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

一、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邹添秀[1](2021)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皮层复杂性与灰质结构共变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皮层复杂性改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报道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出现脑灰质体积减少、局部皮层厚度变薄和局部回指数(local gyrification index,LGI)改变等结构性改变。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ality,FD)是一个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神经和精神性疾病患者的脑结构复杂性改变的形态学指标。本研究拟利用FD这个指标来探讨MHE患者大脑皮层结构复杂性改变。方法与材料:本研究纳入20例伴有MHE的肝硬化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基于肝性脑病心理评分(psychometric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core,PHES)量表的认知功能评估。利用CAT12工具箱(computational anatomy toolbox)计算局部脑区的FD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评估局部脑区的FD值与MHE患者的认知表现(PHES得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比健康对照者,MHE患者在左侧楔前叶、左侧缘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尾部、右侧扣带回峡部、右侧岛叶、双侧距状沟旁皮层和双侧中央旁小叶出现FD值降低。此外,右侧扣带回峡部和右侧岛叶的FD值与MHE患者的认知表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结论:MHE患者多个脑区的皮层复杂性发生改变,这可能是MHE患者出现各种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第二部分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灰质结构共变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轻微型肝性脑(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已有研究证明MHE患者经常出现各种脑结构损伤,包括局部脑区皮层厚度的下降和脑实质体积的改变等。但是,目前我们对MHE患者的大脑结构共变网络的拓扑学改变特点知之甚少。本研究拟探讨MHE患者大脑结构共变网络的拓扑学改变。方法与材料:本研究纳入22例健康对照者和22例伴有MHE的肝硬化患者。根据自动解剖标记(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AAL)模板,将每个大脑半球分割成45个脑区,而后计算每个脑区的局部灰质体积。针对每组受试者,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每两个脑区之间的灰质体积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性矩阵(即全脑灰质结构共变网络)。最后,在不同的网络密度阈值下,采用图论分析的方法对脑网络拓扑属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HE患者的脑结构共变网络具有异常的小世界属性,表现为聚类系数降低、特征性路径长度变短和小世界属性参数下降,这些改变提示MHE患者的大脑结构共变网络朝着更随机化方向改变的趋势。而且,在脑灰质结构共变网络中,MHE患者在前额叶和顶叶等脑区出现核心节点(hubs)丢失,而在颞叶和枕叶出现新的核心节点。对比健康对照组,MHE患者多个脑区的节点度/节点介数(regional degree/betweenness)降低,这些脑区主要包括前额叶、顶叶、运动脑区、岛叶和丘脑。此外,MHE患者在枕叶和海马的节点度/节点介数的值增高。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MHE可导致肝硬化患者不同脑区之间的灰质形态学的协调性模式发生改变。本研究从结构网络的角度,为说明MHE是一种与神经网络破坏有关的神经并发症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杨清煜[2](2020)在《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文王一支笔对D-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进行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建立大鼠肝损伤的模型。用文王一支笔的提取物液进行干预,观察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相关蛋白和病理形态的改变,探讨文王一支笔对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肝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n=10)。对模型组、文王一支笔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大鼠分别进行100 mg/kg D-gal皮下注射构建肝损伤模型。同时,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与50、100、200 mg/kg文王一支笔溶液灌胃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0.05mg/kg亚硒酸钠灌胃处理。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持续42d。动物麻醉后灌注取材,采集心脏血检测血清ALT、AST、DBIL;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特异性酪氨酸激酶B受体(Tyrosinekinase receptor B,Trk B)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TUNEL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Bax、Bcl-2、Caspase-3、BDNF、Trkb蛋白的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肝组织内MDA含量、SOD活性。结果1大鼠肝损伤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举止行为敏捷、灵活,毛发色泽明亮,进食和饮水如常,体重增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活动较少,毛发较稀疏,有脱毛表现,进食偏少。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和亚硒酸钠干预后,上述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体重也相对增加。2血清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和DBIL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说明D-gal对大鼠肝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提示D-gal诱导的肝损伤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降低(P<0.05),且DBIL的含量也呈现降低的趋势(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DBIL的含量也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3形态学变化:(1)大鼠肝脏解剖变化:正常组大鼠肝脏红润,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并无病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泛黄;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大鼠的肝脏有所改善。(2)肝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大而圆,无炎性浸润和病理变化。模型组肝损伤大鼠肝小叶结构不完整,排列紊乱,并出现细胞体积肿胀增大、变性、坏死等现象,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药物干预后,文王一支笔各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受损情况。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可见较为清晰的肝小叶结构,细胞排列相对整齐,且细胞体积肿胀增大、变性、坏死等情况有所减轻。(3)肝组织BDNF、Trk B的免疫组化结果:在正常组中,大鼠肝组织中无BDNF、Trk B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BDNF、Trk B阳性表达颗粒明显增多,呈特异性的黄色或棕黄色。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大鼠肝组织中BDNF、Trk B阳性表达颗粒降低,且呈现淡黄色。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BDNF、Trk B的阳性表达颗粒显着降低,且呈现微黄色。(4)TUNEL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凋亡细胞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细胞凋亡叶显着降低(P<0.05)。4大鼠血清中SOD和MDA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中剂量组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5 Western Blo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Bcl-2表达量显着下降,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提示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显着。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的Bcl-2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0.05),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正常组中BDNF、Trk B均无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内BDNF、Trk B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王一支笔低、中、高剂量组和亚硒酸钠组的BDNF、Trk B的表达含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文王一支笔可以通过提高肝组织Bcl-2的表达、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文王一支笔提取物对肝脏的保护可能与降低肝细胞BDNF和Trk B的表达有关。

