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新型盛会 大市场大笔文章──湖南第三届百万春节物资交易会在高桥大市场隆重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易旭明[1](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武洪滨[2](2010)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艺术博览会”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兴事物,迄今为止历史还不足50年,在我国的历史更是不到20年。它是从较早成熟的综合性市场运作模式——“博览会”中逐渐细分出来,形成的一个专业性的市场形态:即一种艺术商品集中展示交流与交易的形式、一种将艺术审美与商品经济有机结合的组织活动。艺术博览会所具备的开放式、全景式市场模式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种艺术品展示和交易的商业活动,同时也为当代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舞台。艺术博览会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带动文化消费需求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其既是一种产业形态又是一种市场形态。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属性使其产品与业态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这样艺术市场行为的发生就不仅仅具有经济特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社会特征与精神影响的现实意义。也正因如此,对于学术性的建构成为艺术博览会区别于其它类别博览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本文以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为切入点,行文从以下四个角度对这一论题进行析理与研究:一、对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发生、发展进行客观、翔实的考述,并对其在我国当下市场语境中的具体形态与表现进行全面的考察与阐释;二、对其学术性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所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予以总结和剖析;三、从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市场传播等三个主要矛盾层面,对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价值目标进行拟设;四、针对上述分析,结合国际规范与成熟业态的发展模式,为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的建构提出现实策略。可以说,艺术博览会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面对行业竞争健康的发展,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益与影响,既是一个艺术领域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如今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艺术市场链中的重要一环,与画廊、拍卖会共同构筑起当代艺术的两级市场,在规范与完善市场机制与秩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商业本质的产业形态,其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艺术的社会推广与普及、艺术教育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对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全面考察与研究,我们也理性的认识到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的艺术博览会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艺术市场已呈一日千里的发展趋势,对于当代文化艺术产业与市场相关领域的介入与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婉飞[3](2005)在《我国分时度假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分时度假处于产业萌芽和产品导入期。分时度假业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相互扩张的产物。我国分时度假市场呈现失效状态,这与我国的国情、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的特殊性相关。分时度假市场亟待规制,通过规制调控市场,促进有序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全文共分6章。第1章分时度假研究综述。本章对中外分时度假研究文献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综述;第2章研究分时度假规制的意义。通过对分时度假概念的界定,讨论了分时度假与相关产业的联系。运用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分时度假市场失效表现形式。运用规制基本理论,指出了研究分时度假规制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3章分时度假市场需求潜力的分析。在基于我国分时度假市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分时度假市场需求潜力分析,用恩格尔系数作为指标,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发展分时度假产业的一般规律。用LOGISTIC分析方法,将是否购买分时度假产品作为因变量,得到了我国分时度假市场定位的目标人群;第4章分时度假供求失衡分析。通过对分时度假市场供求双方变量进行配对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标准线超出了供需平衡线的置信区间,得出我国目前分时度假产品供需不一致的失衡现象的结论,并分析了供求失衡产生的制度性因素,说明了对分时度假市场开发与规划规制的必要性;第5章分时度假交换网络及会员保障机制。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系统是分时度假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文章强调了我国分时度假企业战略联盟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分时度假会员保障制度的建设性建议;第6章我国分时度假信用体系及法律保障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分时度假失信成因及分时度假法律建设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分时度假法律建设对策。本研究具有创新意义,其意义不仅具有前瞻性,还将从理论方面填补我国分时度假规制研究领域的空白。本研究成果拟将为促进我国分时度假业的健康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供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出台分时度假法律法规、行业管理以及分时度假企业管理决策参考。
