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色与民俗:另一个视角的中西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玉[1](2021)在《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典散文》俄译研究》文中指出
魏浚涛[2](2021)在《基于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新媒体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变迁,作为组成成分参与到一座城市形象的构建之中,包含着海量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遗产,同时一座城市的原住民的集体情感记忆和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也包含其中。近几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地掀起了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影响力,增加旅游收入,推动经济建设的浪潮。天津市百年建城历史和租界的特殊地位,使天津拥有了丰富且风格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它们见证了天津历史的风云变幻,集成了众多城市居民共同的城市记忆,拥有十分丰富的新媒体传播资源,以新媒体设计推广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带动天津旅游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媒体为主的模式也与天津未来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本文通过挖掘和分析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价值,总结出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传播资源,同时结合对当今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设计传播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设计的成功经验的分析,为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新媒体设计创造高识别性的传播形象标识和个性化元素,在各个新媒体渠道创造出能够代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形象的设计提升。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丽艳[4](2020)在《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为中国画现代转型奋斗一生的画家、学者不胜枚举,李伯安是世纪末的一个特例,他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文革”的时代影响,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用尽自己毕生心血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本文以李伯安的绘画艺术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将其代表作品巨幅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感悟画家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李伯安个人性格成因的剖析,分析画家在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其水墨人物的绘画语言形成的过程及思想变化;以探究《走出巴颜喀拉》最终形成极其震撼的、独具特点的中国水墨人物作品之成因,进而分析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现代转型中,李伯安的绘画艺术对画坛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在20世纪末全球化的语境中,在社会模式激变、巨变的时代,李伯安师法传统、师法西方造型艺术、师法民间艺术、师法自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李伯安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绘制了气势撼人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人物长卷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用线的理解,大胆的融合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以坚实有力的团块体量结构、强烈的黑白冲突及画家独有的意象造型语言,创造出中国历代画史到近世画坛不曾有过的大气雄强、现代感十足的绘画巨作,将中国水墨人物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李伯安的生活背景、个人性格、艺术经历、自身素养、插图、连环画作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李伯安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下个性化意象造型等绘画语言转变过程及形成的内因与外因,突出《走出巴颜喀拉》特殊的精神价值。李伯安纯粹的艺术精神值得人们永久怀念与崇敬。从绘画风格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其作品藏族题材绘画的图像表意进行转译,研究李伯安作品的章法布局、形式规律、写实技法、造型变化,新笔墨语言等特征,以李伯安不同时期人物画作品为依托,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研究,着眼于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艺术家的绘画思想及绘画风格转变的过程以及与时代的关系。梳理李伯安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内在根基,分析画家融汇西方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和造型理念的开放性视野。