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1年质检合格良种简介

云南省2001年质检合格良种简介

一、云南省2001年品审通过的良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贤武,邓宇驰,经艳,谭芳,王伦旺[1](2021)在《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选育》文中提出‘桂糖55号’(试验代号:‘桂糖08-120’)是以‘新台糖24号’为母本,‘云蔗89-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选拔实生苗宿根蔗,采用"五圃制"常规选育技术选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在2015—2017年度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5号’平均产蔗量为110.55 t/hm2,比‘新台糖22号’增产26.81%;全期平均蔗糖分为14.82%,比‘新台糖22号’高0.35个百分点。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5号’出苗好,前期生长快、封行早,成茎率高,有效茎多,中茎,易脱叶,早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宿根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广西蔗区种植栽培。

吕彦达[2](2020)在《中国种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体现,也是农业科研成果的结晶,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重要意义,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益。本研究采用规范分析、调查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工具,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种子管理制度及种业发展政策的分析,结合种业管理中行政手段的实际应用,综合两种不同视角意见,深入探讨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与良种推广、种业发展、用种安全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不同时期的种业发展特点和相关政策的利弊进行分析,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新修订《种子法》颁布实施之时,对于研究我国各时期、各地区的种子市场监管相关政策法规、行政手段与农业实际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展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及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为我国制定现代种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提供参考。种业政策的研究可以指导种子管理部门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实行市场监管,维护种子市场的安全和稳定,有利于提高行政手段的效率性和准确性,一定程度上防止行政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种业相关的扶持政策、监管政策、激励政策实施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种业发展中相关政策支持的实际意义,可以指导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法规,有助于提高政策和法规的指向性和功能性。通过对现行种业政策和监管体制实施下的种子市场现状分析,指出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为种子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并且相关分析结果对于现代种业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王宇涵[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研究,基于对作物的变迁、农民的身份以及企业的介入作为分析和探讨的三个路径,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作为自然与人文因素概述的历史文化背景。文中通过从作为粮食作物的“水稻”生产转向“高粱”作为经济作物的生产方式的转变所形成不同的耕种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试图透过作物的变迁,认识其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的转型,尤其是农民生活的改变和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向。酿酒业作为企业的进入,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对地方地景、生活与生产以及社会组织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扮演着“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村民,在面临乡村共同体不断被打破与重组以及以工人身份进入酒厂将其劳动力商品化的转变过程中,始终在进行着不断的调适和重建其价值体系。本文试图说明:第一,农民的角色转换并没有挣脱传统农业中通过劳动力付出获得收获的生产方式,而是在面对市场时转变了劳动力的性质,即是通过其劳动力商品化来获取酬劳;第二,酿酒业作为依赖地理环境、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因素的企业,本文案例试图作为工业化在内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可行性的参考,为内地农村工业化的研究提供了例证;第三,经济的振兴和地方的转型,离不开政府作为国家机构对农民和企业的干预,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协调合作是整个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作物作为生计转型研究的核心要素,通过其知识经验变化的研究,认识地方面对国家和市场不断调整土地与劳动的过程,反观农村社会受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影响所呈现出逐渐被卷入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并进行反思,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这一研究对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城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物质文化研究以及内地农村工业化建设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马琨[4](2019)在《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种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已有上千年农耕历史,但放眼全球,种业发展仍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如何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如何满足膳食结构调整升级需求,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热点。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来源,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及战略作用在我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玉米种业安全早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最重要环节。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平衡全国粮食市场中始终发挥着“稳压器”功能,玉米种业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伴随我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积累、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产品服务,给吉林省乃至全国玉米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吉林省近年来玉米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态势,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却远不及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玉米种业缺乏竞争力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吉林省玉米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竞争力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核心,深入剖析吉林省玉米种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系统评价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生产效率和种子企业竞争力,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一是系统分析国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从玉米种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生产现状四个方面,系统分析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同时借鉴德国和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在差距分析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二是测度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构建了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通过实地调研取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方差计算、平均数比较、相关分析等,证明调查问卷可信。应用DEA-SBM模型,采用DPSV16.05软件对选取的21个玉米品种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结果中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冗余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三是评价吉林省主要玉米品种所属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了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及企业调研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对获取的21家种子企业数据进行处理,得到5个主成分。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一个三层的种子企业BP神经网络结构,将5个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运用Matlab2015b软件对构建的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训练,得出吉林省21家种子企业相对竞争力指数,系统分析了竞争力差异成因。四是深入探究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从专用型玉米需求、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以及节本增效、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对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进行研判,分析当前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深入挖掘吉林省玉米种子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源,提出提高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五是基于国情省情,提出了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提升路径。商业化育种模式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构建全产业链分工机制。即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三个维度,从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审定与监管、推广与应用三个阶段,针对各主体承担的具体任务,做好信息整合及育种有机衔接;二是构建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涵盖政府管理保障平台、信息与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保障平台,以确保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三是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包含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及运行机制,明确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保障各主体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固;四是构建商业化育种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提出以种子企业研发为主体,配套政府专项资金、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通过自有及购买的种质资源库、自建及租借的试验基础设施库、聘用及兼职方式形成科技人员库及积累和转移形成技术信息库等方式,借助现代生物技术不断革新构建新品种商业化育种模式。最后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应坚持突出中校企业育种的主体地位、成立行业发展协会以及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路径。

