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器械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翘楚[1](2021)在《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DHS螺旋刀片(DHS-B)、第三代Gamma钉、股骨近端顺行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为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剩余108例骨折分型为31-A1.2和A1.3(AO/OTA-2018)型的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DHS-B组34例、Gamma3钉组41例及InterTAN组33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8.7个月。收集并整理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发病位置、术前合并症、ASA风险分级、Singh指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总结。结果:1.三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Gamma3钉组短于其他两组,InterTAN组和DHS-B组无差异。在手术时间方面,Gamma3钉组和DHS-B组无差异,但均短于InterTAN组。在住院费用、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和输血率方面,DHS-B组少于其他两组,而InterTAN组和Gamma3钉组无差异。2.三组患者在术前合并症、ASA风险分级、Singh指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DHS螺旋刀片、Gamma3钉和InterTAN治疗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DHS螺旋刀片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少、输血率低、住院费用低,建议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
牛锋[2](2020)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对比研究,总结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并在原有结构基础上提出改良设计方案,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成人四肢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共计10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其中保守组28例均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正骨八法”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桥接组38例患者(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采用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锁定钢板组38例(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患者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手术相关指标,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优点及不足。采用聚甲醛骨折模型作为极限测试和破坏性试验对象,测试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和解剖锁定钢板之间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的区别。结果:(1)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与保守组相比,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12月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12月三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锁定钢板组相比,桥接组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没有差异(P>0.05)。(4)术后并发症:保守组和桥接组均有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锁定钢板组有1例发生内固定取出后骨折部位再断裂。(5)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解剖锁定钢板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锁骨骨折方面疗效相当,但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更有优势,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内固定物发生断裂、应力下骨质疏松、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风险,可以作为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方式,值得骨科医师推广应用。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可作为未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产品进一步改良设计的参考依据。
付峰[3](2019)在《三种内固定方式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3种内固定方式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6.01.01在我院行普通交锁髓内针、L型解剖锁定钢板、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型骨折的病例,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第2次手术时间、Johner-Wruhs评分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条件的病例共85例:普通交锁髓内针组31例,L型解剖锁定钢板组35例,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19例;1例术后7个月骨不连并钢板断裂外,其余84例在6个月内都达到骨性愈合,33例不同程度的骨折畸形愈合,2例术后出现感染,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偶尔疼痛,依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差4例,一般9例,良24例,优48例;L型解剖锁定钢板组的功能评定优于其它2组,且P<0.05。结论:3种内固定方式相比较,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型骨折具有以下优点:可适用复杂类型的骨折、创伤小、术中出血少、透视次数少、骨折端复位后固定稳定,术后住院时间短、软组织及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赵志辉,任琳慧,李毅,卢锋成,Kifayat Ullah,Basanta Sapkota,王永清[4](2018)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解剖学、生物力学及钉的设计原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因为胫骨近端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用髓内钉作为内固定器械治疗时存在一定困难,早期报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胫骨髓内钉结构设计的不断进步,以及髓内钉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报道应用该技术治疗的优良率也在逐渐增高,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的:对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以"proximal tibial fracture","intramedullary nail","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为关键词。