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创建精神文明示范大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向东梅[2](2021)在《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云南省大理市南五里桥村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然村,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有着积极的区域示范效应。南五里桥村的公民道德实践,对于丰富和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成果,推动民族地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作为建设着力点。”本文从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相关的文献研究入手,着眼于公民道德建设实现路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梳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在“四个着力点”层面的具体实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深化了对农村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认识。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容,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公民道德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交融,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王见凤[3](2020)在《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高度重视的社会发展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无法充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乡风文明建设推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浙江省作为“两山理论”发源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是乡村振兴战略产生新方法、新模式、新理论的沃土。从浙江乡风文明建设先行探索的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为理论依据,从物质基础、政治保障、文化资源等方面分析浙江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浙江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措施,在提高农民素养培育乡村产业生力军,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实现文化惠民,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创新理念,重视城乡共融文明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浙江乡风文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避免不了发展的瓶颈,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民间陋俗仍然存在,民间文化传承缓慢,乡风文明建设管理缺位等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从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民综合素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提升基层管理水平等方面找到对应的适合浙江乡风文明发展的提升策略,从而促使浙江乡风文明建设良性持续发展。
任雨馨[4](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大理州南五里桥回族聚居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提出“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对南五里桥的发展实践进行阐述。大理白族自治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地区,农村地区多,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大理州南五里桥在近几年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高,南五里桥的乡村发展已经颇有成效;南五里桥党支部带领村民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因村制宜,发挥好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了南五里桥的乡村振兴,实现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南五里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发展实践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对其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当地在社会经济等方面中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提出自己的思考,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相关思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在在乡村振兴研究对象上有一定创新,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南五里桥,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少数民族聚居地,但是村内居民又以回族为主,在此背景下该村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建设发展模式。本文在在研究思路上有一定创新,本文对南五里桥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该村发展路径和路径通过思考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系统性的分析。最后,本文在内容上有一定创新,本文的相关调研材料详实、新颖,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丁锐[5](2020)在《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农村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从基本面看农民精神文化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当前凋敝的乡村风气之间的矛盾愈发影响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基于我国踏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十九大针对农村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则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分门别类的阶段性指导,并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及中国当代领导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我国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陕西省南部涵盖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三地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当前陕南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淡漠、优秀传统道德不断丧失,以及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存在误区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调查访谈的深入了解,对陕南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概括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阐释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从基层干部、农民主体、生态氛围、乡土文化等四个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做了概述,并指出了乡风文明建设蕴涵的意义作用。其次,分析了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实践,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问题予以呈现,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固有经济文化基础、传统文化冲击、建设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本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主要着力于针对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生态村落氛围、利用本土教化资源、多方合力优化工作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致力于促进提高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郑宁宁[6](2020)在《新时代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风文明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和保障。就此而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的背景下,尽管湘西州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农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比较而言,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质量不令人满意,有待于进一步推进和提升。近年来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实践进程、总体效果和质量如何?农村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存在哪些短板、遇到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等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遏制?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面临哪些新困惑和新困难?如何进一步提升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系统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查找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工作的相关文献,以及对湘西州各县市、乡镇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对州县文明办、乡镇党委、“村支两委”及其农民进行访谈,就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湘西州农村人居环境、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乡风民风较之过去有了较大地改观,但总体上讲,成效只是初步的,质量是低水平的。