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育间伐生产报表打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德[1](2019)在《人工林树冠生长模拟及密度控制决策技术研究 ——以杉木和桉树为例》文中认为人工林在提供木材产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人工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重要途径。树冠作为人工林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冠幅、冠长、外轮廓形状、树冠体积)不仅能够直接反映树木生长活力及空间属性,而且可用于评价森林是否需要经营以及抚育间伐参数的确定。树冠生长情况以及林木个体间树冠重叠程度等能为密度控制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树冠模型驱动林分三维可视化,将不同林分条件下林木个体占有空间大小直观地展示出来,结合人工林密度控制决策模型,能够定性定量分析林分生长状况,为森林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本研究围绕人工林经营,以福建杉木和广西桉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收集整理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和标准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为了更加合理地描述不同林分条件下树冠形态变化规律,以不同林龄、密度、立地条件下杉木林和不同林龄下桉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对建模数据进行聚类,研究表明杉木在分组I(5-10年)、分组Ⅱ(11-15年)、分组Ⅲ(≥>16年)下的树冠半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桉树1-2年、3-4年、5-6年生分组下树冠半径之间差异明显。为了定性定量分析探讨影响树冠外轮廓形态的因素,准确合理地描述不同生长条件下树冠外轮廓模型形状,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中3大类模型包括简单单个方程模型、分段模型及可变指数模型,利用聚类数据对比选择不同分组下最优树冠外轮廓模型作为基础备选模型,进一步研究林木因子(胸径、树高等)及林分因子(林分密度等)和杉木树冠形态之间关系,并利用模型再参数化方法构建与林分密度变量有关的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杉木树冠的动态生长模型不仅能够间接预测树冠动态生长,而且能够预测树冠体积与间接推算生物量。通过构建树冠冠幅与冠长动态生长模型,结合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实现未来杉木树冠的动态生长预测。本文利用修正函数方法构建冠幅生长模型,研究表明以幂函数作为冠幅-年龄潜在生长量方程和以胸径的指数方程形式作为误差修正函数,构建冠幅动态生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冠幅的动态变化;综合分析冠长与年龄、立地、密度等关系,利用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最终构建以树高和年龄作为自变量的冠长生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冠长动态生长;为进一步估测杉木树冠体积和树冠生物量,研究树冠外轮廓-体积相容性模型方程组和树冠因子经验模型2种体积模型构建方法,对于可积分树冠外轮廓模型来说,可通过构建树冠外轮廓-体积一致性相容方程组推导树冠体积,保证了模型参数的一致性和无偏性,而对于可变指数等复杂的树冠外轮廓模型方程来说,积分方法不可行,通过利用冠幅、冠长等树冠因子构建树冠体积预测方程,通过树冠因子动态变化描述树冠体积变化规律。在树冠数据获取时,由于树冠外轮廓多个测量数据均来自同一株树木,针对数据之间存在自相关性和异方差问题,分别采用边际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2种方法构建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对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的拟合预测结果精度都优于最小二乘法,其中边际模型方法通过构建幂函数形式的加权方差函数与一阶连续自回归CAR(1)方差-协方差结构有效解决了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通过增加随机效应参数,确定组内方差-协方差结构等操作来解决重复测量数据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森林经营过程中为了直观地反映不同生长条件下树冠生长活力及林木个体间树冠重叠程度,为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构建的树冠外轮廓模型和树冠动态生长模型,研究人工林树木树体、冠形、分枝结构等特征,研究构建了表达林分中树木形态的三维数字化XML模型的生成、表达与存储,该模型综合考虑影响人工林树木生长的外界因素以及自身特点,更加符合人工林树木生长实际情况,特别适用于森林经营可视化过程中描述树木树冠形态以及分析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为了定性定量描述不同抚育间伐措施下林分树木生长状态,建立了集成传统林分密度控制模型、林木径阶分布模型、树干削度方程、树冠形态与体积模型、林分年净现值收益模型、生物量与碳储量模型等6个功能模块的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不仅能够描述林分的平均蓄积收获量、经济收益、生物量以及碳储量等,而且能够从林木个体角度描述林分树木树冠生长,从而实现多维度地森林经营决策。在前面研究基础上,立足于目前森林经营决策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服务于人工林小班经营模拟的辅助决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系统流程与功能设计,并对基于间伐的生长收获模拟、林分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以及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等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终编程实现一个能够服务于人工林小班经营模拟的辅助决策系统,为森林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覃鹏宇[2](2018)在《基于GIS营林生产目标进度管理系统的研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有林场在维护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深入研究国有林场等林业经营主体单位在森林经营活动中的信息化管理程度,科学有效地解决在传统营林生产管理、目标任务进度管理、项目规划决策、森林资源数据统计等营林生产业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各单位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协同化不足,营林任务过程进度监管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以广西一家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做为技术基础,无人机航测数字正射影像图拍摄(DOM,DigitalOrthophotoMap)、倾斜拍摄、富因特网应用技术(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研究提出结合移动互联网、GIS、无人机(UAV)航测等技术的科学高效解决方案,设计出一套基于GIS营林生产目标管理系统,经过调试运行与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系统数据库将各生产进度数据进行统一的分配调用,将各部门工作协同化,实现数据的深度利用,解决了林场对营林生产进度的数字化、可视化监管,可有效提高管理精度。(2)系统运用目标进度管理评价体系,结合林场相关管理制度、技术规程、监理办法,分析评价工区作业进度,反馈作业效果,解决了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拓展深度不足,过程反馈机制未能有效利用服务于日常经营管理之中等问题。(3)系统借助无人机航测技术,将目标林地的航空测绘图建立生二维、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模型,解决了天地图、谷歌等卫星地图更新缓慢,无法获取实时图像等问题,为营林生产单位提供会议可视化决策服务。(4)系统通过生成森林图像高清模型,调查人员可以有效辨识树种结构和进行林地落界,解决了人工对坡勾绘误差较大问题,有效提高小班区划精度与效率,提升森林资源调查准确性。(5)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时将森林图像模型、林地因子资源数据等重要的资源数据回传至云端服务器供林场各部门调用,解决了各单位人力车辆频繁前往林地重复勘查所产生的管理冗余和资源浪费问题。(6)系统借助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仪、多光谱、高清透雾摄像仪采集后的图像进行林相重建和分析对比,可建立森林火灾现场可视化模型和进行早期的森林病虫害诊断,科学地解决了森林火灾发生时,由于能见度低,观测人员无法全面掌握火场发展动向,及传统人工巡护容易疏漏森林病虫害发生等问题。(7)系统运用高度互动性、丰富用户体验、跨平台的Flex开源框架构进行架构,实现了多平台野外资源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信息管理需求,解决了野外作业设备携带繁多,避免了设备重复采购开支等问题。