周歆[3](2020)在《“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激活PDD模型大鼠BMSCs-Exo脑靶向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PDD)是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之一,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失活是伴随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本研究基于“肾-天癸-脑”理论,通过开展SD大鼠体内外实验,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外泌体(-Exo)对海马区神经元的靶向性修复作用,探索SDF-1/CXCR4轴与BMSCs-Exo脑靶向作用的内在相关性,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释“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治疗PDD作用机制,为中医“肾-天癸-脑”体系理论寻求现代科学证据支持。材料与方法:1.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SD大鼠来源BMSCs细胞,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运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纯化BMSCs-Exo,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鉴定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确定外泌体颗粒大小,Western blot鉴定BMSCs-Exo表面抗原,采用分子排阻(SCS)法分离并富集BMSCs-Exo。2.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组、电针组、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百会组、电针组、西药组大鼠均采用卵巢摘除术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复制PD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百会”穴针刺、“肾脑相济”电针疗法以及盐酸氟西汀(百忧解)灌胃,连续干预2周;应用代谢笼及糖水偏嗜实验(SCT)、强迫游泳实验(FST)观察各组大鼠抑郁状态下行为学及运动模式变化,小动物活体成像(IVIS)法检测BMSCs-Exo在大鼠脑部汇聚情况,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脑部各区域间SDF-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髓中CXCR4的表达。3.体外培养SD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运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CORT对神经元细胞形态及活力的影响;采用20μmol/L浓度的CXCR4拮抗剂抑制SDF-1/CXCR4轴的趋化作用,采用CORT干预神经元细胞,模拟抑郁状态下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观察CXCR4被抑制后的BMSCs-Exo与神经元细胞结合能力的改变及脑靶向功能的变化。结果:1.成功分离并培育了大鼠BMSCs,通过显微镜形态观察、表面抗原检测等鉴定手段,确认细胞培育结果符合BMSCs特征;收集BMSCs培养上清液,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并提取了BMSCs-Exo,通过TEM、NTA及WB表面抗原鉴定,确认提取产物符合外泌体特征;采用SCS法成功分离并富集BMSCs-Exo。2.成功复制PDD大鼠模型;检测结果显示,电针组及西药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摄食量、饮水量增加(P<0.05),电针组呼吸交换速率(RER)上升(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T实验结果结果显示,电针组及西药组蔗糖溶液消耗率均较模型组有显着提升(P<0.0001)。FCT实验结果结果显示,电针组及西药组不动时间均较模型组有显着降低(电针组P<0.001,西药组P<0.01);各组大鼠游泳时间无显着差异变化;百会组、电针组及西药组攀爬时间均较模型组升高(百会组P<0.001,电针组、西药组P<0.0001)。提示“肾脑相济”电针疗法及氟西汀灌胃均能有效改善PDD模型大鼠抑郁状态。3.IVIS活体成像结果显示,DiR标记的BMSCs-Exo经尾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直到12h时荧光强度达到峰值,24h时荧光减弱直至消失;与其他时间点相比,12h时大鼠脑部部的荧光信号最强;平均荧光强度分析结果显示,经尾静脉注射BMSCs-Exo 12h后,模型组大鼠脑区内平均荧光强度显着低于空白组大鼠(P<0.001);百会组、电针组大鼠脑区内平均荧光强度高于模型组大鼠(百会组P<0.01,电针组P<0.001);西药组大鼠脑区内平均荧光强度较模型组升高(P<0.05),但仍低于百会组及电针组大鼠脑区内平均荧光强度(百会组P<0.05,电针组P<0.001)。提示“肾脑相济”电针疗法中针刺“百会”穴能够增强BMSCs-Exo对脑部的趋化作用。4.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内海马区SDF-1含量降低(P<0.05),电针组海马区SDF-1高于模型组(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结果显示,各组间骨髓细胞CXCR4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提示SDF-1可能是介导BMSCs-Exo在头部靶向性汇聚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中医“肾-天癸-脑”体系理论有密切联系。5.成功在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CCK8结果显示,25μmol/L浓度CORT处理对神经元细胞活性产生较强影响,与抑郁状态下模型大鼠神经元形态及活性相类似,能够在体外模拟抑郁状态下脑神经元内环境。6.神经元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MD3100干预后BMSCs-Exo对神经元细胞结合能力显着降低,IVIS活体成像结果显示,AMD3100干预后BMSCs-Exo对BMSCs-Exo的脑靶向能力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调节SDF-1/CXCR4轴是影响BMSCs-Exo对脑内神经元趋化作用的关键因素。结论:1.将中医“天癸”理论加入“肾脑相济”体系的构建,提出“肾-天癸-脑”理论,对传统中医“天癸”理论做出了新的拓展,为“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治疗PDD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支持。2.“肾脑相济”电针疗法能够有效缓解PDD大鼠抑郁症状,增强BMSCs-Exo在头部的汇聚现象,针刺百会穴可能是通过增强SDF-1/CXCR4的趋化效应,实现对受损的海马神经元的靶向汇聚作用。3.SDF-1/CXCR4是影响BMSCs-Exo对脑内神经元靶向性汇聚的重要影响因素,该趋化作用可能是“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治疗PDD的重要起效途径,为中医“肾-天癸-脑”体系理论提供了现代医学证据支持。

张有友[4](2020)在《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毒理病理学及心肌损伤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毒理病理学实验研究目的:构建急性斑蝥素染毒大鼠动物模型,完善斑蝥素急性中毒毒理病理学内容。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经灌胃途径给予斑蝥素染毒,根据染毒剂量(1 mg/kg,1.3mg/kg,1.69 mg/kg,2.19 mg/kg,2.82 mg/kg,3.67 mg/kg,4.73 mg/kg,6.15 mg/kg,8 mg/kg)进行分组,以此构建阶梯浓度染毒大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分析大鼠斑蝥素染毒前后毒理行为学、死亡时间、半数致死量、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内容。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建立了经灌胃途径急性斑蝥素染毒大鼠模型,毒理行为学观察分析发现:急性斑蝥素染毒大鼠出现活动减少、皮肤湿冷、呼吸异常、内脏痛、阴茎勃起/阴道流血、血尿、神经功能缺损等多系统中毒表现;且内脏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半数致死量区间计算分析得出:采用孙氏改良寇氏法和BLISS法计算得到的大鼠急性斑蝥素中毒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68mg/kg和2.67 mg/kg。