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高窟第256窟至正年间“大宋国”题记考释(论文文献综述)
焦树峰[1](2021)在《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壁画是丰富的形象史料。敦煌石窟中有坐禅、燃灯、绕塔等佛教日常行事图像。坐禅图像可能是僧人日常修行的反映,也可能是僧团在进行冬夏安居的写照。燃灯图像的意涵包括燃灯供养和节日燃灯。礼忏祈福是绕塔图像的主要涵义。敦煌壁画中有讲经和授戒等法会图像,维摩诘经变是对讲经法会中法师讲法、都讲问难、听众听讲等仪式的图像折射。莫高窟第323窟可以反映出授戒法会有设置坛场、请师、问遮忏悔、宣示戒相等仪式。浴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等佛教节日在敦煌石窟中也有反映。浴佛节时要用香水洗浴佛像,石窟中的“九龙灌顶”图像可以为我们提供“浴佛”的图像参考。不仅如此,浴佛节还要举行写经、供佛大会、浴僧等活动。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敦煌石窟中有盂兰盆节送盆破盆活动的图像折射。腊八是佛陀降魔成道的日子,壁画中的放生情景是腊八节举行放生活动的图像再现。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有教化僧众、辅助僧人进行俗讲活动、维护社会秩序、消灾祈福、安定人心等功能。
李博雅[2](2021)在《清代释道信众联袂参拜敦煌佛窟事迹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序言敦煌石窟壁面上的"游人漫题",作为一种价值特殊的原始文献史料,百余年来一直备受中外学界的关注和研究,1近40年来,研究者们对它更是钟爱有加,众多学者依据敦煌石窟"汉文游人题记",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择其所要,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2
陈光文[3](2020)在《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汉唐时期,蒙元时期敦煌作为中西交通枢纽和孔道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东西方往来的重要通道,常常成为商旅及使臣的重要经由地。蒙古帝国时期修建了自甘州、酒泉、敦煌,经玉门关而通达西域的站赤体系,元朝建立后不断予以完善。甘肃行省管辖的三路长行站道、甘肃纳邻站道,均连接到沙州、瓜州、哈密等地站赤并进而通往西域,反映了沙州、瓜州在元代站赤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位置。站道体系的完善和站赤的正常运转,不仅保证了元政府和西域地区的经济、政治往来,也为元政府的信息传达和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张凯[4](2019)在《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0至13世纪是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发展的兴盛期。一方面,罗汉思想持续丰富,传播空间不断扩大,信仰圣地得以确立;另一方面,罗汉画家及画评出现,造像数量增加,图像类型增多,艺术水平达到顶峰。将罗汉图像与信仰视为整体给予分析,对于研究东亚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罗汉信仰文本生成并型塑图像,即从佛教典籍、民间故事和士人诗文三个层面,确立罗汉图像创作理念,丰富表现内容,拓展禅意维度。与此同时,华严与禅宗思想的流布赋予了罗汉图像创作语境。而文本在东亚各国接受中的不同解读,又引发罗汉图像在技法、风格、组合上更为复杂地变化。其次,罗汉图像对信仰产生助推与制约,即从场景配置、物质载体、图像运用三个层面影响信仰。一方面,十六、十八、五百罗汉在场景空间中与佛菩萨图像的不同配置,既是对信仰文本的观照,也反映了文本在具体解读中地延伸和融合。另一方面,图像在塑绘材质上的丰富性增强了信仰的亲和力,比例尺寸特征体现出信仰中的秩序感。特别是图像载体由壁面向纸面的转化,在丰富图像创作手法,促进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信众观看方式的变化,从而促使信仰发生降格,推动罗汉信仰的民间化与世俗化。再次,罗汉图像与信仰作为整体在东亚地区互动地和多层次地进行传播,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空间三个层面。一方面,其传播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信仰主体的共同作用。僧侣既是受众也是传递者,特别是来往于陕北、巴蜀、湘赣、江南的行脚僧、以及往返于中日的巡礼僧和禅宗高僧成为传播的主要力量。而宋代士人凭借特殊地位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商人则作为传播中的新鲜血液,不仅在巴蜀、荆湖、淮浙等地“纵价收市”,而且借助中日间外冷内热的贸易往来输送图像至日本,催生出了明州罗汉画家群体。