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海峰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岳婷婷[1](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指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吴婧姗[2](2014)在《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们生活在变化显着、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和技术迅速更迭,驱使工程活动的范畴被重新定义,工程人才的职能不断演化、持续拓展。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脱离工程活动的发展轨迹、甚至愈演愈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表现为过度的理论化、专门化和陈旧化,导致培养的工程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景堪忧,更难以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工程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工程拔尖人才。在此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新旧交替、范式转移的革命风暴,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并不志在开辟又一个创新模式,而是旨在研究这些模式所蕴含的集成规律、要素框架和内在逻辑,取其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之说,以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指引。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系统构建并长效运行以集成为特征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适应现代工程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由此展开涉及到3个环环相扣的子议题,具体而言:(1)要素识别——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程度如何?(2)模式构建——应该集成哪些要素以及怎样集成这些要素?(3)模式运行——针对我国实际,需要为集成模式提供哪些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论述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模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和因子分析、契合度比较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多级层次、多重范畴的概念;不论是风靡全球的PBL、CDIO或是其他优秀的教改实践,这些工程教育模式都剑指一个共同的问题——“去工程化”,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集成”。本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模式学说,澄清了教育模式的要义但不受困于具体定义。根据系统的观点,界定模式内涵所指的三个层次——理念层、体制层、操作层,以及模式运行的三重范畴——教育及其环境全系统、教育系统、教学系统。研究还从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创新案例中选取了来自美、俄、英、澳等四国的优秀实践。这些院校改革时间有先有后、变革程度有渐进兼容有彻底推翻重来,它们从不同的路径指着同一个方向:通过整合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与手段,使得工程教育重新回归“工程”,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其次,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由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等四大模块搭建,由9个公因子及其42个要素组成。本研究首先综述有关文献,识别并剖析了教育模式的四大模块、从中汲取出47个基本要素。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同行研讨,调整部分要素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面向工程大四学生和毕业人士(3年内)发放问卷。接着对433份数据进行处理,经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从42个要素中提炼出9个公因子并赋予涵义,由此修正集成模式的要素框架并构建结构模型。再次,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与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显着差异。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各要素在重要程度与实际受重视程度评分的差距,为集成模式构建的资源倾斜之处提供理据。总体而言,课程体系契合度较好,但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落差较大,尤其是与非STEM、工程实践与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有关的要素在契合度比较上问题明显。最后,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整体架构包括: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以及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本文还进一步深入挖掘集成的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关系。同时强调,所谓集成模式不是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就集成模式的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基于系统论、集成观和大E工程理念,提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视角;其二,基于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识别并剖析模式的要素内涵与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内容;其三,深入研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要义,挖掘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此乃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工程教育系统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骏华[3](2014)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研究 ——以河南省尉氏县永兴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大、十八大多次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民生成为全党上下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农民占多数的特殊国家,农村是民生建设的重点区域,其建设成败具有深远意义。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系统的基础细胞,处于农村建设和改革的第一线。农村民生建设的成效直接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民生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更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因此,本文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建设这一焦点问题,选取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等几个方面的民生内容,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状况。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民生建设中的应然作用。其次,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用个案永兴镇民生建设的成就和不足,论证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实然作用,即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具体到抽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曾新[4](2012)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相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试图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适当集中办学,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和教育质量低的中小学,实现区域(县、市、区)内或更大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那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否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研究经历和调查,就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对与本文的核心概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理论上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和目的,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既可以说是税费改革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大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被调整和撤销,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集中,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五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存在的问题,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尽管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但也对农村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和阻碍,学校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第六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注重效率,忽视公平;注重调整的速度,忽视科学的规划;重视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重视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第七章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对策思路,即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