周敏[3](2017)在《基于WebGIS的森林抚育样地可视化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成效监测情况,客观评价产出效益,从国家层面选设一定规模的固定样地作为国家级样地,建立森林抚育国家级样地成效监测可视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森林抚育系统”)。国家级样地的监测数据具有多尺度性、多维性、时序性、多源性和空间性等特点,传统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并不能完全揭示监测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将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可视化挖掘技术相结合,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各种探索。本文结合WebGIS技术体系以及其他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设计了基于WebGIS的森林抚育样地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提出了基于WebGIS的森林抚育样地空间数据模型与组织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符合森林抚育应用需求的样地数据库模型,采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实现了森林抚育样地管理信息开发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森林抚育成效监测相关业务调查分析,总结监测主要范围及内容,分析可视化需求以及功能需求,设计实现了森林抚育系统的主要功能。基于建库与制图一体化设计思想,采用ArcSDE构建统一数据库基本框架,实现了基于数据库的森林抚育样地信息可视化与动态制图。(2)分析林业数据可视化特点,研究森林抚育可视化表达框架与知识库,总结了多尺度模式下要素的选择以及约束方法,提出一套较为系统的森林抚育样地数据专题地图表达模式。(3)深入研究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框架,并针对其不完善的功能进行扩展研究,完成了对地图图层、要素编辑、散点聚合以及统计图专题图等的扩展与封装,为相关开发提供借鉴。为提高可视化效果,采用ECharts图表库对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实现定位图表专题图,提高了样地数据可视化程度。
丁帅,姜雪[4](2012)在《营造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为了林开发中心营造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制的总体结构、主要系统设计、技术关键和应用效果,为GIS在营造林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
高利[5](2012)在《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林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基础,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林业生产单位的基层部门数量多,信息化程度相对弱,人员素质相对低,是我国林业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生产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适应林业跨越式发展要求,促进林业宏观决策科学化,加速林业管理现代化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基础工作。本研究以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以森林资源调查数据、TM影像和各种图面资料(包括地形图、林相图),结合多种软件,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这样,使林场等各基层单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各种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一)采用扫描矢量化的方法获得地形图、林相图等的矢量空间数据;以1998年1景和2007年2景两期TM影像经过多光谱波段组合、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太阳高度角校正等预处理过程,增强了TM影像的信息量,获得了研究的基础数据。(二)以ArcGIS Engine9.3为开发平台,以面向对象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为开发语言,研究开发了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现了对空间数据浏览、查询、测量、保存、输出以及属性数据的浏览、编辑等基础地理功能,满足了对帽儿山林场的森林资源信息的查看与分析,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管理模块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三)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管理模块技术的研究。(1)采用数据库文件管理(ADO连接Access数据库)和调用空间数据相结合获取林权信息及宗地数据的方式,开发了林权证及附图制作子模块,该模块可以进行林权证附图的制作,并以图片的格式输出到林权证的界面中;其次进行林权申请登记,其申请登记的内容直接保存到林权台账中供林权台账进行浏览、编辑、查询,最后提交到林权证的界面中,制作出林权证。这样,采用该模块不仅能减轻绘图人员和办公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制图精度和工作效率。(2)采用C#调用ArcToolBox的工具的方法,利用ArcGIS中的模型生成器(ModelBuiler)开发了DEM及派生数据自动化生产子模块,使用该模块用户只需要输入几个必要的参数以及保存路径,就可以快速的生成DEM数据及派生的坡度、坡向和地貌晕渲图,使林业生产单位人员无需GIS知识,就可以生成所需要的地形数据。(3)采用C#+ArcGIS Engine9.3调用小班分布图、河流、道路等矢量数据以及栅格数据地貌晕渲图的方法,并采用编程的方式对各个数据层进行设置,生成了平面立体林相图,这样,就可以真实的再现了地形地貌,扩大了林相图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了林相图的作用。(4)以派生坡度、坡向为数据源,用ArcView的Avenue语言编程,计算出了每个小班的平均坡度值和平均坡向值,采用SQL查询语句的方式,针对森林采伐设计和更新设计的不同约束条件进行了森林主伐设计、抚育间伐设计和更新造林设计。(四)信息化林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的研究:(1)根据变化检测中的像素层图像差值法的原理,以1998年和2007年的两期TM影像经过处理后,获得NDVI差值,从而获得像元的正向分布和逆向分布,并采用1993年和2004年两期的林相图数据以逆向分布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NDVI差值法进行森林资源监测的方法是可行和必要的,这样可以为森林资源变化的重点调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2)以帽儿山林场2004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假设森林自然生长(未进行任何采伐)的前提下,以小班为单位采用林分生长预估模型预测了帽儿山林场有林地今后10年和20年的森林蓄积和今后20年中每10年间的枯损木蓄积,结果表明:帽儿山林场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形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而且森林资源是可持续地增长。(3)以ArcSDE9.3、SQL Server2005和ArcGIS9.3所构建的时态GIS的版本化管理的环境,以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模型,以小班数据的图形和属性变动为研究内容,通过使用ArcGIS的版本化管理(Versioning)的方式,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编辑小班,也可以多用户编辑多版本的小班,这样既保留了原始的小班数据,又可以更新森林资源变化的小班数据,为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震[6](2012)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智慧林业”框架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林业”是于2008年底,在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的“智慧地球”新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智慧林业”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林业的信息化进程,提高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水平。