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性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何兰涛[1](2010)在《我国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广义差分回归分析表明,国债发行对通货膨胀只存在较弱的"溢出效应",即两者之间只存在弱相关关系。
欧永生[2](2004)在《“Ricardo等价”在我国成立吗?》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和政府预算赤字的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认为 :Ricardo等价至少在我国部分成立 ,但成立的程度无法确定。这说明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代理人结构
赵楠[3](2003)在《中国消费增长的世代交叠模型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对我国的消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我国1985-200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我国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资本存量、资本报酬率等基本参数值,构建了中国世代交叠经济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当前的消费增长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决策行为仍然以理性消费为主;2、提出了测算青年人一代消费比率的替代方法。3、解释了我国通过降息来刺激消费政策收效不大的原因;4、我国经济在长期趋势上基本符合动态有效率的标准,但是自1998年以来,正在偏离动态有效率的状态;5、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我国出现消费疲软、通货紧缩趋势,认为其成因在于中国经济偏离动态效率以及中国居民较低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θ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值从而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
袁国敏[4](2003)在《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政府为此实施了一系列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包括发行国债、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政策力度之大,手段之多,调整之频繁,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这些政策的效应如何,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对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当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宏观统计数据为依据,以宏观经济模型和统计方法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制定、实施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手段的实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测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中的作用与贡献,对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和调整,对政策工具的运用和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以及两大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等,提出对策与建议。本论文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强调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有机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成果既为宏观调控的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又对经济政策学的理论体系起到了丰富发展的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二是对我国1998 年以来扩大内需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系统地实证分析和评价。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第1—2 章。第1 章主要是叙述论文写作目的、方式和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2 章是阐述财政货币政策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铺垫。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财政货币政策的传导与影响因素、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以及中外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第3—4 章,主要阐述经济政策效应及其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3 章是关于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包括经济政策效
吴国权[5](2003)在《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10月开始我国零售商品物价持续下降,1998年4月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其他相关指数也开始下降,经济学界对此已统一认定我国进入了通货紧缩期。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央政府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以扩张性国债政策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五年多里,我国通货紧缩的状况可谓是一波三折,2000年,通货紧缩趋势有所缓解,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回升,2001年6月起,各种指标显示通货紧缩状况再次加重,2002年全国整体经济形势运行重新趋好,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并不明显。将通货紧缩表现出来的波折性和扩张性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相联系,一般认为,扩张性国债政策起到了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但对国民经济自主性、市场性推动的内在增长因素和稳定增长机制培育作用不理想,从整体上看我国通货紧缩的隐患还在。 不同经济背景,国债政策会有不同的效应,对国债政策的研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就我国而言,通货紧缩是一个新的问题,管理层对于在通货紧缩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应用还在摸索当中。从理论研究看,国内理论界研究国债经济效应的历史不长,从现有资料看,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扩张性国债政策社会总需求角度展开,而对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后,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以及国债的金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还欠缺。