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优质照明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乐馨雪[1](2021)在《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政府对乡村扶持力度的增大,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时代已然到来,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传统村落也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文化遗产,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其中,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具备更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传统文脉,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既能保护和延续村落的独特性,又能够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地缘优势和自身的资源优势联动景区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备受关注。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传统村落——青山村。通过探索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就地转型发展的新方式,提出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策略,从而实现景-村一体化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在分析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公共空间更新的趋势、现状、问题,剖析其乡村旅游发展停滞的原因,提出基于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在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上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研究,解决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与风景名胜区之间联系和发展的问题,具有完善此类村落转型发展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引导此类村落景-村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1)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相关概念等,研究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理论,归纳分析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和公共空间更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为后文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风景名胜区对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影响的分析,提出景-村联动式发展的思路,构建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的框架。(3)通过实地调研,梳理青山村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和更新现状,提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4)基于青山村上位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归纳乡村旅游发展与公共空间更新的问题,指出其不仅有崂山风景名胜区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也有青山村自身存在的许多内部因素,进而提出以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为基础的村落旅游发展趋势。(5)通过采用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方式,提出青山村公共空间应用在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适合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建立风景名胜区与村落、乡村旅游和公共空间的联系,以期更有效地推动景-村融合发展。(6)归纳得出3条结论,第一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应采用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方式;第二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存在四种更新趋势,并以此建立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第三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应从规划层面和空间层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问题和展望。
兰蒂[2](2021)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以深圳市前海公共空间为例》文中指出在近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来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起步较晚,仍然缺乏统筹规划,这就要求设计师能根据场地适用人群作出合理的景观设计,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本论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视角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实践、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公共空间展开景观设计工作,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问题。论文在整理总结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需求层次理论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维度上的关联,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文从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理论的分析,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入到公共空间设计中,并将其理解为两个层面上的需要,即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归属为物质层面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划分为精神层面的需求。