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发现: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各主要器官组织病理改变以缺血缺氧、炎症、出血等为主;其中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发现心脏组织病理学评分较其他器官显着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动物模型,斑蝥素染毒后大鼠可出现活动减少、体温改变、内脏痛、神经功能缺损等多系统中毒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以缺血缺氧、炎症、出血等为主且主要靶器官损害为心脏。经BLISS法测得的大鼠经灌胃途径斑蝥素染毒LD50(2.67 mg/kg)可作为后续实验染毒剂量的参考。第二部分 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损伤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斑蝥素染毒大鼠心肌组织中缺血缺氧相关蛋白VEGF、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表达,寻找用于评估中毒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探索斑蝥素染毒后及中毒死亡后大鼠血清TN-T、VEGF、HIF-1α表达变化作为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早期预测及死后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探讨不同剂量斑蝥素染毒大鼠心肌差异mRNA、miRNA表达变化,以初步发掘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所得LD50剂量水平的基础上,选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25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0.5 LD50组、LD50组、1.5 LD50组、2 LD50组,经灌胃途径建立不同剂量斑蝥素染毒大鼠动物模型,每组5只,染毒6 h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心脏灌流后取心脏备用,采用三色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缺血缺氧相关蛋白VEGF、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表达。按照第一部分研究中所得LD50剂量水平,选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经灌胃途径建立不同染毒时长的斑蝥素中毒大鼠模型,根据染毒时长分为染毒前、染毒后1 h、2 h、4 h、6 h、8 h、12 h、24 h、48 h、72 h共10组,每组4只;按照1.5 LD50剂量水平,选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54只,体重200-250g,经灌胃途径建立斑蝥素中毒死亡大鼠模型,中毒死亡大鼠随机分为死后6 h、12 h、24 h、48 h、72 h、168 h共6组,每组5只。上述所有大鼠在染毒后/死后各规定时间段经开胸穿刺后留取心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N-T、VEGF、HIF-1α表达。选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13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n=3)、低剂量斑蝥素(0.5 LD50)染毒组(n=5)、高剂量斑蝥素(LD50)染毒组(n=5);所有大鼠均经灌胃途径染毒24 h后给予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后取心脏于液氮中迅速冻存后置于-80℃保存;提取心肌RNA后采用Illumina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DEGseq方法进行差异mRNA检测,MA-plot方法筛选各组差异表达mRNA,并采用GO分析、KEGG Pathway、GSE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通过mRNA-miRNA网络预测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差异表达miRNA,综合文献检索、miRNA功能及结构稳定性预测分析结果筛选拟验证miRNA。最后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筛选所得与循环系统关系密切的差异表达mRNA、miRNA,验证其用于评估急性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的可行性。结果:不同剂量斑蝥素染毒大鼠心肌缺血缺氧相关蛋白表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细胞内出现VEGF、HIF-1α、caspase9共表达且三者表达升高与染毒剂量呈一定正相关。斑蝥素染毒后各时间段大鼠血清TN-T、VEGF、HIF-1α总体表达较染毒前显着升高;时间变化趋势显示血清TN-T和VEGF表达分别在染毒后1 h和2 h达到峰值,血清HIF-1α表达改变未见明显峰谷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血清VEGF表达与血清TN-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斑蝥素中毒死亡大鼠死后血清TN-T表达、HIF-1α/TN-T比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且ROC曲线显示血清TN-T、HIF-1α/TN-T比值在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死后诊断中具有一定准确性和较好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死亡时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斑蝥素中毒死亡大鼠血清VEGF/HIF-1α比值与死亡时间呈线性相关。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71个三组间共差异表达mRNA;GO富集分析结果发现相关生物学功能主要富集到细胞外基质功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分别显着富集到18和9个通路,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后显着富集到5个通路;GSE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富集得到的基因集较多,富集得到Focal adhesion、ECM受体相互作用、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pathway等差异表达基因集。在三组间共差异表达mRNA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得到与循环系统关系密切的5个mRNA(Myh7、Tnc、Ldlr、11β-HSD2、Scd)并进行RT-q PCR验证,验证结果发现斑蝥素染毒后大鼠心肌Myh7、11β-HSD2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Tnc、Ldlr、Scd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基于mRNA-miRNA网络对171个心肌共差异表达mRNA进行靶向关联转换预测分析后共得到1386个miRNA,其中与Myh7、Tnc、Ldlr、11β-HSD2、Scd相关的miRNA有216个。综合文献检索、miRNA功能及结构稳定性预测分析等结果,初步筛选得到mi R-133a-3p、mi R-150-3p、mi R-214-3p、mi R-146a-5p共4个miRNA并进行RT-q PCR验证,验证结果发现斑蝥素染毒大鼠心肌mi R-146a-5p表达显着降低,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心肌mi R-133a-3p表达显着升高,斑蝥素染毒大鼠心肌mi R-150-3p和mi R-214-3p表达呈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斑蝥素染毒大鼠心肌细胞内出现VEGF、HIF-1α、caspase9共表达,且三者表达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血清TN-T、VEGF可作为急性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早期预测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血清TN-T、HIF-1α/TN-T比值可作为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损伤死后诊断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血清VEGF/HIF-1α比值具有作为斑蝥素中毒死后死亡时间推断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急性斑蝥素染毒可引起心肌mRNA、miRNA表达改变,二者间相互调控可能参与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Myh7、Tnc、Ldlr、11β-HSD2、Scd、mi R-133a-3p、mi R-146a-5p表达可作为预测及评估急性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综上,本研究中针对斑蝥素染毒大鼠毒理行为学以及各器官组织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丰富完善了斑蝥素中毒毒理病理学内容。基于缺血缺氧相关蛋白、mRNA及miRNA三个层面开展的急性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得到部分可用于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及死后诊断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斑蝥素中毒心肌损伤的分子毒理学机制提供了基础。

