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黄霉素在Co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方晓雪[1](2013)在《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六种有机药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修饰电极是当今电分析化学和传感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石墨烯基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新兴的一个领域,由于其优良的电学、热学、光学及催化性能而被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利用纳米石墨烯基材料制备修饰电极对几种有机药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定相应药物的电分析方法。本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利用Nafion和无水乙醇分散纳米石墨烯以制备纳米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非那西汀在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非那西汀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为5.0的0.10mol/L的HAc-NaAc缓冲液中,非那西汀在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上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而在裸玻碳电极上只出现一个极小的氧化峰,说明纳米石墨烯可以明显提高测定非那西汀的灵敏度。其氧化峰电流与非那西汀浓度在2.0×10"6~-9.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76×10-7 mol/L。此修饰电极可以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制备了一种以Nafion和乙醇分散石墨烯的GCE/Nafion-graphene修饰电极,对盐酸川芎嗪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并建立了测定盐酸川芎嗪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为2.0的0.02mol/L的HCl-KCl缓冲液中,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对LZC有明显的促进电子转移的作用,还原峰电位由-0.70 V(裸电极)正移至-0.602V (vs.AgCl/Ag)(修饰电极),峰电位正移约100 mV,峰电流增加了约10倍。还原峰电流与盐酸川芎嗪浓度在1.0×10-7-2×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p(A):7.992×10-6+0.387C(mol/L),R=0.995,检测限为6.82×10-8 mol/L。因修饰电极有优良的选择性,且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因此可以用于药剂含量的测定。研究了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对氯霉素的检测,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V)在0.1 mol/L NH3-NH4Cl(pH=9.4)缓冲溶液中,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如支持电解质浓度、pH、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对修饰电极性能的影响。在-0.4 V下富集100 s后测定氯霉素的溶出峰电流在浓度5.0×10-7-8.0×10-4 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7×10-7mol/L。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且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因此可以用于药剂中氯霉素含量测定。研究了尼美舒利在用水分散的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测定尼美舒利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为6.6的0.25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对尼美舒利有明显的电催化增敏作用,还原峰电位由-0.70 V(裸电极)正移到-0.568V (vs.AgCl/Ag)(修饰电极),峰电位正移132 mV,灵敏度增加约7倍。其还原峰电流与尼美舒利浓度在4.86×10-7~9.72×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24×10-7 mol/L。此修饰电极有优良的选择性,且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以用于药剂含量的测定。研制了用Nafion与无水乙醇分散石墨烯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了硝苯地平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NH4Cl-NH3缓冲液中(pH=9.0),硝苯地平在裸电极于-1.037 V处有一个不明显的还原峰,与NIF在修饰电极上于-0.937 V处上有一明显的还原峰,峰电位正移100 mV,灵敏度增大约15倍。说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硝苯地平有很好的催化和增敏作用。且NIF在电极上的电极过程是完全不可逆的。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61.0×104mol/L,相关系数为0.991,检测限为4.0×10-6 mol/L,说明此修饰电极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研究了盐酸氯丙嗪在用Nafion分散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盐酸氯丙嗪(CPZ)在0.12 mol/L的PBS(pH 6.9)缓冲溶液中于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还原峰电位从0.6323V(裸电极)负移至0.5618 V(修饰电极),负移了70.5 mV,灵敏度增大约4倍,说明石墨烯对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还原具有较好的催化增敏作用。峰电流与CPZ浓度在4×10-8~4×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3),检测限为2.0×10-8 mol/L。该电极反应为-具有吸附作用的不可逆过程。用该法对片剂中CPZ含量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5~110%之间,结果较满意。
杨翠[2](2012)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及其检测表阿霉素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并用于表阿霉素检测。主要获得以下结果。以柠檬酸钠直接化学还原氯金酸,在可控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的金纳米粒子。表征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形状规则,粒径均一,分散性好。以玻碳电极作为基础电极,通过电聚合邻苯二胺,静电吸附作用将自制的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修饰到电极表面,获得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表征测定结果显示,金纳米粒子在电极表面均匀分布,小粒径金纳米粒子在电极表面分布更紧密,单位面积颗粒数量更多;大粒径金纳米粒子在电极表面分布较分散,单位面积颗粒数量较少。以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表阿霉素在上述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0.01000mol/L的HCl溶液中,静止时间480.0s条件下,表阿霉素在-0.3300V处出现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450×10-9mol/L1.725×10-7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4,SD=5.047×10-9μA。得出检出限为3.450×10-9mol/L。