目前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陈规陋习顽疾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农村移风易俗与全面小康建设不协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风表象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弱化虚化。调查分析也了解到,基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文明乡风建设主体内生动力发挥不够充分、乡风文明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非均衡发展等严重制约、影响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强烈。新时代湘西州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质量应立足于四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基层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立乡风文明建设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乡风文明建设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乡风文明建设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所在的思想理念;进一步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的常态化体制机制,包括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发动部署体制机制、乡风文明建设项目化推进实施体制机制、乡风文明建设督查与第三方考核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群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主要从完善村规民约与健全“三会两禁”公益机构、进一步加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道德风尚评议和模范典型奖励方面努力;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均衡发展,重点是强化基层党组织乡风文明建设的政治核心作用、构建完善乡风文明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协同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乡风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度。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价值、道德层面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意义重大。新时代湘西州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质量问题的研究,清晰地展现了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总体效果和质量水平,摸清了湘西州农村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存在的短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乡村陈规陋习的遏制情况,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新困惑和新困难等等情况,可以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克服关于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问题上的盲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的新思路和对策,为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职能部门及基层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参考和借鉴。
曾荣[7](2020)在《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特色创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实落细落小的重要载体、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昌吉州在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过程中,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昌吉州稳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论文以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个人访谈法等方法,探寻应对当前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状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对国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行梳理,确立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其次,分析了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亮点、取得成效、存在问题。随后,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并与昌吉州部分县市、街道、社区干部进行个别访谈。最后,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建活动中,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等对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这种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典型可以推广和运用到当下的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之中。研究这一问题,需要收集大量的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资料,在这方面笔者有所欠缺。同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论文表述还缺乏理论研究的深度和高度。
韩东云[8](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王宁[9](2020)在《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特征及示范引领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力量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至关重要。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模范是某一种理想品德的模范践行者,是我们在道德领域所要学习的榜样,也是国家意识形态重要符号象征。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展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道德模范的培育、宣传、学习、研究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提升道德力量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的特征及示范引领路径为主题,以增强道德力量为核心,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十八大以来所评选出的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为实证依据,运用实证研究和价值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的群体特征、分类特征、价值作用和优化道德模范示范引导路径。通过对十八大以来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信息分析以及对他们的真实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梳理和分析发现,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有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内涵;他们身上体现出时代特征明显、事迹突出感人、道德情操高尚、贡献作用突出、影响广泛公认、典型示范引领等重要特征;具有道德激励、经济助推、文化育人、社会和谐等社会价值。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今后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优化完善。要从不同层面形成“立德优先”的良好环境氛围、构建多角度的道德模范实践活动、扩展广泛多层次道德模范示范、开展丰富多样道德模范宣传教育等重要路径优化完善培育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世定[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二、努力创建精神文明示范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创建精神文明示范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及其相关概念 |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 |
(一)公民 |
(二)公民道德 |
(三)公民道德建设 |
二、公民道德的实践养成 |
第二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 |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建国30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探索(1949 年-1979 年) |
(二)改革开放40年公民道德建设实践(1978-2018 年) |
(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2017 年下半年至今) |
第三章 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
一、南五里桥村基本情况 |
(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情况 |
二、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
(一)社会公德方面 |
(二)职业道德方面 |
(三)家庭美德方面 |
(四)个人品德方面 |
第四章 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一、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
(二)公民道德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 |
(三)公民道德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取得实效 |
(四)优秀传统道德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融合 |
二、存在的问题 |
(一)村民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
(二)男性在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中参与度不足 |
(三)现代职业道德意识不足 |
(四)个人品德建设中外部动力作用不明显 |
(五)新乡贤储备力量略显不足 |
(六)网络道德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推动社会公德的实践养成 |
(一)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
(二)营造明德向善的道德环境 |
(三)发挥制度在道德建设中的规范作用 |
二、推动职业道德的具体化建设 |
(一)推进农民职业道德相关制度建设 |
(二)丰富农民职业道德建设内容 |
(三)提高农民主体性教育意识和自我培育能力 |
三、加大家庭美德的建设力度 |
(一)传承优良家风,充实家庭美德内容 |
(二)发挥女性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三)增强男性在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份量 |