(2)本文通过对五个需求层次进行解读,认为需求层次理论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生理需求上来看,通过对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进行全方位的刺激,从而来满足人对环境最基本需求;安全需求则体现在水景设计安全、植物配置安全、照明系统、交通组织等各个方面;社交需求主要是针对不同的人群打造不同的空间类型,对不同的空间类型进行空间氛围营造,以及一些互动性景观的设计,来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则是通过个性化元素、标识系统、以及一些特殊设施,来体现场所对人的尊重;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通过对地域性的塑造,来让受众产生地域认同感,并在精神层面与场所有进一步交集。(3)本文在实践部分,以深圳市前海公共空间为例,从以上两个层面,五大类别对深圳市前海公共空间进行景观设计,把握人的环境需求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更加具有活力的人性化公共空间,进而满足公众对公共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本论文通过建立人的环境需要层次模型,探究其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维度上的关联,旨在解决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需求与公共空间结合度不高的问题,从而发掘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关键,为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提供理论参考。
乔婧[3](2021)在《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与景观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典型河网城市,杭州主城区内有河道470条。依托于纵横河网的滨河绿道与城市空间紧密交融,是服务人群范围最广的绿道类型,有分明的时空使用特征,如何协调绿道环境与人的游憩行为,合理匹配游憩机会,将成为绿道提质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中选取10个样本,以游憩机会谱理论为指导,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管理环境3个维度、18个指标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Arc GIS分析等方法清查因子,确定各绿道的游憩机会等级:综合游憩型滨河绿道包括运河绿道1、运河绿道2,日常休闲型滨河绿道包括贴沙河绿道、西塘河绿道、上塘河绿道、余杭塘河绿道、塘河片区环河绿道、东河绿道,一般交通型滨河绿道包括中河绿道、古新河绿道。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绿道的游憩行为特征,发现环境与行为的内在关系:从一般交通型绿道到综合游憩型滨河绿道,到达成本逐渐提高,游憩等级与市外游客比例、平均出行时间、停留时间、游憩活动丰富度呈正相关,与到达频次呈负相关。构建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游憩机会谱,面向周边居民、杭州市内非周边居民和杭州市外游客,分别讨论5个时间段主要的游憩活动。最后,以提供丰富、优质的游憩机会的目标为导向,提出各类绿道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综合游憩型滨河绿道要加密交通站点,提高路网联通程度,节点空间形态差异化,增加文化记忆点,开展多元可参与式游憩活动,丰富休息设施的形式,丰富运动场地和设施,增设智能化服务设施,提高环境卫生维护水平;日常休闲型滨河绿道要提高绿廊建设水平,提高大尺度灰空间利用率,控制活动丰富度,增设无障碍设施,增设日常基础性配套运动设施,增设亲水休息设施;一般交通型滨河绿道要适当拓宽慢行道宽度,延长照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标识系统信息完整度与丰富度。
黄建强[4](2021)在《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以武汉市解放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承载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民休憩以及各种游览、娱乐健身、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灾等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提升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还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样的生态效应功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智慧系统对城市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物质的智能化,还因智慧系统是由人的智慧与物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的,所以它更加增强了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各种联系。在此背景下的城市公园的建设,其管理和服务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一些传统的城市公园不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在其更新改造时将智慧公园系统应用其中,是城市公园焕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城市公园而言,“智慧化”在传统公园模式上的升级,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园未来建设的重要方向。智慧公园系统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公园服务、管理、养护过程进行数字化表达、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实现了城市公园与游人的互感、互知与互动。本文旨在研究探讨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时应用的系统方法,探讨如今城市公园改造更新时面临的共性问题及解决策略,实现城市公园的智慧公园系统改造。并通过研究智慧公园系统的应用背景、途径与需求等,对武汉市解放公园的改造更新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对解放公园现状的分析和存在问题的解读,针对其存在问题在智慧公园系统的指导下进行专项改造,同时通过实践总结出智慧公园系统应用的方法与体系。从实践的角度,来检验本文提出的更新设计策略。
孙涛[5](2020)在《基于遗迹展示视角的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遗迹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见证,人文历史遗迹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轨迹过程中的重要记忆,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人文历史遗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夜景亮化工程是遗迹景观塑形、保护和展示开发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亮化工程与遗迹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如何在人文历史遗迹保护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合理的开展旅游开发,营造适合本地区遗迹夜景亮化方法,提升人文景观亮化的地域性和实效性,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人文历史遗迹这一宝贵财富。