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查阅文献742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判断是否与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有关,排除文献685篇,最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胫骨近端解剖结构不同于胫骨干,受传统髓内钉固定技术及髓内钉结构的限制,当其用于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髓内钉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新型髓内钉出现,增加了近端锁钉,并改进锁钉的位置和方向,对近端骨折块的把持力更强;(3)联合钢板固定、Poller钉的应用、入路的改进等髓内钉固定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该技术对胫骨近端骨折固定的强度;(4)经多项生物力学测试,表现优于其他内固定方式,且临床应用中体现出了髓内钉固定技术的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牢固、术后早期活动、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势,尤其对于胫骨近端骨折合并胫骨干骨折,近端软组织损伤重的患者,更加适合;(5)但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时,术者必须对胫骨近端解剖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并能熟练掌握髓内钉技术及各种辅助技术,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董衍生[5](2018)在《可吸收锁钉鞘预防带锁髓内钉应力遮挡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研究学者认为传统的带锁髓内钉固定属于坚强的静力性固定,其缺点是可产生应力遮挡效应。目前,主流的解决思路是实现带锁髓内钉的“静-动”转变。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骨折愈合中期解除带锁髓内钉一端的锁钉,促使骨折断端产生微动与加压,刺激骨痂生长,但这需要患者再次接受手术。为避免以上缺陷,本研究将可吸收鞘(Absorbable Sheath)与普通金属锁钉(Common Metal Nail,CM锁钉)相结合,设计出了新型带可吸收鞘锁钉(Absorbable Sheath Nail,AS锁钉)。该锁钉的原理是将可吸收鞘套在带锁髓内钉的金属锁钉上,利用可吸收鞘的降解达到减小带锁髓内钉应力遮挡的目的。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力学实验等方法对AS锁钉的作用进行了验证,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正常人体和山羊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该部分建立了人体和山羊股骨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山羊股骨电测实验分析。通过将有限元仿真结果与现有权威数据及电测实验数据对比,分别验证了人体和山羊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2)人体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该部分建立了AS锁钉组和CM锁钉组人体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骨折愈合0、1、3、6、9、12个月时,骨折断端骨痂的应力、纵向位移及两种锁钉内固定对骨折断端产生的应力遮挡率;分析验证了AS锁钉、CM锁钉及带锁髓内钉主钉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的强度可靠性。结果表明,在骨折愈合早期,AS锁钉和CM锁钉强度均较高,都能为骨折断端提供一个稳定的力学环境;在中后期,由于AS锁钉组可吸收鞘的降解使骨折断端产生了微动和加压,相比于传统的静力性CM锁钉组内固定,更加有效的减小了带锁髓内钉对骨折断端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3)山羊股骨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及力学实验验证。该部分建立了AS锁钉组和CM锁钉组山羊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锁钉在各愈合时期对骨折断端产生的应力遮挡率;完成了骨折愈合不同时期山羊患肢股骨(取钉后)的垂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有限元仿真实验中,山羊股骨断端的骨痂应力、纵向位移与患肢股骨进行垂直压缩时最大承力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S锁钉组内固定对骨折断端产生的应力遮挡率均小于CM锁钉组;AS锁钉组骨痂应力和纵向位移与患肢股骨的承力能力成正相关且均大于CM锁钉组。(4)山羊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动物实验简介。该部分介绍了山羊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物植入所需的实验器材及整个手术过程。通过对AS锁钉组与CM锁钉组患肢股骨在术后各时期的X线片观察,进一步验证了使用AS锁钉减小带锁髓内钉应力遮挡效应的可行性。
张慧东,王井伟,白净[6](2016)在《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钢板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目前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或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但两种方法的选择尚有争议,且对其生物力学性能研究尚少。目的:比较逆行交锁髓内钉与LISS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12根尸体股骨标本,均为男性,X射线摄片排除损伤、骨密度异常及骨病标本。随机分成2组,制成相同标准AO分型A3型髁上骨折模型,分别用LISS钢板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股骨标本承受轴向压缩时的抗压刚度和载荷100,300,500 N下的位移值,以及标本承受弯曲载荷时的抗弯强度。结果与结论:(1)在抵抗轴向变形能力(抗压刚度)方面,LISS钢板大于逆行交锁髓内钉(P<0.05);在抵抗弯曲变形能力(抗弯强度)方面,逆行交锁髓内钉大于LISS钢板,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在100,300,500 N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LISS钢板组的位移均小于逆行交锁髓内钉组(P<0.05);(3)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内固定物置入修复股骨远端骨折时,逆行交锁髓内钉的刚度较低。LISS钢板既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使应力能够通过骨传导,又具有较强的刚度,且内固定牢固,可为骨折愈合提供优良的生物学环境,是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可靠选择。