该法检测表阿霉素操作简便,需样量少,灵敏度高,为电化学检测表阿霉素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红芬[3](2011)在《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文中认为第一章:简要综述了蒽环类抗生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发展状况及临床研究等。介绍了蒽环类抗生素的国内外分析研究动态,主要阐述了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蒽环类抗生素测定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采用线性扫描技术研究了盐酸表阿霉素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pH 6.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盐酸表阿霉素有一较灵敏的还原峰,其还原峰电位Epc=-0.34V (vs.SCE)。当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后,盐酸表阿霉素的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据此,建立了一种BSA的电化学测定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后,发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表阿霉素检出限可达5.73×10-9mol·L-1,且当BSA浓度在1.0×10-9~1.0×10-6mol·L-1范围内时,BSA浓度与盐酸表阿霉素的峰电流降低值△jp呈线性关系(R=0.9973), BSA检出限为8.05×10-10mol·L-1。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的结合常数β为3.04×106L·mol-1,结合比为1。第三章: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盐酸表阿霉素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3.0mmol·L-1 pH 7.3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盐酸表阿霉素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在2.0×10-1~1.3×10-5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表阿霉素的检出限可达6.92×10-8mol·L-1。当体系中加入BSA后,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并且当BSA浓度在3.0×10-8~2.5×10-7mol·L-1的范围内时,盐酸表阿霉素荧光增强值与BSA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74),BSA检出限为5.05×10-9mol·L-1。同时实验还考察了Fe3+、Ca2+和Cu2+三种金属离子对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结合的影响。第四章:合成了化学修饰材料石墨烯,并对裸玻碳电极进行了修饰。应用循环伏安法初步考察了三种蒽环类抗生素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酸性缓冲溶液中,阿霉素、表阿霉素和柔红霉素三种蒽环类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要比它们在裸玻碳电极上的灵敏度高。选择实验参数:以负电位处的氧化还原峰为主要研究对象,60s为扫描时富集时间,-1.0V为初始电位。探讨了电极上信号残留的消除,主要对表阿霉素在石墨烯修饰电极和裸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初步考察了表阿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李文杰,李宁,罗辉,贾振斌[4](2010)在《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在药物测定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离子注入是一成熟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可按人们的意愿和需要,将不同的离子注入不同的基体电极表面,制成具有催化活性强、稳定性高、重现性好等特点的修饰电极。阐述了离子注入修饰电极的特点和研究意义,综述了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在抗生素测定和抗肿瘤药物测定中的应用。
刘杰[5](2008)在《新一代蒽醌类抗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本章综述了蒽醌类抗癌药物的性质、临床应用、毒副作用。简单介绍了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蒽醌类抗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第二章:本章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表面有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利用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这一性质建立了盐酸阿霉素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阿霉素的质量监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盐酸阿霉素的峰电流性质,发现电极反应属于准可逆吸附过程。第三章:本章主要介绍了盐酸柔红霉素在银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同时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盐酸柔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柔红霉素在0.1 mol·L-1Na2SO4溶液和pH 8.5 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组成的底液中有一灵敏的还原峰,而牛血清白蛋白在此扫描范围内无峰,当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盐酸柔红霉素溶液中时,盐酸柔红霉素的还原峰电流下降,该还原峰电流的下降值与牛血清白蛋白加入量呈线性关系,同时测定了盐酸柔红霉素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经计算可得,二者形成了1:1的复合物。第四章:本文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盐酸阿霉素(ADM)的荧光特性以及它与DNA的相互作用。并用荧光法考查了Cu2+,Zn2+,Mg2+三种金属离子对ADM和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时伟杰[6](2008)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对莠去津检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生物传感器。它既具有DNA杂交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又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操作方便、无污染、价格低廉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疾病诊断、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DNA是生物体的基本遗传物质,一些化学物质易与其形成加合物。因DNA加合物能够反映化学污染物与DNA的作用情况,因此可以用作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和预测污染物的潜在致癌性。结合上述两方面内容,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有望提供一种全新的检测技术,在污染物的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传感器的构建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生物分子的固定技术及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决定着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等主要性能。同时,选择合适的杂交指示剂也是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设计了两种新型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研究了除草剂莠去津与DNA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用电化学氧化法使玻碳电极表面氧化生成羧基,利用偶联活化试剂将1.0代树状高分子(G1 PAMAM)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并通过共价结合固定ssDNA,制备了一种新型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采用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对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通过亚甲基蓝与双链dsDNA作用的氧化还原电流的变化,可以识别和定量检测溶液中互补的ssDNA片段。