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港务局港务设施处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徐方睿[1](2019)在《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经营人作为港口运营环节的关键主体之一,对港口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实践中,港口经营人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这些行为对市场竞争力量较为弱小的交易相对方和中小竞争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港口经营人的行为,维护港口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全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基础问题,包括本文所探讨港口经营人的类型、优势地位的含义、港口经营人具有优势地位的原因以及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二章为港口经营人相关市场的界定,主要介绍在界定港口经营人相关市场时需要先从产品、地域两个角度对港口经营人的相关市场加以分析,另外还需要考虑港口经营人面临的是内部市场竞争还是外部市场竞争。第三章为港口经营人优势地位的认定,港口经营人所具有的优势地位包含多种类型,必须结合认定条件分析在具体情况下港口经营人所具有的优势地位类型。第四章为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构成要件,本章分别介绍了认定港口经营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相对市场优势地位、相对交易优势地位所需要符合的构成要件。第五章为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规制意见,主要介绍在规制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问题上不宜适用豁免,而想要规制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必须通过事前和事后两方面进行规制。事前规制主要从市场准入、定价、缔约行为入手,事后规制主要是从完善现有竞争法律制度和港口法律制度入手,使执法者能有法可依。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在港口经营人中只有大型港口经营人才可能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港口经营人之所以会具有优势地位与港口天然属性和港口一体化改革均存在一定关系。港口经营人具有的优势地位是广义上的优势地位,既包括市场支配地位又包括相对优势地位。想要对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进行规制,除了对一些事前规制的手段进行补充之外,还需要在我国竞争法律制度项下引入相对优势地位制度,以完善事后规制手段。本文的主要创造性成果在于,对优势地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阐明了广义优势地位所涵盖的范围。在界定港口经营人相关市场问题上,指出想要界定港口经营人的相对市场需要区分港口经营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并运用界定相关市场的一般方法。在对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事后规制方面,强调需要先明确相对优势地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再考虑将相对优势地位制度引入我国竞争法律制度下予以调整,阐明了相对优势地位制度适宜引入《反垄断法》进行调整的具体理由。
苏芮[2](2019)在《辽宁省政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口的重要性越显突出。港口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把港口做大做强至关重要。港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国家和地区对港口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港口总体发展迅速,但是港口发展不均衡,一些港口对比国内其他大港,发展速度相比较为缓慢。辽宁省目前正常运转的港口共有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等六个港口。其中大连港和营口港是辽宁省的主要大港。本文则基于政府角度对辽宁省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展开研究和分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综合采用文献阅读及分析比较的方式,阅读国内外有关的参考文献,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应用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本文所运用到的基本概念有港口和港口群、港口企业、港口资源、港口资源整合和政府推动。本文以政府治理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作为理论前提进行概述。第三章介绍了辽宁省的主要港口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港口资源整合中的政府推动进行探讨,详细分析了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现实状况、政府推动下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效果、优化整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缺陷不足以及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因素。其中,关于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基本情况又具体讨论了辽宁省港口发展基本情况、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基本情况及辽宁省港口的政府管理基本情况。第四章介绍了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政府推动,国外主要针对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口、日本东京湾港口,国内主要针对中国广西北部湾港口、浙江省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其政府推动的成功经验。并且将其转化为有助于加强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第五章介绍了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可以改进的对策,为了达到加强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的目的,主要针对第三章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这里的对策主要有政府完善港口管理机构、政府完善港口资源整合相关法规、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港口资源整合、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及提高辽宁省政府港口管理效率的政策。第六章得出港口整合在中国的国情之下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或支持,整合不但需要政府层面的引导,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需要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引导促进港口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港口资源整合给国家、港口所在的行政区域、港口企业自身所带来的影响各有利弊,港口整合应该趋利避害,更好的进行优化资源配置的结论。
