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开展全方位农机化有偿服务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付延妮[1](2020)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渐暴露的缺陷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能够优化配置各项生产要素,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中央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自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适度规模的概念,党中央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视程度逐年增高,在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许多重要文件中,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然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现实中的发展还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从全局考虑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比较借鉴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状和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政策改进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在分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研究述评,然后界定了相关基本概念,介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指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体系及其问题。第三部分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农村样本数据,结果表明户主及其家庭经济特征、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金融支持、制度环境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具有较大差异。第四部分阐述了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要经验,得出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启示。第五部分在阐述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后,提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改进建议:从农地流转和户籍制度、劳动力转移政策方面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在财政金融保险、征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方面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从社会保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监管政策方面进行完善,巩固政策效果;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因地制宜落实政策,增强政策效力。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李红梅[2](2020)在《农业补贴政策对金昌市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属于弱质产业的农业,在国民生产部门之间的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地位,而要实现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则必须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农业补贴政策作为农业政策中最重要的政策工具,已成为强农惠农的利器,在提升农户福利水平方面贡献突出。农业补贴政策合理合规、因地制宜的落实,对解决金昌市农业农村在发展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提升本地农业农村综合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研究的基本脉络如下:(1)阅读相关文献,归纳整理相关研究,构建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福利影响的指标体系;(2)归纳整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进程和金昌市主要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3)进行实地调研搜集相关数据,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4)对比分析金昌市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农户福利的综合指数变动情况,深入探讨金昌市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福利产生的影响;(5)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能够为金昌市农业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可行思路。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经济社会福利产生显着影响,农户经济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农业生产福利影响并不显着,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提升农户生产福利水平的根本途径;(3)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生态环境水平福利产生显着影响,要让农户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强烈认同感,降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执行成本,使农户有主动执行政策方针的行动力;(4)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社会保障水平福利产生显着影响,但同时政府应根据农户需求,增加对医疗资源的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5)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心理福利影响并不显着,应提升政策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加大政策信息公开程度。实现土地规模化生产,提升农地产出效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农村现代化和田园化发展和让农民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金钱与时间,方可真正提升农业综合福利水平,发挥农业政策的长效激励作用。
霍艳霞[3](2020)在《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成效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在政策的助推下,整体成效显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国家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一项重要的“强民惠民”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政策在促进就业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也深刻地反映和体现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具体执行中也存在着与政策目标相悖的一些问题。本文运用农业产业扶持理论、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史密斯理论模型对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剖析,并结合调查研究结果,从政策事实评价、政策价值评价两个维度分析了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效,同时从政策自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的执行环境四个方面探索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一是提高政策理想化程度;二是构建高效的政策执行主体;三是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交流和互动;四是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环境。
李晨蕾[4](2019)在《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农业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中,以人力、畜力劳作的传统农业慢慢被以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为主的现代化农业所替代,这也是我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必然之举。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现代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为助力,作为现代农业化的重要武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承担了必不可少的角色。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规模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大大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土地农作物产出率以及改善农民生产运输条件。为使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家自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受到高度重视,并被党中央列入了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作用效果显着,但是经过本文研究发现,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对它的实施效率进行研究仍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学术成果,以此为基础,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特点,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选取了相关的效率评价指标,同时,以影响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的因素为出发点选取了环境变量,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本文选取了2012-2016年全国31个省市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产出以及影响因素的数据,使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得到了我国2012-2016年全国各省市的农机购置补贴真实的效率值,通过静态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第一、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总体效率有待提升;第二、农机购置补贴效率区域差距明显;第三、农机购置补贴效率受众多因素影响,如自然环境因素、受教育程度和产业结构等。