另一方面,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除了依托文本外,还有真迹手工摹本、画样粉本、模印拓本等多种形式。而这些传播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是佛教艺术交流空间从中印向东亚,从西域向东海的整体转向,呈现出交流高规格,传播环流化,手段多样化等特征。10至13世纪罗汉图像与信仰在东亚地区的发展与传播,是镶嵌在东亚文化圈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地,折射出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意识自觉。既体现文化圈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以及东亚社会所共有的权力观和功用观,也体现了文化涵化过程中,彼此在价值、审美选择上的适应与认同。不过,在整体融合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出不同地区自身文化无意识的展现和对身份建构的诉求,促使他们不断推进罗汉图像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使得东亚地区的罗汉图像及其信仰向着更加成熟、完善、多元的方向发展。
雷明亮[5](2018)在《西夏文献题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夏文献题记是指刻印或书写在文本、墙壁等介质上,记述西夏历史时期的年代、书写、刻印、校勘、流传、供养、祈愿、所有者等信息的文字。西夏文献中保留了大量的题记,这些题记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史料,反映了西夏历史时期民众的社会生活,从中可以了解版刻、纪年、书写、名物、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情况。本文辑录了现已公布的西夏文献题记,校正了前人录文。从西夏文献题记的指称入手,尝试归纳了西夏文献题记的内容及分类特点;由书写格式探讨了西夏写刻本的情况,试图证明西夏不存在“复姓”现象。从个别题记入手,探讨了一些具体问题。以大量题记为基础,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追索了西夏“平阙”之制的时代特点,探究了西夏在礼佛时间上的选择与可能的原因,通过题记估算出西夏雕版和抄书的效率,讨论了西夏时期刊刻西夏文大藏经的可能性。举例阐述了西夏文献题记在史料学上的重要价值:既可印证传统史籍,又可由题记引出新的史学论题,其中的番汉双语题记更是对西夏名物解读有着重要意义。
杨富学[6](2017)在《裕固族与晚期敦煌石窟》文中研究表明裕固族与晚期敦煌石窟的营建关系重大。在沙州回鹘国时期(1036—1068)及其此前的曹氏归义军晚期,敦煌石窟在回鹘的主导下掀起营造高潮,新开、重修洞窟27所。及至元代晚期,在豳王家族支持下,敦煌石窟的营建再掀高潮,其中,回鹘裔裕固族佛教徒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学术界所谓的"西夏窟",除榆林窟第29窟外,其余大多应为元窟,莫高窟北区和东千佛洞很可能分别为豳王家族沙州西宁王系和瓜州肃王系之王家寺院区。
陈光文[7](2017)在《元代诸王出镇敦煌相关问题新探》文中认为元代在敦煌地区设立沙州路总管府,并以瓜州为其属州;同时派诸王进行出镇,建立起统治敦煌的军政管理体系。豳王出伯、豳王南忽里及喃答失太子曾出镇包括沙州、瓜州在内的河西西部地区,此后属于外王系的阿剌忒纳失里也曾短暂出镇沙州。由于出伯家族出现支系化趋势,豳王又衍生出一等王肃王封号和二等王西宁王封号。由此,出伯家族由原来以豳王王号出镇肃州、瓜州、沙州、哈密等地,变成以不同王号分镇不同区域:豳王出镇肃州,肃王以及威武西宁王先后出镇哈密,西宁王出镇沙州。自天历二年(1329)起到元末明初,西宁王系诸王忽答里迷失、速来蛮、牙罕沙、速丹沙以及阿鲁哥失里先后袭西宁王位,出镇沙州地区。
赵世金[8](2017)在《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研究》文中认为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是天水地区较大的一座佛教石窟群,这座石窟群主要以拉梢寺石窟、水帘洞石窟、千佛洞石窟、显圣池石窟等四个中小型石窟组成。石窟寺的内容以摩崖悬塑和壁画为主,壁画的面积比较庞大,摩崖雕塑的数量也相对较多。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开凿从北朝晚期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其中尤以北周、隋、宋、元几个朝代的修建最为密集,水帘洞石窟群中的雕塑与壁画大多都诞生于这几个朝代中。由于这座石窟群的开凿自北朝晚期开始没有间断,所以石窟群所反映的内容较为丰富,例如北朝的禅修思想、宋元的藏传佛教思想、明清时期三教圆融与佛教的世俗化等特征都在这座石窟中有较为详实的体现,是反映古代天水乃至陇右地区佛教发展的重要资料。水帘洞石窟群现存壁画内容涵盖了宗教、民族、世俗社会、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色彩亮丽,内容复杂,值得作一个详细的梳理与研究。另外,水帘洞石窟群也包含了一些小型窟龛和大量的摩崖悬塑造像,这些都是研究古代天水地区佛教发展的重要资料。本文从历史、民族、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对于水帘洞石窟群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和研究,力图能够再现古代武山及其附近地区佛教发展的重要轨迹。