基于国内这样的研究状况,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对通货紧缩时期我国扩张性国债政策各方面的经济效应做出分析,为通货紧缩后期治理以及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后中国债政策该如何调整提供指导,研究具体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理论综述,包括第1、2、3章。 第1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着重点是对创作思路、论文主要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的概括。 第2章首先回顾国内对通货紧缩定义及其衡量的争论,着重指出以往的研究对通货紧缩定义上的偏颇,在修正认识上的误区后,论文就我国通货紧缩重新抬头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往的研究对通货紧缩多注重仅从物价角度定义,对货币量强调的不够,这会忽视引起通货紧缩的真正原因。由于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一般货币量紧缩不是完全对应的,论文认为应该广泛地从实际货币量紧缩与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个外部标志来定义通货紧缩,这样定义简捷适用,又不失科学性,能够揭示通货紧缩的实质,即浙江大学J尊士学位论文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通货紧缩的货币现象木质,同时也为具体的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论文将实际货币量紧缩与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两个要素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志,以此标准评判我国通货紧缩重新抬头问题,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后出现的一些供求方面的新问题是通货紧缩在我国重新抬头的原因。 第3章对通货紧缩时期扩一张性国债政策理论及其演进分析,主要从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国债资产效应、国债居民消费效应、国内对国债经济效应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债经济效应理论的研究历程。关于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论文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巴罗的着名推论和后续经济学家对定理假设条件的质疑进行介绍,并且较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主义和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关于国债资产、民间消费效应和国内对国债理论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勒纳、米德、巴罗、袁东、一马栓友等人的观点。 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和第5章,着重对不同经济主体在扩张性国债政策实施后经济行为上的反应,主要是对资本供给效应、民间消费效应和劳动就业效应等的分析。 第4章克服了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将现实资本视作一个整体的弊病,由于现实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l响机制,论文在探讨国债现实资本供给效应时,先就我国当前国债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通货紧缩发行的国债减税性质明显减弱,增支性质明显加强。论文对公共投资所含项目重新划分以后,论文对国债、公共投资间的因果关系、即时影响关系和弹性实证研究发现,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国债政策对公共投资的贡献正处高位,且处于高位窄幅变动的格局中,从1999年始,在我国大幅度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国债对公共投资的相对贡献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从公共投资增幅角度考虑,国债的贡献不是很大,没有税收增长和民间投资增长的贡献大。我们对于通货紧缩时期我国通过增发国债的办法,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扩大公共资苯效应的评价,没有目前常见文献所估计的那样乐观。以往文献忽略了通货紧缩以来其他因素增长对公共投资的贡献,可能高估国债在前期的作用。扩张性国债政策和其他积极则政政策措施间的协调还有待提高。 对通货紧缩时期国债的民间资本效应,本文的研究基于新古典理论关于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关系的论述。对我国民间投资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民间投资与上一期的民间投资以及实际投资收益率成正相关,公共投资在回归方程中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
余显财[6](2002)在《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整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作用目的应体现在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作用的着力点应放在消除引致经济波动的本质因素。即要治本而不仅仅是治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体制实现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当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却一直都是粗放型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体制改革释放能量的惯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长期不重视科技从而使得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差所导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导致供需矛盾的累积。因为商品的潜在供给是无限的,而商品的总需求则是有限的,另外商品的边际需求也是递减的。这种供与需的矛盾在90年代中后期日益彰显,并最终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引下出现了总爆发。积极财政政策的出炉正是应这一形势的要求而生的。它的直接动机就是要缓解在内需和外需双重不旺基础上的供需结构性失衡。分析近四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世人所共识的是在政策作用下供需矛盾有了一定的缓和,产业结构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国民经济得以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成效是值得肯定的。这一点在本文的第一章得到了反映。但正如上文所述,笔者认为近几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从其着力点来看,更多的是一种治标,而不是治本。但就当前的情势来看,见效快的治标方式未必不是一种短期较佳的选择。因为治本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正如对治病来说最为迫切的是控制症状,而不是根除病因。本文的第二章就阐述了为何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及为何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对调整的方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笔者的这样一种思想,即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来消除引致经济波动的内在因素,促进经济内在稳定增长机制的形成,以实现政策手段由治标向治本的过渡。