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不在焉"式的版图扩张?——19世纪英帝国海外扩张形式与动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芬[1](2021)在《19世纪英帝国孟买和哈利法克斯海军基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晨璐[2](2020)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帝国书写 ——以《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帝国”(British Empire)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帝国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热门领域,而英帝国史又是英国中学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牛津大学出版社是英国教材出版的权威出版社,本文选择该社出版的中学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择英帝国专题予以重点考察,以此对英国中学教育中的历史书写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对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和英帝国相关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正文部分:第一章是对牛津版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标准和内容的概述。英国教育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早期基础教育阶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小学教育阶段(Primary Education)、中学教育阶段(Secondary Education)、延续教育阶段(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阶段(Higher Education),每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年龄段和学年。关键阶段(Key Stage)则是公立学校制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定了不同预期的知识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测试或评价的主要依据。本文研究的“关键阶段3”即第三学段,是中学最后一个必修学段,本文重点考察的《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是第三学段的必读教材。英国历史中学教材的编纂与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紧密结合,英国历史上颁布了五个作为教科书编纂依据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1991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并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制定了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学习大纲和考试大纲,历史科在该课程标准中在“关键阶段1-4”中均被设置为必修课。在1995年颁布的第二个国家课程标准中,对每一阶段学习计划中的课程内容和关键要素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历史改为在“关键阶段1-3”是必修课,而“关键阶段4”作为GCSE测试的备考学段,更加注重学生分科的自主性。1999年颁布的第三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增设了对理论的阐释,提高了整体框架的严密性和逻辑性。2008年颁布的第四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重点对中学第三阶段的能力和目标以及学习范畴进行了调整,并在第四阶段设置了四个全新的综合性学习领域。第五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颁发于2013年,该标准延续了前面四个标准重视能力目标的特点,增加了主要学习阶段的历史知识点,首次提出知识点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的理念。本文选取牛津版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为范本,从目录结构和史料类型两个角度对书目进行了总体概览,说明了其作为中学历史教育中专题性读本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单位牛津大学出版社是英国历史教科书的权威出版社之一,且在第三学段的专题教材中,只有牛津出版社出版了英帝国主题的专题教材,选取牛津版历史教科书来考察英国中学教科书中的英帝国具有代表性。第二章分析了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帝国,重点考察了教科书中关于英帝国的起源以及英帝国发展的书写。英帝国的起源在教科书中被阐释为航海大发现的产物,随着航海大时代而来的殖民扩张是英国通往现代帝国的起点,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则是英帝国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初期阶段,英吉利国家向英帝国转变的发展历程正是和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同步进行的。除此本牛津版专题教材之外,其他的通史类编年教材也在其编排中书写了英帝国的起源,这些教材在帝国起源问题的探讨上与《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基本一致,即帝国的产生是航海大时代的产物,英国的地理位置、对物质财富和海外贸易的追求以及民族国家的发展共同孕育了帝国的产生。并且,通过书中的重要章节对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进行了举要研究,阐释了印度何以成为“王冠上的宝石”,并在英帝国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此窥见英帝国史在英国中学教材中的书写和呈现,并通过对比学术专着对印度殖民地的书写来表明这种书写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性。第三章从帝国的驱动力、帝国统治模式和帝国的拓展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体现的英帝国特色。一是帝国发展的驱动力从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转移,二是在殖民地的管理上从民间发起到政府收管,三是以移民自治、殖民公司和政府全面控制为代表的英国殖民地统治模式。第三部分是结语,分析了英国中学阶段学习帝国史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英帝国史实、思考帝国价值、反思帝国行为,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帝国,甚至产生认同感并达到情感认同的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对整个英国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对近代英国历史产生相当程度的认识和思考。历史是一面镜子,英帝国史对英国自身来说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意义,全面的历史教育对正确的历史教育观形成有着重大意义,对英国公民塑造乃至社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英国中学课本中的英帝国史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也有借鉴意义,英帝国史展示的英国走向全球的过程可以给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带来深层次的思考。