石建刚[9](2016)在《延安宋金石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实地调查,延安地区共发现宋金石窟81处、136座窟(龛)。本论文主要利用考古学、文献学、艺术史学及图像学的基本方法,对延安宋金石窟的造像题材和题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释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洞窟形制、造像题材、造像风格等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结合有纪年的洞窟及造像,对延安宋金石窟进行了系统的分期和断代,将其分为北宋早期、中期、晚期和金代早期四个阶段。北宋早期开窟数量少、规模小、造像题材单一,在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和风格方面均表现出对延安地区唐代石窟造像的显着模仿。这一时期的造像较为浑厚、古朴,略显笨拙。北宋中期,洞窟数量略有增加,但其规模依然不大。造像题材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一些新题材。造像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开始形成清秀、内敛的造像特点。北宋晚期石窟数量急剧增加,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多样,特别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大型和超大型洞窟。造像艺术进入成熟期,佛、菩萨造像形成了含蓄、内敛、超脱凡俗的风格特点,天王、罗汉等造像则更加接近凡俗。北宋灭亡以后,延安地区的开窟数量骤然减少,在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上基本延续了北宋晚期洞窟的特点。造像风格逐步发生转变,形成了金代端庄肃穆、自信豪迈、粗犷健硕的造像特点。同时,本论文以造像题记为核心,对延安宋金石窟的工匠及其开窟造像问题进行了重点考察。北宋早期有以米延福为主的工匠群体,主要活动于富县一带,以模仿唐代石窟造像为主。北宋中期到金初期最重要的是来自鄜州的介氏工匠家族,他们在延安地区的开窟造像活动至少持续了100年之久,历经不少于5代人,所开凿洞窟包括有题名的15座窟(龛)和没有明确提名的数座洞窟,其影响波及整个延安地区及邻近的陇东地区等。另外,钟山第10窟的王信、月坪石窟的赵后、石寺河第1窟的王志、何家洼石窟的弋达、真武洞大佛寺第2窟的母逸等开窟工匠,均具有较高的造像技艺,是延安宋金石窟的主要建造者。最后,本文选取了延安宋金石窟造像中较具代表性的僧伽、地藏、玄奘取经、涅盘图像之乐舞者形象等四类题材进行了个案分析,以此揭示延安宋金石窟造像的特点和内涵。延安宋金石窟中的僧伽造像表现为和观音、弥勒佛、宝志与万回、十六罗汉等造像的不同组合形式,主要反映了信众对生前和平、富足生活的期许和亡后净土世界的向往。地藏与十王及地狱图像同样具有丰富的组合形式,尤为重要的是发现了金地藏与闵公、道明和尚的造像组合,将金地藏信仰及相关故事、图像的形成时间由明代提前到了北宋中期。地藏十王与观音十六罗汉、涅盘图像等组合形式,揭示出劝恶向善、救度生人和救拔亡者是延安宋金石窟地藏信仰的思想核心。延安是玄奘取经图像最为集中,且产生时代最早的地区。本论文通过与甘肃、川渝地区及山西等地玄奘取经图像的比对,清晰的展现了延安宋金石窟玄奘取经图像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延安宋金石窟大量出现玄奘取经图像,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北宋时期兴起的佛教复兴运动,其二是玄奘本人与陕北地区的特殊因缘。延安宋金石窟涅盘图像中的乐舞者,分为外道乐舞庆佛涅盘和罗汉奏乐供养两种类型。涅盘图像中的乐舞外道,产生于北朝时期,继承了犍陀罗时期的裸体外道形象,唐代以后变为了婆罗门形象,宋辽金夏时期依然盛行婆罗门形象,但同时又出现了汉装胡人形象者。外道乐舞图像与末法、护法思想关系密切。罗汉奏乐图像,是对人天乐舞供养释迦涅盘内容的改造,以罗汉代替乐舞供养的人天,旨在突出罗汉的传法与救世功能。
