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一、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18)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提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是实施电子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日益广泛和深入,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目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也迫使我国需要进一步加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各类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推进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如园区功能结构单一,建设强度低,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园区缺乏统一规划、环境品质欠佳,产业发展空间狭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园区有关概念和信息产业发展概况,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一些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规划建设成果实例,归纳出国内外成功范例的共同的规划设计理论基础。结合全国、分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及其发展前景,对三个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园案例进行了规划设计策略的理论分析研究,总结了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布局的因素,对园区用地布局与建筑空间规划之间的相互联系做了解析,在此基础上,以国内外成功的园区规划设计范例为理论指导,以解决园区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目标,提出了园区产业规划与用地布局设计、园区弹性规划、园区交通系统规划、园区空间要素设计、园区配套基础服务设施设计、分期规划、产业培育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可供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实践和建设中作为理论参考。

张义强[2](2016)在《基于因子分析—TOPSIS法的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文中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电子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电子信息产业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全世界蓬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与世界经济不断深度交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长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广东一直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一直稳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但由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传统优势削弱,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和核心技术的缺乏制约了自身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互联网+”新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科学、客观地评估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探明其竞争优势和劣势,对确保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能为当前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全面系统地把握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重点研究评价了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首先对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型、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在综合考虑电子信息产业特征及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数据较易获得、指标贴近实际的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利用因子分析—TOPSIS法,通过SPSS19.0软件,把广东及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增长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等各分类竞争力和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的排位,从而得出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与其他省市的差距及优劣势。经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排名首位,这得益于自身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建立起的巨大优势;略显不足的是在创新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的排名中位次靠后。因此笔者在文末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产业研发投入、加强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降低电子信息企业经营成本等政策性建议,最终助力于实现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马海斌[3](2015)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新区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覆盖沿海和内陆省份,尤其是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型城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等共同合作、协同攻关,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知识,快速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最大限度地快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级高新区已逐步探索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来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孵化功能,探索企业加速成长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移体系,完善人才培育引进运用政策体系,等等。然而,社会资源向高新区自发集聚并不意味着资源就一定能够优化配置,事实上也不尽如此。比较突出的是,由于高新区内部体制机制上未能有效理顺,管理层面的问题暴露很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受到人为和制度的制约而得不到优化配置。我国高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源在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并没有完整建立起来,因此需要对社会资源配置促进高新区产业集聚这一经济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高新区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区,也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研究社会资源向高新区的集聚,对于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对开发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关系。在当今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努力寻找资源配置的更加充分有效途径,对于丰富资源配置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界定社会资源的范畴及其特征。关于社会资源的内涵,理论界尚无统一而又完善的表述。本文尝试从范畴和特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所谓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资源仅指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而广义的社会资源除了物质形态资源以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文化、制度等非物质形态资源,如劳动力资源、人口资源、资本资源、教育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等。第二,提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步下降,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则越发重要。因此,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主要通过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安排来实现,可通过金融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科技管理体制、财政支持方式、税收制度、法律制度、产业政策、文化培育机制、资源开发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的改革创新,达到改善高新区产业集聚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第二部分,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目前,我国高新区内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环保科技为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倾向于特殊的地理空间;第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网络化的组织结构;第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结成牢固的信任合作网。与此同时,高新区内产业集聚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向联系具有重大影响;第二,企业衍生优势是产业集聚另一特别之处;第三,劳动过程在集聚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全国88家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山东、辽宁、陕西、湖北、上海、天津等9个省和直辖市。