杨俊昭[3](2020)在《英德在东新几内亚的殖民冲突(1874-188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28年,荷兰宣布在新几内亚岛的西半部建立殖民地以后,英国和德国的殖民势力先后向尚无国家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东新几内亚进行渗透。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欧洲列强纷纷向海外争夺市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东新几内亚位于西南太平洋,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因而成为英国和德国争夺的对象。1874年以后,在德国与英国在南太平洋的殖民竞争的推动下,以及英属澳大利亚对外国殖民东新几内亚的恐惧,英德两国在殖民东新几内亚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883年昆士兰率先宣布兼并东新几内亚,但遭到英国的否决。为改变英国的殖民政策,澳大利亚随后提出了所谓的“门罗主义”。受澳大利亚行动的刺激以及在国内外有利形势的影响下,德国在东新几内亚的殖民政策发生转变。英国在外交上处于劣势,面对德国的压力,最终同意与德国瓜分东新几内亚。东新几内亚争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德两个旧新殖民国家力量的此消彼长,还反映了19世纪70-80年代英国和德国在殖民政策上的重要变化,也体现出英德两国在南太平洋区域的殖民斗争。东新几内亚争端发生在欧洲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发展时期,英国和德国都在调整自身的政策:一方面,为了维护自身的旧殖民霸权地位,英国被迫与其他欧洲列强展开更激烈的殖民竞赛。另一方面,在经济和军事上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德国对海外殖民扩张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欧洲列强间的关系也在19世纪80年代初发生重组:英法两国因埃及问题而交恶,德法两国在非洲的殖民问题达成谅解后结成短暂的“反英阵线”,结果导致英国在欧洲的外交陷入孤立。最后,东新几内亚争端表明,英国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扩张势必会与德国的海外殖民产生更多的矛盾与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为维护帝国整体利益的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殖民矛盾只能进一步加深。纵览国内外学者目前的研究状况,可以发现东新几内亚争端仍存在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面。首先,学界相对缺乏对1874-1885年东新几内亚争端问题的演变过程的集中研究;其次,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的文献史料运用还不够充分;再次,受当时的研究条件和阶级立场的局限,不少国外学者对英国(澳大利亚)或德国的殖民政策持默许或认可的态度甚至为其辩护,其观点明显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应该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分析和评价。笔者将以文献史料为基础,综合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1874-1885年间英德两国在东新几内亚争端的殖民政策的演变过程。纵览国内外学者目前的研究状况,可以发现东新几内亚争端仍存在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面。首先,学界相对缺乏对1874-1885年东新几内亚争端问题的演变过程的集中研究;其次,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的文献史料运用还不够充分;再次,受当时的研究条件和阶级立场的局限,不少国外学者对英国(澳大利亚)或德国的殖民政策持默许或认可的态度甚至为其辩护,其观点明显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应该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分析和评价。笔者的论文写作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梳理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官方文件与档案,以涉及东新几内亚争端问题的文献史料集为主要史料,辅以国外学者的丰富研究成果,相互印证。本文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有以下两点。一是史料创新,除英国和澳大利亚方面的官方文件与档案外,笔者还借鉴了目前国内很少运用的涉及东新几内亚历史的一些文献史料集,力求做到史料出处的多样化;二是视角创新,国内学界对东新几内亚争端的关注散见于通史着作和数篇论文,其着力点限于其与澳大利亚联邦运动的关系以及俾斯麦的殖民政策转向两方面,但对1874年以后英国和德国在东新几内亚争端的殖民政策转变过程,以及其中的具体原因的分析涉及较少。笔者在论述中将力求厘清1874-1885年间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殖民政策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转变的原因。全文包括绪论等共五部分。绪论说明了研究缘由和选题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该争端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东新几内亚争端的缘起。第二部分探讨了英德两国之间在殖民东新几内亚的矛盾被激化的过程。第三部分论述了英德两国确认对东新几内亚的瓜分过程。余论部分则是对东新几内亚争端的认识。