得出结论,即李伯安作为现实主义人物画家,实现了中国人物画造型写实的写意化转换,以及在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中笔墨与造型、中与西的冲突问题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以此研究《走出巴颜喀拉》从现实主义到写意精神的转变,探析时代背景下中国画现代转型发展轨迹;站在21世纪的视角分析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探析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杨化冰[5](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程艳[6](2020)在《戏画人生-浅析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文中提出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发展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其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本土地域性特色,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油画是源自西方的绘画艺术形式,自明朝的传教士传入中国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在建国以后发展更为迅猛,发展至今基本上已经与中国画并驾齐驱。戏曲艺术门类繁多、文化久远、底蕴深厚,而戏曲与油画的结合也由来已久,在上个世纪初,关良等早一辈艺术家,他们作为戏曲油画创作的先行者致力于中西方艺术的融合,走油画民族化发展的艺术道路。此后众多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开始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对其加以提炼、整合和运用,因此许多以戏曲题材元素为创作的油画作品应用而生,为中国油画艺术的民族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把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融入中国的油画创作,不仅继承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也极大的展示了东方独具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中国油画艺术的渊源为开端,研究戏曲元素在早期绘画形式中的表现以及关良等艺术家中西艺术融合的艺术创举,探讨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形象、造型服饰、色彩分析、艺术旨趣等几个方面表现的艺术特色,以及研究戏曲题材油画的艺术创作价值及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倡导中西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的继承和挖掘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生命力的艺术符号融入中国的油画创作,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生命活力。
高小燕[7](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王涛[8](2019)在《广彩“纹章瓷”的艺术研究与数字化设计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表明瓷器是西方认识中国的器物,纹章是欧美皇宫贵族的身份象征,二者结合成为“纹章瓷”。纹章瓷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是重新认识自身文化内涵、审视西方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物。广彩“纹章瓷”是纹章瓷中的精品,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装饰纹样中。它的装饰纹样由纹章和边饰构成,其中代表西方文化的是作为主题纹饰的纹章,纹章特指专属于某个个人、家族或团体的独一无二的图像识别标识;代表东方文化的是作为辅助图案的边饰。广彩“纹章瓷”是纹章瓷制作技艺和发展的顶峰,因此,对其进行艺术研究和数字化开发具有代表性意义。首先,本文将对国内外研究及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广彩“纹章瓷”国内外发展状况,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对广彩“纹章瓷”中纹章与边饰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纹章的艺术构成进行解构分析,包括其艺术构成的形式、元素和法则;对广彩纹章瓷的边饰艺术分析,包括其装饰类型和装饰技法,而后总结出广彩“纹章瓷”中纹章和边饰相互融合的设计方法。再来,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的设计方法对广彩“纹章瓷”进行数字化开发的设计实践,包括:1)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纹章瓷和“花语”系列纹章瓷的设计,将纹章和边饰的艺术构成解构,以南粤地域的文化符号、吉祥符号等为元素,利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艺术的再构成设计。2)纹章定制平台的建设,借助广彩“纹章瓷”中的艺术形式,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元素,定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纹章”。最后,广彩“纹章瓷”的艺术研究与数字化开发设计实践,是对广彩开发利用的一种创新的尝试,也是对中西方文化认同方式的探索。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们传统纹样在当代的运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外来艺术样式中国化提出方法,通过这种创新方式可以丰富我们的设计语言。
郭盛[9](2019)在《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文中提出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对于中国电学史乃至于科学技术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接受过程在中国直接导致了两种结果:其一,古代汉语“电”字在吸纳了“electricity”概念之后丰富了现代汉语“电”字的意涵;其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琥珀”及“雷电”知识被改造为现代科学语境下的中国古代电学史的内容。而这一重要的过程却被今天的人们所忽略。本文便是要对这一接受史进行梳理探究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英文“electricity”词源产生的背景,及伴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其概念所发生的演变经过。第二部分,通过发掘晚清英汉字典等文献,梳理了“electricity”若干个中文译名的历史流变过程;并以“术语学”为视角对以上中文译名的构词理据进行了解读剖析。本文认为,中文“电”字到英文“electricity”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对译”,其背后所折射的是一场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漫长复杂的“electricity”概念接受史。