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rAl阻尼合金的振动耗能研究

FeCrAl阻尼合金的振动耗能研究

一、铁铬铝减振合金振动耗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丛[1](2020)在《凝固速率对Fe-Al-Ta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金属间化合物是新一代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其结构排列长程有序,具有高熔点、高热导及良好的抗磨损、腐蚀和冲击性能。其中,Fe-Al金属间化合物以其优良的高温耐蚀性、高温抗氧化性、密度小、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得到了材料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室温脆性的缺点在金属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同时温度在600℃以上时,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抗蠕变性能变差且强度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该材料的工业应用。在定向凝固技术及Fe-Al金属间化合物强韧化机理的研究发展基础上,本文将定向凝固技术同合金化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强度和塑性。依据Fe-Al二元相图,在Fe-Al金属间化合物中添加一定量的高熔点Ta元素,借助改进的Bridgman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凝固速率为650μm/s、700μm/s、800μm/s、900μm/s的Fe-Al-Ta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研究分析了较高凝固速率对Fe-Al-Ta共晶的组织形貌特征、相组成、相界面形态演变规律、晶体学取向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明定向凝固Fe-Al-Ta共晶凝固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受凝固速率的影响机理。凝固速率为650μm/s、700μm/s、800μm/s、900μm/s的Fe-Al-Ta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组织由短棒状及球状混合形式均匀存在。随着凝固速率的进一步提高,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组织越来越细化。此时Fe-Al-Ta共晶的固液界面仍为胞状结构。根据M-S、KF理论计算出的不同凝固速率下的Fe-Al-Ta共晶的S(λ)值均为正值,任何波长的扰动都会干扰界面的稳定性,界面呈胞状结构,理论计算同实验结果一致。为了得到最小的界面能,不同凝固速率下的共晶组织在各自择优取向下保持着各自独特组织形貌,基体相和增强相之间相界面的晶格错配度为10.3%,呈半共格界面。相较于铸态、Fe3Al金属间化合物而言,定向凝固后的Fe-Al-Ta共晶的显微硬度值随凝固速率的不断升高显着提升。不同凝固速率下的Fe-Al-Ta共晶拉伸曲线在整个拉伸加载过程中非常相似,没有塑性变形特征出现,共晶组织断裂均为脆性断裂。并且定向凝固后的Fe-Al-Ta共晶组织强度得到改善,抗拉强度值远大于铸态,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凝固速率为650μm/s、700μm/s、800μm/s、900μm/s下的Fe-Al-Ta共晶断裂韧性值相比于前期较低凝固速率的Fe-Al-Ta共晶下的韧性值要高,其断裂方式依旧为解理断裂,主要是沿层片状断裂,同时伴随着穿晶断裂。其中凝固速率为700μm/s的Fe-Al-Ta共晶断口是解理-韧窝混合断口,韧性值最大为18.12MPa·m1/2,其主要增韧机制是细晶强化、裂纹偏转及界面强化。