本文首先对遗迹保护和遗迹展示开发利用的历程等相关理论概念进行综述,结合近现代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和我国城市夜景亮化发展的模式方法,总结出遗迹夜景亮化展示在遗迹保护中的定位和人文景观中的亮化模式,包括城市设计层面上的要求以及在遗迹保护方面的作用等。其次对适合遗迹保护的夜景亮化做系统分析,总结提炼出遗迹夜景亮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并针对西安市内着名人文历史遗迹夜景亮化现状做出调研分析,提出现阶段人文景观亮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通过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传承着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历史文化遗迹夜景亮化展示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受到国家政策、城市经济基础、保护方法、照明技术和设计技术的影响。历史文化遗迹夜景亮化展示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初步探究西安大明宫历史文化遗迹夜景亮化展示设计,为总结出适合西安的人文景观亮化展示方法,为西安营造历史文化夜景氛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纵[6](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艺[8](2020)在《建筑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所要阐释的中心内容是“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整合性也就是指设计的一体化。整合的目的主要是形成多元共生的有机秩序,使设计的各个层面具有多样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并最终形成多元、弹性、动态的建筑整体。当今城市发展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质,建筑设计需要适应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传统建筑设计中割裂各设计层面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了。虽然我国于20世纪末已经提出关于建筑、景观、规划一体化的观点,但是从目前建成的大多数项目中发现,关于建筑室内外整合性设计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上述情况,以建筑室内外形态整合性为研究目标,围绕城市、景观、形态、空间、陈设等层面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本文从专业的角度,在整理、对比、总结国内外关于整合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建筑、景观整合性设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引入大量建筑师案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由此证实了在建筑设计中,室内外形态整合性思维的真实存在性。随后通过总结五种不同的整合设计手法来进一步探索在设计中如何建立系统的、科学性的建构逻辑。最终通过实验性设计来检验整合性设计思想下建筑项目的实效性。在通篇论文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最终得出室内外形态整合性设计是形成一体化空间的有效途径,提出方法理论研究的后续性和美好期望。对我国目前发展的建筑设计能提供一些借鉴价值和参考方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姚秀霖[9](2020)在《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特别的景观,对构成城市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和亲水性,这种特性使滨水区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交往交流的重要区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城市滨水区进行开发,既扩大了城市休闲空间,又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青岛作为城市滨水区的典型在滨水区景观建设中大部分的的设计缺乏地域特色,人们的参与性不高,大大降低了滨水区的利用率。这说明目前很多滨水区景观不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对游客产生不了吸引力。城市滨水区景观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人,考虑的主体也是人的行为活动,那么如何调动人们的主动参与性,使其融入和谐、活跃的景观环境中则是设计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从娱乐、教育、体验等方面入手,通过引导性的游憩行为设计引起人与人以及人与周边景观的交流,营造一个独具特色、富含挑战和互动的游憩空间。本文从游客的心理及行为需求出发,以环境心理学理论、场所精神理论以及旅游游憩学理论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景观与参与性景观的相关内涵,其次分析了青岛市滨水区发展现状以及影响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的因素,然后对国内外滨水区可参与性的设计元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对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建设一些借鉴经验,从而提出适合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最后依据这些原则和方法对青岛市蓝海新港城滨水景观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希望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设计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可参与性景观,为全国城市滨水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诗璇[10](2020)在《“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韩城市柳村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农村正经历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历史旧村因各种原因走向衰落,新村开始大量建设。对于新旧并存的历史村落而言,新与旧正在的两极化发展,面对旧村的逐渐萧条,新村无序扩张,如何实现在传统村落旧村保护的基础上,增强新旧村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我国传统村落沿着和谐化、地域化和低碳节能的方式更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韩城市柳村新旧村落的变更的研究,旨在倡导一种“微更新”的变更方式,以此解决“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的对策。