笔者认为应至少从三方面入手,其一是经济增长思想应从需求管理型向供给管理型转变,这是针对供给方的政策措施。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我国内需之所以难以启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因多种因素形成的低水平重复性供给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消费需求,致使居民的消费欲望不强。90年代后期,社会上的商品有90%以上是供大于求,而另一方面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却连年攀升,这充分反映了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性。其二是财政政策应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针对需求方的政策措施。供给滞后虽说是影响内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社会购买力的过渡分散也对启动内需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我国早在98年,表征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就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表明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收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高收入者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减少消费,另<WP=6>一方面中低收入者因购买力的限制而不能或不敢消费。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是需求的萎缩。财政政策应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收入方面主要是利用各种税收对居民收入的增量和存量进行调节,使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或不纳税。支出方面主要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既可以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又可以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其三是利用财政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发达国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50%左右,而相同指标在我国却只有1%以下,显示了二者间经济增长内涵的巨大差距。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必须要大力增加人力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为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第四章的安排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由此导致的结果有可能在短期内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我国大多数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入世后以前作为保护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将会大大降低和减少,这必然会引起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等,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税政策应在新形势下肩负起稳定经济、促进发展的重任,要灵活运用财税政策以及WTO条款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扶持本国的弱势产业,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陈时兴[7](2001)在《中国财政货币扩张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窦晴身[8](2001)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以中国案例为主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被积极探讨的重要前沿课题。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简言之,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渠道和机制。在我国本轮货币政策低效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货币起源和发展的逻辑分析入手,认为货币产生于分工推动的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货币之所以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在于社会对货币的普遍认同,即货币的信用基础。因此,货币发挥职能的过程又是信用运动过程。货币与信用的统一,就是金融,货币以信用为基础发挥职能的过程就是金融过程,因此,货币过程又是金融过程。所以,货币发展内涵着信用的发展,金融发展是货币发展与信用发展的统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逐步导致信用担保与货币本身的分离,而货币发挥职能对信用担保的内在要求,又要求信用担保与经济发展推动的货币分化同步发展。由此,货币分化形成金融深化的一部分,即本文所谓的潜金融深化,货币分化的状况就成为本文所谓的潜金融;而信用发展成为金融深化的另一部分,即本文所谓的显金融深化,保证不同层次货币发挥职能的相应的信用机制(机构、组织、手段),便形成本文所谓的显金融。为满足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而不断发展的金融,便成为显金融与潜金融的矛盾运动。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货币与信用发展的非协调,从而导致显金融与潜金融发展的非协调,进而导致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非协调,而弥补这种不协调的缺陷,就成为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国家在一定经济阶段的显金融基础上选择工具控制潜金融中的特定货币层次满足经济需要的过程,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由一定显金融基础上选择的工具和其控制的特定货币层次就构成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是通过对货币、信用、金融、货币政策等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之间复杂关系演变的逻辑抽象,本文明确提出如下论点: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传导机制效能取决于金融深化合理性。因此,在排除不可预期的因素和操作失误影响外,一定经济阶段货币政策的无效或低效,一定是金融深化不合理。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必须与金融深化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深入和透彻。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在这种逻辑抽象基础上,本文详细评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成果,指出二者的研究是殊途同归:都是研究如何使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两者的共同缺陷在于:没有对货币的金融内涵或金融的货币内涵在本质上形成规范的科学认识。这不仅是导致二者研究分离的原因,也是导致二者研究无法顺利深入的根源。由此再次得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必须与金融深化研究相结合的结论。 