戚珊红,徐辉豪,施百寿,夏春欢,何文浩,王少峰,沙永[7](2013)在《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断端的生物稳定性》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交锁髓内钉的广泛使用,使骨折延迟愈合、交锁钉断裂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应运而生。目的:观察新设计的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稳定性的比较。方法:应用8具两侧股骨骨折标本,分别采用8根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实验组应用定制髓内钉远端瞄准微调装置配套安装器械锁钉,使用定制的直径4.3mm锁钉交锁固定;对照组应用常规的配套安装器械,常规的直径4.0mm锁钉交锁固定,给予两组股骨固定标本,分别记录测量两组股骨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情况,来进行骨折固定稳定性比较。结果与结论: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段骨折,在10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1.22mm、前后移位1.2mm、旋转移位0.33mm;传统交锁髓内钉锁孔在10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3.26mm、前后移位3.37mm、旋转移位2.15mm,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明显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有显着性差异。说明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可明显提高骨折断端的稳定性。
何飞[8](2014)在《自制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测试自制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与普通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短斜形骨折模型中轴向压缩、水平扭转、三点弯曲的生物力学特性,对比总结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生物力学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长度、髓腔直径值相仿的成人防腐股骨标本10根,经大体观察及X线片排除畸形、骨病等,剔除肌肉等软组织。将同一具尸体左右侧股骨标本随机分为张力自锁髓内钉组(实验组)、普通交锁髓内钉组(对照组)。人为造成股骨中上1/3段短斜形骨折,安装髓内钉,将钉骨复合物安装在万能试验机、扭转试验机、Zwick材料试验机上分别进行轴向压缩、水平扭转、三点弯曲实验;试验机电脑及采集图像处理机记录每次的实验相关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试验机自带的计算机中,使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两种内固定物的力学特征,评价其意义。结果:1.在0-1200N轴向压缩载荷下,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抗轴向压缩能力优于普通交锁髓内钉组,且统计学分析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10Nm的扭矩下,张力自锁髓内钉抗扭转能力与普通交锁髓内钉相当,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三点弯曲实验中,张力自锁髓内钉抗弯曲能力强于普通交锁髓内钉,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张力自锁髓内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装过程顺利,能很好的完成远近端刀片自锁。结论: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结构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轴向压缩、扭转、弯曲生物力学性能,属髓内半刚性半弹性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满足股骨干骨折愈合要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髓内固定物。
庄鑫泓[9](2013)在《股骨辅助翼型钢板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骨干复杂粉碎骨折,设计一种新型辅助翼型钢板Auxiliary Airfoil Plate,AAP),该翼型钢板可配合常用锁定接骨板构成内固定系统,能在桥接钢板的基础上更好地使复杂骨碎片尽可能地复位。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探讨该新型翼型钢板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际运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1钢板材料与设计参数辅助翼型钢板采用45#钢材整体成型制造,依据与之配套锁定钢板、股骨解剖统计数据制定设计规格及尺寸。该辅助钢板主要由2部分构成:1.锁定模块,通过该模块能将翼型钢板锁定于股骨锁定钢板;2.翼型骨折块握爪,通过平行的翼型握爪,能够将骨折块包绕抓持;螺钉采用半螺纹沉头设计,通过半螺纹螺栓与股骨锁定接骨板上锁定孔进行锁定,螺丝头采用内六角沉头设计,确保螺钉锁定时螺帽能完全沉降于翼型钢板凹槽型螺孔内。1.2翼型钢板力学分析1.2.1实验材料: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股骨标本9根,剔除软组织后摄X线片,排除损伤,了解骨质情况。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包裹,储存于-20℃冰箱内,测试前半小时常温解冻,实验过程中保证标本处于100%相对湿度和室温约37℃。1.2.2生物力学测试:轻度粉碎骨折:线锯于股骨中段张力侧截取楔形骨折块,造成股骨干粉碎骨折模型。首先,所有股骨标本使用TiNi合金环抱器固定为A组;测试后去除环抱器,使用股骨锁定接骨板固定为B组;B组测试完毕后,更换同类型股骨锁定接骨板并配合使用辅助翼型翼型钢板固定为C组。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和三点弯试验。实验中获得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取P值<0.05和P值<0.01为检验水准。重度粉碎骨折:以上各组股骨干简单型粉碎骨折模型实验完毕后,拆除内固定器械,以原楔形骨折块为中心,在股骨干上于其远近两端,线锯分别锯取同样大小骨折块,造成股骨严重粉碎骨折模型。其余实验方法、步骤及统计学处理方法同上。结果:1.术程操作简便顺利,翼型钢板放置及安装所需空间较小,其能够通过锁定螺钉与股骨锁定接骨板形成统一固定整体,固定牢靠,翼型环抱臂能有效地钳夹骨折碎块,力学测试过程未见粉碎骨折块明显移位、脱落等异常。2.1轻度粉碎骨折:1)轴向压缩试验:在100N-300N载荷作用下,A组位移大于B、C两组(P<0.05).B组大于C组(P<0.05),400-600N载荷作用下,A、B组位移较C组大(P<0.05),A、B两组位移无差异(P>0.05);600N时,C组轴向刚度明显较A、B两组大(P<0.01),A、B两组轴向刚度无差异(P>0.05)。2)应力—应变试验:根据粉碎骨折前后600N载荷的应变,C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差异有极显着性;而A、B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扭转试验:在1N.m-3N.m扭矩下, C组扭转角度较A、B两组小(P<0.05).A、B两组无差异(P>0.05);在4N.m-5N.m时,A组扭转角度大于B、C两组(P<0.05),B组大于C组(P<0.05);5N.m时,C组扭转刚度明显较A、B两组大(P<0.01),B组大于A组(P<0.05)。4)三点弯试验:辅助翼型钢板内固定系统从侧方加载时,与锁定钢板侧方加载和环抱器侧方加载相比,在4N.m载荷时,B组桡度大于A、C两组(P<0.05),A、C两组间无差异(P>0.05),随着载荷逐渐增加,差异越来越明显,B组桡度比A、C两组大(P<0.05),A组大于C组(P<0.05);在20N.m载荷时,C组弯曲刚度较A、B两组大(P<0.05),A组弯曲刚度大于B组(P<0.05)。2.2重度粉碎骨折:1)轴向压缩试验:在100N载荷作用下,C组位移较A、B两组小(P<0.05),A、B两组间无差异(P>0.05);200-600N载荷作用下,A、B组位移较C组大(P<0.05),A组大于B组(P<0.05);600N时,C组轴向刚度明显较A、B两组大(P<0.01),B组轴向刚度大于A组(P<0.05);2)应力—应变试验:轴向载荷各级载荷点,C组应变值较A、B两组小(P<0.05),B组小于A组(P<0.05);根据粉碎骨折前后600N载荷的应变,统计学分析C组轴向刚度明显大于A、B两组(P<0.01),A、B两组间无差异(P>0.05)。C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差异有极显着性;B组应力遮挡率也明显高于A组(P<0.01)。