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工安全生产的心理与动机

浅谈矿工安全生产的心理与动机

一、论矿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和激励(论文文献综述)

沈小清[1](2020)在《煤矿高层管理者安全领导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煤矿企业中,97%以上的事故都是由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员工行为的主要感知来源是安全领导力,其中高层管理安全领导力可直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影响,故测量与提升煤矿企业高层管理者安全领导力以遏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降低煤矿事故伤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煤矿企业高层管理者安全领导力为切入点,探究高层安全领导力及其维度结构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管控。首先,基于文献调研、扎根理论分析确定了煤矿高层管理高安全领导力结构维度。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煤矿事故报告进行编码分析,得到以事故案例为基础的5个初始维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以高层安全领导力为主题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访谈结果,得到6个初始维度核心范畴。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借助“全范围领导力”理论模型,最终确定个人素养、安全愿景、安全关照、安全控制、安全指导、安全政策6个高层安全全领导力维度。其次,根据安全氛围的概念和结构分析,论证了安全氛围与煤矿高层管理者安全领导力、矿工不安全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安全氛围作为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从直接与间接关系2个重点研究路径分别构建了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15个研究假设。应用文献分析筛选、提炼出煤矿安全氛围和矿工不安行为的测量指标,应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编制方法编制问卷并进行抽样调查。采用SPSS25.0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问卷信、效度与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研究变量因子结构,优化量表以进行二次问卷发放与回收。最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数据处理,利用 SPSS25.0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结合AMOS24.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检验假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层安全领导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存在显着负向影响作用,即高层管理者提供安全产投入,关怀矿工安全等高层安全领导力表现,可有效遏制矿工不安全行为;高层安全领导力安全愿景维度同时对2种类型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产生显着负向影响,矿工能够在企业良好安全愿景感召下从自身做起杜绝不安全行为;高层安全领导力安全指导维度的突出表现能够减少矿工服从性不安全行为;高层安全领导力个人素养维度的突出表现能够减少矿工参与性不安全行为;高层安全领导力能够通过企业安全氛围间接控制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基于以上结果,从提高安全认知、加强个人素养、强化安全行为3方面提出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提升建议。

白丽萍[2](2020)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对其中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人因特性概念。在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况,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人因特性在人、机、环、管四因素之间关系,拓宽了人-机-环-管的内容,基于系统安全理论等,建立了“人-机-环-管”评价模型。以九龙川煤矿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研究企业干部员工对于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认知,以提到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素养为目标,首先根据矿井安全文化评价程序方法,对于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所能涉及的所有灾害,分析其危险性,并建立模型来归纳人因特性在事故危险影响程度;其次,在模型中探讨人在系统中的人因特性特征,人与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之间关系;利用分析结果并结合矿井现场员工的基本情况,以风险管控原则为指导,建立基于人因特性的双重预防体系,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和实现“我要安全”矿井安全管理境界,达到预防事故目的。研究成果可作为九龙川煤矿生产投入运营后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实现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陈洋[3](2020)在《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变的主题,然而各类事故却严重威胁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若能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加以干预与控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率。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作为矿工习得不安全行为的主要途径,其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在群体中的传播和蔓延,使得初始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发展成群体性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群体安全意识的下降,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鉴于一线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的制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对提升组织安全,保障组织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立足于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地运用和借鉴安全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选择偏好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的研究内容与结论:(1)通过文献查阅和研读,结合安全管理领域的不安全行为概念、行为金融领域的羊群行为概念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从众行为概念对矿工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从行为发生动机的视角,在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并验证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二维结构,即规范顺从和信息认同。