在上述推论基础上,本文首先以英、美、德、日和加为案例,通过全面分析其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货币政策变化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化的内在规律,得出与逻辑推论一致的结论: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取决于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深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建国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金融深化的整体演进状况,并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深化状况及其对本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本轮货币政策弱效的原因在于现阶段中国金融深化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从而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金融深化。中国案例分析,再次证明了本文逻辑抽象结论的合理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金融合理深化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逻辑建议。
周军民[9](2001)在《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债。选择国债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依据是基于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国债风险评估和国债绩效(即宏微观绩效)提高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上围绕着一个主线即在评估国债规模与债务风险的前提下,从结构分析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国债投资结构与国债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国国债市场的非均衡性结构与国债融资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的剖析,探索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结构提升国债投资绩效和通过国债市场结构的优化来促进国债融资绩效提高的途径和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同时对与国债绩效有关的理论如等价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等进行剖析。分析表明国债的收入效应和流量效应及存量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总需求。国债可以通过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研发等领域的投资,解决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知识外部性等问题来提高索洛剩余,而非传统凯恩斯的财政政策重点刺激劳动供给和促进一般性物质资本的形成途径。同时对国债融资代际负担对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的影响效应进行数学分析。 第二部分在比较债务融资途径和货币融资途径效应的基础上,对债务规模空间,债务风险承受能力和债务成因及发展趋势进行横向和纵向、国内和国外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对各项国债规模和风险指标的分析,评估中国国债债务风险的现实水平和债务增长空间。具体内容可划分为四个方面。一、对如何界定适度国债规模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同时对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若干因素(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居民收入水平,存款余额、利率水平货币量及国债收益率等)进行分析,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国债规模增长空间进行预测。本部分研究证明货币因素与前期国债发行量对国债规模的影响程度较大。二、建立评估债务风险的理论构架体系和债务风险综合评估体系,同时结合国债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运用中国国债风险的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债务风险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进行实证评估和预测分析;对广义国债风险形成的主体、根源和转移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剖析,系统分析了广义债务形成的主体即国企、银行体系和隐性养老金负债等的状况和它们对广义债务稳定性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了广义国债债务风险的真实水平和转化机制。三、对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背离的现象和财政份额适度性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剖析。指出背离现象的实质反映的是分配格局的演变规律。四、对国债规模、风险与金融剩余和货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的货币供应状况进行分析。探讨货币因素对债务风险降低和国债规模扩大的贡献程度。第二部分得出的基本结论认为,中国国债风险随着国债发行额的增长而呈快速上升之势,从总体状况来看,国债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狭义国债风险基本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但广义国债风险潜在危险性较大,是影响债务稳定性的关键性因素。 第三部分在分析经济增长环境与国债政策取向的基础上,对国债投资结构与国债绩效浙江大学博土学位论文 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进行较详实的分析。从宏观角度出发,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国债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对国债投资的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制约国债乘数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优化国债投资结构促进绩效提高的途径。具体可划分为五个方面。一、通过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环境(投资、消费和出日增长趋势,税制结构和税赋水平)的综合分析,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制约了消费的增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可能降低净出日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投资主导型模式的形成造成GDP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增强,现实的宏观税赋水平和税制结构失衡及税收效应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增税的难度,国债融资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必然取向。二、从市场利率水平和民间投资增减角度出发对国债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中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国债融资与市场利率水平相关性并不显着,货币需求低利率弹性和货币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国债挤出效应的负面影响。