柳教军,夏小东[5](2019)在《重庆种业发展实践在中国改革40年历程中的坚实探索》文中提出改革40年,重庆种业经历管理经营一体化、政企分离、《种子法》颁布后的春潮竞流、职能清晰三大阶段。点状突破多重奏,以研促市,时代脉络中布局科研新高地;两套车助力革新,着力推进"七大行动"计划;搭建生产互联网,把握重庆种业信息时代新节奏。

刘少谋,王勤南,胡后祥,符成,黄忠兴,周峰,陈俊吕,邱永生,张垂明,常海龙[6](2019)在《甘蔗新良种粤糖09-13(海蔗22号)选育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粤糖09-13(海蔗22号)是以粤糖93-159为母本,以ROC22为父本,采用"五圃制"有性杂交选育程序育成的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多抗、宿根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2017年7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粤审糖2017003);2018年7月,被中国糖业协会推荐为"2018全国糖业重点推广新技术新装备";2018年9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GPD甘蔗(2018)440016)。2018年12月被广东省农业厅推荐为2019年广东主导品种。2015~2017年全国甘蔗品种第11轮15区域试点的数据结果表明:海蔗22号1年新植2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0.565 kg/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3.46%,与对照ROC22比,11点次增产;平均含糖量14.836 kg/hm2,比对照种ROC22增糖6.93%,与对照ROC22比,9点次增糖;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3.93%,比对照种ROC22的13.48%高0.45个百分点;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5.10%,比对照种ROC22的14.68%高0.42个百分点;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74%,比对照种ROC22的14.31%高0.43个百分点;平均甘蔗纤维分10.41%,比对照种ROC22的10.88%低0.47个百分点。粤糖09-13(海蔗22号)适宜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我国主要蔗区种植和推广。

王枫[7](2017)在《浙江“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的民俗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不仅作为一种普通的日常之物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更是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生产的茶叶身上也带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和符号故事。茶叶符号化的过程是不同建构主体对当地过去历史文化的挖掘、选择、重组、提升的建构过程,从而使茶叶完成了从“物质生产和消费”向“精神生产和消费”的转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松阳银猴”茶叶的生产、流通、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以民俗学叙事体系作为解释框架,对其符号建构过程进行研究,探究背后的机制和逻辑,分析主体是如何挖掘、提升地方文化来建构当地的茶叶符号形象的,尝试呈现“松阳银猴”茶叶从“物质生产和消费”到“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叙事是民俗重要的存在方式,在“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过程中,当地政府机关、地方文化精英、茶叶企业、普通民众构成了多层次的叙事主体,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和“传统的发明”,首先通过语言叙事追溯松阳县和松阳茶叶的历史,讲述叶法善和乾隆皇帝与松阳茶叶的故事,建构神奇的茶叶历史;其次,连续十年举办“松阳银猴茶叶节”以及在节会中对叶法善与卯山仙茶的故事进行编排演出,通过仪式展演的方式建构文化认同;再次,通过景观叙事和景观生产,系统性开发生产大木山茶园和茶室、竹亭等县域内着名的景观,对政治名人品茶场景进行复原,利用学界权威人士的题字制造石碑等方式,使游客通过凝视实体景观产生的图像印象加上导游的导游词叙事进一步增加“松阳银猴”茶叶的文化内涵;最后,结合现代媒介,通过影像叙事,征集编写松阳茶歌和拍摄茶叶微电影,形象立体的呈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习俗。通过民俗的四维叙事完成了“松阳银猴”茶叶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到具有文化历史背景的文化产品的符号构建。在“松阳银猴”茶叶从具有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的消费品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资本”的过程,也影响了整个松阳县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此过程中,交织着松阳人身份的转换,文化的记忆,群体的认同、符号的建构以及不同建构主体之间的互动。“松阳银猴”茶叶在地域社会多主体多层次的民俗叙事的建构下,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地方名片和文化符号,融入到地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