(2)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挖掘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依据开发的量表收集研究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不安全羊群行为在工作年限、收入、年龄以及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而在职位层级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负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而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以及工作要求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和群体不安全氛围通过感知损失显着负向作用于不安全羊群行为,而恢复水平和组织监管通过感知损失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3)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由于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感知损失)在内、外部因素与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键且直接因素,因此,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分析行为效用感知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把握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规律。通过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内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在不同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水平的作用下,煤矿一线员工的演化均衡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一步,通过构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非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外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每种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4)考虑到行为效用感知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内、外部因素嵌入到行为效用感知中,通过建立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系统,分别对比了各个因素取最优和最劣值时,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趋势,并通过比较得出:在单因素中,对个人特质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最好;在内部因素(个人特质、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和外部因素(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和组织监管)分别取最优和最劣值时的对比中得出,对外部因素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更佳;最后,当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处于低水平,且恢复水平、工作素养和组织监管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中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水平最低,所取得的干预效果最好。(5)基于实证研究、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研究所得结论,分别从行为驱动、演化规律以及干预效果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对策,为遏制煤矿企业中的不安全羊群行为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图共计68幅,表共计103张,参考文献共计326篇。

徐杰胜[4](2019)在《体验式煤矿安全培训项目开发及应用研究 ——以CL煤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煤矿安全培训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安全检查及煤炭管理机构的要求,使用固定的教材内容,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室内授课,课程结束考试结业的模式。没有从学员自身对安全培训的需求,以及煤矿企业对安全培训的需求等角度,来细分学员培训内容和模式。目前安全培训课程的时间设置较短,培训效果不能持久,即使安全培训过程中学员认真学习,课程安排合理,培训正常进行,考核结果合格,也只能说明学员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圆满完成了安全培训的全部课程,能否把培训所学内容和状态带回工作岗位,如何把所学知识、技能及强调的安全意识等在工作岗位上长期持续下去,都是煤矿生产企业关心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经过充分学习和调研,结合煤矿企业及职工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立足于特殊工种资格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安全心理学理论,突出“技能、意识、体验”,坚持结果导向、分类施策,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立体式、复合型、体验式煤矿安全培训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本安全培训项目结合CL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出发,使用九型人格等心理学手段区分学员的不同情况,对培训学员进行测试并分类,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对于有问题的学员按照具体情况实施“一人一策”的方法,分别以心理辅导和疏导、情景体验室、游戏体验室、传统文化熏陶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生产现场和事故现场等手段,对学员进行区别培训。另外,还运用“移动e课堂”手机APP每日一练、心理问卷调查然后分类指导、事故现场再现、工伤结果模拟等多手段并用,手机APP作为培训期间及培训之后长期使用来提升安全培训效果的工具,起到了长期有效的作用。经过一年来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从“三违”总人次、严重“三违”人次、典型一般“三违”人次及一般“三违”人次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典型违章发生率、管理人员违章发生率、班组“三违”超标率、重复违章人数也都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该安全培训项目的实施和效果检验,尤其是其中理论和实践方法的推广应用对煤矿安全培训效果的提升,对减少人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人为违章的发生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论文有图16幅,表10个,参考文献50篇。

俞凯[5](2019)在《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及软件平台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中,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备受关注。统计表明,煤矿事故中80%以上的事故是因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直接或间接引发的。职工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受群体行为的影响,因此,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是在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群体安全行为演化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中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进行量化处理,普通定性分析方法又无法取得可靠、全面的结论,而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技术途径,能全面、准确的分析职工的群体安全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因此,研究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及其软件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从煤矿职工群体特征入手,运用博弈论、QSIM算法、定性模拟、定量分析等方法以及计算机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开发了通用的配套软件平台。首先,分析了群体及群体安全行为特征,结合组织行为学、群体动力学等理论,分析了群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编制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群体-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博弈矩阵,计算博弈复制动态方程,并应用系统动力学(SD)在AnyLogic平台上进行博弈动态仿真,总结了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的演化过程特性。