然后,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进行剖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高新区,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活跃度均比较接近,表明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区位,能够同时引起两种相协调的经济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激活技术创新。反过来,单纯依靠少数企业高频率的技术创新活动,或者少数产业工人高附加值的脑力劳动是不能有效形成产业集聚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依然偏低,产业发展仍然表现为以招商引资为主的空降式发展特征,其集聚特征并不明显,更谈不上高效的集聚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依然稀缺;第二,集聚内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联系不紧密;第三,以加工制造为主,创新能力仍待加强;第四,区域文化匮乏,区域品牌优势不明显。第三部分,社会资源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作用。社会资源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资源仅指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而广义的社会资源除了物质形态资源以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文化等非物质形态资源,如劳动力资源、人口资源、资本资源、教育资源、科学技术资源等。社会资源具有规模与性质的易变性、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继承与发展性、地位主导性等特征。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加速形成产业资源的集聚现象,通过推动社会资源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产业集聚的成本,提升产业集聚的效益,发挥产业集聚的制度优势,促进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步下降,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则越发重要,过度关注自然资源优势,而忽略了社会资源的培育与发展,或者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引起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都是引起经济增长的“资源瓶颈”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衡量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笔者将中国高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资源的三级分类为立足点,通过建立若干评价指标,考察社会资源的四种类别的变化情况,同时建立反映产业集聚效果的评价指标,借此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四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集聚效果之间的数理关系式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整体模型拟合优度达到98.88%,证明产业集聚效果如何确实受到四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密切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北京中关村、苏州高新区、中山高新区、长春高新区等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及启示。本章首先介绍了美国硅谷的产业集聚。其发展原因归因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外部机遇、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的融合、研究型大学与创业企业的协作、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其次介绍了印度班加罗尔的产业集聚。其发展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完整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独特的风险投资体系、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等成功因素。接着介绍了中国台湾新竹的产业集聚。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地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第二,本土人才培养与外来人才引进相结合;第三,地区政府支持的风险资本;第四,本地传统文化和西方理念的融合。最后介绍了日本筑波科技城高科技产业集聚。重点分析了日本筑波科学城在发展早期所遇到的失败以及原因,并重点分析了日本政府错误的投资和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筑波科学城重新定位和发展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的启示:第一,园区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比较明显;第二,技术和知识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充满风险与竞争的创业环境对产业集聚有激励作用;第四,产业集聚的发展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第五,产业集聚发展战略要与科技产业园相匹配。第五部分,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同时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它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制度安排——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辅相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的,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让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性计划去指引经济发展的方向,通过适当的产业管制和企业行为去改变某些市场条件,在总体上控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政府充当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其具体表现在政策支持、园区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保障。从高新区产业集聚的长远发展来看,市场应该在高新区产业集群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贯穿高新技术产业化、集聚化过程的始终。除此以外,优化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包括融资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管理制度等;第二,加强区域文化培育,促使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减低交易成本、增强净值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减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第三,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第四,完善金融资本环境,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第五,提高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高新区产业集聚必须贯彻招商引资第一,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和方针。第六,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实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弄清高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第七,不断寻找和培育新的产业集聚,避免产业过度集聚和产业同构,同时探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将产业集群风险降至最低。

欧玲[4](2015)在《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及对该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宏观及微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及全球一体化的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加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战略支柱型产业。本文基于区位因素,区位理论以及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在深化强调传统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的同时对信息时代突显的信息产业所特有的新型区位因素进行研究,并研究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规律。在宏观层面实证分析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及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的影响,总结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对策。同时在微观层面上以我国川渝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该地区的区位因素优劣对承接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本文研究对我国乃至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具有理论及实践性意义,以促进其更加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首先,本文界定了信息产业的定义与分类,分析得到信息产业集知识密集型、高创新型,高收益、高风险,高竞争性,高关联性等特点于一身,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本文还就区位因素、区位理论、产业布局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认为基于信息产业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出现由集聚向扩散发展的演化趋势。影响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传统区位因素的影响力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将会产生一些新型的区位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影响信息产业的空间布局,并对这些区位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分析。然后,本文从宏观层面实证分析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由全球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出发,运用区位商与市场份额的计算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信息制造业和以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的区位商及市场份额均排在全国前列,中西部城市信息产业开始出现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紧接着对我国信息产业传统及新型区位因素对其空间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选取其中七个代表性区位因素建立层次指标评价体系,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再计算得出各地区综合得分及排名,分析在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合理空间布局。接着,本文从川渝地区为例在微观层面上实证分析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运用SWOT法对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信息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布局趋势,并提出区位因素影响下该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最后,结合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以及区位因素影响下合理布局的实证分析,总结得出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目前我国信息产业依然主要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这三个区域,但中西部地区承接这些地区梯度式的信息产业转移也在提速中,整个布局呈现总体集中平稳但扩散趋势逐渐明显的特点,区域间差距缩小。指出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集聚总体稳定中存在局限,扩散不足。提出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规划方向、实施策略,以及政府措施方面的几个建议。