(2)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莠去津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莠去津对DNA的损伤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莠去津与鲱鱼精DNA作用后,莠去津的紫外光谱呈现减色效应,并有轻微红移现象,而其荧光光谱强度明显增强;循环伏安法显示莠去津与DNA作用能引起莠去津还原电位正移,峰电流减小。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莠去津平面分子能够嵌插到DNA双螺旋链中,形成较稳定的加合物。(3)将4.0代树状高分子(G4 PAMAM)与壳聚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利用壳聚糖的成膜特性,将G4 PAMAM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利用EDC的偶联活化作用将氨基基团与ssDNA 5′端的磷酸基团共价结合,选用[Co(phen)3]3+做指示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示差脉冲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DNA的固定杂交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对溶液中的莠去津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增加修饰层上DNA探针的固定量,并使固定的ssDNA保持伸展状态,有利于杂交的进行,同时发现该传感器对莠去津具有较灵敏的响应。
赵建文[7](2008)在《功能化金刚石薄膜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刚石薄膜材料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极高的硬度、较宽的禁带宽度、传播声波速度快、负电子亲和势、以及化学惰性等性质,使得金刚石薄膜材料在场发射、微电子器件、电化学、生物医用器件、表声波器件以及微机电一体化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新型碳素电极材料,高掺杂硼复合多晶金刚石薄膜具有许多目前使用的电极材料所不可比拟的优异特性,如宽电化学势窗,低背景电流,极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表面不易被污染以及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本文在金刚石薄膜可控制备、电化学性质、表面功能化修饰钯纳米粒子和氧化锌纳米棒等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1通过控制反应室中的生长压力,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金刚石薄膜。金刚石晶粒大小随生长压力减小而减小,当压力为725 Pa时,可以得到粒径约为20-30 nm的金刚石薄膜。相对于掺硼微米金刚石薄膜电极而言,掺硼纳米金刚石薄膜电极表现出更优越的电化学性质。2制得的掺硼纳米和微米金刚石薄膜电极,不需要进行任何修饰,在碱性条件下有干扰物质如抗坏血酸和尿酸存在时可对葡萄糖进行选择性检测。同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较宽的线性范围、很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3结合光刻技术通过化学镀方法,在金刚石薄膜表面实现了铜、镍和金微图形化。得到的金属镀层非常均匀、致密,且与基体结合力强,同时不会对金刚石薄膜表面造成任何破坏。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4通过化学镀方法在巯基功能化的金刚石薄膜表面得到了一层银纳米叶薄膜,银纳米叶薄膜厚度随着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调查了银纳米叶薄膜拉曼性质,结果表明得到的银纳米叶薄膜相对于通过银镜反应和自组装得到的银膜具有更强的拉曼增强性质。5采用沉淀法在掺硼纳米金刚石薄膜电极表面修饰一层氧化锌纳米棒束,并通过氧化锌与低等电点蛋白质酪氨酸酶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把酶固定到电极表面,构建了酪氨酸酶传感器。利用该传感器检测了对甲基苯酚,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6通过种子诱导法在纳米金刚石表面得到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然后通过共缩聚方法使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生物功能化,再把探针DNA固定到功能化氧化锌纳米棒表面,制成DNA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荧光增强效果以及稳定性。
徐白[8](2007)在《某些染料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化学合成的现代技术、化合物分离手段和化学分子结构解析技术,以及分子识别、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和研究技术的发展,DNA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DNA和其它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DNA的复制和转录、基因突变、基因药物以及一些遗传疾病等息息相关。因此,研究DNA和其它小分子的反应在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本论文应用电化学方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四种染料小分子没食子蓝(GC)、维多利亚蓝B(VBB)、灿烂甲酚紫(BCV)、新亚甲蓝(NMB)和DNA的相互作用。论文研究了没食子蓝(GC)、维多利亚蓝B(VBB)、灿烂甲酚紫(BCV)的电极过程及与溶液中DNA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加入DNA前后它们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峰电位及一些电化学参数如电子转移系数α和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s的变化的研究发现,它们均可与DNA发生结合作用,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结合比m和结合常数β。探讨了它们与DNA结合反应的条件和模式,发现GC与DNA主要发生了嵌插作用,VBB、BCV与DNA主要发生了静电结合作用。并分别以GC、VBB、BCV为探针建立了新的DNA电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限分别达到0.078mg/L、0.03 mg/L和0.076 mg/L。另外,本论文还研究了新亚甲蓝(NMB)与溶液中和电极上DNA的相互作用。NMB与ssDNA主要以静电作用相结合,而NMB与dsDNA通过静电和嵌插两种作用方式相合。研究了NMB在DNA修饰电极表面的富集和解析。求得了NMB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NMB与ssDNA和dsDNA具有不同的结合性质,可用于识别ssDNA和dsDNA,并可指示CaMV 35S基因的杂交。