本研究即以“智慧林业”为依托框架,将传统的“数字林业”的3S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与云计算、物联网融合在一起,采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各个林业局、林场各种数据,并将所收集的信息资源标准化、规范化,构建一个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的平台,最终实现林业保护、管理、服务、发展的全面信息化。本文数据为最新黑龙江省森工林区SPOT影像及同期的森工各林业局提供实地采集数据。构建“智慧林业”的数据要求具备系统性及确定性,同时具备可扩充性,因而本文根据国家林业局标准规范,结合黑龙江森工林区的自身特点,对所搜集的此区域的各种数据,按照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兼容性、完整性、可延展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原则进行标准化及规范化。为适应“智慧林业”的需求,本文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包括图形库、图像库、属性库,具有广泛的内容。并且所有数据具有联合查询与叠合分析能力,建立这些数据完善地联合检索、查询、统计功能,根据需要进行叠加、分析、分类,产生供管理、规划、施工的各种图件,包括三维图,以便从三维景观对于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同时本文针对“智慧林业”建设中信息量大,功能要求多的特点,进行应用系统设计,建立一个功能较全的GIS平台,并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开发,以适应“智慧林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在具有标准数据的完善的数据库及功能较为完整的GIS平台的基础上,本文依照“智慧林业”的框架,结合3S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建立一个包含林业图件、图像、数据、研究、调查、生产成果等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和国有林区森林防火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最后以国际互联网和物联网、传感网为依托建立“智慧林业”的网络平台。即以GIS为依据,建立一个网络共享平台,使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林业行业提供信息收集、发布与查询服务。在网络建设时,本文考虑了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同时使用新兴的云计算技术,实现快速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广泛的数据共享、数据更新、新闻发布的功能。在网络建设中考虑网带宽度、运行速度、数据共享的范围、进入网络数据的保密性的确定及网络安全等问题。
周峻[7](2010)在《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林农成为森林经营的主体,林户超小规模的森林经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要求的规模经营相矛盾,如何解决之一矛盾?如何帮助和引导林农控制和组织森林经营过程,从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这些都是林改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在对福建、江西和湖南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研究林农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机制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当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改后如何引导和帮助林农科学地管理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提供了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了PRRA方法、定性分析、层次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PRRA方法主要运用于调查区的林户调查,定性分析主要用于阐述了集体林权改革后森林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对当前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在实证研究中,运用了统计描述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编制和推行林农森林经营方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历史,包括建国以来历次林权改革、森林经营管理体制以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情况的历史脉络。(2)运用林农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调查中获得的第二手资料对调查区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包括林农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现状、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林农融资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统计描述和客观分析,并对它们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分析。(4)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宏观管理机制的角度,将各种影响因素作为其内在有机组成部分的子机制,构建了一套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框架,分析了框架构成各子机制的地位及相互关系。(5)研究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中的每一个子机制。具体研究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组织保障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引进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包括:(1)林农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行为受林农的受教育程度、营林收入、是否参与森林经营合作组织、掌握营林技术情况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2)技术因素、组织因素、资金因素以及人力资源因素是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3)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框架构成是由四个子机制组成,即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及执行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引进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体制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组织保障机制。(4)较系统地构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5)设计了森林经营协会的组织体系。(6)设计了林学专业大学生林农培训制度。(7)构建与农林生产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培养机制。(8)设计了专项基金制度。
赵颖慧,李凤日,高利[8](2009)在《基于MapObjects和ArcIMS的森林资源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应用》文中认为以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组件式GIS即VB6.0+MO2.2和ADO结合的开发模式,建立了后台管理系统,并阐述该系统所实现的森林资源数据的动态更新、统计分析、双向查询、动态生成林业统计报表以及电子地图等功能。其次,将动态更新后的森林资源数据,通过Internet网络,采用JSP技术以及Ar-cIMS9.0建立网络平台发布系统。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在林业生产管理中应用的巨大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数据与信息充分共享,并为森林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基层林业部门的需要。