章珏,徐进[4](2020)在《大国战略透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战略透支的形成原因。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战略透支置于整个战略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从而发现战略透支的形成与战略制定和实施阶段中的目标偏移和战略调整阶段中的止损失败直接相关,且两个变量在时序上具有先后关系,止损失败是导致战略透支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于其中环节的进一步分析,本文发现目标偏移与过度扩大对方威胁和抓住自身机会窗口有关,而止损失败则与协和谬误困境、预期成功和维持威信这三种决策心理有关。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主要采取了案例比较法,选取的两个案例分别是越南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在两个案例中,两国领导者都因为过度夸大对手威胁和自身机会窗口而出现目标偏移的情况,但不同的是,美国领导者始终未能及时止损,甚至一再升级战略目标,而英国决策者及时采取了收缩政策,避免了自身陷入战略透支状况。
张银霞[5](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叙事中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包含了主观情感体验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的深层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有着密切关联。非裔美国文学呈现出突出的地理书写现象,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符合各自时代特点的地理景观。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对美国南部的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与早期非裔文学中逃离南方的地理叙事不同,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美国黑人文化的贮留地并对黑人群体的身份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莫里森的南部地理空间书写修正和补充了白人文学对南方地理空间的想象性呈现,集中展现了作家对黑人群体的历史遭遇及其当代困境的思考。莫里森早期小说滋养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历史文化环境,作品将南方地理空间和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建构联系起来,造成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秀拉》中匹斯家三代女性通过个人身体实践打破了界域化空间梅德林的深层权力结构,从不同层面完成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所罗门之歌》中生活于北方都市的黑人青年由于阶级的变化致使其种族身份和价值观失落,后通过深入南方腹地获得民族文化认同。南方乡村保留了非洲和美洲“在场”的诸多痕迹,虽然闭塞而落后,但完整而鲜活的非裔美国传统文化使该地绽放出勃勃生机。它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为此后的南方地理空间叙事定下基调。“历史三部曲”主要以记忆为手段再现了美国内战前后和南部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获得自由及建立家园的种种努力。《宠儿》中人物对南部种植园“甜蜜之家”的记忆重访确证了他们曾经的奴隶身份,鬼魂则打通了生死界限,将过去带入现在,持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林间空地”仪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人的群体性创伤,但真正的自由之路依旧漫长。叙事揭示出,只有直面奴隶制的伤痛记忆,黑人群体才能够获得某种解放。《天堂》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建立家园的渴望及其在南部的种种乌托邦实验。黑文是一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封闭黑人村镇,它维持了短暂的前现社会模式;其后继者鲁比卷入了现代化进程,突出的肤色政治和代际转换造成了城镇传统的瓦解;女修道院则提供了一个种族平等融合的政治样板,它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家关于黑人理想家园的政治设想。20世纪末,全球化现象和民族主义勃兴的背后是经济繁荣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宽松,这造成了政治及文化的多元化面貌,文学创作题材进一步得到拓展。莫里森对该现象的关注散见于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超越南方”的文学叙事。《柏油娃娃》着重强调了流动的地域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主人公经历了文化身份的错位、重建,南方小镇也无法改变她“局外人”的命运,最终远赴欧洲,走向身份漫游。《恩惠》出版于奥巴马就职前,小说回溯了美州被殖民时期弗吉尼亚的种族景观并展现了种族主义生产过程。白人移民从欧洲“弃儿”摇身一变成为美洲“主人”,印第安人则成为“本土的背井离乡者”,非洲黑人奴隶被“他者化”。与此相应的法律同时产生,造成了美洲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两部小说依旧涉及到南方地域,同时延续了《所罗门之歌》确立的关于南方想象的基调,但叙事显然超越了对地域本身的执着而趋向更宏大的时代命题。与南方乡村相对的是北方都市,它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莫里森小说中关于都市的引入体现了作家对都市黑人命运的关注。美国黑人的两次移民潮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北方城市的黑人面临着价值观的断裂,《爵士乐》再现了这一历史境遇。一方面,以黑人布鲁斯为灵魂的爵士乐融合了突出的时代精神,被塑造成充满情欲面貌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黑人群体的南方经验又赋予了这种艺术形式以严肃而忧伤的美学特质,都市黑人通过它来弥合上述断裂。《家》以战争和种族迫害为题材展现了 20世纪50年代黑人的命运。受到战争创伤和种族迫害的主人公通过南归实现了创伤疗治和自我重塑。南部乡村再次被塑造为当代黑人获得文化救赎的乌托邦。无论是《爵士乐》中对南方乡村的记忆与回望,还是《家》中的返乡,都体现出黑人面对现代社会困境时的一种姿态——回到象征性的南方以获得救赎。可以说,这种地域构想是作家对现代性反思后的选择,也是对早期创作的某种回归。莫里森关于南方的想象性塑造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诉求,它始终与黑人群体的境遇密切相关。虚构的南方一方面用于安放他们在美洲南部的历史,使他们在被压抑的“在场”中获得某种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他们处理当下困境和未来获得多种政治可能性的文化基础。