刘炳香[5](2011)在《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文中认为和平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之一。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立就是为了促进实现人类的和平共处。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诺贝尔和平奖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两次最为惨烈的战争,至今世界仍不安宁,在一些敏感地区,冲突不断,暴力时有发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和平似乎仍然遥不可及。尽管如此,人们并没有对和平失去希望,诺贝尔和平奖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证明。本文将诺贝尔和平奖置于国际关系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在时间的划分上,作者将国际关系史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历史结合在一起,把诺贝尔和平奖的历史分成了六个阶段,构成了本文的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和平”的概念、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的历史背景、颁奖机制、诺贝尔和平奖所体现的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第二章至第五章将诺贝尔和平奖110年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介绍了每个时期诺贝尔和平奖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对所涉及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作出了简要介绍。第一个时期是1901-1918年。一战结束之前的诺贝尔和平奖主要侧重于对有组织的和平运动领袖及国际法学家的奖励。这一时期有关诺贝尔和平奖的争论与人道主义有关,即人道主义是否有助于和平。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对此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二个时期是1919-1943年。两次大战期间,特别是1920年代,与欧洲民间及外交界普遍的和平预期相呼应,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通过颁发和平奖而表现出对国际和平机制建设的热情,但是脆弱的国际和平机制并没有经受住国际政治现实的考验,此间的部分诺贝尔和平奖也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第三个时期是1944-1990年。二战后不久,随着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的成立,整个世界处于冷战的阴影之下,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也不例外。斯大林国际和平奖(后改为列宁国际和平奖)一度与诺贝尔和平奖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形成“两极”对立状态。此间的诺贝尔和平奖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那就是对人权的关注。与此同时,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对核裁军的态度也逐渐由支持西方国家立场向完全反对核军备竞赛转变。第四个时期是1991年至今。冷战之后,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对“和平”的理解更为宽泛了,一些“问题领域”如发展问题、环境问题也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关注的焦点。第六章主要是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总体评价,包括发展趋势、备受关注的原因、及其对人类和平文化的贡献。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在国际关系的视野内对诺贝尔和平奖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这种分析在前五章的最后一节以理论解读的形式出现,题目分别是:自由主义—诺贝尔和平奖所奉行的基本理念、人道主义有助于战争还是和平、挪威人视野中的和平还是全球视野中的和平、正义和平还是秩序和平、国际制度理论—观察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新视野。通过理论解析,文章得出结论:诺贝尔和平奖体现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认为人道主义也是促进和平的一种手段;诺贝尔和平奖在肯定秩序和平的基础上追求的是一种正义和平;可以从建构主义国际制度理论的视角对诺贝尔和平奖进行诠释——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诺贝尔和平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制度,这种国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王振存[6](2011)在《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城乡教育公平研究和实践有重政策、经济等有形因素影响,而忽视文化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中重要作用的倾向,致使城乡教育公平长期在低位层面徘徊。论文以当前倍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城乡教育公平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资本理论、正义论、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文化为切入视角,对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关系、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的本质、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表征、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文化归因、城乡教育公平的文化推进策略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旨在拓展深化城乡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探索城乡教育公平实践策略,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论文首先从必要性、紧迫性、主观原因三方面阐述了研究缘起;对国内外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指出当前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不足之处;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说明和阐述。论文对公平、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等基本概念进行阐释;对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关系进行辨析和梳理;对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所选取的不同文化视角进行说明;对文化资本理论、正义论、文化生态学三个主要理论基础及其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进行阐述剖析。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表征及其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论文分别从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视角探讨剖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选取四种文化视角对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归因:一是中西文化差异性。从中西文化对比视角阐释、剖析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政策、实践长期相对滞后、迟缓及本土化教育公平理论薄弱缺失的文化根源,指出重等级轻民主、重秩序轻公平的传统文化及其对城乡教育影响的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二是城乡文化的异质性。从城乡文化对比视角阐述城乡教育分别处于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两个不同的文化圈,其不同禀赋、特点对城乡教育产生不同影响,是造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原因。三是政治文化的倾向性。