国债融资与民间部门投资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挤出问题。三、对中国国债所特有的减税性和生产性特征进行理论分析。重点对国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和技改投资及经济波动等方面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四、运用格兰杰检验法分析国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排除了国债与通货膨胀和货币需求抑制间的关联性。五、探讨了国债投资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债务消费化和国债投资管理体制的弊端是影响国债绩效的重要原因。克服“诺斯。淳论”现象是关系到国债绩效和债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投资乘数的高低成为制约国债绩效提高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并对影响投资乘数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现有国债投资结构的缺陷,认为优化国债投资结构,调整国债
何力军[10](2000)在《论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文中提出通过对我国目前出现的通货紧缩现状分析,指出前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及面一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通货紧缩、实行扩张性政策操作的建议。
二、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性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性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方法与数据 |
三、我国国债发行额与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 |
(一) 回归分析 |
(二) 单位根检验 |
(三) 协整分析 |
(四) 因果分析 |
四、我国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
五、结论 |
(3)中国消费增长的世代交叠模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世代交叠模型研究综述 |
1.1 新古典增长模型简述 |
1.2 世代交叠模型的起源与发展 |
1.3 世代交叠模型研究的重大意义 |
1.4 世代交叠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目前学术界对世代交叠模型理论框架的研究 |
1.6 国内用世代交叠模型研究消费的现状 |
第2章 世代交叠模型的分析框架 |
2.1 分析的假设前提 |
2.2 模型的基本分析结构 |
2.3 关于资本积累的黄金律与动态无效率 |
第3章 中国世代交叠经济模型的构建及对消费者行为的实证研究 |
3.1 模型中的基本参数的测算 |
3.2 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是否为理性消费?--最优消费增长率的测算 |
3.3 中国“青年人”消费群体的最优消费/储蓄比率 |
第4章 中国世代交叠模型对政府调控消费职能的实证研究 |
4.1 中国经济是否缺乏动态效率?--政府职能的探讨 |
4.2 政府降息扩大消费政策收效不良的解释 |
第5章 扩大消费的模型路径模拟与政策建议 |
5.1 我国政府历年消费政策的分析 |
5.2 政府调控消费政策的定位原则分析 |
5.3 扩大消费政策的理论核心:提高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θ值) |
5.4 提高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扩大消费的具体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 论文写作的目的 |
(三) 研究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意义 |
二、国内外对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有关基本理论 |
一、宏观调控与经济政策 |
(一) 宏观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
(二)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三) 关于经济政策的争论 |
二、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
(一)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二)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
(三)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变量与工具变量 |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传导与影响因素 |
四、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一)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比较 |
(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五、中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
(一) 我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 |
(二)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
一、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涵义 |
(一) 经济政策效应及其评价的涵义 |
(二) 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内容 |
(三) 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难点 |
二、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原则与程序 |
三、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依据 |
(一) 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的依据 |
(二) 经济政策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
四、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
五、本文对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框架 |
一、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
(一) 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效应 |
(二) 经济政策效应的描述与刻画 |
二、IS-LM 模型的建立与财政货币政策效应评价 |
(一) IS-LM 理论模型的建立与发展 |
(二) 中国 IS-LM 模型的建立 |
三、利用IS-LM 模型分析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 |
(一)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
(二) 根据 IS-LM 模型计算财政货币政策乘数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统计分析 |
一、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 对中间目标的评价 |
(二) 对最终目标的评价 |
二、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力评价 |