陈光文[10](2016)在《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文中认为敦煌位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汉唐时期一直是中西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枢纽。特别是隋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户口滋盛,文化繁荣,商贾行旅往来不绝,达到其历史发展的最顶峰。北宋皇佑五年(1053)以后,西夏取代沙州回鹘并开始了在敦煌的统治。自此,敦煌又进入了其历史上的西夏至清代统治时期。1036年,党项军队攻克沙州(敦煌)、瓜州,但次年沙州回鹘势力又将党项军队逐出沙州,并建立短暂统治沙州的回鹘政权;瓜州在破城后一直处在西夏的统治之下。1053年以后,西夏军队击溃沙州回鹘政权,并开始对沙州的统治。西夏前期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在瓜州,1097年以后西夏在沙州设立了监军司,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又移至沙州。西夏在敦煌设立有监军司、转运司、经制司等机构,建立起完备的行政建置与职官体系,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227年,蒙古军攻克沙州、瓜州,沙州先后属拔都和察合台势力范围。至元十七年(1280),元代设立沙州路总管府,瓜州为其属州,同时任命出伯家族进行镇戍。元代时期,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有所发展,敦煌也成为元朝至西域站赤交通的重要节点。西夏、元时期,敦煌佛教氛围浓厚。尽管敦煌石窟艺术已接近尾声,但其中的西夏、元代壁画仍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1368年明军攻克沙州,但明朝并未在当地建立统治,而是先后设立了沙州卫和罕东左卫,以蒙古族首领担任都督、指挥使等官职实行羁縻统治。但明中期以后由于西北边疆形势的恶化,明代最终将七卫部众全部内迁,闭关绝贡,彻底放弃关西土地。清朝康熙后期,以平定西域准噶尔之乱为契机,开始经理关西地区。雍正三年(1725)设立沙州所、四年(1726)升为沙州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设立敦煌县。雍正、乾隆时期,通过设所置卫改县及建城移民屯田等举措,敦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了恢复性发展。总体而言,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发展,敦煌在中西交通上的枢纽地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西夏、蒙元时期敦煌汉人数量减少,汉唐时期形成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参之以少数民族文化的敦煌文化已逐渐衰弱。明代敦煌更是进入了其历史发展的最低谷时期。清代时期进行了积极经营,使敦煌的社会面貌和经济发展迅速恢复,但由于敦煌人口全为甘肃各地移民发展而来,其文化、信仰已非昔日之状。
二、莫高窟第256窟至正年间“大宋国”题记考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高窟第256窟至正年间“大宋国”题记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及研究重难点 |
四、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敦煌石窟中的日常行事图像 |
第一节 坐禅图像 |
第二节 燃灯图像 |
第三节 绕塔图像 |
第二章 敦煌石窟中的法会图像 |
第一节 讲经法会 |
第二节 授戒法会 |
第三章 敦煌石窟中的佛教节日图像 |
第一节 浴佛节 |
第二节 盂兰盆节 |
第三节 腊八节 |
第四章 敦煌石窟寺院仪轨的功能 |
第一节 宗教功能 |
第二节 世俗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煌的地理特点 |
二、敦煌的驿站交通 |
(一)蒙古帝国时期 |
(二)元朝时期 |
三、结语 |
(4)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概况 |
第一节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盛行背景 |
一、何为“东亚” |
二、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社会巨变 |
三、末法思想对罗汉信仰的促发 |
第二节 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兴起 |
一、早期罗汉观念的滥觞 |
二、经典与圣地的确立 |
三、供养法会中的罗汉圣、俗信仰形态 |
四、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不同建构路径 |
第三节 东亚罗汉图像的成熟 |
一、罗汉图像在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罗汉画家与画评出现 |
三、罗汉图像类型与数量增多 |
四、东亚罗汉图像交流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罗汉信仰文本对图像的生成与型塑 |
第一节 佛典文献与罗汉图像经典化 |
一、《法住记》确立罗汉形象与图像主题 |
二、华严思想影响下的经典图式 |
第二节 民间故事与罗汉图像世俗化 |
一、民间故事中的世俗信仰诉求 |
二、民间罗汉故事的文化特征 |