之后,以QSIM算法为基础,研究得出了科学、完善的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包括状态转换过程中的过滤方法、模拟结果分析方法、定性模拟规则与算法、模拟停止条件设置、以及控制对策优选方法等,其核心是使用由GA-BP算法优化的QSIM过滤算法进行状态的过滤算法,即运用GA-BP算法和社会场理论优化模拟的过滤过程。以此作为基础,在预设模拟阶段和模拟次数的前提下,设置模拟过程的智能停止条件;以变化趋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等形式统计分析模拟结果中的变量变化趋势、定性值分布情况及群体要素的影响程度等信息;结合大数据技术,完善控制对策分析、优选过程。再后,研制、开发了功能完善、界面友好的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属于通用型定性模拟工具,根据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进行开发设计,人机界面友好,具有丰富的图表分析功能,可方便地完成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的全部工作,并有配套的专用子系统——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管理系统,进行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的管理和优选工作。最后,在定性模拟软件平台上,以煤矿职工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21种不同方案的定性模拟,获得了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的演变规律,并进行了控制对策优选分析;本论文研究成果试验性地应用于山东省唐口煤业,验证了该定性模拟方法及其软件平台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实用性。本论文是对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及其软件平台的深入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可为煤矿企业的安全行为管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实用工具,同时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理论借鉴和研究工具支持。

高康[6](2019)在《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是煤炭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是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煤红柳林煤矿的精细化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红柳林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首先对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方案设计,构建了红柳林煤矿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模式,包含6个方面精细化管理内容,分别是:过程系统精细化控制、过程节点精细化控制、过程程序精细化控制、过程流程精细化控制、过程岗位精细化控制和过程创新精细化控制;进一步提出了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实施保障体系,分别是过程精细化管理支撑体系和过程精细化管理技术体系,其中,过程精细化管理支撑体系包含“心·Xin”文化体系,团队素质提升体系,“三维”责任落实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标准体系,内部市场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管理信息化体系等;过程精细化管理技术体系包含机环双检技术、人机工程学、“定置、编码、标识、看板”四项技术、“5E”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心理学、价值工程技术、系统分析技术等。通过对神木陕煤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和总结,进一步提升了红柳林煤矿的管理水平,也为其他煤矿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经验。

冯玉[7](2018)在《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型模式构建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事故致因理论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四个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和管理因素,其中,人的安全行为是第一要素。据统计,在我国煤矿事故中,由于违章、管理等人因事故占事故总量的96.5%以上。因此,基于现代事故致因理论,从把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出发,研究煤矿本质安全型模式构建方法,对我国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的调查研究,分析现有本质安全型理论的研究成果,总结本质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进程、内涵及特征,并分析了本质安全和传统安全的区别以及国内外对本质安全的应用情况。基于“人本原理”、“冰山理论”、“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凝练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内涵、特征、构建意义等基本属性,为构建本安型矿井模式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实现途径,提出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的构建方法,制定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本模式、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云驾岭矿区为研究对象,对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进行实际应用,制定云驾岭矿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出基于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的企业安全文化。本文从本质安全基本概念、相关理论方法、现场实践等多个方面,系统地研究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的构建方法,并进行现场的应用和实践检验。研究成果可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理论指导,对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黄姗姗[8](2018)在《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模拟与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职工的行为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研究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本文从群体状态、管理行为和安全监管三个方面对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模拟分析。依据组织行为学、群体动力学等理论,运用QSIM算法及思路、演化博弈论等方法,结合VB和matlab实现定性模拟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模拟结果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首先在理论分析总结基础上,建立煤矿职工群体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模型,运用QSIM算法设计模拟算法步骤,并设计了 7种实验方案进行定性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出群体动力要素是影响职工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其次,基于前文对群体状态的研究结果中外界管理策略的重要性,研究管理行为对职工行为的作用,引入安全参与和安全遵守行为作为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变量,建立管理行为与职工群体行为的作用关系,基于QSIM算法思路,设定性模拟步骤,引入心理均衡概念,运用matlab推理出最佳的管理行为和职工行为的状态组合。然后,根据前文对管理行为作用的研究结果中安全奖惩的重要度,从煤矿安全监管方面,基于演化博弈论分析监管组织和职工群体行为,建立博弈收益矩阵,求出均衡策略,并建立系统动力学SD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纯策略、混合策略下的职工不安全行为的仿真模拟,得出了不同策略下状态的稳定性和变化性。