三、财政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评价 |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效应分析 |
(一)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特点 |
(二) 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负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经济计量分析 |
一、中国 IS-LM 实证模型的建立 |
(一) 对现有 IS-LM 实证模型的评价 |
(二) 中国的 IS-LM 模型函数关系形式的确定 |
(三) 统计资料的来源与整理 |
(四) 模型的建立与计量分析 |
二、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测算 |
(一) 财政政策乘数和效应测算 |
(二) 货币政策乘数和效应测算 |
三、财政货币政策对物价变动影响的测算 |
(一) 财政政策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
(二) 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
四、财政政策对就业影响的测算 |
本章小结 |
第7章 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二、政策操作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三、政策时滞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四、政策实施的力度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五、微观基础的状况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六、政策传导机制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七、开放经济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扩大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措施 |
一、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
二、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措施 |
(一) 政策的科学制定 |
(二) 政策之间的协调与合理搭配 |
(三) 政策力度的适当 |
(四) 政策出台时机的选择 |
(五) 传导机制的培育 |
(六) 配套措施 |
三、未来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取向 |
(一) 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
(二) 财政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尚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1. 修改的汉森模型简介 |
2.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简介 |
3. 本文测算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1.4.1 理论上的创新 |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不足之处 |
2 通货紧缩界定与衡量的新认识及我国通货紧缩现状 |
2.1 通货紧缩的理论界定 |
2.2 通货紧缩衡量指标和方式的确定 |
2.2.1 衡量指标和方式的确定 |
2.2.2 关于通货紧缩物价水平衡量的三个问题 |
2.3 对我国通货紧缩发展和现状的衡量 |
2.4 我国通货紧缩再抬头原因分析 |
2.4.1 买方市场与通货紧缩的区别 |
2.4.2 我国通货紧缩再抬头原因分析 |
3 国债经济效应理论及其演进分析 |
3.1 国债经济效应的总体回顾 |
3.2 国债经济效应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 |
3.2.1 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 |
3.2.2 关于国债资产效应的争论 |
3.2.3 关于国债民间消费效应的争论 |
3.2.4 国内对国债经济效应的研究 |
4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经济效应研究之一--现实资本供给效应 |
4.1 国债的现实资本作用机制理论分析 |
4.1.1 减税国债、增支国债 |
4.1.2 关于我国减税国债、增支国债的假定 |
4.2 通货紧缩时期增支国债的公共投资效应 |
4.2.1 公共投资效应理论回顾 |
4.2.2 我国公共投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4.2.3 国债的公共投资效应实证分析 |
4.3 通货紧缩时期增支国债的民间投资效应研究 |
4.3.1 国债的民间投资效应的理论分析 |
4.3.2 国债的民间投资效应现状分析 |
4.3.3 公共投资的民间资本效应和国债挤出实证分析 |
4.3.4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的民间投资挤入条件分析 |
5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经济效应研究之二--居民消费和劳动就业效应 |
5.1 扩张性国债政策居民消费效应研究 |
5.1.1 政府支出(国债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理论回顾 |
5.1.2 通货紧缩时期居民消费现状 |
5.1.3 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理论关系表达式推导 |
5.1.4 政府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实证分析及对国债政策的指导 |
5.2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劳动就业效应研究 |
6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经济效应研究之三--国债乘数效应研究 |
6.1 乘数效应在我国的研究历程 |
6.2 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国债政策效应研究的选择 |
6.2.1 政府支出乘数 |
6.2.2 财政政策乘数 |
6.3 我国国债政策乘数效应的检验分析 |
6.4 结论分析 |
7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经济效应研究之四--国债税收平滑研究 |
7.1 国债税收平滑理论 |
7.2 我国国债税收平滑路径基础、背景分析 |
7.3 我国国债税收平滑路径实证分析 |
7.4 无国债投资影响假定下税收的经济效应解析 |
7.5 国债、税收政策效应隔离条件下的税收空间分析 |
7.6 国债税收平滑路径的建立和税收政策调整的选择 |
8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经济效应研究之五--国债金融效应 |
8.1 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金融效应现状分析 |
8.1.1 我国财政金融关系概述 |
8.1.2 我国国债金融功能定位的历史欠缺 |
8.1.3 提高国债金融效应的迫切性 |
8.2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8.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
8.2.2 国债政策对公开市场业务--基础货币传导的影响研究 |
8.2.3 国债政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影响 |
8.2.4 国债对货币政策供应量传导机制的影响 |
8.3 通货紧缩后期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导向分析 |
8.3.1 国债金融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8.3.2 通货紧缩后期发挥国债金融功能导向分析 |
9 通货紧缩时期国债政策经济效应研究之六--国债管理效应研究 |
9.1 国债管理概念的界定 |
9.2 通货紧缩与国债支出管理效应 |
9.2.1 政府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检验 |