王佳[9](2009)在《基于领域工程和构件技术的林业GIS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林业GIS系统的建立在各地迅速开展。利用GIS进行林业作业设计、林业资源管理、森林资源及病虫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控等工作,图文并茂、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效率高,在林业生产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林业GIS应用系统开发中也存在如下的问题:工程(软硬件)重复建设,没有按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要求进行,相互对接和信息共享难度较大。信息系统的开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各自为政的开发,既使资源共享成为空话,也使人力、财力和时间造成损失。本研究将软件工程中的关于软件复用的思想引入林业GIS系统开发和建设中,运用领域工程分析方法,对林业GIS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设计,针对林业GIS功能需求进行领域建模,并利用构件技术在应用层次对基于领域工程的林业GIS系统进行实现,通过构建林业GIS领域模型,开发林业GIS通用构件,实现林业GIS系统主要功能的复用,基于构件和领域工程方法的林业GIS应用系统的实现可以使软件开发具备效率高、性能稳定、质量可靠、风格一致且规模宏大等优点,为林业GIS应用系统的规范化提供有力的保证,体现了新的以系统为中心,融合已有先进技术的林业GIS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了研究:(1)对目前领域工程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了领域工程的概念、基本假定、主要阶段、参与人员、代表性的领域工程方法,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的关系及领域工程建模工具等。(2)从林业GIS系统的实际出发,以UML作为建模工具,以领域知识为基础,通过领域工程方法对林业GIS领域中的三个成熟的系统进行分析,识别其中的共性和变化性,获得林业GIS领域架构,建立领域模型,抽取出通用的构件资源,以便在领域内复用。(3)通过领域工程得到林业GIS系统架构,基于构件技术的GIS组件和可视化开发平台在应用工程阶段实现了SF-Star林场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数据库、专业模型、功能及界面进行了构件化实现,可以实现林场对于林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扑救指挥、造林决策支持、专题图排版打印、林业报表输出及三维显示和浏览功能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3个方面:(1)将软件工程中软件复用的思想引入到林业GIS系统建设中,可以实现林业GIS系统增量式的开发方式。(2)首次运用领域工程思想、理论和方法对林业GIS系统进行完整的领域分析,领域设计和领域实现,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林业GIS系统领域工程解决方案,设计可行的林业GIS领域复用模型。(3)基于林业GIS领域架构和构件技术的GIS组件在应用工程阶段实现了SF-Star林场地理信息系统,在该系统中集成并实现多个林业专业模型,对于林场管理科技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表明将软件工程学思想中的领域工程方法引入林业GIS系统的建设中来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可以促进林业GIS系统建设的向规范化、一致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复开发系统造成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大大提高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数字林业”将为林业GIS系统开发和建设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形象化的信息处理环境及支持平台,推动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进程,为林业和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李亚东[10](2008)在《基于特征的GIS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已在林业、农业、电力、交通等领域都分别建立起了较完备的空间数据库。但由于基础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只提供了通用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如何结合领域业务逻辑,灵活应用这些空间数据,就成为了GIS应用研究的新热点问题。GIS应用开发是各个领域结合业务逻辑,充分利用空间数据的有效手段,并有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因GIS应用开发的发展的时间短、与普通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没有系统化的指导方法等原因,目前的GIS应用开发具有一定难度的同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论文以GIS应用软件开发为问题域,研究了目前GIS应用软件开发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前人在领域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面向特征的领域工程与面向对象的应用工程方法相结合,以特征模型代替需求模型,以组件GIS做为基础设施构件的GIS应用软件开发方法,有效解决了GIS应用软件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以林业GIS应用软件开发为典型,实现了一个林场级GIS应用软件案例。具体而言主要贡献有:⑴首次以GIS应用软件开发为独立研究对象,明确讨论了GIS应用软件开发与GIS二次开发的关系,并分析总结了GIS应用开发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⑵提出了将面向特征的领域工程与面向对象的应用工程相结合,以特征模型代替需求模型、以组件GIS作为基础设施构件的一种GIS应用软件开发的新方法。⑶以林业领域为典型,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实现了一个林场GIS应用系统的案例,并阐述了整开发个过程的技术路线、方法和步骤。
二、抚育间伐生产报表打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育间伐生产报表打印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林树冠生长模拟及密度控制决策技术研究 ——以杉木和桉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树冠形态结构 |
1.2.2 树冠形态模型研究 |
1.2.3 树木三维可视化研究 |
1.2.4 林分密度控制图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课题资助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2.1 杉木研究区域 |
2.2 杉木数据收集 |
2.2.1 杉木树冠调查数据 |
2.2.2 福建杉木一类清查数据 |
2.3 桉树研究区域 |
2.4 桉树数据收集 |
2.5 本章小结 |
3 树冠外轮廓形态模型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处理 |
3.1.2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
3.1.3 树冠外轮廓基础模型的选取 |
3.1.4 模型再参数化 |
3.1.5 模型拟合和检验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 |
3.2.2 树冠外轮廓基础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3.2.3 树冠外轮廓基础模型的再参数化结果 |
3.3 树冠外轮廓形态展示 |
3.4 本章小结 |
4 树冠动态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处理 |
4.1.2 冠幅动态生长模型构建 |
4.1.3 冠长动态生长模型构建 |
4.1.4 树冠体积预测 |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2.1 冠幅模型的拟合与检验 |
4.2.2 冠长动态生长模型拟合和检验 |
4.2.3 树冠体积模型拟合与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自相关方法的树冠外轮廓模型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边际模型方法 |