林金秀,凌永胜,李锦泉,隋启君,白建明,叶丽娇,曾雪莲[8](2016)在《马铃薯新品种“泉云4号”的选育》文中提出泉云4号系由VT-1为母本,NS79-1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1d左右,叶片深绿色,茎绿带紫色,薯型为椭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乳白色,芽眼浅,芽眼周围红色,干物质含量18.88%,食用品质较好,产量30 300kg·hm-2左右,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覃宏宇[9](2016)在《广西甘蔗生产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来宾市博宣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糖料蔗生产经历2011/2012至2013/2014榨季3连增后,糖料蔗的种植面积从2013/2014年榨季开始,糖料蔗的总产和食糖产量从2014/2015年榨季开始出现大幅度滑坡,我国食糖安全的根基受到严重威胁。为查明广西食糖生产大滑坡的原因,本研究从广西甘蔗生产基地县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区——来宾市武宣县博宣蔗区进行实地调研,在取得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认为造成博宣蔗区乃至广西蔗区近3年来糖料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糖料蔗收购价格连续下跌,蔗价低至蔗农不可接受的边缘;2.蔗区劳力严重缺乏,甘蔗生产劳动费用持续增高,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蔗区中劳动力老龄化严重,难以承受甘蔗生产中某些环节的高强度劳动;3.甘蔗单产低,种植糖料蔗的比较效益低,其他高收益或低投入的农作物大量抢占蔗地面积;4.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低,加剧劳力不足的矛盾,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甘蔗的生产成本;5.受国际国内糖价持续下跌的影响,糖厂对蔗农种蔗的扶持力度减弱,扶持方式也不尽合理等。针对当前甘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过程中蔗农和企业提出的合理建议,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本文提出恢复武宣蔗区乃至广西蔗区甘蔗种植面积的几点措施:1.适当提高原料蔗收购价格、兑现企业对蔗农的一切承诺;2.组建甘蔗生产服务组织,大力发展机械化,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3.大力宣传甘蔗糖业发展前景,重铸蔗农种蔗信心;4.引导蔗农重新调整种植结构,抑制桉树和果树的扩张:5.继续坚持种植甘蔗扶持政策,改革扶持形式,为蔗农解决资金难题;6.加强技术培训和加大新技术扶持力度,提高甘蔗单产,增强甘蔗种植的竞争力。如果政府、企业能够致力于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动投入,并通过指导蔗农科学种植管理,提高甘蔗单产,将有利于重拾蔗农种蔗信心,甘蔗种植面积、原料蔗总产和产糖量有望在1-2年内恢复甚至超过原有水平。

李云海[10](2015)在《云南省通过省级区试和审定的马铃薯品种概况》文中指出云南省位于中国马铃薯种植密集分布带西南端,种植历史悠久。根据已有记载的历史文献资料推断,1848年前云南就已引进栽培马铃薯[1]。据初步考证,马铃薯传入云南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是由荷兰到京津和华北,再到西南、云南;第二条是由荷兰到东南亚,再到中国的台湾和闽粤等沿海各省,而后再到云南等西南地区。当然,也有由陆路从西北或西南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如有学者认为,云南昭通等地最初的马铃薯是由英国