赵欣,张磊,裴富强,叶金亮,田成,杨轶博,李健凤,张婷[5](2012)在《录取分隐藏大学秘密——解析位于不同分数区间的本科大学》文中研究表明前面,编者为大家全景展现了"高校录取分数区间分布统计表",想必在大家心里对这些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考生的关注和认可度也有了大致了解。为了方便大家深入地了解、进而对大学的选择有所参考,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不同的录取分数区间为大家随机选择一些院校(涵盖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次)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宁仕鹏[6](2012)在《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资源日益稀缺的趋势下,科技资源具有永续性,成为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如何能发挥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率,是各国、各地区普遍重视的问题。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广东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的同时,科技资源的稀缺性、配置的低效性在这一地区有不同程度体现。因此,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认真研究了国内外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广东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现状,重点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首先,本文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科技资源和配置效率的涵义,深入研究了与文章主题有关的理论依据,包括资源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和新经济增长等理论。其次,本文描述了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并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个方面对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剖析,指出了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接着,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评价与实证两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前者主要包括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方法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后者则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资源产出两部分进行指标综合和评估结果分类分析;利用DEA模型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相对有效性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异特征,并对非DEA有效地区进行评价。最后,在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布局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广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具体对策。

李巍[7](2011)在《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显着加快,一方面大力促进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一方面深入推进区域差别化发展战略,行政治理中加强了区域治理权限。这些工作同步推进之中,城市圈作为国内最具发展基础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龙头成为新发展蓝图中创新与改革的重要基地。如何将这些挑战性工作目标融合在一起予以实现,是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城市圈具有国内最为优越的发展条件,资源汇聚、市场繁荣,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具有推动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创新发展和区域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将两项发展主题合并考虑,在城市圈创新发展目标下定位信息保障体系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创新信息保障服务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创新信息资源,弥合地域发展中由知识信息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创新资源鸿沟,有力促进本地区高级生产要素的创生,降低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依赖度,改善社会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关联主体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提升面向产业增值全过程的信息化保障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的产业联动,从而促进城市圈创新发展。在城市圈创新发展基础上,该信息保障体系可以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加强城市圈对内、对外的功能辐射与服务拓展,加强区际联系,增强本地区影响力,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本文深入探究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与发展规律,从系统论、协同论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在信息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解析城市圈创新发展规律、创新系统层次结构以及创新价值迁移规律,从中定位开放化、社会化创新中信息服务需求变革趋向,探寻有利于促进创新活动协同组织的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变革方向与具体实现。最后,以国内城市圈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实践为案例分析现实工作开展的经验与不足,加深对这一研究论题的认识。文中有图52幅,表24个。全文共8章,各章内容如下:本文第1部分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城市圈创新发展实践并概括其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城市圈可持续创新发展经验以及共性问题,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发展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理论探索城市圈圈域互动纵深发展,为总结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规律打下基础。第2部分从系统论出发,将创新要素、创新结构与区域发展中不同地区的能量转换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城市圈创新发展的结构化模型;从静态和动态发展角度,揭示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及城市圈创新发展的阶段特征,结构化和阶段性发展将引起创新发展信息与信息服务需求的变革;从国家战略变革角度探寻我国城市圈改革发展方向和创新发展动力源泉;概括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以及机制关联,明确新时期创新发展中信息机制的重要地位,以国外城市圈信息保障工作发展实际佐证发展创新信息保障是城市圈创新发展构图中的重要内容。第3部分分析创新活动演化趋势,调查研究创新主体信息需求及信息服务需求的现实满意度,发现现有服务系统的不足。从城市圈圈层互动创新模式的结构化发展以及创新系统的动态演进,揭示创新发展中创新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和结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知识信息及服务需求变革方向,为变革信息保障体系建设打下基础。第4部分从社会创新环境变革与创新信息需求变革出发,探讨既有信息保障与新的社会化创新模式之间的不适应,明确系统转型要求,重新定位信息保障工作目标体系,摸索建立创新活动链全程覆盖的信息保障体系,指出需要拓展的工作内容。第5部分构建城市圈创新信息建设与利用的多维协同模式,明确城市圈创新发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内容以及协同实现方法,探索分布式环境下资源共享利用、信息保障工作多层次系统化协同组织,明确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保障工作内容与管理控制原则。第6部分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讨论如何在系统建设中增强跨系统协同服务以及促进用户创新行为交互,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区域特色资源建设以及在特定领域知识服务能力。对平台服务组织原则、协同技术架构和平台技术实现进行分析,搭建了云计算环境下基于SOA的平台协同技术层次化模型,更进一步说明平台如何面向协同创新拓展互动业务。第7部分对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实践做出分析,解析其平台系统构成、资源组织与协同服务业务开展状况,从目标定位、运行特点、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服务组织方面揭示其比较优势,总结平台建设经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炼观点,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了该领域后续研究方向。

