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周雅吉[1](2021)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宁夏海原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湿陷性黄土,夏季集中的暴雨经常引起短时内涝、地表下陷、径流侵蚀等问题。针对乡村雨洪管控问题的既有研究,国内多集中在供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极端气候条件以及脆弱的土壤结构并不适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实践及研究的梳理,结合国内黄土高原地区乡土智慧,选择海原县菜园村为典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村庄雨洪管控问题的地域特征,其次对其雨洪形成的空间机制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体系及其景观化建设策略。本论文共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梳理,指出乡村地区处理雨洪问题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等;第二章辨析了研究相关的概念,梳理了研究运用的基础理论并阐述了基础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及在本文中的运用,分析并借鉴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土智慧案例,最后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第三章介绍了宁夏海原县菜园村的区位背景和自然条件,分析了造成雨洪现象的成因;第四章基于菜园村雨洪问题,通过流域分析、空间格局构建和雨水过程分析,评价了菜园村建成区的景观格局,并总结导致雨洪问题的格局特征;第五章从景观格局提升、下垫面设计、LID措施应用三个层面提出雨洪管控建设的景观策略;第六章总结了菜园村建成区基于雨洪问题的LID建设景观策略的研究内容并作出展望,以期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雨洪管控建设提供帮助。本研究主要结论有2点:(1)基于“源-汇”模型及“格局-过程-功能”原理对海原县菜园村雨洪问题的空间机制进行分析;(2)从格局优化、下垫面设计、措施使用三个层次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的LID建设景观策略。
凌书勤[2](2018)在《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水质与水环境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是昆明的母亲湖。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重,入滇河流不断遭到污染,最终导致滇池水质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污染不仅直接影响了昆明市和沿湖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已经严重威胁和制约了昆明市及其周边关联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介绍了滇池的概况,分析了滇池水环境现状,并对滇池治理现状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调查。近年来,昆明市坚持滇池治理,按照“系统科学推进滇池治理和保护,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通过环湖截污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清淤工程和外流域引水等“六大工程”促进滇池水生态环境恢复。截止到现在,滇池草海水质由劣Ⅴ类转为Ⅴ类;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各项规划中对滇池的治理措施,预测滇池水环境在规划水平年的入湖污染负荷,并根据滇中引水规划水平年对滇池的补水情况,研究预测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水质改善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滇中引水工程补水滇池后对滇池的影响,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了滇池水质目标的可达性。
杨万芳[3](2016)在《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多年以来发展成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在水土流失的作用下,侵蚀沟道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导致农田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侵蚀沟道的治理开发工作在黄土高原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在丘五区选择称钩河流域为典型小流域,对其坡沟系统进行水沙来源、沟道分级分类、沟道水土保持措施现状与对位配置模式的总结与研究,提出该区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为沟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坡面是小流域径流的主要来源地,而沟道是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2)采用Hortun-Strahler地貌几何定量数学模型分级方法对称钩河流域≥500m的侵蚀沟道进行分级。按照开析度、割裂度、主支沟状况等指标,在沟道分级基础上,对沟道进行了科学分类,确定了实际存在的沟道类型及其不同级别沟道的主要类型。(3)通过野外调查对称钩河小流域沟道的水保措施数量和主要植物种进行统计,总结了不同级别沟道的治理模式。(4)基于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理论,在称钩河流域的沟道依据沟道部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为主要指标,划分了10种小流域沟道立地条件类型,通过资源位与生态位适宜度计算,提出了称钩河流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沟道的治理模式。
孙瀚宸[4](2016)在《白虎头生态清洁小流域诊断与治理》文中指出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具体到北京山区,相关问题也非常严重。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规划治理工作稳步开展,相关的治理工作对解决水土流失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白虎头小流域作为治理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和经济转型兼顾的治理措施。本文采取实地调查与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进行调查,尝试分析当地水土流失情况,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规律,分析该区域内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本文将该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个区域,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给出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流域所在地有废弃矿区和矿渣,要对矿区矿渣和受其影响的沟道进行一体化治理,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挡土墙、边坡防护和弃渣整治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体系的布设,达到确保流域安全、改善流域环境、将废矿给相关村庄影响降到最低的目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需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给出生态、经济可行的防治方案。注重美化村庄周边环境,将林果、采摘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推动本地新型农村的建设。白虎头小流域可以通过布设经济林,发展特色生态林果业来吸引游客采摘和投资。通过林果业带动旅游发展,进行区域经济转型,通过第三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小流域治理措施要完成保水保土的目标,既要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也要提高村民的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地区经济转型进行了良好的探索。通过此次规划,本文希望找到相应小流域的治理模式,并通过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结果来实现该类型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文朝菊,袁树堂,丁俊凯,刘新有[5](2015)在《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提出为更好地分析与评价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通过选取坡耕地治理项目区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典型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工程项目实施前后小流域内人均基本农田、土地产出量、人均纯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及生产条件的改善情况等方面的变化,综合评价了坡耕地治理的总体效果。