刘晓静[2](2018)在《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基于晶粒细化强韧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其对阻尼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以及高的阻尼本领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目前仍存在由于晶粒过于粗大而易于发生沿晶断裂,且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为此,本文采用新型孕育剂对Cu-11.9Al-2.5Mn(wt.%)形状记忆合金的晶粒进行了有效细化,并对随晶粒细化微观组织演化的规律、合金的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La-B孕育剂对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晶粒具有显着的细化效果。当Al-La-B的添加量为2.5 wt.%时细化效果最佳,此时淬火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可由未细化合金的313μm细化至36μm。而热轧、淬火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可由未细化合金的530μm细化至85μm。在此基础之上,再加入0.1 wt.%的Ce元素,合金的晶粒尺寸可获得进一步的细化。淬火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可细化至25μm,而热轧、淬火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可细化至80μm。孕育剂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900℃β化10 min后淬火,之后迅速升温至350℃时效15 min。淬火后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合金的有序度,同时有效消除快速淬火过程中所形成的过饱和空位,从而稳定相变点。研究所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随着晶粒尺寸的下降,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均显着提高,当Al-La-B添加量为2.5 wt.%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此外,随着晶粒尺寸的下降,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拉伸断裂模式也逐渐由沿晶脆性断裂转变为穿晶韧性断裂。热轧可使得上述三项力学性能进一步上升。伴随晶粒尺寸的下降,Al-La-B孕育剂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上升,而Ce元素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先下降,后上升。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晶粒细化对阻尼性能有着相反的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晶粒细化可使得马氏体片层间距减小,这会造成单位体积内界面数量的增多,从而有助于合金阻尼本领的增加。其次,伴随片层间距的减小,近邻界面的压应力以及晶界的约束力升高,这会造成界面滑移性的下降,并进而导致阻尼本领的下降。因此,材料的整体阻尼性能是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崔春娟,问亚岗,杨猛,田露露[3](2017)在《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概述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特性,简述了几种改善Fe-Al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的常规方法。详细介绍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高温耐磨耐蚀涂层和高温气体净化多孔材料的研究新方向,以及借助先进的定向凝固技术制备Fe-Al-Ta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新进展,指出了当前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王峰,奚正平,汤慧萍,汪强兵,杨保军[4](2010)在《Fe-Al合金多孔材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e-Al合金多孔材料具有比常规多孔材料更好的耐高温氧化、耐腐蚀、高强度等优异性能,但是由于室温脆性大、延展性低,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综述了Fe-Al合金多孔材料的特性、应用现状以及在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阐述多孔材料在洁净煤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Fe-Al合金多孔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滕立格[5](2007)在《GF-Pb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铅的优良降噪性能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对玻璃纤维增强铅基(GF-Pb)复合丝材制备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编网轧制法成功地制备了高阻尼GF-Pb复合网栅和板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可成形性能,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断口形貌,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对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最佳成形温度为20℃,铅的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20℃时两层金属间的界面结合状态良好。复合材料的密度随轧制厚度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D1类材料的转折点在1.2 mm附近,可成形范围为1.2 mm>d>0.8 mm;D2类材料的转折点在1.0 mm附近,可成形范围为1.0 mm>d>0.7 mm。在复合丝材编织成网栅、轧制成板材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强度不断降低。复合板材与基体相比强度略微提高。网栅与丝材相比,强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编织过程中的强度损失和网栅结构的强度损失,其中编织过程中的强度损失约为40 MPa;复合板材与网栅相比强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玻璃纤维纱属于脆性材料,当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使其受到损伤,所以这种方法在制备脆性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存在一定弊端,但是采用该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阻尼性能显着提高。GF-Pb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与基体相比提高了约20倍。基体与玻璃纤维界面的相互作用是复合材料最重要的阻尼源。对室温的阻尼-应变振幅曲线研究表明,GF-Pb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表现出相关和无关两个区域,且曲线可以采用界面微滑移机制进行解释。板材的阻尼性能随应变振幅增加的上升速率比网栅的要快,这是因为板材中的玻璃纤维已经断裂,在振动中界面微滑移进行的更完全。对阻尼-温度-频率曲线进行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阻尼随温度升高和频率降低而增加。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主要为:界面摩擦阻尼机制、铅的塑性变形阻尼机制、材料阻尼等。

黄勇[6](2007)在《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出发,以Fe-16Cr-2.5Mo阻尼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工况温度、热处理温度和外加磁场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并从微观组织结构和铁磁学方面深入分析了合金的阻尼本质。采用改进的JN-1型倒扭摆内耗仪研究了工况温度、热处理温度和外加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利用CK-40M型OLYMPUS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合金的金相组织,并利用水基磁流体对直流磁场作用下磁畴的形貌及其移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工况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在室温到500℃的范围内,随工况温度的升高,Fe-16Cr-2.5Mo合金的阻尼性能δm和对应的峰值应变振幅γc都逐渐降低。当工况温度升高到300℃时,Fe-16Cr-2.5Mo合金的阻尼性能δm还能维持到原来的80%,仍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其原因在于,随着工况温度的升高,原子间距扩大,原子间的交换积分作用和磁晶各向异性能降低,磁致伸缩系数λs降低,畴壁能密度降低,阻尼性能下降。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的阻尼性能有大的影响。在800℃到1100℃的范围内,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逐渐升高,在900℃时阻尼性能有极大值(δ=0.28),之后又随热处理温度升高逐渐降低。研究了直流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在直流磁场作用下,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08mT磁场强度下,合金的阻尼性能达到最大,之后随磁场强度的增大(0.08mT~4mT)而急剧下降。在弱直流磁场作用下,处于不稳定的细小磁畴体积发生变化,畴壁出现巴克豪森式移动,合金内耗明显增大。当合金磁化到饱和态时,磁机械滞后效应消失,合金的阻尼性能降到最低。施加外磁场后,磁畴显得宽大和均匀,并且发生了明显壁移。磁畴越宽,单位体积试样组织中畴界面积减小,即使畴壁的移动能力提高,组织中畴界移动所消耗的能量也会大大减小,阻尼性能下降。研究了交流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在交流磁场作用下,合金的阻尼性能随磁场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但衰减速度超过直流磁场。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交变磁场使畴壁处于振动状态,其振幅比相同磁场强度下的直流磁场的大,这使得合金更容易达到磁饱和,阻尼因而下降较快。研究了工况温度和外加磁场同时作用下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综合影响情况。在350℃恒温作用下,Fe-16Cr-2.5Mo合金的阻尼性能随磁场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0.02mT。对比弱直流磁场作用下合金的阻尼变化规律,350℃恒温作用下Fe-16Cr-2.5Mo合金各个磁场段的阻尼性能都有明显下降。研究还发现,在0.08mT恒定磁场作用下,随工况温度的升高,Fe-16Cr-2.5Mo合金的阻尼性能呈线性下降。对比工况温度对合金阻尼性能变化规律,施加0.08mT恒定弱直流磁场使得Fe-16Cr-2.5Mo合金各个温度段阻尼性能都有明显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施加弱磁场后,当工况温度高于200℃时,合金的阻尼性能下降趋于平缓,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无磁场状态。其原因是由于弱磁场加强了晶界处的磁极强度,增强了晶界的结合力,延缓了晶界驰豫的发生。

