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论文文献综述)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1](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苏晓敏,闫佳佳,冯钰舒,胡夕芸,李佳[2](2021)在《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评估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曲美他嗪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卫生技术评估(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最终纳入1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3篇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估结果显示单用或联用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心肌总缺血时间,改善心电图情况、心功能情况、运动耐受性,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成本效果优势,但因目前可获得的文献质量偏低,仍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基于目前可获得的证据支持曲美他嗪治疗各型心绞痛是有效、安全、经济的。
曲文白[3](2021)在《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运动耐量是SCAD患者预后的最强预测因子,与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SCAD这一重大卫生问题,以运动耐量改善为切入点,心绞痛疗效、中医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作为次要评价指标,开展气血理论指导下芪参丹芍颗粒(原名:益气活血方)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及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目的:1.基于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芪参丹芍颗粒对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及安全性。2.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阳性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取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作为阳性对照药。将纳排标准筛选后的SCAD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SCAD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芪参丹芍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对照组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每次1片(20mg),每日3次,三餐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代谢当量提高值。次要疗效指标为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的其他指标[运动试验持续时间、运动试验阳性情况、运动诱发心绞痛情况、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运动中ST段下降最大幅度、最差ST段水平、Duke平板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最大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心绞痛相关指标(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证候疗效、症状疗效、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和 SF-36 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survey,SF-36)]在治疗 4 周后较基线的变化。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糖)和尿常规]、不良事件等。设置远期随访(入组后6月和12月),关注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分别对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er protocol set,PPS)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PP),对两个数据集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对主要疗效指标进行非劣效检验及多因素分析,其中非劣效检验为单侧检验。2.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从TCMSP数据库获取芪参丹芍颗粒9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结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相关实验文献补充活性化合物,通过TCMSP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活性化合物的相应靶标。使用GeneCards、NCBI、CTD和TTD数据库分别获取SCAD和运动耐量的靶标。将中药活性化合物靶标与疾病靶标取交集,获得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潜在靶标。将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标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通过 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全链网络,即药物-化合物-作用靶标-疾病网络。提取PPI网络与全链网络中度值高于均值的靶标作为核心靶标。通过R 3.6.3和clusterProfiler软件包,以P<0.01对核心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及SCAD&运动耐量与核心靶标的相关文献研究,构建芪参丹芍颗粒干预SCAD&运动耐量的潜在机制网络,并运用Pathway builder tool 2.0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1.临床试验部分①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0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共脱落6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对照组另有1例受试者已完成治疗,但拒绝接受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未予纳入PPS集。②基线情况:ITT分析与PP分析均提示,组间在人口学资料和病史、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等基本临床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③组间比较:ITT分析及PP分析均提示,在主要疗效指标-代谢当量提高值方面,试验组不劣于对照组(P<0.05),ITT分析试验组提高1.33±1.88 METs,对照组提高1.05±1.73 METs,PP 分析中试验组提高 1.39±1.90 METs,对照组提高 1.16± 1.79 METs;在中医证候疗效、乏力症状疗效等中医相关指标和SAQ总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试验持续时间、运动中ST段下降最大幅度、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最差ST段水平、最大心率、DTS、RPP、运动诱发心绞痛情况、运动试验阳性情况等运动耐量指标,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等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症状疗效(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自汗)和SAQ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治疗满意程度评分、疾病认识程度评分、SF-36总分、躯体健康总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精神健康总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组内比较:ITT分析与PP分析均提示,在代谢当量、运动试验持续时间、DTS等运动耐量指标,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等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SAQ总分、SAQ各子项评分、SF-36总分、MCS、PCS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上,两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敏感性分析结果:除了组间SAQ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的变化外,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均一致,脱落病例对本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⑥主要疗效指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组别、静息心率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代谢当量提高值与基线代谢当量呈负相关(P<0.05),如果放宽P值限制至0.2,则代谢当量提高值与基线CCS心绞痛分级呈负相关(P<0.2),与基线SAQ总分呈正相关(P<0.2)。⑦两组治疗期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远期随访中对照组一年期随访发生MACE 3例,试验组无MACE发生。2.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①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药物-化合物-作用靶标-疾病”网络,涉及中药活性化合物167个,中药-疾病交集靶标126个,核心靶标62个。②核心活性化合物: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核心化合物。③核心靶标:IL6、VEGFA、CASP3、HIF1α、COX1等核心靶标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分子功能55个、细胞组分29个和生物过程83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98条信号通路(P<0.01),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⑤构建获得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潜在机制网络。