池永宽[6](2015)在《石漠化治理中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与示范》文中认为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位于全国各省区之首,石漠化程度也最为严重。解决石漠化问题是整个西南喀斯特山区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石漠化问题由主要两个方面构成,一是生态环境,二是社会经济。石漠化问题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盲目不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逐渐恶劣,最终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草林草工程是恢复喀斯特受损的生态环境,发展社会经济的最佳方式之一。我们通过选取两种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形式——喀斯特高原山地和喀斯特高原峡谷建立示范区进行研究。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喀斯特高原山地轻—中度石漠化环境的典型代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作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的典型代表。以自然地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水土保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草业科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在两个示范区进行农草林草工程建设与试验研究,凝练关键技术,形成示范模式,总结效益监测,集成推广。(1)支撑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自然地理学的垂直地带性理论。研究石漠化地区的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问题,实质是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微观立体空间尺度上,研究农草林草配置工程如何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实现石漠化治理。支撑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另一重要理论是生态位互补理论。利用不同农草、林草的生态位互补理论,结合空间差异,发展复合混农林业经营模式,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与治理石漠化。研究石漠化地区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问题,实质是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微观空间尺度上,研究农草林草配置工程如何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实现石漠化治理。通过在小流域不同空间尺度,开展农草林草建植,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基本原则,进行农草林草工程空间配置建设。(2)石漠化等级与石漠化发生的潜在指数是空间布设农草林草工程的重要指标。在峰丛洼地和高原峡谷的底部、石漠化等级低、土层厚、不易发生水土的情况下,结合限定性因素开展“农作物+牧草”、“经济林+牧草”经济主导型石漠化治理模式;在石漠化等级高、水土流失易发、陡坡、石漠化发生的潜在指数高的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以“防护林+牧草”、“牧草+农作物”生态修复主导型的石漠化治理模式。花江示范区垂直地带性明显,空间配置的分异程度要高于毕节示范区。(3)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主导型是石漠化治理中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的两大模式。生态主导型的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是在石漠化发生潜在指数大于5的情况下,按照以生态修复为主导,辅以经济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极易导致石漠化发生与变重,无论是农草还是林草工程都必须以治理石漠化生态环境为核心,辅以发展经济林和林下草地畜牧业,在农民种植传统农作物意愿难以改变的前提下,种植低密度农作物,以收获牧草为主。经济主导型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是在石漠化发生潜在指数小于5的情况下,在石漠化得到有效好转的基础上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以经济为导向的特色混农林牧业,在这种模式下经济的发展同时治理石漠化,最终衍生形成特色经果林产业、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和农产品商品化等经社会济发展形式。(4)牧草是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农草林草措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提高水土保持效率的重要一环。毕节示范区的经济林与牧草的光合试验研究表明:豆科牧草中年净光合速率最高的是紫花苜蓿,其次是白三叶和红三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白三叶、紫花苜蓿、红三叶。禾本科牧草中高羊茅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其次是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扁穗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其次是高羊茅和鸭茅。通过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的单播与混播试验表明,混播处理可以提高牧草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核桃和刺梨的净光合速率年均差异不大,核桃的水分利用效率稍高。在花江示范区柱花草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要高于紫花苜蓿;花椒林+紫花苜蓿的的组合中花椒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受种间竞争的影响要高于花椒纯林。(5)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根据毕节喀斯特高原山地的石漠化状况,结合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开展生态修复主导型农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经济发展主导型农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经济发展主导型特色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农作物和经济林间作的牧草开展畜禽养殖,形成混农林牧复合的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的治理石漠化模式。