利德平[8](2011)在《试分析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文中认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者通过三家惠州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结合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对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拓劳动力市场、加强教育培训、开展优质就业服务等方面的职业指导措施与建议。

景莉莉[9](2010)在《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主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在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背景下,“自主创新”更是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其科学技术的应用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对于支持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和推动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典型性和必要性。本文试图在文献回顾、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从产业层面,探讨提高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应对策。文章在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和意义,对企业自主创新以及产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随后详细分析了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特点等,并对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界定,同时分析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为下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明确相关概念界定的前提下,文章站在产业角度上,对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水平。随后,以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基准,对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明确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薄弱环节等。这些分析为下文的对策提出提供了实证背景和数据基础。再次,结合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本文构建了关于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旨在将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各指标模块整合起来,将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各指标子系统整合起来,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以期能够对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和借鉴。文章在最后对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困难做了总结和回顾,对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和需改进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梁倩茜[10](2010)在《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持续加深,此时电子信息产业对引领经济走出困境的作用更为重大。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在国家、乃至世界格局中的经济、政治地位,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其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该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2000年,成都市出台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并列为“一号工程”优先发展,并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和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一号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进行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解决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经过各方努力,近年来,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于2007年成为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产业。尽管如此,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发展潜力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何优化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促进其进一步快速发展,成为了现在密切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投资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区域投资环境也备受关注,城市间的打分、比较、排名体系日趋成熟。但现实的投资决策首先关注的往往不是区域综合的投资环境,而是打上产业烙印的特定产业投资环境。但专家学者对区域的产业研究还比较少,对某一城市的某一产业的定量研究就更加稀少。鉴于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将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描述和剖析。定性分析主要用于成都市整体投资环境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方面。定量分析主要用于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横向和纵向比较方面,包括贡献率和拉动率的产业间比较和该产业的单年份纵向比较,还包括通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对十个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与评价。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尤其是通过建立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得到系统评价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目的,进而比较差距、分析原因,以期得到一些改善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并促进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投资环境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了解了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有利于对投资环境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对投资环境研究方法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的研究和运用。因此本文从相关理论着手,首先介绍我国和西方的投资理论,并对比分析中西方投资理论的差异。其次,阐述投资环境的含义,并按照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阐明该特定产业与传统产业投资环境的不同影响因素。再次,阐述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并对4种较为主要的定性分析方法和3种较为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最后,根据本文的需要,详细讲解层次分析法。因为本文是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测度,既会涉及到定性问题的定量化,又会涉及到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比较,既会涉及各因素对复杂系统不同层次的影响情况,又会涉及对该复杂系统进行综合评判。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本文将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中的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第二章,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构成要素及影响分析。投资环境是由许多具体的环境要素组成的。本部分将先对投资环境的一般影响因素,即对某地区任一产业均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阐述,即自然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然后再对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特定因素进行介绍和分析。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特定产业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时,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还要重视产业环境方面的因素。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特征,该产业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市场条件、人力资源水平、科技实力水平、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潜力和集聚程度。第三章,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在进行了整体介绍、评述和分析后,将进入本文的主要部分,即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是成都市综合投资环境简述,简要说明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硬件条件等,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其次是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论述,对产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源供给水平、科技实力、集聚程度和产业发展规划等特定产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次,分析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将电子信息产业与成都市较为重要的6大产业进行对比,即其他——机械、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房地产和旅游产业,以及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评析,得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及在成都市主要产业中的地位;最后,按照构建原则,设置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结合成都市下一步的战略举措,选择了重庆、西安、深圳、武汉、长沙、天津、上海、杭州和南京和成都十个城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第四章,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措施建议。