杨松[6](2019)在《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起源于英国的现代体育运动,在漫长而又复杂的19世纪,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载体,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散播到整个帝国范围内,是英帝国历史上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之一。本文旨在考察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它在帝国传播的历史。笔者立足于历史学和体育学等学科视角,在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以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与发展,勾勒体育运动在英帝国的传播并对其阶段特征与传播动力给予分析,梳理体育运动传播的具体路径,着重探讨体育运动的传播对英国民族观念以及帝国主义的影响,最后,从国际史角度审视帝国殖民地与欧美国家对英国体育运动在传播过程中的抵抗与博弈。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论述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以前,体育运动已广泛分布于英国,不仅植根于封建王室,而且依附于宗教庆典,弥漫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漫长的时代更迭中,英国体育运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血腥残忍、野蛮无序、赌博性强且在整体上呈现出阶层分化和等级性的特点。伴随着英国工业经济的扩张与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促进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使传统体育运动在工业化过程中开始向规范化、秩序化和文明化转型。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交通变革、工人休闲时间的增多与实际工资的提高以及商业化等广泛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现代体育的发展,使体育运动成为英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为它在英帝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从整体上考察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的历史。从英国体育横向与纵向发展阶段看,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的转型、发展与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几乎同步向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体育运动伴随着英国的文化扩张与殖民统治扩散至帝国各个殖民地。从时间上看,在19世纪以前,体育运动的扩散属于不自觉的传播阶段,主要以迁移到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为主,保持的“英格兰属性”发挥了主要作用。进入19世纪后,体育运动的传播则日益发展为帝国统治者的行为,传播力度大、范围辽阔、目的性强,英国诸多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运动项目。体育运动在英帝国的传播具有多方面动力因素,既包含现代体育自身的内源性动力,又受到英帝国对外扩张的驱动,以及基于“白人优势理论”所阐发的帝国殖民者的“文明使命”。第三章阐述现代体育在英帝国传播的具体路径。首先是发端于英国公学的体育运动,它是维多利亚时代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英国殖民者在殖民地仿照公学模式建立的学校同样以体育为课程内容,促进了体育在殖民地社会的传播。其次,以“强健派基督徒”为主的英国宗教,他们在向殖民者传播福音与帝国意识形态过程中,借助体育运动进行布道,逐渐形成四种传播模式,推进了英国体育运动的扩散。最后,是英国军队对体育运动的传播。19世纪中后期,军事体育的发展使帝国守卫者可以将体育带到帝国各个殖民地,不仅作为娱乐休闲,而且作为军事训练体系普遍存在,在一些战略要地和港口城市,英国军队的传播作用更为明显。它们是英国人在殖民地建立文化霸权,控制并稳定帝国秩序的主要工具,对于维持英帝国影响力至关重要。第四章着重探讨现代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中的影响。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载体之一,现代体育的传播与扩散在英国民族观念以及帝国主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视为一种道德隐喻、政治象征和文化纽带,是英帝国主要的精神输出。对英国而言,体育运动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来源,铸就了“英国人”共有的身份,有助于“英国性”的塑造,至19世纪末已成为英国“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帝国,体育运动被认为是帝国的重要基石,在军事意义与行政管理上培养了殖民世界的未来长官,确保并维持了帝国的对外扩张和空前强盛;此外,体育运动是使英帝国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具有关键性的文化要素,它建构起英帝国观念,联结起散居在海外的英国人,以体育运动作为帝国与殖民地间的文化纽带,有助于加强彼此的凝聚与团结。第五章则审视了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过程中遇到殖民地的抵抗运动以及与西方大国间的博弈。在英帝国秩序内部,基于民族主义与非殖民化的广阔背景,爱尔兰创建盖尔运动协会的直接目的就是抵抗英国体育的传播与文化侵略,以配合爱尔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则使英国体育实现“本土化”,将它当作一种非暴力手段挑战英国人并与统治者相竞争。澳大利亚更多将体育运动充当为与母国调解的工具和表现民族意识的方式,以摆脱英国人看待他们伪善与施恩的态度。它们是殖民地社会反抗英国统治的代表,通过抵制体育运动的途径来实现民族独立或寻求国家自治。从世界范围看,欧洲殖民国家中的法国与德国将体育看作是权力管制与争夺的场域之一,对体育运动的参与隐含着浓烈的政治化色彩;在大西洋彼岸,经历南北战争及镀金时代的美国人则排斥具有象征性地英国板球并建构起棒球运动的神话,以尝试建立美国文化霸权。现代体育运动是英国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帝国的传播与文化扩张具有密切联系,在英帝国殖民统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启发式工具和视角,以英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为观察视域,可以看做是一种研究英帝国史的新思路,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丰富历史学科的整体研究。此外,对相关史料的全面搜集、深度挖掘和详细分析,可以为英帝国史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史料资源。