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国历史文献中“字书”的爬梳整理,考释了中文“电”字由古及今的概念演化历程。本文认为,在英文“electricity”概念传入中国之后,“电”字在意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描述自然现象的“电”字含义逐渐为“电荷运动”的现代汉语释义所取代,在此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与波折,但最终“电荷运动”成为了现代汉语“电”字的最主要义项。第四部分,通过对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学思想的分析,文章发现,目前中国古代电学范畴的相关研究都是在默认“electricity”与古汉语“电”字有共同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叙述的,其所形成的相关论着皆是在比照西方电学史的发展范式后,来构建中国古代电学体系,且将中国古代的“琥珀”知识经改造后收录其中,进而类比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将古代中国丰富多元的“雷电”知识加以拣选编入史中,由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电学史”这一历史文本形态。第五部分,主要通过考稽以《古今图书集成》为主的中国古代“类书”,对其中涉及“琥珀”及“雷电”两类知识的史料进行探究。其结果是“类书”中“琥珀”及“雷电”知识所呈现的状态完全异于在现代科学语境下对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诠释。由此,本文认为,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琥珀”及“雷电”两类知识,尤其是后者,在被编入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过程中,被删减和遗失了许多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包耘赫[10](2018)在《《交响》办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报作为一所高校的学术窗口,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各高校在学术上的成就与积累。《交响》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学报,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几十年的办刊过程中大量地追踪与发表了相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根据不同时期主编的变化,其办刊方针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放眼世界”,《交响》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目前国内关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交响》的历史渊源、引文分析和音乐美学等方面,本文从音乐编辑学角度出发对《交响》142期实体刊物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论题具有写作空间和价值。从1982年创刊传承至今,在《交响》三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逐渐沉淀出以深入挖掘、传承陕西地方和西北区域音乐文化传统为立足点,积极追踪音乐学术热点,热情关注音乐教育和实践成果,努力培养学术新人的办刊特点,在不同的办刊时期都编发有享誉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内对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音乐学术界认同度较高的理论期刊。各个时期历任主编都在工作中强调“学报是学校学术窗口”的作用,从研究栏目的设计,到学术活动的跟踪,从教师成果的及时发布,到学生习作的精心修改和编发,无不看重本校这片学术园地的生态维护和果实凝结。为此,在几十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中,诸如西安鼓乐研究、长安乐派研究、秦派民乐研究、陕西作曲家创作群体研究、陕北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地方戏曲研究等不同领域,都浸透有学报《交响》的影子,甚至有些理论概念、观念的沉淀、形成与发扬都离不开《交响》的助推作用。同时《交响》也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学术生态网,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学报了解并学习到一些音乐资讯和理论知识,可以从学报中找到补充自身认识与研究的切入点,学报为他们提供了文献资料,学报给很多人的创作、研究开启了思路,《交响》真正成为了多向交流、全方位覆盖的思想与理论碰撞平台。
二、颜色与民俗:另一个视角的中西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色与民俗:另一个视角的中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新媒体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 |
1.1.2 文化产业综合升级 |
1.1.3 新媒体的迅速普及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程 |
2.1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演变 |
2.2 历史文化街区价值探析 |
2.3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演化历程 |
2.4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探究 |
第三章 新媒体设计与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案例分析 |
3.1 新媒体发展历程和特征分析 |
3.1.1 新媒体发展历程 |
3.1.2 新媒体特征分析 |
3.2 新媒体与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设计应用的沿革 |
4.1 新媒体设计应用于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和价值探析: |
4.1.1 新媒体设计应用于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 |
4.1.2 新媒体设计应用于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
4.2 新媒体设计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应用沿革 |
4.3 当下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设计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