根据花江喀斯特干热河谷的石漠化状况,结合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开展生态修复主导型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生态修复主导型农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经济主导型农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经济发展主导型特色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生态修复主导型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庭院畜禽养殖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利用干热河谷空间垂直差异,发展特色经果林,利用林下、农作物间作的牧草丰富完善“猪-沼-椒”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猪-沼-椒-草”模式,实现石漠化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6)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监测评价。通过在毕节和花江两个示范区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工程的生态监测的结果表明,林草间作模式下单位时间内核桃、刺梨、花椒的生长高度、胸径等指标要高于经济林纯林;林草、农草间作模式下经济林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野生杂草入侵的概率要低于经济林纯林和玉米单作。同样农草林草模式的地表植被覆盖度要显着高于农作物单作和纯林处理。通过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发现,石漠化治理中两大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出率,还能增加果品产量与品质,提高经济效益。(7)利用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法,经过ARCGIS的空间分析,对示范区模式推广适宜性评价,撒拉溪混农林草复合经营模式综合推广适宜性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分布范围内表现为,最适宜推广面积为19.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0.31%;较适宜推广面积为42.6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2.02%;基本适宜推广区面积为50.7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6.22%。花江混农林草及庭院生态养殖模式推广适宜性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分布范围内表现为,最适宜推广面积为27.0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09%;较适宜推广面积为45.2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3.39%;基本适宜推广区面积为55.1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8.48%。
文朝菊,袁树堂,丁俊凯,刘新有[7](2015)在《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文中认为为更好地分析与评价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效果,通过选取坡耕地治理项目区有代表性的典型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项目实施前后小流域内人均基本农田、土地产出量、人均纯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及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12个小流域直接经济效益总体较好,间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各小流域每年均可以节约劳工总价值115万元以上,但由于各项目区水热条件、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直接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看来,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符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土地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显着,达到了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牛晓音[8](2015)在《滇池小流域LUCC下土壤侵蚀与碳氮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导致了土壤质量的退化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近年来,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引起了特别关注,尤其在小流域尺度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质量的严重下降,对区域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137Cs示踪是较为成熟的土壤侵蚀研究手段,能有效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物分析,更能快速的认识流域土壤侵蚀发生与演变动态及时空分布规律,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在生态脆弱区,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准确评价小流域尺度下的土壤侵蚀程度以及由土壤侵蚀过程带来的生源要素变化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择滇池流域人类活动剧烈的西南及东北部为研究靶区,基于137Cs示踪和GIS技术,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域LUCC下的土壤侵蚀状况及空间差异。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养分分布与元素化学计量特征,评价了小流域的土壤质量现状;结合210Pbex定年,对小流域沉积物的粒度组成、营养盐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了流域百年来的沉积速率变化状况,探讨了短时间尺度下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水体的营养变化进程,同时对每一个小流域的碳(C)、氮(N)、磷(P)储存量和流失量进行了估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差异在小流域尺度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137Cs剖面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中大部分137Cs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耕地耕层内137Cs基本呈均匀分布状态,137C$在林、草地中则基本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东大河小流域耕地、撂荒地、草地、林地土壤中平均137Cs含量分别为391.00、173.17、908.41、601.93 Bq/m2,撂荒地和耕地侵蚀模数最大,草地最小;宝象河小流域耕地、草地、林地土壤中平均137Cs含量分别为847.41、746.27、660.29Bq/m2,耕地平均侵蚀模数大于其它2种土地利用方式;斗南设施农地土壤中137Cs平均含量及土壤侵蚀量与撂荒地无较大差别,但耕种与撂荒年限对侵蚀程度有重要影响。综合所有土地利用方式来看,耕地的侵蚀模数远远大于非耕地,表明植被在减缓土壤侵蚀方面具有显着作用。除土地利用方式外,地形和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也有影响。在GIS支持下,利用建立的空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现了全流域土壤侵蚀现状的空间模拟。东大河小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575.87tkm-2y-1,宝象河小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206.15 tkm-2y-1,斗南地区所处与料河小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104.89 tkm-2y-1。