根据前三章的分析结果及产业融合化、集聚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八条能够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合理途径。通过逐条分析,结合成都市已有优势,排除其中改善空间不大的途径后,得出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切实可行的三条建议措施,即通过建设产业品牌、增强品牌吸引力,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和建立、完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方法促使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并相应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严格以促进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及本地区经济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第五章,根据前四章对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分析,得出结论,找出论文研究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研究动向。

二、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理论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
        2.1.2 行业主要产品
        2.1.3 行业特点
        2.1.4 产业链概述
        2.1.5 产品的制造层次分析
        2.1.6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2 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2.1 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2.2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3 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园现状
        2.3.1 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园现状
        2.3.2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园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园区规划设计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与定位
        3.1.1 园区规划设计发展战略
        3.1.2 园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3.1.3 园区规划设计定位
    3.2 园区区位选址与总体布局原则
        3.2.1 园区区位选择
        3.2.2 园区的选址
        3.2.3 园区的总体布局原则
    3.3 本章小结
4 国内相关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案例分析
    4.1 山东东营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软件园
        4.1.1 区域和发展概况
        4.1.2 园区的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4.1.3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1.4 城市空间设计
        4.1.5 案例小结
    4.2 长治市光电产业园
        4.2.1 区域和发展概况
        4.2.2 园区的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4.2.3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2.4 城市空间设计
        4.2.5 案例小结
    4.3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园
        4.3.1 区域和发展概况
        4.3.2 园区的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4.3.3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3.4 城市空间设计
        4.3.5 案例小结
    4.4 本章小结
5 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中的策略
    5.1 园区产业规划与用地布局设计策略
        5.1.1 园区产业规划
        5.1.2 园区功能布局规划
        5.1.3 园区土地供应与用地构成划分
    5.2 园区弹性规划设计策略
        5.2.1 用地规模的弹性控制
        5.2.2 路网与地块的弹性控制
        5.2.3 企业内部的弹性控制
    5.3 园区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5.3.1 园区外部交通系统
        5.3.2 园区内部交通系统
    5.4 园区空间要素设计策略
        5.4.1 园区绿化系统设计
        5.4.2 园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5.4.3 园区建筑形象设计
    5.5 园区配套基础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5.6 园区分期规划设计策略
    5.7 园区产业培育发展策略
        5.7.1 产业招商引资
        5.7.2 产业培育政策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因子分析—TOPSIS法的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论文基本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概述
        一、 电子信息产业概念界定
        二、 电子信息产业特征
        三、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内涵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一、 产业竞争力内涵
        二、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三、 产业竞争力研究模型
    第三节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准则
        二、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指标设计考虑因素
        三、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二、 TOPSIS决策评价法
        三、 本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
第四章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及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一、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二、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 数据录入
        二、 数据分析
    第三节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结果分析
        一、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二、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竞争力分析
        三、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竞争力分析
        四、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成本竞争力分析
        五、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研发投入
    二、 加强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降低电子信息企业经营成本
    三、 强化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程
    四、 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发挥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
    五、 构建人才智力支撑体系,培养电子信息专业高技能人才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高新区概念的界定
        1.2.2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
        1.2.3 关于资源和资源配置的研究
        1.2.4 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
        1.2.5 政府规制与资源配置
    1.3 研究方法
        1.3.1 案例分析方法
        1.3.2 比较研究方法
        1.3.3 系统分析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2.1 中国高新区发展概况
        2.1.1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历史
        2.1.2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2.1.3 高新区相关政策演变
    2.2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一般分析
        2.2.1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
        2.2.2 高新区内产业集聚的特殊性
        2.2.3 中国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比较分析
        2.2.4 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剖析
    2.3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依然稀缺
        2.3.2 集聚内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链联系不紧密
        2.3.3 以加工制造为主,创新能力仍待加强
        2.3.4 区域文化匮乏,区域品牌优势不明显
第3章 社会资源对高新区产业集聚的作用
    3.1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关系
        3.1.1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3.1.2 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
        3.1.3 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3.2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对产业集聚的促进