章珏[7](2019)在《目标偏移、止损失败与大国战略透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外交的总体战略态势开始从韬光养晦转向奋发有为。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国内学术界出现了关于防范“战略透支”的讨论。纵观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战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讨论大国兴衰更替时,学者们常常会提及“战略透支”及其它意义相近的概念。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回答战略透支的形成原因问题。就这一问题而言,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汗牛充栋,既有研究成果可以被归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现实主义的解释、认知方面的解释和国内政治方面的解释。与之相较,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从战略组成要素出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既有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派别,即力量派、目标派和综合派。然而,国内外学术界的既有研究都尚未注意到战略的实施和调整过程对战略透支的影响。本文认为,我们应该将战略透支放到整个战略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战略透支的形成与战略制定和实施阶段中的目标偏移和战略调整阶段中的止损失败具有直接相关性,即目标偏移和止损失败导致战略透支的形成。这两个因素之间还具有先后递进关系,止损失败对于战略透支的形成具有根本的决定性意义。而目标偏移和止损失败的出现又与某些决策心理有关,本文将这些心理通病概括为过度扩大对方威胁、抓住自身机会窗口、协和谬误困境、预期成功和维持威信。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主要采取了案例分析和比较法,并结合过程追踪法,详细考察了美国在越南战争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不同表现。对于战略透支形成原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战略要素和大战略的基本问题。就现实意义而言,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现实和前景,并为中国外交战略转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杨盛兰[8](2018)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文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委圭边界危机和委内瑞拉债务危机发生在美国外交承上启下之际,给其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本文将两次危机看成有机连续,试图通过考察两次危机和大国博弈揭示其对门罗主义、美英德关系的影响以及美国外交的和平主义特征。除导论和结论以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两次危机发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是委内瑞拉建立国家与秩序以及构建民主时期,个人统治与地方自治为其独立后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对内表现为政权更替频繁、内乱不断、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则给欧美大国扩张提供可乘之机,并且,委内瑞拉与欧美产生诸多矛盾。第二章考察委圭边界危机与美英博弈。作为欧洲殖民主义留给拉美的“遗产”,长期存在的委圭边界争端在美国的强势介入下,演变为英美外交危机。通过与英国殖民主义的正面交锋,门罗主义得到英国的正式承认。一场声势浩大的美英和平运动与两国政府的妥协和让步促成《委英仲裁条约》的签订与巴黎国际仲裁,争端和平解决。第三章考察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美英德博弈。三国利益和地缘政治目标冲突与委内瑞拉自身的政治经济问题相结合,使委内瑞拉与欧洲大国的债务纠纷演变为美英德三国的较量。在美国干涉和美英反德舆论作用下,争端提交海牙仲裁。危机巩固了美国美洲霸主地位,并预示美英德三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方向。第四章讨论两次危机中或后门罗主义的两次新诠释和新发展。世纪之交新的内外环境要求门罗主义要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两次危机中或后,诞生了奥尔尼主义、克利夫兰主义和罗斯福推论。门罗主义得到欧洲强国承认或默认,其内涵不断扩大,不许欧洲干涉变为美国干涉主义,这对美欧、美拉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五章探讨两次危机对美英德三国关系的影响。世纪之交的美英德关系变化体现三国实力变化及其带来的外交政策调整。美英通过两次危机和其它矛盾的解决形成了妥协、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新模式,为20世纪美英友谊打下基础;德国则在债务危机后取代英国成为美国“天生的对手”。两次危机成为美英德关系发展的分水岭。综合上述研究,本文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两次危机和美英德的博弈体现三国在拉美的利益冲突和不同地缘政治目标的对立;危机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确立和强化了美国美洲霸主地位:美国利用危机调整对外政策和构建对外关系,对美英德三国关系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美国对两次危机政策体现了其外交政策体系中干涉主义与和平主义并存并进的特征;同时,两个国际仲裁案也充分暴露了国际仲裁中妥协和弱国无外交的局限性,牺牲了委内瑞拉的利益。
霍翔[9](2018)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历史形象》文中研究表明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英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选择对这个英国鼎盛时代的象征性人物一一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历史形象形成的内外因素,把握女王多重历史形象的相关影响。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即1837年至1901年期间,借助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优势,通过进一步的帝国主义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近代史上最为庞大的“日不落帝国”。而作为大英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维多利亚女王,在这样的特殊社会环境下,展现出了独特的政治、家庭和社会道德形象,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当大英帝国在一战后衰落下来时,人们才更清晰地感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