乐凯[5](2020)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乙酰化修饰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常留下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能被受损的细胞被动释放或受刺激的免疫细胞主动分泌出胞,作为一种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促进炎症反应。临床研究发现HIE患儿脐动脉血HMGB1水平增高,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的动物实验模型中发现HMGB1呈时间依赖性释放。由于神经炎症是HIBI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因此,HMGB1在HIBI中神经炎症反应导致的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的HMGB1抑制剂Glycyrrhizin(GLY),检测HI后脑中炎症水平、HMGB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脑损伤程度及远期神经行为学功能变化,以明确HMGB1在HIBI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Rice-Vannucci经典法制作7d龄新生小鼠HIBI模型。第一阶段实验设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HI+PBS组和HI+GLY[低剂量组(25mg/Kg)、中等剂量组(50mg/Kg)和高剂量组(100mg/kg)]组共5组(腹腔注射,qd×3d);小鼠4-5w大时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取材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髓鞘及神经元情况。第二阶段实验根据第一阶段的实验结果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剂量,设为Sham组,HI+PBS和HI+GLY组(给药方法同第一阶段);HI后3d通过qRT-PCR和ELISA检测海马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WB)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及HMGB1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情况;免疫组化及蛋白核质分离检查HMGB1细胞空间定位。结果:第一阶段实验结果:1、神经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HI+PBS组小鼠较Sham组相比:在水迷宫测试中寻找平台潜伏期显着延长(p<0.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p<0.05)、穿梭平台次数显着减少(p<0.001);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开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显着减少(p<0.001);在旷场实验中中心区进入次数和时间显着减少(p<0.05);使用HMGB1抑制剂后以上神经行为缺陷获得显着改善(p<0.05),尤以GLY中剂量组最显着。2、脑组织形态、HE染色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I+PBS组小鼠较Sham组相比,损伤侧脑组织明显缺损,海马及皮层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细胞排列松散、出现空泡变性,大量核致密炎性细胞浸润,海马周围MBP荧光信号强度减弱、神经元NeuN荧光信号出现中断、强度减弱,使用GLY后以上损伤程度减轻,MBP、NeuN荧光强度增强,尤其HI+GLY中剂量组改善最显着。综上,确定GLY 50mg/Kg为最佳药物剂量。第二阶段实验结果:3、凋亡实验结果显示,HI+PBS组小鼠较Sham组相比,tunel阳性染色细胞数增加,而HI+GLY组与HI+PBS组比较显示tunel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量减少;HI损伤后,HI+PBS组小鼠海马Bax表达上升(p<0.05)、Bcl-2表达下降(p<0.05)、cleaved-Caspase-3表达显着上升(p<0.001),在GLY处理后,Bax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较HI+PBS组相比均出现显着下降(p<0.01、p<0.001),而Bcl-2表达显着升高(p<0.001)。4、与Sham组相比,HI+PBS组在损伤侧海马及周围区域GFAP和Iba1荧光信号强度增强、密度增加,蛋白表达增加(p<0.001,p<0.01);而HI+GLY组较HI+PBS组两者荧光信号减弱,密度减低,蛋白表达增加(p<0.01、p<0.001)。5、HI后损伤侧海马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和蛋白水平显着升高(分别为p<0.001,p<0.01和p<0.01),抑制HMGB1能降低这种异常升高的水平(分别p<0.01,p<0.05和p<0.05);HI损伤后,海马组织HMGB1及TLR4、TLR2、My D88、RAGE、p-NF-κB蛋白表达均显着上升(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p<0.001),HI+GLY组与HI+PBS组相比以上蛋白水平出现显着下降(分别为p<0.05,p<0.05,p<0.01,p<0.01,p<0.01,p<0.001)。6、HI+PBS组海马组织HMGB1 mRNA水平较Sham组显着升高(p<0.001),而GLY的使用显着降低HMGB1水平(p<0.001);免疫组化及蛋白核质分离结果显示,Sham组海马HMGB1主要位于细胞核,HI+PBS组胞质HMGB1显着增加(p<0.001),而HI+GLY组这种重定位现象减弱(p<0.05)。结论:HMGB1可能参与新生小鼠HIBI发病机制。抑制HMGB1能减轻HI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细胞凋亡、髓鞘和神经元损伤以及脑组织的破坏,从而改善小鼠远期神经行为功能。第二部分小胶质细胞SIRT1介导的HMGB1乙酰化修饰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背景:小胶质细胞活化是引起新生小鼠HIBI大脑早期和明显炎症反应的原因。HI损伤的神经元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导致持续的继发性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通过抑制HMGB1可以有效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免疫细胞HMGB1乙酰化修饰影响其在细胞空间的分布及分泌,但尚未有研究阐明HIBI中小胶质细胞是否存在HMGB1的分泌及乙酰化修饰。SIRT1在其他疾病模型中能修饰HMGB1,因此我们推测小胶质细胞HMGB1在HI后的动力学变化影响着神经炎症的发生发展,SIRT1可能参与了HMGB1的乙酰化修饰过程。目的:HI后调节SIRT1,通过检测小鼠脑中炎症水平、脑损伤程度、神经行为改变及小胶质细胞内HMGB1的变化,明确SIRT1在HMGB1参与HIB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这种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部分:制作新生小鼠HIBI模型,设为Sham组、HI+PBS组、HI+SIRT1激动剂(RES)组和HI+SIRT1抑制剂(EX527)+SIRT1激动剂组(HI后即刻和12h各腹腔注射1次)。小鼠进行圆筒实验、前肢悬吊实验和旷场实验;HI后24h处死取材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及HMGB1 mRNA变化;WB检测SIRT1和TLR4/My D88/NF-κB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内HMGB1的空间定位。体外实验部分:对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进行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处理以模拟HI过程,设为Control组、OGD+DMSO组、OGD+RES组和OGD+EX527+RES组。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及HMGB1水平变化;WB检测TLR4/My D88/NF-κB水平;免疫荧光及核质分离确定HMGB1在胞核和胞质分布情况;通过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和免疫共沉淀检测SIRT1对HMGB1修饰作用;检测BV2条件培养基与原代神经元共培养后的上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及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内HMGB1定位。结果:体内实验结果:1、脑组织形态观察,与HI+PBS组相比,HI+RES组脑损伤范围减小,HE染色结果显示SIRT1激动剂处理减轻结构的破坏和炎性细胞浸润,EX527共处理抵消这种修复作用。2、神经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SIRT1激动剂增加HI后减少的中心区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p<0.05)、改善受损的前肢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的的对称性(p<0.01,p<0.05),而抑制SIRT1部分破坏了这种改善作用。3、激活SIRT1降低HI诱导升高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01或p<0.01),抑制剂共处理提高以上三种炎症因子水平;WB结果显示HI后SIRT1表达降低(p<0.001),TLR4、My D88和核NF-κB的表达增加(p值均<0.001),激活SIRT1后SIRT1的表达升高,LR4、My D88和核NF-κB的表达降低;与HI+PBS组相比,SIRT1抑制剂共处理组未见显着变化;各组之间的HMGB1 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ham组中Iba1的表达较弱,HMGB1位于小胶质细胞核中,HI后导致Iba1的荧光强度增加、HMGB1转移至细胞质中;SIRT1激动剂减弱HI诱导的Iba1表达并减少HMGB1细胞质定位,SIRT1抑制剂共处理HMGB1的核外分布显示出增加趋势。体外实验结果:1、RES和EX527的最佳实验药物浓度分别为25μM和100μM,OGD 3h最佳。2、与对照组相比,OGD后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着升高(p值均<0.001),TLR4、My D88和核NF-κB表达显着上升(p值均<0.001),SIRT1激动剂处理后以上分子升高的水平降低(p<0.01或p<0.001)。