        3.2.1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节约产业集聚的成本
        3.2.2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提升产业集聚的效益
        3.2.3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发挥产业集聚的制度优势
        3.2.4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
    3.3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3.3.1 社会资源对产业集聚影响的评价模型
        3.3.2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评价
        3.3.3 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集聚的评价分析
    3.4 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典型案例分析
        3.4.1 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
        3.4.2 苏州高新区产业集聚
        3.4.3 中山高新区产业集聚
        3.4.4 长春高新区产业集聚
第4章 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及启示
    4.1 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做法评述
        4.1.1 美国硅谷产业集聚
        4.1.2 印度班加罗尔产业集聚
        4.1.3 台湾地区新竹产业集聚
        4.1.4 日本筑波科技城高科技产业集聚
    4.2 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的启示
        4.2.1 高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4.2.2 技术和知识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动力
        4.2.3 充满风险与竞争的创业环境对产业集聚的激励作用
        4.2.4 产业集聚的发展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4.2.5 产业集聚发展战略要与科技产业园相匹配
第5章 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建议
    5.1 社会资源配置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
        5.1.1 政府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5.1.2 市场在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2 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
        5.2.1 融资制度创新
        5.2.2 人才培养制度创新
        5.2.3 管理制度创新
    5.3 加强区域文化培育
        5.3.1 鼓励要素自由流动
        5.3.2 发挥高校在区域文化培育中的作用
        5.3.3 从产业、品牌、创新和服务提升高新园区整体素质
        5.3.4 提高园区的“软件环境”水平
    5.4 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5.4.1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5.4.2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
        5.4.3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5.4.4 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
    5.5 完善金融资本环境
        5.5.1 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
        5.5.2 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
    5.6 提高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
        5.6.1 从城市整体规划上,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5.6.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5.6.3 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竞争机制
    5.7 调整产业结构
        5.7.1 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性
        5.7.2 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与特殊性
        5.7.3 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5.8 不断寻找和培育新的产业集聚
        5.8.1 避免产业过度集聚和产业同构
        5.8.2 探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及对该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宏观及微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信息产业及其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2.1.2 区位及其特征
        2.1.3 区位因素的内涵及特点
        2.1.4 区位理论的发展及优化
    2.2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2.2.1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概述
        2.2.2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进展
        2.2.3 增长极理论研究进展
    2.3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2.3.1 国外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现状述评
        2.3.2 国内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现状述评
        2.3.3 国内外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专门研究
        2.3.4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发展趋势
第三章 信息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及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规律探讨
    3.1 信息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
        3.1.1 信息产业传统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
        3.1.2 信息产业新型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
        3.1.3 小结
    3.2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规律探讨
        3.2.1 区位因素对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历史变化
        3.2.2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动态需求
        3.2.3 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演化趋势
第四章 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宏观层面实证分析:全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4.1 全球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
        4.1.1 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4.1.2 全球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4.2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4.2.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4.2.2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4.3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实证分析
        4.3.1 方法选取
        4.3.2 数据的选取与计算
        4.3.3 结果分析
    4.4 我国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分析
        4.4.1 我国信息产业传统区位因素分析
        4.4.2 我国信息产业新型区位因素分析
    4.5 我国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对其空间布局影响实证分析
        4.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5.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5.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区位因素对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影响的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以川渝地区为例
    5.1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
        5.1.1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5.1.2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区域内空间布局发展现状
    5.2 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区位因素SWOT分析
    5.3 区位因素影响下川渝地区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章 区位因素影响下的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对策
    6.1 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特点及趋势
        6.1.1 承接全球信息产业纵向转移
        6.1.2 集中度相对平稳
        6.1.3 信息产业东、中西部差距缩小
        6.1.4 积极的政策导向
    6.2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6.2.1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局限性
        6.2.2 我国信息产业扩散力不足
    6.3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规划方向