冯玉刚[3](2018)在《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从战略层面加大调整力度,实现国有企业的真正改制。在全国“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部分国有企业通过企业之间联合、兼并、租赁、改组、承包,以及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方法,逐步脱离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真正投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肯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成果同时,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国有企业在组织机构设计等方面与现代化企业还有很大差距。本文拟着眼于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总结国内外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而深入探究企业制度、内外部环境、组织发展动因、发展模式等四个问题,剖析目前我国组织结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案例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概况描述,分析该企业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其次,对案例企业组织结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并对该企业组织结构特点及与企业匹配度进行问题剖析;最后针对案例企业适合发展的组织结构构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根据案例企业研究,针对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阶段匹配存在普遍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建立搭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的组织结构方法和途径,为企业建立有效的并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组织管理机制提供建议参考。
王孟杰[4](2017)在《PPP模式在沿海航道项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沿海航道是船舶进出港口的必由之路,航道的等级决定了进出港船舶的大小,是港口规模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沿海航道大多面临扩大规模等级、提高通行能力的迫切需求。作为一项公益性基础设施,我国沿海航道项目的投资额通常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导致目前我国政府和港口企业在航道建设维护中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PPP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有效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大化,是我国沿海航道较为适合的投融资模式之一。鉴于目前我国尚无采用PPP模式投产运营的航道,本文结合我国航道的特点和投融资机制现状,论证了航道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假定日照港一条航道采用PPP模式,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于政府既是PPP项目的发起人,也是项目的主要受益方之一,还是项目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具备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PPP模式探索应用初期政府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对PPP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沿海航道的特性和目前的投融资机制,从政府的角度,给出了政府策划、制度策划、项目策划等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强化政策支持和保障,在我国沿海航道项目中推广应用PPP模式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郑海滨[5](2015)在《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舟山港自1987年开港以来,舟山港口开发日益加快,但回顾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地方性港口,舟山港口开发具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发展的初期阶段,总体上走的是一条以资源换速度的发展道路。随着群岛新区建设的推进,在新的形势下,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也面临重大挑战,如何利用好每一段宝贵的深水岸线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避免与周边港口同质化,是舟山港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为此,急需开展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研究,分析当前舟山港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港口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舟山港集约开发管理的总体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在借鉴国内外港口集约开发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国内外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的研究现状、开展新区背景下研究港口集约开发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与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港口岸线、集约开发管理、岸线收储、岸线有偿供应进行阐述,并对研究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分别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和区位理论。