操慧[4](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尹健[5](2000)在《新世纪新型盛会 大市场大笔文章──湖南第三届百万春节物资交易会在高桥大市场隆重举行》文中提出
二、新世纪新型盛会 大市场大笔文章──湖南第三届百万春节物资交易会在高桥大市场隆重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新型盛会 大市场大笔文章──湖南第三届百万春节物资交易会在高桥大市场隆重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
八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
一 中国电视诞生 |
二 曲折发展之路 |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剧变 |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
三 电视建设进展 |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
一 制度环境变革 |
二 电视任务、内容 |
三 观众需求扩张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
一 制度环境基础 |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
三 需求均衡评析 |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
二 广告产生过程 |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
一 需求扩张加速 |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
四 政策与对策 |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
一 市场需求升级 |
二 有线电视兴建 |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
四 制度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
三 制度均衡分析 |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
一 制度环境变更 |
二 制度均衡分析 |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
一 生产能力提升 |
二 消费模式拓展 |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行文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文献综述 |
第一章、艺术博览会历史溯源及当代阐释 |
引言 |
第一节、艺术博览会的由来与发展 |
一、艺术博览会历史溯源 |
(一) 从博览会到艺博会的近现代衍变 |
(二) 我国艺术博览会的早期表现形态 |
二、艺术博览会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与表现形态 |
(一) "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出现 |
(二) 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全球化下的定位区隔与整合竞争 |
第二节、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发展描述 |
一、1993——2004年:摸索期的本土形态 |
(一) 政府行为到市场行为的过渡 |
(二) 参展主体的渐次清晰与规范化 |
(三) 遍地开花与三足鼎立的地缘呈现 |
二、2004年以来的国际化接轨与竞争格局的形成 |
(一) "当代艺术"与"国际化形态"的艺术博览会应时而生 |
(二) 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分流 |
第三节、当代艺术与文化经济合力引导下的新兴业态与走向 |
一、创意经济与文化资本对当代艺博会的产业促成 |
(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艺博会的时代背景与动因 |
(二) 当代艺术品资本市场对艺术会展业的促成 |
二、从艺术博览会看我国艺术的市场化过程(兼论我国一、二级市场业态与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建构历程及现象剖析 |
引言 |
第一节、市场体制中我国艺博会学术性建构的17年衍变 |
一、1993——1996年:学术与市场结合的尝试 |
二、1997——2004年:学术与市场的磨合 |
三、2004年以来:学术与市场的逐渐融合 |
第二节、我国艺博会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呈现及深层剖析 |
一、参展主体混乱 |
(一) 现象呈现:个体化经营、私下交易、行画充斥 |
(二) 深层剖析 |
二、藏家群体缺失 |
(一) 现象呈现:藏家基础薄弱、高学术含量作品遭市场冷遇、成交量偏低 |
(二) 深层剖析 |
三、专业定位不明 |
(一) 现象呈现:艺术博览会变身艺术类产品大杂烩 |
(二) 深层剖析 |
四、税收瓶颈制约 |
(一) 现象呈现:贸易壁垒阻碍业态顺利发展 |
(二) 深层剖析 |
小结 |
第三章、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价值目标的拟设 |
引言 |
第一节、学术性与商业性的共赢 |
一、市场与学术:从博弈走向互惠的时代趋势 |
二、学术价值在当代两级市场(博览会与画廊)中的体现 |
(一) 商业与学术的两翼共振:当代艺博会之圭臬 |
(二) 学术性视野下的画廊经营:从品质到品牌 |
三、艺术展会市场中的商业合作行为:从助力到获利 |
第二节、艺术博览会与画廊、艺术家、藏家良性市场关系的确立与维护 |
一、当前我国艺术市场的级别失序与艺博会的市场身份定位 |
(一) 错位的产生 |
(二) 纠偏与理序:定位的意义 |
二、通过规范画廊市场行为建立与艺术家的间接合作 |
三、培养与引导藏家开拓艺术消费市场 |
第三节、艺术在市场形态下的有益传播 |
一、艺术市场中文化主体价值的传递 |
(一) 我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文化价值传递的失误现象解析 |
(二) 从完善市场机制到承担文化责任 |
二、市场传播对艺术推广与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 作为媒介的艺术博览会 |
(二) 当代艺博会对艺术教育功能的承载与体现 |
小结 |
第四章、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性建构的现实策略 |
引言 |
第一节、"巴塞尔模式"的启示:"学术引领市场"理念下的市场机制生成 |
一、会展的核心理念:学术引领市场 |
二、会展的品质保障:严格的遴选与管理机制 |
三、会展的活力之源:内在创新机制 |
第二节、会展准入制的建立——学术性保障的前提 |
一、准入制:市场规范与学术保证的互证关系体现 |
(一) 准入制的历史动因与内外之差 |
(二) 艺博会与画廊双向审视的实现 |
二、从"画廊博览会"的产生与发展看我国艺博会准入制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
(一) "画廊博览会"的出现与表现 |
(二)、传统形态展会的对比性存在 |
第三节、定位与品牌战略——学术性的载体与依托 |
一、当代的艺术博览会定位应体现出"专业主题"与"市场方向"的复合 |
(一)、对比性分析:以"CIGE"、"艺术北京"、"ShContemporary"为中心 |
