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诗人到学者——评闻一多1930—1932在青岛两年的学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邢琪[1](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赵慧[2](2016)在《闻一多与武汉大学及《文哲季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闻一多从武汉大学走上学术道路2016年7月15日,是伟大爱国主义者闻一多先生殉难70周年纪念。闻一多不仅是诗人、伟大的民主斗士,更是一名学者。他执教多年,也一直在进行学术研究,并发表了不少论文。作为武汉大学第一任文学院长,闻一多在武汉大学任教时间虽然不长,但此期却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起始阶段;其间发表在武汉大学校办刊物《文哲季刊》的几篇文章,
丁晓莹[3](2015)在《近年来闻一多学术研究微探及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近5年(2009-2014)的研究成果(以期刊为主),对闻一多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简单探讨与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思考,对今后闻一多研究趋向提出相关见解。
杨洪勋[4](2015)在《在青岛现代文学名家中穿行》文中研究表明结缘青岛我与青岛的缘分,是在山东大学读书时结下的。1983年我考入了山东大学历史系档案专业。档案专业是第一届招生,我们被称为山大档案专业的"黄埔一期"。档案专业因系初办,师资匮乏,所以给我们开设的课程中,除了档案专业课程外,还有历史专业的课程,二者各占一半。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性,以及档案资料整理的方法,这对于我以后从事中国海洋大学校史和青岛文学研究很有启迪。
王丽媛[5](2013)在《山东大学与新文学 ——以1930年代山大的新文学家教员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代史上,新文学的发展与现代大学的建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经历了国立青岛大学(1930—-1932)和国立山东大学(1932—1937)时期。这一时期,新文学在中国很多大学的文学学科中遭受冷遇,山东大学却聘请了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等多位新文学家担任文学院教员。他们在杨振声和赵太侔这两位文学家校长的支持下宣传和发展新文学,提倡中西文学的交流和新旧文学的沟通。虽然在建校初期遭遇了巨大的学术压力,但是他们通过不断努力使得新文学理念在山大获得了较为深入的发展。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在山东大学任教的新文学家教员这一知识分子群体为研究中心,借助当时当地的报刊资料以及山东大学的校史汇编和当事人的书信、日记、传记等文献材料,叙述国立时期山东大学的建立、发展和各位新文学家聚散于山大校园的过程,并且重点考察诸位新文学家教员如何通过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以及演讲、社团、刊物等校园文化传播渠道,向学生介绍新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从而展现历史上的山东大学与新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引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现代大学与现代文学关系这一课题的意义,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且阐明对于山东大学与新文学这一题目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阐述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在蔡元培、杨振声、赵太侔等人的主持下创建并走上学术化道路的过程,还论述了当时中国大学轻视新文学的学术语境以及新文学在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生存空间。第二章围绕建校初期到来的新月派文人,首先介绍了由闻一多主导的培养诗歌新人和置传新诗等活动,然后分析了闻一多在山大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梁实秋从事翻译和文学理论建构等学术活动的过程并突出了现代文学理念对其研究的影响,最后叙述了小说家沈从文将“小说习作”课带到山大中文系课堂的情形。第三章围绕学校发展期到来的老舍、洪深等新文学家,首先介绍了老舍、台静农、叶石荪在山大教授“小说”、“文学批评”、“文艺思潮”、“文艺心理学”等新文学课程的情况,其次阐述了洪深对于山大校园内戏剧教学和表演活动的深化,最后叙述老舍、洪深等人参与校内外诸多文学副刊创办的状况。结语部分概括新文学家的到来对于山大文学学科建构的意义,认为各位新文学家在山大的文学教学和研究活动营造了一种沟通中西、融汇古今的学科特色,而倾向于自由主义的新月派文人和注重现实干预的老舍、洪深等前后两批新文学家使得山大的文学学科形成了兼顾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学科精神传统。
叶罕云[6](2013)在《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文中提出楚辞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成果集中在20世纪,20世纪的楚辞研究首先发轫于一批“跨世纪”的学者,闻一多即是其中个性鲜明的一员。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斗士。闻一多幼承家学,旧学基础坚实。早在清华学校时,就开始创作新诗。留美专攻西画,转向中国文学研究是“半路出家,没有师承”。闻一多凭借聪明、苦功、清华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以外来新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两大高峰:唐诗和楚辞。然而,关于闻一多的楚辞研究颇有争议。既有“在‘五四’以后的《楚辞》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地位”的评价,亦有“非常异议,可怪之论”的意见。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耗时最多,用力最勤,成果最突出,最能彰显其学术个性,研究方法也最成熟。闻一多的楚辞研究之研究,代表性的有:20世纪80年代刘煊的《闻一多评传》和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刘殿祥“现代文化视域中的闻一多的古典学术研究论”。