第三部分,舟山港口开发管理的现状分析。这部分内容分别从舟山港口开发管理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国外及国内其它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的经验借鉴。主要把国内外知名港口的集约开发管理经验做了详细介绍,为下一部分的应用与借鉴奠定基础。第五部分,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加强港口规划战略研究、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港口开发管理、提升岸线资源使用价值等方面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与方法。第六部分,在新形势、新前景下,从政策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加强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提升舟山港集约开发管理水平,促进港口大发展。第七部分,结语。对本文的总结和展望。
张丽梅[6](2014)在《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着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本刊编辑部[7](2010)在《改革创新 不断谱写中港协历史新篇章的五年——写在中国港口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即将换届之时》文中认为成果,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历史评价的重要依据。那么,让我们用这个依据来考量一下中国港口协会(以下简称中港协或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组建以来的5年,我们看到的是她业绩非
汪逸丰[8](2009)在《港口权限下放对港口的发展影响研究 ——以江苏五大港口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02年我国港口下放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我国港口业迅猛发展,各地积极采用“以港兴市”战略,大力建设和发展港口。但同时,下放政策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港口盲目建设、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该政策对于我国港口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港口和港口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简述国外部分港口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港口体制的历史沿革。其次,介绍港口管理权限下放的主要内容,分析和研究港口下放的正、负面影响,并简述我国港口业的发展概况。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创造性地以数理方法对港口管理权限下放政策对于港口的发展影响进行评价,为下放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其中,主成分分析法从港口下放前的交通部和港口下放后的省政府两个角度对港口的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政策倾斜度排名,通过两种排名的差异来分析政策对于港口所产生的影响;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则以港口下放前后港口的吞吐量以及吞吐量增长率作为动态和静态指标来评价港口下放以来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借以对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政策对港口的影响程度。最后,本文选取江苏省五个被同时下放的原双重领导港口——南京、镇江、南通、张家港和连云港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江苏省港口下放政策的实施从交通部、省政府和港口城市地方政府三个不同层面角度给以了建议。
刘洋,康锐[9](2008)在《双重机制下的我国港口投融资法律、政策及实践》文中提出着重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港口投融资的法律及相关政策,通过回顾《港口法》颁布前后我国港口投融资相关法律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实践,梳理了现阶段我国港口投融资的宏观法律环境;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开放的背景,以天津港为例,分析了港口投融资的地方政策支持及法律困境。《港口法》的颁布以及地方政策对港口业的支持,赋予港口投融资以更大的实施空间,从而有利于我国港口经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处于转型中的法律仍存在着不足,港口投融资产业保护规制以及港口投融资中的竞争协调机制还有待建立。
康锐[10](2008)在《天津港视角下港口建设投融资法律环境分析》文中提出港口建设投融资的法律环境对于港口发展具有引导意义,但在法律构架和制度安排方面却长期滞后。以天津港建设历史和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天津港发展的新契机,通过回顾中国港口投融资制度在《港口法》颁布前后的发展历程,全面梳理现阶段中国港口建设的投融资法律环境,并着重研究天津港地方投融资法律政策。法律分析结果表明,《港口法》增强了地方港口经营者投融资的独立权力,对于中国港口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在港口产业投融资规制和港口建设竞争协调机制方面还存在制度缺失。
二、天津港务局港务设施处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港务局港务设施处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港口经营人的界定 |
一、港口经营人的概念 |
二、本文所讨论的港口经营人 |
第二节 优势地位的法律含义 |
一、广义说 |
二、狭义说 |
三、本文观点 |
第三节 港口经营人优势地位的形成原因 |
一、港口行业的自然垄断属性所决定 |
二、港口一体化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一、限定交易行为 |
二、价格歧视行为 |
三、附加其他不合理交易条件 |
第二章 港口经营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一节 港口经营活动的相关产品市场 |
一、相关产品市场与港口经营活动的范围 |
二、港口经营相关产品市场划分方法 |
第二节 港口经营活动的相关地域市场 |
一、港口经营相关地域市场基本问题 |
二、港口经营相关地域市场划分方法 |
第三章 港口经营人优势地位的认定 |
第一节 港口经营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一、港口经营人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依据 |