从土壤侵蚀程度来看,宝象河小流域、马料河小流域整体属于轻度侵蚀,东大河小流域属于中度侵蚀。2、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分布与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区域每种土地利用方式下TOC、TN、TP含量的剖面变化均基本表现出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趋势。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TOC、TN、TP平均含量差异显着,在东大河小流域,土壤TOC含量变化表现为:草地>林地>耕地>撂荒地,土壤TN含量变化表现为:草地>耕地>林地>撂荒地,土壤TP含量变化表现为:耕地>草地>林地>撂荒地;宝象河小流域土壤TOC、TN含量变化均表现为:草地>耕地>林地,而TP则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斗南地区受施肥影响其设施农地的土壤TOC、TN、TP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撂荒地。不同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稳定同位素(6δ13C)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东大河小流域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δ13C介于-26.63‰~20.01‰之间,表明该区域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生C3植物,宝象河小流域耕地、林草地的土壤δ13C的平均值分别为-20.35‰±0.15‰、-17.98‰±0.75‰,表明该区域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C4植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δ13C的变幅不一,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的强弱。结合土壤TOC剖面特征,说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并且变化比较复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不同形态可转化态氮的含量也存在差异,但土壤中均以有机态氮为主,除斗南地区外,其他两个小流域各种土壤中的不同形态氮含量均基本表现为SOEF-N>SAEF-N>IEF-N> WAEF-N。总体来看,草地、林地的TOC、TN及各形态氮含量均较高,对维持和改善区域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N、C/P、N/P比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土壤的N、P有效性均较好。3、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储存量与流失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C、N、P密度及储存量均存在差异。东大河小流域、宝象河小流域、斗南地区耕地中的C、N、P密度均较高,草地的C、N、P密度均高于林地。在小流域范围内,综合所有土地利用方式,在0~40 cm土壤深度内,东大河小流域的土壤C、N、P储存量分别为124.96×107kg、141.11× 106kg、52.61×106kg。宝象河小流域的土壤C、N、P储存量分别为114.07×107 kg、131.53×1006kg、35.07×106kg,斗南设施农地土壤平均C、N、P的储存量达87.26×106、11.62×106、8.53×106kg。三个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养分流失量也存在差异。东大河小流域、宝象河小流域耕地C、N、P表层流失量最大,草地各养分流失量最低,斗南设施农地C、N、P表层流失量高于撂荒地。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土壤中养分含量越低,土壤养分流失量就越高。三个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流失量均以耕地为最大,P的流失问题应重视,草地和林地土壤养分流失量较小,更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流域水环境的保护。在小流域尺度上,可建立土壤养分元素含量与土壤侵蚀量二者之间变化关系的相关的数学模型。4、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水体营养状态变化的沉积物记录东大河小流域和宝象河小流域沉积物的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均较好的反映了百年来流域的土壤侵蚀和环境演变过程。东大河小流域平均沉积速率为0.51 cm/y,宝象河小流域平均沉积速率为0.58 cm/y。沉积速率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和降水量有密切关系并能较好的反映出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随沉积物埋藏深度变浅,两个小流域沉积物的TOC、TN、TP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不同时间阶段变化特征明显。根据对东大河小流域沉积物的δ13C的研究初步推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和陆生C3植物,δ13C的波动反映了外源有机质在不同时间段的输入过程以及内源有机质的变化趋势。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决定了沉积物中能参与交换的生物可利用氮量,2个小流域的4种氮形态含量大小变化趋势一致,SOEF-N均为优势形态,对氮循环的贡献顺序均为SOEF-N>SAEF-N >WAEF-N>IEF-N,无机形态的生物可转化氮中NH4+-N对水库上覆水体氮营养水平最具潜在威胁。两个小流域的沉积物记录变化均表明,近十年来,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人口增加、污水排放量和化肥使用量增大以及流域养殖业的发展使滇池流域水体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雷娜[9](2014)在《剑阁县水土流失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了遵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全国各地均对当地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土壤侵蚀现状并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对经济有效地防治土壤侵蚀及减缓水力侵蚀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剑阁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剑阁县水土流失现状的研究,了解水土流失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并具体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拟定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及提出合理的治理规划提供参考。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剑阁县水土流失总面积1652.31km2,占幅员面积的51.18%,年均侵蚀总量569.99万吨,其中轻度流失面积603.46km2,占流失面积的36.52-,,0,中度流失面积1022.07km2,占流失面积的61.86%,强度流失面积26.78km2,占流失面积的1.62%,境内主要水土流失类型是面蚀,多发生在坡耕地和荒坡,其坡度的大小与水土流失的强度成正比。(2)当地土壤本身具有很大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易流失土地坡度一般在150-75°之间,其面积占幅员面积的78.27%,引起全县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是降雨量。(3)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560T/km2·a,下降到2870T/km2·a,治理区内各类蓄水拦砂工程由8400处增加到26217处;粮食产量提高,治理前平均亩产210kg,治理后亩产达到487kg,人均产值由249元增加到2631元,是治理前的10.6倍,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1467元,是治理前的11.2倍。(4)水土流失治理中主要存在干部、群众对水流失危害认识不深刻,治理资金短缺和治理设施基础薄弱、研究滞后等问题。针对现有问题,可加强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大水土保持工作执法力度和完善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等对策。(5)全县水土流失治理规划,以剑门关森林公园重点预防保护区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建设代表;设立重点预防监督区,包括新县城重点预防监督区、剑(阁)金(子山)公路改造工程监督区、剑(阁)盐(亭)公路改造工程和武引元山分支渠工程等,并划分了重点治理区域,提出相应水土保持相关法规和配套政策以及工程措施规划。