9.2.2 国债支出管理的居民消费效应取向 |
9.3 国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9.3.1 国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 |
9.3.2 资本自由流动趋势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问题 |
9.3.3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对通货紧缩时期国债管理的要求 |
10 通货紧缩后期扩张性国债政策边界研究 |
10.1 关于国债政策边界问题的争论 |
10.1.1 认为我国国债政策还有继续实施空间的观点综述 |
10.1.2 认为我国国债政策继续实施空间有限,需要淡出的观点综述 |
10.2 国债政策边界理论基础及边界的效应视角分析 |
10.2.1 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AS-AD模型看国债的短期边界 |
10.2.2 从效应视角看国债政策边界问题 |
10.3 国债政策边界问题的静态规模视角研究 |
10.3.1 外债规模对国债政策边界的影响探讨 |
10.3.2 内债规模对国债政策边界的影响探讨 |
10.4 国债政策边界问题的动态规模视角研究 |
10.5 国债政策边界问题的财政赤字视角研究 |
10.6 简短的总结 |
11 通货紧缩后期国债政策操作方向研究 |
11.1 消费替代因素的创造 |
11.2 民间投资替代因素的创造 |
11.3 进一步放大扩张性国债政策的乘数效应 |
11.4 充分挖掘国债的金融功能 |
11.5 注重扩张性国债政策即期与中长期政策效应的结合 |
11.6 注重国债投资的地区效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 |
1.1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 |
1.2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成效 |
1.3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问题 |
2. 积极财政政策的展望 |
2.1 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的必然性 |
2.2 短期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
2.3 后续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 |
3. 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
3.1 实现财政政策由需求管理型向供给管理型转变 |
3.2 利用财税政策改善收入分配 |
3.3 利用财税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力 |
4. 入世与财税政策调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以中国案例为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实践提出的课题 |
一、 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 |
二、 如何研究这一问题? |
三、 论文的展开思路与主要结论 |
第一章: 货币、信用、金融、货币政策与传导机制-基本逻辑分析 |
第一节: 货币、信用与金融—经济史视角的分析 |
第二节: 国家金融与货币政策—潜金融与显金融的矛盾演化 |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受制于金融深化? |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的互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的原则 |
第五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需要进一步明晰的问题 |
第二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评析 |
第一节: 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线索与动因 |
第二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评析 |
第三节: 潜金融与显金融的协调—传导机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再透视 |
第三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深化—外国案例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整与金融深化—综合比较分析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深化关系—国别分析 |
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迁—现实证明的再阐释 |
第四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迁与金融深化—中国案例的分析 |
第一节: 传导机制变化的显金融根源—货币政策手段组合的变迁轨迹 |
第二节: 中介指标变化—潜金融与显金融协调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一个新视角的重新剖析 |
一、 中国的金融深化—显金融层面的剖析 |
二、 中国的金融深化—潜金融层面的剖析 |
第五章: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困境 |
第一节: 政策扩张与制度收缩—显金融非均衡与传导困境 |
第二节: 政策扩张与资产收缩—潜金融非均衡与传导困境(Ⅰ) |
第三节: 扩张政策与传导对冲—潜金融非均衡与传导困境(Ⅱ) |
小 结: 金融深化与传导机制的关系再梳理 |
第六章: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逻辑建议 |
第一节: 金融深化与传导机制疏通—显金融层面如何推进 |
第二节: 货币分化与传导环节完善—潜金融层面如何进行 |
第三节: 显金融与潜金融协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变与国债市场 |
1.1.2 国债在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中国国债市场的非均衡结构特征 |
1.1.4 国债财政和金融功能属性分析 |
1.1.5 西方理论界和政府对国债政策的认识与实践 |
1.2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创新 |
1.3 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 |
1.3.1 围绕李嘉图等价原理有效性的理论争议 |
1.3.2 国债融资代际效应的分析 |
1.3.2.1 国债代际负担对民间消费影响的分析 |
1.3.2.2 国债代际负担对民间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1.3.3 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理论分析 |
2 中国国债规模效应与增长空间分析 |
2.1 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效应与国债规模效应分析 |
2.2 国债适度规模的界定和预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国债适度规模界定的理论分析 |
2.2.2 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相关因素计量分析 |
2.2.3 中国国债及债规模预测 |
3 狭义国债规模风险的综合研究 |
3.1 衡量国债规模风险(广义和狭义)的相关指标体系 |
3.2 狭义国债(内债)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
3.3 国债(外债)风险与资本流入结构和债务收支结构的比较分析 |
3.3.1 中国外债风险与资本流入结构相关性分析 |
3.3.2 从中国财政债务收支结构出发分析外债趋势 |
3.3.3 中国外债组成结构和期限结构合理性及外债风险稳定性分析 |
3.3.4 国债(外债)风险指标和相关金融指标的分析 |
3.3.4.1 国债(外债)风险指标对比分析 |
3.3.4.2 与国债(外债)风险相关的金融指标分析 |
4 广义国债风险结构和形成机制分析 |
4.1 广义国债风险组成结构和指标体系分析 |