最后,在前文研究结果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群体动力、管理行为和煤矿安全监管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这些预控措施的提出可以降低煤矿职工个体与群体中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刘伟华[9](2017)在《煤矿职工群体特征及其安全行为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群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系统深入研究煤矿企业职工的两种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群体行为(自组织行为和他组织行为)及其特征。结合人的行为模式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个体遵从于群体的原因和群体内部行为演化的原因,从自组织和他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了群体安全行为演化过程三个阶段,建立了群体行为演化的理论分析模型。以行为控制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为基础、以演化博弈论和系统仿真为工具,从个体自我与群体,群体成员与群体成员、煤矿安全管理者与多个群体之间分析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Vensim PLE建立演化SD模型,并就各变量对各博弈方行为演化的影响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博弈方的行为演化情况,掌握职工个体与群体的安全行为演化规律。仿真结果与实际理论和现场安全生产经验相符,说明了在个体内在心理力场和群体动力力场的作用下,个体与群体行为表现出自组织性,并向收益大的方向自组织演化,且收益参数越大,博弈方向安全行为演化的速度越快。煤矿职工群体成员在群体动力的内部作用力和外部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下,行为会发生演化,但演化稳定均衡点取决于行为决策收益。并且动态的激励是确保安全管理者的持续进行安全检查和降低煤矿职工群体的不安全行为水平的有效措施。基于上述博弈和仿真研究,建立了群体安全行为模型,使用QSIM算法对建立的安全行为模型进行试验性模拟分析,表明管理者加强自组织或他组织类管理措施,群体安全行为水平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并提出了群体不安全行为的具体干预对策。

胡小帆[10](2017)在《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形势严峻,煤矿事故频发,抓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据大量事故总结,造成事故的源头主要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大多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因此,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安全绩效考核则为加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矿工安全意识、组织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显得极为迫切。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不安全行为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变量的测量维度,并结合社会认知理论、组织支持理论、绩效考核理论、多层次理论以及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构建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模型,并提出本文的两个假设:假设1是安全意识与矿工不安全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假设2是安全绩效考核在安全意识与矿工不安全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其次,确定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题项,通过SPSS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信度、效度分析,剔除不合理的题项,形成正式问卷。为实现该模型的跨层次分析,需对问卷数据进行组间与组内分析,结果表明组内rwgj为0.93大于0.7的标准,说明收集的数据可以整合处理;且ICC(1)是0.231高于0.12的标准;ICC(2)是0.96超过0.7的标准,数据可做跨层次分析。最后,对本文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意识与矿工不安全行为呈负相关关系,且各维度的假设均得到验证;在安全绩效考核的调节效应中,除应急管理之外的其他维度均得到支持,表明安全绩效考核中的部分维度在安全意识与矿工不安全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负效应增强关系)。在深入分析和假设验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是企业应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理心理健康、增强安全技能;二是企业要增加安全宣传、建立监督与事故管理机制,本研究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论矿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和激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矿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和激励(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高层管理者安全领导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安全领导力研究现状
        1.2.2 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1.2.3 本研究的出发点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结构维度分析
    2.1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维度事故案例分析
        2.1.1 NVivo质性分析法概述
        2.1.2 煤矿事故案例资料处理
        2.1.3 煤矿事故致因因素归类
        2.1.4 编码结果输出与分析
    2.2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维度访谈分析
        2.2.1 扎根理论应用概述
        2.2.2 结构化访谈研究
        2.2.3 访谈资料分析
        2.2.4 编码的理论饱和度检验
    2.3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维度分析结果
        2.3.1 FRL理论模型
        2.3.2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维度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概念模型构建
    3.1 煤矿安全氛围理论基础分析
        3.1.1 安全氛围的概念
        3.1.2 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分析
    3.2 相关变量测量维度及指标确定
        3.2.1 不安全行为测量维度
        3.2.2 安全氛围测量维度
    3.3 高层安全领导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概念模型
        3.3.1 影响关系假设的提出
        3.3.2 概念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4.1.1 高层安全领导力问卷设计
        4.1.2 矿工不安全行为问卷设计
        4.1.3 煤矿安全氛围问卷设计
    4.2 问卷发放与统计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项目分析
    4.3 问卷信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4.4.1 高层安全领导力
        4.4.2 矿工不安全行为
        4.4.3 煤矿安全氛围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高层安全领导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关系模型验证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5.2 二次问卷发放与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信度检验
        5.2.3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5.3 高层安全领导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直接关系验证