梁轶飞[10](2014)在《桐城市治理水土流失的成效与经验》文中提出该文重点介绍了桐城市2008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治理水土流失的成效,并对治理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可供其他小流域参考。
二、大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建成区 |
2.1.2 雨洪管控 |
2.1.3 措施景观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
2.2.2 源-流-汇-受理论 |
2.2.3 上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2.4 案例分析 |
3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地域特征分析 |
3.1 区域背景 |
3.1.1 区位条件 |
3.1.2 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3.1.3 土地利用现状 |
3.2 菜园村自然条件 |
3.2.1 降雨条件 |
3.2.2 土壤条件 |
3.2.3 地貌条件 |
3.2.4 地质条件 |
3.2.5 水文条件 |
3.2.6 植被条件 |
3.3 现状问题 |
3.3.1 短时内涝 |
3.3.2 干旱 |
3.3.3 径流侵蚀 |
3.4 本章小结 |
4 菜园村研究区雨洪问题空间机制分析 |
4.1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
4.1.1 流域关系分析 |
4.1.2 子汇水区划分 |
4.1.3 菜园村研究区下垫面划分 |
4.1.4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
4.2 菜园村研究区汇水过程分析 |
4.2.1 菜园村研究区外部汇水分析 |
4.2.2 菜园村研究区内部汇水分析 |
4.3 菜园村研究区景观格局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菜园村乡村LID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
5.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5.2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 |
5.2.1 台塬下垫面 |
5.2.2 坡面下垫面 |
5.2.3 陡坎下垫面 |
5.2.4 硬化下垫面 |
5.2.5 沟谷下垫面 |
5.3 菜园村雨洪设施及景观优化 |
5.3.1 排水设施 |
5.3.2 滞留净化设施 |
5.3.3 蓄水用水设施 |
5.3.4 护坡设施 |
5.3.5 塬边埂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1.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
6.1.2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形成的空间机制分析 |
6.1.3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
6.1.4 菜园村技术措施具体运用及景观优化 |
6.1.5 研究讨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2)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水质与水环境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滇池概况 |
2.1 引言 |
2.2 滇池流域概况 |
2.3 滇池湖泊特征和水系概况 |
2.3.1 湖泊特征 |
2.3.2 水系情况 |
2.4 滇池湖泊水环境现状 |
2.4.1 环境现状 |
2.4.2 污染源现状 |
2.5 滇池水环境治理现状 |
2.5.1 主要治理措施 |
2.5.2 取得的初步成效 |
2.6 滇池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池水质改善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
3.1 引言 |
3.2 经济社会发展压力 |
3.3 水质改善的压力 |
3.4 机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规划水平年滇池流域入湖污染负荷预测 |
4.1 引言 |
4.2 控制指标与目标 |
4.3 滇池流域中远期入湖污染负荷削减效果预测 |
4.3.1 基于容量总量控制的滇池流域中远期水污染治理方案 |
4.3.2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入湖量估计与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水质改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补水总体情况 |
5.3 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水质改善的影响 |
5.3.1 滇中引水工程生态补水方案设计 |
5.3.2 生态补水入湖过程设计 |
5.3.3 滇中引水对湖区水质改善效果预测 |
5.4 中长期水污染防治措施下滇池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 |
5.4.1 2030年滇中引水后滇池水质预测及水质目标可达性 |
5.4.2 2040年滇中引水后滇池水质预测及水质目标可达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坡沟系统水沙研究 |
1.2.2 侵蚀沟道分级分类现状 |
1.2.2.1 侵蚀沟道分级现状 |
1.2.2.2 侵蚀沟道分类现状 |
1.2.3 沟道治理开发利用现状 |
1.2.4 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研究 |
1.2.4.1 生态位与资源位理论及研究 |
1.2.4.2 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1 坡沟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2 坡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土壤 |
2.5 植被 |
2.6 水土流失现状 |
2.7 土地利用现状 |
2.8 社会经济 |
3 研究技术途径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小流域水沙来源研究 |
3.2.2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
3.2.3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3.2.4 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模式调查 |
3.2.5 小流域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小流域坡沟系统水沙利用研究 |
3.4.2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
3.4.3 小流域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3.4.4 小流域侵蚀沟道利用现状调查 |
3.4.5 小流域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3.4.5.1 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
3.4.5.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小流域坡沟系统水沙来源、变化研究 |
4.2 侵蚀沟道分级研究 |
4.2.1 小流域沟道分级图绘制 |
4.2.2 小流域沟道特征值分析 |
4.3 侵蚀沟道分类研究 |
4.3.1 按沟道的开析状况分类 |
4.3.2 按沟道的割裂状况分类 |
4.3.3 按沟道主支沟状况分类 |
4.3.4 称沟河流域沟道总类型 |
4.4 小流域沟道利用现状调查 |
4.4.1 称沟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调查 |