5.1.2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的自相关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CAR(x)的树冠外轮廓模型 |
5.2.2 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的树冠外轮廓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研究 |
6.1 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 |
6.1.1 模块A-传统林分密度控制模型 |
6.1.2 模块B-林木径阶分布与树高—胸径预测模型 |
6.1.3 模块C-干形分析与材种出材量模型 |
6.1.4 模块D-树冠外轮廓形态与树冠体积预测模型 |
6.1.5 模块E-年均净现值计算与经济收益密度控制模型 |
6.1.6 模块F-林分生物量与碳储量预测模型 |
6.2 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各模块间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7 人工林经营模拟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
7.1 系统需求分析 |
7.2 系统设计 |
7.2.1 系统流程 |
7.2.2 系统功能设计 |
7.2.3 数据库设计 |
7.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7.3.1 林分生长收获模拟二维可视化 |
7.3.2 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 |
7.4 系统实现 |
7.4.1 基于间伐的林分生长收获模拟 |
7.4.2 林分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 |
7.4.3 基于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抚育间伐 |
7.4.4 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基于GIS营林生产目标进度管理系统的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 |
1.1.2 高新技术迎来发展动力 |
1.1.3 国有林场肩负历史使命 |
1.1.4 营林管理成为重要手段 |
1.1.5 现代林业建设任重道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林业GIS发展现状 |
1.3.2 无人机航测发展现状 |
1.3.3 目标进度管理发展现状 |
1.3.4 小结 |
1.4 课题来源 |
2 研究区及方法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域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森林资源 |
2.1.5 林地分布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功能分析 |
3.2 性能分析 |
(1) 客户端环境 |
(2) 服务器端环境: |
3.3 数据分析 |
3.1.1 森林资源数据库 |
3.1.2 林地空间数据库 |
3.1.3 营林项目进度数据库 |
4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1.1 系统性原则 |
4.1.2 先进性原则 |
4.1.3 实用性原则 |
4.1.4 标准化原则 |
4.1.5 现势性原则 |
4.2 体系结构设计 |
4.2.1 功能结构 |
4.2.2 网络结构 |
4.2.3 软件结构 |
4.2.4 硬件结构 |
4.3 功能设计 |
4.3.1 地图缩放及漫游 |
4.3.2 快捷管理 |
4.3.3 项目单位检索 |
4.3.4 管理因子可视化展示 |
4.3.5 监管因子添加/修改 |
4.3.6 报表输出与打印 |
4.3.7 管理员添加与删除 |
4.4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处理 |
4.4.2 数据库设计 |
5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1 主要技术 |
5.1.1 WebGIS技术 |
5.1.2 RIA与Flex技术 |
5.1.3 ArcGIS Server |
5.1.4 REST服务和ArcGIS API for Flex |
5.1.5 Flex+BlazeDS+JAVA集成 |
5.1.6 MYSQL |
5.2 主要功能及模块实现 |
5.2.1 航测数据采集 |
5.2.2 地面模型建立 |
5.2.3 属性数据 |
5.2.4 图层数据 |
5.2.5 表现图层控制 |
5.2.6 缩放至目标地图 |
5.2.7 报表导出及打印 |
6 调试运行 |
6.1 系统运行比较 |
7 结论及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WebGIS的森林抚育样地可视化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ebGIS研究现状 |
1.2.2 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
1.2.3 林业GIS数据可视化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WebGIS技术和前端技术 |
2.1 WebGIS技术 |
2.1.1 REST |
2.1.2 WebGIS组成 |
2.1.3 ArcGIS Server |
2.1.4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概述 |
2.2 前端核心技术 |
2.2.1 GeoJSON |
2.2.2 Ajax技术 |
2.2.3 浏览器矢量绘制方法 |
2.3 前端辅助框架 |
2.3.1 jQuery |
2.3.2 ECharts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分析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系统目标 |
3.1.3 用户分类 |
3.1.4 需求描述 |
3.1.5 数据流程图 |
3.1.6 数据字典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3.4 系统功能设计 |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1 空间数据库 |
3.5.2 属性数据库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现及关键技术 |
4.1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4.2 主要功能实现及实例 |
4.2.1 样地数据管理模块 |
4.2.2 样地专题地图模块 |
4.2.3 样地查询模块 |
4.2.4 样地分析模块 |
4.3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4.3.1 自定义图层 |
4.3.2 要素编辑 |
4.3.3 散点聚合 |
4.3.4 基于知识库的专题地图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林业生产经营与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
1.3.1 林业生产经营 |
1.3.2 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
1.3.3 林业信息化 |
1.4 国内外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
1.4.2 国外林业信息化建设研究主要成果 |
1.4.3 国内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
1.4.4 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成果 |
1.5 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研建中的关键技术 |
1.5.1 COM组件技术 |
1.5.2 面向对象技术(Object Oriented) |
1.5.3 数据库访问技术 |
1.5.4 WebGIS技术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行政管辖与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势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河流 |
2.1.6 植被 |
2.1.7 森林资源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信息化林场资源数据的组织与处理 |
3.1 空间数据逻辑组织结构 |
3.1.1 栅格数据结构 |
3.1.2 栅格数据的组织 |
3.1.3 矢量数据结构 |
3.1.4 矢量数据的组织 |
3.2 林相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扫描林相图 |
3.2.3 校正林相图 |
3.2.4 矢量化林相图 |
3.3 地形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4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3.4.1 遥感数据的分类 |
3.4.2 遥感数据的获取 |
3.4.3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研究 |