二、港口经营人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方法 |
第二节 港口经营人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的认定 |
一、港口经营人具有相对市场优势地位的认定 |
二、港口经营人具有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的认定 |
第四章 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构成要件 |
第一节 港口经营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构成要件 |
一、市场支配地位的控制模式 |
二、主体要件 |
三、行为要件 |
四、结果要件 |
第二节 港口经营人滥用相对市场优势地位的构成要件 |
一、主体要件 |
二、行为要件 |
三、实质性的正当理由 |
第三节 港口经营人滥用相对交易优势地位的构成要件 |
一、主体要件 |
二、行为要件 |
三、结果要件 |
第五章 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规制建议 |
第一节 滥用优势地位规制与豁免的界限 |
一、欧美国家航运法律制度中适用豁免的情形 |
二、规制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不宜适用豁免的原因 |
第二节 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事前规制 |
一、监管市场准入 |
二、合理管控定价 |
三、禁止强制缔约 |
第三节 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的事后规制 |
一、现行规制手段与法律空白 |
二、立法探索及学界观点 |
三、本文观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辽宁省政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港口和港口群 |
2.1.2 港口企业 |
2.1.3 港口资源和港口资源整合 |
2.1.4 港口领域的政府推动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治理理论 |
2.2.2 外部效应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3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现状 |
3.1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基本情况 |
3.1.1 辽宁省港口发展概况 |
3.1.2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概况 |
3.1.3 辽宁省港口的政府管理概况 |
3.2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成效 |
3.2.1 实现对全省主要港口一体化管理 |
3.2.2 政府主导港口资源整合引入第三方 |
3.2.3 政府编制港口资源整合相关规划 |
3.2.4 政府统筹规划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3.2.5 政府对全省沿海港口宏观布局 |
3.3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存在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
3.3.1 辽宁省政府港口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
3.3.2 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产生问题的原因 |
4 国内和国外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经验借鉴 |
4.1 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
4.1.1 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口资源整合 |
4.1.2 日本东京湾港口资源整合 |
4.2 国内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
4.2.1 广西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 |
4.2.2 浙江省宁波-舟山港港口资源整合 |
4.3 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
4.3.1 政府明确港口资源整合的规则 |
4.3.2 以国家政策为主导对港口进行资源整合 |
4.3.3 加强行政区域内港口合作 |
4.3.4 政府强化行政区域港口岸线管理 |
4.3.5 政府主导制定港口规划 |
5 进一步加强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的对策分析 |
5.1 政府完善港口管理机构 |
5.2 政府完善港口资源整合相关法规 |
5.3 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港口资源整合 |
5.4 加强行政区域内政府之间的合作 |
5.5 提高辽宁省政府港口管理效率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2.2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组织相关理论 |
2.1.1 古典组织理论 |
2.1.2 新古典组织理论 |
2.1.3 现代组织理论及演进 |
2.2 企业组织结构相关理论 |
2.2.1 不同视角下的企业组织结构 |
2.2.2 不同作用下的企业组织结构 |
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2.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 |
2.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
2.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组织变革模型 |
2.4.1 四阶段模型 |
2.4.2 五阶段模型 |
第3章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发展沿革历程 |
3.1 天津港集团基本概况 |
3.1.1 天津港地理介绍 |
3.1.2 天津港集团简介 |
3.2 天津港集团发展历程 |
3.2.1 艰苦创业时期 |
3.2.2 快速发展时期 |
3.2.3 跨越发展时期 |
3.3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变化历程 |
3.3.1 天津港集团前身组织结构初创期发展历程(1950年-1983年) |
3.3.2 天津港集团前身组织结构成长期发展历程(1984年-2003年) |
3.3.3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新初创期发展历程(2004年-2009年) |
3.3.4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快速发展期发展历程(2010年-至今) |
第4章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
4.1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发展现状 |
4.1.1 天津港集团基本概况 |
4.1.2 组织结构基本概况 |