4.4.2 称沟河流域植物措施现状调查 |
4.4.3 称沟河流域侵蚀沟道利用模式 |
4.5 小流域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4.5.1 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的研究 |
4.5.1.1 小流域环境资源位分析和立地条件划分 |
4.5.1.2 适生植物生态位分析 |
4.5.1.3 生态适宜度计算 |
4.5.1.4 不同类型沟道中植物措施对位配置 |
4.5.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 |
4.5.2.1 治沟工程与地质条件分析 |
4.5.2.2 工程措施对位配置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坡沟系统水沙来源 |
5.1.2 沟道的分级与分类 |
5.1.3 侵蚀沟道治理现状模式 |
5.1.4 侵蚀沟道治理对位配置模式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白虎头生态清洁小流域诊断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流域治理发展概述 |
1.1.1 国外小流域治理概述 |
1.1.2 国内小流域治理概述 |
1.2 生态清洁小流域概述 |
1.2.1 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2.2 GIS与生态清洁小流域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3 GIS空间数据分析 |
3.1 小流域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GIS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3 坡度分级 |
3.4 沟系分布 |
3.5 植被覆盖度 |
3.6 土壤侵蚀强度 |
3.7 土地利用现状 |
4 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诊断 |
4.1 小流域功能主导定位 |
4.2 小流域防洪安全诊断 |
4.3 小流域水资源诊断 |
4.4 小流域土地资源诊断 |
4.5 小流域人居环境维护需求 |
4.6 小流域水土流失危害诊断 |
4.7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
5 生态清洁小流域三区划分 |
5.1 三区的划分原则 |
5.1.1 景观格局相似性 |
5.1.2 水土流失相似性 |
5.1.3 治理措施相似性 |
5.1.4 土地利用方式相似性 |
5.1.5 生态功能相似性 |
5.2 三区划分结果 |
5.3 小流域存在问题 |
5.3.1 小流域现状评价 |
5.3.2 小流域问题分析 |
6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研究与设计 |
6.1 防治原则、防治目标 |
6.1.1 防治原则 |
6.1.2 防治总体目标 |
6.1.3 防治具体目标 |
6.2 生态修复区治理措施研究与设计 |
6.2.1 生态修复区治理措施研究 |
6.2.2 生态修复区治理措施设计 |
6.3 生态治理区治理措施研究与设计 |
6.3.1 生态治理区治理措施研究 |
6.3.2 生态治理区治理措施设计 |
6.4 生态保护区治理措施研究与设计 |
6.4.1 生态保护区治理措施研究 |
6.4.2 生态保护区治理措施设计 |
6.5 小结 |
7 效益分析 |
7.1 生态效益 |
7.2 经济效益 |
7.3 社会效益 |
7.4 综合减污效益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6)石漠化治理中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农草林草空间配置 |
2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的农草林草空间配置 |
3 国内农草林草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4 国外农草林草研究进展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基础试验研究与分析 |
1 郁闭度与林下产草量关系研究与分析 |
1.1 撒拉溪示范区郁闭度与林下产草量关系 |
1.2 花江示范区郁闭度与林下产草量关系 |
2 农林草在石漠化示范区光合生理研究与分析 |
2.1 毕节示范区单播牧草光合生理研究 |
2.2 毕节示范区典型混播与单播草地光合生理变化特征比较 |
2.3 毕节示范区核桃、刺梨光合生理研究 |
2.4 花江示范区暖性牧草光合生理研究 |
2.5 花江示范区花椒纯林与花椒同紫花苜蓿间作光合生理研究 |
3 土壤养分变化研究与分析 |
3.1 毕节示范区本地土壤养分调查 |
3.2 花江示范区本地土壤养分调查 |
四、石漠化地区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构建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2.1 撒拉溪示范区各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构建限定性边界条件 |
2.2 花江示范区各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构建限定性边界条件 |
3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4.1 毕节撒拉溪轻-中度石漠化环境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 |
4.2 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 |
5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五、石漠化地区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1 示范区牧草建植的关键技术 |
2 示范区典型经果林种植关键技术研究 |
2.1 香玲核桃种植关键技术 |
2.2 刺梨种植关键技术研究 |
2.3 火龙果种植关键技术研究 |
3 示范区防护林种植关键技术研究 |
4 石漠化发展潜在指数 |
5 喀斯特轻—中度石漠化朝营小流域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5.1 农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5.2 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5.3 生态畜牧业配套技术研究 |
6 喀斯特中—强度石漠化顶坛小流域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6.1 农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6.2 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6.3 庭院畜禽养殖配套技术研究 |
7 不同小流域不同石漠化等级技术对比 |
六、石漠化地区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示范 |
1 示范点布局与范围 |
2 朝营小流域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示范点与效果 |
2.1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
2.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2.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2.4 示范点建设效果与分析 |
3 花江示范点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示范建设与效果 |
3.1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
3.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3.4 示范点建设效果与分析 |
4 示范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
4.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
4.2 花江示范区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
七、效益监测评价 |
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2 监测布局与监测点 |
3 监测过程与实验过程 |
3.1 郁闭度与林下产草量 |
3.2 光合差异 |
3.3 植物生态与多样性 |
4 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 |
4.1 郁闭度与林下产草量 |
4.2 光合差异 |
4.3 植物生态与多样性 |
4.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评价 |