钮金芬[9](2006)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来严重,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也越发的重要,然而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方便的检测是实现治理的前提。碳纳米管(CNT)具有奇特的电化学性能,自从1991年日本NEC公司饭岛(Iijima)等发现CNT以来,就引起了众多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作为电极修饰材料,表现出大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催化活性,在生命科学领域和药物分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为修饰剂,以玻碳(GC)电极和石墨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研究了几种药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检测方法,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分散介质,将酸化后的MWNT超声分散于DMF中,获得分散液。采用滴涂法分别制备了MWNT /GC修饰电极和MWNT /石墨修饰电极。1、在pH=6.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MWNT /GC修饰电极,系统研究了该修饰电极上氯霉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氯霉素在pH=6.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0.66V左右出现一个灵敏的还原峰。该还原峰电流与氯霉素浓度在1.00×10-6~2.00×10-9 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9085+2.2×104c (mol/L),回归系数为:0.9984,检出限为4.40×10-10 mol/L。氯霉素在MWNT /GC修饰电极上的还原过程靠吸附控制;由LAVIRON公式计算参与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2。由峰电位Ep和pH的线性关系求得参与电极反应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氯霉素的还原过程是2电子2质子过程。2、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MWNT/石墨修饰电极,系统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己烯雌酚的氧化,阳极扫描过程中,在+0.375V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O),阴极扫描过程中,在+0.095V出现一个还原峰(R)。氧化峰电流与己烯雌酚的浓度在2.00×10-8~4.00×10-5 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 5.74+10.377×106c (mol/L),回归系数为:0.994,检出限为5.00×10-9 mol/L。己烯雌酚在MWNT/石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过程靠吸附控制;由峰电位Ep与溶液pH存在的线性关系求出参与电极反应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由LAVIRON公式求解出参与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2。所以己烯雌酚的氧化过程为两个酚羟基经过2质子2电子反应被氧化成羰基。3、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利用MWNT/石墨修饰电极详细研究了乙炔雌二醇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阳极扫描过程中,乙炔雌二醇在+0.550V出现一个灵敏氧化峰(O),该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0×10-6~2.00×10-4 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 4.14+4.55×104c(mol/L),回归系数为:0.997,检测限为3.00×10-7 mol/L。模拟废水的结果显示平均回收率为103.0 %。乙炔雌二醇在MWNT/石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过程靠吸附控制,由峰电位Ep与溶液pH存在的线性关系求出参与电极反应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由LAVIRON公式求解出参与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1。所以乙炔雌二醇的氧化过程为酚羟基经过单质子单电子反应被氧化成羰基。
胡轩[10](2006)在《两种染料与DNA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方法研究了两种有机染料小分子孔雀石绿和吡哕红B与dsDNA的相互作用。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电化学方法研究有机染料以及抗癌药物等与DNA作用的研究进展。第二、三章分别使用玻碳电极和滴汞电极研究了孔雀石绿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证明孔雀石绿与dsDNA可形成复合物,复合物的电位在玻碳电极上发生负移,呈现静电作用的特征。dsDNA修饰电极的结果显示孔雀石绿与DNA通过静电和嵌插作用两种模式相结合,但主要通过嵌插作用相结合。由于DNA在玻碳电极上没有吸附,结合与DNA外部骨架的孔雀石绿更易于在玻碳电极上反应,所以玻碳电极的结果反映静电模式。孔雀石绿与DNA形成复合物后会导致电流减小,可以此建立dsDNA的电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0.0mg/L,检出限为6.0mg/L。使用滴汞电极对玻碳电极的结果进行验证,在存在dsDNA时,孔雀石绿在滴汞电极上的还原峰峰电位正移,证明DNA与孔雀石绿以嵌插作用结合。在滴汞电极上,以孔雀石绿为探针的DNA定量分析线性范围0.8~12.0mg/L,检出限为0.46mg/L(3σ)。第四部分研究了吡哕红B电化学性质及与dsDNA的相互作用。在玻碳电极上研究了吡哕红B的电化学行为并推导了吡罗红B的电氧化机理。吡哕红B与DNA通过嵌插作用相结合,结合DNA后吡哕红B峰电流明显增大。研究发现吡哕红B的峰电位与DNA鸟嘌呤的峰电位基本重合,因此推测峰电流增大的原因是由于吡哕红B的氧化引起与吡罗红B接触的鸟嘌呤的氧化。
二、灰黄霉素在Co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黄霉素在Co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六种有机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MEs |
1.1.1 CMEs起源及发展 |
1.1.2 化学修饰电极概况 |
1.1.3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1.1.4 化学修饰电极的表征 |
1.1.5 化学修饰电极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2 石墨烯 |
1.2.1 石墨烯(graphene)概况 |
1.2.2 石墨烯特性 |
1.2.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2.4 氧化石墨烯(GO) |
1.2.5 Nafion膜 |
1.3 石墨烯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1.3.1 超级电容器 |
1.3.2 传感器 |
1.3.3 酶生物传感器 |
1.3.4 DNA生物传感器 |
1.3.5 石墨烯修饰电极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Nafion分散纳米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对非那西汀的测定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构建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2 非那西汀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2.3.3 样品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盐酸川芎嗪在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GCE/Nafion-Graphene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3.3.2 优化实验条件 |
3.3.3 LZC注射液的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氯霉素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构建石墨烯修饰电极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氯霉素在GCE/Nafion-Graphene上的电化学行为 |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3 分析应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尼美舒利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电极的预处理 |
5.2.3 GO/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2 尼美舒利在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5.3.3 样品中尼美舒利含量的测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硝苯地平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修饰电极制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硝苯地平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6.3.2 实验条件优化选择 |
6.3.3 实际样品测定 |