        6.3.1 传统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6.3.2 新型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6.4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实施策略
        6.4.1 依据人才聚集地布局
        6.4.2 依据信息技术创新需求布局
        6.4.3 依托交通运输条件布局
        6.4.4 依托信息消费市场需求布局
    6.5 区位因素影响下我国信息产业空间布局的政府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基本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3.4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科技资源
        2.1.2 配置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基础理论
        2.2.2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3.1 广东省科技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3.1.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科技发展历程
        3.1.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
    3.2 广东省科技资源投入现状
        3.2.1 科技人力资源投入
        3.2.2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
        3.2.3 科技物力资源投入
    3.3 广东省科技资源产出现状
        3.3.1 科技成果产出
        3.3.2 创新效益产出
    3.4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3.4.1 科技人力资源缺乏,科技领军人物较少
        3.4.2 科技财力投入严重不足
        3.4.3 国际科技论文差距较大,发明专利比重偏低
        3.4.4 高技术产业区域分布不平衡,创新能力仍待提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4.1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1 评价指标的设置
        4.1.2 指标的筛选原则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2 主成分分析法
        4.2.3 DEA 评估模型
        4.2.4 聚类分析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5.1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成分分析
        5.1.1 主成分分析基本步骤
        5.1.2 主成分分析结果评述
    5.2 基于 DEA 评估模型的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5.2.1 DEA 有效地区分析
        5.2.2 非 DEA 有效地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升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科技人力资源方面
        6.1.1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
        6.1.2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6.1.3 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
    6.2 科技财力资源方面
        6.2.1 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6.2.2 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6.2.3 加快发展创业投资
        6.2.4 引导各类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6.3 科技物力资源方面
        6.3.1 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6.3.2 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6.3.3 建设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
        6.3.4 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
    6.4 科技资源布局方面
        6.4.1 构建“广州—深圳—香港”创新轴
        6.4.2 建设两大创新型城市
        6.4.3 加快形成三大创新圈
        6.4.4 加强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论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0.2.1 “城市圈创新”与“区域创新”的关联与成果适用性分析
        0.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0.2.3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进展评析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创新点
1 系统创新视角下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发展
    1.1 国际先进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考察
        1.1.1 硅谷创新经济带发展模式
        1.1.2 纽约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
        1.1.3 伦敦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
        1.1.4 东京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
    1.2 创新发展视角下的国内典型城市圈发展
        1.2.1 国内城市圈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基本情况
        1.2.2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创新发展
        1.2.3 珠江三角洲城市圈创新发展
        1.2.4 京津冀城市圈创新发展
    1.3 国内外城市圈创新发展对比分析
        1.3.1 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发展比较
        1.3.2 城市圈可持续创新发展经验
        1.3.3 我国现阶段城市圈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1.4 城市圈圈域互动纵深发展的理论基础
        1.4.1 耗散结构理论
        1.4.2 协同发展理论
        1.4.3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理论
2 城市圈创新的结构化发展与保障机制
    2.1 结构化发展中的城市圈创新体系
        2.1.1 基于主体关联的创新发展模型
        2.1.2 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圈圈域协同创新发展模型
        2.1.3 国家系统中的区域联动创新发展模型
    2.2 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及其信息作用关联
        2.2.1 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
        2.2.2 信息保障机制作用要素与作用途径
        2.2.3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与机制关联
    2.3 其他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支撑
        2.3.1 各国信息保障社会化组织共性与差异
        2.3.2 以美国为例分析大国信息保障工作组织特点
3 知识经济进程中城市圈创新发展知识信息服务需求
    3.1 知识经济进程中创新主体知识信息需求
        3.1.1 知识创新活动的开放化、社会化、全程化协作发展趋向
        3.1.2 创新主体知识信息需求演化
        3.1.3 创新主体知识信息来源社会化转变
    3.2 基于主体关联创新模型的知识信息需求结构
        3.2.1 自主创新子系统中的主体知识信息需求结构
        3.2.2 创新人员的信息需求分布与结构
        3.2.3 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信息社会化支持
    3.3 圈层互动网络化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需求
        3.3.1 知识信息服务转变的环境约束
        3.3.2 以主体为中心的知识信息服务需求转变
        3.3.3 圈层联动网络化创新体系信息服务需求
4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体系变革与目标重构
    4.1 基于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体系变革要求
        4.1.1 城市圈区域创新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的变革
        4.1.2 现行信息保障体系与城市圈创新发展要求的不适应
    4.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工作拓展与转型
        4.2.1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工作拓展
        4.2.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服务工作转型
    4.3 城市圈区域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目标体系重构
        4.3.1 基于创新发展的城市圈信息保障业务重组的社会基础
        4.3.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体系重新定位
        4.3.3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保障工作目标体系重构
5 协同构架下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建设
    5.1 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中的多维协同
        5.1.1 协同工作内容的多层次安排
        5.1.2 跨系统服务协同的实现框架
    5.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
        5.2.1 开放环境下的城市圈信息资源立体配置需求
        5.2.2 城市圈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配置体系框架
        5.2.3 信息资源建设的协同实现
    5.3 分布式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与利用
        5.3.1 异构系统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与利用
        5.3.2 多网融合进程中的资源共享与利用
    5.4 信息服务工作协同发展与组织工作推进
        5.4.1 系统工作推进中的各阶段保障工作内容
        5.4.2 系统协调运行的管理控制原则