政治文化影响下城乡政治意识失衡及教育政策的价值倾向性是导致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四是多元文化的博弈性。国际化、城市化、乡土化的博弈导致的农村文化的式微,多元文化纠缠纷扰造成的城乡教育价值的迷失,传统、现代、后现代文化冲突导致的农村文化的弱势是剖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化视阈下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是论文的重点。从理念为基、研究先行、文化着力、制度保证四个方面探索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路径对策。一是从提升城乡教育公正品质和促进人生命全面、和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和谐发展”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理念。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教育自主特色多元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二是拓展深化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样态影响,加强基本概念范畴、学术史、改革实验、国际比较、基本理论、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研究,重视传统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宏观研究,重视城乡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中观研究,重视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及其子文化系统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微观研究。三是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整合不同文化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科学定位城乡教育发展;整合城乡区域文化资源,营造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环境;系统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文化生态建设,优化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公平差距。四是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文化在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教育文化规划,描绘城乡教育文化发展蓝图;以公正政策调适:丰富教育政策公正内涵,彰显城乡教育公平价值取向;以体制机制保障:健全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有效运行;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高位均衡发展模式,实现内生引领外在弥补有机结合;推进改革试点: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示范推动城乡教育和谐发展;推动改革发展:提升教育公正品质,扩大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论文对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进行了文化反思:低位均衡是高位均衡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基础,高位均衡是低位均衡的发展和目标与价值追求,高位均衡追求高效优质、均衡特色,是一个长期、动态、辩证的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有形与无形、起点过程与结果、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文化关怀是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新价值取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客观、全面认识文化在推进城乡教育公平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生态学视角充分发挥文化等不同因素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结语部分指出,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必须引起研究者、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的关注!文化之于城乡教育公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关注文化影响,倡导文化关怀,加强文化建设,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建设方面给予农村更多的倾斜,把有形与无形、硬件与软件、眼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更全面、更深入地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从低位均衡走向高位均衡,实现城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黄菁[7](2009)在《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迅猛的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政府信息化进程也随着这个变革而不断加速,十几年的时间内,信息化进程已经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变成了面向整个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也看到,即使在政府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地区,在逐渐深入和发展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要求下,政府信息资源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也未能尽如人意。特别是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放到“复杂社会系统”或者是“政府信息资源一体化”环境中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尚有不足。纵观整个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发展,我们发现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集成的思想。不管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研究,还是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实践,抑或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探索,其目的都是力图从某个角度将相关的政府信息资源要素集成在一起,使得效用最大化,而研究实质也就是揭示不同政府信息资源要素本身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模式。因此,当我们面临当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某些困境的时候,不妨站在集成的角度重新整理一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许某些新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与方法就能够应运而生,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所在。本文从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结构出发,结合集成论与集成管理的思想,通过构建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模型,对政府信息战略、政府信息组织、政府信息管理以及政府信息技术的集成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分别对这四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分别构建了相关的集成模型并分析各要素集成的驱动模式与方法。在最后,本文以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并对于研究课题的理论背景、实践背景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了整体性说明。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分为文献综述和实践综述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就集成论、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等研究专题分别阐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实践综述部分,选择性地对有代表性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践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这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先进国家在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共性措施与成功经验,以供我国借鉴。第三部分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观。本章首先在对集成与集成管理、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指出了集成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本章构建了一个结合信息技术从信息战略到信息组织再到信息的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模型。第四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战略规划。本章从政府信息战略及其规划入手,分析了影响政府信息战略的因素,并从集成的角度将这些因素与信息战略的关系划分为纵向集成、横向集成与内容集成,并构建了模型。