首先,基于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进行剖析,同时深刻研究“微更新”的理论基础,并将两方进行联系,明确对“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进行“微更新”的研究意义;其次,确定环境“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的内容及要素,结合典型案例探索并提出“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的原则及策略,对策既要涉及“微更新”的基础与前提:村落的环境风貌部分、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又要涉及“微更新”的主体部分:环境要素、主体人群。在这些微更新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参与机制与政府积极调动来保障项目进行;随后,通过对柳村的实地调查,联系与比较分析新旧村环境现状,并进行解读,同时了解村民主体的需求。最后,针对柳村的问题与需求,将总结的策略应用于柳村新旧村的环境更新。将源自于城市的“微更新”理论运用于“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结合传统村落自身的特性和基础,加以论证,希望研究成果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文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以研究典型性传统村落——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柳村,探索其保护更新策略,并寻找这些村落存在的共同问题和解决策略,从而期望进一步指导韩城地区日益衰败的传统村落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在保留传建筑文化的基础上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动,为与韩城地区相似的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建设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优质照明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优质照明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助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
1.1.2 乡村旅游促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 |
1.1.3 青岛市崂山区构建全域旅游立体发展新格局 |
1.2 基本概念诠释 |
1.2.1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 |
1.2.2 公共空间 |
1.2.3 空间更新 |
1.3 研究对象简介 |
1.3.1 青山村概况 |
1.3.2 景-村空间关系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2.1 公共空间更新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城市触媒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1.3 场所精神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相关研究 |
2.2.3 “景村融合”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进展与不足 |
2.3.1 研究成果评述 |
2.3.2 研究不足之处 |
2.4 本章小结 |
3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构建 |
3.1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理论研究 |
3.1.1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优势分析 |
3.1.2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要素分析 |
3.1.3 景-村旅游联动式发展含义分析 |
3.1.4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保护与联动式发展的辩证关系 |
3.2 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趋势 |
3.2.1 公共空间的景点化 |
3.2.2 公共空间的商业化 |
3.2.3 公共空间的多功能化 |
3.2.4 公共空间序列的连续性 |
3.3 基于旅游联动式发展的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青山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 |
4.1 村落概况 |
4.1.1 区位交通 |
4.1.2 自然地理 |
4.1.3 人口经济 |
4.1.4 人文历史 |
4.2 村落总体格局 |
4.2.1 空间格局 |
4.2.2 空间布局 |
4.3 青山村公共空间现状特征 |
4.3.1 公共空间结构 |
4.3.2 生产性景观空间特征 |
4.3.3 节点空间特征 |
4.3.4 街巷空间特征 |
4.4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现状分析 |
4.4.1 更新历程 |
4.4.2 生产性景观空间更新现状 |
4.4.3 节点空间更新现状 |
4.4.4 街巷空间更新现状 |
4.4.5 现状评价 |
4.5 青山村公共空间存在的若干问题 |
4.5.1 生产性景观空间缺乏体验性和趣味性 |
4.5.2 节点空间缺乏参与性和系统性 |
4.5.3 街巷空间缺乏便利性和连续性 |
4.5.4 旅游服务设施缺乏完整性 |
4.5.5 空间结构缺乏与景区的联系 |
4.6 本章小结 |
5 景村融合背景下青山村发展研究 |
5.1 青山村上位规划分析 |
5.1.1 崂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5.1.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
5.1.3 上位规划总结 |
5.2 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
5.2.1 乡村旅游资源构成 |
5.2.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5.2.3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
5.2.4 乡村旅游市场分析 |
5.2.5 乡村旅游空间需求 |
5.2.6 乡村旅游服务设施 |
5.2.7 不同利益群体参与行为分析 |
5.3 青山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 |
5.3.1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5.3.2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
6.1 优秀乡建案例经验借鉴 |
6.1.1 乡村建设实例1——梅家坞 |
6.1.2 乡村建设实例2——屏山村 |
6.1.3 乡村建设实例3——上坪古村 |
6.2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和原则 |
6.2.1 青山村公共空间发展底线 |
6.2.2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目标 |
6.2.3 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原则 |
6.3 规划层面——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
6.3.1 景村互动——重构功能,明确形象 |
6.3.2 景村互补——联动资源,创新产品 |
6.3.3 景村一体——改善交通,空间联动 |
6.3.4 景村协作——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
6.4 空间层面——青山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