三、世俗信仰对罗汉图像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士人诗文与罗汉图像禅意化 |
一、诗文中的《渡水罗汉图》 |
二、士人禅趣影响下的罗汉画风格 |
第四节 日本、高丽的罗汉信仰文本解读与图像呈现 |
一、日本罗汉经典的三种解读 |
二、日本罗汉信仰特征及对图像的影响 |
三、高丽罗汉信仰与图像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罗汉图像对信仰的助推与制约 |
第一节 场景空间中罗汉图像配置样式 |
一、图像配置样式与特征 |
二、图像配置的信仰呈现 |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中罗汉图像物质载体 |
一、塑绘材质对信仰的调节 |
二、比例尺寸体现信仰中的等级秩序 |
第三节 图像运用中物质与观念的转化 |
一、观看方式改变信仰神性 |
二、水陆法会中图像对氛围的营造 |
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机制 |
第一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者与受众 |
一、作为传播先驱的僧侣 |
二、士人是传播的引领者 |
三、商人的促进作用 |
四、普通民众的传播力量 |
第二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 |
一、手工图像摹本 |
二、画样和粉本 |
三、模印和拓本 |
四、文本的传递 |
第三节 从罗汉形貌演变看佛教艺术的多中心传播 |
一、梵僧相罗汉传播以蜀地为中心 |
二、汉僧相罗汉传播以江南为中心 |
三、佛教艺术传播的新空间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审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从明州罗汉画看东亚地区审美互动 |
一、明州在东亚地区交流中的地位 |
二、明州罗汉画的商业特性和艺术风格 |
三、明州罗汉画体现出的东亚审美交融 |
第二节 禅宗审美在罗汉图像中的体现 |
一、禅宗在东亚的流布 |
二、罗汉图像中的禅宗审美趣味 |
三、东亚地区罗汉画中的禅宗审美继承 |
第三节 东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自觉 |
一、罗汉信仰体现出的东亚文化和谐观与功用观 |
二、东亚地区罗汉图中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致谢 |
附录一:画史文献中关于10至13世纪罗汉画家的记载 |
附录二:现存10至13世纪重要石窟中的罗汉造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西夏文献题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记”释名 |
二、当代研究者习称的“题记” |
三、“西夏文献题记”指称及研究范围之划定 |
四、研究史回顾 |
五、前人研究的不当之处和无可替代性 |
第一章 西夏文献题记概述 |
一、西夏文献题记的分类 |
二、西夏文献题记的内容 |
第二章 西夏文献题记的书写特点 |
一、书体的选择 |
二、人名书写与双姓连用 |
三、平阙之式 |
第三章 题记的释读及其相关问题 |
一、一条巡礼题记的释读 |
二、题记中同姓同名的异写 |
三、年号题记不可证统治政权 |
四、题记中的“边腹之地” |
五、从题记看夏人礼佛的时间选择 |
六、由题记考察西夏雕版、写经的工效 |
第四章 西夏文献题记史料价值试论 |
一、西夏文献题记可证史载 |
二、西夏文献题记可补史缺 |
三、番汉合璧题记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夏文献题记编年录 |
附录二 写本题记 |
附录三 刻本题记 |
附录四 洞窟寺壁题记 |
致谢 |
(6)裕固族与晚期敦煌石窟(论文提纲范文)
一裕固族与敦煌石窟的营建 |
二从出土文献看莫高窟北区的时代 |
三蒙古豳王诸系王家石窟寺蠡测 |
(7)元代诸王出镇敦煌相关问题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二代豳王南忽里出镇沙州、瓜州 |
二、喃答失太子出镇沙州、瓜州 |
三、嗣越王阿剌忒纳失里出镇沙州 |
1. 遵依皇帝圣旨 |
2.[我]阿剌[忒纳]失里令旨[…] |
3. 向招讨司[……] |
5.[///……]关系 (?) |
6. 有的 (?) 经历 (?) [……]为首的 (?) |
7. 部落主 (?) 头儿们 |
8. 寄给王府[官员?]的加盖印章的书信[已收到?……] |
9. 写[//…]已经[向]行 (?) [御?]台官员 |
1 0.[…][呈报?] |
1 1.[…//]如今用招讨司印章衙门[……] |
1 2.[……]于[///……]的军队[//……] |
四、出伯家族的支系化与西宁王系诸王出镇沙州 |
(8)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三、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水帘洞石窟群总论 |
第一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概述 |