3)扭转试验:在各级扭矩下,C组扭转角度明显较A、B组小(P<0.01),B组明显小于A组(P<0.05);5N.m时,C组扭转刚度较A、B两组大(P<0.05),B组大于A组,差异极为明显(P<0.01);4)三点弯试验:行三点弯试验时,由于B组只行单纯股骨锁定接骨板固定,模型中段多个粉碎骨折块无法行有效维持复位,Bose力学实验机缺乏有效作用力点,故该组只进行A、C两组弯矩测试比较。环抱器侧方加载与辅助翼型钢板内固定系统侧方加载时对比,在各级载荷时,C组挠度均要小于A组(P<0.05);当弯矩载荷在20N.m时,C组弯曲刚度明显强于A组(P<0.05)结论:在利用三种不同内固定器械固定股骨干粉碎骨折模型的力学试验中,对于辅助翼型钢板(APP)配合股骨锁定接骨板所构成的内固定系统,其轴向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均要强于单纯股骨锁定接骨板固定或TiNi环抱器接骨板固定。以上实验说明辅助翼型钢板配合股骨锁定接骨板所构成的内固定系统,其稳定型最强,最适宜用于股骨干粉碎骨折,其优良的抗压缩、抗弯曲、抗扭转性能,能够确保为股骨干粉碎骨折提供一个良好的力学环境,使骨折部位的弯曲应力、剪应力和扭转应力得到控制,能够在有效地恢复、维持粉碎骨折端的对位对线关系,促进骨折端愈合的基础上,确保患肢能够早期负重活动,有助于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同时,实验过程中在股骨锁定接骨钢板已妥当放置并锁定的前提下,辅助翼型钢板的置入及锁定简捷顺利,不需要对骨膜进行剥离,操作空间小,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低,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新型辅助内固定器械。
董福[10](2013)在《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的设计研发》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当前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主要内固定方式。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交锁髓内钉主要是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坚强,但其缺点是可产生高应力遮挡效应,该效应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目前证实,静力型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骨不连发病率高。静力型固定导致的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引起了骨科学者的高度重视,于是提出将静力型固定动力化,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逐渐达成了共识。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将静力型固定动力化、消除应力遮挡效应,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骨折愈合的中期,取出髓内钉近端或者远端的一侧锁钉,解除一端的锁定,使骨折端产生微动,骨折端受到加压作用,刺激骨痂生长。这一方法需要患者再次接受手术,增加了手术所带来的痛苦,而且取出一侧的锁钉后,出现了新的并发症,如骨折端旋转或短缩移位,部分患者需重新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心理及经济负担。为避免动力化时取出一侧锁钉后引起的并发症,一些学者致力于动力型交锁髓内钉的研发,以解决这一难题。目前新型的髓内钉研发方向是将静力型改进为微动力型,消除应力遮挡效应,摒弃传统的静力锁定系统。文献报道,在新的设计类型中,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思路,对传统的髓内钉结构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有的增加了滑动动力孔,有的不仅增加动力孔,而且从钉体上改进,或在钉体内设置微动装置,以发挥微动加压的作用。这些产品设计大多数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但产品研发尚不够成熟,产品造型过于复杂,操作繁琐,动力加压的可行性不足,难以推广用于临床上。能广泛用于临床上的动力型交锁髓内钉的研发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亟待需要进一步突破,新型实用的动力型髓内钉仍需不断探索与研发。另一方面,髓内钉的研发离不开动物模型,虽然选择何种动物仅是为临床研发服务,任何与人长骨髓腔接近的动物也只是临床研发所需的载体,但是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至关重要,关系到研发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模型的建立需选择适当的动物、合适的管状骨,前期的实验动物大多数选择兔、羊,但两者的胫骨髓腔形态及生物力学性能与人相差较大,尚不能满足科研的要求,新的理想的动物模型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初步测量了西藏小型猪胫骨的髓腔形态,结合其髓腔形态及参数,研发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并建立贴近临床应用的新型动力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动物模型,以图研发出适合于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动力交锁髓内钉,推动髓内钉技术的发展,提高骨折治疗的愈合率,减轻患者身体、心理及经济负担。研究目的1、通过X线测量、CT三维重建测量、实物标本测量3种方法测量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形态,探索小型猪胫骨髓腔各项径线参数及形态学特征,并比较3种方法的优缺点。2、根据X线测量、CT三维重建测量及实物标本测量所得的小型猪胫骨髓腔径线参数及形态特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的实体模型,并制作生产初步用于小型猪胫骨的动力型交锁髓内钉;并探讨髓内钉设计与髓腔形态的关系。3、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进行筛选、测试,选择一种降解周期及生物力学性能均适合植入髓内钉的可吸收材料。该材料植入髓内钉内,固定锁钉,早期起静力固定作用,中期降解后髓内钉产生动力加压作用。4、建立西藏小型猪胫骨骨折新型可控微动交锁髓内钉的固定模型,评价髓内钉与髓腔的匹配性,及模型的可行性。5、设立实验组(新型可控微动髓内钉)与对照组(普通静力型髓内钉),进行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动物实验,观察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产生微动加压、促进骨折愈合的能力,比较两种髓内钉的优劣.研究方法1受试对象、标本及设备1.1实验资料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研究所,收集平均日龄180d左右的成年(雌性9只,雄性11只)西藏小型猪的后肢(左右不限)40例,去除股骨,保留胫腓骨,剔除软组织,清洁标本,于标准正侧位进行X线投照及CT扫描后,室外风干制成干标本,留待截骨。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在外院对可吸收材料PLGA/HA复合材料进行降解特性、生物力学分析,探索材料的成份含量比例、以及在髓腔内外的降解情况,筛选合适的可植入髓内钉近端的可吸收材料。2011年11月,选取平均日龄180d、平均体重28Kg的成年雌性西藏小型猪5只,建立胫骨骨折新型可控微动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行标准正侧位X线拍片及定期复查。2012年5月,选取10只平均日龄181d、平均体重28.5Kg的成年雌性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与对照组(普通静力型髓内钉),分别行胫骨中段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进行骨折愈合比较。1.2设备硬件:Siemens FD-X数字化摄影系统、Siemens Somatom PLUS16排全身螺旋CT, Micro-CT(SCANCO μCT80, Medical AG,瑞士),footscan步态检测系统(比利时RSscan公司)。软件:PACS放射系统、mimics及UG三维建模软件、footscan SOFTWARE7.0。1.3扫描条件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300MA,层厚0.75mm,螺距0.75mm,厚度0.75mm,扫描范围:胫骨全长。Micro-CT扫描条件:电压5.5KV,电流1451μA,层厚50gm。