通过对现今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实践与理论逻辑的分析,将问题聚焦于横向集成,即政府信息战略与政府战略的集成上。在此基础上,本章引入了SAM模型,构建了基于战略对应的政府信息战略集成与匹配模型,并对其驱动模式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组织构建。本章以政府信息组织的界定为基础,分析了政府信息组织的内外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集成关系,并由此构建了综合信息战略、信息技术、业务、职能和对象的政府信息组织集成模型。基于该模型,本章提出了五种基于集成的政府信息组织构建的模式,并以美国CIO制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管理。本章从政府信息的概念入手,从形式、效用、内容三个方向探讨了政府信息管理的趋势,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信息政府信息组织以及信息技术两个因素,构建并讨论了政府信息管理的模型。最后,本章讨论了集成化的政府信息的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和方法。第七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技术应用。本章从分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观入手,构建了一个由集成行为、组织方式和集成范围所构成的政府信息应用系统的集成基本框架,并根据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政府信息技术应用的集成模式和集成策略,最后以基于GRP的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为例进行了实证讨论。第八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优化实例。本章以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为例,探讨了该系统与政府信息化战略、信息组织模式以及内部各信息技术模块之间的集成关系,对前几章的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九章为结束语。本章总结了课题研究的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集成观引入到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来,初步建立了一套从集成的角度审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与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涉及政府信息战略、信息组织、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等多个层次,涵盖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和策略等多个方面,这种从某一特定角度系统、全面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尚不多见。同时,本文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框架及集成驱动模式,不仅消化吸收了信息管理、公共管理、集成管理等众多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而且结合发达国家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实践进展,充分比对、调查和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中出现的集成问题和集成现状,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层发展与实践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王雪峰[8](2001)在《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与公共财政投入有限的矛盾,本文提出走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并提出了“有效地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象经营企业一样来经营高等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界”的思想。提出这些思想的目的是: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运行质量,为高等教育创造充足的经济支撑条件,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优化与经济运行最优化的统一,使高等教育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本文对高等教育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重要价值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并对高等教育经济运行的各主要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把资本运营的一般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有高等教育特色的资本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模式的整体和各主要环节的操作思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构想。 本文在用产出拨款机制和基金制度改革政府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用资产证券化的手段活化高等教育存量资产并进行直接融资、以公办高校改制的方式建立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以系统内及跨系统的真实重组和虚拟重组的手段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全成本补偿的原则改革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等高等教育资本运营模式中的一系列主要的具体运营方式上进行了理论创新。
张雷,范永恒[9](2000)在《柳海峰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文中研究表明 骨细胞再生课题一直是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首位的攻关项目。多年来,许多发达国家不惜牦巨资,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但进展不大。然而在中国,首都骨伤病研究所所长柳海峰研究员没有花费国家一分钱,便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医学界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骨细胞生长素”,从而
二、柳海峰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海峰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活动范畴的重新定义 |
1.1.2 工程人才职能的持续拓展 |
1.1.3 工程教育供需的缺口与缺位 |
1.2 研究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及相关议题综述 |
2.1 教育模式概念及其理论 |
2.1.1 模式的界定 |
2.1.2 教育模式的类型与要件 |
2.1.3 模式建构理论 |
2.1.4 评论 |
2.2 工程教育系统论 |
2.2.1 教育系统及其结构 |
2.2.2 教育系统工程 |
2.2.3 研究工程教育的系统方式 |
2.2.4 评论 |
2.3 工程教育集成观 |
2.3.1 集成的内涵 |
2.3.2 集成创新理论 |
2.3.3 工程教育创新的集成思想 |
2.3.4 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教育的要素识别 |
3.1 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 |
3.2 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 |
3.3 工程教育的方法创新 |
3.4 工程教育的条件支撑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工程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
4.1.1 背景简介 |
4.1.2 教育愿景 |
4.1.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
4.1.4 改革实施与成效 |
4.1.5 个案小结 |
4.2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的三螺旋模式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
4.2.4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
4.2.5 个案小结 |
4.3 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主动学习模式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课程体系及方法 |
4.3.4 改革实施与展望 |
4.3.5 个案小结 |
4.4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系的PCC模式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
4.4.4 改革实施及未来展望 |
4.4.5 个案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
5.1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
5.1.1 目标的甄选 |
5.1.2 课程的甄选 |
5.1.3 方法的甄选 |
5.1.4 条件的甄选 |
5.1.5 概念模型构建结果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内容 |
5.2.2 样本选取 |
5.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2.4 数据处理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的专业分布 |
5.3.2 样本的身份类型 |
5.3.3 工程教育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5.4.1 信度检验 |
5.4.2 因子分析 |
5.4.3 概念模型修正 |
5.5 现状调查与比较 |