李开明[7](2006)在《高可靠小系统电子产品的构形与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对一种小系统电子产品的系统构形、热控制、振动控制、电磁兼容性、化学相容性、安装设计、产品评判等应用工程上的计算及经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业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广,张振忠,张少明,沈晓冬,马立群[8](2006)在《高阻尼镁锆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阻尼技术是解决振动噪声的有效途径之一。重点介绍了镁锆合金阻尼性能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成分、热处理、塑性变形等对镁锆合金阻尼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阻尼机制进行了探讨。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刘远锋[9](2006)在《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SMA)基体上沉积PbZrTiO3(PZT)铁电陶瓷薄膜而制备NiTi SMA/PZT复合材料。探讨了用柠檬酸代替有机醚制备PZT先驱体的反应机理。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试样的XRD图谱分析,讨论了烧结温度对铁电陶瓷层晶化过程的影响。使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具有三种不同界面状态的NiTi SMA基体对PZT铁电陶瓷层沉积的影响。用悬挂共振法研究了NiTi SMA/PZT复合材料和NiTi SMA的阻尼性能随振动频率及振幅变化的规律。比较了NiTi SMA和NiTi SMA/PZT复合材料阻尼值的差异,从相界、畴界的运动等方面探讨了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阻尼机理。实验表明,650℃为较佳的烧结温度。在此温度下陶瓷层中无焦绿石相出现,组织中的主要组成相是铁电陶瓷PTZ相;在NiTi SMA表面原位氧化生成的TiO2陶瓷层过渡层增强了NiTi SMA与PZT铁电陶瓷的结合。较机械抛光和氧化处理,具有表面腐蚀状态的NiTiSMA基体与PZT陶瓷层的结合较好。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较NiTi SMA有明显的变化:在频率响应方面,NiTiSMA/PZT复合材料的响应频率明显加宽,从NiTi SMA的0~7Hz增大到了0~20Hz,而阻尼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NiTi SMA和NiTi SMA/PZT复合材料来说都存在一个临界振幅,当振幅小于该临界值,阻尼随振幅的增大而显着增大,当振幅大于该临界值时,随振幅的增大阻尼值变化趋于平缓,然而,前者的临界振幅(激振电压)仅为0.5v,而后者为1.0v,表明后者能承担更大的载荷。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来自NiTi SMA与PZT两种材料的综合,既包括B2母相/马氏体的界面运动,又包含PZT铁电陶瓷的畴界运动;更重要的是应力波在复合材料内部传递时PZT铁电陶瓷层产生的正、逆压电效应强化了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阻尼。