扫面范围:胫骨骨折愈合区域。2实验方法2.1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测量2.1.1X线投照:将40例湿胫骨标本逐一标号,采用Siemens FD-X数字化摄影系统进行标准的正位与侧位投照,结果以Dicom格式保存并录入PACS放射系统,在计算机中测量髓腔各项选定参数。2.1.2CT扫描:将40个湿胫骨标本采用Siemens Somatom PLUS16排全身螺旋CT分别行矢状面及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后以Dicom格式保存,导入Mimics10.01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髓腔参数。2.1.3实物标本测量:对干胫骨标本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截骨,冠状面与矢状面截骨平面为胫骨解剖轴线,横断面截骨平面为胫骨结节处、髓腔最狭窄段、远段膨大处(踝关节面上方7mm),以数字游标卡尺逐一测量髓腔参数。参考胫骨髓腔测量与髓内钉的设计方法,选择最重要测量参数如下:①胫骨髓腔全长:胫骨结节中点平面至胫骨内踝平面垂直距离;②髓腔最狭窄点水平的相应径线长度(正位);③髓腔最狭窄点水平的相应径线长度(侧位);④髓腔弧度:胫骨结节上缘与上骨松质区起点连线与胫骨髓腔中轴线夹角。2.2髓内钉设计根据X线测量髓腔参数及CT扫描数据,结合UG、Mimics软件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及瞄准器,髓内钉设计参数包括髓内钉长度、髓内钉直径、髓内钉折弯角、锁钉直径、可吸收材料直径。新型髓内钉设计特征:将普通静力型髓内钉的上端锁定孔设计为长椭圆形的滑动孔,从髓内钉的尾端插入可吸收材料填充滑动孔,固定锁钉,在骨折愈合的早期,可吸收材料降解之前,起静力固定作用;骨折愈合中期,可吸收材料降解之后,释放滑动孔空间,此时髓内钉变为动力型。2.3可吸收材料的降解周期及生物力学分析测试PLGA/HA复合材料的降解周期、不同HA含量的可吸收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可吸收材料随降解时间力学变化情况。2.4新型髓内钉固定模型的建立5只小型猪共10侧后肢,全麻下制作10例胫骨中段骨折模型,切开暴露西藏小型猪胫骨结节上方进针点,插入髓内钉,从近端填充可吸收材料,钻入锁钉,安装尾帽,术后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效果,于计算机中的PACS放射系统测量以下指标进行髓内钉与髓腔匹配性验证:髓内钉尾端是否超出膝关节线,髓腔是否破裂,髓腔峡部钉体两侧距离内、外侧内层骨皮质的距离差异。模型建立后4周、8周、12周、16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与内固定位置。2.5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动物实验2.5.1动物分组与实验10只成年雌性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髓内钉)5只;实验组(新型髓内钉)5只,分别行左侧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进行骨折愈合的比较,动物在术后20周处死。2.5.2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评估x线测量:术后当天、4周、8周、12周、16周、20周各行X线检查,观察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进展及内固定变化。步态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各行步态分析,观察对比两组小型猪的左后肢足底压力分布图形以及足底压力值的变化。足底压力值的采集:分别采集每组每个小型猪的左、右后肢足底压力分布图形10个,在这10个图形中的压力分布最高区域分别采取1个数值,得到10个数值,取平均值,然后进行左、右比较。Micro-CT:术后20周,X线检查见骨折愈合后,处死动物,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小型猪的左侧胫骨进行取材,micro-CT测量与分析两组标本骨折愈合处的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 BV/TV),两组进行比较。2.6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髓腔测量参数采用探索性统计分析(Explore),数据比较采用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方法选择LSD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髓腔峡部钉体两侧距离内、外侧内层骨皮质的距离均数,以及足底压力值、Micro-CT数据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西藏小型猪髓腔测量数据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全长:X线(113.31±9.56)mm, CT (112.22±8.11) mm,实物标本(112.09±10.46) mm,P=0.814;最狭窄点水平正位径线长度分别为X线(8.53±0.99) mm, CT (8.07±0.77) mm,实物标本(8.06±0.73)mm,P=0.016;侧位径线长度分别为X线(6.73±1.05) mm, CT (6.20±0.89) mm,实物标本(6.15±0.90)mm,P=0.011;髓腔弧度分别为X线25.66°±3.36°,CT24.49°±3.21°,实物标本25.12°±3.18°,P=0.276。2髓腔形态小型猪胫骨正面观呈两端膨大,中段狭小,两侧皮质呈弧形突向轴线,外侧皮质较内侧皮质明显突向胫骨轴线,干骺端及胫骨平台大部分位于轴线外侧。侧面观呈轻度的反“S”形,上1/3膨大,中1/3移行为平直,下1/3段向前后膨大。胫骨上1/3向后倾斜,胫骨结节至胫骨上端骨面倾斜形成一斜坡,胫骨结节下至胫骨下端形成突向后侧的弧形。猪胫骨上1/3段髓腔近似等边三角形,下1/3段呈卵圆形,中1/3段为狭窄段,为前两者的过渡形态。3髓内钉规格髓内钉长度90-130mm、直径6-9mm、折弯角150-250、锁钉直径4.0mm、尾帽内径4mm、可吸收材料直径4mm。4可吸收材料成分及含量比例通过实验测试,最终选定的材料为PLGA/HA复合材料,通过降解率力学分析可知此材料从4周开始力学性能逐渐降低至12周区域稳定,符合本实验可吸收材料所需要力学特性。PLA与PGA在不同配比情况下于髓内钉内的降解速度低于髓腔内及皮下,通过测试,以PLA:PGA=7:3为合适。5髓内钉与髓腔匹配性及骨折固定效果成功完成10侧小型猪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X线显示髓内钉与小型猪胫骨髓腔匹配,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居中位于髓腔内。10侧髓内钉固定模型中,9侧钉尾端均未超出膝关节线,1侧超出2mm,所有胫骨髓腔均无破裂,髓腔峡部钉体两侧与内、外侧内层骨皮质的距离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侧0.81±0.21mm,外侧0.76±0.23mm,P=0.352)。定期复查X线提示:术后12周,骨折初步愈合。6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实验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左后肢(3.57±0.28)N、右后肢(10.37±0.27)N,P=0.000]与对照组[左后肢(3.49±0.32)N、右后肢(10.47±0.41)N,P=0.000]的左后肢足底压力值均较同组的右后肢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6周,实验组小型猪步态及左后肢负重基本恢复,足底压力值与右后肢无明显差异[左(10.54±0.29)N、右(10.59±0.27)N,P=0.804],而对照组左后肢与右后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8.46±0.25)N、右(10.53±0.17)N,P=0.000]。X线显示:术后12周,实验组胫骨骨折端骨痂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术后20周,实验组5例胫骨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线消失,对照组4例骨折愈合(骨折线未完全消失)、1例骨不连。Micro-CT显示实验组骨折愈合处体积骨密度[实验组(555.47±23.49)mg/mm3,对照组(494.45±16.62) mg/mm3, P=0.001]与骨体积分数(实验组0.84±0.04,对照组0.78±0.03,P=0.022)均高于对照组。结论1.CT三维重建测量更接近实物标本测量,测量数据精确性高于X线,推荐用于长骨髓腔的测量及内固定的设计。2.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长度适中,形态、弧度与人相似,适于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及建立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髓内钉的设计与髓腔长度、髓腔最狭窄点水平径线长度、髓腔弧度关系密切。3.合适配比的PLA与PGA组成的PLGA/HA复合材料,具备理想的降解周期及生物力学强度,可作为早期固定髓内钉锁钉的可吸收材料。4.髓腔测量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可设计出与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匹配的新型可控微动髓内钉,能良好固定胫骨骨折。5.新型可控微动髓内钉促进西藏小型猪胫骨骨折愈合,减少骨折愈合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静力型髓内钉。