兰剑[10](2018)在《对近代英国自由主义异化的反思 ——以若干历史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古典时代开始,自由就是政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而以自由为首要价值追求的自由主义,近代以来长期在西方政治中居于显赫地位。四个世纪以来,西方兴起的自由主义,在欧美和受西方影响的国家中,多次激发起政治运动,巨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自由主义一度在20世纪陷入困境,不过随着世纪末期冷战的结束,以及西方国家保守自由主义的重新崛起,自由主义在国外政治学研究中重新获得了热度。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西方政治的了解愈发加深,自由主义也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21世纪中国重大发展的机遇路口,如何合理地看待自由主义,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自由主义陷入困境的20世纪,对自由主义的研究出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的观点,而自由主义重获活力的世纪末期,则出现了以历史终结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终结神话。虽然经济危机与恐怖主义对自由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新世纪又一度出现了“原教旨主义”的保守观点,指出面对当下的难题,重点在于保持自由主义黄金时代的宝贵传统。针对这一论断,追溯历史,研究自由主义的黄金时期,就具有现实的当下意义。研究近代英国的自由主义,最具有典型代表性。因为英国被视为近代自由主义的起源地,英帝国更是被视为自由主义走向富强之路的神话代表。在维多利亚的极盛时期,日不落帝国是无可质疑的全球霸权,按照一些简单逻辑,不难得出自由主义导致英国繁荣富强的结论。然而就是在这个时代,英帝国暴露出错综复杂的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英帝国的瓦解。其中一个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就是爱尔兰大饥荒与独立。爱尔兰的大饥荒与独立,是英国自由主义背后,其功利主义的实质困境:经济人理性的功利社会,只存在寻求利益而不能放弃利益的自由。这个困境,是其固化既得利益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放弃革命精神的公义理想,改为现实主义的利益诉求。在这个困境下,英国自由主义不得不走上帝国主义的对外转嫁成本之路。在这条道路终结后,又只能陷入对内缓和矛盾的福利主义。如今,右翼势力的复苏与反全球化,更是证明了自由主义神话的贫困。近代英国自由主义的异化,是符合历史规律、无可避免的,因而既不存在重回黄金时代的可能,也不存在坚持宝贵传统的必要。对政治真理的追求势必破除政治神学的迷信,这也是如今中国政治学对西方经典理论学习的必然态度,因而对近代英国自由主义的认识必须建立在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
二、"心不在焉"式的版图扩张?——19世纪英帝国海外扩张形式与动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不在焉"式的版图扩张?——19世纪英帝国海外扩张形式与动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2)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帝国书写 ——以《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对英国中学历史教育的研究 |
(二)对英帝国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牛津版历史教科书概述 |
一、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二、英国中学教科书的出版 |
三、牛津版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概要 |
(一)目录 |
(二)丰富多样的史料 |
第二章 教科书中的英帝国 |
一、帝国的起源 |
二、帝国的发展 |
三、印度殖民地的书写 |
(一)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 |
(二)书写的客观性 |
第三章 教科书中的帝国特色 |
一、帝国的驱动力转变 |
(一)重商主义原则 |
(二)自由主义原则 |
二、因地制宜的帝国统治模式 |
(一)移民自治模式 |
(二)殖民公司模式 |
(三)政府掌控模式 |
三、从民间到政府的帝国拓展 |
(一)伦敦弗吉尼亚公司 |
(二)东印度公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英德在东新几内亚的殖民冲突(1874-188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史料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英德在东新几内亚殖民争端的缘起 |
(一)欧洲人“发现”新几内亚 |
(二)英国吞并东新几内亚图谋 |
(三)德国商业势力侵入东新几内亚 |
二、英德围绕殖民东新几内亚的矛盾激化(1874-1883年) |
(一)德国与英国在南太平洋的殖民竞争加剧 |
(二)英属澳大利亚和英国对东新几内亚的态度的转变 |
三、英德瓜分东新几内亚(1883-1885年) |
(一)澳大利亚提出“门罗主义” |
(二)德国的殖民政策发生转变 |
(三)英德谈判瓜分东新几内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大国战略透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解释及其不足 |
三、战略透支形成原因的分析框架 |
(一)概念定义和判断标准 |
(二)从战略过程看战略透支的形成 |
(三)目标偏移、止损失败及其决策心理 |
四、案例验证 |
(一)越南战争:过度消耗与战略透支 |
1. 越南战争中的目标偏移和止损情况 |
2. 美国决策者的决策心理 |
(二)克里米亚战争:有限扩张与理智撤回 |
1.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目标偏移和止损情况 |
2. 英国决策者的决策心理 |
(三)检验结果 |
五、结论 |
(5)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少数族裔家园困境与莫里森小说中的地理现象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体验南方: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构想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建构:《秀拉》中的身体实践 |
一、界域化空间:梅德林“底部” |
二、女性身体实践与主体性建构 |
三、解域化身体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塑造南方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所罗门之歌》 |
一、先天不足:种族身份与价值观的断裂 |
二、沙理玛:非洲和美洲的共生体 |
三、黑人文化英雄再造 |
小结 |
第二章 回忆南方: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 |
第一节 《宠儿》中的记忆政治 |
一、回忆“甜蜜之家”与奴隶身份确证 |
二、124号鬼魅与奴隶制遗产 |
三、“林间空地”仪式与黑人的自由之路 |
第二节 南方乌托邦实验:《天堂》中的政治实践 |
一、黑文的创立及其前现代乌托邦形态 |
二、鲁比:现代化进程中的黑人城镇 |
三、女修道院:种族融合的政治样板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南方: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 |
