相统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的特征,并在议题设置、课堂组织、课堂评价等方面遵循相应的实施原则。通过学习和借鉴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话教学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为开展议题式教学提供新思路。论文综合扬州市三所高级中学师生的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结果分析发现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议题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正渐趋成熟。但由于部分教师受自身思想和理论水平、注入式教学的影响以及组织议题式教学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制约,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对议题式教学认识不足、设置教学议题随意、教学情境创设不当、评价方式单一。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现状、问题及其成因,结合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情境、活动三要素并按照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的逻辑顺序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策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挥议题整体实效;课前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拓宽发现议题渠道;课中优化教学思路,创新设置议题情境;课后进行实践反思,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探讨议题式教学运用策略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以议题、情境、活动为中心给出了一则议题式教学设计——《面对经济全球化》,并将这一教学设计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以期为一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规范设计和实施议题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林琳[9](2020)在《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它强调师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深化了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它对助推新课程改革、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实施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参与素养欠缺,未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过度强调知识传授,未能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参与过于形式主义,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忽视参与能力培养,参与评价机制相对欠缺等诸多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需从强化参与相关认知,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推进参与教学落实;回归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参与共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重视参与能力培育四个层面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落实提供可行性路径。
张田田[10](2020)在《“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互动式教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的两大主体,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教育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提升自身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做好课堂上的互动,提升教学互动有效性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互动式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被普遍运用,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系统地对互动式教学进行研究的人数较少,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互动式教学缺乏系统认识,互动教学缺乏系统组织,互动的实施流于表面,师生间无效互动普遍,缺乏有效互动。对互动式教学具体课程的设计研究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实施方法与途径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作为教学设计对象,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将互动式教学运用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探究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课堂实施的路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运用过程分析阶段,从课前,课程教学与课后评价三方面具体分析互动式教学运用的途径与方法。其次,教学实施展示阶段,通过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程讲授,归纳总结,及巩固强化五个部分,对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中的运用进行完整的教学展示。最后,互动式教学运用的总结阶段,以专家评价,学生评价为基础,进行专家评价与自我评价,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研究发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方面首先需要不断学习增长知识储备,提高对互动式教学的认识,其次带同理心进课堂,构建和谐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结合时政热点,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多种互动方法协同运用。学生方面需要学生及时预习新课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与参与互动的能力。
二、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版)》的内涵 |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特征 |
1.互动性 |
2.实践性 |
3.开放性 |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人本主义理论 |
3.认知学习理论 |
(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
1.有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2.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
3.有利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 |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情况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方法与内容 |
3.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4.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 |
1.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愿不高 |
2.学生课堂参与和课后反思的积极性不高 |
3.缺乏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 |
(三)原因分析 |
1.教师素质的制约 |
2.学生认知的制约 |
3.应试教育的制约 |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
3.完善教师教学评价 |
(二)增强学生参与素质 |
1.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
2.培养学生参与习惯 |
3.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
(三)巧设课堂参与活动 |
1.严格挑选参与内容 |
2.组织有序参与过程 |
3.实施多种教学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3 课堂教学设计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相关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互动 |
2.师生互动 |
3.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师生互动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实践论 |
2.符号互动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基本环节和步骤 |
1.课前准备互动任务 |
2.课上推进师生互动实施 |
3.课后反馈和评价师生互动的效果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中存在问题调查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问卷的设计 |
3.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
(一)师生互动教学运用层次设定不清 |
1.师生互动教学目的与互动类型搭配不科学 |
2.忽略师生互动教学形式与知识系统性的内在联系 |
3.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影响因素认知与运用局限 |
(二)师生互动教学环节设计效果达成不足 |
1.师生互动交流状态激活不充分 |
2.师生互动教学任务协作操控不当 |
3.师生互动交流媒介设计局限 |
(三)师生互动教学与素质教育关联不够 |
1.师生互动轻视学生主动性的塑造 |
2.师生互动基于知识的启发与延展不足 |
3.师生互动对学生素质成长与能力构建的促成不够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于师生互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缺乏全面认识 |
1.师生互动教学态度不端正导致设计准备不充分 |
2.注重师生互动形式忽视知识育人内容 |
3.轻视对师生互动教学的基础支撑条件的掌握 |
(二)教师缺少师生互动教学的稳妥驾驭力 |
1.教师有效组织师生互动能力需要提升 |
2.不注重师生互动的环节与细节的科学实施 |
3.师生互动教学资源匹配能力需要提升 |
(三)师生互动教学贯彻教改要求不彻底 |
1.师生互动学生主体定位转变不到位 |