四、实现个人品德建设常态化 |
(一)重视个体道德实践养成 |
(二)借助外部动力推动个人品德建设 |
五、强化道德阵地建设,丰富网络道德实践 |
(一)强化道德阵地建设,完善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机制 |
(二)培育新乡贤人才,参与农村道德建设 |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网络道德内容建设 |
(四)优化网络道德环境,丰富网络道德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 |
2.1.1 乡风 |
2.1.2 乡风文明 |
2.1.3 乡村文化 |
2.2 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思想 |
3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及经验 |
3.1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
3.1.1 经济发展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
3.1.2 政府重视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
3.1.3 悠久文化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和文化基础 |
3.1.4 人民的精神品质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主观动力 |
3.2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
3.2.1 提升农民素养培育乡村产业生力军 |
3.2.2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实现文化惠民 |
3.2.3 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创新理念 |
3.2.4 重视城乡共融文明机制的建立 |
3.3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3.3.1 坚持分类施策,走有自身区域特色的道路 |
3.3.2 坚持示范村先行,凸显引领带动作用 |
3.3.3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 |
4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不平衡 |
4.1.2 部分民间陋俗仍然存在 |
4.1.3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缓慢 |
4.1.4 乡风文明建设管理缺位 |
4.2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投入不均衡 |
4.2.2 农民综合素质仍需提高 |
4.2.3 民间文化传承缺乏有效帮扶 |
4.2.4 基层管理水平落后,人才队伍薄弱 |
5 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提升 |
5.1 加快经济发展,为乡风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
5.1.1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5.1.2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5.2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养 |
5.2.1 提倡移风易俗,改掉陈规陋习 |
5.2.2 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 |
5.3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
5.3.1 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创新性继承和发展 |
5.3.2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增加文化服务产品供给 |
5.4 提高农村的管理水平和基层治理水平 |
5.4.1 重视农村干部人才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
5.4.2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乡村振兴视域下大理州南五里桥回族聚居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及南五里桥发展现状 |
一、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及其提出的背景 |
(一)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 |
(二)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
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五里桥村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 |
(一)南五里桥历史沿革 |
(二)南五里桥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产业兴旺”奠定南五里桥振兴的物质基础 |
一、南五里桥以产业发展为重点 |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三、餐饮住宿业的发展 |
四、创建活动促进产业发展 |
(一)“南五里桥文明集市”活动 |
(二)“食品安全培训”活动 |
(三)“厨师培训”活动 |
第三章 “生态宜居”提升南五里桥的人居环境水平 |
一、南五里桥环保行动的背景 |
二、南五里桥环保行动 |
(一)环保行动的提出及实施效果 |
(二)环保行动的具体措施 |
(三)生态宜居稳步推进 |
第四章 “乡风文明”提升南五里桥的精神风貌 |
一、南五里桥创建全国文明村目标制定 |
二、南五里桥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部署 |
三、南五里桥创建成全国文明村 |
(一)“示范户”带动精神文明建设 |
(二)丰富精彩的文化文艺生活 |
第五章 “治理有效”促进南五里桥创建平安村 |
一、村党支部保障“治理有效” |
二、平安村建设主要任务 |
三、平安村建设实施方案及成果 |
第六章 “生活富裕”提升南五里桥村民生活品质 |
一、经济发展实现南五里桥村民生活富裕 |
二、民族团结互助实现脱贫致富 |
三、党员致富带动群众发展 |
第七章 南五里桥乡村振兴发展思考 |
一、对南五里桥产业兴旺的思考 |
二、对南五里桥生态宜居的思考 |
三、对南五里桥乡风文明的思考 |
四、对南五里桥治理有效的思考 |
五、对南五里桥生活富裕的思考 |
六、党支部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七、继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八、继续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
(一)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 |
(二)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文明观的经典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积淀 |
第二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 |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内生动力 |
(二)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 |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体现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政风教育 |
(二)加强农民主体思想政治教育 |
(三)营造和谐健康乡村生态氛围 |
(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乡土文化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
一、陕南地区乡风文明概况 |
(一)陕南地区背景概况 |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实践 |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调研分析 |
(一)对乡风文明相关内容的认知提高 |
(二)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态度转变 |
(三)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多 |
(四)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加大 |
三、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缺失 |
(二)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堪忧 |
(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
(四)优秀传统道德趋边缘化 |
第四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主导机制缺失 |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二)刚性工作保障机制缺失 |
二、乡村基础力量薄弱 |
(一)乡村总体经济基础落后 |
(二)农民主体文化水平偏低 |
(三)乡村文化活动场域匮乏 |
三、传统村落文化凋敝 |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 |
(二)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 |
(三)本土乡愁归属感遗失 |
四、建设工作方式欠缺 |
(一)活动开展难以契合主体诉求 |
(二)社会力量利用参与程度较低 |
第五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优化对策探析 |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
(一)强化基层党政风貌建设 |
(二)培育乡村文化服务队伍 |
(三)完善政绩考核监督机制 |
(四)构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二、营造美丽村落环境滋养乡风文明建设 |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文化 |
(二)营造美丽宜居特色村落环境生态 |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水平 |
(四)健全夯实民众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
三、利用本土教化资源涵育乡风文明建设 |
(一)崇尚良好家风教化道德发展 |
(二)制定乡规民约规范自我教育 |
(三)树立乡贤道德榜样垂范引领 |
(四)重视民俗节日感召村落情怀 |
四、优化工作方式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
(一)打通基础宣传服务渠道 |
(二)汇集多方力量合力参与 |
(三)丰富先进文化活动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提升概述 |
第一节 乡风文明与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 |
一、乡风文明的提出过程及内涵 |
二、乡风文明建设内涵及其特征 |
三、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的历程 |
第二节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
一、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
二、维持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
三、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提升的目标 |
一、农民道德修养与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显着增强 |
三、农村移风易俗与全面小康建设协调发展 |
四、农村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