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后细胞核外HMGB1的定位显着增加(p<0.001),ELISA结果显示细胞上清中的HMGB1含量升高(p<0.001),核质分离后WB显示HMGB1在细胞质中增加(p<0.001);SIRT1激动剂处理降低HMGB1在细胞质中的水平(p<0.001);OGD/R后0h或12h HMGB1的mRNA水平无显着差异。4、Co-IP及WB结果显示OGD后SIRT1表达降低(p<0.001),乙酰化HMGB1水平升高,SIRT1激动剂可增加SIRT1的表达及其去乙酰基酶活性(p<0.01)、降低HMGB1的乙酰化水平及抑制HMGB1向胞质移位;SIRT1抑制剂预处理对OGD后SIRT1的表达无显着影响,但可以抑制SIRT1的去乙酰基酶活性(p<0.01)、促进HMGB1的主动分泌。5、BV2 CM与神经元共培养后显示LDH释放水平在OGD后显着上升(p<0.001),SIRT1激动剂处理抑制LDH释放(p<0.001);免疫荧光共标染色显示来自OGD组的CM导致神经元HMGB1明显的核外定位,而OGD+RES组这种定位现象减弱。结论:HIBI小胶质细胞可以主动分泌HMGB1参与神经炎症。SIRT1参与HMGB1乙酰化修饰过程,增加SIRT1的表达或活性可降低HMGB1的乙酰化、抑制HMGB1的分泌,减弱下游炎症级联反应,最终改善HI造成脑损伤和神经行为障碍。通过将HMGB1限制在核内,可能为新生儿HIE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利国[6](2018)在《机器学习模型在晚期血吸虫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开展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现状调查,为掌握全省晚期血吸虫病分布和救治现状提供基线资料,为提高全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2、以第一部分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分别对全省晚期血吸虫病人的预后转归进行预测,并用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对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研究。3、以孝南区晚期血吸虫病人为例,分别研究肝纤维化四项指标、B型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指标与晚期血吸虫病预后的关系。方法1、调查表由湖北省血防所统一设计,各疫区县(市、区)血防专业机构按调查表对辖区内在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统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相应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4136名符合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调查患者救治转归和治疗费用情况。2、以上述资料为样本,根据转归结局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两组。预后不良(死亡或病情恶化)被编码为1,预后良好(治愈或好转)被编码为0。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死亡主要是由于血吸虫病和血吸虫引起的并发症引起的,例如肝癌、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和上消化道出血。因此,本研究中的死亡是指全因死亡。恶化指主要症状持续存在(例如无腹水消减征象或脾肿大型患者无手术指征)。将70%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组(2896人),30%患者分配到测试集(1240人),kNN、SVM、ANN、DT、LR、NBN、TAN、GBN、RF和GBDT模型都是在R3.4.3(R Core Team R,2016)软件中实现。kNN模型计算欧式距离,SVM模型采用核函数将低维数据映射到高维平面,ANN模型采用标准前馈式反向传播(BP)网络结构,DT模型基于C4.5算法,3种贝叶斯网络结构加入了先验知识,RF和GBDT模型均集成5000棵决策树进行预测。对于所有的比较,用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是统计学差异的。模型预测效能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综合比较。3、第六部分以孝南区血防专科医院2015年收治的104例确诊晚期血吸虫病人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后转归不同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探讨肝纤维化四项指标、B型超声检查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与晚期血吸虫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1、患者主要分布在荆州,黄石、孝感等地,以腹水型和巨脾型为主。一般人口学特征中,腹水型和巨脾型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BMI、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既往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和X线检查的研究发现,老年组和青壮年组在多项指标中具有差异。临床救治方面,脾切除、腹水史、救治手段、治疗费用和治疗转归在腹水型、巨脾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kNN、SVM模型的研究发现,kNN模型和SVM模型在晚期血吸虫病人预后预测中的性能都比较理想(AUC>0.75),灵敏度,kNN模型优于SVM模型;特异度,SVM模型优于kNN模型。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参数条件下,随着k取值的降低,模型的性能逐渐提升。对ANN、决策树和LR模型的研究发现,每个预测模型都被证明是有效的并且有其自身的优势,但ANN模型在AUC和灵敏度方面优于LR和DT模型。3种贝叶斯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都较为理想,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预后预测研究更适合采用NBN(AUC=0.724)和TAN(AUC=0.737),因为这两种模型的AUC高于GBN(AUC=0.658)。而在NBN和TAN两种模型中,虽然AUC接近,但是由于TAN考虑了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可能更符合人们日常认知,解释性更强。对于集成学习模型,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参数n.tree=5000)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AUC>0.75)。在训练集中,RF模型预测性能的主要指标(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GBDT和DT模型;RF模型的AUC在测试集中优于GBDT和DT模型,三个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接近。值得注意的是,GBDT的预测性能指标并没有优于DT模型。这可能与模型的参数调整有关,也可能与数据集本身的特征有关,这一部分还探讨了调参过程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预后预测模型的选择,应在性能进行比较后,结合具体医学问题的实际需要,再加以选择。3、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中,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可作为预后指标。B超结果显示,腹水可作为判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指标。肝功能指标中,AST/ALT可以作为判断晚期血吸虫病人预后的指标。结论1、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分布现状,提升晚期血吸虫病救治管理水平,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了基线资料和依据,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中kNN、SVM等9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晚期血吸虫病的预后,都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在数据资料不满足特定分布的情况下,参数模型(如LR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如Cox比例风险模型)不适用,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不同方法之间结果的对比。kNN、SVM和ANN模型数据比传统预后预测模型要求低,DT模型显示了清晰的变量筛选过程,容易理解,3种BN模型在分析诸多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时,可解释性最好。集成学习模型克服了单棵决策树泛化能力不足的缺点。而且机器学习模型容易调整参数,能生成预测效能更好的模型。3、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中的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B超检查的腹水,以及肝功能检查的AST/ALT指标,可作为晚期血吸虫病临床预后指标。