第二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创建因素述论 |
第四节 武山周围地区的石窟概述——以渭河上游地区为例 |
第二章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壁画与题记研究 |
第一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壁画分组研究 |
第二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壁画内容研究 |
第三节 武山水帘洞所见碑铭以及题记考释 |
第三章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窟龛形制和雕塑艺术研究 |
第一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窟龛形制以及造像组合研究 |
第二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建筑与雕塑艺术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反映的宗教思想演变 |
第一节 北朝时期武山水帘洞的佛教信仰 |
第二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与北朝禅观研究 |
第三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中的藏传佛教因素探析 |
第五章 石窟中的文化融合与演进——武山水帘洞石窟 群与同时期佛教石窟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与天水麦积山石窟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与木梯寺石窟的关系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水帘洞石窟群与马蹄寺石窟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的供养人造型分析 |
总结 |
第六章 水帘洞石窟群的保护、修复研究与开发 |
第一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的破坏因素和病例特征 |
第二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保护措施 |
第三节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文化艺术的开发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图版 |
(9)延安宋金石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问题 |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延安宋金石窟概观 |
第一节 延安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延安石窟概况 |
第三节 延安宋金石窟的分布及概况 |
第二章 代表性洞窟及其年代考察 |
第一节 石泓寺第3、6、7窟 |
第二节 钟山第10窟 |
第三节 万安禅院第1窟 |
第四节 城台第2窟 |
第五节 清凉山第11窟 |
第六节 延安及其周边地区的五座金代洞窟 |
第三章 延安宋金石窟工匠及其开窟造像活动——以石窟题记所见工匠题名为核心 |
第一节 北宋早期的鄜州工匠米延福 |
第二节 北宋中期至金代早期的介氏工匠家族 |
第三节 其他工匠及其开窟 |
小结 |
第四章 延安宋金石窟的形制、题材与年代 |
第一节 窟龛形制 |
第二节 造像内容及组合 |
第三节 造像服饰类型 |
第四节 分期与年代 |
第五章 延安宋金石窟部分造像题材研究 |
第一节 延安宋金石窟僧伽造像研究 |
第二节 延安宋金石窟地藏与十王及地狱图像研究 |
第三节 延安宋金石窟玄奘取经图像研究 |
第四节 延安宋金石窟涅盘造像之乐舞图像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中“敦煌”的时空限定 |
二 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五 研究资料概说 |
六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夏统治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西夏在敦煌建立统治的过程 |
一 党项军队攻占沙州始末 |
二 西夏前期沙州的外部政治环境 |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一 沙州监军司——正、副、通判、习判、都案、案头 |
二 沙州刺史——都案 |
三 沙州经制司——大人、承旨 |
四 沙州转运司——正、承旨、都案、案头 |
五 沙州——州主、城守、通判等 |
六 沙州的基层建置以及作为民间基层组织的“社” |
第三节 敦煌的社会经济 |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规模 |
二 生产方式与经济构成 |
第四节 西夏时期敦煌的佛教 |