4.2 对广义国债债务风险形成的主体、根源和机制的剖析 |
4.2.1 广义国债债务风险三大险源实况分析 |
4.2.1.1 广义国债隐性风险源:国企隐性债务风险现状分析 |
4.2.1.2 广义国债隐性债务风险源: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
4.2.1.3 广义国债隐性风险源:社会保障隐性债务现状分析 |
4.2.2 对广义国债债务风险形成机制的剖析 |
5 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背离的研究 |
5.1 国债规模扩张与财政份额下降背离现象的实证分析 |
5.2 对国债债务规模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的理论与实证解释 |
6 货币与国债规模风险和融资成本的经济效应分析 |
6.1 货币发行收益和金融剩余对债务风险降低的贡献分析 |
6.2 国债融资与货币环境相关性的分析 |
6.2.1 中国利率结构和层次及历年调整特点与影响力分析 |
6.2.2 货币供应增长和结构变化及其对国债融资的影响 |
7 中国经济增长环境与国债融资政策取向分析 |
7.1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出口环境分析 |
7.2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收入与消费环境分析 |
7.2.1 消费需求不足是导致消费贡献率下降的核心因素 |
7.2.2 对中国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
7.3 中国经济增长的税收环境和国债融资取向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7.3.1 中国宏观税负环境和税制结构的分析 |
7.3.2 政府融资方式的选择和效应分析 |
7.4 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分析 |
7.4.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趋势的实证分析 |
7.4.2 国债政策持续性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
8 国债融资的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8.1 国债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 |
8.2 中国国债融资挤出效应的实证研判 |
8.2.1 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下国债融资与市场利率水平相关性分析 |
8.2.2 国债融资与民间投资增长负相关存在性分析 |
8.3 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8.3.1 中国国债减税性和生产性特征 |
8.3.2 国债投资拉动效应的实证研判 |
8.3.2.1 国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综合绩效分析 |
8.3.2.2 国债对技改投资增长的贡献性分析 |
8.3.2.3 国债投资减低了经济波动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失 |
8.4 国债与通货膨胀非相关性的理论及实证检验 |
9 国债投资绩效与投资结构的研究 |
9.1 优化和提升国债投融资绩效是国债政策管理的核心 |
9.2 有关国债投资绩效提高的相关问题研究 |
9.2.1 国债管理体制弊端和“诺斯悖论” |
9.2.2 投资乘数与国债绩效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
9.3 国债投资结构优化是提高国债投资绩效的核心 |
9.3.1 有关国债投资结构和领域的理论分析 |
9.3.2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债投资领域,提升国债投资乘数 |
9.3.3 重视国债在人力资本和科技领域的投资提升经济整体素质 |
9.3.4 增加国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资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 |
9.3.4.1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度与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巨大 |
9.3.4.2 社会保障隐性债务资金缺口的消除与国债 |
9.3.5 中西部国债投资有助于消除区域差异,增强资本形成能力 |
10 国债利率与债务稳定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10.1 国债利率对债务稳定性影响的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 |
10.2 现行国债发行利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3 中国现行的利率结构体系与国债发行利率的标准选择 |
11 提高国债融资绩效的核心在于优化国债市场结构,促进效率提升 |
11.1 优化国债市场结构,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前提在于利率市场化 |
11.2 改革与完善国债发行体系促进国债融资市场化 |
11.3 增强债券市场交易效率和完善交易体系是降低融资成本的关键 |
11.4 国债期限结构优化设计与融资成本 |
11.5 重视对市场利率趋势和利率周期性变化的预测分析 |
11.6 发展国债机构投资者,优化持有者结构 |
11.6.1 国债市场机构者数量与融资绩效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
11.6.2 中国国债投资者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的分析 |
11.6.2.1 创造条件,引导个人投资者进入国债市场 |
11.6.2.2 发展银行间债市柜台交易,允许更多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 |
11.6.2.3 设立专业性的国债投资基金,培育国债市场稳定的投资机构 |
11.7 运用金融创新增加国债品种数量,优化国债品种结构 |
11.7.1 开设国债期货、丰富国债品种有利于国债功能发挥 |
11.7.2 浮动利率债券与发债融资成本 |
11.7.3 国债流通品种比例与国债融资成本矛盾的现实分析 |
11.8 国债融资成本与周边市场——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
致 谢 |
四、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性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研究[J]. 何兰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 [2]“Ricardo等价”在我国成立吗?[J]. 欧永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03)
- [3]中国消费增长的世代交叠模型实证研究[D]. 赵楠. 河北大学, 2003(02)
- [4]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 袁国敏. 辽宁大学, 2003(11)
- [5]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D]. 吴国权. 浙江大学, 2003(01)
- [6]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发展[D]. 余显财. 江西财经大学, 2002(02)
- [7]中国财政货币扩张政策的有效性研究[J]. 陈时兴. 国际金融研究, 2001(05)
- [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以中国案例为主的分析[D]. 窦晴身. 中共中央党校, 2001(01)
- [9]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 周军民. 浙江大学, 2001(01)
- [10]论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何力军. 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国债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