4.1 开发平台的选择 |
4.2 启动界面与组成 |
4.3 系统功能的实现 |
4.3.1 文件操作 |
4.3.2 编辑功能 |
4.3.3 浏览 |
4.3.4 测量 |
4.3.5 查询 |
4.3.6 打开属性表 |
4.4 本章小结 |
5 信息化林场林业生产管理模块技术的研究 |
5.1 林权证及附图制作子模块的实现 |
5.1.1 林权及相关知识 |
5.1.2 模块研究的必要性 |
5.1.3 模块的开发方式 |
5.1.4 数据库设计 |
5.1.5 林权证附图制作设计 |
5.1.6 模块实现流程图 |
5.1.7 模块的实现 |
5.2 DEM及派生数据自动化生产子模块的实现 |
5.2.1 DEM |
5.2.2 不规则三角网(TIN) |
5.2.3 坡度、坡向 |
5.2.4 地貌晕渲图(Hillshade) |
5.2.5 模块的设计 |
5.2.6 模块的实现 |
5.3 平面立体林相图子模块的实现 |
5.3.1 地形制图技术 |
5.3.2 平面立体林相图的实现 |
5.4 森林经营与工程管理子模块的实现 |
5.4.1 方法 |
5.4.2 主伐设计 |
5.4.3 抚育间伐设计 |
5.4.4 更新与造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信息化林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的研究 |
6.1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研究的必要性 |
6.1.1 森林资源动态过程 |
6.1.2 小班数据更新的含义 |
6.1.3 小班数据变化分析 |
6.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必要性 |
6.2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 |
6.2.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理论知识 |
6.2.2 原理 |
6.2.3 森林资源变化更新监测方法 |
6.3 基于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 |
6.3.1 林分与收获模型理论知识 |
6.3.2 建模过程中采用的手段 |
6.3.3 基于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
6.4 基于时态GIS(TGIS)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 |
6.4.1 时态GIS(TGIS)相关理论 |
6.4.2 时态GIS更新森林资源数据的原理 |
6.4.3 小班变化的类型 |
6.4.4 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智慧林业”框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智慧林业提出背景 |
1.3 智慧林业的技术支撑 |
1.3.1 传感器 |
1.3.2 无线射频技术 |
1.3.3 虚拟技术 |
1.4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4.1 国外发展状况 |
1.4.2 国内发展状况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自然概况 |
2.2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2.2.1 土地资源 |
2.2.2 气候 |
2.2.3 水 |
2.2.4 土壤 |
2.2.5 动植物 |
2.3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森林环境状况 |
2.3.1 森林资源的现状 |
2.3.2 森林资源面积变化情况 |
2.3.3 森林资源蓄积变化情况 |
2.3.4 森林资源消耗结构 |
2.3.5 森林资源结构变化 |
2.3.6 森林资源变化特点 |
2.4 黑龙江森工林区社会经济概况 |
3 空间数据采集与数据标准化 |
3.1 空间数据的采集 |
3.1.1 遥感数据 |
3.1.2 实地数据处理 |
3.2 数据标准化 |
3.2.1 数据标准化的原则 |
3.2.2 森林资源元数据库 |
3.2.3 图像库 |
3.2.4 属性代码结构和编码方法 |
3.2.5 空间数据代码表 |
3.2.6 森林资源数据表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基本模块 |
4.1 系统操作 |
4.1.1 运行环境 |
4.1.2 系统安装 |
4.1.3 系统启动 |
4.1.4 系统设置 |
4.1.5 用户管理 |
4.1.6 用户操作日志 |
4.2 系统界面 |
4.2.1 主菜单 |
4.2.2 工具栏 |
4.2.3 状态栏 |
4.2.4 多工程管理栏 |
4.3 地图管理 |
4.3.1 管理级别 |
4.3.2 专题图 |
4.3.3 地图无缝拼接 |
4.4 系统功能 |
4.4.1 分类经营 |
4.4.2 资源保护 |
4.4.3 资源分析 |
4.4.4 数据处理 |
4.4.5 林政管理 |
4.4.6 伐区管理 |
4.4.7 退耕还林 |
4.4.8 成林验收 |
4.4.9 监测样地 |
4.4.10 卫片监测 |
4.4.11 林相查询 |
4.4.12 数据传送 |
4.4.13 文档管理 |
4.4.14 系统工具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防火模块 |
5.1 主界面介绍 |
5.1.1 简介 |
5.1.2 主菜单 |
5.1.3 工具条 |
5.1.4 多工程管理栏 |
5.1.5 地图窗口 |
5.1.6 数据窗口 |
5.1.7 状态栏 |
5.1.8 地图窗口内自动生成坐标网格 |
5.1.9 小班面随机渲染 |
5.2 地图操作 |
5.2.1 模块启动 |
5.2.2 地图操作 |
5.2.3 地图调用 |
5.2.4 图层管理 |
5.3 数字(电子)地图管理 |
5.3.1 森工总局、管局级数字(电子)地图的管理 |
5.3.2 林业局级数字(电子)地图的管理 |
5.3.3 数字地图的其它管理功能 |
5.4 林火扑救指挥功能 |
5.4.1 火点信息 |
5.4.2 火情信息 |
5.4.3 防火信息查询 |
5.4.4 地形查看 |
5.4.5 林相信息查询 |
5.4.6 三维显示 |
5.4.7 GPS监控 |
5.4.8 灾后评估 |
5.4.9 情况标绘 |
5.5 防火日常的管理 |
5.5.1 文档管理 |
5.5.2 林火档案管理 |
5.5.3 气象信息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6 网络平台的构建 |
6.1 物联网 |
6.1.1 物联网的定义 |
6.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
6.2 云计算 |
6.2.1 云计算的定义 |
6.2.2 云计算的实现目标 |
6.2.3 云计算的特点 |
6.2.4 云计算模型 |
6.2.5 云的种类 |
6.2.6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
6.3 构建智慧林业的网络平台 |
6.3.1 层的构建 |
6.3.2 智慧林业实现的关键 |
6.3.3 网络平台选取 |
6.4 网络平台的运行环境 |
6.4.1 计算机网络系统 |
6.4.2 系统要求 |
6.4.3 软件环境 |
6.5 开发平台的搭建 |
6.5.1 J2EE平台的搭建 |
6.5.2 ArcGIS Server的安装 |
6.5.3 ArcGIS Server的附加配置 |
6.5.4 为ArcCatalog添加Container机器 |
6.5.5 ArcGIS Engine Runtime 9.0的安装 |
6.5.6 Java ADF的安装与配置 |
6.6 平台开发的实现方法 |
6.6.1 JSP技术 |
6.6.2 Java ADF |
6.6.3 JSF架构(JavaServer Faces) |
6.7 网络发布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独创或新颖之处 |
1.6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经营 |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
2.1.3 机制和管理机制 |
2.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3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
2.2.4 机制方面的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动态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的历史回顾 |
3.1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 |
3.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演变的历史 |
3.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执行的历史回顾 |
3.4 本章小结 |
4 南方集体林调研地区森林经营管理的调查分析 |
4.1 林改后南方集体林调查区概况及林农调查 |
4.1.1 调查区概况 |
4.1.2 林农调查 |
4.2 调查区森林经营管理调查分析 |
4.2.1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调查分析 |
4.2.2 林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 |
4.2.3 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的统计分析 |