第五章 新媒体在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应用 |
5.1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设计受众调研情况分析 |
5.2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元素的提取和设计风格的选择 |
5.3 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移动终端新媒体设计研究 |
5.3.1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和风格化设计 |
5.3.2 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和风格化设计 |
5.3.3 抖音短视频的风格和特色化设计 |
5.4 公共场所的新媒体设计 |
5.4.1 公共场所的动态电子海报设计 |
5.4.2 公共场所的动态化标志设计 |
第六章 未来展望 |
6.1 新媒体时代审美趋势 |
6.2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新媒体设计未来的趋势和愿景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及价值 |
第一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创作语境 |
第一节 写实水墨人物长卷《流民图》的影响 |
第二节 从写实到宣情的启示——人物组画《矿工图》 |
第三节 表现主义人物组画《原爆图》的影响 |
第二章 李伯安与《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一节 李伯安的艺术成长背景 |
一、 学艺之初 |
二、 插图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李伯安的个人性格 |
一、 作为普通人的李伯安 |
二、 作为画家的李伯安 |
(一) 初为画家 |
(二) 结缘《走出巴颜喀拉》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确定 |
一、 关于《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的不同版本 |
二、 《走出巴颜喀拉》绘制时间考证 |
第三章 《走出巴颜喀拉》的图式研究 |
第一节《走出巴颜喀拉》组画介绍 |
一、 神圣的灵魂诉求 |
二、 虔诚的宗教信仰 |
(一) 《开光大典》 |
(二) 《朝圣》 |
(三) 《哈达》 |
(四)《玛尼堆》 |
三、 丰富的世俗生活 |
(一) 《劳作》 |
(二) 《歇息》 |
(三) 《藏戏》 |
(四) 《赛马》 |
四、 生命意义的追问 |
第二节 对传统长卷结构的借鉴与拓展 |
一、 故事画的叙事方法 |
二、 人物画长卷结构 |
(一) 单景式构图法 |
(二) 连续式构图法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时空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形式构成 |
一、 对西方宏大场景人物画的借鉴 |
二、 形式美的个性化表现 |
(一) “点”、“线”、“面”的形式安排 |
(二) 对比与均衡 |
(三) 移动的视点 |
(四) 节奏的运用 |
第四节 连环画场景设计表现语言的运用 |
一、 连环画叙事结构的传承与演变 |
二、 《走出巴颜喀拉》“摄取”场景的特点 |
第四章 《走出巴颜喀拉》绘画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李伯安水墨人物的造型基础 |
一、 写实水墨人物造型特征 |
二、 “太行系列”人物画造型的意象变化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意象造型转化 |
一、 头部造型的意象表现 |
(一) “重意与尚形”的造型特征 |
(二) 眼部的“形”、“神”表达 |
(三) 丑拙的意象变化 |
二、 躯干、四肢及服饰器物的意象特征 |
(一) 躯干、四肢造型的意象转换 |
(二) 服饰从方直到浑圆的团块塑造 |
第三节 《走出巴颜喀拉》笔墨语言的生成与特征 |
一、 李伯安的笔墨源流 |
二、 笔墨题材的丰富多元 |
三、 《走出巴颜喀拉》的笔墨特征 |
(一) “中西融合”的笔墨形态 |
(二) 笔墨运用的精神指向 |
第四节 《走出巴颜喀拉》用线的审美特质 |
一、 寻“形”用线的非传统笔法 |
二、 线条的张力 |
第五章 李伯安绘画思想的形成与艺术价值 |
第一节 李伯安绘画的三个转折 |
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语言探索期(1984-1988) |
二、 “见异,唯知音耳”巨幅长卷的磨砺与洗练(1989-1994) |
(一) 跨艺术门类“取法” |
(二) “藏族题材”的时风影响 |
(三) 大气雄强的审美理想与传统用线的溯源 |
三、 “墨韵通达天地宽”超越自我的写意境界(1995-1998) |
第二节 《走出巴颜喀拉》的艺术价值 |
一、 “崇高”之美 |
二、 时代呼唤的力作——《走出巴颜喀拉》的现实意义 |
三、 “有容乃大”——对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的融合之法 |
四、 从写实到写意——李伯安的笔墨与造型观 |
五、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6)戏画人生-浅析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
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中国油画艺术的渊源 |
(一)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瑰宝的认识 |
(二)传统戏曲元素在早期绘画形式中的表现 |
(三)传统戏曲艺术与油画艺术的融合 |
二、传统戏曲人物在油画艺术中的发展与运用 |
(一)关良戏曲人物油画的传神表现 |
(二)林风眠戏曲人物油画的几何表现 |
(三)闫平戏曲人物油画的主观性色彩 |
(四)夏俊娜戏曲人物油画的装饰性表达 |
三、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在油画中表现的艺术特色 |
(一)人物形象 |
(二)造型服饰 |
(三)色彩分析 |
(四)艺术旨趣 |
四、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对自身油画创作的影响 |
(一)确立主题与素材收集 |
(二)设计构思与创作目标 |
(三)作品阐述与创作感悟 |
五、戏曲与油画的结合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的启示 |
(一)体验与感想 |
(二)戏曲题材油画艺术创作价值 |
(三)弘扬传统艺术实现油画创作多元化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 |
二、相关理论阐释 |
第五节 问题展开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
一、何为公共考古 |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
二、深刻原因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