费诗苑[7](2018)在《急性妊娠脂肪肝病人胎盘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种常发生于妊娠晚期的妊娠性肝病疾病。其发病率虽低,但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并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甚至威胁母体与胎儿的生命。它的病症特点是肝细胞脂肪浸润,肝细胞肿胀,胞浆空淡或泡状。AFLP发病机制不明确,较多研究认为AFLP与遗传缺陷和脂肪酸代谢障碍有关。AFLP的一些临床病理与生化指标变化与其它妊娠性肝病(如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等)类似,使AFLP的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面临很大困难。故从更为基础的分子层面对AFLP病因学进行探究,寻找AFLP早期诊断分子指标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价值胎盘是母体与胎儿物质循环的关键场所,拥有和胎儿相同的基因组成。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胎儿发育正常。胎盘利用脂肪酸作为代谢燃料。胎盘功能异常,会引起胎儿及母体疾病的发生。目前对于AFLP的病因学分子机制研究很少。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在疾病和药物靶向研究及生物标志物发现中起着不可或缺重要作用。本课题利用TMT标记法Nano LC-MS/MS技术对AFLP患者胎盘样品中差异表达蛋白进行测定,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差异蛋白质可能涉及的生物过程、细胞定位、分子功能、信号途径及蛋白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以期在蛋白分子水平更多了解与AFLP病因学相关的组织分子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为后续寻找或发现AFLP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研究打下基础。1、TMT标记Nano LC-MS/MS法测定胎盘中差异蛋白本章节内容包括组织样本前处理,对蛋白的酶解效率、TMT标记效率及经高pH液相色谱分馏后全蛋白鉴定覆盖率进行验证。胎盘组织经过漂洗,蛋白提取,丙酮沉淀纯化,胰蛋白酶酶解后,经LC-MS鉴定,发现酶解效率好,无污染,肽段峰分布均匀,各组之间的肽段种类大体相同,无未酶解完全的大质荷比肽段。TMT标记后再次经LC-MS鉴定,标记峰个数完整,同位素分布正常。经高pH液相色谱分馏后Nano LC-MS/MS鉴定得到358685张肽段的MS/MS图谱,和数据库匹配到89836张图谱,共鉴定到34094种肽段。2、急性脂肪肝病人的胎盘组织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分别从正常组和AFLP组胎盘的羊膜(Amnion,Am),叶状绒毛膜(Chorion Frondosum,CF),底蜕膜(Decidua Basalis,DB)中取材,共分为6组样本。用第一章确定的方法,TMT 6标进行Nano LC-MS/MS定量分析;所得质谱数据经Mascot搜库,共得到4494种蛋白。从羊膜中筛选出341个AFLP差异蛋白,其中62个蛋白表达上调,279个蛋白表达下调。AFLP的叶状绒毛膜中筛选出210个差异蛋白,其中73个蛋白上调,137个蛋白下调;AFLP的底蜕膜中共筛选出203个差异蛋白,其中118个蛋白上调,85个蛋白下调。选择在胎盘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中均出现表达差异的蛋白,即Tapasin相关蛋白(Tapasin-related protein,TAPBPL),HLA I组织相容性抗原A-1α链蛋白(HLA class I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A-1 alpha chain,HLA-A)和膜相关磷脂酶A2蛋白(Phospholipase A2,membrane associated,PLA2G2A),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分析,结果与质谱结果一致。对所得差异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PPI分析。结果显示:(1)妊娠相关蛋白如催乳素(Prolactin,PRL)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IGFBP)在羊膜中下调,在底蜕膜中上调,提示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转运出现异常;(2)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 protein,ACBP)和脂肪酸结合蛋白5(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epidermal,FABP5)等蛋白在羊膜与底蜕膜中的表达均发生异常,表明AFLP胎盘的总体脂肪代谢过程出现障碍,其可能间接影响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β氧化途径及对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的调节;(3)叶状绒毛膜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相关酶的表达变化显着,也提示AFLP叶状绒毛膜中能量代谢异常;(4)AFLP羊膜中谷胱甘肽代谢异常,同时与自由基清除相关的蛋白表达下调,表明胎盘中自由基增加,而过多自由基可能进入母体循环,引起母体中自由基的积累;(5)在AFLP羊膜和底蜕膜中,参与糖酵解过程的蛋白酶表达也出现异常,提示AFLP胎盘糖代谢也有缺陷;(6)与机体急性反应期等相关的蛋白发生表达差异,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说明AFLP在一定时间内有应激反应,这可能是AFLP的有别于其它妊娠性肝病的特征反应;(7)AFLP胎盘细胞中锌和铁稳态相关蛋白的表达出现差异,表明铁和锌等金属离子可能累积在胎盘无法转运,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和母体与胎儿间的代谢应答;(8)在胎盘的三层结构中发现的差异蛋白,有近一半属于外泌体蛋白,这提示胎盘外泌体产生和功能异常对母体AFLP发生可能起着关键作用。综上所述,基于TMT标记联合Nano LC-MS/MS技术定量检测技术可作为鉴定筛选AFLP胎盘组织中差异蛋白的有效方法。AFLP与母体-胎儿物质交换受限、代谢紊乱、毒性物质积累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胎盘外泌体在AFL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从胎盘及其亚解剖结构蛋白水平初步揭示了对AFLP病因学机制具有重要潜在意义的分子变化图谱,为后续AFLP生物指标物的发现打下了基础。

刘蒙蒙,成欣然,李凯凯,许鸣锐,吴永继,王梦丽,张倩如,闫文勇,罗畅,赵善廷[8](2018)在《基于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干细胞研究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该研究为探讨胚胎发生、组织细胞分化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物学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模型,同时也为临床组织缺陷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手段。其中,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stem cells,MenSCs)来源丰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较低的免疫排斥的特性,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是临床最具有应用优势的干细胞。脑与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其损伤极为常见,致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创伤之首。与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相比,中枢神经受损后恢复较为困难,其治疗仍缺乏突破。而MenSCs的治疗有希望解决此难题,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Men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从而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仝艳艳[9](2016)在《氧化苯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也是肝硬化逆转治疗的关键阶段,主要与HSC激活及活化HSC的转归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物。尽管肝纤维化时肝内活化HSC的来源尚有争议,但HSC无疑仍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靶点。HSC激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抑制HSC激活或逆转HSC活化状态的策略都具有治疗肝纤维化的潜能。我们的合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黄福德教授课题组发现PAO能显着抑制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α-SMA和Calponin1表达,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方向分化(尚未发表的资料),提示PAO可能具有抗肝纤维化潜力。目的:(1)探讨PAO对HSC-T6(大鼠肝星状细胞系)活化状态的影响;(2)探讨PAO对大鼠原代HSC体外激活的影响及机制。综合评估PAO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1)以不同浓度(25、50、100、150及200nmol/L)PAO处理HSC-T6细胞24h,观察PAO对HSC-T6活力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PAO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评估PAO的细胞毒性;抽提PAO处理细胞及对照组细胞RNA及总蛋白质;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MA、COLI、COLIII mRNA及α-SMA蛋白表达。(2)SD大鼠原代HSC的分离及培养;应用Western-blot检测培养第1d,3d,4d,7d原代HSCα-SMA蛋白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评估原代HSC体外激活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不同浓度PAO处理分离培养第4d的原代HSC,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检测PAO处理后HSCα-SMA、COLI、COLIII mRNA及α-SMA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显示,随PAO浓度增高,HSC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当PAO浓度增高至150nmol/L时,HSC细胞存活率下降为为对照组的82%(P<0.05),当PAO浓度增加至200nmol/L时,细胞存活率降低为对照组72%以下(P<0.01),结果表明25-100nmol/L浓度的PAO对HSC毒性小,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确定为有效工作浓度;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O能降低HSC-T6细胞α-SM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O可以降低α-SMA及COLI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COLIII的表达没有影响。