结论:1芪参丹芍颗粒能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其疗效不劣于阳性对照药物TMZ,安全有效,远期预后良好。2在试验药物改善代谢当量方面可能存在以下规律:在控制组别、静息心率、RPP、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等因素的情况下,基础代谢当量水平越低,治疗后代谢当量提高越明显;心绞痛状况越轻(CCS心绞痛分级越低,SAQ评分越高),治疗后代谢当量提高越明显。3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情况,其疗效与TMZ无明显差异。4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中医证候及胸闷、胸痛、乏力、气短、自汗和心慌症状,且在改善中医证候及乏力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TMZ。5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生存质量,且在改善CHD相关生存质量(SAQ),特别是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方面的疗效优于TMZ。6芪参丹芍颗粒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化合物作用于IL6、VEGFA、APOB、CASP3、HIF1α、COX1等核心靶标,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干预炎症、血流剪切力、脂质沉积、血管生成、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血栓形成等生物过程,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及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综合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运动耐量。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4](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认为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梁峰翎,蒋永亮,周艳,彭友[5](2021)在《曲美他嗪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科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84)与对照组(n=85)。对照组应用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共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运动耐量指标、ADL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运动耐量指标、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0.05)。结论:曲美他嗪用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用药安全,且对心率、血压无影响。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6](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侯江红,吴秀娟,王一锦,李军农[7](2020)在《心脉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进餐同时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脉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缺血总负荷(TIB)、SAQ评分,及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1.54%和70.77%,而治疗组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93.85%和8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消耗量、ST段下移幅度和TIB均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中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显着升高(P<0.05),且治疗组SAQ中除DP外,其他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PO、NT-proBNP、VEGF浓度均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整体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保护心脏功能,逆转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刘蕾[8](2020)在《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比速效救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及血清Hcy、hs-CRP水平的变化,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验证两药在改善同种证型相关症状的不同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迁安市中医院及北京市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CSA气滞血瘀证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加用速效救心丸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及Hcy、hs-CRP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等,从而对麝香保心丸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7%,治疗后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除胸痛外,各单项症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药物在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有效率:在改善患者情志上,观察组有效率87.5%,对照组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胸胁胀痛上,观察组86.6%,对照组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闷、善太息、面唇紫暗、脉象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电图疗效: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33.3%,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为23%,两组间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血脂:两组之间TC、TG、HDL、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cy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治疗后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未诉任何明显不适,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ALT、AST、UA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在改善气滞血瘀型CSA患者中医证候、中医相关症状、心绞痛疗效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在改善情志、胸胁胀痛症状上,麝香保心丸优于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在气滞血瘀型心绞痛中对气滞证的改善优于速效救心丸,故由情绪诱发心绞痛更推荐使用麝香保心丸。(3)麝香保心丸及速效救心丸在对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赵海双[9](2020)在《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对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死亡的主要重症之一,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急症,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及时、准确、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急诊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作为重要的再灌注手段之一可以迅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细胞血液灌注,但是仍有部分PCI术后的患者心功能持续恶化,这考虑与再灌注治疗带来心肌细胞损伤以及心肌细胞冠脉微循环障碍有关。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TMZ)作为一种抗心绞痛的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肌缺氧、缺血期间,心脏正常葡萄糖的有氧代谢途径已遭受到严重损伤,可加剧心肌损伤程度,TMZ是一种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目前已有临床证据表明,TMZ能够改善急诊PCI患者的预后。尼可地尔具有类硝酸酯作用和ATP敏感性K+离子通道(ATP-sensitive K+channel,KATP)开放作用,可以扩张冠脉,尤其对扩张冠脉微循环改善明显,可以改善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同时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从而能够改善急诊PCI患者临床预后。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能否进一步改善急诊PCI患者的心功能和短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本院的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组,尼可地尔组,常规药物组,四组均在发病后12小时内行直接PCI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tid、尼可地尔5mg,tid,口服8周,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 20mg,tid口服8周,尼可地尔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可地尔5mg,tid,口服8周,常规药物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I类药物等常规药物优化治疗。