二、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器械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器械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
2.1 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 |
2.1.1 颈干角与前倾角 |
2.1.2 骨小梁系统 |
2.1.3 股骨矩 |
2.2 病因及受伤机制 |
2.3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
2.3.1 AO分型 |
2.3.2 Evans分型 |
2.3.3 Evans-Jensen分型 |
2.4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4.1 病史及症状 |
2.4.2 体征 |
2.4.3 影像学检查 |
2.5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案 |
2.5.1 保守治疗 |
2.5.2 手术治疗 |
2.6 术后功能锻炼 |
2.7 总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3.2.1 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3 治疗方法 |
3.3.1 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
3.3.2 手术方法 |
3.3.3 术后处理与评估 |
3.4 临床资料采集及疗效观察 |
3.4.1 临床资料采集 |
3.4.2 观察指标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临床资料 |
4.1.1 术前合并症 |
4.1.2 ASA风险分级 |
4.1.3 Singh指数 |
4.1.4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
4.2 术中相关资料 |
4.2.1 手术时间 |
4.2.2 围手术期输血率及总失血量 |
4.3 术后相关资料 |
4.3.1 骨折愈合时间 |
4.3.2 术后6 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 |
4.3.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第5章 讨论 |
5.1 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分析 |
5.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5.2.1 住院时间 |
5.2.2 住院费用 |
5.3 临床疗效分析 |
5.3.1 手术时间 |
5.3.2 围手术期输血率及总失血量 |
5.3.3 骨折愈合时间 |
5.3.4 术后6 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 |
5.3.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研究背景和进展 |
一、研究背景 |
1. 目前在用的骨折内固定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发过程和研发思路 |
2.1 研发过程 |
2.2 研发思路 |
2.3 结构组成 |
2.4 结构特点 |
2.5 固定机制 |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临床优势 |
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 |
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动物实验系列研究 |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 |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
3.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 |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
3.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 |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
3.6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和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
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对比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选择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手术排除标准 |
2.2.4 病例剔除标准 |
2.3 内固定种类的选择 |
2.4 术前准备 |
2.5 保守治疗及手术方法 |
2.5.1 保守治疗组 |
2.5.2 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观察组 |
2.5.3 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对照组 |
2.6 术后处理及中药方剂 |
2.7 疗效观察 |
2.7.1 观察指标 |
2.7.2 疗效评价标准 |
2.8 统计方法 |
2.9 结果 |
2.9.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
2.9.2 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组间比较 |
2.9.3 保守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
2.9.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
2.9.5 解剖锁定钢板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
2.9.6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 |
2.9.7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优良率比较 |
2.9.8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2.9.9 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比较 |
2.10 典型病例 |
2.10.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典型病例 |
2.10.2 解剖锁定钢板组典型病例 |
2.11 并发症病例 |
2.11.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骨不连病例 |
2.11.2 解剖锁定钢板取出术后再骨折病例 |
2.11.3 固定棒脱落(脱棒)病例 |
2.12 结论 |
3. 讨论 |
3.1 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目前存在的部分不足 |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体会及优势(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 |