4.1.3 组织结构调控现状 |
4.2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发展分析 |
4.2.1 发展环境分析 |
4.2.2 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发展趋势分析 |
4.3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企业运行模式与组织结构匹配度 |
4.3.2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滞后于企业发展 |
4.3.3 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 |
4.3.4 企业组织结构职能与流程欠缺合理性 |
4.4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集团领导层和管理层对内控认识问题 |
4.4.2 集团部门及下属公司间信息流通不畅 |
4.4.3 集团总部及下属公司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
第5章 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
5.1 集团组织结构优化原则 |
5.1.1 目标统—原则 |
5.1.2 精干高效原则 |
5.1.3 集权与分权结合原则 |
5.1.4 合作与竞争并存原则 |
5.2 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具体目标 |
5.3 集团组织结构优化思路及措施 |
5.3.1 科学调度业务资源,动态优化组织结构 |
5.3.2 真正发挥决策作用,核心优化组织结构 |
5.3.3 不断适应生存环境,外围优化组织结构 |
5.3.4 实时跟踪变革过程,跟进优化组织结构 |
5.4 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的方案 |
5.5 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保障 |
5.5.1 明确战略定位与功能定位,加强组织领导与监督管控 |
5.5.2 积极抢抓市场机遇与发展,完善财务内控与风险管控 |
5.5.3 建立集团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能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PPP模式在沿海航道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PPP项目融资理论综述 |
2.1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 |
2.1.2 PPP模式的本质 |
2.1.3 PPP模式的基本特征 |
2.1.4 当前在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意义 |
2.2 PPP模式的投融资结构 |
2.2.1 PPP项目的资金结构 |
2.2.2 PPP项目的投资结构 |
2.2.3 PPP项目的资信结构 |
2.3 PPP模式的运作基础 |
2.3.1 资源共享 |
2.3.2 公开公平公正 |
2.3.3 合同明确 |
2.3.4 长期投资 |
3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分析 |
3.1 沿海航道项目的投融资现状 |
3.1.1 沿海航道项目建设的投资情况 |
3.1.2 沿海航道项目建设的融资情况 |
3.1.3 沿海航道的收费机制 |
3.2 当前沿海航道项目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
3.2.1 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
3.2.2 收费机制有待理顺 |
3.2.3 建设主体有待进一步明确 |
3.3 沿海航道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3.1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
3.3.2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
3.3.3 影响沿海航道项目采用PPP模式的主要因素 |
4 PPP模式应用于日照港航道项目的分析 |
4.1 日照港现状分析 |
4.1.1 日照港现状 |
4.1.2 存在的问题 |
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4.2.1 项目建设是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原材料运输的重要保障 |
4.2.2 项目建设有利于推进岚山港区开发 |
4.2.3 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 |
4.3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
4.3.1 项目效益分析和计算 |
4.3.2 国民经济评价 |
4.4 项目采用PPP模式的方案设计 |
4.4.1 项目运作流程设计 |
4.4.2 项目融资方案设计 |
4.4.3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
4.4.4 项目回报机制研究 |
4.4.5 项目各方利益分析 |
5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
5.1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政府建议 |
5.1.1 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广航道项目应用PPP模式 |
5.1.2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
5.1.3 科学评估财政支出能力,加强风险防范 |
5.2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制度建议 |
5.2.1 建立健全航道收费机制 |
5.2.2 建立新型航道监督管理机制 |
5.2.3 完善航道规划管理机制 |
5.2.4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5.3 沿海航道项目引入PPP模式的项目建议 |
5.3.1 重视PPP专业管理团队建设 |
5.3.2 规范项目招标投标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重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港口岸线 |
2.1.2 港口集约开发管理 |
2.1.3 岸线统一收储 |
2.1.4 岸线有偿使用港口岸线供应 |
2.1.5 地主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2 成本效益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第3章 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现状分析 |
3.1 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基本情况 |
3.1.1 港口资源情况 |
3.1.2 舟山港开发历程 |
3.1.3 舟山港开发管理情况 |
3.2 港口集约开发管理存在问题 |
3.2.1 港口功能有待提升 |
3.2.2 港口布局亟待优化 |
3.2.3 港口资源亟需整合 |
3.2.4 港口岸线价值未能有效体现 |
3.3 集约开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港口岸线资源分散 |