6.4.1 生产性景观空间-激活空间活力,打造创意空间 |
6.4.2 街巷空间-优化线路布局,延续空间风貌 |
6.4.3 节点空间-延续文化功能,营造体验氛围 |
6.4.4 旅游服务设施-挖掘文化特色,重塑空间功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结论一 |
7.1.2 结论二 |
7.1.3 结论三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青山村村民调研问卷 |
附录二:青山村游客调研问卷 |
附录三:青山村村领导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以深圳市前海公共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1.2 城市公共空间 |
2.1.3 城市公园 |
2.2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环境行为学 |
2.2.3 景观生态学 |
2.2.4 行为与空间理论 |
2.2.5 景观空间理论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
3.1.1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 |
3.1.2 郑州郑东新区公共空间设计 |
3.1.3 重庆市解放碑CBD片区城市公共空间 |
3.2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
3.2.1 芝加哥千禧公园 |
3.2.2 莫斯科扎里亚季公园 |
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表达 |
4.1 生理需求 |
4.1.1 概念解读 |
4.1.2 心理表现 |
4.1.3 景观应用 |
4.2 安全需求 |
4.2.1 概念解读 |
4.2.2 心理表现 |
4.2.3 景观应用 |
4.3 社交需求 |
4.3.1 概念解读 |
4.3.2 心理表现 |
4.3.3 景观应用 |
4.4 尊重需求 |
4.4.1 概念解读 |
4.4.2 心理表现 |
4.4.3 景观应用 |
4.5 自我实现需求 |
4.5.1 概念解读 |
4.5.2 心理表现 |
4.5.3 景观应用 |
5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探讨 |
5.1 设计依据 |
5.1.1 国家法律法规 |
5.1.2 城市公共空间规范依据 |
5.1.3 其他相关依据 |
5.2 设计原则 |
5.2.1 人性化原则 |
5.2.2 安全性原则 |
5.2.3 互动性原则 |
5.2.4 整体性原则 |
5.2.5 生态性原则 |
5.3 设计思路 |
5.4 设计策略 |
5.5 设计载体解析 |
5.5.1 铺装 |
5.5.2 小品 |
5.5.3 植物 |
5.5.4 水景 |
5.5.5 地形 |
5.5.6 无障碍设计 |
6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深圳市前海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上位规划解读 |
6.1.3 区位分析 |
6.2 基址现状分析 |
6.2.1 景观资源分析 |
6.2.2 使用人群分析 |
6.2.3 场地视线分析 |
6.2.4 周边用地分析 |
6.2.5 现状交通分析 |
6.2.6 现状基地分析 |
6.2.7 日照分析 |
6.3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
6.3.1 设计依据 |
6.3.2 设计原则 |
6.4 设计说明 |
6.4.1 设计定位 |
6.4.2 设计目标 |
6.4.3 设计策略 |
6.4.4 设计思路 |
6.4.5 设计理念 |
6.5 总体设计 |
6.5.1 总平面图 |
6.5.2 鸟瞰图 |
6.5.3 功能分区 |
6.5.4 景观结构 |
6.5.5 竖向设计 |
6.5.6 交通分析 |
6.6 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
6.6.1 城市记忆 |
6.6.2 景观通廊 |
6.6.3 共享客厅 |
6.6.4 时空交汇 |
6.6.5 雨境花园 |
6.6.6 共享大草坪 |
6.6.7 大南山艺亭 |
6.6.8 彩虹花园 |
6.6.9 月亮湾广场 |
6.6.10 丝路连廊 |
6.6.11 花园长廊 |
6.7 专项设计 |
6.7.1 植物专项设计 |
6.7.2 铺装设计 |
6.7.3 照明设计 |
6.7.4 景观小品 |
6.7.5 标识系统 |
6.7.6 海绵专项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与景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 |
2.1 城市滨河绿道研究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1.3 国内研究综述 |
2.2 游憩机会谱研究综述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纵向时间纬度——发展历程 |
2.2.3 横向研究广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滨河绿道游憩机会评价体系构建 |
3.1 指标因子的选取 |
3.2 因子分析 |
3.2.1 效度分析 |
3.2.2 信度分析 |
3.2.3 主成分提取 |
3.3 评分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各指标评价准则 |
3.4.1 物质环境 |
3.4.2 社会环境 |
3.4.3 管理环境 |
3.5 游憩机会值分级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4 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 |
4.1 研究对象概况 |
4.2 研究数据来源 |
4.3 物质环境要素清查 |
4.3.1 沿线环境特征 |
4.3.2 周边环境特征 |
4.4 社会环境要素清查 |
4.4.1 活动项目水准 |
4.4.2 人文资源特征 |
4.5 管理环境要素清查 |
4.5.1 维护管理水平 |
4.5.2 服务设施质量 |
4.6 游憩机会值层级划分 |
4.7 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游憩行为特征 |
4.8 本章小结 |
5 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的景观优化策略 |
5.1 环境因子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况比较 |
5.2 景观优化设计原则 |
5.3 景观优化设计策略 |
5.3.1 综合游憩型滨河绿道 |
5.3.2 日常休闲型滨河绿道 |
5.3.3 一般交通型滨河绿道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4)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以武汉市解放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检索查阅法 |
1.4.2 实地调查分析法 |
1.4.3 专家咨询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技术路线 |
2.文献综述 |
2.1 文献回顾 |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1.1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相关研究 |
2.1.1.2 智慧公园系统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1.2.1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相关研究 |
2.1.2.2 智慧公园系统的相关研究 |
2.2 相关概念 |
2.2.1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相关概念 |