第七章 盐酸氯丙嗪在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优化实验条件 |
7.3.2 CPZ电化学行为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工作总结 |
(2)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及其检测表阿霉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1.2.1 量子尺寸效应 |
1.1.2.2 表面效应 |
1.1.2.3 体积效应 |
1.1.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1.3.1 生物与医学方面的应用 |
1.1.3.2 催化领域的应用 |
1.1.3.3 电池制造领域的应用 |
1.1.3.4 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
1.2 金纳米粒子简介 |
1.2.1 金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1.2.1.1 物理方法 |
1.2.1.2 化学方法 |
1.2.1.3 生物方法 |
1.2.2 金纳米粒子表征方法 |
1.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 X 射线能谱仪(EDS)表征 |
1.2.2.2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UV-vis)表征 |
1.2.2.3 激光粒度-Zeta 电位分析仪(DLS)表征 |
1.2.2.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1.2.2.5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
1.2.2.6 多晶 X 射线衍射仪(XRD)表征 |
1.2.2.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 |
1.2.3 金纳米粒子应用 |
1.2.3.1 金纳米粒子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3.2 金纳米粒子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
1.2.3.3 金纳米粒子在电催化和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3.4 金纳米粒子在纳米光子和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1.3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研究进展 |
1.3.1 Au-TiO_2纳米粒子修饰电极检测农药中的硫磷 |
1.3.2 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修饰电极对黄嘌呤的检测 |
1.3.3 纳米钯和 Nafion 膜修饰玻碳电极对甲醛的检测 |
1.3.4 纳米 CeO_2修饰碳糊电极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 |
1.3.5 纳米氧化镍修饰电极对水中痕量砷(Ⅲ)的检测 |
1.4 阿霉素简介 |
1.4.1 阿霉素结构性质 |
1.4.2 阿霉素的用途 |
1.4.3 检测阿霉素的方法 |
1.4.3.1 示波极谱法对阿霉素的检测 |
1.4.3.2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霉素的检测 |
1.4.3.3 电致化学发光法对阿霉素的检测 |
1.4.3.4 荧光发射光谱法对阿霉素的检测 |
1.4.3.5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阿霉素的检测 |
1.4.4 电化学方法检测阿霉素研究进展 |
1.4.4.1 阿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
1.4.4.2 阿霉素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
1.4.4.3 阿霉素在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金纳米粒子的溶液法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不同粒径球形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4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 |
2.2.4.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 X 射线能谱仪(EDS) |
2.2.4.2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 |
2.2.4.3 激光粒度-Zeta 电位分析仪(DLS)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条件选择 |
2.3.2 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玻碳电极预处理 |
3.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5 修饰前/后电极的表征方法 |
3.2.5.1 循环伏安法(CV) |
3.2.5.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5.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裸玻碳电极(GCE)表征 |
3.3.2 电聚合邻苯二胺的玻碳电极(POPD-GCE)表征 |
3.3.3 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GN-POPD-GCE)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阿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电化学方法 |
4.2.3.1 循环伏安法(CV) |
4.2.3.2 差分脉冲伏安法(DPV)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最佳条件的选择 |
4.3.1.1 支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
4.3.1.2 HCl 溶液浓度的选择 |
4.3.1.3 静止时间的选择 |
4.3.2 表阿霉素(EPI)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3.3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4.3.4 加标回收率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蒽环类抗生素概述 |
1.1.1 蒽环类抗生素简介 |
1.1.2 蒽环类抗生素的发展状况 |
1.1.3 蒽环类抗生素的临床研究 |
1.2 蒽环类抗生素的国内外分析研究动态 |
1.2.1 色谱法 |
1.2.2 免疫分析法 |
1.2.3 光谱法 |
1.2.4 电喷雾质谱法 |
1.2.5 毛细管电泳法 |
1.2.6 电化学法 |
1.3 电化学分析法在蒽环类抗生素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蒽环类抗生素的电化学研究 |
1.3.2 蒽环类抗生素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酸表阿霉素与牛血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和伏安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电极处理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盐酸表阿霉素的电化学测定 |
2.3.2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即盐酸表阿霉素)的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
2.3.3 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相互作用的测定 |
2.3.4 直线法测定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比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盐酸表阿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盐酸表阿霉素的荧光图 |
3.3.2 盐酸表阿霉素与BSA的相互作用 |
3.3.3 结合常数与结合比的计算 |
3.3.4 盐酸表阿霉素与BSA作用距离的计算 |
3.3.5 金属离子对体系的影响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三种蒽环类抗生素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电极预处理 |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4.2.4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石墨烯修饰电极的表征 |