4.2.4 林农森林经营融资情况的统计分析 |
4.3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
4.3.2 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不足 |
4.3.3 森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4.3.4 林农森林经营融资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排序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界定 |
5.1.1 技术因素 |
5.1.2 组织因素 |
5.1.3 资金因素 |
5.1.4 人力资源因素 |
5.2 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排序 |
5.2.2 排序结果分析 |
5.3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的框架设计 |
6.1 框架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6.1.1 框架设计的目标 |
6.1.2 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
6.2 框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
6.2.1 框架构成各要素的选择及解释 |
6.2.2 框架构成要素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7 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及执行机制 |
7.1 方案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的意义 |
7.1.1 方案的基本内涵 |
7.1.2 方案编制与实施的意义 |
7.2 完善方案编制理念传播机制 |
7.2.1 发挥林业合作组织的宣传作用 |
7.2.2 开展结合林农实际的多种宣传形式 |
7.2.3 建立方案编制单位与林农的互动机制 |
7.3 创新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机制 |
7.3.1 方案编制的主体 |
7.3.2 方案编制的程序 |
7.3.3 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构成 |
7.4 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审批制度 |
7.4.1 审批单位 |
7.4.2 审批的程序及内容 |
7.5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实施机制 |
7.5.1 方案解释机制 |
7.5.2 方案督促机制 |
7.6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监控机制 |
7.6.1 方案内部管理和监督 |
7.6.2 方案外部监督和控制 |
7.7 本章小结 |
8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森林经营合作组织 |
8.1 日本的森林组合及启示 |
8.1.1 日本森林组合的基本情况 |
8.1.2 日本森林组合的启示 |
8.2 发展森林经营合作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
8.2.1 坚持以产权明晰为基础 |
8.2.2 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
8.2.3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
8.3 构建和完善森林经营合作组织体系 |
8.3.1 横向组织结构 |
8.3.2 纵向组织结构 |
8.4 健全森林经营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
8.4.1 健全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 |
8.4.2 健全组织的内部决策机制 |
8.4.3 明晰组织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
8.5 森林经营合作组织外部保障措施 |
8.5.1 立法规范方面 |
8.5.2 政府扶持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9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引进机制 |
9.1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 |
9.2 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
9.2.1 构建分级分类培训机制 |
9.2.2 建立人才示范带动机制 |
9.2.3 构建林学专业大学生林农培训机制 |
9.3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
9.3.1 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的重要意义 |
9.3.2 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模式 |
9.4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后备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
9.4.1 构建与农林生产相协调的义务教育培养机制 |
9.4.2 构建技术骨干培养机制 |
9.4.3 后备人力资源培养动力保障机制 |
9.5 本章小结 |
10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融资机制 |
10.1 专项基金制度的设计 |
10.1.1 专项基金制度的内涵及设计的必要性 |
10.1.2 专项基金制度的制定 |
10.2 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信贷融资机制 |
10.2.1 完善林权证抵押贷款制度 |
10.2.2 发展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 |
10.3 创新林业合作组织合作融资机制 |
10.3.1 改善林业合作组织的融资环境 |
10.3.2 吸引民间借贷向合作社内聚集 |
10.3.3 加大林业合作组织内部的集融资 |
10.4 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风险防范机制 |
10.4.1 发展森林保险的政策建议 |
10.4.2 发展林产品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
10.5 本章小结 |
11 结论与建议 |
11.1 研究结论 |
11.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调查资料清单 |
附表二:林农情况调查表 |
附表三:森林经营措施规划设计一览表 |
附表四:林农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问卷 |
附表五: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
附表六:南方集体林区林农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基于MapObjects和ArcIMS的森林资源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开发方案的选择 |
3 森林资源后台管理系统 |
3.1 总体结构 |
3.2 系统组成 |
3.3 主要功能及实现 |
3.4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实现 |
4 森林资源网络发布系统 |
4.1 网络发布系统界面 |
4.1.1 登陆界面 |
4.1.2 网络平台界面 |
4.2 网络发布系统功能 |
(1) 视图变换功能 |
(2) 图属互查功能 |
(3) 图层管理功能 |
(4) 专题图功能 |
(5) 其它功能 |
5 结束语 |
(9)基于领域工程和构件技术的林业GIS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立题背景 |
1.1.1.1 现代林业与林业信息化 |
1.1.1.2 数字林业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软件构件技术及软件复用研究现状 |
1.2.2 领域工程的研究现状 |
1.2.3 林业GIS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1 国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3.2 国内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3.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领域工程思想理论与方法 |
2.1 领域工程研究和实施的基本前提 |
2.2 领域工程的内容 |
2.2.1 领域工程的相关概念 |
2.2.2 领域工程的主要阶段 |
2.2.2.1 领域分析 |
2.2.2.2 领域设计 |
2.2.2.3 领域实现 |
2.2.3 参与领域工程人员 |
2.2.4 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的关系 |