5.5.1 样本T检验 |
5.5.2 公因子比较分析 |
5.6 现场访谈与讨论 |
5.6.1 访谈设计 |
5.6.2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 |
6.1 综合化人才目标 |
6.1.1 “知”:STEM与非STEM知识 |
6.1.2 “会”:知识应用 |
6.1.3 “是”:职业素养 |
6.1.4 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 |
6.2 一体化课程体系 |
6.2.1 分析性基础课程 |
6.2.2 综合性专业课程 |
6.2.3 通识类课程与其他 |
6.2.4 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
6.3 多元化教学方法 |
6.3.1 通用教学方法 |
6.3.2 新兴教学方法 |
6.3.3 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 |
6.4 协同化支撑条件 |
6.4.1 共享与整合的资源 |
6.4.2 创新的组织与文化 |
6.4.3 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 |
6.5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与内在机理 |
6.5.1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 |
6.5.2 内在机理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
6.5.3 内在机理二:分析与综合的平衡 |
6.5.4 内在机理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运行对策 |
7.1 促进理念转型,鼓励工程教育实践与研究创新 |
7.2 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多元化、高质素教师队伍 |
7.3 整合学科平台,打造特色专业一体化培养通道 |
7.4 集成产学资源,落实面向产业的教学活动开展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现场访谈记录(摘要) |
(3)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研究 ——以河南省尉氏县永兴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
(一) 关于农村民生建设的研究 |
(二)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研究 |
(三)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民生建设相结合的研究 |
(四)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应然分析 |
第一节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 |
一、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二、开发就业空间,组织农民实现就业 |
第二节 宣传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
一、学习党中央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各项政策 |
二、宣传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各项政策 |
第三节 推进和监管农村社会保障的落实,改善农村社会条件 |
一、宣传落实“新农合”和“新农保”政策 |
二、监管“新农合”和“新农保”政策的实施 |
三、优化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养老环境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实然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中的已然作用 |
一、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 |
二、引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
三、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与民互动的意识不强 |
二、落实民生政策的方式传统 |
三、服务民生的能力不足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
二、少数农村基层干部服务意识淡薄 |
三、新时期农民需求多样化 |
四、农村干部党员素质偏低 |
五、缺乏长效评估、监督机制 |
第三章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基本对策 |
第一节 以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民生工作的重心 |
一、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业经济 |
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
第二节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意识 |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意识 |
二、改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功能 |
第三节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能力 |
一、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
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
第四节 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的工作机制 |
一、健全农村党员服务民生的机制 |
二、完善农民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三、完善民生绩效的评估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 |
五、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辨析 |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 |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 |
(一) 农村适龄人口减少的必然选择 |
(二) 农村税费改革的自然选择 |
(三) 人口城镇化的必然结果 |
(四) 乡镇行政区划改变的直接影响 |
(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
(一)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证实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二) 各级政府出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文件证实布局调整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三) 各地的实际做法也证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进行布局调整的直接目的 |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判断和评价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准 |
(一)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
(二) 学校规模效益 |
(三) 义务教育教师素质 |
(四) 义务教育质量 |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 |
(一) 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
(二)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
(三) 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 |
(四) 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 |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
一、教学点与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继续拉大 |
(一) 教育经费短缺 |
(二) 校舍破烂陈旧 |
(三) 教学设备奇缺 |
(四) 远程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 |
二、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县镇学校差距拉大 |
(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仍然短缺 |
(二) 贫困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落后 |
(三) 偏远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严重 |
三、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落后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不足,制约着其主体功能的发挥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不规范,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 |
(三)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关照 |
四、农村学校与县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差距大 |
第六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 |
一、注重效率,忽视公平 |
二、注重调整的速度,忽视科学的规划 |
三、重视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 |
四、重视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
五、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忽视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七章 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 |