4.3.2 表阿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在裸玻碳电极上的响应信号 |
4.3.3 表阿霉素在不同电极上的响应 |
4.3.4 阿霉素和柔红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响应 |
4.3.5 酸碱度对表阿霉素测定的影响 |
4.3.6 修饰电极的信号残留及其消除方法 |
4.3.7 重现性实验 |
4.3.8 表阿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在药物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子注入修饰电极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
2 离子注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3 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在抗生素测定中的应用 |
4 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在抗肿瘤药物测定中的应用 |
5 前景展望 |
(5)新一代蒽醌类抗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新一代蒽醌类抗癌药物概述 |
1.1.1 蒽醌类抗癌药物的分类及其药理作用 |
1.1.2 蒽醌类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 |
1.1.3 蒽醌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 |
1.2 新一代蒽醌类抗癌药物分析测定的研究动态 |
1.2.1 液相色谱法 |
1.2.2 电化学方法 |
1.2.3 毛细管电泳法 |
1.2.4 分光光度法 |
1.2.5 荧光分析法 |
1.2.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
1.2.7 免疫分析法 |
1.3 电化学方法在蒽醌类抗癌药物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
1.3.1 蒽醌类抗癌药物的电化学研究进展 |
1.3.2 蒽醌类抗癌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进展 |
1.3.3 蒽醌类抗癌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酸阿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最佳条件的选择 |
2.3.2 盐酸阿霉素的电化学行为 |
2.3.3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
2.3.4 注射用盐酸阿霉素的测定及回收率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盐酸柔红霉素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盐酸柔红霉素在银盘电极上的伏安响应 |
3.3.2 最佳条件的选择 |
3.3.3 盐酸柔红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伏安行为 |
3.3.4 盐酸柔红霉素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盐酸阿霉素的性质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条件的选择 |
4.3.2 盐酸阿霉素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3 盐酸阿霉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4.3.4 干扰物质对荧光强度的猝灭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对莠去津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
1.1.1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制备 |
1.1.2 DNA 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
1.1.3 前景与展望 |
1.2 小分子与DNA 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1 小分子与DNA 的作用方式 |
1.2.2 不同种类的小分子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情况 |
1.2.3 小分子与DNA 的相互作用常见的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于G1 PAMAM 固定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2.2.2 基于光谱学和电化学法研究莠去津与DNA 的相互作用 |
2.2.3 基于G4 PAMAM 的DNA 传感器对莠去津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G1 PAMAM 固定DNA 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3.1.1 ssDNA-1 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检测 |
3.1.2 亚甲基蓝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3.1.3 不同目标序列的DNA 的检测 |
3.1.4 不同浓度的目标DNA 的检测 |
3.1.5 杂交条件和指示剂亚甲基蓝浓度的选择 |
3.2 基于光谱学和电化学法研究莠去津与DNA 的相互作用 |
3.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2.2 荧光光谱 |
3.2.3 循环伏安曲线 |
3.2.4 莠去津与DNA 相互作用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 |
3.3 基于G4 PAMAM 的DNA 传感器对莠去津检测的研究 |
3.3.1 DNA 在PAMAM/GCE 上的固定与杂交 |
3.3.2 电化学阻抗谱的研究 |
3.3.3 DNA 电化学传感器与莠去津的相互作用 |
3.3.4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3.3.5 样品的测定 |
4 讨论 |
4.1 基于树状高分子的电化学传感器 |
4.2 莠去津与DNA 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
4.3 基于G4 PAMAM 的DNA 传感器对莠去津检测的研究 |
5 结论 |
5.1 G1 PAMAM 固定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5.2 莠去津与DNA 的相互作用及毒理性能 |
5.3 基于DNA 传感器对莠去津的检测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功能化金刚石薄膜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金刚石材料简介及其性质 |
1.1 金刚石材料简介 |
1.2 金刚石材料的优越性质 |
2 人工制备金刚石方法 |
2.1 高温高压法 |
2.2 低压法 |
2.3 水热、溶剂热法 |
2.4 炸药爆炸法合成纳米金刚石粉 |
3 金刚石的表面修饰 |
3.1 光化学修饰 |
3.2 电化学修饰 |
3.3 掺杂法 |
3.4 电子束照射法 |
3.5 化学方法 |
3.6 紫外光氧化 |
4 金刚石的应用 |
4.1 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4.2 生物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 |
4.3 微电子器件 |
4.4 场发射应用 |
4.5 用作耐磨和减摩材料 |
4.6 表声波器件 |
4.7 抗激光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刚石薄膜可控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器材 |
2.2 不同粒径大小金刚石薄膜制备 |
2.3 电化学性质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生长压力对金刚石颗粒大小的影响 |
3.2 电化学性质 |
3.2.1 电化学势窗测定 |
3.2.2 K_4Fe(CN)_6 和亚甲基蓝在不同的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直接电化学检测葡萄糖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材料 |
2.2 电极处理 |
2.3 电化学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微米和纳米掺硼金刚石薄膜制备及表征 |
3.2 葡萄糖在 BDD 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 |