4.5 示范区石漠化治理 |
5 效益监测评价对比分析 |
5.1 毕节示范区监测评价 |
5.2 花江示范区监测评价 |
八、石漠化地区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推广应用 |
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
2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2.1 推广适宜性原则 |
2.2 推广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4 示范与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
4.1 示范与推广应用技术措施保障 |
4.2 示范与推广应用参与式措施保障 |
4.3 示范与推广应用政策措施保障 |
九、结论与讨论 |
1 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本质是垂直地带性理论与生态位互补理论 |
2 生态恢复型与经济发展是石漠化治理中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的两大模式 |
3 石漠化地区经济林草的光合效率评价 |
4 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 |
5 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监测评价 |
6 模式推广范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省坡耕地治理工程实施情况 |
1.1 坡耕地现状 |
1.2 坡耕地治理工程选址 |
1.3 小流域坡耕地治理工程规模 |
2 坡耕地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调查 |
2.1 调查目的和方法 |
2.2 典型农户调查 |
3 坡耕地治理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3.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3.2 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
3.3 土地生产率分析 |
3.4 脱贫致富奔小康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8)滇池小流域LUCC下土壤侵蚀与碳氮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核心概念说明 |
1.2.1 滇池流域 |
1.2.2 LUCC |
1.2.3 土壤侵蚀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侵蚀的关键技术-~(137)Cs同位素示踪 |
1.3.2 LUCC下的土壤侵蚀研究 |
1.3.3 LUCC下的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
1.3.4 土壤侵蚀与营养物流失研究进展 |
1.3.5 小流域沉积物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 |
1.3.6 滇池流域LUCC的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选题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论文中的缩略语表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滇池流域总概况 |
2.1.2 滇池东大河小流域概况 |
2.1.3 宝象河小流域概况 |
2.1.4 斗南地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3.2 样品测试与分析 |
2.4 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 |
2.5 研究工作量 |
第3章 小流域LUCC下的土壤侵蚀 |
3.1 东大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估算 |
3.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比活度分布特征 |
3.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137)Cs含量 |
3.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模数 |
3.2 宝象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估算 |
3.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比活度分布特征 |
3.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137)Cs含量 |
3.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模数 |
3.3 斗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估算 |
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比活度分布特征 |
3.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137)Cs含量 |
3.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模数 |
3.4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
3.4.1 降雨因素 |
3.4.2 海拔高度 |
3.4.3 土壤质地 |
3.4.4 坡度 |
3.4.5 植被覆盖度 |
3.5 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的空间模拟 |
3.5.1 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回归模型构建 |
3.5.2 各小流域全流域的土壤侵蚀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流域LUCC下的土壤养分分布与化学计量特征 |
4.1 流域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4.1.1 土壤酸碱度 |
4.1.2 土壤粒度 |
4.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 |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 |
4.2.2 有机碳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
4.2.3 土壤单体碳同位素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关系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氮及可转化态氮形态分布 |
4.3.1 土壤总氮 |
4.3.2 可转化态氮 |
4.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磷分布 |
4.4.1 东大河流域土壤TP变化 |
4.4.2 宝象河流域土壤TP变化 |
4.4.3 斗南地区土壤TP变化 |
4.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5.1 土壤碳氮比 |
4.5.2 土壤碳磷比 |
4.5.3 土壤氮磷比 |
4.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流域LUCC下的碳氮磷储存与流失量估算 |
5.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氮磷储存量比较 |
5.1.1 碳氮磷储存量的计算方法 |
5.1.2 东大河流域土壤碳氮磷储存量 |
5.1.3 宝象河流域土壤碳氮磷储存量 |
5.1.4 斗南地区土壤碳氮磷储存量 |
5.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氮磷流失量比较 |
5.2.1 养分流失量计算公式 |
5.2.2 东大河流域土壤碳氮磷流失量 |
5.2.3 宝象河流域土壤碳氮磷流失量 |
5.2.4 斗南地区土壤碳氮磷流失量 |
5.3 土壤~(137)Cs与土壤碳氮磷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沉积物响应 |
6.1 东大河流域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
6.1.1 沉积年代的确定 |
6.1.2 沉积速率的变化特征 |
6.1.3 沉积物粒度特征 |
6.1.4 TOC、TN、TP的剖面分布特征 |
6.1.5 δ~(13)C的剖面分布特征 |
6.1.6 C/N、C/P、N/P的剖面分布特征 |
6.1.7 TOC、TN、TP沉积通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