二、云南省2001年品审通过的良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2001年品审通过的良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亲本选配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配
    1.2 选育过程
2 种性
    2.1 形态特征
    2.2 农艺性状
    2.3 经济性状
        2.3.1 蔗茎产量
        2.3.2 甘蔗蔗糖分
    2.4 宿根性
    2.5 抗逆性和适应性
3 栽培技术要点
4 结论

(2)中国种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国外研究现状
        1.3.2 对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2章 种业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2.1 我国种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2.1.1 自繁自用阶段(1949年至1977年)
        2.1.2 统一供种阶段(1978年至2000年)
        2.1.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2.2 国外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史
        2.2.1 政府管理阶段(1900-1930年)
        2.2.2 立法过渡阶段(1930-1970年)
        2.2.3 垄断经营阶段(1970-1990年)
        2.2.4 跨国公司竞争阶段(1990年至今)
第3章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3.1 我国种业发展基本状况
        3.1.1 种业规模和效益
        3.1.2 科研育种现状
    3.2 我国种业现行政策法规现状
        3.2.1 主要法律制度
        3.2.2 种子管理体系
    3.3 我国种业发展的问题
        3.3.1 种业发展政策需完善
        3.3.2 品种及品牌保护意识薄弱
        3.3.3 行业供给过剩
        3.3.4 企业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力弱
        3.3.5 法律法规不健全
        3.3.6 新监管模式尚待磨合
        3.3.7 市场秩序不明朗
第4章 国外种业政策
    4.1 法律规范
    4.2 种子管理体系
    4.3 品种管理制度
    4.4 种子检验机构
    4.5 市场准入机制
    4.6 品种研发
第5章 完善我国种业政策的建议
    5.1 完善种业政策内容
        5.1.1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5.1.2 建立种业安全监管体系
        5.1.3 增强企业竞争力
        5.1.4 改革育种科研管理体制
        5.1.5 修改完善种业标准
        5.1.6 规范种子进出口管理
        5.1.7 优化综合执法体系
    5.2 增强种业政策执行力度
        5.2.1 提高种业监管力度
        5.2.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5.2.3 加大经费支持,保障执法人员待遇
        5.2.4 提升种子经营者素质
        5.2.5 加强法制宣传,帮助农民购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活动的现代性转型研究
        1.3.2 中国乡村经济转型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因素
    1.1 “地利”:地理空间的有利条件
        1.1.1 赤水河畔的人文景观
        1.1.2 土地利用与水利灌溉
    1.2 “天时”:时间与机遇
        1.2.1 改革开放“新政策”与“新开始”
        1.2.2 意外之“喜”与“忧”
    1.3 “人和”:内与外的结合
        1.3.1 关键人物——陈星国
        1.3.2 农民的生活与劳动力
    小结
第二章 从“以粮为纲”到“以酒为业”
    2.1 传统农业生产活动
        2.1.1 农作活动
        2.1.2“民以食为天”之水稻栽种
    2.2 农工之间
        2.2.1 家庭手工业
        2.2.2 外出务工潮
    2.3 酒业的扎根与升级
        2.3.1 私营小酒厂的“生”与“灭”
        2.3.2 高粱普种
        2.3.3 企业“规模化”与农民“进厂热”
    小结
第三章 传统-现代的“共度”与“互补”
    3.1 农民身份与态度的转变
        3.1.1 农民与工人的角色扮演
        3.1.2 农民经济态度
    3.2 以“乡土”为转型根基的社区
        3.2.1 失地农民与在地农民
        3.2.2 乡村共同体的破坏与重构
    3.3 面对世界市场的乡村企业
        3.3.1 外来人员的流入
        3.3.2 内地农村工业化的价值与实践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玉米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1.2 玉米种业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1.3 玉米在吉林省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种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3.2 商业化育种研究现状
        1.3.3 玉米供给侧研究现状
        1.3.4 生产效率研究现状
        1.3.5 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种子产业与种子行业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2.1.3 玉米种业
    2.2 理论基础
        2.2.1 波特竞争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1.1 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1.2 德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3.1.3 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3.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2.1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3.2.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2.3 国内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3.2.4 国内玉米生产现状
    3.3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3.1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3.3.2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3.3 吉林省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3.3.4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
    3.4 吉林省玉米种业存在的差距
        3.4.1 技术差距
        3.4.2 资源差距
        3.4.3 规模差距
    3.5 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借鉴
        3.5.1 国外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总结
        3.5.2 对吉林省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
    4.1 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1 生产效率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4.1.2 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设定
    4.2 问卷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4.3 DEA模型与方法
        4.3.1 CCR模型
        4.3.2 BCC模型
        4.3.3 DEA-SBM模型
    4.4 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4.4.1 DEA-SBM模型测算
        4.4.2 非有效决策单元冗余分析
    4.5 提升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政策建议
        4.5.1 加快种业资源整合,培植省内驰名种业
        4.5.2 加大科研投入,重视育种单位研发能力建设
        4.5.3 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技术采用补贴种类
        4.5.4 加强补贴调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4.5.5 创新低成本、高产出耕作模式,加快集约化进程
        4.5.6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鼓励农户尝试新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5.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定
    5.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
    5.3 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模型与方法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5.4 竞争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5.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竞争力分析
        5.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训练
        5.4.3 种子企业竞争力指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研究
    6.1 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研判
        6.1.1 专用型玉米需求稳中有升
        6.1.2 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加强
        6.1.3 种植过程注重节本增效
        6.1.4 玉米规模化种植程度提高
    6.2 新趋势下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现状
        6.2.1 专用型玉米品种缺口大
        6.2.2 优质品种仍显不足
        6.2.3 省外品种占主导地位
    6.3 供给不足的根源分析
        6.3.1 育种与推广脱节
        6.3.2 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6.3.3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6.3.4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6.3.5 种业呈现局部泡沫化
    6.4 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6.4.1 推进培植规模化种子企业
        6.4.2 强化种子企业育种主体地位
        6.4.3 提高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6.4.4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6.4.5 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模式及路径
    7.1 传统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7.1.1 传统育种模式
        7.1.2 现存问题
    7.2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7.2.1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
        7.2.2 现存问题
    7.3 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7.3.1 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
        7.3.2 吉林省玉米种业路径选择
    7.4 促进吉林省商业化育种保障措施
        7.4.1 完善配套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7.4.2 加大育种研发投入力度
        7.4.3 注重科研管理人才储备
        7.4.4 聚焦特色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7.4.5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共享体系
        7.4.6 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导师简介