第一节 《柏油娃娃》中流动的地域与身份 |
一、加勒比海骑士岛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
二、纽约与黑人文化身份重塑 |
三、埃罗和“局外人” |
四、巴黎及其它与身份漫游 |
第二节 《恩惠》:殖民时期的种族景观及种族主义生产 |
一、从“弃儿”到“主人”:欧洲白人移民的身份转变 |
二、“本土的背井离乡者”:印第安人主体性的失落 |
三、非洲黑人奴隶的“他者化” |
小结 |
第四章 回归南方:现代性视野下的地域构想 |
第一节 《爵士乐》:音乐、小说形式与政治 |
一、爵士乐与小说形式 |
二、移民潮、北方都市和爵士乐 |
三、南方经验与爵士乐 |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论《家》的反现代性叙事 |
一、战争与人性的失落 |
二、人体医学实验、“斗狗”:种族迫害与伦理 |
三、南归:塑造乌托邦和文化救赎 |
小结 |
结语 |
一、作为虚构和象征的南方 |
二、南方与非裔美国人的家园 |
三、保守退避抑或野心勃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体育运动的概念与研究资料 |
(一) 体育运动概念的说明 |
(二) 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框架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转型与发展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传统体育的概况 |
一、上层阶级的体育运动 |
二、普通民众的体育运动 |
三、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
第二节 英国传统体育的式微及转型 |
一、工业革命前期传统体育的存续 |
二、工业革命后期传统体育的衰落与转型 |
第三节 英国现代体育的发展 |
一、新式体育项目的“发明”及体育规则的制定 |
二、19世纪体育技术的持续进步 |
三、工人实际工资与休闲时间的增多 |
四、现代体育的日益商业化与大众化 |
第二章 现代体育在英帝国的传播及其动力 |
第一节 英帝国殖民统治中的体育运动 |
一、英国的海外殖民与帝国建立 |
二、英帝国在治理模式与文化扩张中的体育运动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的不同阶段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体育在早期殖民地的传播 |
二、19世纪现代体育在英帝国殖民地的传播 |
第三节 现代体育在英帝国传播的动力 |
一、现代体育内源性的延伸 |
二、英国对外扩张的驱动 |
三、殖民者“文明使命观”的影响 |
第三章 体育运动在英帝国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英国学校体育教育及在英帝国的传播 |
一、英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
二、英国体育教育模式在英帝国的传播 |
第二节 英国强健派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传播 |
一、基督教在英帝国的传教事业 |
二、强健派基督教的出现及与体育运动的联系 |
三、强健派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在英帝国的传播 |
第三节 英国军事体育的发展及对体育的传播 |
一、体育运动在英国军队中的发展 |
二、军事体育在英帝国的传播 |
第四章 现代体育的传播对英帝国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现代体育与英国国家认同的加强 |
一、英国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初步形成 |
二、体育运动对国家认同及“英国性”的塑造 |
第二节 现代体育与英帝国统治基础的巩固 |
一、体育教育对帝国服务意识的强化 |
二、体育运动对富有战斗力军队的塑造 |
三、体育运动对英帝国优秀管理者的培养 |
第三节 现代体育在英帝国中的作用 |
一、联结散居在帝国殖民地中的英国人 |
二、英帝国实施殖民统治的重要方式 |
三、英帝国凝聚与团结的“黏合剂” |
第五章 世界不同国家对英国体育运动传播的反应 |
第一节 殖民地对体育传播的反应 |
一、爱尔兰盖尔运动协会对英国体育运动的抵制 |
二、印度民族主义进程中的体育本土化 |
三、澳大利亚的体育运动与其自治之路 |
第二节 1914年以前欧洲主要国家对体育传播的反应 |
一、法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努力 |
二、德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与英国的竞争 |
第三节 美国对英国体育运动传播的反应 |
一、美国对英国体育运动的继承与排斥 |
二、美国体育运动的“例外主义” |
三、美国体育运动的扩散及对英国文化霸权的争夺 |
结语 |
一、英国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体育的发展 |
二、英国现代体育传播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
三、英国现代体育对世界体育及国际秩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目标偏移、止损失败与大国战略透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既有研究及不足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战略透支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 概念定义和判断标准 |
2.2 目标偏移、止损失败与战略透支的形成 |
2.2.1 从战略过程看战略透支的形成 |
2.2.2 目标偏移、止损失败及其形成原因 |
2.3 案例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3章 越南战争:过度消耗与战略透支 |
3.1 冷战共识与越南战争 |
3.2 越南战争期间的目标偏移和止损情况 |
3.3 美国决策者的决策心理 |
第4章 克里米亚战争:有限扩张与理智撤回 |
4.1 欧陆均势与克里米亚战争 |
4.2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的目标偏移和止损情况 |
4.3 英国决策者的决策心理 |
第5章 结论 |
5.1 案例比较 |
5.2 研究结论 |
5.3 政策启示 |
5.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世纪末的委内瑞拉和美英德在委扩张 |
第一节 艰难前行中的委内瑞拉 |
一、早期委内瑞拉概述 |
二、政治试验与“考迪罗时代” |
三、新殖民主义以及与外国的冲突 |
第二节 美、英、德在委内瑞拉的利益与竞争 |
一、早期的美委关系 |
二、德国在委内瑞拉的扩张 |
三、英国在委商业利益与矛盾 |
小结 |
第二章 委圭边界危机与美英的博弈 |
第一节 边界问题的由来 |
一、模糊的历史继承 |
二、变化的边界线 |
三、失败的委英谈判 |
四、争议区域的价值 |
第二节 委内瑞拉的外交策略与美国的前期外交 |
一、委内瑞拉的外交策略 |
二、美国早期的外交努力 |
三、升级的美国关注 |
第三节 美英危机的爆发与各方的反应 |
一、奥尔尼照会与萨里斯伯里答复 |
二、美国总统年度国情咨文和特别咨文 |
三、美国舆论对争端的反应 |
四、英国民众的反应和其他国家的态度 |
第四节 委圭边界争端的和平解决 |
一、美英和平运动 |
二、官方与非官方谈判 |
三、委内瑞拉委员会与巴黎仲裁法庭仲裁 |
小结 |