3.3 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
3.4 在有干扰物质抗坏血酸和尿酸存在下选择性检测葡萄糖 |
3.5 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刚石薄膜表面化学镀铜、镍和金以及表面图形化 |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 Pd/Sn纳米粒子制备 |
2.3 氨基功能化金刚石表面制备 |
2.4 金刚石薄膜表面化学镀铜、镍和金 |
2.5 金刚石薄膜表面铜、镍和金图形化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金刚石表面化学镀铜 |
3.2 金刚石薄膜表面铜、镍和金微图形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金刚石薄膜表面银纳米叶构建及其在拉曼增强中的应用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材料 |
2.2 银纳米叶修饰金刚石薄膜表面制备 |
2.3 其他具有拉曼增强性质的银膜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纳米银溶胶表征 |
3.2 纳米银溶胶的pH 值对银纳米粒子在氨基化金刚石电极表面组装的影响 |
3.3 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的金刚石表面表征 |
3.4 银纳米叶的特性 |
3.5 银纳米叶薄膜的表面拉曼增强性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纳米金刚石薄膜表面氧化锌纳米棒束制备及酶传感器研制 |
1 研究背景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仪器 |
2.2 酶电极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氧化锌纳米棒束的形成机理 |
3.2 氧化锌纳米棒束酪氨酸酶传感器构建 |
3.3 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 |
3.4 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金刚石薄膜表面氧化锌纳米棒阵列构建及相关应用研究 |
1.研究背景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和仪器 |
2.2 金刚石薄膜表面各种氧化锌薄膜制备方法 |
2.3 氧化锌纳米棒表面功能化修饰 |
2.4 探针DNA 的固定、杂化和变性 |
2.5 其他氨基功能化表面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金刚石薄膜表面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及表征 |
3.2 生物功能化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表征 |
3.3 基于氨基功能化ZnO/Si02核/壳纳米棒DNA荧光传感器性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发表文章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致谢 |
(8)某些染料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DNA的结构 |
1.2 DNA的性质 |
1.2.1 DNA的物化性质 |
1.2.2 DNA的电化学性质 |
1.3 DNA与有机小分子的作用模式 |
1.3.1 共价结合 |
1.3.2 剪切作用 |
1.3.3 长距组装 |
1.3.4 非共价结合 |
1.4 DNA探针的分类 |
1.4.1 有机染料 |
1.4.2 金属配合物 |
1.4.3 抗癌药物 |
1.5 DNA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常见研究方法 |
1.5.1 光谱法 |
1.5.2 电化学方法 |
1.5.3 其他方法 |
1.6 有机小分子与 DNA相互作用的分类研究 |
1.6.1 溶液中研究有机小分子与 DNA的相互作用 |
1.6.2 DNA与有机小分子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 |
1.7 小分子与 DNA作用的研究展望 |
第二章 没食子蓝与 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及电化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没食子蓝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2.3.2 电化学方法研究没食子蓝与 DNA的相互作用 |
2.3.3 没食子蓝与 DNA结合前后电化学参数的测定 |
2.3.4 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没食子蓝与 DNA的相互作用 |
2.3.5 没食子蓝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的测定 |
2.3.6 没食子蓝与 DNA相互作用条件的优化 |
2.3.7 分析应用 |
2.4 结论 |
第三章 维多利亚蓝B作为电化学识别并测定DNA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VBB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3.2 VBB与 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 |
3.3.3 VBB及加入dsDNA后扩散系数的计时库仑法测定 |
3.3.4 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s'及电荷转移系数α的测定 |
3.3.5 VBB-dsDNA结合比m及结合常数β |
3.3.6 VBB与dsDNA相互作用条件的优化 |
3.3.7 VBB与ds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 |
3.3.8 分析应用 |
3.4 结论 |
第四章 DNA与灿烂甲酚紫的相互作用及其检测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BCV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4.2.2 BCV与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 |
4.2.3 BCV及加入 DNA后扩散系数的计时库仑法测定 |
4.2.4 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_s及电子转移系数α的测定 |
4.2.5 BCV-DNA结合比m及结合常数β的测定 |
4.2.6 由离子强度的影响探讨 BCV与 DNA的结合模式 |
4.2.7 BCV与DNA相互作用条件的优化 |
4.2.8 BCV与 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 |
4.2.9 分析应用 |
4.3 结论 |
第五章 新亚甲蓝作为DNA的电化学和光谱探针的研究及其在电化学识别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紫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NMB与 DNA的相互作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液中NMB与dsDNA的相互作用 |
5.3.2 NMB与固定于电极上的ssDNA和dsDNA的相互作用 |
5.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
1.2.1 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1) 共价键合型修饰电极 |
(2) 吸附型修饰电极 |
(3) 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 |
1.2.2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1) 水环境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2) 水环境中阴离子的测定 |
(3)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
(4) 化学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3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 |
1.3.1 纳米材料概述 |
1.3.2 碳纳米管 |
(1) 碳纳米管的结构 |
(2) 碳纳米管的性能 |
(3) 碳纳米管的应用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MWNT/GC 修饰电极上氯霉素电化学行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1) MWNT 修饰电极的制备 |
(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3) 分析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支持电解质及溶液pH 值的影响 |