根据以上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效率,提升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农业现代化国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要充分保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贯彻落实。其次,需增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最后,要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结构。和其他的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使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方法,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农机购置补贴效率水平进行了研究,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王焕然[5](2018)在《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服务于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一种技术手段。要使机械化方案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找出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而且要做定量研究,找出各个因素间的数量关系。所以,科学评估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水平与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研究对农业机械化推广水平与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探究。本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现状,对农业机械化的一些相关概念及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彰武县农业机械化的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彰武县农业机械化的乡镇发展差异;其次对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的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当前彰武县机械化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农机区域发展不均衡、机械化作业水平有待提高、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低以及农机装备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并且对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约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有农民人均收入因素、耕地经营规模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农机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因素、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非农产业和农机工业的发展水平因素等;最后提出了促进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对策,例如:加强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加强彰武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本研究从彰武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全县范围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具体情况,关注本区域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有利于现代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本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和推动出口创汇能力。同时,通过科学研究还能帮助政府部门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政策制定,同时不断加快当前的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农土地流转进程,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使农民不断掌握新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对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影响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6](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文中指出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梁伟光,杨明祥,黄忠平[7](2016)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江门农机推广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叙述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定义,总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机技术推广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农机推广部门为发展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承担的工作。
董洁芳,李斯华[8](2015)在《我国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壮大农机作业服务主体,是建设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农机户、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农机跨区机收、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等三种作业模式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壮大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有关思路和对策措施。
姚全胜[9](2015)在《浅议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房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就关于农业方面的6个问题在写给省、市、县、社、队同志们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着名论断。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三农"工作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谢成新,王会成[10](2014)在《农机大户陈义永经营服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机化发展的深入,蔡甸区农村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内容的农机大户越来越多,已成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骨干力量。为了更进一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更好地融入"四化同步",我们近期对张湾街四红村农机大户陈义永开展农机经营服务的情况进行调研,实地查看陈义永同志的机具机库、经营门点和承租土地集约经营的情况,并与街农机中心、村干部和部分村民进行现场交流,使我们对目前的农机
二、关于开展全方位农机化有偿服务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开展全方位农机化有偿服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历史演化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
第二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阶段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第三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
一、农地流转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差异明显 |
三、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非粮化现象凸显且区域差异较大 |
第四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体系 |
一、农地流转政策 |
二、户籍及劳动力转移政策 |
三、财政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 |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
五、配套支持政策 |
第五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 |
二、户籍制度制约及劳动力转移政策不完善 |
三、财政金融保险政策支农效果有限 |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未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形成合力 |
五、配套支持政策不完善 |
第三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模型选择与构建 |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模型回归分析 |
一、模型回归结果 |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三、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较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完善的法律规范 |
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教育、科研与机械推广体系 |
三、支持和培育新职业农民 |
第二节 法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调整农地结构 |