2.2.5 领域工程和软件复用的关系 |
2.3 领域工程方法 |
2.3.1 对领域工程方法的要求 |
2.3.2 选择领域工程方法的原则 |
2.3.3 领域分析方法 |
2.3.3.1 FODA方法 |
2.3.3.2 FORM方法 |
2.3.3.3 FeatuRSEB方法 |
2.3.3.4 机构领域建模(ODM) |
2.3.3.5 联合面向对象领域分析(JODA) |
2.3.3.6 重用库过程模型(RLPM) |
2.4 统一的领域工程建模语言-UML |
2.4.1 UML综述 |
2.4.2 UML视图 |
2.4.3 UML特点 |
2.4.4 UML应用领域 |
3 基于领域工程的林业GIS系统构架研究 |
3.1 林业GIS系统领域分析 |
3.1.1 语境模型 |
3.1.1.1 确定林业GIS的领域范围 |
3.1.1.2 确定与应用系统交互的操作者 |
3.1.1.3 建立领域术语词典 |
3.1.2 用例模型 |
3.1.2.1 资源统计用例图 |
3.1.2.2 林火管理用例图 |
3.1.2.3 造林管理用例图 |
3.1.3 需求模型 |
3.1.3.1 需求信息源分析 |
3.1.3.2 需求整理与建库 |
3.1.3.3 需求关系识别 |
3.1.4 特征模型 |
3.2 林业GIS系统领域设计 |
3.3 林业GIS系统领域实现 |
3.3.1 开发环境 |
3.3.2 实现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构件技术搭建林业GIS系统实例-SF-STAR林场地理信息系统 |
4.1 总体设计 |
4.1.1 系统开发流程 |
4.1.2 系统实现方法 |
4.1.2.1 SF-Star林场GIS应用系统特征模型到概念构件的的映射 |
4.1.2.2 基于组件GIS的SF-Star林场GIS应用系统对象模型的建立 |
4.1.3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4 GIS构件平台的选择 |
4.1.5 系统硬件构成 |
4.1.6 系统软件环境 |
4.2 数据库构件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
4.2.2 数据库的详细组成 |
4.2.2.1 空间数据库的组成 |
4.2.2.2 非空间数据库的组成 |
4.2.3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
4.2.3.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2.3.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4.2.4 数据库构件开发 |
4.2.4.1 空间数据库构件开发 |
4.2.4.2 属性数据库构件开发 |
4.3 专业模型库构件设计与实现 |
4.3.1 森林资源自动统计更新模型 |
4.3.1.1 空间数据的叠加处理 |
4.3.1.2 属性数据的叠加处理 |
4.3.2 林火模型 |
4.3.2.1 林火蔓延趋势预测模型 |
4.3.2.2 火行为参数模型 |
4.3.2.3 林火扑救决策模型 |
4.3.3 造林决策支持模型 |
4.3.3.1 造林树种决策基本原理 |
4.3.3.2 造林树种决策构件实现 |
4.4 功能库构件设计与实现 |
4.4.1 地图操作 |
4.4.2 资源管理 |
4.4.3 林火管理 |
4.4.4 造林决策 |
4.4.5 报表及制图 |
4.4.6 三维显示 |
4.5 界面库构件设计与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基于特征的GIS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信息系统概况 |
1.1.2 组件GIS 技术 |
1.1.3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现状 |
1.1.4 GIS 应用系统开发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基础理论知识 |
2.1 应用工程 |
2.2.1 应用工程概念 |
2.2.2 应用工程的三个主要阶段 |
2.2.3 应用工程相关理论与技术 |
2.2 领域工程 |
2.2.1 领域工程概念 |
2.2.2 领域工程三个主要阶段 |
2.2.3 领域工程主要方法 |
2.3 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的关系 |
2.4 特征与特征模型 |
2.4.1 特征概念 |
2.4.2 特征模型 |
2.5 面向特征的领域工程方法 |
2.5.1 FODA 方法 |
2.5.2 FORM 方法 |
2.5.3 FeatuRSEB 方法 |
3 基于特征的GIS 应用软件开发方法 |
3.1 理论依据 |
3.2 方法的提出 |
3.3 技术路线 |
3.3 基于特征的GIS 应用软件开发步骤 |
3.3.1 领域特征模型的建立 |
3.3.2 特定应用特征模型的定制 |
3.3.3 特定应用特征模型的实现 |
3.4 方法的现实意义 |
3.4.1 使所开发的产品更符合特定领域的业务逻辑 |
3.4.2 使所开发的产品更具有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
3.4.3 能够使GIS 应用系统的开发实现增量式发展 |
4 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开发背景 |
4.1 我国现代林业信息化概况 |
4.1.1 现代林业与林业信息化 |
4.1.2 数字林业 |
4.2 林业GIS 应用现状 |
4.3 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介绍 |
4.3.1 系统简介 |
4.3.2 系统开发原则 |
4.3.3 系统结构设计 |
4.3.4 系统主要业务模块 |
4.4 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建设的现实意义 |
4.5 技术方案与建模工具 |
4.5.1 方案 |
4.5.2 技术路线 |
4.5.3 建模工具 |
5 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特征模型的定制 |
5.1 林业GIS 应用开发领域建模 |
5.1.1 领域边界模型的建立 |
5.1.2 领域信息源的识别与确定 |
5.1.3 建立领域术语字典 |
5.1.4 原有样本应用系统需求的整理 |
5.1.5 原有样本应用系统需求关系识别 |
5.1.6 建立林业GIS 应用领域模型 |
5.2 F-STAR林场GIS 应用系统特征模型的定制 |
5.2.1 定制方法与步骤 |
5.2.2 基于领域特征模型进行需求分析 |
5.2.3 特定应用框架的定制与检验 |
6 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的实现 |
6.1 实现的方法与步骤 |
6.1.1 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特征模型到概念构件的的映射 |
6.1.2 基于组件GIS 的F-Star 林场GIS 应用系统对象模型的建立 |
6.2 部分业务功能的关键算法与原理 |
6.3 F-STAR林场GIS 应用系统的实现的功能 |
6.3.1 基础功能 |
6.3.2 业务功能 |
7 结语 |
7.1 创新点 |
7.2 结果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结论 |
7.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抚育间伐生产报表打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林树冠生长模拟及密度控制决策技术研究 ——以杉木和桉树为例[D]. 王成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2]基于GIS营林生产目标进度管理系统的研建[D]. 覃鹏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3]基于WebGIS的森林抚育样地可视化信息系统研究[D]. 周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营造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丁帅,姜雪. 中外企业家, 2012(12)
- [5]帽儿山林场林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技术的研究[D]. 高利.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6]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智慧林业”框架应用技术研究[D]. 陈震.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7]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 周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基于MapObjects和ArcIMS的森林资源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应用[J]. 赵颖慧,李凤日,高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6)
- [9]基于领域工程和构件技术的林业GIS系统研究[D]. 王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基于特征的GIS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 李亚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