硕博论文多单章单节论及。本文拟通过以下四个论题展开闻一多楚辞研究之研究:闻一多与楚辞的不解之缘,闻一多楚辞研究独特之论,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闻一多楚辞研究的方法论。第一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得出闻一多楚辞研究两大阶段:从1932年春天到1942年12月“十年左右的光阴”集中精力研究楚辞,从1943年春到1944年暑假在夹缝中求研究。在第一阶段,闻一多几乎没有间断过楚辞的教学和研究,其学术研究成果在当时就得以肯定,标志是1944年5月闻一多《楚辞校补》获教育部审议会颁布的一九四三年度学术二等奖;第二阶段也是闻一多学术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楚辞是此时闻一多三大研究对象之一。1946年6月11日《九歌新编》脱稿,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遇难,闻一多的楚辞研究伴随至其生命终结。第二章,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独特之论。将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放在二千多年的楚辞学术史和闻一多同时代楚辞学者研究成果的大背景下,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汉书·艺文志》、刘勰《文心雕龙·骚辨》,到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再到清代王林蒋骥四大家,最后到廖季平、王国维、梁启超、陆侃如、游国恩、郭沫若等的楚辞研究,基于此纵向、横向的比较,发掘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独特之论。第三章,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学术个性包括价值追求、文化选择、人格理想、审美情趣、话语风格,学术个性与个人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闻一多是一个洋溢着诗人的浪漫气质的人,更懂得欣赏古典艺术的和谐韵雅,且喜欢运用新方法新理论,提出颇有思致的假说,并有着难能可贵的学术朝气。闻一多的楚辞研究守正出奇、一鸣惊人。第四章,闻一多楚辞研究的方法论。本章从闻一多注重研究方法的自觉性、楚辞研究多重方法的可行性,到重点评述闻一多楚辞研究中常常运用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追溯其学术渊源,力求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闻一多楚辞研究“十年辛苦不寻常”,闻一多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闻一多楚辞研究风貌与众不同,独特之论迭见;闻一多的学术个性在楚辞研究领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根源于闻屈相通,狂者进取。闻一多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过人,思维方式独特。闻一多出色地运用了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等多重方法解读楚辞。
罗亚丽[7](2012)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从《九歌》研究看闻一多的诗学观念》文中提出闻一多把中国传统的训诂考据之法和西方的文化阐释、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把科学和艺术审美结合起来,研究我国古典文学。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对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有很多启示,其方法和现代文化诗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选取与社会、民俗、文化结合比较紧密的《九歌》作为个案,通过闻一多对《九歌》的研究,窥视闻一多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从而在归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索它的优越性和创新性。闻一多从小受传统教育,国学基础深厚。曾致力于新诗创作,他是新月派诗人,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后来转向古典文献研究,对《诗经》、《周易》、《楚辞》、神话传说、唐史和唐代诗人等都有研究。二三十年代,西方思想已经传入中国,对当时的文人有一定的冲击力,闻一多在清华任教,受学校环境浓厚学术气息的影响,接受西学思想,他的思想兼具古今中外,由此形成了他中西兼顾的古典文学研究方法。闻一多对《九歌》的实践研究是他的古典文献研究的典型个案。闻一多对《九歌》的研究连接古今,贯通中西。闻一多把中国的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把中国的方法和西方的文化阐释结合起来,并引进文化人类学。同时还原历史场景,运用多学科角度,回到作品产生的年代,结合时代背景来具体分析作品,从而阐释了作品丰富的艺术、文化意义。闻一多借鉴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闻一多的学术实践活动在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他推进了中古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尽管闻一多对古典文献的解读存在主观臆测现象,但瑕不掩瑜,闻一多的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傅宏远[8](2011)在《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30年至1937年间的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重点和中心,借助当时当地的报刊资料及当事人的书信日记等材料描述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人聚散情况,试图展示当时青岛的文学生态状况及青岛作为山东的区域文化中心和中国的“文化边城”的复杂身份。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指出1930年代前期的青岛可以作为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现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之外的另一种城市来加以研究,而且当时的青岛和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分别可以作为一类沿海新兴城市和地方性国立大学的代表。