2.3.2 修饰剂用量的影响 |
2.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
2.3.4 富集时间的影响 |
2.3.5 电极的稳定性 |
2.3.6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2.3.7 干扰实验 |
2.3.8 模拟水样中氯霉素的测定 |
2.3.9 氯霉素的还原机理探讨 |
2.3.10 电子数和质子数的确定 |
2.4 小结 |
3 MWNT/石墨修饰电极上己烯雌酚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1) MWNT/石墨修饰电极的制备 |
(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3) 修饰电极表面形态 |
(4) 分析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支持电解质的选择 |
3.3.2 pH 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
3.3.3 扫描速度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
3.3.4 修饰剂用量对峰电流的影响 |
3.3.5 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对峰电流的影响 |
3.3.6 电极的重现性 |
3.3.7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3.3.8 干扰试验 |
3.3.9 己烯雌酚注射液中己烯雌酚含量的测定 |
3.3.10 己烯雌酚的电化学特性 |
3.3.11 电子数和质子数的确定 |
3.4 小结 |
4 MWNT/石墨修饰电极上乙炔雌二醇电化学行为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1) 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 |
(2) 乙炔雌二醇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3) 分析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支持电解质的选择 |
4.3.2 pH 值的影响 |
4.3.3 修饰剂用量的影响 |
4.3.4 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的影响 |
4.3.5 扫描速率的影响 |
4.3.6 电极的重现性 |
4.3.7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4.3.8 干扰实验 |
4.3.9 模拟水样的测定 |
4.3.10 反应机理探讨 |
4.3.11 电子数和质子数的确定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两种染料与DNA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DNA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
1.1.1 DNA的组成 |
1.1.2 DNA的结构 |
1.1.3 DNA的电化学性质 |
1.2 DNA与有机小分子的作用 |
1.2.1 DNA与有机小分子的作用模式 |
1.2.1.1 共价结合 |
1.2.1.2 剪切作用 |
1.2.1.3 长距组装 |
1.2.1.4 非共价作用 |
1.2.2 DNA与小分子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 电化学研究DNA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 |
1.3.1 有机染料与DNA的相互作用 |
1.3.1.1. 蒽醌类染料 |
1.3.1.2. 吩噻嗪类染料 |
1.3.1.3 菲啶和吖啶类 |
1.3.1.4 咪唑类染料 |
1.3.1.5 吩嗪类、吩恶嗪类和咯嗪 |
1.3.1.6 三苯甲烷类和咕吨类 |
1.3.2 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1.3.2.1 米托蒽醌 |
1.3.2.2 道诺霉素 |
1.3.2.3 阿霉素和表阿霉素 |
1.3.2.4 更生霉素、棘霉素 |
1.3.2.5 黄酮类药物 |
1.3.2.6 其他药物 |
1.3.3 其他与DNA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
1.4 小分子与DNA作用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孔雀石绿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孔雀石绿与DNA相互作用 |
2.2.2 电化学方法研究孔雀石绿与DNA的相互作用 |
2.2.2.1 循环伏安法研究孔雀石绿与DNA作用 |
2.2.2.2 计时库仑法研究孔雀石绿与DNA相互作用 |
2.2.2.3 反应速率常数K_s及电荷转移系数α的测定 |
2.2.2.4 孔雀石绿与DNA作用模式的探讨 |
2.2.2.5 dsDNA修饰电极对MG与DNA作用模式的探讨 |
2.3.孔雀石绿在DNA分析中的应用 |
2.3.1 微分脉冲伏安法 |
2.3.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4 线性关系及回收率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滴汞电极研究孔雀石绿与DNA的作用和分析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二阶导数线扫极谱图 |
3.2.2 分析条件的优化 |
3.2.2.1 缓冲溶液的pH值和反应时间 |
3.2.2.2 孔雀石绿的浓度选择 |
3.2.2.3 仪器条件的优化 |
3.2.2.4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2.3 线性关系及回收率实验 |
3.2.4 共存物质对分析的影响 |
3.2.5 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吡哕红B的电化学性质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PB与DNA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
4.1.2.2 dsDNA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B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4.2.2 PB与DNA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
4.2.3 电化学研究PB与DNA的作用 |
4.2.3.1 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PB与dsDNA的作用 |
4.2.3.2 循环伏安法研究PB与DNA的作用 |
4.2.3.3 PB与PB-DNA的扩散系数 |
4.2.3.4 PB与PB-DNA的标准速率常数K_s |
4.2.3.5 DNA修饰电极研究DNA与PB的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位论文题录 |
独创性声明 |
使用授权的说明 |
四、灰黄霉素在Co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六种有机药物的研究[D]. 方晓雪. 广西民族大学, 2013(08)
- [2]金纳米粒子修饰玻碳电极及其检测表阿霉素的研究[D]. 杨翠. 沈阳师范大学, 2012(10)
- [3]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D]. 程红芬. 山西大学, 2011(06)
- [4]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在药物测定中的应用[J]. 李文杰,李宁,罗辉,贾振斌. 广州化工, 2010(11)
- [5]新一代蒽醌类抗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 刘杰. 山西大学, 2008(03)
- [6]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对莠去津检测的研究[D]. 时伟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7]功能化金刚石薄膜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赵建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8(10)
- [8]某些染料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D]. 徐白. 青岛科技大学, 2007(03)
- [9]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 钮金芬.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
- [10]两种染料与DNA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D]. 胡轩. 青岛科技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