(一) 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 |
(二) 建构教育补偿机制,对布局调整中利益受损者进行利益补偿 |
(三) 畅通农民意愿表达渠道,构建公正合理的学校撤并程序 |
二、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 |
(一) 物质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
(二) 社会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
(三) 教育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
三、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 |
四、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一) 继续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
(二) 大力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
(三) 加大对贫困学生和寄宿生补助力度 |
(四) 实施偏远地区义务教育“校车工程” |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 |
(一) 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
(二) 创新教师招聘思路,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名师 |
(三) 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 |
(四) 大力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梳理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拟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现代“和平”概念的发轫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创立(1889-1901) |
第一节 “和平”概念的历史轨迹 |
一、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和平” |
二、和平研究者对“和平”内涵的界定 |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的和平主义思潮 |
一、“和平主义”概念的辨析 |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和平主义思潮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和平主义思潮 |
第三节 诺贝尔和平奖的创立 |
一、诺贝尔遗嘱及其对和平的理解 |
二、诺贝尔和平奖评奖机制 |
三、挪威与诺贝尔和平奖的颁授 |
第四节 理论解读:自由主义—诺贝尔和平奖所体现的基本理念 |
一、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 |
二、诺贝尔和平奖所体现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 |
第二章 诺贝尔和平奖的最初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01-1918) |
第一节 诺贝尔和平奖对有组织和平运动的推动 |
一、获奖的和平运动领袖 |
二、1905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冯·祖特纳 |
第二节 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对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贡献 |
一、国际法学会 |
二、获奖的国际法学家 |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国际人道法问题的凸显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史无前例的破坏 |
二、国际红十字委员会与国际人道法 |
第四节 理论解读:人道主义与和平 |
一、什么是人道主义 |
二、国际红十字委员会与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
三、人道主义与和平 |
第三章 脆弱的和平与尴尬的国际和平机制(1919-1943) |
第一节 诺贝尔和平奖对国际联盟的支持 |
一、国际联盟的建立与威尔逊获奖 |
二、诺贝尔和平奖对国际联盟的支持 |
第二节 诺贝尔和平奖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二、诺贝尔和平奖开始成为国际机制的一部分 |
第三节 案例分析:1935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奥西茨基事件 |
一、奥西茨基小传 |
二、纳粹德国的兴起与奥西茨基获奖事件 |
第四节 绥靖政策的破产、战争的爆发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停滞 |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停滞 |
第五节 理论解读:挪威人视野中的和平还是全球视野中的和平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几个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冷战中的“热和平”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发展(1944-1990) |
第一节 诺贝尔和平奖对国际和平机制建设的推动 |
一、联合国的建立:从大西洋宪章到联合国宪章 |
二、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和平机制建设的推动 |
第二节 冷战阴影下的诺贝尔和平奖 |
一、冷战的开始 |
二、国际斯大林和平奖与诺贝尔和平奖的“两极”对立 |
三、诺贝尔和平奖对战后冲突地区和平的关注 |
四、冷战格局瓦解背景下的诺贝尔和平奖 |
五、西方的人权政治运动与诺贝尔和平奖 |
第三节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核裁军立场的衍变 |
一、核时代的来临与挪威诺委会最初对核裁军的漠视(1945-1955) |
二、核军备竞争的加剧与挪威诺委会的不安(1956-1966) |
三、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对西方利益的关注(1967-1981) |
四、挪威诺委会明确主张核裁军(1982-1990) |
第四节 理论解读:秩序和平还是正义和平 |
一、两个基本概念:正义与秩序 |
二、全球化时代正义问题的凸显 |
三、诺贝尔和平奖对秩序和平与正义和平的理解 |
第五章 冷战后的诺贝尔和平奖(1991 年至今) |
第一节 诺贝尔和平奖在冷战后的发展 |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
二、冷战后诺贝尔和平奖的发展 |
第二节 发展与和平 |
一、关于发展的理论 |
二、发展与和平 |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和平 |
一、从生态意识到绿色运动 |
二、绿色和平主义 |
第四节 理论解读:建构主义国际制度理论视角下的诺贝尔和平奖 |
一、国际制度理论 |
二、建构主义国际制度理论诠释的诺贝尔和平奖 |
第六章 对诺贝尔和平奖的评价 |
第一节 诺贝尔和平奖百余年的发展趋势 |
一、和平内涵不断扩展 |
二、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在地区分布上的全球化趋势 |
三、女性获奖者不断增多 |
四、诺贝尔和平奖越来越注重鼓励获奖者继续做出努力 |
第二节 诺贝尔和平奖备受关注的原因分析 |
一、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奖 |
二、诺贝尔和平奖备受瞩目的几个因素 |
第三节 诺贝尔和平奖对人类和平文化的贡献 |
一、人类和平文化与国际和平文化运动 |
二、诺贝尔和平奖对人类和平文化的贡献 |
第四节 诺贝尔和平奖的局限性 |
一、诺贝尔和平奖评奖机制的局限性 |
二、诺贝尔和平奖影响的局限性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教育公平研究回顾 |
(二) 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研究进展 |
(三) 国外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状况 |
(四)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重点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教育公平与文化视角选择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一) 公平 |
(二) 教育公平 |
(三) 城乡教育公平 |
二、文化与城乡教育关系厘定 |
(一) 文化 |
(二) 城乡文化 |
(三) 文化与教育 |
(四) 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 |
三、城乡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选择 |
第三章 文化观照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文化资本理论 |
(一) 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
(二) 文化资本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三)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
二、正义论 |
(一) 正义论产生的背景 |
(二) 正义论的基本原则 |
(三)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
三、文化生态学理论 |
(一) 文化生态学发展概况 |
(二) 文化生态学涵义 |
(三)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
第四章 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的问题表征 |
一、家庭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 |
(一) 城乡家庭客观化文化资本的差距 |
(二) 城乡家庭体制化文化资本的差距 |
(三) 城乡家庭身体化文化资本的差距 |
(四) 城乡家庭结构、社会化模式差异 |
(五) 城乡家庭、学校互动性强弱差异 |
二、学校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 |