二、鼓励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地集中化发展 |
三、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 |
第三节 日本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
一、持续完善农地制度 |
二、系统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农村人才 |
四、出台财政金融政策助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业中小型机械化水平 |
第四节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原则 |
二、适应性原则 |
三、人民性原则 |
第二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具体建议 |
一、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 |
二、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 |
三、配套保障,巩固政策效果 |
四、因地制宜,增强政策效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农业补贴政策对金昌市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补政策的涵义 |
2.1.2 福利的涵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2 可行能力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农户激励理论 |
第3章 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历程及实施现状 |
3.1 我国农补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1 第一阶段:1949-1977年间的农补政策 |
3.1.2 第二阶段:1978-2003年间的农补政策 |
3.1.3 第三阶段:2004-2014年间的农补政策 |
3.1.4 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的农补政策 |
3.2 金昌市农补政策实施现状 |
3.2.1 金昌市农业概况 |
3.2.2 农补政策在金昌市的实施现状 |
第4章 农业补贴政策对金昌市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及分析 |
4.1 农补政策对金昌市农户福利影响的问卷调查概述 |
4.1.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4.1.2 研究区农补政策实施情况 |
4.2 研究区农户福利描述性分析 |
4.2.1 经济社会福利 |
4.2.2 生产福利 |
4.2.3 社保福利 |
4.2.4 心理福利 |
第5章 农业补贴政策对金昌市农户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方法 |
5.1.1 福利模糊函数的设定 |
5.1.2 隶属函数的设定 |
5.1.3 权重的计算 |
5.2 指标的选取 |
5.3 福利效应测度 |
5.4 实证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成效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农业机械化的研究 |
1.2.2 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 |
1.2.3 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 |
1.2.4 对已有文献的总结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业机械化 |
2.1.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2.1.4 政策执行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扶持理论 |
2.2.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2.2.3 史密斯模型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现状及成效分析 |
3.1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政策执行现状 |
3.1.1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环境 |
3.1.2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概述 |
3.1.3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机构 |
3.1.4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目标群体 |
3.2 调查研究分析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访谈设计 |
3.3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成效分析 |
3.3.1 政策事实评价维度 |
3.3.2 政策价值评价维度 |
第四章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分析 |
4.1 政策自身方面存在问题 |
4.1.1 补贴资金拨付周期长 |
4.1.2 部分机具补贴额偏低 |
4.1.3 农机化发展程度不平衡 |
4.2 政策执行主体方面存在问题 |
4.2.1 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较低 |
4.2.2 执行机构管理职能不明确 |
4.2.3 相关部门沟通少,相互协作程度低 |
4.3 政策目标群体方面存在问题 |
4.4 政策执行环境方面存在问题 |
4.4.1 基层农机部门工作经费紧张 |
4.4.2 监管问责机制不完善且监管乏力 |
第五章 完善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政策理想化程度 |
5.1.1 优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结构 |
5.1.2 简化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流程 |
5.2 构建高效的政策执行主体 |
5.2.1 提升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认知能力 |
5.2.2 加强执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
5.2.3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政伦理建设 |
5.3 加强与目标群体的交流和互动 |
5.3.1 提升目标群体政策认知度 |
5.3.2 提升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感 |
5.3.3 提升目标群体政策参与度 |
5.4 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执行环境 |
5.4.1 落实农机部门工作经费 |
5.4.2 建立农机购置补贴监管问责长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机购置补贴 |
二、农业机械化 |
第二节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规模经济理论 |
三、工业反哺农业理论 |
第三节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的内在逻辑 |
一、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内涵 |
二、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标准 |
三、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逻辑框架 |
第二章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变迁 |
一、补贴试点阶段 |
二、差价购机阶段 |
三、全价购机阶段 |
第二节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分析 |
一、农机购置补贴投入规模分析 |
二、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出分析 |
一、增加农机装备总量 |
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农机购置补贴存在的问题 |
一、农机购置补贴程序有待优化 |
二、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有待加强 |
三、农机购置补贴结构不合理 |
第三章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模型的构建 |
一、评价方法 |
二、评价指标 |
第二节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测度 |
一、传统DEA模型分析 |
二、SFA回归分析结果 |
三、调整后的DEA实证结果 |
四、三阶段效率对比分析 |
第三节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
一、MALMQUIST函数模型 |
二、基于时间跨度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三、基于不同地区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第四节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评估结论 |
一、农机购置补贴总体效率有待提升 |
二、农机购置补贴效率区域差距明显 |
三、农机购置补贴效率受众多因素影响 |
第四章 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保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 |
一、规范简化农机购置补贴流程 |
二、建立补贴机具价格管控机制 |
三、构建农民购机贷款扶持机制 |
第二节 增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 |
一、增加落后地区农机购置补贴投入力度 |
二、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力度 |
三、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
第三节 调整农机购置补贴结构 |
一、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结构 |
二、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地域结构 |
三、扩大农机购置补贴对象范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2.1.1 农业机械化定义 |
2.1.2 农业机械化的特征 |
2.1.3 农业机械的地位和作用 |
2.2 基本理论 |
2.2.1 技术发展理论 |
2.2.2 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 |
第三章 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1 彰武县农业发展现状 |
3.2 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2.1 农机总量稳步增长 |
3.2.2 农机化管理部门结构完善 |
3.2.3 农田机械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
3.2.4 农机化投入稳步增长 |
3.2.5 农机化管理严格到位 |