收集并记录四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入院病情以及相关介入资料。四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8周检测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DS),BNP水平,以及记录8周内四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曲美他嗪组、尼可地尔组、常规药物组术前LVEF水平分别为(44.10±2.95)%、(44.23±3.10)%、(44.93±3.77)%、(44.47±3.27)%,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水平(60.04±7.58)%较两单独用药组(55.50±10.66)%、(54.10±9.77)%水平高,两单独用药组较常规药物组(49.03±9.17)%水平高;四组组术前LVDD水平为(55.67±5.86)mm、(56.73±6.91)mm、(57.70±7.59)mm、(56.23±6.73)m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术前LVDS水平分别为:(41.73±3.62)mm、(42.57±3.66)mm、(44.93±3.77)mm、(44.47±3.27)mm,四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8周后联合用药组LVDD为(42.27±3.64)mm较单独用药组(47.53±3.71)mm、(48.43±3.46)mm水平低,单独用药组较常规药物组(51.70±3.52)mm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周后联合用药组LVDS水平为(30.40±2.16)mm,较单独用药组(35.90±2.71)mm、(35.40±3.92)mm低,单独用药组较常规药物组(39.33±3.14)mm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曲美他嗪组、尼可地尔组、常规药物组患者治疗前BNP水平分别为(377.01±99.80)pg/ml、(382.29±150.07)pg/ml、(378.46±148.57)pg/ml、(381.72±151.57)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BNP水平为(102.71±24.73)pg/ml,曲美他嗪治疗组、尼可地尔治疗组BNP水平分别为(184.38±35.97)pg/ml、(175.29±46.56)pg/ml,常规药物组水平为(207.67±41.05)pg/ml,其中单独用药组较常规药物组水平低,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内四组MACE总发生率7%、9%、7%、8%,四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尼可地尔单独用药均能够改善急诊PCI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短期预后;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能够进一步改善急诊PCI患者的心功能和短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祁伟[10](2020)在《曲美他嗪对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评价曲美他嗪对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中心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从建库至2019年11月有关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临床试验文献。中文检索词为“曲美他嗪”、“万爽力”、“急性心肌梗死”、“AMI”、“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为“Trimetazidine”、“Vastarel”、“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按照既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数据。主要结局为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后者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治疗后再梗死、因心衰而住院、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次要结局分别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治疗后再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射血分数等,比较曲美他嗪组及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相对危险度(RR)或加权均数差(WMD)。应用Stata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文献的异质性采用齐性检验及I2的数值来评价。合并效应量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总共检索到1521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91篇,英文文献830篇,最终纳入相关研究21个(中文18个,英文3个);共12825名患者,其中曲美他嗪组6422人,对照组6403人。Meta分析结果如下:1曲美他嗪对主要结局的影响1.1全因死亡10篇文献提供了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全因死亡的例数。合并的RR值为1.05,95%CI=0.97-1.14,P=0.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9篇文献提供了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例数。合并的RR值为0.46,95%CI=0.35-0.6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曲美他嗪对次要结局的影响2.1梗死后心绞痛11篇研究提供了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梗死后心绞痛的例数。合并的RR值为0.38,95%CI=0.25-0.5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再灌注治疗后再梗死10篇文献提供了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再梗死的例数。合并的RR值为0.33,95%CI=0.16-0.69,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再灌注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4篇研究提供了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梗死后血管再通的例数,合并的RR值为0.82,95%CI=0.51-1.33,P=0.4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射血分数14篇文献提供了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射血分数值。合并的WMD值为5.20,95%CI=3.87-6.5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曲美他嗪对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再灌注治疗后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方面具有改善作用,并且可改善心功能,而对全因死亡、再灌注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事件等无显着影响。由于本研究纳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存在发表偏移,故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曲美他嗪对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需要更多质量较高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来探讨。
二、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1 通心络胶囊(1C) |
3.1.3.2 脑心通胶囊(1C) |
3.1.3.3 丹蒌片(2B) |
3.1.3.4 麝香保心丸(1B) |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6 丹红注射液(2D) |
3.1.3.7 红花注射液(2C) |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1 通心络胶囊(1C) |
3.2.3.2 脑心通胶囊(2D) |
3.2.3.3 丹蒌片(2C) |
3.2.3.4 麝香保心丸(1B) |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7 丹红注射液(1C) |
3.2.3.8 红花注射液(2D) |
3.2.3.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1 麝香保心丸(1B) |
3.3.3.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1 通心络胶囊(1C) |
3.4.3.2 脑心通胶囊(2D) |
3.4.3.3 丹蒌片(2B) |
3.4.3.4 麝香保心丸(1C) |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6 丹红注射液(2C) |
3.4.3.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
3.5.1.1 临床问题 |
3.5.1.2 推荐意见 |
3.5.1.3 证据描述 |
3.5.1.3.1 稳心颗粒(1B) |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1 临床问题 |
3.5.2.2 推荐意见 |
3.5.2.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
3.5.3.1 临床问题 |
3.5.3.2 推荐意见 |
3.5.3.3 证据描述 |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3.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1 速效救心丸(1C) |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3 麝香保心丸(1C) |
3.7.3.4 宽胸气雾剂(1C) |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2)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质量评价 |
2.2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2.3 有效性评价 |
2.3.1 TMZ vs PL |
2.3.2 TMZ vs RT |
2.3.3 TMZ+RT vs RT |
2.3.4 TMZ+RT vs PL+RT |