(一) 学校教育的前端与基础公平问题: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 |
(二) 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有形资源配置的差异 |
(三) 课程文化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无形课程价值负载中的城乡差异 |
(四) 教学文化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课程知识教学过程转换中的差异 |
(五) 评价文化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城乡差别的无差别评价现象理析 |
三、社会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 |
(一) 社会教育文化资源配置差异导致的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 |
(二) 社会文化价值倾向下城乡学生学业成就和居民素质差距 |
(三) 社会文化资本影响下的城乡学生就业率差距 |
(四) 社会文化视阈下教育政策的价值倾向性问题 |
第五章 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归因分析 |
一、中西文化差异性: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 |
(一) 重等级轻民主的传统文化:城乡教育公平意识缺失 |
(二)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城乡教育公平滞后不足 |
(三) 官本位主导的教育文化:城乡教育公平氛围的羸弱 |
二、城乡文化异质性: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 |
(一) 城乡文化的异质 |
(二) 城乡教育的分野 |
三、政治文化的倾向性:教育政策的城乡博弈 |
(一) 倾斜东南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价值取向 |
(二) 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二元化发展取向 |
(三) 重精英教育轻大众教育的“重点论”取向 |
(四) 新世纪教育改革追求公平发展的努力探索 |
四、多元文化的博弈性:城乡教育价值的迷失 |
(一) 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与科学多元文化观的缺失 |
(二) 国际化、城市化、乡土化博弈下农村文化的式微 |
(三) 传统、现代、后现代文化冲突中农村文化的弱势 |
(四) 多元文化纷扰中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价值的迷失 |
第六章 文化视阈下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 |
一、理念为基:确立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价值理念 |
(一) 以人为本理念 |
(二) 文化关怀理念 |
(三) 特色彰显理念 |
(四) 生态共荣理念 |
(五) 和谐发展理念 |
二、研究先行:关注不同文化影响,深化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研究 |
(一) 重视加强相关基本概念范畴研究 |
(二) 拓展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研究视阈 |
(三) 加强城乡教育公平具体文化研究 |
(四) 提升教育研究者的文化自觉意识 |
三、文化着力:系统加强文化生态建设,优化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环境 |
(一) 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科学定位城乡教育发展 |
(二) 整合城乡区域文化资源,营造城乡公平发展环境 |
(三) 重视家庭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公平差距 |
(四)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公平差距 |
(五) 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公平差距 |
四、制度保证:充分发挥不同文化作用,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
(一) 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教育文化规划,描绘城乡教育文化发展蓝图 |
(二) 政策调适:丰富教育政策公正内涵,彰显城乡教育公平价值取向 |
(三) 体制保障:健全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有效运行 |
(四) 模式创新:探索高位均衡发展模式,实现内生引领外在弥补有机结合 |
(五) 试点推进: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示范推动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
(六) 改革推动:提升教育公正品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
五、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对策的文化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三、科研奖励 |
四、科研活动 |
(7)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实践背景 |
0.1.3 理论背景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整体结构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逻辑框架 |
1 研究与实践综述 |
1.1 研究综述 |
1.1.1 集成及管理集成 |
1.1.2 信息资源的集成观 |
1.1.3 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管理 |
1.1.4 研究评述 |
1.2 实践综述 |
1.2.1 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
1.2.2 加拿大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
1.2.3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简单分析 |
1.3 本章小结 |
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观 |
2.1 集成的内涵及其研究基础 |
2.1.1 集成的概念与特征 |
2.1.2 集成管理 |
2.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要素解析 |
2.2.1 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 |
2.2.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集成思想 |
2.3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战略规划 |
3.1 政府信息战略概述 |
3.1.1 战略与战略规划 |
3.1.2 政府信息战略 |
3.2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集成内涵 |
3.2.1 政府信息战略的集成模型 |
3.2.2 政府信息战略的纵向集成 |
3.2.3 政府信息战略的横向集成 |
3.2.4 政府信息战略的内容集成 |
3.3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驱动模式 |
3.3.1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纵向集成驱动模式 |
3.3.2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横向集成驱动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组织构建 |
4.1 政府信息组织概述 |
4.1.1 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 |
4.1.2 政府信息组织 |
4.2 政府信息组织结构的集成内涵 |
4.2.1 政府信息组织面临的挑战 |
4.2.2 政府信息组织构建的基本要素 |
4.2.3 政府信息组织构建的集成内涵 |
4.2.4 政府信息组织的集成模型 |
4.3 集成化政府信息组织的模式与构建 |
4.3.1 集成化政府信息组织的模式 |
4.3.2 政府信息组织的集成化趋势 |
4.3.3 政府信息组织集成化的原则 |
4.3.4 政府信息组织的集成方法 |
4.3.5 实证分析——美国的政府CIO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5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管理 |
5.1 信息与政府信息 |
5.1.1 信息的概念 |
5.1.2 政府信息 |
5.2 政府信息管理的集成模型 |
5.2.1 政府信息管理的三个维度 |
5.2.2 政府信息管理的集成模型 |
5.3 集成化的政府信息的管理模式的实施 |
5.3.1 政府信息集成管理的原则 |
5.3.2 政府信息集成管理的实施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技术应用 |
6.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集成规律 |
6.1.1 信息技术的基本界定 |
6.1.2 信息技术演进的集成观 |
6.2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内涵与框架 |
6.2.1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基本内涵 |
6.2.2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模型 |
6.3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模式 |
6.3.1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行为模式 |
6.3.2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组织方式 |
6.3.3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范围 |
6.4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策略 |
6.4.1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状态 |
6.4.2 信息技术集成的策略 |
6.4.3 基于GRP的政府信息技术集成 |