3.3 借助专用工具“正骨八法”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的应用 |
3.3.1 中医正骨手法的渊源 |
3.3.2 目前四肢骨骨折术中复位存在的问题 |
3.3.3 解剖锁定钢板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的区别 |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之处 |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
3.5.1 四肢骨折固定理念的演变 |
3.5.2 骨折固定方式的演变 |
3.5.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种类及其临床使用缺陷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1.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背景 |
2.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思路 |
2.1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
2.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凹槽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
3. 改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
3.1 测试材料 |
3.2 测试设备 |
3.2.1 抗扭转试验设备:采用长春科新ND-200扭转试验机,中国长春生产。 |
3.2.2 抗压缩试验设备:采用ProAgi I ity MC4拉压扭疲劳试验机,由美国Accutek Test ingLaboratory 生产 |
3.3 测试方法 |
3.3.1 组合方法 |
3.3.2 轴向压缩试验 |
3.3.3 径向扭转试验 |
3.3.4 主要观察指标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测试过程 |
3.4.1 解剖锁定钢板生物力学测试 |
3.4.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1.0(圆形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
3.4.3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
3.4.4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形凹槽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
3.5 测试结果 |
3.5.1 轴向压缩性能测试结果 |
3.5.2 径向扭转性能测试结果 |
3.6 结论 |
4. 讨论 |
4.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学特点 |
4.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和缺陷 |
4.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现阶段生物力学研究 |
4.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4.5 本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一 伦理审查表 |
附录二 Johner-Wruh评分标准 |
附录三 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 |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三种内固定方式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方法与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手术方法 |
5 评定指标 |
6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普通交锁髓内钉固定组 |
2 L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 |
3 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组 |
5 变量资料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 胫骨中下段螺旋形型骨折特点 |
2 普通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
3 MIPPO技术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内固定术 |
4 不同种类的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
5 骨折愈合情况分析 |
6 感染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解剖学、生物力学及钉的设计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筛选 |
1.3 数据提取 |
2 结果Results |
2.1 传统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 |
2.1.1 解剖因素 |
2.1.2 技术因素 |
2.2 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2.3 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骨折的优点 |
2.4 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技术改进 |
2.4.1 联合钢板内固定 |
2.4.2阻挡钉技术 |
2.4.3髓内钉设计的改进 |
2.4.4 入路改进 |
3 小结Conclusions |
(5)可吸收锁钉鞘预防带锁髓内钉应力遮挡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正常人体和山羊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 |
2.1 引言 |
2.2 人体和山羊股骨三维模型的建立 |
2.2.1 股骨结构 |
2.2.2 实验设备及软件 |
2.2.3 影像数据采集 |
2.2.4 Mimics成型 |
2.2.5 Geomagic优化 |
2.2.6 SolidWorks模型实体化 |
2.3 人体和山羊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2.4 山羊股骨电测实验研究 |
2.4.1 电测原理及实验仪器 |
2.4.2 电测前准备及操作步骤 |
2.4.3 实验结果及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体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人体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1 人体股骨中段骨折带骨痂模型的建立及扩髓 |
3.2.2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器械模型的建立及装配 |
3.3 人体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3.1 材料参数设定 |
3.3.2 网格划分和接触条件设定 |
3.3.3 加载和边界条件设定 |
3.4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结论 |
3.4.1 骨痂的平均应力及应力遮挡率分析 |
3.4.2 骨痂的纵向位移变化分析 |
3.4.3 锁钉和髓内钉的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羊股骨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及力学实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山羊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模型的建立 |
4.2.1 山羊股骨内固定三维模型的建立 |
4.2.2 山羊股骨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山羊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骨痂的平均应力及应力遮挡率分析 |