2.2.1.1 城市公园的概念 |
2.2.1.2 城市公园改造的概念 |
2.2.2 智慧公园系统相关概念 |
2.2.2.1 智慧系统的概念 |
2.2.2.2 智慧公园的概念 |
2.2.2.3 相关理论基础 |
2.2.3 相关实践研究 |
2.2.3.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
2.2.3.2 北京海淀公园 |
2.2.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2.3.4 上海辰山植物园 |
2.2.3.5 武汉黄鹤楼公园 |
2.2.3.6 案例总结分析 |
2.3 小结 |
3.城市公园改造更新及智慧公园系统的基础理论研析 |
3.1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基础理论研析 |
3.1.1 我国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理论研究现状 |
3.1.2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手法 |
3.1.2.1 优化公园功能结构 |
3.1.2.2 保留与循环利用景观元素 |
3.1.2.3 生态恢复与治理 |
3.2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原则 |
3.2.1 尊重现状,协调统一 |
3.2.2 循序渐进,分期实施 |
3.2.3 尊重印记,延续发展 |
3.2.4 挖掘特色,智慧互动 |
3.3 智慧公园系统的基础理论研析 |
3.3.1 智慧公园系统的内涵 |
3.3.2 智慧公园的建设理念 |
3.3.3 智慧公园的信息技术支撑 |
3.3.3.1 移动互联网 |
3.3.3.2 物联网 |
3.3.3.3 云计算 |
3.3.4 智慧公园系统的建造框架研析 |
3.3.4.1 大数据支撑的智慧信息集成管理平台 |
3.3.4.2 云计算导向的智慧应用系统 |
3.4 小结 |
4.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
4.1 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框架 |
4.1.1 智慧综合信息平台 |
4.1.2 大数据支撑的精细化智慧管理系统 |
4.1.2.1 智慧基础设施体系 |
4.1.2.2 智慧运营管理体系 |
4.1.2.3 智慧安全保障体系 |
4.1.3 以人为本的互动性智慧服务系统 |
4.1.3.1 智慧公众服务体系 |
4.2 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中应用的优点及价值体现 |
4.2.1 生态环境的感知化 |
4.2.2 功能布局的合理化 |
4.2.3 园林景观的互动化 |
4.2.4 基础设施的共享化 |
4.2.5 管理养护的自动化 |
4.3 我国传统城市公园与智慧公园间存在的差距 |
4.3.1 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
4.3.2 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 |
4.4 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的应用启示 |
4.5 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应用的意义 |
4.5.1 经济效益 |
4.5.2 社会效益 |
4.5.3 环境效益 |
4.6 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应用的原则 |
4.6.1 生态性原则 |
4.6.2 以人为本原则 |
4.6.3 经济性原则 |
4.6.4 因地制宜原则 |
4.6.5 特色性原则 |
4.7 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应用的途径 |
4.7.1 智慧基础设施体系的应用 |
4.7.1.1 照明系统 |
4.7.2 智慧安全保障体系的应用 |
4.7.2.1 智慧平安监控系统 |
4.7.2.2 应急救援系统 |
4.7.3 智慧运营管理体系的应用 |
4.7.3.1 水系统 |
(1)智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2)智能水位、水质监测系统 |
4.7.3.2 植物系统 |
(1)植物扫码认知系统 |
(2)智能植物养护系统 |
4.7.3.3 清洁系统 |
(1)智慧垃圾桶 |
(2)智慧公厕 |
4.7.4 智慧公众服务体系的应用 |
4.7.4.1 道路系统 |
(1)智慧停车场 |
4.7.4.2 景点系统 |
(1)电子地图 |
(2)智能路线规划 |
(3)景点解说系统 |
4.8 智慧公园系统的实际应用可行性 |
4.9 小结 |
5.武汉市解放公园改造更新设计 |
5.1 武汉市解放公园的设计背景 |
5.1.1 武汉市概况 |
5.1.1.1 武汉市绿地系统结构 |
5.1.1.2 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
(1)智慧交通 |
(2)智慧水务 |
(3)智慧教育 |
(4)智慧医疗 |
(5)智慧社区 |
(6)智慧食品安全管理 |
5.1.2 解放公园前期分析 |
5.1.2.1 地理位置 |
5.1.2.2 周边用地性质 |
5.1.2.3 使用人群分析 |
5.1.2.4 周边绿地 |
5.1.2.5 气候条件 |
5.1.2.6 水文环境 |
5.1.2.7 历史背景 |
5.1.2.8 现状交通分析 |
5.1.2.9 现状水系分析 |
5.1.2.10 现状建筑分析 |
5.1.2.11 现状植被分析 |
5.1.2.12 现状配套设施 |
5.1.3 现状分析小结 |
5.2 武汉解放公园改造更新设计构思 |
5.2.1 选择武汉市解放公园作为实践对象的原因 |
5.2.2 解放公园改造过程中应用智慧公园系统的必要性 |
5.2.3 智慧公园系统应用在改造更新中的原则 |
5.2.3.1 协调城市发展,构建智慧基础网络 |
5.2.3.2 以人为本,打造智慧公园体系 |
5.2.3.3 突出历史内涵,增强互动体验 |
5.2.3.4 优化植被景观,兼顾智慧养护 |
5.2.3.5 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
5.2.4 解放公园改造更新目标 |
5.2.5 解放公园改造更新策略 |
5.3 智慧公园系统在解放公园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
5.3.1 解放公园智慧综合管理平台 |
5.3.2 解放公园智慧管理系统 |
5.3.2.1 照明系统 |
5.3.2.2 水系统 |
(1)水系结构 |
(2)智慧水系统 |
5.3.2.3 植物系统 |
(1)植被改造 |
(2)智慧植物管养系统 |
5.3.2.4 清洁系统 |
(1)智慧垃圾桶 |
(2)智慧公厕 |
5.3.2.5 安全系统 |
(1)智慧平安监控系统 |
(2)游客容量实时监控系统 |
(3)应急救援系统 |
5.3.3 解放公园智慧服务系统 |
5.3.3.1 道路系统 |
5.3.3.2 景点系统 |
(1)游客导览 |
(2)大屏显示 |
(3)智慧广播 |
5.3.4 解放公园重要节点改造 |
5.3.4.1 塔园 |
5.3.4.2 桃花山 |
5.3.4.3 儿童活动区 |
5.3.4.4 生态湿地区 |
5.3.5 解放公园智慧系统应用建设的初步预算 |
5.3.6 小结与启示 |
6.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基于遗迹展示视角的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遗迹保护研究现状 |
1.3.2 遗迹亮化展示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遗迹夜景亮化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遗迹保护展示 |
2.1.2 夜景亮化 |
2.1.3 遗迹保护区夜景亮化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美学和色彩学 |
2.2.3 亮化照明理论 |
2.2.4 遗迹亮化理论 |
2.3 案例分析 |
2.3.1 西安明城墙、唐城墙遗址公园亮化调研分析 |
2.3.2 日本京都浅草寺亮化调研分析 |