第一章通过选校址和择校长两个关键问题来考察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建立的过程,从而展示出1930年代前后青岛和济南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和山东文化版图的变迁,并且通过论述杨振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措施来展示1930年至1937年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发展。第二章描述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等人在上海、北平和青岛之间来来去去的流动过程,通过对于他们在青期间的活动状况的考察,指出他们在青岛的侨居和暂住的生存状态和指向文化中心城市的心理认同,从而展示出当时作为“文化边城”的青岛与作为全国性文化中心的上海、北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重点考察沈从文、老舍、洪深等教授作家在青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作品的发表情况、臧克家在闻一多等人扶掖下开始新诗创作并且被推向文化中心的过程以及王弢、俞启威等青年学生在青岛所进行的左翼文艺社团活动,通过教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展示大学校园里的文学生态,并且进一步指出青岛相对于北平、上海的“文化边城”的地位。本章还把目光转移到大学校园之外,描述以王统照为代表的青岛本地文人当时的文学活动,重点考察他们所进行的本十报刊文艺阵地建设的尝试,通过对于青岛当地报纸文艺副刊的实际编辑情况的考察,展示出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内外的相对隔离的状态及青岛之所以最终未能成为文化中心点的部分原因。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论述,指出1930年代前期的青岛的文化“候鸟栖息地”和“文化边城”的性质,其后随着大学的迁回济南及其自身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导致的成为文化中心点的可能性的丧失,青岛成为“未形成的文化中心”。
杨庆鹏[9](2009)在《略论闻一多学术思想方法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闻一多的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接受的早期教育,特别刻苦的治学精神,他诗人、学者、斗士"三位一体"的身份,他对现代理论的造诣,他艰难坎坷的人生历程成就了他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是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宝贵遗产。
杨庆鹏[10](2008)在《论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文中提出闻一多在是我国现代史上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大家,在《楚辞》研究上取得了突出贡献。关于他在此方面的贡献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全面之处。全面阐述他研究尤其强调独特之处是本文的宗旨。首先探讨他的特殊人生履历和学术道路决定了他与众不同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从他对屈原重新认识开始谈起,然后按照他关于《楚辞》研究的三项任务——说明背景、诠释词义、校正文字的划分,我们把他的三类着述分别就概况、内容、方法、得失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举例分析。并把重点放在他对《楚辞》校勘解读方法的突破上:我们把他的方法分为四个层面:基本层面,传统考证方法新理论结合的层面,学者、诗人、民主战士的身份和视角的层面,文学史家的高度解读作品的层面。尤其是对于传统考证方法新理论结合的层面作了具体分析:以新科学理论寻求证据;以社会学、民俗学、神话学等理论与乾嘉朴学的考证结合寻求对时代文化环境的还原来解读作品;以戏剧学、文艺学、心理学等理论对文句、现象、作家进行推理分析。最后总结了闻一多与同时代的楚辞研究大家的不同,指出了他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二、从诗人到学者——评闻一多1930—1932在青岛两年的学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诗人到学者——评闻一多1930—1932在青岛两年的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近年来闻一多学术研究微探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近年闻一多学术研究的方向问题 |
二、近年闻一多学术研究的方法问题 |
三、对于近年闻一多研究的几点思考 |
(5)山东大学与新文学 ——以1930年代山大的新文学家教员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断裂中的新生: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创建与新文学力量的注入 |
第一节 蔡元培引领下的筹备工作 |
第二节 杨振声、赵太侔主持下的学术化发展 |
第三节 新文学在山大的生存空间 |
第二章 守望自由:新月派文人在山大 |
第一节 情系新诗 |
第二节 走向学术 |
第三节 小说课堂 |
第三章 逃避“酷暑”:老舍、洪深等人在山大 |
第一节 新文学课堂的延续 |
第二节 戏剧活动的兴起 |
第三节 文学副刊的创建 |
结语 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在实践中尝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6)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闻一多与《楚辞》的“不解之缘” |
第一节 十年辛苦不寻常 |
第二节 月落之时,一鸣惊人 |
第三节 闻屈相通 |
(一) 狂狷 |
(二) 重情 |
(三) 矛盾 |
(四) 余论 |
第四节 时代契机 |
第二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独特之论 |
第一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概论 |
一、 屈原的身世 |
二、 屈原的作品 |
三、 屈原的人格 |
第二节 屈原三论 |
一、 屈原死于怀王入秦以前 |
二、 屈原是“文学弄臣” |