3.3.2 产业发展不均衡 |
3.3.3 开发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4章 国外和国内外其他港口开发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港口开发管理成功经验 |
4.1.1 地主港模式 |
4.1.2 两地合作建港模式 |
4.1.3 开发管理集中模式 |
4.2 国内其他港口成功经验 |
4.2.1 三位一体实施开发管理模式 |
4.2.2 国有集团主导模式 |
4.2.3 港口功能合理布局 |
4.3 国内外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经验启示 |
4.3.1 开发主体多元 |
4.3.2 经营管理集约 |
4.3.3 公共性质突出 |
第5章 新区背景下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对策建议 |
5.1 加强港口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
5.1.1 明确港口战略定位 |
5.1.2 抓紧修订港口总体规划 |
5.1.3 制定港区控制性规划 |
5.2 优化产业布局 |
5.2.1 优化港口物流业产业布局 |
5.2.2 优化海洋配套产业布局 |
5.2.3 优化城市生活配套布局 |
5.2.4 优化港航物流服务配套 |
5.3 创新集约开发管理手段 |
5.3.1 提升岸线资源公共服务能力 |
5.3.2 建立港口岸线统一收储制度 |
5.3.3 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5.4 提升岸线资源有效价值 |
5.4.1 建立港口岸线有偿使用制度 |
5.4.2 拓展港口产业链 |
5.4.3 加强港口服务体系建设 |
第6章 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对策建议的保障措施 |
6.1 政策层面的保障措施 |
6.1.1 完善集约开发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 |
6.1.2 完善集约开发投融资体制 |
6.1.3 争取国家建设资金支持 |
6.2 管理层面的保障措施 |
6.2.1 完善港口开发管理体制 |
6.2.2 强化规划控制 |
6.2.3 推进港口与产业的整体开发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港口空间与用地优化研究综述 |
1.2.1 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研究概述 |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
1.2.3 港口空间与用地研究展望 |
1.3 研究方案及方法探寻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与用地相关理论 |
2.1 必要概念及内涵 |
2.1.1 港口及相关概念内涵 |
2.1.2 土地利用及相关概念内涵 |
2.2 港口功能演变与布局理论 |
2.2.1 港口功能演变与代际划分 |
2.2.2 现代港口理论及发展新趋势 |
2.2.3 港口功能与用地的对应关系 |
2.3 区位理论与港口功能区位选择 |
2.3.1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
2.3.2 应用区位论之港口区位研究 |
2.4 土地利用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土地利用学 |
2.4.2 土地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
2.4.3 土地利用优化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国内外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 |
3.1 港口案例与基本参数比较 |
3.1.1 港口案例遴选 |
3.1.2 港口基本情况 |
3.1.3 基本技术参数比较 |
3.2 港口空间格局与组织特点 |
3.2.1 规划中的港口 |
3.2.2 港城空间关系 |
3.2.3 港口空间模型 |
3.2.4 港口空间组织规律 |
3.3 港口土地利用与用地变化 |
3.3.1 港口土地利用 |
3.3.2 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3.4 港口空间与用地布局特点 |
3.4.1 港口布局特点 |
3.4.2 布局特点异同分析 |
第四章 港口演化与空间组织机制 |
4.1 基于案例的港口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4.1.1 港口演化 |
4.1.2 港口演化驱动因素 |
4.2 港口操作流程与空间组织 |
4.2.1 船舶进出港过程 |
4.2.2 客货装卸、存储、分运过程 |
4.2.3 操作单元空间组织 |
4.2.4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 |
4.3 港口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 |
4.3.1 自然地理因素 |
4.3.2 技术进步因素 |
4.3.3 产业经济因素 |
4.3.4 城市发展因素 |
4.3.5 运营管理因素 |
第五章 港口发展新趋势与空间优化模型 |
5.1 第四代港口与用地变化 |
5.1.1 第四代港口及港口发展新趋势 |
5.1.2 第四代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1.3 第四代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5.2 无水港与港口用地趋势 |
5.2.1 无水港物流分析与功能层次 |
5.2.2 无水港内部功能组织 |
5.2.3 无水港对港口的反作用机制与空间重构 |
5.2.4 区域化阶段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3 港口空间组织优化模型 |
5.3.1 港口空间区域整合的网络优化模型 |
5.3.2 基于港城一体的交通网络优化模型 |
5.3.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紧凑协作优化模型 |
5.3.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模型 |
5.4 优化模式对用地的影响与要求 |
5.4.1 港口码头用地 |
5.4.2 仓储物流用地 |
5.4.3 临港工业用地 |
5.4.4 集疏运交通用地 |
5.4.5 其他 |
第六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优化实证研究 |
6.1 天津港概况 |
6.1.1 基本情况 |
6.1.2 演变历程 |
6.1.3 规划中的港口 |
6.2 土地使用现状 |
6.2.1 现状概要 |
6.2.2 土地管理现状 |
6.2.3 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
6.3 现状用地综合效益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指标权重确定 |
6.3.3 评估过程 |
6.3.4 评价结论与建议 |
6.4 规划用地约束条件分析 |
6.4.1 既有规划约束评述 |
6.4.2 各港区潜力提升方向 |
6.5 天津国际化港口用地优化建议 |
6.5.1 港城空间区域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2 港城一体化交通系统优化建议 |
6.5.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中国古代航运大事简表(到公元1840年止) |