4.3.2 骨痂的纵向位移变化分析 |
4.4 山羊患肢股骨愈合不同时期力学实验分析 |
4.4.1 实验目的及方法 |
4.4.2 实验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羊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动物实验简介 |
5.1 引言 |
5.2 山羊动物实验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5.3 山羊动物实验材料及过程 |
5.4 山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钢板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3.1 尸体股骨标本 |
1.3.2 实验仪器 |
1.3.3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 |
1.3.4 LISS钢板 |
1.4 方法 |
1.4.1 标本制备 |
1.4.2 轴向压缩实验 |
1.4.3抗弯实验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实验标本同质性分析 |
2.2 逆行交锁髓内钉及LISS钢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抗压刚度及抗弯强度比较 |
2.3 逆行交锁髓内钉及LISS钢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在轴向压缩不同载荷下的位移比较 |
3 讨论Discussion |
3.1 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特征 |
3.2 不同内固定方法比较 |
3.3 结论 |
(8)自制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设计 |
2.1 国内成人股骨髓腔形态学的研究 |
2.1.1 股骨髓腔形态学 |
2.1.2 股骨髓腔形态学与髓内钉的联系 |
2.2 骨科内固定材料 |
2.2.1 不锈钢系列 |
2.2.2 钴、铬、钼合金 |
2.2.3 钛及钛合金 |
2.3 张力自锁髓内钉结构及配套器械 |
2.3.1 材质 |
2.3.2 结构 |
2.3.3 配套手术器械 |
2.4 张力自锁髓内钉的设计原理 |
2.5 使用方法 |
第3章 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试验 |
3.1 生物力学 |
3.1.1 生物力学概论 |
3.1.2 骨科生物力学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标本的制作与分组 |
3.2.3 测试方式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股骨标本长度及髓腔直径测量值 |
4.2 轴向压缩载荷试验 |
4.3 扭转试验 |
4.4 三点弯曲实验 |
第5章 讨论 |
5.1 股骨干骨折的特点 |
5.2 骨折愈合的生物学 |
5.3 股骨骨折的治疗理念 |
5.4 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设计原理分析 |
5.5 张力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特点 |
5.5.1 抗短缩能力 |
5.5.2 抗旋转能力 |
5.5.3 抗三点弯曲能力 |
5.6 张力自锁髓内钉的适应症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股骨辅助翼型钢板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 |
1.1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要求 |
1.2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思路 |
1.3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参数 |
1.4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三维图形 |
1.5 锁定螺钉三维图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器械与仪器 |
2.1.1 内固定器械 |
2.1.2 相关器械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本的制备及分组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轻度粉碎骨折实验结果 |
3.1 轴向压缩试验 |
3.1.1 载荷—位移变化 |
3.1.2 轴向刚度比较 |
3.1.3 轴向应力遮挡率比较 |
3.2 扭转试验 |
3.2.1 扭矩—扭角变化 |
3.2.2 扭转刚度比较 |
3.3 三点弯试验 |
3.3.1 弯矩—挠度变化 |
3.3.2 弯曲刚度比较 |
第四节 重度粉碎骨折实验结果 |
4.1 轴向压缩试验 |
4.1.1 载荷—位移变化 |
4.1.2 轴向刚度比较 |
4.1.3 轴向应力遮挡率比较 |
4.2 扭转试验 |
4.2.1 扭矩—扭角变化 |
4.2.2 扭转刚度比较 |
4.3 三点弯试验 |
4.3.1 弯矩—挠度变化 |
4.3.2 弯曲刚度比较 |
第五节 讨论 |
5.1 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因素 |
5.2 三种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 |
5.3 辅助翼型钢板的设计及应用的可行性 |
5.4 辅助翼型钢板的改进和展望 |
第六节 中医中药在骨折治疗中的运用 |
第七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10)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的设计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测量及临床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的设计及动物模型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应用的动物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新型分叉交锁髓内钉与其它三种内固定器械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 范翘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D]. 牛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三种内固定方式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疗效分析[D]. 付峰. 厦门大学, 2019(01)
- [4]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解剖学、生物力学及钉的设计原理[J]. 赵志辉,任琳慧,李毅,卢锋成,Kifayat Ullah,Basanta Sapkota,王永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07)
- [5]可吸收锁钉鞘预防带锁髓内钉应力遮挡的有限元分析[D]. 董衍生. 天津理工大学, 2018(10)
- [6]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钢板修复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J]. 张慧东,王井伟,白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44)
- [7]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断端的生物稳定性[J]. 戚珊红,徐辉豪,施百寿,夏春欢,何文浩,王少峰,沙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22)
- [8]自制股骨张力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研究[D]. 何飞. 南昌大学, 2014(01)
- [9]股骨辅助翼型钢板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D]. 庄鑫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新型可控微动胫骨交锁髓内钉的设计研发[D]. 董福.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