(2)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SD大鼠原代HSC,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HSC的活化程度逐渐增强,养1d时多数细胞已贴壁,呈扁圆形或椭圆形,离体培养4d时原代HSC呈初始活化状态,培养7d时呈完全活化状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HSC的α-SMA表达量逐渐升高,离体培养4d时表达量为(1.51±0.045)较对照(0.762±0.062)明显增高(P<0.05),离体培养7d时α-SMA表达量进一步升高(1.752±0.053)。PAO可以剂量依赖性下调离体培养4d的HSCα-SMA蛋白表达,在50、100nmol/L浓度时,α-SMA表达量分别为(0.63±0.078)、(0.41±0.09)显着低于对照组(1.53±0.039),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各浓度PAO对HSC表达α-SMA、CollegneI mRNA表达均有显着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增强(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AO可明显下调离体培养4d的HSC PI4K及p-Akt蛋白表达。结论:PAO在25-100nmol/L浓度范围内对HSC-T6无明显细胞毒性,但可明显逆转HSC的活化程度及抑制原代HSC的自发激活,其机制可能与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提示PAO可能具有抗肝纤维化潜力。

文亚男,郭明广,邓锦波[10](2015)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器官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分别对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进行了探索,渴望从中找出细胞移植领域的候选细胞,但是这些细胞大多面临着伦理、来源、免疫排斥等多方面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发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潜能、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可移植性,成为细胞移植、基因治疗中重要的候选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为器官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论文提纲范文)

(1)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皮层复杂性与灰质结构共变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皮层复杂性改变的研究
    1 研究简介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灰质结构共变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研究
    1 研究简介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1
综述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结构改变的研究
    参考文献2
致谢

(2)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文王一支笔对D-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肝损伤的认识
    2 西医对肝损伤的认识
    3 BDNF-Trk B信号通路与肝损伤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激活PDD模型大鼠BMSCs-Exo脑靶向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基于“肾-天癸-脑”理论论述外泌体脑靶向的内在机制
    1. “肾-天癸-脑”理论体系的建立
    2. 根据“肾-天癸-脑”理论研究“肾脑相济”电针疗法选穴思路
    3. 干细胞内在特性与“天癸”的内在联系
    4. 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修复海马内神经元过程与“肾-天癸-脑”体系的内在相关性
    小结
论文二 SD大鼠BMSCs-Exo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标记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通过体内实验验证“肾脑相济”电针疗法对BMSCs-Exo脑靶向功能的干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通过体外实验验证BMSCs-Exo对海马内神经元的特异性结合现象及其内在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外泌体研究的前沿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毒理病理学及心肌损伤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毒理病理学实验研究
    第一节 急性斑蝥素中毒毒理学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节 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主要器官组织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损伤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
    第一节 基于缺血缺氧相关蛋白表达在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损伤生前及死后诊断中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节 基于转录组测序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差异表达mRNA筛选与初步验证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节 基于mRNA-miRNA网络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肌miRNA表达预测及初步验证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斑蝥素中毒毒理病理损伤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乙酰化修饰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前言
文献综述一HMGB1 功能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HMGB1 在儿科疾病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第一部分 HMGB1 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背景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小胶质细胞SIRT1 介导的HMGB1 乙酰化修饰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一、背景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6)机器学习模型在晚期血吸虫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现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应用kNN与SVM模型预测晚期血吸虫病预后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应用ANN、DT及LR模型预测晚期血吸虫病预后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应用3种BN模型预测晚期血吸虫病预后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部分 应用集成学习模型预测晚期血吸虫病预后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部分 晚期血吸虫病临床预后指标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研究结论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机器学习模型在疾病预后预测等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基金和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救助治疗个案调查表
致谢

(7)急性妊娠脂肪肝病人胎盘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TMT标记联合NanoLC-MS/MS技术鉴定胎盘组织中差异蛋白的方法建立
    1.1 前言
    1.2 材料与仪器
        1.2.1 药品与试剂
        1.2.2 仪器设备
        1.2.3 胎盘组织来源
    1.3 实验方法
        1.3.1 胎盘组织蛋白质提取
        1.3.2 BCA法蛋白定量
        1.3.3 蛋白质还原烷基化
        1.3.4 丙酮沉淀纯化蛋白
        1.3.5 酶解
        1.3.6 肽段标记
        1.3.7 酶解及肽段标记检测的LC-MS条件