6.1.8 水库营养状态变化历史及有机质来源分析 |
6.2 宝象河小流域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
6.2.1 沉积速率及粒度特征 |
6.2.2 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的剖面变化 |
6.2.3 宝象河流域的环境演变分析 |
6.3 东大河流域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 |
6.3.1 离子交换态氮 |
6.3.2 弱酸浸取态氮 |
6.3.3 强碱浸取态氮 |
6.3.4 强氧化剂浸取态氮 |
6.3.5 可转化态氮与非转化态氮及其对巧循环的贡献 |
6.4 宝象河流域沉积物氮形态的变化 |
6.4.1 可转化态氮 |
6.4.2 各形态氮对氮循环的贡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7.3 创新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剑阁县水土流失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水土流失的含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剑阁县概况 |
1 剑阁县的地理位置 |
2 自然条件 |
2.1 地类地貌 |
2.2 土壤类型 |
2.3 植被类型 |
2.4 气候条件 |
3 自然资源 |
3.1 水资源 |
3.2 土地资源 |
3.3 矿产及能量资源 |
4 社会经济状况 |
第三章 剑阁县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1 土壤侵蚀分类依据及意义 |
1.1 土壤侵蚀分类依据 |
1.2 土壤侵蚀分类意义 |
2 剑阁县水土流失总体现状 |
2.1 剑阁县水土流失分布 |
3 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 |
3.1 类型区划分的目的 |
3.2 类型区划分的原则 |
3.3 类型区划分及基本概况 |
第四章 剑阁县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成因 |
1 水土流失危害 |
2 水土流失的成因 |
2.1 自然因素 |
2.2 人为因素 |
第五章 剑阁县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成效与经验 |
1 水土保持机构的设置 |
2 水土保持治理工作进展及成效 |
2.1 水土保持工作进展 |
2.2 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
3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进展及成效 |
3.1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进展 |
3.2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成效 |
4 剑阁县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取得的经验 |
4.1 强化行政推动,加强领导重视 |
4.2 严格工程项目管理,抓好示范建设项目实施 |
4.3 预防保护为主,加强落实监督管理 |
4.4 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惩戒违法行为 |
第六章 剑阁县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1 剑阁县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
1.1 部门干部群众对水土流失认识不够明确 |
1.2 县内水土流失治理资金短缺 |
1.3 部分领导和部门干预执法 |
1.4 人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
1.5 水土保持基础薄弱,研究滞后 |
2 剑阁县水土流失治理指导思想和防治目标 |
2.1 剑阁县水土流失治理指导思想 |
2.2 剑阁县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3 剑阁县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
3.1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
3.2 加强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建设 |
3.3 调动全县人民水土保持的积极性 |
3.4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
3.5 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强化人居生态理念 |
3.6 加大水土保持工作执法力度 |
3.7 完善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 |
第七章 剑阁县水土流失区域治理规划 |
1 剑阁县水土流失预防分区 |
1.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 |
1.2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监督区 |
1.3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
2 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规划 |
2.1 完善机构、落实人员、加强管护责任 |
2.2 保护林草植被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 |
2.3 对区内局部水土流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
3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监督区的规划 |
4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桐城市治理水土流失的成效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理概况 |
2 治理成效 |
2.1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
2.2 提高了抗灾能力, 降低了自然灾害 |
2.3 改善了农民生活生产条件, 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
3 治理经验 |
3.1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
3.2 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 |
3.3 加强部门协作, 探索治理新模式 |
3.4 提高基层水保站职工待遇, 稳定基层水土保持治理队伍 |
4 结束语 |
四、大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周雅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滇中引水工程对滇池水质与水环境改善研究[D]. 凌书勤.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3]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D]. 杨万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4]白虎头生态清洁小流域诊断与治理[D]. 孙瀚宸.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5]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济效益分析[A]. 文朝菊,袁树堂,丁俊凯,刘新有. 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6]石漠化治理中农草林草空间优化配置技术与示范[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2)
- [7]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济效益分析[J]. 文朝菊,袁树堂,丁俊凯,刘新有. 中国水土保持, 2015(06)
- [8]滇池小流域LUCC下土壤侵蚀与碳氮变化研究[D]. 牛晓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9]剑阁县水土流失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雷娜.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7)
- [10]桐城市治理水土流失的成效与经验[J]. 梁轶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