2.师生互动教学缺乏素质发展达成环节 |
3.师生互动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
(一)坚持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与目的性的统一 |
1.科学设计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师生互动教学 |
2.保持师生互动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
3.全面掌控师生互动教学涉及因素与环节细节 |
(二)重视师生互动实施流程与效果的精雕细琢 |
1.提升教师过硬的师生互动教学组织能力 |
2.科学严谨组织师生互动协作的教学环节 |
3.重视师生互动教学综合资源的科学匹配 |
(三)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切实贯彻教改要求 |
1.以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素质与知识能力同步发展 |
2.在师生互动中以清晰线索与路径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
3.运用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师生互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高中思想政治师生互动情况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 ——以沈阳市“习语进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一、议题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
(一)议题式教学的含义 |
(二)议题式教学的特点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议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
(一)有利于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 |
(二)有利于推动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
(三)有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第三章 沈阳市“习语”进课堂活动解读与呈现 |
一、“习语”进课堂活动解读 |
(一)“习语”进课堂活动背景 |
(二)“习语”进课堂活动过程 |
二、“习语”进课堂活动反思 |
(一)“习语”进课堂活动取得的成效 |
(二)“习语”进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 |
(三)“习语”进课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原则及步骤 |
一、议题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
(一)坚持情境性原则 |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 |
(三)坚持思辨性原则 |
(四)坚持综合性原则 |
二、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
(一)以议题为纽带—选择恰当的议题 |
(二)以情境为载体—创设适当的情境 |
(三)以活动为路径—组织有效的探究 |
(四)以总结为驱动—进行全面的总结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构建策略 |
一、设置议题——提高议题教学认知 |
(一)议题的设置要立足于教材内容 |
(二)议题的设置依托于全新的师生观 |
二、创设情境——有机嵌入教学内容 |
(一)情境材料的选取要和教学内容相融合 |
(二)情境材料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
(三)情境资料选取要引导价值取向 |
三、组织活动——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
(一)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
(二)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研讨 |
(三)师生互动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
四、课堂总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一)注重总结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
(二)注重寻找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内在关系 |
五、教学评价——探究议题式教学评价标准 |
(一)制定教学评价量表 |
(二)关注评价方向的发展性 |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例及效果分析 |
一、教学设计实例 |
(一)课例展示:《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实例 |
(二)设计意图说明 |
二、效果分析 |
(一)教学效果反馈 |
(二)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相关概述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
1.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内涵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基本特征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教学价值 |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素养 |
2.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3. 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2.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 |
3.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思想资源 |
1.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 约翰·布兰斯福特的抛锚式教学理论 |
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实证调研 |
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 个别访谈和观察的基本情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分析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成效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难以落实 |
2. 部分教师教学经验和问题意识不足 |
3. “正答主义教育”影响下,问题功能性固化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路径选择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核心理念 |
1. 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基础 |
2. 教学主体上,以探究共同体为载体 |
3. 教学方式上,以建构主义为遵循 |
4. 教学目标上,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旨归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
1. 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 |
2. 层层递进的逻辑性原则 |
3. 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启发性原则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体系构建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 |
2. 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路构建 |
3. “问题设计”的实践与评价体系构建 |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践行路径 |
1. 参与主体多元化,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问题 |
2. 选题途径多样化,增强问题的探究性 |
3. 问题资源生成化,形成以“学”优先的问题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概述 |
2.1 相关概念内涵 |
2.1.1 互动式教学 |
2.1.2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 |
2.2 新时代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的新要求 |
2.2.1 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
2.2.2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
2.2.3 新时代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新要求 |
2.3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价值 |
2.3.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 |
2.3.2 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与水平 |
2.3.3 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
第3章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实施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调查分析 |
3.1.1 调查实施 |
3.1.2 调查结果 |
3.2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取得的成效 |
3.2.1 互动式教学方式应用频率较高 |
3.2.2 互动方式较多样化 |
3.2.3 学生互动参与积极性较高 |
3.3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存在的不足 |
3.4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和策略 |
4.1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实施原则 |
4.1.1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
4.1.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4.1.3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4.1.4 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
4.2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实施策略 |
4.2.1 转变教学观念引领有效互动 |
4.2.2 优化教学设计助力课堂互动 |
4.2.3 鼓励多方互动提升互动效果 |
4.2.4 线上线下结合创新互动模式 |
4.2.5 健全评价体系巩固互动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有关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应用情况的调查(学生版) |