第三章 遗迹保护缓冲区夜景亮化设计原则和方法 |
3.1 夜景亮化设计原则 |
3.1.1 内涵建设与文化挖掘 |
3.1.2 亮化的艺术表达 |
3.1.3 整体性和文化性原则 |
3.2 夜景亮化设计方法 |
3.2.1 明确亮化设计主题 |
3.2.2 分区亮化与特色营造 |
3.2.3 亮化设计方法 |
3.2.4 灯具的选取 |
3.3 夜景亮化中应避免的光污染 |
3.3.1 光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
3.3.2 光污染在亮化中的表现 |
3.3.3 改善光污染的措施 |
第四章 西安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 |
4.1 西安大明宫概况分析 |
4.1.1 演变过程 |
4.1.2 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
4.1.3 大明宫东缓区周边夜环境现状分析 |
4.2 西安大明宫东缓区景观亮化设计 |
4.2.1 设计理念 |
4.2.2 亮化设计策略 |
4.2.3 亮化效果创作 |
4.3 灯源和样式的选择 |
4.3.1 亮化灯光的表现方式 |
4.3.2 亮化灯具的选择 |
4.3.3 亮化节能控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8)建筑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设计与建筑的整合性思维 |
第一节 建筑形态与景观的整合性思维 |
一、建筑的弱化 |
二、模拟自然 |
三、场地环境融合 |
第二节 建筑内外形态的整合性思维 |
一、形式的统一 |
二、结构的整合 |
三、空间的交融 |
四、材料的调和 |
五、新技术的植入 |
六、色彩协调氛围 |
第三节 建筑形态与城市的整合性思维 |
一、图底关系 |
二、地域特色 |
三、以人为本 |
第四节 整合性思维原则 |
一、区域共生原则 |
二、复合性原则 |
三、以人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整合性思维的优秀案例与建筑师 |
第一节 扎哈 哈迪德 |
一、维特拉消防站 |
二、南京青奥中心项目 |
第二节 丹尼尔·李伯斯金 |
一、犹太人博物馆 |
二、德累斯顿军事博物馆 |
第三节 伊东丰雄 |
一、银色小屋 |
二、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 |
第四节 BIG事务所 |
一、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
二、Cope Hill垃圾发电厂 |
第五节 弗兰克·盖里 |
一、维特拉家具博物馆 |
二、古根海姆博物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合性的设计手法 |
第一节 动态构成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
三、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终端站和停车场 |
第二节 线性复构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伯吉瑟尔滑雪台 |
三、苏黎世洛伊申巴赫学校 |
第三节 分形几何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柏林犹太小学 |
三、柬埔寨金边大屠杀纪念馆 |
第四节 仿生拟态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 |
三、国家游泳中心 |
第五节 塑性流动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意大利卡利亚里当代艺术博物馆 |
三、阿布扎比表演艺术中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室内外整合性的实验设计 |
第一节 实验目标 |
一、主题确立 |
二、设计概况 |
三、设计目标 |
第二节 设计准备 |
一、城市定位 |
二、场地分析 |
第三节 建造过程 |
一、灵感来源 |
二、形态发展 |
第四节 成果展现 |
一、建筑与城市的整合 |
二、建筑基地的整合 |
三、建筑分析 |
四、效果图呈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对建筑室内外整合性研究的总结 |
二 对建筑室内外形态整合性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各国掀起滨水区再开发热潮 |
1.1.2 大众的参与性需求 |
1.1.3 青岛市滨水区研究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理论 |
2.1 城市滨水区景观 |
2.1.1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概念 |
2.1.2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特性 |
2.2 参与性 |
2.2.1 参与的含义 |
2.2.2 参与的分类 |
2.2.3 参与的特征 |
2.3 参与性景观设计 |
2.3.1 参与性景观设计的概念 |
2.3.2 参与性景观的设计要素 |
2.4 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理论 |
2.4.1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4.2 场所精神理论 |
2.4.3 游憩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青岛市滨水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1 青岛市滨河区现状 |
3.1.2 青岛市滨海区现状 |
3.1.3 青岛市滨水区SWOT分析 |
3.2 青岛市李村河参与性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3.2.1 李村河概况 |
3.2.2 李村河总体规划 |
3.2.3 李村河调查问卷可信度分析 |
3.2.4 李村河调查问卷满意度分析 |
3.2.5 李村河参与性景观调研与数据分析 |
3.3 青岛市唐岛湾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3.3.1 唐岛湾公园概况 |
3.3.2 唐岛湾公园总体规划 |
3.3.3 唐岛湾调查问卷可信度分析 |
3.3.4 唐岛湾调查问卷满意度分析 |
3.3.5 唐岛湾参与性景观调研与数据分析 |
3.4 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的特色与不足 |
3.4.1 滨水区参与性景观的特色 |
3.4.2 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的不足之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营造方法探究 |
4.1 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原则 |
4.1.1 参与全面性原则 |
4.1.2 亲近多样性原则 |
4.1.3 生态可持续原则 |
4.1.4 景观互动性原则 |
4.1.5 美学艺术性原则 |
4.2 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策略 |
4.2.1 以满足参与需求为核心 |
4.2.2 以亲水戏水乐水为灵魂 |
4.2.3 以提高生态效益为基础 |
4.2.4 以拓展情境体验为主导 |
4.3 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手法 |
4.3.1 布置合理的功能区与景点 |
4.3.2 组织通达的道路交通系统 |
4.3.3 营造良好的水岸生态系统 |
4.3.4 创造丰富的岸线驳岸形式 |
4.3.5 设置参与性景观要素设施 |
4.3.6 强化滨水区景观特性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市蓝海新港城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实践 |