第二章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的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调查的设计 |
一、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调查实施方案 |
二、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
第二节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陈规陋习顽疾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
二、农村移风易俗与全面小康建设不协同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风有待加强 |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有待完善 |
第三节 影响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的主要原因 |
一、农村基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二、基层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
三、文明乡风建设主体内生动力发挥不够充分 |
第三章 新时代湘西州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质量的对策 |
第一节 进一步提高基层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一、乡风文明建设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
二、乡风文明建设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
三、乡风文明建设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所在 |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的常态化体制机制 |
一、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的宣传发动部署体制机制 |
二、完善乡风文明建设项目化推进实施体制机制 |
三、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督查与第三方考核体制机制 |
第三节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群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
一、完善村规民约与健全“三会两禁”公益机构 |
二、进一步加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 |
三、大力推进农村道德风尚评议和模范典型奖励 |
第四节 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均衡发展 |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乡风文明建设的政治核心作用 |
二、构建完善乡风文明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协同机制 |
三、健全基层党组织乡风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度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调查问卷 |
(7)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精神文明的含义 |
2.1.2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内涵 |
2.2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2.2.1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地位 |
2.2.2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作用 |
2.3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内容 |
2.4 建立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体制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 |
3.1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亮点特色 |
3.2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果 |
3.3 创建工作取得的综合效益 |
第4章 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1 全民创建的氛围不浓厚 |
4.1.2 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4.1.3 创建工作的实效性不足 |
4.1.4 群众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4.2 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知行合一”的效果不明显 |
4.2.2 “实功实做”的意识树立不到位 |
4.2.3 整体推进的理念坚持不彻底 |
4.2.4 群众性的原则遵循不深入 |
第5章 进一步推进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对策 |
5.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建活动中 |
5.1.1 强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
5.1.2 深化拓展全民公益活动 |
5.1.3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
5.2 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
5.2.1 树立正确政绩观 |
5.2.2 健全考评制度 |
5.2.3 完善奖惩机制 |
5.3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 |
5.3.1 强化精神文明队伍建设 |
5.3.2 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
5.3.3 加强部门联动参与 |
5.4 落实创建为民,提高群众满意度 |
5.4.1 丰富文化活动 |
5.4.2 坚持创建惠民 |
5.4.3 创新工作载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存在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
第一节 价值观 |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
一 核心价值观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
六 畅通反馈机制 |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特征及示范引领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伦理学相关理论基础 |
一、道德本质理论 |
二、道德人格理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基础 |
一、典型教育示范理论 |
二、激励教育理论 |
第三节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学习理论 |
二、从众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背景 |
一、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时代背景 |
二、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形成因素 |
第二节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过程及结果 |
一、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过程 |
二、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结果 |
第三节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基本信息梳理分析 |
一、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类别构成信息分析 |
二、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性别构成信息分析 |
三、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民族构成信息分析 |
四、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政治面貌构成信息分析 |
五、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年龄构成信息分析 |
第三章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特征及功能 |
第一节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群体特征 |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 |
二、道德模范事迹具有突出性 |
三、道德情操高尚 |
四、贡献作用突出 |
五、影响广泛公认 |
六、典型示范引领 |
第二节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分类特征 |
一、助人为乐 |
二、见义勇为 |
三、诚实守信 |
四、敬业奉献 |
五、孝老爱亲 |
第三节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的功能 |
一、道德激励引领功能 |
二、助推经济发展功能 |
三、引动文化育人功能 |
四、构建和谐社会功能 |
第四章 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路径优化研究 |
第一节 示范引领环境优化 |
一、国家环境示范引领优化 |
二、社会环境示范引领优化 |
三、学校环境示范引领优化 |
四、家庭教育环境优化 |
第二节 实践活动示范优化路径 |
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二、乡风文明活动 |
三、新道德实践活动 |
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
第三节 开展多层次示范优化路径 |
一、持续推广各层级表彰活动 |
二、丰富各类先进典型精神内涵 |
三、增强典型模范可感可学性 |
四、加强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
第四节 示范中的宣传路径优化 |
一、提升宣传内容的真实性与典型性 |
二、推动宣传载体的丰富多样化 |
三、创新宣传形式方法更具价值内涵 |
四、注重宣传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努力创建精神文明示范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D]. 向东梅. 大理大学, 2021(10)
- [3]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王见凤.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乡村振兴视域下大理州南五里桥回族聚居村发展研究[D]. 任雨馨. 大理大学, 2020(05)
- [5]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丁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湘西州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提升研究[D]. 郑宁宁. 吉首大学, 2020(03)
- [7]昌吉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曾荣. 新疆大学, 2020(07)
- [8]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全国道德模范特征及示范引领路径优化研究[D]. 王宁.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华夏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