        5.4.3 圈域内区域与行业创新发展信息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5.4.4 圈域内外信息保障工作协同组织
        5.4.5 全程嵌入的产业创新信息保障工作协同组织
        5.4.6 城市圈信息保障业务主体行动的协同组织
6 开放互动创新需求下协同平台服务组织与技术实现
    6.1 城市圈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组织原则
        6.1.1 用户需求导向原则
        6.1.2 集成化网络服务发展原则
        6.1.3 工作标准化深入推进原则
        6.1.4 信息服务业务创新发展原则
    6.2 城市圈信息保障系统协同技术架构
        6.2.1 技术协同的要求
        6.2.2 跨系统协同服务中的技术层次协调
        6.2.3 新时期信息保障系统协同服务实现关键技术
    6.3 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平台技术实现
        6.3.1 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层次模型
        6.3.2 创新信息跨系统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构成
        6.3.3 SOA框架下面向Web利用的资源与服务集成及实现
        6.3.4 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平台功能技术实现
    6.4 面向协同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互动业务拓展
        6.4.1 增强跨系统协同参考咨询的平台服务能力
        6.4.2 拓展用户个性化跨系统协同定制服务
        6.4.3 在互动服务过程中增强系统独特知识资源积累
        6.4.4 应用众包服务模式推进平台互动业务
7 长三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与服务组织案例分析
    7.1 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例说明平台系统构成
        7.1.1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7.1.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的跨系统协同组织
        7.1.3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规划
    7.2 长三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建设
        7.2.1 目标定位
        7.2.2 重视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开发与协同利用工作
        7.2.3 机制体制创新与运行保障
    7.3 相对其他地区平台的比较优势
        7.3.1 创新增值链全程信息建设与服务并举
        7.3.2 多种所有制服务主体培育与协同工作
        7.3.3 深入建设区域特色资源,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保障大平台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8)试分析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1. 基本状况。
    2. 发展趋势
二、对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的分析
    1.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2. 新产品研发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3. 产业可持续发展缺乏新技术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4. 目前电子信息企业管理比较落后。
三、适应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职业指导措施与建议
    1. 拓宽劳动力来源渠道, 适应用工市场需求。
    2. 加快岗位技能培训, 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3.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开发劳动力的资源潜力。
    4. 改革户籍制度, 让更多产业劳动力流入惠州。
    5. 引导企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让产业工人工作与生活更有尊严。

(9)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 主要创新点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 自主创新理论
    (二) 产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
    (三)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二、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 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 自主创新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四)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三、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一)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三)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四)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四、提升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一)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突破口
    (二)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三) 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建议
研究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具体计算流程举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1. 投资环境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
    1.1 投资理论述评
        1.1.1 中国投资理论
        1.1.2 西方投资理论
        1.1.3 中西方投资理论对比分析
    1.2 投资环境与特定产业投资环境简述
    1.3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3.1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述评
        1.3.2 层次分析法
2.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构成要素及影响分析
    2.1 投资环境一般影响因素
        2.1.1 自然因素
        2.1.2 基础设施因素
        2.1.3 经济发展水平
    2.2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影响因素
        2.2.1 市场条件
        2.2.2 人力资源水平
        2.2.3 科技实力水平
        2.2.4 产业政策
        2.2.5 产业发展潜力
        2.2.6 产业集聚程度
3.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3.1 成都市综合投资环境简述
        3.1.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3.1.2 自然资源
        3.1.3 基础设施
        3.1.4 开发区建设
    3.2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
        3.2.1 产业发展水平
        3.2.2 人力资源供给
        3.2.3 科技实力
        3.2.4 集聚程度
        3.2.5 产业发展规划
    3.3 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分析
    3.4 电子信息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3.4.1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作用
        3.4.2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4.3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指标体系设置——十大城市投资环境比较
4. 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措施建议
    4.1 产业发展趋势
        4.1.1 产业融合化
        4.1.2 产业集聚化
        4.1.3 产业生态化
    4.2 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途径分析
        4.2.1 全面分析
        4.2.2 分析选择
    4.3 优化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具体建议
        4.3.1 建设产业品牌,增强品牌吸引力
        4.3.2 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增强创新能力
        4.3.3 建立、完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实证研究[D]. 杨洋.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1)
  • [2]基于因子分析—TOPSIS法的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D]. 张义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6(10)
  • [3]中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 马海斌. 吉林大学, 2015(08)
  • [4]信息产业区位因素及对该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宏观及微观的实证分析[D]. 欧玲. 广西大学, 2015(02)
  • [5]录取分隐藏大学秘密——解析位于不同分数区间的本科大学[J]. 赵欣,张磊,裴富强,叶金亮,田成,杨轶博,李健凤,张婷. 高校招生, 2012(08)
  • [6]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D]. 宁仕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7]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D]. 李巍. 武汉大学, 2011(04)
  • [8]试分析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 利德平. 考试周刊, 2011(59)
  • [9]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景莉莉. 长春工业大学, 2010(02)
  • [10]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 梁倩茜.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信息产业部确定珠三角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