5.1 蓝海新港城滨水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规划 |
5.1.2 项目区位 |
5.2 蓝海新港城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 |
5.2.1 设计主题 |
5.2.2 规划定位 |
5.2.3 设计理念 |
5.2.4 设计原则 |
5.2.5 设计依据 |
5.3 蓝海新港城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方案 |
5.3.1 功能分区景点设置 |
5.3.2 道路交通组织系统 |
5.3.3 水岸生态系统营造 |
5.3.4 岸线丰富驳岸处理 |
5.3.5 景观要素设施设置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表 |
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韩城市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对象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传统村落 |
1.4.2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 |
1.4.3 微更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6.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6.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及“微更新”理论基础 |
2.1 “新旧并存”的现象与成因 |
2.1.1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形成的现象分类 |
2.1.2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演化类型 |
2.1.3 形成“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的动态因素 |
2.1.4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所带来的问题 |
2.2 “微更新”的缘起与基础理论 |
2.2.1 “微更新”理念的缘起 |
2.2.2 “微更新”理念的呈现方式 |
2.2.3 “微更新”的适用对象和标准界定 |
2.2.4 “微更新”的改造原则 |
2.2.5 “微更新”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优势 |
2.3 对传统村落进行“微更新”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原则策略研究 |
3.1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理念的建构 |
3.1.1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的原则 |
3.1.2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的内容 |
3.1.3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要素的确定 |
3.2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策略研究 |
3.2.1 微更新模式下传统村落新旧区域物质环境的保护协调与利用 |
3.2.2 微更新模式下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展示 |
3.2.3 新旧区域环境要素的重组与微更新 |
3.2.4 新旧区域环境微更新策略的整体对比 |
3.3 双重保障机制 |
3.3.1 政府自上而下组织 |
3.3.2 村民参与的策略与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的基础调研——以柳村为例 |
4.1 柳村简介 |
4.1.1 建村历史 |
4.1.2 人口组成 |
4.1.3 地理环境 |
4.1.4 经济状况 |
4.1.5 用地组成 |
4.2 柳村新旧区域环境风貌现状对比 |
4.2.1 柳村新旧村整体格局现状 |
4.2.2 新旧村建筑现状 |
4.2.3 新旧村风貌界面现状 |
4.2.4 其他历史遗存 |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 |
4.3.1 纵向维度 |
4.3.2 横向维度 |
4.4 新旧区域环境要素现状对比 |
4.4.1 巷道序列与节点 |
4.4.2 村落绿化 |
4.4.3 基础设施及装饰小品 |
4.5 新旧村环境现状解读 |
4.5.1 旧村环境的困境 |
4.5.2 新村环境的适应性与缺憾 |
4.6 村民主体使用调查及总结 |
4.6.1 村民主体使用调查 |
4.6.2 环境综合评价与现存问题 |
4.7 柳村现状环境“微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7.1 “微更新”的必要性 |
4.7.2 “微更新”的可行性 |
4.8 本章小结 |
5 柳村环境“微更新”设计研究 |
5.1 柳村新旧村整体环境风貌微更新 |
5.1.1 总体空间规划设计 |
5.1.2 微更新方式维持并延续柳村整体格局 |
5.1.3 建筑分类保护 |
5.1.4 新旧村风貌界面微改造 |
5.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展示 |
5.2.1 旧村文化体验 |
5.2.2 旧村文创产业基地 |
5.2.3 新村艺术交流 |
5.2.4 新村生活服务 |
5.3 柳村新旧区域环境要素微更新 |
5.3.1 新旧村巷道空间节点打造,点状激活 |
5.3.2 新旧村落绿化,穴位植入 |
5.3.3 新旧村公用设施微更新 |
5.4 村民自组织层面 |
5.4.1 政企合作,村民参与,联动建设的运作模式 |
5.4.2 村规民约自治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管理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问题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建设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优质照明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山村:景村融合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乐馨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以深圳市前海公共空间为例[D]. 兰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杭州主城区滨河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与景观优化研究[D]. 乔婧. 浙江大学, 2021(01)
- [4]智慧公园系统在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以武汉市解放公园为例[D]. 黄建强.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基于遗迹展示视角的大明宫东缓区夜景亮化设计研究[D]. 孙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建筑室内外形态的整合性研究[D]. 张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青岛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研究[D]. 姚秀霖.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10]“新旧并存”型传统村落环境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韩城市柳村为例[D]. 李诗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