一 西夏统治者的崇佛政策 |
二 敦煌石窟的营建、重修与清沙活动 |
三 信众游客对敦煌石窟的巡礼活动 |
第二章 蒙元统治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蒙古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
一 蒙古军第一次进攻沙州 |
二 蒙古军第二次进攻沙州 |
三 蒙古军第三次进攻并占领沙州 |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一 蒙古帝国时期沙州的隶属情况 |
二 元代沙州、瓜州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第三节 出伯家族及其后裔对敦煌的出镇 |
一 第一代豳王出伯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
二 第二代豳王南忽里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
三 喃答失太子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
四 嗣越王阿剌忒纳失里对沙州的短暂出镇 |
五 出伯家族的支系化与西宁王系对沙州的出镇 |
第四节 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 |
一 敦煌的地理特点 |
二 敦煌的驿站交通 |
第五节 元代敦煌的社会经济 |
一 沙州、瓜州城池的修建 |
二 人口规模与族属构成 |
三 屯田举措 |
第六节 元代敦煌的宗教信仰 |
一 佛教信仰 |
二 景教、伊斯兰教与道教信仰 |
第三章 明代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明军攻克敦煌与关西七卫的设立 |
一 明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
二 关西七卫的相继设立 |
第二节 明代敦煌沙州卫历史研究 |
一 设卫背景与卫所性质 |
二 设卫时间与卫治、辖区 |
三 沙州卫兴废史 |
第三节 明代敦煌罕东左卫历史研究 |
一 罕东左卫卫治与辖区 |
二 罕东左卫兴废史 |
三 罕东左卫部众内徙与吐鲁番占据敦煌 |
第四节 明代敦煌社会诸相 |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迁徙 |
二 生产方式与物产 |
三 敦煌的佛教景象 |
第四章 清代统治时期的敦煌 |
第一节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与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
一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 |
二 敦煌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
第二节 清代敦煌的城堡修建与移民实边 |
一 城堡修建 |
二 移民实边 |
第三节 清代敦煌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 |
一 经济发展 |
二 文化教育 |
第四节 清代敦煌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 |
一 佛教信仰 |
二 道教信仰 |
三 伊斯兰教信仰 |
四 民间信仰 |
结语 |
一、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
二、人口数量与族属构成 |
三、经济发展 |
四、宗教信仰 |
五、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莫高窟第256窟至正年间“大宋国”题记考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研究[D]. 焦树峰. 兰州大学, 2021(12)
- [2]清代释道信众联袂参拜敦煌佛窟事迹考论[J]. 李博雅. 形象史学, 2021(01)
- [3]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J]. 陈光文. 敦煌学辑刊, 2020(04)
- [4]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D]. 张凯. 东南大学, 2019(01)
- [5]西夏文献题记研究[D]. 雷明亮. 宁夏大学, 2018(01)
- [6]裕固族与晚期敦煌石窟[J]. 杨富学. 敦煌研究, 2017(06)
- [7]元代诸王出镇敦煌相关问题新探[J]. 陈光文. 敦煌学辑刊, 2017(02)
- [8]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研究[D]. 赵世金. 兰州大学, 2017(04)
- [9]延安宋金石窟研究[D]. 石建刚. 兰州大学, 2016(02)
- [10]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D]. 陈光文. 兰州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