第三章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美、英、德的博弈 |
第一节 委内瑞拉债务问题的由来与加剧 |
一、债务纠纷的根源 |
二、委德债务纠纷 |
三、委英债务纠纷 |
第二节 英、德、意联合对委索债 |
一、英德联合行动的原因 |
二、英德合作与分歧 |
三、英德意联合行动 |
第三节 美国的立场与政策 |
一、美国对索债的支持 |
二、美国走向干涉 |
三、美、英、德舆论的反应 |
第四节 华盛顿谈判与海牙仲裁 |
一、华盛顿谈判与分歧 |
二、英德与美国的较量 |
三、议定书与海牙仲裁 |
小结 |
第四章 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门罗主义的扩展 |
第一节 委圭边界危机与门罗主义的延伸 |
一、门罗主义的提出和早期的应用与发展 |
二、美国在委圭边界危机中援引门罗主义的原因 |
三、门罗主义在委圭边界争端中的延伸 |
四、奥尔尼主义与克利夫兰主义的影响 |
第二节 委内瑞拉债务危机与罗斯福推论 |
一、罗斯福推论出台的原因 |
二、1904年罗斯福推论的提出 |
三、罗斯福推论的实质与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两次委内瑞拉危机对美、英、德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英美友谊的开端 |
一、英美的矛盾和友谊的基础 |
二、英美的妥协、合作以及解决争端的新模式 |
三、奠定新世纪友好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两次危机对美德关系的影响 |
一、美国的新对手——德国 |
二、美德在美洲争夺和战略冲突 |
第三节 美、英、德三国外交关系的走向 |
一、英德结盟的失败 |
二、美、英、德三国关系的走向 |
小结 |
结论 |
一、美国对两次委内瑞拉危机政策的特点 |
二、大国在两次危机中博弈的实质 |
三、仲裁解决两次危机的积极影响 |
四、两次仲裁的局限性:弱国无外交与大国妥协 |
五、干涉主义与和平主义在美国外交中的矛盾统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历史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维多利亚女王的政治形象 |
第一节 维多利亚女王政治形象的表现 |
一、治国理政的强者 |
二、帝国扩张中的坚定支持者 |
三、“日不落帝国”的象征 |
第二节 维多利亚女王政治形象的塑造背景 |
一、年少时所受教育和即位后的学习 |
二、与帝国主义扩张需求相契合 |
三、英国报章对女王正面形象的刻意宣传 |
第三节 维多利亚女王政治形象的影响 |
一、有利于女王有效履行立宪君主职责 |
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地位 |
第二章 维多利亚女王的家庭形象 |
第一节 王室家庭中的贤妻良母 |
一、与阿尔伯特夫妻情深 |
二、严格教育子女 |
第二节 维多利亚女王“家庭天使”形象的成因 |
一、时代的需求 |
二、女王有意的展示 |
第三节 维多利亚女王家庭形象的影响 |
一、英国社会家庭观念的变化 |
二、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
三、女王“家庭天使”形象的负面效应 |
第三章 维多利亚女王的社会道德形象 |
第一节 “维多利亚风尚”引领者 |
一、净化宫廷内部风气 |
二、以身作则践行“维多利亚风尚” |
第二节 维多利亚女王社会道德形象的时代基础 |
一、社会繁荣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 |
二、“向上流社会看齐”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维多利亚女王社会道德形象的影响 |
一、绅士风度成为共同追求 |
二、民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对近代英国自由主义异化的反思 ——以若干历史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拟用的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英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缘起 |
2.1 时间的重启:中世纪神学政治的瓦解 |
2.2 “知识考古”:古典自由主义理想的复兴 |
2.3 社会契约:英国自由主义理念的建构 |
第3章 英国自由主义的异化:功利主义 |
3.1 新世代主导地位的困境:利益的固化 |
3.2 现实主义的实用办法:功利主义 |
3.3 时间的停滞:自由主义的“政治神学” |
3.4 政治概念的丧失与功利社会的“自我奴役” |
第4章 功利主义的全球逻辑:帝国主义 |
4.1 有限空间内的风险:阶级矛盾 |
4.2 古典时代的经验:西方帝国主义的诞生 |
4.3 成本转嫁海外:现代西方帝国主义的重生 |
4.4 帝国主义的困境:通往总体战之路 |
第5章 功利——帝国逻辑与爱尔兰大饥荒 |
5.1 19 世纪的英帝国现实:盛世与危机 |
5.2 功利主义的整体性压力:英政府“无能为力 |
5.3 爱尔兰独立的实质:共同体的瓦解 |
第6章 英帝国的末路 |
6.1 帝国的退化与瓦解 |
6.2 冷战与自由主义的新神话 |
6.3 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与自由主义神话的贫困 |
6.4 历史对当今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心不在焉"式的版图扩张?——19世纪英帝国海外扩张形式与动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世纪英帝国孟买和哈利法克斯海军基地研究[D]. 周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2]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帝国书写 ——以《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为中心[D]. 王晨璐. 南京大学, 2020
- [3]英德在东新几内亚的殖民冲突(1874-1885)[D]. 杨俊昭.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大国战略透支研究[J]. 章珏,徐进. 国际政治科学, 2020(02)
- [5]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D]. 张银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19世纪英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帝国传播研究[D]. 杨松.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目标偏移、止损失败与大国战略透支研究[D]. 章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09)
-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与大国博弈[D]. 杨盛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9]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历史形象[D]. 霍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10]对近代英国自由主义异化的反思 ——以若干历史事件为例[D]. 兰剑.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