李开明[10](2003)在《铁铬铝减振合金振动耗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铁铬铝合金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研制成功的 ,它既可作结构材料又可作具有高阻尼性能的功能材料。文章介绍高温退火、外磁场、环境温度和应力振幅对合金内耗值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试样件和航天电子产品中使用该合金后 ,在随机振动中对振动耗能的贡献。本合金在减振降噪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铁铬铝减振合金振动耗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铬铝减振合金振动耗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凝固速率对Fe-Al-Ta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定向凝固技术
        1.2.1 凝固的发展历史
        1.2.2 凝固科学的形成
        1.2.3 凝固科学技术的发展
        1.2.4 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进展
        1.2.5 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进展
        1.2.6 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
        1.3.1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3.2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断机理
        1.3.3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强韧化研究进展
        1.3.4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的新方向
    1.4 本文研究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过程
    2.1 技术路线
    2.2 母合金的制备
        2.2.1 母合金成分的选择及配比
        2.2.2 母合金的熔铸及切割
    2.3 Fe-Al-Ta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制备
        2.3.1 布里奇曼定向凝固原理及设备简介
        2.3.2 设备工作过程及实验主要参数
    2.4 组织观察及表征分析
        2.4.1 金相试样组织分析
        2.4.2 晶体位向关系表征与分析
        2.4.3 成分及物相分析
    2.5 力学性能测试试验
        2.5.1 显微硬度测试
        2.5.2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2.5.3 室温断裂韧性性能测试
3 Fe-Al-Ta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晶体生长机理
    3.1 不同凝固速率下Fe-Al-Ta共晶的微观组织
        3.1.1 Fe-Al-Ta共晶的微观组织形貌
        3.1.2 Fe-Al-Ta共晶晶体生长方向的偏转角度
        3.1.3 Fe-Al-Ta共晶的物相及成分分析
        3.1.4 不同凝固速率下增强相的体积分数
        3.1.5 凝固速率对层片/棒状间距的影响
    3.2 不同凝固速率下Fe-Al-Ta共晶的固液界面演变规律
        3.2.1 Fe-Al-Ta共晶固液界面的微观形态
        3.2.2 Fe-Al-Ta共晶固液界面的形成机理
    3.3 Fe-Al-Ta共晶的位向关系及相界面
        3.3.1 不同凝固速率下Fe-Al-Ta共晶的择优取向
        3.3.2 Fe-Al-Ta共晶的晶面结构对相界面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Fe-Al-Ta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1 显微硬度
    4.2 室温拉伸性能
    4.3 室温断裂韧性
        4.3.1 Fe-Al-Ta共晶的载荷-位移曲线
        4.3.2 Fe-Al-Ta共晶的应力-应变曲线
        4.3.3 Fe-Al-Ta共晶的裂纹扩展
        4.3.4 Fe-Al-Ta共晶的室温断裂韧性
        4.3.5 Fe-Al-Ta共晶的断口形貌与断裂机制
        4.3.6 Fe-Al-Ta共晶的增韧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基于晶粒细化强韧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其对阻尼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阻尼材料
        1.1.1 阻尼材料概况
        1.1.2 阻尼材料相关机理
    1.2 材料阻尼性能的表征及测试方法
        1.2.1 阻尼性能的表征
        1.2.2 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
    1.3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
        1.3.1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概况
        1.3.2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1 材料制备用仪器及设备
        2.2.2 材料表征及性能检测用仪器及设备
    2.3 Al-La-B孕育剂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
        2.3.1 Al-La-B孕育剂的制备
        2.3.2 Al-La-B孕育剂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检测
        2.4.1 微观组织观察及热分析、物相分析
        2.4.2 力学性能检测
        2.4.3 阻尼性能检测
第三章 Al-La-B孕育剂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表征及力学性能分析
    3.1 Al-La-B孕育剂的微观形貌、能谱与物相分析
    3.2 CuAlMn基体合金的成分选择及宏、微观形貌与能谱分析
    3.3 Al-La-B孕育剂对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细化效果
        3.3.1 Al-La-B孕育剂对铸态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细化效果
        3.3.2 Al-La-B孕育剂对淬火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细化效果
        3.3.3 Al-La-B孕育剂对热轧、淬火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细化效果
    3.4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相分析及微观组织观察
    3.5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
        3.5.1 硬度
        3.5.2 抗拉强度与延伸率
    3.6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拉伸断口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e元素及AlLaB对 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细化效果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Ce元素及AlLaB对 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
        4.1.1 Ce元素及AlLaB对铸态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
        4.1.2 Ce元素及AlLaB对淬火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
        4.1.3 Ce元素及AlLaB对热轧、淬火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
    4.2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相分析及微观组织观察
    4.3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
        4.3.1 硬度
        4.3.2 抗拉强度与延伸率
    4.4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拉伸断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
    5.1 Al-La-B孕育剂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
        5.1.1 基体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
        5.1.2 淬火态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
        5.1.3 热轧、淬火态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的阻尼性能
    5.2 Ce元素及AlLaB对变质细化CuAlMn形状记忆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5.2.1 Ce元素及AlLaB对淬火态变质细化CuAlMn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5.2.2 Ce元素及AlLaB对热轧、淬火态变质细化CuAlMn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特性
2 改善Fe-Al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的方法
    2.1 热处理
    2.2 微合金化
    2.3 机械合金化
    2.4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2.5 复合强韧化
    2.6 混合粉末反应烧结技术
3 Fe-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的新方向
    3.1 纳米化增韧
    3.2 多孔材料
    3.3 耐磨耐蚀涂层材料
    3.4 共晶自生复合材料
4 结论