        1.3.8 标记肽段除盐
        1.3.9 标记肽段的高pH反相液相色谱分离
        1.3.10 NanoLC-MS/MS检测
        1.3.11 数据库搜索
    1.4 结果
        1.4.1 酶解效率
        1.4.2 肽段标记效率检测
        1.4.3 标记肽段的高pH反相液相色谱分离
    1.5 讨论
        1.5.1 胎盘样品前处理
        1.5.2 TMT标记方法
        1.5.3 蛋白质分离技术
第二章 急性妊娠脂肪肝病人的胎盘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来源及分组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胎盘组织蛋白提取与BCA法蛋白定量
        2.3.2 SDS-PAGE电泳
        2.3.3 考马斯亮蓝染色
        2.3.4 胎盘组织蛋白纯化与酶解
        2.3.5 TMT标记肽段
        2.3.6 标记肽段分馏,除盐和NanoLC-MS/MS分析
        2.3.7 定量数据分析
        2.3.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9 WesternBlot
    2.4 结果
        2.4.1 胎盘组织中蛋白浓度
        2.4.2 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
        2.4.3 胎盘组织中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
        2.4.4 质谱分析结果验证
        2.4.5 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2.5 讨论
        2.5.1 与妊娠过程相关蛋白
        2.5.2 脂质代谢相关蛋白
        2.5.3 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2.5.4 糖代谢相关蛋白
        2.5.5 急性期反应相关蛋白
        2.5.6 与金属离子相关蛋白
        2.5.7 外泌体相关蛋白
第三章 小结与展望
第四章 文献综述
    4.1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cy,AFLP)
        4.1.1 AFLP致病风险因素
        4.1.2 AFLP的病理特征与诊断
        4.1.3 AFLP治疗方案
        4.1.4 AFLP与脂肪酸氧化
        4.1.5 AFLP患者母体与胎儿互相影响机制
    4.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4.2.1 蛋白组学检测技术
        4.2.2 蛋白质纯化技术
        4.2.3 蛋白质分离技术
        4.2.4 定量蛋白组学
        4.2.5 生物信息学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基于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
    1.1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发现及来源
    1.2 Men SCs的分离、提取及鉴定
    1.3 Men SCs的体外分化
2 Men SCs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2.1 Men SCs与中风
    2.2 Men SCs与脊髓损伤修复
    2.3 Men SCs与胶质瘤
    2.4 Men SCs与多发性硬化
3 展望

(9)氧化苯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
绪论
第一部分 PAO对HSC-T6活化状态的影响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细胞
        1.1.2 实验所用化合物
        1.1.3 实验试剂
        1.1.4 试剂配制
        1.1.5 实验耗材及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传代及冻存
        1.2.2 细胞处理及分组
        1.2.3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1.2.4 Western blot检测PAO处理后α-SMA的表达变化
        1.2.5 Realtime PCR检测α-SMA及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
        1.2.6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PAO的毒性评估(即PAO对HSC-T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2 PAO对HSC-T6活化状态的影响
        2.2.1 PAO对HSC-T6细胞α-SMA表达的影响
        2.2.2 PAO对HSC-T6细胞α-SMA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3.讨论
第二部分 PAO对原代HSC培养激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所用化合物
        1.1.3 实验试剂
        1.1.4 试剂配制
        1.1.5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大鼠原代HSC的分离培养及形态鉴定
        1.2.2 Western-blot检测培养过程中原代HSC的α-SMA表达变化
        1.2.3 Western-blot检测PAO处理后原代HSC中α-SMA的表达变化
        1.2.4 Realtime-PCR检测α-SMA及COLI mRNA表达
        1.2.5 Western-blot检测PAO对HSC中PI4KⅢ及p-Akt表达影响
        1.2.6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大鼠原代HSC活化状态的评估及鉴定
        2.1.1 原代HSC的得率及形态学鉴定
        2.1.2 原代HSC培养过程中α-SMA表达变化
        2.2 PAO对原代HSC体外激活的抑制作用
        2.2.1 Western-blot检测PAO处理后α-SMA的表达变化
        2.2.2 Realtime-PCR检测α-SMA、COLI mRNA表达变化
        2.3 PAO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2.3.1 Western blot检测PI4KⅢα的表达
        2.3.2 Western blot检测Akt及p-Akt的表达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MSCs简介
2 BMSCs的生物学特性
    2.1 BMSCs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2 BMSCs的免疫排斥机制
3 BMSCs的临床应用
    3.1 BMSCs对肺部疾病的治疗
    3.2 BMSCs对肝脏疾病的治疗
    3.3 BMSCs对肾脏疾病的治疗
    3.4 BMSCs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3.4.1 BMSCs对阿兹海默病的治疗
        3.4.2 BMSCs对帕金森氏病的治疗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四、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皮层复杂性与灰质结构共变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研究[D]. 邹添秀.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文王一支笔对D-半乳糖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 杨清煜.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2)
  • [3]“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激活PDD模型大鼠BMSCs-Exo脑靶向作用的机制研究[D]. 周歆.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 [4]急性斑蝥素中毒大鼠毒理病理学及心肌损伤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D]. 张有友.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5]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乙酰化修饰在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乐凯. 东南大学, 2020(01)
  • [6]机器学习模型在晚期血吸虫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利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7]急性妊娠脂肪肝病人胎盘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费诗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基于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 刘蒙蒙,成欣然,李凯凯,许鸣锐,吴永继,王梦丽,张倩如,闫文勇,罗畅,赵善廷.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5)
  • [9]氧化苯砷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 仝艳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J]. 文亚男,郭明广,邓锦波.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标签:;  ;  ;  ;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分子神经生物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