一、文化意象 |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
一、空间意象 |
二、景观意象 |
三、文化意象 |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
二、思想文化 |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
一、传播变化趋势 |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一、媒介与价值 |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广彩“纹章瓷”的艺术研究与数字化设计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广彩“纹章瓷”艺术研究与数字化开发的研究现状 |
1.2.1 广彩“纹章瓷”的艺术研究与数字化开发利用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成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构成 |
第二章 纹章的艺术分析 |
2.1 纹章学 |
2.2 纹章主体的构成分析 |
2.2.1 纹章的主体造型 |
2.2.2 图记(盾牌上的图案) |
2.2.3 纹章的颜色设定 |
2.3 顶饰 |
2.3.1 .饰章 |
2.3.2 .盔饰 |
2.3.3 .披幔 |
2.4 扶盾者 |
2.5 箴言 |
2.6 纹章在广彩“纹章瓷”中的运用 |
2.7 小结 |
第三章 广彩“纹章瓷”边饰的艺术分析 |
3.1 边饰类型分析 |
3.1.1 缠枝花卉边饰 |
3.1.2 折枝花卉纹 |
3.1.3 连续纹样边饰 |
3.1.4 开光边饰 |
3.2 装饰技法 |
3.2.1 折色人物 |
3.2.2 长行人物 |
3.2.3 飞白人物 |
3.2.4 挞花头 |
3.2.5 装饰技法在广彩“纹章瓷”中的运用 |
3.3 边饰的寓意性 |
3.4 纹章和边饰的构图方式 |
3.4.1 纹章在盘心 |
3.4.2 纹章在口沿 |
3.4.3 纹章与器物边饰相融合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广彩“纹章瓷”的数字化设计实践 |
4.1 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纹章瓷”设计 |
4.1.1 纹章的主体与图记 |
4.1.2 纹章瓷的外形与边饰 |
4.1.3 纹章的顶饰 |
4.2 广彩“纹章瓷”的创新设计-丝路花语系列 |
4.2.1 纹章的主体造型 |
4.2.2 主题纹样与图记 |
4.2.3 边饰及箴言 |
4.3 “纹章”定制系统的构想 |
4.3.1 系统简介 |
4.3.2 定制功能交互流程与信息架构 |
4.3.3 定制功能的低保真任务流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9)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
1.3.1 本文的工作 |
1.3.2 需解决的问题(澄清误区) |
1.3.3 本文的结论 |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 |
1.5 本论文论述的整体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1.7 本文对于部分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英文“electricity”产生及概念的演化 |
第三章 “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迁衍厘定及相关问题考释 |
3.1 “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的迁衍及厘定 |
3.1.1“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迁衍过程 |
3.1.2“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两次厘定 |
3.2 中文词汇“电气”的产生年代考释 |
3.2.1《汉语大词典》中“电气”一词释义引证文献年代的考订 |
3.2.2《骈字类编》中未曾收录“电气”一词 |
3.2.3 对于1851年之前古籍文献中所见“电气”的考释 |
3.2.4 樊樊山之《春日效俳谐体四首》中的“电气”一词 |
3.3 汉语词汇“电气”创制理据浅析 |
3.3.1 为“电气”作注脚——“琥珀气”的权宜之计 |
3.3.2 与“电气”相伴而生——“雷气”的昙花一现 |
3.3.3“电气”一词的构词理据 |
3.3.4“电气”的扩展深入——“电气学/电学”的由来 |
3.3.5“电气”的经济节省——“电”之一字的最终厘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文“电”字的演化历史及其他 |
4.1 “electricity”传入前的中文“电”字(1851 年之前) |
4.1.1 古汉语“电”字的特征——“电”及“雷”“一物”及“一字” |
4.1.2 “电”字的词源 |
4.1.3 “电”字的流变 |
4.1.4 “electricity”传入前晚清“电”字的最终呈现 |
4.1.5 小结 |
4.2 “electricity”传入过程中的中文“电”字——以辞书为中心(1851-1934年) |
4.2.1 不收录“电”字的专科词典 |
4.2.2 “电”“电气”共同收录的辞书 |
4.2.3 只收录“电”字的字典 |
4.2.4 华英辞典中的英汉对译流变 |
4.2.5 小结 |
4.3 electricity”传入后的现代汉语“电”字(1934 年至今) |
4.3.1 辞书中的“电” |
4.3.2 “名词术语”中的“电”及“闪电” |
4.3.3 “电”与“闪”难分——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不同的两个译本为例 |
4.3.4 “electricity”传入后的“电气”新义 |
4.3.5 小结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思想研究 |
5.1 “雷电”入“电”——“中国古代电学史”之显着特征 |
5.1.1 “电学”建立的标志 |
5.1.2 “琥珀”及“西方电学”的“史前”阶段 |
5.1.3 “史前时期”的中国古代电学及“雷电” |
5.1.4 小结 |
5.2 建构“中国古代电学史”的前提——晚清民国辞书中的“电气”及“电” |
5.2.1 晚清民国的语文词典类中的“电”“雷”及“电气”——以《中华大字典》《辞源》及《辞渊》为例 |
5.2.2 晚清民国的双语词典类中的“electricity”“Lightning”与“电”之互译——以马礼逊《五车韵府》、司登得《中英袖珍字典》等为例 |
5.2.3 晚清民国的专科词典类中的“电学”及“电气”——以《新尔雅》《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及《理化词典》为例 |
5.2.4 小结 |
5.3 “经世文续编”中的“电学史” |
5.3.1 关于“电学”“西源”的观点: |
5.3.2 关于“电学”“中源”的观点: |
5.3.3 中国“电学”中的内容: |
5.3.4 小结 |
5.4 李约瑟着作中的“静电现象” |
5.4.1 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编写“合法性”的思考 |
5.4.2 李约瑟未将“雷电”置于“电学”之下 |
5.4.3 李约瑟着作中“编史思想”的思考 |
5.4.4 小结 |