(4)Fe-Al合金多孔材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e-Al合金多孔材料的特性
    1.1 Fe-Al合金多孔材料的高温强度
    1.2 Fe-Al合金多孔材料的耐高温腐蚀性能
2 Fe-Al合金性能研究现状
3 Fe-Al合金多孔材料应用现状
4 问题与展望

(5)GF-Pb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减振降噪材料的发展现状
        1.2.1 高阻尼合金国内外发展状况
        1.2.2 复合降噪材料的发展状况
    1.3 复合材料增强体预成型方法概述
        1.3.1 平面机织物
        1.3.2 二维编织物
        1.3.3 平面针织物
    1.4 复合板材制备工艺发展现状
        1.4.1 复合板材制备方法概述
        1.4.2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概述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轧制实验
        2.2.2 密度测定
        2.2.3 拉伸实验
        2.2.4 金相组织观察
        2.2.5 SEM 组织观察
        2.2.6 阻尼性能测试
第3章 GF-Pb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网栅的编制工艺探索
        3.2.1 编织工艺理论基础
        3.2.2 GF-Pb 复合丝材编织工艺的探索
        3.2.3 网栅的对比
    3.3 网栅的清洗
        3.3.1 清洗液的成分
        3.3.2 清洗前后网栅形貌对比
    3.4 板材的轧制工艺研究
        3.4.1 直接轧制和带垫板轧制的比较
        3.4.2 轧制温度对板材成形的影响
        3.4.3 轧制厚度对板材成形的影响
    3.5 网栅类型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3.6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3.7 GF-Pb 复合板材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及解决方案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GF-Pb 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2.1 GF-Pb 复合网栅的拉伸性能
        4.2.2 GF-Pb 复合板材的拉伸性能
        4.2.3 不同材料拉伸性能对比
        4.2.4 拉伸断口形貌
    4.3 GF-Pb 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4.3.1 阻尼与应变振幅的关系
        4.3.2 阻尼与温度以及频率的关系
        4.3.3 GF-Pb 复合板材阻尼机理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阻尼合金的工程应用背景
     1.2 阻尼合金的机制及表征
         1.2.1 阻尼机制
         1.2.2 阻尼性能的表征
     1.3 阻尼性能的测量方法
         1.3.1 低频扭摆法
         1.3.2 共振棒法
         1.3.3 复合振荡器法
     1.4 阻尼合金的分类及性能特点
         1.4.1 阻尼合金的分类
         1.4.2 阻尼合金的性能特点
     1.5 铁磁型阻尼合金的机制和研究概况
         1.5.1 铁磁型阻尼合金的阻尼机制
         1.5.2 磁机械滞后内耗
         1.5.3 铁磁型阻尼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
         1.5.4 铁磁型阻尼合金的研究概况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6.1 选题背景
         1.6.2 研究目的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Fe-16Cr-2.5Mo阻尼合金的实验方法
     2.1 阻尼合金的熔炼及试样制备
     2.2 真空感应设备和工艺
         2.2.1 真空感应设备
         2.2.2 真空感应熔炼工艺
     2.3 内耗测试方法
         2.3.1 倒扭摆仪测试系统
         2.3.2 倒扭摆内耗仪的改进
         2.3.3 阻尼的测试与表征
         2.3.4 常用曲线分析
     2.4 合金微观组织分析方法
         2.4.1 金相组织的观察
         2.4.2 磁流体的制备及磁畴的观察
3 工况温度和退火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3.1 工况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3.2 热处理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3.3 热处理温度对Fe-16Cr-2.5Mo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工况温度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3.4.2 热处理温度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4 外加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4.1 直流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4.2 交流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4.3 直流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磁畴结构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直流磁场对阻尼曲线峰值的影响
         4.4.2 交流磁场对阻尼曲线峰值的影响
     4.5 小结
5 工况温度和磁场同时作用下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5.1 350℃恒温下磁场对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5.2 0.08mT恒定磁场下工况温度对Fe-16Cr-2.5Mo阻尼性能的影响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350℃恒温下弱磁场对阻尼曲线峰值的影响
         5.3.2 0.08mT恒定磁场下工况温度对阻尼曲线峰值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高阻尼镁锆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阻尼镁合金化学成分选择的研究
    1.1 镁基二元阻尼合金的研究
    1.2 其他组元对Mg-Zr合金阻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2.1 Mg-0.5%Zr三元系阻尼合金研究
        1.2.2 Mg-0.5%Zr多元系阻尼合金研究
2 高阻尼镁合金的热处理和氢化处理研究
3 高阻尼镁合金的塑性变形研究
4 高阻尼镁合金的阻尼机制研究
    4.1 振幅对阻尼的影响
    4.2 温度对阻尼的影响
    4.3 添加增强相对阻尼的影响
5 结语