6.5 本章小结 |
7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实例 |
7.1 2006—2020年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战略 |
7.2 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概况 |
7.3 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模块 |
7.3.1 决策支持信息资源采集与管理模块 |
7.3.2 智力智能支持模块 |
7.3.3 宏观政策咨询研究模块 |
7.3.4 决策支持服务与社会公众服务模块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8.1 研究难点 |
8.2 创新点 |
8.3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方案 |
1.2.4 本文结构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高等教育经济学有关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资本运营问题的研究 |
1.3.3 关于高等教育资本运营问题的研究 |
1.4 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运行现状 |
1.4.1 我国高等教育经济运行的缺陷 |
1.4.2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
1.4.3 困境与对策 |
1.5 本文的理论指导 |
1.6 本文的理论基础 |
1.6.1 资本运营的目的 |
1.6.2 资本运营的内容 |
1.6.3 资本运营的手段 |
1.6.4 资本运营的条件 |
1.6.5 资本运营的主体 |
1.6.6 其它有关问题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的理论框架 |
2.1 价值理念辨析:走向市场 |
2.1.1 教育的性质 |
2.1.2 高等教育的市场性 |
2.2 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 |
2.3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2.3.1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的指导思想 |
2.3.2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的目标 |
2.4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模式 |
2.4.1 资本筹集环节中的运营方式 |
2.4.2 资本投入环节中的运营方式 |
2.4.3 资本增值环节中的运营方式 |
2.4.4 增值资本实现环节中的运营方式 |
2.4.5 增值资本分配环节中的运营方式 |
2.5 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的相关问题 |
2.5.1 确立高校自主运营权 |
2.5.2 建立高等教育市场体系 |
2.5.3 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建立高等教育全成本补偿制度 |
3.1 高等教育成本估计及经费投入结构 |
3.1.1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的粗略估算 |
3.1.2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评析 |
3.1.3 建立高等教育全成本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
3.2 高等教育全成本补偿的价值理念辨析 |
3.2.1 全成本补偿的价值理念辨析 |
3.2.2 贫困生问题的价值理念辨析 |
3.2.3 高才生问题的价值理念辨析 |
3.2.4 国际类比中的价值理念辨析 |
3.3 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价格体系 |
3.3.1 高等教育的价格构成与价格水平 |
3.3.2 高等教育价格体系的运行 |
3.3.3 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 |
3.4 建立新价格体系的配套机制 |
3.4.1 奖学金制度 |
3.4.2 助学贷款制度 |
3.4.3 勤工助学制度 |
3.4.4 社会救助机制 |
3.5 小结 |
第四章 活化高等教育存量资产 |
4.1 活化高等教育存量资产的意义与手段 |
4.2 用资产证券化手段活化高等教育存量资产 |
4.2.1 资产证券化原理 |
4.2.2 高等教育存量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与条件 |
4.2.3 高校存量资产的证券化运作 |
4.3 用直接经营手段活化高等教育存量资产 |
4.3.1 “非转经”开发 |
4.3.2 存量无形资产的经营 |
4.3.3 设备经营 |
4.4 小结 |
第五章 控制高等教育运行成本 |
5.1 高等教育成本控制概述 |
5.1.1 高等教育成本控制的作用 |
5.1.2 高等教育的成本构成 |
5.1.3 高等教育成本控制的总体思路 |
5.2 精练——控制劳动力成本 |
5.3 集成——控制固定资产成本和业务成本 |
5.4 简洁——控制管理成本 |
5.5 引入市场机制——成本控制的核心手段 |
5.5.1 全成本核算 |
5.5.2 模拟市场制 |
5.5.3 准市场制 |
5.5.4 完全市场制 |
5.6 小结 |
第六章 推进高等教育资本重组 |
6.1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高等教育资本重组 |
6.1.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
6.1.2 高等教育的资本重组问题 |
6.2 高等教育与科学院系统的重组 |
6.2.1 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 |
6.2.2 高等教育在国家基础研究体系中的地位 |
6.2.3 为重构国家基础研究体系而进行的重组 |
6.3 高等教育内部的重组 |
6.4 高等教育的虚拟重组 |
6.4.1 虚拟企业与高等教育虚拟重组 |
6.4.2 高校虚拟重组的具体运行方式 |
6.4.3 高校虚拟重组的操作关键 |
6.4.4 高等教育虚拟重组的特点 |
6.5 小结 |
第七章 畅通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的渠道 |
7.1 直接融资:产业投资基金 |
7.1.1 产业投资基金及其原理 |
7.1.2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现状 |
7.1.3 吸引产业投资基金向高等教育投资 |
7.2 社会投资:民办高等教育 |
7.2.1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价值理念辨析 |
7.2.2 建立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具体操作思路 |
7.3 其它直接投融资手段 |
7.3.1 发行高等教育债券 |
7.3.2 建立高校上市公司 |
7.3.3 进行项目融资 |
7.4 社会捐资 |
7.4.1 争取社会捐款 |
7.4.2 发行高等教育彩票 |
7.5 小结 |
第八章 改革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制度 |
8.1 中外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
8.1.1 国外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简况 |
8.1.2 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
8.2 构建新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
8.2.1 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价值理念辨析 |
8.2.2 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框架建构 |
8.3 高等教育政府基金制度 |
8.3.1 高等教育政府基金和高等教育政府基金委员会 |
8.3.2 高等教育政府基金的分配办法 |
8.3.3 高等教育政府基金的运作程序 |
8.3.4 对高等教育政府基金制度的估价 |
8.4 基础研究基金制度 |
8.4.1 基础研究基金 |
8.4.2 基础研究基金拨款办法 |
8.5 小结 |
第九章 完善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的保障条件 |
9.1 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
9.1.1 改革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
9.1.2 改革公共财政体制 |
9.1.3 改革国家干部制度 |
9.2 深化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
9.2.1 健全资本市场 |
9.2.2 完善法制与政策体系 |
9.2.3 完善中介体系与服务体系 |
9.2.4 建设经营队伍和经营者市场 |
9.3 更新高等教育内部的思想观念 |
9.3.1 高等教育界亟待更新的主要观念 |
9.3.2 高等教育界观念更新的主要途径 |
9.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柳海峰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2]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 吴婧姗. 浙江大学, 2014(05)
- [3]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研究 ——以河南省尉氏县永兴镇为例[D]. 马骏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4]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4)
- [5]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 刘炳香.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 王振存. 河南大学, 2011(10)
- [7]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D]. 黄菁. 武汉大学, 2009(09)
- [8]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D]. 王雪峰. 河海大学, 2001(01)
- [9]柳海峰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J]. 张雷,范永恒. 英才,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