2.3.5 TMZ+ATS vs ATS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经济性评价 |
3 讨论 |
3.1 有效性 |
3.2 安全性 |
3.3 经济性 |
3.4 局限性 |
4 小结 |
(3)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心脏康复与运动耐量 |
2 运动耐量的检测方法 |
3 影响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因素 |
4 西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 |
5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运动耐量的相关古籍论述 |
2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情况 |
3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机制研究 |
4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及安全性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设计 |
3.1 设计类型 |
3.2 对照 |
3.3 样本量估算 |
3.4 随机序列生成及分配隐藏 |
3.5 盲法 |
3.6 试验流程图 |
3.7 研究对象 |
3.8 治疗方案 |
3.9 观察指标及评价 |
3.10 数据记录、核查及管理 |
3.11 统计分析 |
3.12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 |
3.13 伦理审批与临床试验注册 |
3.14 知情同意 |
3.15 资料保存 |
3.16 经费资助 |
4 研究结果 |
4.1 试验完成情况 |
4.2 基线分析 |
4.3 疗效指标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远期预后-MACE发生情况 |
4.6 合并用药情况 |
4.7 服药依从性 |
5 讨论 |
5.1 研究设计 |
5.2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 |
5.3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
5.4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中医证候与主要症状 |
5.5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生存质量 |
5.6 芪参丹芍颗粒治疗的安全性与远期预后 |
5.7 芪参丹芍颗粒用于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优势 |
5.8 对于曲美他嗪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疗效的思考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机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
3.1.3. 3 丹蒌片(2B) |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
3.2.3. 3 丹蒌片(2C) |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
3.4.3. 3 丹蒌片(2B) |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
3.5.1. 1 临床问题 |
3.5.1. 2 推荐意见 |
3.5.1. 3 证据描述 |
3.5.1. 3. 1 稳心颗粒(1B) |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 1 临床问题 |
3.5.2. 2 推荐意见 |
3.5.2. 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
3.5.3. 1 临床问题 |
3.5.3. 2 推荐意见 |
3.5.3. 3 证据描述 |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 3. 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
4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5)曲美他嗪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分组 |
1.2.2 治疗 |
1.2.3 运动耐量 |
1.2.4 日常生活能力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血压、心率比较 |
2.2 运动耐量比较 |
2.3 ADL评分比较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7)心脉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药物 |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6] |
1.4.1 心绞痛疗效标准 |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5.1 心绞痛发作情况 |
1.5.2 心肌缺血总负荷(TIB) |
1.5.3 SAQ |
1.5.4 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
1.6 不良反应观察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TIB比较 |
2.3 两组SAQ评分比较 |
2.4 两组血清MPO、NT-pro BNP和VEGF水平比较 |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8)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病机 |
3. 治法研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麝香保心丸的概述 |
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与冠脉血运重建的联合应用 |
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治疗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1.1 临床病例标准 |
1.2 胸痹的诊断标准 |
1.3 中医单项症状记分标准 |
2. 试验病例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合并用药规定 |
3.4 伴随治疗 |
3.5 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心绞痛的疗效评定标准 |
4.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
4.3 硝酸甘油停减率判定 |
4.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积分比法) |
4.5 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标准 |
4.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6. 临床资料分析 |
6.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6.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3 治疗前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6.4 治疗前心绞痛分级(CCS分级)比较 |
7. 研究结果 |
7.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7.2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
7.3 心绞痛疗效比较 |
7.4 心电图疗效比较 |
7.5 对血脂的影响 |
7.6 对Hcy、hs-CRP的影响 |
7.7 安全性评价 |
7.8 附硝酸甘油减停率说明 |
8. 讨论 |
8.1 冠心病与Hcy、hs-CRP的相关性探讨 |
8.2 芳香温通、活血化瘀释义 |
8.3 麝香保心丸及速效救心丸方药分析 |
8.4 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
9. 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对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曲美他嗪对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资料和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方法 |
1.4 文献数据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文献结果 |
2.1 文献纳入情况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信息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Meta分析结果 |
3.1 曲美他嗪对主要结局的影响 |
3.1.1 全因死亡 |
3.1.2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3.2 曲美他嗪对次要结局的影响 |
3.2.1 梗死后心绞痛 |
3.2.2 再灌注治疗后再梗死 |
3.2.3 再灌注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 |
3.2.4 射血分数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2]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J]. 苏晓敏,闫佳佳,冯钰舒,胡夕芸,李佳. 今日药学, 2021(06)
- [3]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 曲文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5]曲美他嗪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梁峰翎,蒋永亮,周艳,彭友. 上海医药, 2021(07)
-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7]心脉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侯江红,吴秀娟,王一锦,李军农.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06)
- [8]麝香保心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刘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曲美他嗪联合尼可地尔对急诊PCI患者心功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D]. 赵海双.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4)
- [10]曲美他嗪对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meta分析[D]. 祁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