附件 2:200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50位 |
附件 3:2013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 |
附件 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附件 5:城乡用地分类与代码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7)改革创新 不断谱写中港协历史新篇章的五年——写在中国港口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即将换届之时(论文提纲范文)
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
坚持认真调查研究, 充分反映行业诉求 |
有效开展行业自律协调, 切实维护行业根本利益 |
大力推进港口行业科技创新 |
扩大港口对外交往,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8)港口权限下放对港口的发展影响研究 ——以江苏五大港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2 港口管理体制概要 |
2.1 港口与港口的发展 |
2.1.1 港口的概念 |
2.1.2 港口的发展 |
2.1.3 港口的作用 |
2.2 港口的管理体制 |
2.2.1 港口的管理模式分类 |
2.2.2 港口的行政管理职能 |
2.2.3 港口的企业经营管理职能 |
2.3 国内外港口管理体制概述 |
2.3.1 国外港口管理体制介绍 |
2.3.2 中国港口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 我国港口权限下放对港口的影响 |
3.1 港口权限下放的主要内容 |
3.1.1 《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内容概要 |
3.1.2 《关于贯彻实施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函》内容概要 |
3.2 港口权限下放对港口的影响 |
3.2.1 港口下放改革前,港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2.2 港口权限下放带来的积极影响 |
3.2.3 港口权限下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
3.3 港口权限下放后我国港口的发展概况 |
3.3.1 港口下放后,我国港口管理体制的变化 |
3.3.2 港口下放后,我国港口的发展现状 |
4 港口权限下放对港口发展情况影响分析的评价方法 |
4.1 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2 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港口发展潜力评价 |
4.2.1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4.2.2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4.3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进行港口发展情况评价 |
4.3.1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
4.3.2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步骤 |
5 案例——港口权限下放对江苏省五大港口的影响分析 |
5.1 江苏省五大港口的发展现状 |
5.1.1 江苏省的管理体制变革 |
5.1.2 江苏省五大港口的管理体制变革 |
5.1.3 江苏省五大港口的发展情况 |
5.2 对江苏省五大港港口的综合评价 |
5.2.1 港口管理权限下放前交通部对五大港口发展潜力的评价 |
5.2.2 港口管理权限下放后省政府对五大港口省辖区域发展潜力评价 |
5.3 五大港口发展情况评价 |
5.3.1 港口管理权限下放前五大港口的发展情况评价 |
5.3.2 港口管理权限下放后五大港口的发展情况评价 |
5.4 结果分析 |
5.4.1 港口权限下放前后五港发展政策倾斜度的比较 |
5.4.2 港口权限下放前后五港发展情况的比较 |
5.4.3 结论和建议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本文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五港经济腹地划分标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研究课题 |
学术论文 |
研究课题 |
(10)天津港视角下港口建设投融资法律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港口法》颁布前后的国家港口建设投融资宏观法律环境 |
1.《港口法》颁布前:受制于计划的单一型港口投融资 |
2.《港口法》颁布后:港口投融资的多元化实践 |
3.现行法规下中国港口建设投融资的主要规定 |
二、港口建设投融资的地方性法律政策 |
1.天津港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
2.天津港融资主体的确立及其定位 |
3.天津港建设投融资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
四、天津港务局港务设施处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港口经营人滥用优势地位法律规制研究[D]. 徐方睿.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2]辽宁省政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 苏芮.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3]天津港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 冯玉刚.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2)
- [4]PPP模式在沿海航道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 王孟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2)
- [5]群岛新区建设背景下舟山港口集约开发管理研究[D]. 郑海滨.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
- [6]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D]. 张丽梅. 天津大学, 2014(08)
- [7]改革创新 不断谱写中港协历史新篇章的五年——写在中国港口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即将换届之时[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港口, 2010(05)
- [8]港口权限下放对港口的发展影响研究 ——以江苏五大港口为例[D]. 汪逸丰.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9]双重机制下的我国港口投融资法律、政策及实践[J]. 刘洋,康锐. 海大法律评论, 2008(00)
- [10]天津港视角下港口建设投融资法律环境分析[J]. 康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