(9)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阻尼及相关概念
        1.1.1 阻尼的力学表述
        1.1.2 阻尼机制分类
        1.1.3 材料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
        1.1.4 阻尼材料的研究现状
    1.2 形状记忆合金
        1.2.1 形状记忆效应及其机制
        1.2.3 NiTi SMA的阻尼特性
    1.3 铁电陶瓷材料
        1.3.1 铁电陶瓷概述
        1.3.2 PZT铁电陶瓷相图
        1.3.3 PZT铁电陶瓷的阻尼机制
    1.4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过程
    2.1 工艺流程
    2.2 实验过程
        2.2.1 NiTi SMA基体选择
        2.2.2 基体表面处理
        2.2.3 原料选择及成分配比
        2.2.4 檬酸钛的制备
        2.2.5 薄膜沉积
        2.2.6 试样烧结
        2.2.7 物相表征及阻尼性能测试
第三章 NiTi SMA/PZT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3.1 PZT先驱体制备工艺
        3.1.1 柠檬酸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
        3.1.2 柠檬酰胺络合前后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1.3 乙二醇在PZT先驱体水溶胶中的作用
        3.1.4 乙酰丙酮在PZT先驱体水溶胶的作用
        3.1.5 pH值在PZT先驱体制备过程中的控制
        3.1.6 干胶过程
    3.2 NiTi SMA/PZT相组成结构分析
        3.2.1 时效NiTi SMA的相组成
        3.2.2 不同烧结温度对陶瓷层晶化的影响
    3.3 NiTi SMA/PZT复合材料650℃烧结界面结构观察
    3.4 基体不同预处理表面状态对异质间结合的影响
        3.4.1 基体表面经过不同预处理后的显微结构分析
        3.4.2 陶瓷层显微结构分析
        3.4.3 不同表面状态试样650℃烧结界面结构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Ti SMA/PZT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
    4.1.1 频率对NiTi SMA阻尼特性的影响
    4.1.2 频率对NiTi SMA/PZT阻尼特性的影响
    4.1.3 振幅对NiTi SMA阻尼性能的影响
    4.1.4 振幅对NiTi SMA/PZT的阻尼特性的影响
    4.1.5 NiTi SMA/PZT阻尼特性机理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铁铬铝减振合金振动耗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凝固速率对Fe-Al-Ta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 王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CuAlMn形状记忆合金基于晶粒细化强韧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其对阻尼性能的影响[D]. 刘晓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崔春娟,问亚岗,杨猛,田露露. 材料保护, 2017(09)
  • [4]Fe-Al合金多孔材料研究进展[J]. 王峰,奚正平,汤慧萍,汪强兵,杨保军. 粉末冶金技术, 2010(06)
  • [5]GF-Pb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滕立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6]Fe-16Cr-2.5Mo合金阻尼性能的研究[D]. 黄勇. 四川大学, 2007(05)
  • [7]高可靠小系统电子产品的构形与技术[J]. 李开明. 空间电子技术, 2006(S1)
  • [8]高阻尼镁锆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刘广,张振忠,张少明,沈晓冬,马立群. 材料导报, 2006(S2)
  • [9]NiTi SMA/PZ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特性研究[D]. 刘远锋. 天津理工大学, 2006(03)
  • [10]铁铬铝减振合金振动耗能的研究[J]. 李开明. 空间电子技术, 2003(04)

标签:;  ;  ;  ;  ;  

FeCrAl阻尼合金的振动耗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