        5.3.1 验证方法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3.3 模型假设检验及结果解释
    5.4 高层安全领导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间接关系验证
        5.4.1 验证方法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4.3 模型假设检验及结果解释
    5.5 高层安全领导力提升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6.1.1 主要工作
        6.1.2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附录 Ⅱ

(2)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煤矿人的因素研究现状
        1.2.1 国外煤矿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煤矿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1.2.3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员工人因特性分析基础理论
    2.1 煤矿事故致因安全管理理论
        2.1.1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2.1.2 “1:29:300”规律及“3E”准则
        2.1.3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1.4 系统安全理论
    2.2 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人因特性
        2.2.1 “人-机-环-管”中人因特性研究
        2.2.2 木桶原理
    2.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指标体系
        2.3.1“人-机-环-管”中人与其他要素关系研究
        2.3.2 人因特性指标体系
    2.4 本章小结
3 煤矿安全文化体系中人因特性评价模型
    3.1 煤矿建立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3.1.1 人因特性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3.1.2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对人因特性的促进作用
    3.2 煤矿安全文化评价人因特性模型
        3.2.1 煤矿安全文化评价人因特性分析
        3.2.2 人因特性因素分析
        3.2.3 人因特性评价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分析
    4.1 九龙川煤矿概况
    4.2 矿井人员状况分析
    4.3 职业卫生与健康危害
    4.4 九龙川煤矿人因特性与灾害影响关系评价
        4.4.1 九龙川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4.5 本章小节
5 煤矿安全管理中人因特性管理对策
    5.1 隐患排查治理对策
    5.2 风险防控管理对策
    5.3 综合管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的关系
    2.2 不安全羊群行为概念的界定
    2.3 相关理论基础与模型
    2.4 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的建立
    3.1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3.2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的界定
    3.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所需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4.1 量表开发的流程与原则
    4.2 初始题项的提取与修正
    4.3 预调研与初始量表检验
    4.4 正式施测与样本情况
    4.5 正式量表的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5.1 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5.2 不安全羊群行为各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3 不安全羊群行为与其各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 行为效用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6.1 演化博弈理论
    6.2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评价
    6.3 员工群体内部演化博弈分析
    6.4 管理者与员工演化博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研究
    7.1 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7.2 Netlogo平台仿真的原理与优势
    7.3 仿真系统的构建
    7.4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不安全羊群行为干预的对策建议
    8.1 基于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建议
    8.2 基于演化博弈的管理者的干预建议
    8.3 基于仿真研究的干预措施选择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体验式煤矿安全培训项目开发及应用研究 ——以CL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理论依据
    2.1 煤矿安全心理学
    2.2 矿工心理因素
    2.3 九型人格
    2.4 矿工安全认知
    2.5 OBE基本概念及其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煤矿安全培训项目需求分析
    3.1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在历史和现阶段产生的问题分析
    3.2 影响煤矿安全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3.3 当前煤矿企业对安全培训的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安全培训项目内容
    4.1 九型人格心理定位
    4.2 心理辅导及心理疏导
    4.3 情景体验(情景体验室、游戏体验室)
    4.4 虚拟现实技术(VR)模拟事故现场
    4.5 传统文化熏陶
    4.6 CL煤矿“移动e课堂”手机APP应用
    4.7 本章小结
5 煤矿安全培训项目管理方案及实施效果
    5.1 项目进度分析
    5.2 项目成本分析
    5.3 项目人员保障
    5.4 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成果
    5.5 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效果考核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及软件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群体安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群体特征分析
    2.2 不安全行为概念及分类
    2.3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4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问卷调查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博弈与仿真研究
    3.1 演化博弈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简介
    3.2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博弈模型构建
    3.3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演化过程仿真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研究
    4.1 定性模拟及其算法原理分析
    4.2 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研究
    4.3 群体安全行为控制对策的大数据优选方法分析
    4.4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软件平台研制
    5.1 软件平台需求分析
    5.2 软件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5.3 数据库设计
    5.4 软件设计与实现