(5)重庆种业发展实践在中国改革40年历程中的坚实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庆种业改革的历史回溯
    1.1 双重身份, 计划经济时代的荣光
    1.2 政企分离, 垄断经营的最后红利
    1.3 全面市场化, 《种子法》颁布显现生机
    1.4 品审质监, 护航市场公平
        1.4.1 品种审定改革成效显着
        1.4.2 质量监管改革有力推进
2 点状突破, 驱动革新
    2.1 夯实基础, 实现公益基础的科研突破科研是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基础依赖基地。
        2.1.1 南繁建设把握新速度
        2.1.2 区域基地建设支持种业研究
        2.1.3 抓住项目凸显重庆特色
    2.2 三驾马车, 聚重庆种业活力
        2.2.1 抓住科研促市场
        2.2.2 种质资源全域普查搜集材料
        2.2.3 监管守底线
3 重庆种业的时代展望
    3.1 实施七大行动
    3.2 打造信息化种业

(6)甘蔗新良种粤糖09-13(海蔗22号)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1.2 选育过程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2.2 农艺特性
3 主要经济性状试验结果
    3.1 海南蔗区试验结果
    3.2 国家区试结果
    3.3 抗病性
    3.4 抗逆性研究
        3.4.1 抗旱性研究
        3.4.2 耐寒性观察
        3.4.3 除草剂耐受性研究
    3.5 肥料效应研究
    3.6 适宜下种量
4 栽培要点
5 推广应用情况