第四章 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4.1 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 |
4.1.1 农机区域发展不均衡 |
4.1.2 机械化作业水平有待提高 |
4.1.3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低 |
4.1.4 农机装备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
4.2 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农民人均收入因素 |
4.2.2 耕地经营规模因素 |
4.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 |
4.2.4 农机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因素 |
4.2.5 农民受教育程度 |
4.2.6 非农产业和农机工业的发展水平因素 |
第五章 促进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水平提升的对策 |
5.1 加强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
5.1.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5.1.2 加大政府对农机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 |
5.1.3 引导和完善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 |
5.2 加强彰武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2.1 抓好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 |
5.2.2 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 |
(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范围。 |
(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内容。 |
(三)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性质。 |
(四) 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特点。 |
(五)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针。 |
(六)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政策。 |
(七)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制度。 |
(八)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规则。 |
(九)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任务。 |
(十)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要求。 |
(十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法。 |
(十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由来与发展的历程。 |
六、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 |
(一) 农村土地依法开拓征收、收回、购买途径。 |
(二) 农村土地依法疏通收购、储备、供应途径。 |
(三) 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途径。 |
七、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建设占用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
(二) 农村土地定级估价的原则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建设使用权转移的两种方式。 |
(四) 农村两种所有制土地建设占用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临时使用补助标准。 |
八、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 |
(一) 农村村民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
(二) 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建设申请审批项目。 |
(三) 农村居民宅基地维护和治理途径。 |
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
(二)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 |
(三)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任务。 |
(四)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准则。 |
(六)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落实要求。 |
十、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途径。 |
(二) 农村土地全方位监督检查途径。 |
十一、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村民失地变化趋势。 |
(二)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 |
(三)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原因。 |
(四) 农村村民失地后就业创业、生存生活途径。 |
(五) 农村村民失地后拓宽构建社会保障途径。 |
十二、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
(一) 农村土地财政的含义和范围。 |
(二) 农村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和成果。 |
(三)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作用。 |
(四)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失误。 |
(五) 农村土地财政调控管制。 |
(六) 农村土地财政监督检查。 |
(七)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完善途径。 |
(7)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江门农机推广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背景 |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的作用 |
2.1 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 |
2.2 有利于避免行业恶性竞争,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
2.3 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提供先行先试的载体 |
2.4 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全方位方向转变 |
3 农机推广部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任务 |
3.1 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3.2 做好协调服务,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
3.3 发挥资源优势,拓宽新领域下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作用 |
4 小结 |
(8)我国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发展历程 |
2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 |
2.1 农机户 |
2.2 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 |
2.2.1 乡镇农机服务站和村级农机作业队 |
2.2.2 农机合作社 |
2.2.3 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 |
2.3 发展趋势 |
3 农机作业服务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 |
3.1 跨区机收 |
3.2 订单作业 |
3.3 承包服务 |
3.4 发展趋势 |
4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 |
(9)浅议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房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
2 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及建议 |
(10)农机大户陈义永经营服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陈义永创业发展情况 |
1.1 艰苦创业 |
1.2 共同富裕 |
1.3 规模经营 |
2 农机大户的重要作用 |
3 几点启示 |
4 几点建议 |
四、关于开展全方位农机化有偿服务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D]. 付延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农业补贴政策对金昌市农户福利影响的调查研究[D]. 李红梅. 青海大学, 2020(02)
- [3]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成效及问题研究[D]. 霍艳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4]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研究[D]. 李晨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彰武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焕然.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6]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0)
- [7]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江门农机推广中的作用[J]. 梁伟光,杨明祥,黄忠平. 现代农业装备, 2016(04)
- [8]我国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董洁芳,李斯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06)
- [9]浅议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房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 姚全胜. 湖北农机化, 2015(04)
- [10]农机大户陈义永经营服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谢成新,王会成. 湖北农机化,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