    5.5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软件平台的功能与应用
    5.6 本章小结
6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及结果分析
    6.1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模拟方案设计
    6.2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模拟结果及规律分析
    6.3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分析
    6.4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煤矿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精细化管理理论
        2.1.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2.1.2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2.1.3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
    2.2 煤矿安全管理理论
        2.2.1 事故致因理论
        2.2.2 戴明循环
        2.2.3 安全目标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红柳林煤矿管理现状分析
    3.1 陕煤红柳林煤矿概况
    3.2 陕煤红柳林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陕煤红柳林煤矿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确定
        3.2.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2.3 陕煤红柳林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3.3 陕煤红柳林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3.3.1 认识和重视不够
        3.3.2 控制和执行不严
        3.3.3 管理和贯彻不力
        3.3.4 员工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 红柳林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4 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4.1 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模式设计
    4.2 红柳林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管控要素
    4.3 红柳林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管控原则
    4.4 红柳林煤矿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内容
        4.4.1 过程系统精细化控制
        4.4.2 过程节点精细化控制
        4.4.3 过程流程精细化控制
        4.4.4 过程岗位精细化控制
        4.4.5 过程创新精细化控制
    4.5 本章小结
5 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实施保障体系
    5.1 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保障体系设计
    5.2 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支撑体系
        5.2.1 “心·Xin”文化体系
        5.2.2 团队素质提升体系
        5.2.3 责任落实体系
        5.2.4 制度保障体系
        5.2.5 标准体系
        5.2.6 内部市场化体系
        5.2.7 绩效考核体系
        5.2.8 管理信息化体系
    5.3 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技术体系
        5.3.1 机环双检技术
        5.3.2 人机工程优化技术
        5.3.3 四项技术
        5.3.4 “5E”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5.3.5 工程心理学技术
        5.3.6 价值工程技术
        5.3.7 系统分析技术
    5.4 红柳林煤矿过程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型模式构建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现状
        1.2.2 国内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现状
        1.2.3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1.3 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1.3.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1.3.2 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及发展
    2.1 本质安全理论
        2.1.1 .本质安全概念与内涵
        2.1.2 本质安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
        2.1.3 本质安全和传统安全的区别
    2.2 本质安全型企业
        2.2.1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涵
        2.2.2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特征
    2.3 国内外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2.3.1 国外本质安全企业建设
        2.3.2 国内本质安全企业建设
    2.4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3 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及其构建方法研究
    3.1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理论基础
        3.1.1 人本原理
        3.1.2 冰山理论
        3.1.3 现代事故致因理论
    3.2 本质安全型矿井内涵
        3.2.1 危险源辨识控制
        3.2.2 全员安全管理
    3.3 本质安全型矿井特征及意义
        3.3.1 本质安全型矿井特征
        3.3.2 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意义
    3.4 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方法和途径
        3.4.1 构建方法
        3.4.2 实现途径
    3.5 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
        3.5.1 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
        3.5.2 本质安全型矿井体系
        3.5.3 本质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应用实践煤矿企业的基本情况
    4.1 煤矿生产建设概况
    4.2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4.2.1 矿区地质构造
        4.2.2 井田地质构造
        4.2.3 地形地势
        4.2.4 气象及地震状况
    4.3 应用矿井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概况
        4.3.1 自然灾害概述
        4.3.2 安全生产状况及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本质安全型矿井模式的实例应用与检验
    5.1 云驾岭矿本质安全型矿井体系构建
    5.2 规范和提高云驾岭矿本质安全行为
        5.2.1 招工把主入口关
        5.2.2 安全培训把住素质关
        5.2.3 安全确认把住过程关
        5.2.4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5.3 不断提提高云驾岭矿系统装备本质安全化水平
        5.3.1 健全“一通三防”工程
        5.3.2 健全完善防治水系统
        5.3.3 加强矿压监测和顶板支护
        5.3.4 健全完善提升、运输保护系统
        5.3.5 积极推广使用安全新技术、新装备
    5.4 不断提升井下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程度
        5.4.1 加大灾害治理力度