三、 屈原是“人民”的诗人 |
第三节 《离骚》是仙真人诗 |
一、 闻一多论《离骚》 |
二、 “仙真人诗”的含义 |
三、 廖季平的“怪论” |
四、 《离骚》是仙真人诗 |
五、 真诗人都是神秘家 |
六、 余论 |
第四节 《九歌》是歌舞剧,“音”大于“巫” |
一、 戏剧与中国人的生活 |
二、 闻一多与戏剧 |
三、 宗教与戏剧——仪式与戏剧的相通 |
第五节 楚辞时代相当于铜器衰落时代 |
一、 闻一多的专业背景 |
二、 闻一多的美术生涯 |
三、 闻一多的审美旨趣 |
四、 闻一多的楚辞研究 |
第三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 |
第一节 闻一多的性情气质 |
一、 怪 |
二、 火 |
三、 变 |
四、 死 |
第二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 |
第三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学术个性成因 |
一、 人文生物学的原因 |
二、 师承与派别的原因 |
三、 文化选择的原因 |
四、 余论 |
第四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方法论 |
第一节 闻一多注重研究方法的自觉性 |
一、 《新集注本莎士比亚》 |
二、 《文学史方法论》 |
三、 余论 |
第二节 楚辞研究多重方法的可行性 |
一、 楚辞本身的多元因子 |
二、 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多元影响 |
三、 闻一多楚辞研究青出于蓝 |
四、 闻一多的西式教育背景 |
第三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多重方法 |
一、 文化人类学 |
二、 民俗学 |
三、 考古学 |
四、 民族学 |
五、 神话学 |
六、 宗教学 |
七、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从《九歌》研究看闻一多的诗学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闻一多的学古典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文化背景的考察 |
第二节 闻一多研究古典文献的缘由 |
第二章 闻一多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从朴学精神到文化阐释 |
第二节 用“诗”的眼光读诗 |
第三章 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的开创 |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旅行:从西方到中国 |
第二节 推进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 |
第三节 闻一多诗学模式的批判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现代中国的新兴城市 |
第一章 大学的兴废:在济南与青岛之间 |
第一节 选址:为何设在青岛? |
第二节 择人:为何是杨振声? |
第三节 杨振声的办学理念与大学的发展 |
第二章 文人的聚散:在中心与边缘之间 |
第一节 "新月派包办青大" |
第二节 "消愁解闷惟有杜康" |
第三节 重返文化中心 |
第三章 大学内外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教授们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
第二节 学生们的文学活动与文艺社团 |
第三节 青岛在地文人的报刊编辑和本土文艺阵地建设 |
结语:未形成的文化中心点 |
附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略论闻一多学术思想方法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大学者的闻一多 |
二、闻一多学术思想的形成原因 |
(10)论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闻一多其人及其学术思想的形成 |
一 作为大学者的闻一多 |
二 学术思想和研究能力的形成原因 |
三 闻一多学术研究的主要着述时间表 |
第二章 闻一多对屈原的重新认识之得失 |
第三章 "校正文字"类着作:《楚辞斠补甲》《楚辞斠补乙》《楚辞校补》 |
一 校正文字类论着概述 |
二 闻一多"文字校正"的内容 |
三 闻一多"文字校正"的具体方法 |
四 对闻一多"文字校正"的评价 |
第四章 诠释词义类论着:《离骚解诂甲》《离骚解诂乙》《九歌解诂》《九章解诂》、《天问疏证》 |
一 诠释词义类论着概述 |
二 闻一多诠释词义类论着之内容、方法与得失 |
第五章 背景说明类着作 |
一 背景说明类着作简介 |
二 背景说明类着作主要内容 |
第六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思维与方法的突破及其研究的四个层面 |
一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基本层面 |
二 在考释过程中对多种现代理论的运用 |
三 作为诗人和斗士的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特殊思维方式和角度 |
四 文学史家的研究层面 |
第七章 闻一多楚辞的纵横比较 |
结语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附录 |
四、从诗人到学者——评闻一多1930—1932在青岛两年的学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2]闻一多与武汉大学及《文哲季刊》[A]. 赵慧. 2016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3]近年来闻一多学术研究微探及思考[J]. 丁晓莹. 青年文学家, 2015(33)
- [4]在青岛现代文学名家中穿行[J]. 杨洪勋. 青岛文学, 2015(06)
- [5]山东大学与新文学 ——以1930年代山大的新文学家教员为考察中心[D]. 王丽媛. 山东大学, 2013(11)
- [6]闻一多的楚辞研究[D]. 叶罕云. 苏州大学, 2013(10)
- [7]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从《九歌》研究看闻一多的诗学观念[D]. 罗亚丽. 漳州师范学院, 2012(10)
- [8]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D]. 傅宏远. 北京大学, 2011(10)
- [9]略论闻一多学术思想方法的形成[J]. 杨庆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11)
- [10]论闻一多的楚辞研究[D]. 杨庆鹏. 贵州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