(二)、问题呈现及对策 |
二、以学术创新为基点与核心的品牌战略实施 |
第四节、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联动——学术性的延展与综合呈现 |
一、作为"城市事件"的艺博会对城市文化的彰显与互动 |
(一) 表征与互动——城市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博览会 |
(二) 我国的艺博会与城市文化——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
二、资源整合带动下"展——会——节"联动效应的发生 |
(一) "展——会——节"从模式到效应 |
(二) 从"艺术北京"看"展——会——节"联动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 |
小结 |
结语:艺术博览会——市场中的一场艺术盛宴 |
参考文献 |
文中所附图、表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录:艺术博览会业界访谈录 |
中国艺术博览会主要创办者之一王仞山访谈录 |
"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访谈录 |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总监王一涵访谈录 |
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展总监秦思源访谈录 |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秦宏奇访谈录 |
艺术中国艺术博览会总监姚薇、副总监杨帆访谈录 |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访谈录 |
"长征空间"画廊总监卢杰访谈录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总监郑林访谈录 |
BOERS-LI画廊总监皮力访谈录 |
当代艺术收藏家张锐访谈录 |
(3)我国分时度假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实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研究创新点 |
5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1 分时度假研究综述 |
1.1 国外分时度假研究综述 |
1.1.1 分时度假界定 |
1.1.2 分时度假产业现状 |
1.1.3 分时度假市场需求分析 |
1.1.4 分时度假市场开发、管理 |
1.1.5 分时度假市场销售 |
1.1.6 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系统 |
1.1.7 分时度假保障体系 |
1.1.8 分时度假法律法规 |
1.2 我国分时度假研究综述 |
1.2.1 国内业界对分时度假概念的理解 |
1.2.2 分时度假产业特点具有创新意义 |
1.2.3 分时度假在我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
1.2.4 分时度假产品本土化的探索 |
1.2.5 分时度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1.2.6 我国发展分时度假的法律规制研究 |
2 研究分时度假规制的意义 |
2.1 分时度假与相关产业 |
2.1.1 分时度假与旅游业(酒店业) |
2.1.2 分时度假与房地产业 |
2.1.3 分时度假与旅游房地产业 |
2.1.4 分时度假与IT业、金融担保业 |
2.1.5 分时度假与信托业 |
2.2 分时度假市场失灵表现形式 |
2.2.1 市场失灵 |
2.2.2 分时度假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外部效应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时度假市场信息不对称_ |
2.2.4 分时度假市场失灵-销售环节 |
2.2.5 分时度假市场失灵-法律法规缺位 |
2.3 规制理论及规制意义 |
2.3.1 规制基本理论 |
2.3.2 分时度假规制意义 |
2.3.3 法律规制的可能影响 |
3 分时度假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3.1 分时度假潜在市场需求环境形成 |
3.2 分时度假市场消费者分析 |
4 分时度假供求失衡分析 |
4.1 分时度假供应方分析 |
4.2 市场失衡表现 |
4.2.1 总量失衡 |
4.2.2 结构失衡 |
4.3 分时度假市场失效成因-制度因素 |
4.3.1 双体制因素-运行的非均衡与体制的非均衡的相互作用 |
4.3.2 从体制的非均衡走向运行的非均衡 |
5 分时度假交换网络及会员保障机制 |
5.1 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系统 |
5.1.1 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系统概述 |
5.1.2 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系统发展历史及现状 |
5.1.3 分时度假交换网络存在的问题 |
5.2 本土化分时度假交换网络建设 |
5.3 分时度假企业战略联盟及品牌建设 |
5.3.1 分时度假企业战略联盟 |
5.3.2 分时度假品牌建设 |
5.4 分时度假会员保障制度建立 |
5.4.1 分时度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 |
5.4.2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 |
5.4.3 完善法律合同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 |
5.4.4 网络安全和技术支持 |
6 分时度假信用体系及法律保障研究 |
6.1 分时度假信用体系建设 |
6.1.1 分时度假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6.1.2 分时度假失信成因分析 |
6.1.3 分时度假信用体系建设措施 |
6.2 分时度假法律建设 |
6.2.1 国外分时度假法律规制情况 |
6.2.2 我国分时度假法律建设现状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
6.2.3 我国分时度假法律建设对策 |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及鸣谢 |
附件 |
(4)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
二、晚报现代化 |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附录 |
1、《北京晚报》大事记 |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新世纪新型盛会 大市场大笔文章──湖南第三届百万春节物资交易会在高桥大市场隆重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2]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 武洪滨.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3]我国分时度假规制研究[D]. 王婉飞. 浙江大学, 2005(02)
- [4]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
- [5]新世纪新型盛会 大市场大笔文章──湖南第三届百万春节物资交易会在高桥大市场隆重举行[J]. 尹健. 经贸导刊,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