        5.4.2 加强水灾事故预防
        5.4.3 加强水灾事故预防
        5.4.4 顶板事故预防
    5.5 云驾岭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5.6 云驾岭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5.6.1 建设目标
        5.6.2 构成要素
        5.6.3 建设模式
        5.6.4 建设流程
    5.7 应用效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模拟与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煤矿职工群体行为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群体及其不安全行为分析
    2.2 群体行为理论及分析
    2.3 群体行为定性模拟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职工群体对个体不安全行为作用的定性模拟
    3.1 煤矿职工群体对个体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 群体对个体不安全行为作用模型分析
    3.3 群体对个体不安全行为作用定性模拟
    3.4 定性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管理行为与职工群体行为的定性模拟研究
    4.1 管理行为与群体行为分析
    4.2 管理行为与职工行为的定性模拟
    4.3 基于QSIM和BP神经网络的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博弈论的监管组织与职工群体行为演化及SD仿真
    5.1 监管组织与职工群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5.2 煤矿安全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
    5.3 SD模型的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控措施
    6.1 基于群体状态预控措施
    6.2 基于管理行为预控措施
    6.3 基于安全监管预控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9)煤矿职工群体特征及其安全行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煤矿职工群体特征及安全行为演化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煤矿职工群体及特征分析
    2.3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群体安全行为演化理论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博弈论的个体—群体的自组织行为演化及SD仿真
    3.1 个体—群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3.2 动态结构下的SD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
    3.3 收益参数对博弈方行为演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演化博弈研究
    4.1 群体动力对群体成员行为的作用
    4.2 群体成员安全行为博弈模型的建立
    4.3 群体行为演化的趋势及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职工群体混合组织安全行为的博弈分析
    5.1 煤矿安全管理群体与煤矿职工群体演化博弈分析
    5.2 演化博弈模型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模型及干预措施
    6.1 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模型
    6.2 群体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措施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安全意识研究现状
        1.2.2 安全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1.2.3 矿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1.2.4 安全意识与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1.2.5 安全绩效与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1.3 研究述评
    1.4 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
    2.1 社会认知理论
    2.2 组织支持与绩效考核理论
        2.2.1 组织支持理论
        2.2.2 绩效考核理论
    2.3 多层次理论
        2.3.1 多层次理论
        2.3.2 跨层次基本原理
    2.4 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1 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假设
        3.1.2 模型构建
    3.2 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工具
        3.2.1 安全意识问卷
        3.2.2 安全绩效考核问卷
        3.2.3 矿工不安全行为问卷
    3.3 初始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3.1 初始问卷设计过程
        3.3.2 初始问卷调查的实施
    3.4 初始问卷的数据分析
        3.4.1 项目分析
        3.4.2 信度分析
        3.4.3 效度分析
        3.4.4 形成正式问卷
    3.5 本章小结
4 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跨层次验证
    4.1 正式调研的统计分析
    4.2 信度检验
    4.3 效度检验
    4.4 跨层次变量聚合检验
        4.4.1 跨层次分析
        4.4.2 组间与组内变量分析
    4.5 研究模型与假设验证
        4.5.1 主假设的验证
        4.5.2 安全绩效考核各维度的跨层次调节效应
    4.6 结果讨论
    4.7 管理对策
        4.7.1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7.2 确保员工的生理、心理健康
        4.7.3 增强员工的安全工作技能
        4.7.4 增加员工的安全培训与宣传
        4.7.5 建立组织监督与事故管理机制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论矿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和激励(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高层管理者安全领导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D]. 沈小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人因特性的评价研究[D]. 白丽萍.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D]. 陈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体验式煤矿安全培训项目开发及应用研究 ——以CL煤矿为例[D]. 徐杰胜.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煤矿职工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方法及软件平台研究[D]. 俞凯.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2)
  • [6]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应用研究[D]. 高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型模式构建方法及应用[D]. 冯玉.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8]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模拟与博弈研究[D]. 黄姗姗.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9]煤矿职工群体特征及其安全行为模型研究[D]. 刘伟华.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10]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跨层次研究[D]. 胡小帆.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  

浅谈矿工安全生产的心理与动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