5.5 戴念祖关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思想研究 |
5.5.1 戴念祖对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系列着作 |
5.5.2 戴念祖将“雷电”编入“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过程 |
5.5.3 戴念祖着作中“编史思想”的思考 |
5.5.4 小结 |
5.6 其他的几部关于中国古代“雷电”知识的着作 |
5.6.1 周桂钿着作中的“雷电” |
5.6.2 雷中行关于“雷电”的“自然知识”解读 |
5.6.3 闫语婷的“中国古代的雷研究” |
5.6.4 小结 |
5.7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下“琥珀”及“雷电”的“考察” |
6.1 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的视角 |
6.1.1 参考文献:“类书”——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 |
6.1.2 援用视域:异于“电学”——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 |
6.2 中国古代传统知识谱系之中的“琥珀” |
6.2.1 中国古代关于“琥珀”的相关史料考察 |
6.2.2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琥珀拾芥”的出现时间 |
6.2.3 虞翻“虎魄不取腐芥”的相关史料 |
6.2.4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芥”及“琥珀” |
6.2.5《琥珀拾芥赋》之解读 |
6.2.6 关于古代中国“琥珀”知识的简单梳理 |
6.2.7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琥珀”与西方“电学”中的“琥珀”之异趣 |
6.2.8“类书”中“琥珀”及“雷电”之比较 |
6.3 中国古代传统知识谱系之中的“雷电” |
6.3.1《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雷电”的例证 |
6.3.2《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中的知识结构 |
6.3.3 解读《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理论视角” |
6.3.4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解读的“分类标准” |
6.3.5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类型的举例说明: |
6.3.6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解读分析之后的呈现 |
6.3.7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之中的“雷电”与“中国古代电学史”之中的“雷电”之异趣 |
6.4 小结 |
6.4.1 对于“琥珀”知识的转换 |
6.4.2 对于“雷电”知识的转换 |
6.4.3 一种尝试性的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汇考”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
附录-2《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总论”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
附录-3《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选句”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
附录-4《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纪事篇”中所收录“事件”解读分析一览表 |
致谢 |
(10)《交响》办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音乐期刊 |
第一节 音乐期刊发展的基本状况 |
一、普通期刊 |
二、核心期刊 |
第二节 音乐院校学报的发展状况 |
第二章 《交响》的办刊缘起 |
第一节 《延安歌声》时期 |
一、《延安歌声》办刊前身及缘由 |
二、《延安歌声》的编辑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交响》时期 |
一、更名与复刊 |
二、《交响》办刊三十余年的历史分期 |
第三章 《交响》的编辑实践与特色 |
第一节 《交响》的编辑实践分析 |
一、编辑主体的历史更替 |
二、不同时期作者群的形成与发展 |
三、专题栏目的内容设置 |
第二节 《交响》的编辑特色分析 |
一、办刊方针的变化与调整 |
二、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变化 |
三、读者定位及其拓展 |
四、外部装帧设计的进步 |
第四章 《交响》重要栏目的代表性文论评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栏目 |
一、西安鼓乐 |
二、敦煌乐谱研究 |
三、西北区域音乐及其秦派民乐研究 |
第二节 音乐史研究栏目 |
一、中国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二、西方音乐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三节 大学生研究生学术园地 |
一、研究选题的多样性分析 |
二、研究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982 年--2016 年《交响》目录汇总 |
致谢 |
四、颜色与民俗:另一个视角的中西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典散文》俄译研究[D]. 郭晓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新媒体设计应用研究[D]. 魏浚涛.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绘画研究[D]. 赵丽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7)
- [5]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6]戏画人生-浅析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D]. 程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8]广彩“纹章瓷”的艺术研究与数字化设计开发利用[D]. 王涛.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D]. 郭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10]《交响》办刊研究[D]. 包耘赫. 西安音乐学院,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