(7)浙江“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的民俗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相关的研究理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松阳县与松阳茶叶
    第一节 松阳县基本概况
    第二节 “松阳银猴”茶叶
    小结
第二章 历史建构与语言叙事
    第一节 松阳茶叶的历史文化建构
    第二节 松阳茶叶的传说故事
        一、叶法善与卯山仙茶
        二、乾隆皇帝与万寿山茶
    小结
第三章 节日节庆与仪式行为叙事
    第一节 文化空间:松阳银猴茶叶节
    第二节 仪式展演:《长竹舞》与《茶灯舞》
    小结
第四章 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
    第一节 大木山茶园与茶室
    第二节 政治名人、学界权威与松阳茶叶
        一、习近平主席与松阳茶叶
        二、陈宗懋院士与松阳茶叶
    小结
第五章 现代媒体与影像叙事
    第一节 松阳茶歌(视频)
    第二节 松阳茶叶微电影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马铃薯新品种“泉云4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2 产量表现
3 品质分析结果
4 抗性表现
5 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5.1 特征特性
    5.2 栽培要点
6 讨论与结论
    6.1 根据福建省气候和生态特点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
    6.2 采用地理远缘亲本配制组合
    6.3 杂交后代选择

(9)广西甘蔗生产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来宾市博宣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甘蔗生产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2.3 广西蔗区甘蔗生产近年概况
        1.2.4 关于广西甘蔗发展近年来发展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文献研究法
    2.2 实地调查研究法
    2.3 系统分析方法
    2.4 博宣蔗区调查项目与内容
        2.4.1 基本信息调查
        2.4.2 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调查
        2.4.3 农作物成本与效益调查
        2.4.4 甘蔗种植意向调查
        2.4.5 甘蔗农业补贴调查
        2.4.6 技术支持与沟通调查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广西近年来甘蔗生产情况
        3.1.1 广西历年甘蔗生产情况统计
        3.1.2 广西几个主要蔗区近年情况
        3.1.3 广西近两榨季种蔗经济概况
        3.1.4 广西种蔗专业户概况
        3.1.5 广西蔗区土地流转情况
        3.1.6 广西糖料蔗生产条件及主要高产高糖技术的应用
        3.1.7 广西蔗区甘蔗栽培主要品种情况
    3.2 博宣蔗区调查结果
        3.2.1 博宣蔗区蔗农基本信息调查结果
        3.2.2 博宣蔗区蔗农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结果
        3.2.3 博宣蔗区蔗农农作物种植成本和效益调查结果
        3.2.4 博宣蔗区蔗农甘蔗种植意向调查结果
        3.2.5 博宣蔗区甘蔗农业补贴调查结果
    3.3 博宣蔗区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3.3.1 目前甘蔗种植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分析
        3.3.2 竞争农作物对比收益分析
        3.3.3 甘蔗种植的价格/种植面积弹性分析
        3.3.4 农户种植甘蔗的决策过程分析
        3.3.5 影响农户种植甘蔗主要因素
        3.3.6 农户对于沟通工具的理解和倾向
4 建议
    4.1 适当提高价格,兑现企业承诺
    4.2 组建服务组织,发展机械化
    4.3 大力宣传前景,重铸蔗农信心
    4.4 调整种植结构,抑制桉树扩张
    4.5 坚持扶持政策,改革扶持形式
    4.6 加大新技术推广,增强竞争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云南省2001年品审通过的良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选育[J]. 贤武,邓宇驰,经艳,谭芳,王伦旺. 中国糖料, 2021(02)
  • [2]中国种业政策研究[D]. 吕彦达. 吉林大学, 2020(03)
  • [3]改革开放以来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D]. 王宇涵.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马琨. 吉林大学, 2019(08)
  • [5]重庆种业发展实践在中国改革40年历程中的坚实探索[J]. 柳教军,夏小东. 中国种业, 2019(05)
  • [6]甘蔗新良种粤糖09-13(海蔗22号)选育及应用[J]. 刘少谋,王勤南,胡后祥,符成,黄忠兴,周峰,陈俊吕,邱永生,张垂明,常海龙. 甘蔗糖业, 2019(02)
  • [7]浙江“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的民俗叙事研究[D]. 王枫.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8]马铃薯新品种“泉云4号”的选育[J]. 林金秀,凌永胜,李锦泉,隋启君,白建明,叶丽娇,曾雪莲. 福建农业学报, 2016(10)
  • [9]广西甘蔗生产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来宾市博宣蔗区为例[D]. 覃宏宇. 广西大学, 2016(02)
  • [10]云南省通过省级区试和审定的马铃薯品种概况[A]. 李云海. 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 2015

标签:;  ;  ;  ;  ;  

云南省2001年质检合格良种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