附录 B 有关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应用情况的调查(教师版)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8)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 议题 |
(二) 议题式教学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
(一) 学科基础性与科际整合性相统一 |
(二) 价值引领性与开放思辨性相统一 |
(三) 活动序列化与内容结构化相统一 |
(四) 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
(一) 议题设置原则 |
(二) 课堂组织原则 |
(三) 课堂评价原则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依据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运用的理论依据 |
(一)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 教学对话原理 |
(三) 学习金字塔理论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运用的现实依据 |
(一) 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
(二) 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 |
(三) 教学参与者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现状分析 |
一、调查过程与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
(一) 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架构渐趋成熟 |
(二) 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条件逐步完备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疏于教学探索,课堂把控力弱 |
(二) 设置议题随意,理解较为片面 |
(三) “议”境创设不当,教学活动受限 |
(四)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教学反思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教学组织者受自身思想和理论水平的制约 |
(二) 教学过程受注入式教学思想的桎梏 |
(三) 教学环境受外在因素和资源的影响 |
(四) 教学评价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支配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
一、实现教学理念转化,发挥议题整体实效 |
(一) 精研议题式教学,增强教学全面性 |
(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教学实践性 |
(三) 营造议题研讨氛围,注重教学导向性 |
二、课前整合教学资源,拓宽发现议题渠道 |
(一) 立足教材知识,确定学科性议题 |
(二) 关注学生实际,开发生本性议题 |
(三) 紧跟时代步伐,设计思辨性议题 |
三、课中优化教学思路,创新设置议题情境 |
(一) 反思传统教学,展示课堂活动情境 |
(二) 贴近学生主体,再现真实生活情境 |
(三) 体味社会生活,营造互动开放情境 |
四、课后实践反思,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
(一) 多种形式呈现议题的研讨成果 |
(二) 强化学生对议题活动的体验感悟 |
(三) 建立议题思维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
教学课例 议题式教学案例——《面对经济全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学理诠释 |
第一节 参与式教学的诠释 |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
二、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
三、参与式教学的层次 |
四、参与式教学的原则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
三、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维克托·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
五、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意蕴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相关解读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界定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 |
二、深化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认知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助推新课改的实施,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政治课的积极性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现状解读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的基本内容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一、积极成果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困境原因分析 |
一、参与认知相对模糊,未能激发参与动机 |
二、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无视学生配合程度 |
三、新课标解读不到位,漠视学生参与共识 |
四、教学评价体系滞后,缺失参与评价标准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强化参与相关认知,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
一、教师方面:提升教学主体的参与领悟 |
二、学生方面: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情怀 |
第二节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推进参与教学落实 |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参与情境 |
二、运用合作学习法,创造参与气氛 |
三、运用问题引导法,调动参与情感 |
第三节 回归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参与共鸣 |
一、开展主题参与活动 |
二、营造良好参与氛围 |
三、建立网络参与平台 |
第四节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重视参与能力培育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
三、评价内容全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硕博论文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附录1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调查问卷(学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互动式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互动式教学及其相关理论分析 |
一、互动式教学内涵及一般要求 |
(一)互动式教学内涵 |
(二)互动式教学形式 |
(三)互动式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
二、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主体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
(三)教学过程论 |
三、互动式教学运用的意义 |
(一)将抽象讲解具象化,提搞学生学习效率 |
(二)给学生展示平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
第二章 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运用过程分析 |
一、课前准备阶段 |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了解 |
(二)确立目标与互动形式 |
(三)学生自主预习 |
二、课程教学阶段 |
(一)创设互动情景 |
(二)生成互动问题 |
(三)组织互动探究 |
(四)升华互动情感 |
三、课后总结阶段 |
第三章 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运用过程展示 |
一、新课导入 |
二、课程讲授 |
(一)“生产与消费” |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
三、归纳总结 |
四、板书设计 |
五、巩固强化 |
第四章 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运用总结 |
一、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运用评价 |
(一)专家评价 |
(二)自我评价 |
二、互动式教学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的运用优化 |
(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运用互动教学的能力 |
(二)教师需常怀同理之心,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
(三)教师需结合实事热点,多种互动方法协同运用 |
(四)学生应主动预习,提高参与课堂互动的意识与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双主体互动教学法应用研究 ——以简阳市三所高中为例[D]. 林其.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A学为例[D]. 周信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研究[D]. 张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4]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教学研究[D]. 国歌. 渤海大学, 2021(02)
- [5]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 ——以沈阳市“习语进课堂”为例[D]. 王一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D]. 许芷琳. 苏州大学, 2020(03)
- [7]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研究[D]. 张琪琪.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研究[D]. 汪铭桂. 扬州大学, 2020(05)
- [9]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D]. 林琳.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互动式教学探究[D]. 张田田. 石河子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